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學》 >第十九章因時養生
第六節交節前後的自我調養
經驗告訴人們,一些急病重症,往往在節氣日前後發病,在節氣日前後死亡。 因此,重視交節前後的自我調護,不但對年老體弱者俱有重要意義,對年富力強者也不例外,除了分別根據節氣所在不同季節的養生方法進行調攝外,龍鬚注意下列各點:
1、節氣日前後兩三天。 要注意保存體力,不要熬夜,要保證有充足的睡眠時間。 不要過分勞累,尤其不可勞汗當風。
2、節氣日前後,要注意情緒的穩定和樂觀。 盡量避免情緒衝動。
3、注意飲食適度,不吃過寒、過熱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
4、要注意及時增減衣服,謹防外邪侵襲機體。
5、在四立、二至、二分八個大的節氣日前後;尤其要十分慎重,年老體弱的人,可適當服些保健藥物(如六味 地黃 丸、補中益氣丸等),一些救急藥物,應隨身攜帶,以防萬一。
中醫養生學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10
- 文章: 3348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 >第二十章區域養生
第二十章區域養生
區域,指一定的地理範圍。 區域養生,系根據不同區域的地理特點,選擇相應的保健措施,以防治疾病,益壽延年。 本章主要探討區域與人體健康的關係,以求充分利用不同區域內對人體健康有利的因素,努力克服不良地理條件對人體的侵害,使人類與自然的關係更加和諧統一。
《中醫養生學》 >第二十章區域養生
第一節區域劃分及其與健康的關係
一、區域的劃分
(一)傳統的分類方法
在我國古籍及醫典中,通常以地理方位和地形特點相結合,分為東、西、南、北、中五方。 其中,西、北方地勢較高峻陡峭,東、南和中方相對平緩低窪,這種方法同我國遼闊疆土的形態趨勢基本吻合。
(二)現代的分類方法
由於標準的多樣化,區域的劃分又有不同類型。 如從社會發展的角度,可分為行政區域、經濟區域、文化區域等;從生產方式和生活條件而論,可分為城市和鄉村兩類。 就自然地理條件來講,可籠統分為陸地和水域兩大類型。 在陸地中,根據其形態特徵,可分為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五種類型;再從氣候的影響範圍來看,可分為海洋性氣候、山地氣候、大陸性和平原氣候以及森林氣候等;還可根據地球上氣溫的變化規律,分為亞熱帶、熱帶、南北溫帶和南北寒帶等;就我國的地理條件而言,按照溫度的不同,從南到北,又有赤道帶、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和高寒帶等六個溫度帶和高寒的青藏高原區。
我國幅員遼闊,地形複雜,氣候類型多樣,很難用某種分類方法一以概之。 如森林氣候就不是一個獨立的區域類型,它可存在於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等各類地形環境中。 本章限於篇幅及為敘述方便,將區域分為山地和高原環境、平原和盆地環境及濱海地區三部分,就其與人體健康的關係和有關養生保健措施,分別作一介紹。
二、不同區域與人體健康的關係
(一)歷史的回顧
在幾千年的歷史時期中,我們的祖先積累了十分豐富的醫學地理思想。 人們通過大量觀察和比較,不僅認識到疾病的發生與外界環境的變化密切相關;還了解到,在不同的地理條件下,人們的體質類型、生活習慣和居住方式各異,引起的疾病種類和臨床表現有別,手段包括處方用藥也要與之相應,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內經》就從人與天地相應、生氣通天的觀點出發,在《五常政大論》和《異法方宜論》等篇章中,專門闡明了這個問題。
隋代巢元方等編著的《諸病源候論》,總結了隋以前我國人民關於病因症侯的認識,提出疾病與外界有害物質有關。 唐代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談到特殊的地理環境會引起某種地方病:“凡遇山水塢中出泉者,不可久居,常食作癭病”,即指地方性甲狀腺腫而言;孫氏還指出:“凡用藥皆隨土地所宜,江南嶺表,其地暑濕,其人肌膚薄脆,腠理開疏,用藥輕省;關中河北,土地剛燥,其人皮膚堅硬,腠理閉塞,用藥重複”。 金元劉完素和張元素,也強調疾病與氣候和環境有關,治病要因時、因地制宜。 陳言的《三因極一方論》、沈括的《夢溪筆談》、宋徽宗的《濟世經》、王安道的《醫經溯洄集》以及清代吳又可的《溫疫論》等,都提出氣候變化和地形的區域差異,與疾病的發生和治療之間的關係。
不僅自然地理條件的差別,對人們的健康狀況產生相應影響,不同區域居民的不良生活習俗. 也會導致某些傳染病的流行。 如清末梅伯言在其《白下鎖言》中記述江蘇南京一帶,“沿河居民,日傾糞土污水,蕩滌無從,鬱積日增,病症日作”。 為了防止水污染引起傳染病,歷史上曾提出不少保護水源的建議。 吳自牧的《夢梁錄》指出:南宋杭州西湖因豪紳權貴沿湖營造宅宇,污染湖水,造成疾疫流行。 所以,乾道、咸淳年間曾兩次禁止官民拋棄糞土入湖。
以上事實表明,在研究地理環境要素和疾病的關係方面,在認識改善環境質量和保護人體健康方面,我們的祖先曾有過令人矚目的見解與實踐。 這些有關的醫學地理思想縱然是簡樸而很不完善的,但對進一步認識我國地理環境和人體健康之間的關係,提供了一定線索。
(二)現代的認識
在繼承前人經驗的基礎上,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對環境和健康問題認識的深化,近幾十年來,作為醫學與地理學交叉綜合而形成的一門新興學科——醫學地理學得到長足的發展。
解放以來,我國的醫學地理學事業,在認識不同區域與人體健康的關係方面,主要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研究工作。
1、對流行病學和病因學的調查研究從流行病學和病因學方面,探討一些地方病、流行病和疑難病,取得顯著成效。 如對克山病、大骨節病、地方性甲狀腺腫、地方性氟中毒及其它自然疫源性疾病致病環境的調查研究,以及通過化學地理環境預防疾病,都獲得一定的發展。
2、對癌症高發區的地理調查近幾年來,開展了癌症高發區地理環境現場聯合調查,分析了環境因素,檢查了可疑致癌物質,積極尋找地區癌症高發的主導環境因素。 例如幾年來經過調查大量人口和較大面積的病因研究,發現某些地區食管癌發病率高與地理環境有密切關係,是由於在當地環境中存在著某種致癌物質的結果,或與某些微量元素有關。
