柴胡疏肝湯
[組成藥物]
陳皮、柴胡、川芎、香附、枳殼、芍藥、炙甘草。
[主治效能] 疏肝行氣,和血止痛。主治脅痛疼痛,寒熱往熱。
[運用經驗] 可適用於慢性肝炎、膽病、慢性胃炎、潰瘍病、肋間神經痛、胃神經官能症、乳腺小葉增生和囊性增生病。
柴胡疏肝湯(醫學統旨)
組成
柴胡、白芍、陳皮、枳殼、川芎、香附、炙甘草。
功能
疏肝理氣、和血止痛。
主治
肝鬱氣滯血瘀引起的胸脇疼痛、寒熱往來或噯氣、泛酸或乳房脹痛、舌偏暗、苔薄、脈弦澀。
臨床應用 慢性肝炎、膽結石、慢性胃炎、乳腺增生、胃、十二指腸潰瘍、肋間神經痛、胃神經官能症、痛經、停經後症候群。
方解 本方為四逆散加陳皮、香附、川芎、而將枳實易枳殼而成的。除具有疏肝健脾之功外,更有行氣活血之效。方中柴胡疏肝解鬱;枳殼、陳皮、香附,行氣散結;芍藥柔肝養血歛陰;川芎乃血中之氣藥、既可活血又可行氣;炙甘草益氣補脾,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疏肝理氣,健脾養血,活血止痛之功效。
辨證 (1)胸脇脹痛。
(2)口苦。
(3)噯氣。
(4)舌偏暗。
(5)脈弦澀。
藥方加減 1.血虛者:加當歸、生地、熟地。
2.血瘀甚者:加丹參。
3.肝鬱化火:加牡丹皮、梔子。
4.心火偏旺:加蓮子心、黃連。
5.行經乳房脹痛:加王不留行。
6.膽結石者:加鬱金、雞內金、山查、金錢草、大黃。
柴胡疏肝湯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4
- 文章: 33490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柴胡疏肝湯
焦樹德方劑心得十講——柴胡疏肝散
柴胡12克、陳皮12克、白芍9克、枳殼9克、炙甘草3克、川芎9克、香附9克,用水三杯,煎至一杯半,食前分兩次服。(原方用量比現用量少一半,但原方是一次服完的量,現改為一日服兩次,故用量加了一倍。特注明,請參考。)
原方主治”脅肋疼痛,寒熱往來”。在《景嶽全書•雜證謨》”脅痛”論治中說:”若外邪未解而兼氣逆脅痛者宜柴胡疏肝散主之。”且《中國醫學大辭典》說本方出自《醫學統旨》,文曰:”治怒火傷肝,左脅作痛,血菀於上。”又曰:”吐血加童便半鐘”。並指出”柴胡舒肝散”、”柴胡疏肝湯”都是本方。
本方以柴胡升散疏達,調肝解鬱為主藥。陳皮理氣開胃,枳殼寬中消脹,香附行氣舒肝,三藥理氣為輔藥。白芍養血柔肝,川芎行血散鬱,二藥理血為佐藥,甘草緩急,調和百藥為使藥。由四逆散變化而成。
我常用此方加減治療急慢性肝炎、慢性胃炎,出現肝鬱氣滯,木鬱犯土,影響食欲,脘脅脹滿,兩脅疼痛,或肝區隱痛、或嘔惡泛酸等症者。一般常用方如下:柴胡10~12克,黃芩10克,炒川楝子10克,半夏10克,枳殼9克,陳皮10克,香附10克,白蒺藜10克,川芎3克,赤白芍各9克,澤瀉12克,焦四仙各9克。
急躁易怒者去川芎加生石決明30克(先下)、生赭石30克(先下);食欲不振者去焦四仙,加生麥芽、香稻芽;頭暈者改澤瀉為30克,加白朮9克、鉤藤25克;舌苔厚膩者加厚樸10克,藿香10克;吐酸者去川芎、焦四仙,加吳茱萸3克、黃連5克、鍛瓦楞10克等等。
