睛明穴 B1{足太陽膀胱經}

一針二灸三用藥,『針』為極大功能效用!有關穴道,皆可在此貼!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33408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睛明穴 B1{足太陽膀胱經}

文章: # 89300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睛明穴 B1{足太陽膀胱經}

睛明
【定位】眼内角 0.1 寸處。
【主治】目赤腫痛,目翳,目視不明,眼瞼閉合不全。
【刺灸法】閉目,將眼球固定在眼眶外側,針沿眶緣緩慢進針,約0.5-1寸。
不宜作大幅度插、撚轉,出針時緩慢提出,并按壓針孔以防出血,禁灸。
B1睛明.jpg
圖片引用 經絡與穴道--木下晴部、代田文彥合著
您沒有權限檢視這篇文章所附加的檔案。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33408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睛明穴 B1{足太陽膀胱經}

文章: # 89301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晴明
於目內眥的外上0.1寸陷中取穴。
散風清熱,明目退翳 目赤腫痛、見風流淚、目眥癢、目翳、目視不明、近視、夜盲、色盲 足太陽、督脈之會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33408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睛明穴 B1{足太陽膀胱經}

文章: # 89302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睛明穴:眼疾、頭痛、頭暈。
位置:兩眼對角處,即指壓鼻子時之鼻兩側之第一點。
*.針炙此穴對於視力即眼睛疲勞、頭痛、頭暈有好處。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33408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睛明穴 B1{足太陽膀胱經}

文章: # 89303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睛明   手足太陽足陽明陰陽蹻脈督脈之會 
【別名】 目內眥,淚孔,淚空,淚腔,目眥外。 
【穴義】 膀胱經之血由此交於眼睛。 
【名解】1)睛明。睛,指穴所在部位及穴內氣血的主要作用對象為眼睛也。明,光明之意。睛明名意指眼睛接受膀胱經的氣血而變得光明。本穴為太陽膀胱經之第一穴,其氣血來源為體內膀胱經的上行氣血,乃體內膀胱經吸熱上行的氣態物所化之液,亦即是血。膀胱經之血由本穴提供於眼睛,眼睛受血而能視,變得明亮清澈,故名睛明。
2)目內眥。目內眥,乃言本穴所在的部位為目內眶也,無它意。
3)淚孔、淚空、淚腔。淚,淚水也。孔,孔隙也。空、腔,空腔也。穴名之意指本穴外輸的膀胱經氣血為濕潤眼睛液體的重要來源。本穴屬於膀胱經,氣血特性與上行頭面的它經氣血相比皆要寒冷,為促成氣態物向液態物轉化的重要根源,眼睛受之以液而能濕潤並轉動自如,故名淚孔、淚空、淚腔。
4)目眥外。目眥,指穴所在的部位為目眶內角。外,指本穴氣血作用於眼睛之外。目眥外名意指本穴的寒冷之氣使眼睛外部的陽氣冷降為液。理同淚孔名解。
5)手足太陽足陽明陰陽蹻脈督脈之會。其一,本穴氣血為膀胱經經氣的冷降之液,性溫熱,且與太陽小腸經氣血處於同一層次,故為手足太陽之會。其二,本穴的冷降之液有部分下走足陽明承泣穴,故為足太陽陽明之會。其三,本穴的冷降之液(即血)還不斷地氣化上走督脈,故為足太陽督脈之會。其四,本穴的氣血物質中既有地部之液又有天部之氣,氣血特性同於陰陽蹻脈之性,故為陰陽蹻脈足太陽之會。 
【氣血特徵】 穴內氣血為溫熱的天部水氣與地部經水(血)。
【執行規律】 氣血的執行分為三支,一是氣態物向上行於督脈及膀胱本經,二是地部經水下走足陽明經。
【功能作用】 降溫除濁。
【治法】 寒則瀉之或先瀉後補,熱則補之。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33408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睛明穴 B1{足太陽膀胱經}

文章: # 89937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睛明
(一名淚孔)
目內眥,明堂云:內眥頭外一寸宛宛中,手足太陽,
足陽明陰蹻陽蹻五脈之會。針一分半,留三呼,雀目者,可灸留針,然後速出針。
主目遠視不明,惡風淚出,憎寒痛,目眩,內眥赤痛,(目荒)(目荒)無見,眥癢活膚白翳,
大眥攀睛,努肉侵睛,雀目瞳子生瘴,小兒疳眼,大人氣眼冷淚。
按東垣曰:刺太陽陽明出血,則目愈明。蓋此經多血少氣,故目翳與赤痛。
從內眥起者,刺睛明攢竹,以宣泄太陽之熱,然睛明刺一分半,攢竹刺一分三分,
為適淺深之宜,今翳家刺攢竹,臥針直抵睛明,不補不瀉,而又久留針,非古人意也。


針灸大成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1.針灸(穴道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