3、治理污染隨著現代化的發展,社會各階層關注到多種污染源對水體、大氣、土壤的污染,並最終危及人的健康問題。 一九八九年我國通過了《環境保護法》,先後設立了環保的管理、科研機構,積極加強環保措施。 從醫學地理學角度,也把開展庫區、灌區、河道、城市的污染調查、治理和監測,篩选和引種對危害最重的大氣污染物具有一定抗性的植物,作為新的研究課題。
4、利用自然環境以養生古人利用有利於人的自然環地,如在高山、海島、風景區建築廟宇或行宮,雖原是僧侶或皇族為追求長生、享樂,但也反映出前人已認識到良好的自然環境有益於人體健康。 用今天的觀點來看,實際是一種療養地建設的萌芽。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療養事業日益變到重視。 充分利用自然界賦予我們的寶貴地理資源以造福人民,也是養生保健的重要內中之一。 目前,在全國范圍內已形成幾十個風景優美、環境宜人、風格迥導的療養地區,如海濱療養地、山地療養地、礦泉療養地、風景療養地等。 新疆吐魯番還建有沙漠療養機構。
第二十章區域養生
區域,指一定的地理範圍。 區域養生,系根據不同區域的地理特點,選擇相應的保健措施,以防治疾病,益壽延年。 本章主要探討區域與人體健康的關係,以求充分利用不同區域內對人體健康有利的因素,努力克服不良地理條件對人體的侵害,使人類與自然的關係更加和諧統一。
《中醫養生學》 >第二十章區域養生
第一節區域劃分及其與健康的關係
一、區域的劃分
(一)傳統的分類方法
在我國古籍及醫典中,通常以地理方位和地形特點相結合,分為東、西、南、北、中五方。 其中,西、北方地勢較高峻陡峭,東、南和中方相對平緩低窪,這種方法同我國遼闊疆土的形態趨勢基本吻合。
(二)現代的分類方法
由於標準的多樣化,區域的劃分又有不同類型。 如從社會發展的角度,可分為行政區域、經濟區域、文化區域等;從生產方式和生活條件而論,可分為城市和鄉村兩類。 就自然地理條件來講,可籠統分為陸地和水域兩大類型。 在陸地中,根據其形態特徵,可分為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五種類型;再從氣候的影響範圍來看,可分為海洋性氣候、山地氣候、大陸性和平原氣候以及森林氣候等;還可根據地球上氣溫的變化規律,分為亞熱帶、熱帶、南北溫帶和南北寒帶等;就我國的地理條件而言,按照溫度的不同,從南到北,又有赤道帶、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和高寒帶等六個溫度帶和高寒的青藏高原區。
我國幅員遼闊,地形複雜,氣候類型多樣,很難用某種分類方法一以概之。 如森林氣候就不是一個獨立的區域類型,它可存在於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等各類地形環境中。 本章限於篇幅及為敘述方便,將區域分為山地和高原環境、平原和盆地環境及濱海地區三部分,就其與人體健康的關係和有關養生保健措施,分別作一介紹。
二、不同區域與人體健康的關係
(一)歷史的回顧
在幾千年的歷史時期中,我們的祖先積累了十分豐富的醫學地理思想。 人們通過大量觀察和比較,不僅認識到疾病的發生與外界環境的變化密切相關;還了解到,在不同的地理條件下,人們的體質類型、生活習慣和居住方式各異,引起的疾病種類和臨床表現有別,手段包括處方用藥也要與之相應,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內經》就從人與天地相應、生氣通天的觀點出發,在《五常政大論》和《異法方宜論》等篇章中,專門闡明了這個問題。
隋代巢元方等編著的《諸病源候論》,總結了隋以前我國人民關於病因症侯的認識,提出疾病與外界有害物質有關。 唐代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談到特殊的地理環境會引起某種地方病:“凡遇山水塢中出泉者,不可久居,常食作癭病”,即指地方性甲狀腺腫而言;孫氏還指出:“凡用藥皆隨土地所宜,江南嶺表,其地暑濕,其人肌膚薄脆,腠理開疏,用藥輕省;關中河北,土地剛燥,其人皮膚堅硬,腠理閉塞,用藥重複”。 金元劉完素和張元素,也強調疾病與氣候和環境有關,治病要因時、因地制宜。 陳言的《三因極一方論》、沈括的《夢溪筆談》、宋徽宗的《濟世經》、王安道的《醫經溯洄集》以及清代吳又可的《溫疫論》等,都提出氣候變化和地形的區域差異,與疾病的發生和治療之間的關係。
不僅自然地理條件的差別,對人們的健康狀況產生相應影響,不同區域居民的不良生活習俗. 也會導致某些傳染病的流行。 如清末梅伯言在其《白下鎖言》中記述江蘇南京一帶,“沿河居民,日傾糞土污水,蕩滌無從,鬱積日增,病症日作”。 為了防止水污染引起傳染病,歷史上曾提出不少保護水源的建議。 吳自牧的《夢梁錄》指出:南宋杭州西湖因豪紳權貴沿湖營造宅宇,污染湖水,造成疾疫流行。 所以,乾道、咸淳年間曾兩次禁止官民拋棄糞土入湖。
以上事實表明,在研究地理環境要素和疾病的關係方面,在認識改善環境質量和保護人體健康方面,我們的祖先曾有過令人矚目的見解與實踐。 這些有關的醫學地理思想縱然是簡樸而很不完善的,但對進一步認識我國地理環境和人體健康之間的關係,提供了一定線索。
(二)現代的認識
在繼承前人經驗的基礎上,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對環境和健康問題認識的深化,近幾十年來,作為醫學與地理學交叉綜合而形成的一門新興學科——醫學地理學得到長足的發展。
解放以來,我國的醫學地理學事業,在認識不同區域與人體健康的關係方面,主要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研究工作。
1、對流行病學和病因學的調查研究從流行病學和病因學方面,探討一些地方病、流行病和疑難病,取得顯著成效。 如對克山病、大骨節病、地方性甲狀腺腫、地方性氟中毒及其它自然疫源性疾病致病環境的調查研究,以及通過化學地理環境預防疾病,都獲得一定的發展。
2、對癌症高發區的地理調查近幾年來,開展了癌症高發區地理環境現場聯合調查,分析了環境因素,檢查了可疑致癌物質,積極尋找地區癌症高發的主導環境因素。 例如幾年來經過調查大量人口和較大面積的病因研究,發現某些地區食管癌發病率高與地理環境有密切關係,是由於在當地環境中存在著某種致癌物質的結果,或與某些微量元素有關。
