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柏
《全國中草藥彙編》
【拼音名】 Shí Shànɡ Bǎi
【別名】深綠卷柏、地側柏、梭羅草、地梭羅、金龍草、龍鱗草
【來源】
為卷柏科卷柏屬植物深綠卷柏Selaginella doederleinii Hieron.,以全草入藥。四季可采,洗淨曬乾。
注:薄葉卷柏Selaginella delicatula (Desv.) Alston。于深綠卷柏同供藥用。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抗癌,止血。用於癌症,肺炎,急性扁桃體炎,眼結膜炎,乳腺炎。
【用法用量】 0.3~1兩或鮮品0.5~2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石上柏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4
- 文章: 33486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石上柏
大葉菜
《*辭典》
【出處】《貴州民間藥物》
【拼音名】 Dà Yè Cài
【別名】梭羅草(《貴州民間藥物》),山扁柏、水柏枝、山棍草(《廣西藥植名錄》),石上柏(《新醫學》(6、7):58,1971)。
【來源】為卷柏科植物深綠卷柏的全草。秋後採收,曬乾。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主莖直立,高35釐米左右,常在分枝處著根。側葉在主莖處連續,在小枝上呈覆瓦狀,兩側不等,長4~5毫米,寬2毫米;側葉上半部為半矩圓狀披針形,基部圓,包被枝上,下部有緣毛狀的微齒牙,上部的齒牙疏稀;側葉下半部為半矩圓形,微鋸齒,先端圓楔形,基部圓;中葉短卵圓矩圓狀,有緣毛狀齒牙,漸尖,有芒。孢子囊穗頂生,常有2穗,4棱,徑1.5毫米;孢子葉圓形,卵狀三角形,龍骨狀,急尖。
【生境分佈】生於林下或陰濕溝中酸性石岩上。分佈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福建、臺灣、浙江等地。
【化學成份】經預試全草含生物鹼、少量還原性物質、植物甾醇和皂甙。
【性味】《貴州民間藥物》:"性溫,味微澀。"
【功能主治】
①《貴州民間藥物》:"祛風,散寒,消腫,止咳。"
②《廣西藥植名錄》:"接骨。"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
【附方】
①治風寒咳嗽:大葉菜一兩。煎水服。
②治風濕:大葉菜、五皮風各等分。煎水熏洗。
③治手指腫:大葉菜搗敷患處。(選方出《貴州民間藥物》)
【臨床應用】
①治療癌腫
以對女性滋養葉細胞腫瘤的肺轉移病灶、肺癌、喉癌等療效較好。據23例絨癌及惡性葡萄胎的近期觀察,有佳效者(肺轉移灶消失,尿青蛙試驗陰性)4例,顯效8例,有效5例,無效6例。試治咽喉癌2例,1例佳效,1例顯效;肺癌4例,2例佳效,1例顯效。其他對鼻咽癌、食管癌、胃癌、肝癌、宮頸癌、皮膚癌等也有不同程度療效。用法:㈠煎劑:全草幹品0.5~2兩(10兩制),加瘦豬肉1~2兩或紅棗數個,水8~9碗,煎6小時,成1碗左右。日服1劑,連服1個月至數月。一般無不良反應。個別出現頭暈現象,可能與煎煮時間較短有關。㈡片劑:每18片相當於生藥2兩。每次6~8片,日服3次,15~30天為一療程,或服至病灶痊癒為止。㈢注射劑:每毫升含原生藥10克。大多採用靜脈滴注,每天1次,用15~30毫升加5%葡萄糖500毫升,2~4小時內滴完:15~20天為一療程。另有一種生物鹼注射液,每毫升含生藥100克或120克,靜脈滴注,一般4~8毫升加入5~10%葡萄糖液500毫升;連用3~4周左右。在適當劑量治療過程中未見特殊反應,個別用至6毫升/天以上時出現頭暈。有2例1次劑量用至18毫升(相當於生藥1800克)行靜脈滴注,立即出現面色潮紅,眼花,神志不清,血壓下降,面部及四肢小肌群抽搐,呼吸暫停等,經及時搶救而漸恢復。治療過程中,石上柏製劑有單獨應用者,也有與其他藥物、放射或手術治療綜合使用者。
②治療多種感染性炎症