我曾用本方治療因感冒初起發燒時,未及時用解表發汗法,而自購一些退熱藥片、丸藥等治療,當時基本上不發燒了,壹周以後因生氣而又發低熱,每發熱前,先感到怕冷,發熱時體溫 37.2℃~37.6℃,以發熱待查治療半年未愈。診其脈弦而較細略數,觀其舌質略紅,苔薄白,月經量少,稍向後錯,除低熱以外,尚有兩脅隱痛,食欲不振,大便偏幹,疲乏無力等症。據此知為外邪未全解,而入於半表半裏,留連不去,又因生氣肝氣怫鬱,新舊之邪相合而發為此證,治應採用和解疏肝之法。即用本方去川芎、陳皮,加細生地15克、玄參12克、秦艽12克,青蒿20克,地骨皮10克,進十多劑而痊癒。
本方對肝陽旺,肝膽有濕熱結聚,火熱上蒸之證,不適用。
柴胡12克、陳皮12克、白芍9克、枳殼9克、炙甘草3克、川芎9克、香附9克,用水三杯,煎至一杯半,食前分兩次服。(原方用量比現用量少一半,但原方是一次服完的量,現改為一日服兩次,故用量加了一倍。特注明,請參考。)
原方主治”脅肋疼痛,寒熱往來”。在《景嶽全書•雜證謨》”脅痛”論治中說:”若外邪未解而兼氣逆脅痛者宜柴胡疏肝散主之。”且《中國醫學大辭典》說本方出自《醫學統旨》,文曰:”治怒火傷肝,左脅作痛,血菀於上。”又曰:”吐血加童便半鐘”。並指出”柴胡舒肝散”、”柴胡疏肝湯”都是本方。
本方以柴胡升散疏達,調肝解鬱為主藥。陳皮理氣開胃,枳殼寬中消脹,香附行氣舒肝,三藥理氣為輔藥。白芍養血柔肝,川芎行血散鬱,二藥理血為佐藥,甘草緩急,調和百藥為使藥。由四逆散變化而成。
我常用此方加減治療急慢性肝炎、慢性胃炎,出現肝鬱氣滯,木鬱犯土,影響食欲,脘脅脹滿,兩脅疼痛,或肝區隱痛、或嘔惡泛酸等症者。一般常用方如下:柴胡10~12克,黃芩10克,炒川楝子10克,半夏10克,枳殼9克,陳皮10克,香附10克,白蒺藜10克,川芎3克,赤白芍各9克,澤瀉12克,焦四仙各9克。
急躁易怒者去川芎加生石決明30克(先下)、生赭石30克(先下);食欲不振者去焦四仙,加生麥芽、香稻芽;頭暈者改澤瀉為30克,加白朮9克、鉤藤25克;舌苔厚膩者加厚樸10克,藿香10克;吐酸者去川芎、焦四仙,加吳茱萸3克、黃連5克、鍛瓦楞10克等等。
我曾用本方治療因感冒初起發燒時,未及時用解表發汗法,而自購一些退熱藥片、丸藥等治療,當時基本上不發燒了,壹周以後因生氣而又發低熱,每發熱前,先感到怕冷,發熱時體溫 37.2℃~37.6℃,以發熱待查治療半年未愈。診其脈弦而較細略數,觀其舌質略紅,苔薄白,月經量少,稍向後錯,除低熱以外,尚有兩脅隱痛,食欲不振,大便偏幹,疲乏無力等症。據此知為外邪未全解,而入於半表半裏,留連不去,又因生氣肝氣怫鬱,新舊之邪相合而發為此證,治應採用和解疏肝之法。即用本方去川芎、陳皮,加細生地15克、玄參12克、秦艽12克,青蒿20克,地骨皮10克,進十多劑而痊癒。
本方對肝陽旺,肝膽有濕熱結聚,火熱上蒸之證,不適用。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4
- 文章: 33490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柴胡疏肝湯
柴胡疏肝散 《準繩方劑名稱 柴胡疏肝散
方劑別名 柴胡舒肝散、柴胡疏肝湯
藥物組成 柴胡2錢,陳皮(醋炒)2錢,川芎1錢半,芍藥1錢半,枳殼(麩炒)1錢半,甘草(炙)5分,香附1錢半。
處方來源 《準繩•類方》卷四引《統旨》。
方劑主治 因怒氣鬱而脅痛,寒熱往來,痛而脹悶,不得俯仰,喜太息,脈弦。現用於神經官能症、中耳炎等。脅肋疼痛。肝實脅痛,不得轉側,喜太息。
方劑功效 疏肝理氣。
