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竇穴 SP-17 {足太陰脾經}

一針二灸三用藥,『針』為極大功能效用!有關穴道,皆可在此貼!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33408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食竇穴 SP-17 {足太陰脾經}

文章: # 88681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食竇穴 SP-17 {足太陰脾經}

食竇
【定位】第五肋間,腹部前正中線旁開 6 寸。
【主治】胸脅脹滿,水腫。
【刺灸法】直刺 0.5-0.8 寸。
SP17食竇.jpg
圖片引用 經絡與穴道--木下晴部、代田文彥合著
您沒有權限檢視這篇文章所附加的檔案。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33408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食竇穴 SP-17 {足太陰脾經}

文章: # 88682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食竇
任脈(中廷)旁6寸,當第五肋間隙中
運化水穀、和胃下氣 胸脅脹痛、腹脹腸鳴、翻胃、食已即吐、噫氣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33408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食竇穴 SP-17 {足太陰脾經}

文章: # 88683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食竇 
【別名】 命關,食關。 
【穴義】 脾經氣血由此回歸脾臟。 
【名解】1)食竇。食,胃之所受五穀也,脾土也。竇,孔穴、地宮也。食竇名意指脾經的地部經水由此漏落三焦內部的脾臟。本穴物質為腹哀穴傳來的地部經水,隨經水流行的還有較多的脾土物質,而本穴有地部孔隙與脾臟相通,脾土物質隨流行的經水而回歸脾臟,故名食竇。
2)命關。命,性命也。關,關卡也。命關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執行的正常與否重關人命。本穴有地部孔隙與體內脾臟相通,它內洩脾臟之熱,外降脾土之濕,是脾臟與體表氣血物質溝通的重要渠道,故名命關。
3)食關。食,胃之所受五穀也,脾土也。關,關卡也。食關名意指本穴為脾臟與體表脾土物質出入置換的關口。本穴為脾經經水內傳脾臟的出入關口,脾土物質隨水流行,因此它也是脾土物質的出入關口。脾土之性是固定不移,它無風不運,無水不行,本穴若無經水載土,穴之孔隙亦如關卡一般阻土執行,故名食關。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脾土微粒與經水的混合物。
【執行規律】 由體表脾經注入內部脾臟。
【功能作用】 將脾經體表氣血回流脾臟。
【治法】 寒則通之補之或灸之,熱則瀉之或水針。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33408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食竇穴 SP-17 {足太陰脾經}

文章: # 88684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食竇 (Shídòu,SP 17)
【定位】 在第5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6寸;任脈(中廷)旁6寸,當第五肋間隙中
【解剖】 在第5肋間隙,前鋸肌中,深層有肋間內、外肌;布有胸外側動、靜脈,胸腹壁動、靜脈;布有第5肋間神經外側皮支。
【功能】 運化水穀、和胃下氣
【主治】 胸脅脹痛;噫氣,翻胃、食已即吐,腹脹腸鳴,水腫。
【操作】 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本經食竇至大包諸穴,深部為肺臟,不可深刺。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33408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食竇穴 SP-17 {足太陰脾經}

文章: # 89632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食竇
天谿下一寸六分,去胸中行各六寸,舉臂取
之。銅人針四分,灸五壯。
主胸脅支滿,膈間雷鳴,常有水聲,膈痛。


針灸大成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1.針灸(穴道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