特別對上呼吸道炎、急性扁桃腺炎、肺炎等效果尤著,可部分代替抗菌素的使用;對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也有一定的效果。,據243例的統計,有效率達94.2%,治癒率為54%;一般急性炎症平均2~3天體溫下降至正常,對病程較長的慢性炎症療效較差。用於急性肝炎,退黃迅速,肝功能恢復快。用法:注射液每次肌肉注射2毫升(相當於生藥3克),每日2~3次;或用糖漿內服,每次10毫升(相當於生藥30克),每日3~4次;亦可用石上柏1兩(鮮品2兩)加瘦豬肉1兩煎服,每日1劑。
【摘錄】《*辭典》
《*辭典》
【出處】《貴州民間藥物》
【拼音名】 Dà Yè Cài
【別名】梭羅草(《貴州民間藥物》),山扁柏、水柏枝、山棍草(《廣西藥植名錄》),石上柏(《新醫學》(6、7):58,1971)。
【來源】為卷柏科植物深綠卷柏的全草。秋後採收,曬乾。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主莖直立,高35釐米左右,常在分枝處著根。側葉在主莖處連續,在小枝上呈覆瓦狀,兩側不等,長4~5毫米,寬2毫米;側葉上半部為半矩圓狀披針形,基部圓,包被枝上,下部有緣毛狀的微齒牙,上部的齒牙疏稀;側葉下半部為半矩圓形,微鋸齒,先端圓楔形,基部圓;中葉短卵圓矩圓狀,有緣毛狀齒牙,漸尖,有芒。孢子囊穗頂生,常有2穗,4棱,徑1.5毫米;孢子葉圓形,卵狀三角形,龍骨狀,急尖。
【生境分佈】生於林下或陰濕溝中酸性石岩上。分佈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福建、臺灣、浙江等地。
【化學成份】經預試全草含生物鹼、少量還原性物質、植物甾醇和皂甙。
【性味】《貴州民間藥物》:"性溫,味微澀。"
【功能主治】
①《貴州民間藥物》:"祛風,散寒,消腫,止咳。"
②《廣西藥植名錄》:"接骨。"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
【附方】
①治風寒咳嗽:大葉菜一兩。煎水服。
②治風濕:大葉菜、五皮風各等分。煎水熏洗。
③治手指腫:大葉菜搗敷患處。(選方出《貴州民間藥物》)
【臨床應用】
①治療癌腫
以對女性滋養葉細胞腫瘤的肺轉移病灶、肺癌、喉癌等療效較好。據23例絨癌及惡性葡萄胎的近期觀察,有佳效者(肺轉移灶消失,尿青蛙試驗陰性)4例,顯效8例,有效5例,無效6例。試治咽喉癌2例,1例佳效,1例顯效;肺癌4例,2例佳效,1例顯效。其他對鼻咽癌、食管癌、胃癌、肝癌、宮頸癌、皮膚癌等也有不同程度療效。用法:㈠煎劑:全草幹品0.5~2兩(10兩制),加瘦豬肉1~2兩或紅棗數個,水8~9碗,煎6小時,成1碗左右。日服1劑,連服1個月至數月。一般無不良反應。個別出現頭暈現象,可能與煎煮時間較短有關。㈡片劑:每18片相當於生藥2兩。每次6~8片,日服3次,15~30天為一療程,或服至病灶痊癒為止。㈢注射劑:每毫升含原生藥10克。大多採用靜脈滴注,每天1次,用15~30毫升加5%葡萄糖500毫升,2~4小時內滴完:15~20天為一療程。另有一種生物鹼注射液,每毫升含生藥100克或120克,靜脈滴注,一般4~8毫升加入5~10%葡萄糖液500毫升;連用3~4周左右。在適當劑量治療過程中未見特殊反應,個別用至6毫升/天以上時出現頭暈。有2例1次劑量用至18毫升(相當於生藥1800克)行靜脈滴注,立即出現面色潮紅,眼花,神志不清,血壓下降,面部及四肢小肌群抽搐,呼吸暫停等,經及時搶救而漸恢復。治療過程中,石上柏製劑有單獨應用者,也有與其他藥物、放射或手術治療綜合使用者。
②治療多種感染性炎症
特別對上呼吸道炎、急性扁桃腺炎、肺炎等效果尤著,可部分代替抗菌素的使用;對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也有一定的效果。,據243例的統計,有效率達94.2%,治癒率為54%;一般急性炎症平均2~3天體溫下降至正常,對病程較長的慢性炎症療效較差。用於急性肝炎,退黃迅速,肝功能恢復快。用法:注射液每次肌肉注射2毫升(相當於生藥3克),每日2~3次;或用糖漿內服,每次10毫升(相當於生藥30克),每日3~4次;亦可用石上柏1兩(鮮品2兩)加瘦豬肉1兩煎服,每日1劑。
【摘錄】《*辭典》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4
- 文章: 33486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石上柏
石上柏
《中華本草》
【拼音名】 Shí Shànɡ Bǎi