藥理作用 對泌膽功能的影響《實用中醫內科雜誌》(1989;1:11):王昕等用雄性大白鼠製成肝鬱模型,然後用本方灌胃給藥,在腹腔麻醉條件下,做膽汁引流,記錄1小時膽汁流量。結果表明本方對肝鬱動物的泌膽功能有顯著的促進作用(P<0.01),其具體作用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
臨床應用 ①神經官能症《四川中醫》(1989;4:23):一患者,自覺咽中有異物,多方檢查結果均無異常,並見精神抑鬱,時歎息,其症狀每隨情志波動而變化。治用本方加半夏、瓜蔞各15g。服藥2劑,咽部異物感明顯減輕,繼服5劑而痊癒。②中耳炎《四川中醫》(1989;4:23):一患者,自覺耳內脹悶堵塞,聽力下降。西醫診斷為“非化膿性中耳炎”。檢查:耳鼓膜輕度充血並呈內陷。證屬:肝氣鬱結,氣血凝滯。治用本方加陳皮、殭蠶各12g,菖蒲6g。服藥5劑,耳閉塞明顯減輕,繼服上方19劑,聽力恢復,餘症消除。
各家論述 ①《景嶽全書》:柴胡、芍藥以和肝解鬱為主;香附、枳殼、陳皮以理氣滯;川芎以活其血;甘草以和中緩痛。②《謙齋醫學講稿》:本方即四逆散加川芎、香附和血理氣,治療脅痛,寒熱往來,專以疏肝為目的。用柴胡、枳殼、香附理氣為主,白芍、川芎和血為佐,再用甘草以緩之,系疏肝的正法,可謂善於運用古方。
用法用量 上作1服。水2鐘,煎8分,食前服。
附注 柴胡舒肝散(《驗方新編》卷五)、柴胡疏肝湯(《不知醫必要》卷二)。
方劑別名 柴胡舒肝散、柴胡疏肝湯
藥物組成 柴胡2錢,陳皮(醋炒)2錢,川芎1錢半,芍藥1錢半,枳殼(麩炒)1錢半,甘草(炙)5分,香附1錢半。
處方來源 《準繩•類方》卷四引《統旨》。
方劑主治 因怒氣鬱而脅痛,寒熱往來,痛而脹悶,不得俯仰,喜太息,脈弦。現用於神經官能症、中耳炎等。脅肋疼痛。肝實脅痛,不得轉側,喜太息。
方劑功效 疏肝理氣。
藥理作用 對泌膽功能的影響《實用中醫內科雜誌》(1989;1:11):王昕等用雄性大白鼠製成肝鬱模型,然後用本方灌胃給藥,在腹腔麻醉條件下,做膽汁引流,記錄1小時膽汁流量。結果表明本方對肝鬱動物的泌膽功能有顯著的促進作用(P<0.01),其具體作用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
臨床應用 ①神經官能症《四川中醫》(1989;4:23):一患者,自覺咽中有異物,多方檢查結果均無異常,並見精神抑鬱,時歎息,其症狀每隨情志波動而變化。治用本方加半夏、瓜蔞各15g。服藥2劑,咽部異物感明顯減輕,繼服5劑而痊癒。②中耳炎《四川中醫》(1989;4:23):一患者,自覺耳內脹悶堵塞,聽力下降。西醫診斷為“非化膿性中耳炎”。檢查:耳鼓膜輕度充血並呈內陷。證屬:肝氣鬱結,氣血凝滯。治用本方加陳皮、殭蠶各12g,菖蒲6g。服藥5劑,耳閉塞明顯減輕,繼服上方19劑,聽力恢復,餘症消除。
各家論述 ①《景嶽全書》:柴胡、芍藥以和肝解鬱為主;香附、枳殼、陳皮以理氣滯;川芎以活其血;甘草以和中緩痛。②《謙齋醫學講稿》:本方即四逆散加川芎、香附和血理氣,治療脅痛,寒熱往來,專以疏肝為目的。用柴胡、枳殼、香附理氣為主,白芍、川芎和血為佐,再用甘草以緩之,系疏肝的正法,可謂善於運用古方。
用法用量 上作1服。水2鐘,煎8分,食前服。
附注 柴胡舒肝散(《驗方新編》卷五)、柴胡疏肝湯(《不知醫必要》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