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換金正氣散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不換金正氣散
【處方】 蒼朮、橘皮、半夏曲、厚朴(薑制)、藿香,各二錢。炙甘草,一錢。
【功能主治】解散寒邪。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鐘,生薑五片,紅棗二個,煎至一鐘,食前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不換金正氣散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9
- 文章: 33856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不換金正氣散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不換金正氣散
【處方】 厚朴(去皮.薑汁制)、藿香(去枝.土)、甘草、半夏(煮)、蒼朮(米泔浸)、陳皮(去白),各等分。
【炮製】上為散。
【功能主治】
治四時傷寒,瘴疫時氣,頭疼壯熱,腰背拘急;五勞七傷、山嵐瘴氣,寒熱往來,五膈氣噎,咳嗽痰涎,行步喘乏,或霍亂吐瀉,臟腑虛寒,下痢赤白,並宜服之。
常服能辟嵐氣,調和脾胃,美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子二枚,煎至八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若四方人不伏水土,宜服之。
【注意】忌生冷、油膩、毒物。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 厚朴(去皮.薑汁制)、藿香(去枝.土)、甘草、半夏(煮)、蒼朮(米泔浸)、陳皮(去白),各等分。
【炮製】上為散。
【功能主治】
治四時傷寒,瘴疫時氣,頭疼壯熱,腰背拘急;五勞七傷、山嵐瘴氣,寒熱往來,五膈氣噎,咳嗽痰涎,行步喘乏,或霍亂吐瀉,臟腑虛寒,下痢赤白,並宜服之。
常服能辟嵐氣,調和脾胃,美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子二枚,煎至八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若四方人不伏水土,宜服之。
【注意】忌生冷、油膩、毒物。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9
- 文章: 33856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不換金正氣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不換金正氣散
【別名】普賢正氣散(《證治準繩•類方》卷四)。
【處方】 厚朴(去皮,薑汁制)藿香(去枝、土)甘草(爁)半夏(煮)蒼朮(米泔浸)陳皮(去白)各等分
【制法】上藥銼散。
【功能主治】主四時傷寒,瘴疫時氣,頭痛壯熱,腰背拘急;山嵐瘴氣,寒熱往來,霍亂吐瀉,赤白下利;五膈氣噎,咳嗽痰涎,行步喘乏。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加生薑3片,棗子2枚,煎至180毫升,去滓,空腹時稍熱服。
【注意】服藥期間,忌生冷、油膩、毒物。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
【別名】普賢正氣散(《證治準繩•類方》卷四)。
【處方】 厚朴(去皮,薑汁制)藿香(去枝、土)甘草(爁)半夏(煮)蒼朮(米泔浸)陳皮(去白)各等分
【制法】上藥銼散。
【功能主治】主四時傷寒,瘴疫時氣,頭痛壯熱,腰背拘急;山嵐瘴氣,寒熱往來,霍亂吐瀉,赤白下利;五膈氣噎,咳嗽痰涎,行步喘乏。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加生薑3片,棗子2枚,煎至180毫升,去滓,空腹時稍熱服。
【注意】服藥期間,忌生冷、油膩、毒物。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9
- 文章: 33856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不換金正氣散
《醫統》卷七十六:不換金正氣散
【處方】 厚朴(姜炒)1錢,蒼朮(米泔水泡)1錢,陳皮(去白)1錢,半夏(制)1錢,藿香葉(淨)1錢,甘草(炙)1錢,草果5分。
【功能主治】和脾胃,止吐瀉,溫中,下痰飲。主一切山嵐瘴氣,八般瘧疾,四時傷寒,五種膈氣,腹痛脹滿,吞酸噫氣,噎塞幹嘔,噁心;內受寒濕,外感風邪,頭痛頭眩,鼻塞;及一切霍亂時氣,不伏水土。
【用法用量】水2盞,加生薑3片,大棗2枚,水煎,溫服。
【摘錄】《醫統》卷七十六
【處方】 厚朴(姜炒)1錢,蒼朮(米泔水泡)1錢,陳皮(去白)1錢,半夏(制)1錢,藿香葉(淨)1錢,甘草(炙)1錢,草果5分。
【功能主治】和脾胃,止吐瀉,溫中,下痰飲。主一切山嵐瘴氣,八般瘧疾,四時傷寒,五種膈氣,腹痛脹滿,吞酸噫氣,噎塞幹嘔,噁心;內受寒濕,外感風邪,頭痛頭眩,鼻塞;及一切霍亂時氣,不伏水土。
【用法用量】水2盞,加生薑3片,大棗2枚,水煎,溫服。
【摘錄】《醫統》卷七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