【別名】大葉菜、梭羅草、地梭羅、金龍草、龍鱗草、地側柏、蝦麻葉、鍋巴草、岩青、岩扁柏、過路蜈蚣、大鳳尾草、地柏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卷柏科植物深綠卷柏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elaginella doederleinii Hieron.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15-35cm。主莖直立或傾斜,具棱,禾稈色,常在分枝處生出支撐根(根托),多回叉狀分枝。葉二型,側葉和中葉各2行;側葉在小枝上呈覆瓦狀排列,向枝的兩側緊靠斜展,卵狀長圓形,長3-5mm,寬1.5-2mm,鈍頭,基部心形,葉緣內側下方有微鋸齒,外側的中部以下幾全緣,兩側上方均有疏鋸齒;中葉2行,彼此以覆瓦狀交互排列直向枝端,卵狀長圓形,長2.2-2.5mm,寬1-1.2mm,先端漸尖具短刺頭,基部心形,邊緣有鋸齒,中脈龍骨狀向上隆起,前後中葉的中脈相接成狹脊狀。孢子囊穗常為2個並生於小枝頂端,長3-8mm,四棱形;孢子葉4列,交互覆瓦狀排列,卵狀三角形,長約1.5mm,寬約1mm,先端長漸尖,邊緣有鋸齒,龍骨狀。孢子囊近球形,大孢子囊生於囊穗下部,小孢子囊生於中部以上,或有的囊穗全為小孢子囊。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00-1000m的林下濕地、溪邊或石上。
資源分佈:分佈於西南及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化學成份】含大麥芽堿-O-α-L-吡喃鼠李糖甙(hordenine-O-α-L-rhamnopyranoside),N-甲基酪胺-O-α-L-吡喃鼠李糖甙(N-methyltyramine-O-α-L-rhamnopyranoside),(E)-大麥芽堿-(6-O-肉桂醯-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甙[(E)-hordenine)-(6-0-cinnamoyl-β-D-glucopyranosyl)-(1→3)-α-L-rhamnopyranoside](E)-大麥芽堿-[6-O-(4-羥基肉桂醯)-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甙
【藥理作用】本品所含生物鹼對小鼠肉瘤S180有較好的抑制作用。將石上柏製劑給實驗性肝癌小鼠灌胃,連續給藥12天,對腫瘤雖無抑制作用,但能明顯延長動物的生存天數。解剖後發現,用藥組動物腎上腺皮質囊狀帶肥大,腦、心、肺和腎組織正常。石上柏水提取物對小鼠的逆病毒反轉錄酶和人DNA聚合酶有抑制作用,對反轉錄酶的50%抑制濃度(IC5O)為10μg/ml,對DNA聚合酶的50%抑制濃度(IC50)為9.0μg/ml。另有實驗證明,從石上柏中提取的一種酸性物質具有細胞毒活性。
【性味】甘;微苦;澀;涼;淡;溫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祛風除濕。主咽喉腫痛;目赤腫痛;肺熱咳嗽;乳腺炎;濕熱黃疸;風濕痹痛;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鮮品倍量。外用:適量,研末敷;或鮮品搗敷。
【臨床應用】石上柏片(治癌片)石上柏300g。上藥洗淨,加水煎煮2次,每次各3h,合併煎液,過濾,濃縮,加乙醇至含醇量為80%,靜置24h,過濾除去沉澱物,濾液回收乙醇,再濃縮成膏狀,加入適量澱粉使成軟材,制粒,乾燥,壓片。制得1000片,每片含原生藥0.3g。功能清熱解毒,抗癌。用於絨毛膜上皮癌、肺癌、咽喉癌及消化道癌症。口服,成人每次7片,每日3次。[《全國中草藥彙編》1978年;《四川中藥志》1979年]
【摘錄】《中華本草》
《中華本草》
【拼音名】 Shí Shànɡ Bǎi