3、治理污染隨著現代化的發展,社會各階層關注到多種污染源對水體、大氣、土壤的污染,並最終危及人的健康問題。 一九八九年我國通過了《環境保護法》,先後設立了環保的管理、科研機構,積極加強環保措施。 從醫學地理學角度,也把開展庫區、灌區、河道、城市的污染調查、治理和監測,篩选和引種對危害最重的大氣污染物具有一定抗性的植物,作為新的研究課題。
4、利用自然環境以養生古人利用有利於人的自然環地,如在高山、海島、風景區建築廟宇或行宮,雖原是僧侶或皇族為追求長生、享樂,但也反映出前人已認識到良好的自然環境有益於人體健康。 用今天的觀點來看,實際是一種療養地建設的萌芽。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療養事業日益變到重視。 充分利用自然界賦予我們的寶貴地理資源以造福人民,也是養生保健的重要內中之一。 目前,在全國范圍內已形成幾十個風景優美、環境宜人、風格迥導的療養地區,如海濱療養地、山地療養地、礦泉療養地、風景療養地等。 新疆吐魯番還建有沙漠療養機構。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10
- 文章: 3348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 >第二十章區域養生
第二節山區
山區,泛指山地、丘陵和較崎嶇的高原地區。 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區面積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2/3,其中山地和丘陵約佔43%。 《素問·五常政大論》指出:“高者其氣壽,下者其氣夭”。 認為居處地勢高,氣候涼爽者多長壽。 這與山區長壽老人多的事實相吻合。 近年來,隨著字宙空間計劃的實施和某些地方病在山區的流行,推動了高海拔地理環境對人體健康影響作用的多學科研究,使人們對山區環境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和認識。
一、環境特點和生活習慣
(一)環境特點
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山區形成了一些不同於平原的地理特點。
1、氣壓和氧分壓下降隨著海拔的升高,氣壓逐漸下降,氧分壓也變低。 一般海平面每升高100m,大氣壓下降5.9mmHg(1.3kPa),氧分壓下降1.2mmHg(0.27kPa)。 如海平面的大氣壓為760mmHg(170.KPa),空氣中氧分壓為159mmHg(35.7kPa),當海拔高度在3500m時,大氣壓為493mmHg(110.5kPa),氧分壓為103mmHg(23.1kPa),是海平面值的65%。 這使空氣越來越稀薄,含氧量變低。
2、氣溫較低,晝夜溫差大氣溫的高低與海拔高度成反比。 海拔高度每上升100m,氣溫約下降0.5℃--0.6℃,所以山上的氣溫一般都比山麓低,夏季更是如此。 而且山上、山下兩地相對高度差越多,氣溫差異越大。 以江西廬山為例,山上的牯嶺比九江約高出1100m左右,春季氣溫在山上可比山下約低4℃~5℃,山上桃花盛開期,比山下平均晚1個月。 唐代詩人白居易有詩云:“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常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另外,海拔越高,山上的植被和雲量過少,無論白天得到的熱量或是夜晚輻射冷卻喪失的熱量,都大大有別於平地,因此,山區的晝夜溫差也比平原地區大。
3、太陽輻射強烈隨著海拔的升高,空氣的漸趨稀薄,大氣層對太陽光的吸收減弱;同時因雲量減少,空氣中的塵埃也少。 所以,太陽輻射比平原地區強烈,尤其紫外線輻射,通常可占到達地面短波輻射量的30%左右。
4、某些地球化學元素的匱乏在山地和高原環境區的地球化學元素,受重力作用影響,遷移較快,加上高海拔地區較強烈的風化作用,往往成為某些地球化學元竟缺乏的區域。
(二)居民的生活習慣舉例
1、住宅特點我國山區分佈廣泛,自然環境條件不同,居民建築也頗多風俗。 如黃土高原地處內陸,為較強烈的大陸性氣候區,冷熱變化很大,為適應當地地質及氣候條件,建造了具有冬暖夏涼特點的窯洞式住宅。 洞內溫度適宜,噪音小,環境靜謐且防輻射,為了便於採光,房屋南向,門窗面積均較大,但由於沒有後窗,通風較差,室內容易潮濕。 另如青藏和內蒙古高原等地,是我國的主要牧區。 為適應游牧的需要,逐步形成了蒙族的蒙古包、哈薩克族的氈房和藏族的犛牛帳蓬。 這些圓形或錐形的活動房屋,“牆壁”和屋頂都用厚實的羊毛氈製成,可御風寒;包頂做成正圓天孔,如窗一樣可以開閉,白天拉起,讓陽光射入包內,增加室內溫度,同時排出包內的煙塵炭氣,夜間將天布蓋上,燒奶茶、做飯的熱量留在屋內,使包內十分暖和。 用這種住宅天晴時採光通風尚可,當寒季及雨霧季節,由於四周用毛氈蓋嚴,一包居住多人,加之用牛糞取暖做飯,故包內較陰暗,空氣污濁。
2、著裝服飾特點這除了受氣候、生產和生活環境影響外,還與衣著原料來源有關。 山區居民的服裝一般由棉、毛、氈、皮革製成,不少山區居民終年戴皮帽或圍頭巾;服裝樣式較寬大但多系腰帶,既便於活動又防冷風鑽入。
3、體質及性格特點生活在高原、山地的人一般身材高大,筋骨強悍,皮膚較粗糙,長期居住在青藏高原者,適應了當地的缺氧環境,兩顴多呈紫紅色。 其性格亦較粗獷豪爽,熱情大方。 這與他們生活環境的開闊、生產方式以農牧為主,天寒地凍的氣候條件,又使他們常關在室內,多數時間在一個不太大的空間內與有限的人相處等因素有關。 所以,山地人一般較淳樸而有韌性。
4、飲食特點為適應高原山地的寒冷氣候,牛、羊肉和各種乳製品成為當地居民的主要食譜,尤以甘溫大補的羊肉食用最為普遍,如羊肉泡饃、手扒羊肉、烤羊肉串、燉全乳羊等,都具濃郁的地方特色。 《調疾飲食辨》謂:“北地苦寒,非食此(指羊肉)不能禦凍”,《隨息居飲食譜》謂:“暖中補氣……御風寒…秋冬尤美”,凡冬日吃羊肉者當有此體會。 但山區尤其高原地區,新鮮蔬菜和海產品較少。
二、對健康的有利因素
山地,由山嶺和山谷組成,一般指陸地麥麵海拔在500m以上,相對高度較大,頂部高聳、坡陡、溝谷幽深的地區。
山地環境對人體健康較為有利的高度範圍是中、低山區,即海拔高度在500~2000m左右的區域。 它對人體健康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山地氣候的療養效應和山地環境中的某些長壽因素兩方面。
(一)山地氣候的療養效應
我國著名的山地氣候療養地有廬山、黃山、莫干山、雞公山、峨嵋山等,除峨嵋山海拔高度在3000m以上外,其餘都在500--2000m之間。 這些地區峰巒和山澗起伏,綠樹成蔭,山花爛漫,草木散發出的芳香性揮發性物質有一定殺菌作用。 清泉匯成壯觀的瀑布,飛濺的水滴周圍陰離子富集,空氣格外清新,呼吸這樣的空氣,可鎮定情緒,預防哮喘發作,還能改善肺的換氣功能。 山上氣溫、氣壓較低,風速較大,太陽輻射尤其紫外線含量充沛,有助於鈣、磷代謝和機體免疫力的提高。 壯闊的自然景觀,寧靜透明的天際或變幻無窮的雲海,都令人心曠神怡。 人們可充分利用山地的自然條件作短期療養、避暑、爬山、遊覽和散步,通過這些活動,使心血管系統功能得到鍛煉。 為了利用山地氣候給機體帶來的好處,以在山上住一個星期左右為宜,過了這段時間,機體就會出現適應現象,如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增加一時也會停止。 因此從療養的角度講,在山上住得太久似亦無必要。
(二)山地環境中的某些長壽因素
世代居住在淺山區的居民中,除接受上述山地氣候的有益作用外,大致還有以下一些因素。 首先是傳染病少。 山上氣溫低、積水少,蚊蟲、病菌的繁殖受到抑制,不利於以蚊蟲為媒
介的傳染病加瘧疾、麻疹傷寒發生,加上山上人口密度低,居住分散,流動不大,也不利於傳染病的流行;其次,山地環境與外界交流較少,長期過著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居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志閒少欲,恬淡虛無,沒有復雜的人際關係騷擾,心境平和;另外,山地人經常爬山、散步、勞動,以低脂的自然食物為主,攝入的維生素和纖維素較多;受現代環境污染的危害較少等都有利於延年益壽。
三、危害健康的因素及預防
山區環境中除存在一些對人體健康有利的自然條件外,也包含部分危害健康的不利因素,主要表現為某些地方病和高山反應。 此外,如強烈的紫外線照射易引起皮膚癌和電光性眼炎,高寒環境易引起凍傷、延緩人體生長發育、幼兒死亡率高等。
(一)地球化學元素的缺乏導致某些地方病
如前所述,山區往往成為某些地球化學元素如鉀、碘、硒、鈉等缺乏的地區,易導致損失型的地球化學病。 其中,以人們熟知的地方性甲狀腺腫、克山病、大骨節病表現得最為典型。 限於篇幅,本節僅介紹地方性甲狀腺腫的發病及預防。
1、地方性甲狀腺腫的發病機制和區域分佈地方性甲狀腺腫是山區常見的地方病之一。 其病期機制主要在於環境缺碘導致人體缺碘,引起甲狀腺素長期分泌增多,促使甲狀腺持續增生,形成甲狀腺腫大。
導致地方性甲狀腺腫流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因土壤、空氣、食物、水源等缺碘外,還存在某些致甲狀腺腫物質,促進了該病的流行。 如土壤、食物中錳的含量過高,有利於地方性甲狀腺腫流行,鋰也是強有力的致甲狀腺腫物質。 當然多數致甲狀腺腫物質在本病病因中只起輔助作用,不會單獨致病。 值得注意的是碘對甲狀腺腫的雙重作用,即缺碘是地方性甲狀腺腫的基本病因,然而長期攝入過多的碘也可造成該病。 如我國渤海灣的漁民,由於飲用高碘的深井水,同樣造成地方性甲狀腺腫的流行,可見該病的影響因素是複雜的。 因此,現在認為碘的攝入量以50~1000mg/日較適當。
地方性甲狀腺腫的區域分佈,從地形趨勢看,3000m以上的山地、高原居民中發病率較低,中山區為重病區,低山、丘陵為輕病區,河谷川道為非病區。 從地貌看,內陸多於沿海。 從經濟發展狀況看,鄉村多於城市,農區多於牧區。 該病嚴重的地區,幾乎都分佈在偏僻邊遠、經濟欠發達、生活水平低下的地方。 我國地方性甲狀腺腫分佈相當廣泛,除東南沿海個別省市外,幾乎都有此病,尤以西北、華北、西南等地的山岳、丘陵地帶為重。
2、地方性甲狀腺腫的預防措施缺碘是導致本病的基本原因,以各種方式補充適量的碘和防止環境中碘的流失,即為本病主要的預防措施。 如在流行地區以碘化食鹽(即每Kg食鹽中加入5~10mg碘化鉀),作集體預防,服用至青春發育期過後,肌注碘化油,食用各種海產品如海帶、紫菜、 海藻 、魚、蝦等。 對沙土、灰化土等瘠薄少碘的土地,應多施農家肥和腐植酸肥料;在泥炭沼澤地帶,則興修水利疏通渠道,降低地下水位,提高土鑲氧化性能,使被有機物禁錮、植物不能利用的碘釋放出來,是既可防治疾病又能增產的措施。
祖國醫學認為,本病的病因除水土因素還與情緒有關。 如《諸病源候論》講:“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癭病,動氣增患”。 因此,平素要保持精神舒暢,樂觀開朗,勿鬱怒生氣,也是本病的防治措施之一。
(二)缺氧與高山反應
由於空氣中的含氧且隨海拔高度減少,從低處登上高山的人就會感到氧氣不足而大口喘氣。 此時體內產生的能量不能滿足生理需要,人體就出現一系列不適應的表現:頭暈、頭痛、心慌、氣短、呼吸困難、噁心、嘔吐、腹脹、腹痛、食慾不振、失眠或嗜睡、鼻衄、手足麻木或抽搐,嚴重者還可出現高原肺水腫和高山昏迷。 上述這些由於高原氧分壓下降導致低氧血症的表現,統稱為高山反應或高山適應不全症(高山病)。
1、高山反應的原因和發病率根本原因是人體對高原低氧環境適應不全。 其發病率因人因地因時而異。 一般久居高原的居民是可以適應高海拔環境的,但經驗表明,通常回低地短期居留後重返高地者,其高山反應比初次到高山的人要嚴重。 多次重返高山者,其反應一次比一次更嚴重。 初次登高者情況又不同。 通常當乘車登高至3000m高處時,少數人就可能出現高山反應;當上升至4000m處,則有6O%以上的人會出現高山反應,且反應較重,其中約有百分之一的人可能出現高山肺水腫或高山昏迷。 高山反應在冬季比夏季多發且嚴重,這與冬季的低溫嚴寒,人體在寒冷環境中耗氧量增加,以及上呼吸道易受感染(感染時體溫每升高1℃,耗氧量增加13%左右)等有關。 天氣驟變時,如夏天的雷雨和暴風天氣,會使高山反應的病例急增。 此外,高山上房屋門窗緊閉,室內外換氣不足,若住房小而住人多,室內空氣的含氧量因呼吸消耗可以少10%~20%或更多(一晝夜間),實際上相當於在該地的海拔高度上又上升了1000~2000m,必然加重缺氧症狀,可誘發肺水腫或昏迷。