【別名】大葉菜、梭羅草、地梭羅、金龍草、龍鱗草、地側柏、蝦麻葉、鍋巴草、岩青、岩扁柏、過路蜈蚣、大鳳尾草、地柏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卷柏科植物深綠卷柏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elaginella doederleinii Hieron.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15-35cm。主莖直立或傾斜,具棱,禾稈色,常在分枝處生出支撐根(根托),多回叉狀分枝。葉二型,側葉和中葉各2行;側葉在小枝上呈覆瓦狀排列,向枝的兩側緊靠斜展,卵狀長圓形,長3-5mm,寬1.5-2mm,鈍頭,基部心形,葉緣內側下方有微鋸齒,外側的中部以下幾全緣,兩側上方均有疏鋸齒;中葉2行,彼此以覆瓦狀交互排列直向枝端,卵狀長圓形,長2.2-2.5mm,寬1-1.2mm,先端漸尖具短刺頭,基部心形,邊緣有鋸齒,中脈龍骨狀向上隆起,前後中葉的中脈相接成狹脊狀。孢子囊穗常為2個並生於小枝頂端,長3-8mm,四棱形;孢子葉4列,交互覆瓦狀排列,卵狀三角形,長約1.5mm,寬約1mm,先端長漸尖,邊緣有鋸齒,龍骨狀。孢子囊近球形,大孢子囊生於囊穗下部,小孢子囊生於中部以上,或有的囊穗全為小孢子囊。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00-1000m的林下濕地、溪邊或石上。
資源分佈:分佈於西南及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化學成份】含大麥芽堿-O-α-L-吡喃鼠李糖甙(hordenine-O-α-L-rhamnopyranoside),N-甲基酪胺-O-α-L-吡喃鼠李糖甙(N-methyltyramine-O-α-L-rhamnopyranoside),(E)-大麥芽堿-(6-O-肉桂醯-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甙[(E)-hordenine)-(6-0-cinnamoyl-β-D-glucopyranosyl)-(1→3)-α-L-rhamnopyranoside](E)-大麥芽堿-[6-O-(4-羥基肉桂醯)-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甙
【藥理作用】本品所含生物鹼對小鼠肉瘤S180有較好的抑制作用。將石上柏製劑給實驗性肝癌小鼠灌胃,連續給藥12天,對腫瘤雖無抑制作用,但能明顯延長動物的生存天數。解剖後發現,用藥組動物腎上腺皮質囊狀帶肥大,腦、心、肺和腎組織正常。石上柏水提取物對小鼠的逆病毒反轉錄酶和人DNA聚合酶有抑制作用,對反轉錄酶的50%抑制濃度(IC5O)為10μg/ml,對DNA聚合酶的50%抑制濃度(IC50)為9.0μg/ml。另有實驗證明,從石上柏中提取的一種酸性物質具有細胞毒活性。
【性味】甘;微苦;澀;涼;淡;溫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祛風除濕。主咽喉腫痛;目赤腫痛;肺熱咳嗽;乳腺炎;濕熱黃疸;風濕痹痛;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鮮品倍量。外用:適量,研末敷;或鮮品搗敷。
【臨床應用】石上柏片(治癌片)石上柏300g。上藥洗淨,加水煎煮2次,每次各3h,合併煎液,過濾,濃縮,加乙醇至含醇量為80%,靜置24h,過濾除去沉澱物,濾液回收乙醇,再濃縮成膏狀,加入適量澱粉使成軟材,制粒,乾燥,壓片。制得1000片,每片含原生藥0.3g。功能清熱解毒,抗癌。用於絨毛膜上皮癌、肺癌、咽喉癌及消化道癌症。口服,成人每次7片,每日3次。[《全國中草藥彙編》1978年;《四川中藥志》1979年]
【摘錄】《中華本草》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4
- 文章: 33486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石上柏
石上柏 Selaginella doederleinii Hieron.
別名:生根卷柏、綠色卷柏、山扁柏、爬柏
藥名:石上柏、龍鱗草(臺稱) 功用:清熱、解毒、利濕、消腫止痛、活血化瘀、抗腫瘤、疏風清肺止咳
主治:肺炎咳嗽、咽喉腫痛、氣管炎、扁桃腺炎、肺炎、溼熱黃疸、肝硬化腹水、瘡癤、
鼻咽癌、肺癌、肝癌、乳腺癌、盜汗、燒燙傷、眼結膜炎
卷柏科卷柏屬別名:生根卷柏、綠色卷柏、山扁柏、爬柏
藥名:石上柏、龍鱗草(臺稱) 功用:清熱、解毒、利濕、消腫止痛、活血化瘀、抗腫瘤、疏風清肺止咳
主治:肺炎咳嗽、咽喉腫痛、氣管炎、扁桃腺炎、肺炎、溼熱黃疸、肝硬化腹水、瘡癤、
鼻咽癌、肺癌、肝癌、乳腺癌、盜汗、燒燙傷、眼結膜炎
您沒有權限檢視這篇文章所附加的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