2、高山反應的預防措施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加強衛生宣傳,解除思想顧慮,克服麻痺思想,進入高原前嚴格體檢,患有急性感染性疾病者應痊癒後再進入高原。 其次,平素要加強身體鍛煉,提高對環境的適應力,兒童進入高原地區,最好在三歲以上為妥。 再有,避免和消除發病誘因。 寒冷、過勞、呼吸道感染是發病誘因,初進高原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勞累和感冒。 另外,初進高原不宜過快,採取循序漸進,逐步升高的辦法,使機體各系統功能有個調整的過程,從而獲得較好的適應性。 最後,可服藥預防,原則是提高機體對缺氧的耐力和減輕症狀。
中醫認為,人入高原則清氣不足,宗氣虛弱,難以司呼吸貫心脈;寒盛易傷人陽氣,氣血凝滯筋脈收引,乾燥多風則易傷陰津。 當上述因素超過人體調節範圍時,就會產生高原病。 因此,防治高原病應以益氣、溫通活血、養陰生津為基本大法,適當佐以化痰、開竅、瀉肺利水等治標之法。 青海省高原醫學研究所製定的“複方 人參 高原片(或水煎劑)”( 紅參 鬚、 麥冬 、五味子、丹參、川芎、生 甘草 )係由生脈散加味而成,具有益氣養陰、活血安神之功。 藥理實驗和臨床觀察均表明,該複方有良好的抗缺養耐疲勞耐寒冷作用,對防治急、慢性高原病效果顯著。
第二節山區
山區,泛指山地、丘陵和較崎嶇的高原地區。 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區面積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2/3,其中山地和丘陵約佔43%。 《素問·五常政大論》指出:“高者其氣壽,下者其氣夭”。 認為居處地勢高,氣候涼爽者多長壽。 這與山區長壽老人多的事實相吻合。 近年來,隨著字宙空間計劃的實施和某些地方病在山區的流行,推動了高海拔地理環境對人體健康影響作用的多學科研究,使人們對山區環境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和認識。
一、環境特點和生活習慣
(一)環境特點
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山區形成了一些不同於平原的地理特點。
1、氣壓和氧分壓下降隨著海拔的升高,氣壓逐漸下降,氧分壓也變低。 一般海平面每升高100m,大氣壓下降5.9mmHg(1.3kPa),氧分壓下降1.2mmHg(0.27kPa)。 如海平面的大氣壓為760mmHg(170.KPa),空氣中氧分壓為159mmHg(35.7kPa),當海拔高度在3500m時,大氣壓為493mmHg(110.5kPa),氧分壓為103mmHg(23.1kPa),是海平面值的65%。 這使空氣越來越稀薄,含氧量變低。
2、氣溫較低,晝夜溫差大氣溫的高低與海拔高度成反比。 海拔高度每上升100m,氣溫約下降0.5℃--0.6℃,所以山上的氣溫一般都比山麓低,夏季更是如此。 而且山上、山下兩地相對高度差越多,氣溫差異越大。 以江西廬山為例,山上的牯嶺比九江約高出1100m左右,春季氣溫在山上可比山下約低4℃~5℃,山上桃花盛開期,比山下平均晚1個月。 唐代詩人白居易有詩云:“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常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另外,海拔越高,山上的植被和雲量過少,無論白天得到的熱量或是夜晚輻射冷卻喪失的熱量,都大大有別於平地,因此,山區的晝夜溫差也比平原地區大。
3、太陽輻射強烈隨著海拔的升高,空氣的漸趨稀薄,大氣層對太陽光的吸收減弱;同時因雲量減少,空氣中的塵埃也少。 所以,太陽輻射比平原地區強烈,尤其紫外線輻射,通常可占到達地面短波輻射量的30%左右。
4、某些地球化學元素的匱乏在山地和高原環境區的地球化學元素,受重力作用影響,遷移較快,加上高海拔地區較強烈的風化作用,往往成為某些地球化學元竟缺乏的區域。
(二)居民的生活習慣舉例
1、住宅特點我國山區分佈廣泛,自然環境條件不同,居民建築也頗多風俗。 如黃土高原地處內陸,為較強烈的大陸性氣候區,冷熱變化很大,為適應當地地質及氣候條件,建造了具有冬暖夏涼特點的窯洞式住宅。 洞內溫度適宜,噪音小,環境靜謐且防輻射,為了便於採光,房屋南向,門窗面積均較大,但由於沒有後窗,通風較差,室內容易潮濕。 另如青藏和內蒙古高原等地,是我國的主要牧區。 為適應游牧的需要,逐步形成了蒙族的蒙古包、哈薩克族的氈房和藏族的犛牛帳蓬。 這些圓形或錐形的活動房屋,“牆壁”和屋頂都用厚實的羊毛氈製成,可御風寒;包頂做成正圓天孔,如窗一樣可以開閉,白天拉起,讓陽光射入包內,增加室內溫度,同時排出包內的煙塵炭氣,夜間將天布蓋上,燒奶茶、做飯的熱量留在屋內,使包內十分暖和。 用這種住宅天晴時採光通風尚可,當寒季及雨霧季節,由於四周用毛氈蓋嚴,一包居住多人,加之用牛糞取暖做飯,故包內較陰暗,空氣污濁。
2、著裝服飾特點這除了受氣候、生產和生活環境影響外,還與衣著原料來源有關。 山區居民的服裝一般由棉、毛、氈、皮革製成,不少山區居民終年戴皮帽或圍頭巾;服裝樣式較寬大但多系腰帶,既便於活動又防冷風鑽入。
3、體質及性格特點生活在高原、山地的人一般身材高大,筋骨強悍,皮膚較粗糙,長期居住在青藏高原者,適應了當地的缺氧環境,兩顴多呈紫紅色。 其性格亦較粗獷豪爽,熱情大方。 這與他們生活環境的開闊、生產方式以農牧為主,天寒地凍的氣候條件,又使他們常關在室內,多數時間在一個不太大的空間內與有限的人相處等因素有關。 所以,山地人一般較淳樸而有韌性。
4、飲食特點為適應高原山地的寒冷氣候,牛、羊肉和各種乳製品成為當地居民的主要食譜,尤以甘溫大補的羊肉食用最為普遍,如羊肉泡饃、手扒羊肉、烤羊肉串、燉全乳羊等,都具濃郁的地方特色。 《調疾飲食辨》謂:“北地苦寒,非食此(指羊肉)不能禦凍”,《隨息居飲食譜》謂:“暖中補氣……御風寒…秋冬尤美”,凡冬日吃羊肉者當有此體會。 但山區尤其高原地區,新鮮蔬菜和海產品較少。
二、對健康的有利因素
山地,由山嶺和山谷組成,一般指陸地麥麵海拔在500m以上,相對高度較大,頂部高聳、坡陡、溝谷幽深的地區。
山地環境對人體健康較為有利的高度範圍是中、低山區,即海拔高度在500~2000m左右的區域。 它對人體健康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山地氣候的療養效應和山地環境中的某些長壽因素兩方面。
(一)山地氣候的療養效應
我國著名的山地氣候療養地有廬山、黃山、莫干山、雞公山、峨嵋山等,除峨嵋山海拔高度在3000m以上外,其餘都在500--2000m之間。 這些地區峰巒和山澗起伏,綠樹成蔭,山花爛漫,草木散發出的芳香性揮發性物質有一定殺菌作用。 清泉匯成壯觀的瀑布,飛濺的水滴周圍陰離子富集,空氣格外清新,呼吸這樣的空氣,可鎮定情緒,預防哮喘發作,還能改善肺的換氣功能。 山上氣溫、氣壓較低,風速較大,太陽輻射尤其紫外線含量充沛,有助於鈣、磷代謝和機體免疫力的提高。 壯闊的自然景觀,寧靜透明的天際或變幻無窮的雲海,都令人心曠神怡。 人們可充分利用山地的自然條件作短期療養、避暑、爬山、遊覽和散步,通過這些活動,使心血管系統功能得到鍛煉。 為了利用山地氣候給機體帶來的好處,以在山上住一個星期左右為宜,過了這段時間,機體就會出現適應現象,如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增加一時也會停止。 因此從療養的角度講,在山上住得太久似亦無必要。
(二)山地環境中的某些長壽因素
世代居住在淺山區的居民中,除接受上述山地氣候的有益作用外,大致還有以下一些因素。 首先是傳染病少。 山上氣溫低、積水少,蚊蟲、病菌的繁殖受到抑制,不利於以蚊蟲為媒
介的傳染病加瘧疾、麻疹傷寒發生,加上山上人口密度低,居住分散,流動不大,也不利於傳染病的流行;其次,山地環境與外界交流較少,長期過著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居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志閒少欲,恬淡虛無,沒有復雜的人際關係騷擾,心境平和;另外,山地人經常爬山、散步、勞動,以低脂的自然食物為主,攝入的維生素和纖維素較多;受現代環境污染的危害較少等都有利於延年益壽。
三、危害健康的因素及預防
山區環境中除存在一些對人體健康有利的自然條件外,也包含部分危害健康的不利因素,主要表現為某些地方病和高山反應。 此外,如強烈的紫外線照射易引起皮膚癌和電光性眼炎,高寒環境易引起凍傷、延緩人體生長發育、幼兒死亡率高等。
(一)地球化學元素的缺乏導致某些地方病
如前所述,山區往往成為某些地球化學元素如鉀、碘、硒、鈉等缺乏的地區,易導致損失型的地球化學病。 其中,以人們熟知的地方性甲狀腺腫、克山病、大骨節病表現得最為典型。 限於篇幅,本節僅介紹地方性甲狀腺腫的發病及預防。
1、地方性甲狀腺腫的發病機制和區域分佈地方性甲狀腺腫是山區常見的地方病之一。 其病期機制主要在於環境缺碘導致人體缺碘,引起甲狀腺素長期分泌增多,促使甲狀腺持續增生,形成甲狀腺腫大。
導致地方性甲狀腺腫流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因土壤、空氣、食物、水源等缺碘外,還存在某些致甲狀腺腫物質,促進了該病的流行。 如土壤、食物中錳的含量過高,有利於地方性甲狀腺腫流行,鋰也是強有力的致甲狀腺腫物質。 當然多數致甲狀腺腫物質在本病病因中只起輔助作用,不會單獨致病。 值得注意的是碘對甲狀腺腫的雙重作用,即缺碘是地方性甲狀腺腫的基本病因,然而長期攝入過多的碘也可造成該病。 如我國渤海灣的漁民,由於飲用高碘的深井水,同樣造成地方性甲狀腺腫的流行,可見該病的影響因素是複雜的。 因此,現在認為碘的攝入量以50~1000mg/日較適當。
地方性甲狀腺腫的區域分佈,從地形趨勢看,3000m以上的山地、高原居民中發病率較低,中山區為重病區,低山、丘陵為輕病區,河谷川道為非病區。 從地貌看,內陸多於沿海。 從經濟發展狀況看,鄉村多於城市,農區多於牧區。 該病嚴重的地區,幾乎都分佈在偏僻邊遠、經濟欠發達、生活水平低下的地方。 我國地方性甲狀腺腫分佈相當廣泛,除東南沿海個別省市外,幾乎都有此病,尤以西北、華北、西南等地的山岳、丘陵地帶為重。
2、地方性甲狀腺腫的預防措施缺碘是導致本病的基本原因,以各種方式補充適量的碘和防止環境中碘的流失,即為本病主要的預防措施。 如在流行地區以碘化食鹽(即每Kg食鹽中加入5~10mg碘化鉀),作集體預防,服用至青春發育期過後,肌注碘化油,食用各種海產品如海帶、紫菜、 海藻 、魚、蝦等。 對沙土、灰化土等瘠薄少碘的土地,應多施農家肥和腐植酸肥料;在泥炭沼澤地帶,則興修水利疏通渠道,降低地下水位,提高土鑲氧化性能,使被有機物禁錮、植物不能利用的碘釋放出來,是既可防治疾病又能增產的措施。
祖國醫學認為,本病的病因除水土因素還與情緒有關。 如《諸病源候論》講:“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癭病,動氣增患”。 因此,平素要保持精神舒暢,樂觀開朗,勿鬱怒生氣,也是本病的防治措施之一。
(二)缺氧與高山反應
由於空氣中的含氧且隨海拔高度減少,從低處登上高山的人就會感到氧氣不足而大口喘氣。 此時體內產生的能量不能滿足生理需要,人體就出現一系列不適應的表現:頭暈、頭痛、心慌、氣短、呼吸困難、噁心、嘔吐、腹脹、腹痛、食慾不振、失眠或嗜睡、鼻衄、手足麻木或抽搐,嚴重者還可出現高原肺水腫和高山昏迷。 上述這些由於高原氧分壓下降導致低氧血症的表現,統稱為高山反應或高山適應不全症(高山病)。
1、高山反應的原因和發病率根本原因是人體對高原低氧環境適應不全。 其發病率因人因地因時而異。 一般久居高原的居民是可以適應高海拔環境的,但經驗表明,通常回低地短期居留後重返高地者,其高山反應比初次到高山的人要嚴重。 多次重返高山者,其反應一次比一次更嚴重。 初次登高者情況又不同。 通常當乘車登高至3000m高處時,少數人就可能出現高山反應;當上升至4000m處,則有6O%以上的人會出現高山反應,且反應較重,其中約有百分之一的人可能出現高山肺水腫或高山昏迷。 高山反應在冬季比夏季多發且嚴重,這與冬季的低溫嚴寒,人體在寒冷環境中耗氧量增加,以及上呼吸道易受感染(感染時體溫每升高1℃,耗氧量增加13%左右)等有關。 天氣驟變時,如夏天的雷雨和暴風天氣,會使高山反應的病例急增。 此外,高山上房屋門窗緊閉,室內外換氣不足,若住房小而住人多,室內空氣的含氧量因呼吸消耗可以少10%~20%或更多(一晝夜間),實際上相當於在該地的海拔高度上又上升了1000~2000m,必然加重缺氧症狀,可誘發肺水腫或昏迷。
2、高山反應的預防措施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加強衛生宣傳,解除思想顧慮,克服麻痺思想,進入高原前嚴格體檢,患有急性感染性疾病者應痊癒後再進入高原。 其次,平素要加強身體鍛煉,提高對環境的適應力,兒童進入高原地區,最好在三歲以上為妥。 再有,避免和消除發病誘因。 寒冷、過勞、呼吸道感染是發病誘因,初進高原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勞累和感冒。 另外,初進高原不宜過快,採取循序漸進,逐步升高的辦法,使機體各系統功能有個調整的過程,從而獲得較好的適應性。 最後,可服藥預防,原則是提高機體對缺氧的耐力和減輕症狀。
中醫認為,人入高原則清氣不足,宗氣虛弱,難以司呼吸貫心脈;寒盛易傷人陽氣,氣血凝滯筋脈收引,乾燥多風則易傷陰津。 當上述因素超過人體調節範圍時,就會產生高原病。 因此,防治高原病應以益氣、溫通活血、養陰生津為基本大法,適當佐以化痰、開竅、瀉肺利水等治標之法。 青海省高原醫學研究所製定的“複方 人參 高原片(或水煎劑)”( 紅參 鬚、 麥冬 、五味子、丹參、川芎、生 甘草 )係由生脈散加味而成,具有益氣養陰、活血安神之功。 藥理實驗和臨床觀察均表明,該複方有良好的抗缺養耐疲勞耐寒冷作用,對防治急、慢性高原病效果顯著。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10
- 文章: 3348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 >第二十章區域養生
第三節平原和盆地
平原,指陸地上海拔在200m以下,地面寬廣、平坦或有輕微波伏起伏的地區。 以起伏和緩的特點區別於丘陵,又以較小的高度有異於高原。 我國的三大平原為東北、華北和長江中下游平原。 盆地為四周高(山地或高原)、中間低(平原或丘陵)的盆狀地形。 我國著名的四大盆地為四川、塔里木、準噶爾和柴達木盆地。
由於平原和盆地在地質構造和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方面有某些相近似處,故本節放在一起介紹。
一、環境特點與生活習慣
(一)環境特點
l、地勢低平平原的地勢仍平,盆地底部一般也具有這個特點,尤其在一些大型盆地的地貌結構上表現得更為突出。 由於地勢低下,或周圍有山嶺阻擋,從而造成氣流運動緩慢,有時相出靜止狀態,風速小,濕度大,常出現沉霧和逆溫層。
2、某些地球化學元素富集由於平原與山地或丘陵相接處的地形緩傾,盆周山麓也往往形閉緩傾的山前平原,因而平原和盆底決定著許多相同的地理環境構型,影響著地球化學元素的分佈,都容易形成地球化學元素的富集區,成為某些地方病如地方性氟中毒發病的條件。
3、水域發達平原和盆底因地勢坦蕩,地下水位較高,許多地區礦泉蘊藏豐富;地上水網縱橫,江河湖泊、水塘、稻田和沼澤地較多,不少地方雜草叢生,容易成為某些傳染源宿主動物孳生場所。
4、人口密度大,經濟文化較發達我國人口分佈不平衡,山區人口稀少,而平原和某些大型盆地如四川盆地人口稠密。 航運、工業、農業和經濟、文化事業都較發達,不少歷史名城集中在平原地區。
(二)居民生活習慣舉例
1、住宅特點以華北平原上的四合院和江南水鄉的房屋特點為例。
華北平原的地理論置比東北地區偏南,但冬季氣溫仍偏低,最冷月平均氣溫可低至零下6℃左右。 極端最低氣溫可降至零下20℃~30℃,日最低氣溫在0℃以下的寒冷日數有100多天。 加之華北春季多風沙,因而住房建築中保溫、避風沙是著重考慮的因素,通常採取座北朝南,避風向陽的房屋佈局,北京的四合院即是范例。 它是一種四周以房屋牆垣環繞,形成南北稱長、左右對稱、中庭開闊的矩形封閉院落。 院子是採光、通風和家庭活動的中心;院外北風怒吼,風沙滾滾,院內卻有風平浪靜之感。 此外,為躲避寒風,大門朝北朝西的房屋一般常裝一個暖閣(門斗),使門口的前向變成東或南,擋住寒冷的西北風不致直接吹入屋內。 而且,北京的四合院作為一種正統嚴肅、平靜封閉又溫文爾雅的建築形象,也反映了人文環境和民族心理特點。 它遵循住宅方面的等級規定,按禮法傳統,中軸線上安排主人臥室,東西廂房為晚輩居住,對稱分佈在軸線兩旁。
我國江南水鄉地勢平坦,河渠眾多,民居前後依水,門、台階、過道均設在水旁,住宅自然地被結合在水、路、橋中。 由此形成江南地區輕巧、溫情的文化,給當地民居以黑瓦疊翠、玲瓏剔透的建築形象,其住宅特點為通風、避雨、防潮、隔熱。 首先,房屋的朝向並不像北方地區為正南,而是南向偏東,偏角在15°左右。 這種朝向可避免過多的太陽輻射進入室內。 又能受惠於夏季的主導風向——東南風,實現自然通風。 房屋高敞開朗,外砌較薄的空鬥牆,南北牆多對開窗戶,甚至還有落地長窗,穿堂風徐徐而入,排除屋內的濕熱空氣。 為隔熱遮陽,房屋進深大,屋外多采用寬大外檐;為避雨防潮,牆基都有防潮層,牆基、柱基常砌置石塊,室內地坪高出地面0.3—0.45m以上,房頂一般為斜坡瓦頂,坡度較大,這樣可及時流洩降落在房上的雨水。 但不少地區如湖北,有所謂“亮堂屋,黑臥室”的習俗,使臥室的通風采光較差。
2、看裝服飾平原和盆地的著裝特點因氣候帶的不同又有差別。 江南水鄉的服裝用料多為麻布,絲綢等輕薄透氣的織物,色澤較淺,厚度宜薄,盡量少遮住身體,剪裁較為合體,外出多攜帶雨傘、草帽以遮陽避雨,冬天只需準備薄薄的棉衣即可。 而東北平原則要求衣服的保暖性極高,常備衣著除單衣、夾衣外,尤需禦寒保暖性好的棉、毛或毛皮衣服,為保護頭面手腳免受凍傷,棉(毛)的帽、鞋、手套、圍巾和口罩等也屬必備用品。
3、體質和性格特點江南一帶居民體型較瘦小,皮膚較細膩,濕氣(包括內濕、外濕)較重,如吳又可《溫疫論》中提到:“南方卑濕之地,更遇久雨淋漓,時有感濕者,……”,南方人多地窄,擬性格精細,善籌劃,較聰慧;東北一帶人的體型較高大,性格較豪爽、直率。 當然,這僅就廣義而言,自然條件只是影響性格形成的一個因素,不能一概而論。
4、飲食特點平原和盆地區域廣泛,膳食結構較複雜多樣,其中有兩個習俗較有特色,即食辣和醃熏製品。
平原或盆地環境較潮濕的區域如四川、湖南一帶的居民,對辣椒有特殊的嗜好,幾乎一年四季、一日三餐都離不開辣味,而東北人的愛吃大蒜、芥末,不亞於湘、川人的吃辣椒。 人們從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得知:冬天吃辣、可增迸食慾助消化,從而增加體內產熱,有益於防寒保暖,還能防治當地常見的風濕證或腰腿痛;夏季吃辣,能加速機體排汗、散熱,有利於防暑降溫,同時可幫助克服在濕熱氣候下出現的“苦夏”現象。 可見,食辣是當地人為適應寒冷潮濕環境而養成的飲食習慣。 但各種辣味刺激性強,對有痔瘡、肺結核咯血和胃潰瘍者慎食。
四川的泡菜、金華的火腿、臘肉以及東北的酸菜都是頗有地方風味的食物。 這也是人們為調劑口味,延長蔬菜、肉食供應期的一種手段。 但現代研究證明,這些醃製、熏烤的食品裡,含亞硝胺等物質,長期過量服用,有較強的致癌作用。
二、對健康有利的因素
(一)豐富的礦泉資源
我國著名的礦泉療養地大部分佈在內陸平原或丘陵地帶,如陝西臨潼華清池、北京小湯山、遼寧湯崗於、興城和黑龍江五大蓮池、安徽半湯、南京湯山、四川攀枝花、新疆沙灣金鉤河、江西廬山星子溫泉等地,礦泉中含多種化學微粒、氣體及放射性物質;如碘、溴、鈣、鎂及二氧化碳、硫化氫、氡氣等。 礦泉的溫度、壓力、浮力和化學成分,對人體都有—定生理作用,並能防治某些疾病。
(二)優美宜人的湖濱風景和氣候療養
我國的湖濱氣候療養地主要分佈在長江中下游平原,如江蘇太湖、武漢東湖、江西鄱陽湖和湖南洞庭湖。 另外,還有一些江濱氣候療養地如錢塘江、松花江,以及風景療養地如蘇州、杭州,都歷來為中外人士所嚮往。 這些療養地的特點為空氣清新、氣候濕潤宜人;景色秀麗、綠樹成蔭,繁花似錦,碧波蕩漾,湖光山影相映生輝,名勝古蹟點綴其中,令人賞心悅目。
優美的環境作為良性刺激,能使人心情舒暢,精神振奮。 因此,在風景勝地和湖(江)濱環境休養生息,對許多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和慢性消化系統疾患,都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當然,平原和盆地區域對人體健康的促進作用是多方面的。 新鮮的瓜果蔬萊,豐富的水產食品,各種糧棉油料作物,為人體的衣食提供了豐富的來源。 開放的經濟、發達的交通,悠久的文化傳統,從不同角度滿足人們的精神生活需求。 使平原和部分盆地成為我國經濟、政治、文化和人口的發展重地。
三、危害健康的因素及預防
(一)地方性氟中毒
1、氟對人體的影響氟是一種黃綠色的氣體,是非金屬元素中較活潑的元素。 氟在地球上分佈廣泛,岩石、土壤、水體、動物、植物體內都含有一定量的氟,它也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 氟進入人體的途徑除飲水和食物外,還可通過飲茶、吸煙和用柴草熏烤食物等方式。
氟對人體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骨骼和牙齒的生長發育上。 據統計,人體對氟的需求量,兩歲以下每日2mg,兩歲到十二歲每天3mg,成人每天2--4mg。 當氟的攝入量過低,齲齒的發病率相對增高;但體內氟過量時,就會引起以牙齒和骨骼為主的全身性慢性中毒。 七歲以上的兒童可出現氟斑牙,表現為牙表面無光澤,粗糙如粉筆樣,然後逐漸變得微黃、黃褐或黑褐色,嚴重者牙釉質受損脫落,牙齒表面呈點狀、片狀或花斑樣缺損,最後牙齒變得酥脆以至過早脫落。 過量的氟沉積在骨骼裡會形成氟骨症,主要臨床發現為骨關節持續性疼痛、四肢麻木、抽搐、胸腰部有緊束感,肢體和脊柱彎曲、變形,嚴重者會導致殘疾、癱瘓,同時伴有全身中毒症狀,如頭痛、耳鳴、心悸、噁心、嘔吐、腹痛、瀉泄、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等。
氟中毒的病理機制是過量的氟化物沉積在骨組織中,造成骨細胞營養不良,導致骨質營養不良性退行性病變。 過量的氟與骨中的鈣結合,形成氟化鈣,而過量的氟化鈣會抑制骨的磷酸化酶,使骨中鈣的代謝紊亂,鈣的吸收過程變慢,並從骨骼中游離出來,造成骨質疏鬆而引起氟骨症。
2、氟中毒的區域分佈特點地勢低窪閉塞、濱鹽湖、山谷、鹽沼地,背靠高大山系,是氟中毒病區分佈的顯著地貌特點。 地勢越低. 氟的含量越高,氟中毒患病率越高,基本上已成為一個普遍的醫學地理規律。 我國是亞洲地方性氟中毒的重要流行病區之一,已知全國有21個省(市)區有本病發生,以北方平原如松嫩平原、西遼河平原、華北平原以及河西走廊、柴達木盆地和羅布泊窪地等處為重病區帶。
3、地方性氟中毒的預防措施
(1)調查水質,改善水源: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原因是飲水中含氟高。 所以調查城鄉中水的合氟量,改善水質,是預防地方性氟中毒的基本措施。 如在很多淺水中含氟高,而深層水中含氟低的地區,可用深井水代替淺井水;在井水中含氟高的地區,可改用地面水作飲水源;在當地缺乏低氟水時,亦可在適當地區引低氟水飲用。
(2)降低水的含氟量:對含氟高的飲水不能改變水源時,可採取除氟措施。 如用明礬加鹼法(用鹼、明礬各17g加入15L水中,可使水氟由7mg/升降至1.2~1.5L);把水煮沸半小時可使水氟減少1/5—5/6;一些工業企業中可採取電滲析法除氟。
(3)減少食品中含氟量:在高氟地區,應選種含氟低的農作物;或試種不作食用的經濟作物;並禁用含氟高的磷肥(如磷礦粉)和含氟農藥(如氟酰胺),盡量減少人體對氟的攝入量。 如不用含氟牙膏,不飲濃茶(每公斤綠茶中含氟高達336mg),少吃魚鬆等熏烤食物,研究證明,魚鬆中氟化物含量高的驚人,其吸收率也很高,如一天食用10~20g魚鬆,會從魚鬆中吸收氟化物8~16mg,加上從飲水和其他食物中攝入的氟化物,就相當可觀了。 人體攝入氟的安全值為3~4.5mg,如超過此值,氟化物在體內蓄積,可導致食物性中毒。
(4)多吃复含維生素AC的食物:因為在水含氟量近似的情況下,個體營養不良,特別是維生素AC缺乏時,易促進氟骨症的發生。 所以平素應多吃一些維生素AC含量豐复的食物,如豬肝、雞蛋、瘦肉、胡蘿蔔和新鮮綠葉蔬菜、水果等。
(5)嚴格執行《環境保護法》,限制工礦企業中含氟“三廢”向環境中排放;對廢氣、廢水採取綜合回收措施,是防止氟對環境污染的一項重要措施。
(二)肝癌及某些傳染病
1、平原低地與肝癌肝癌是惡性度很高的腫瘤,地域分佈上與平原低地有明顯的相關性。 我國肝癌的發病主要集中在華北、華南地區,如長江中下游亨原、淮河下游平原、東南沿海平原、珠江三角洲一帶發病率較高,其次是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寧夏平原以及華北平原北部。 這些地區通常地勢低窪、水源閉塞、排泄不暢,污染物質或有害物質容易積聚;有些地方的居民飲用宅溝死水;特別長江三角洲平原因氣候潮濕;黴雨季節長,食物易發霉,當地居民有在床底下貯藏糧食和吃熏烤醃製食品的習慣,攝入的黃曲霉素較多,誘發肝癌的發生。 從國內大量肝癌流行病學的調查表明,低窪環境對肝癌的發病確有一定影響。
2、低窪環境與某些傳染病有些傳染病或寄生蟲病,以低窪環境為主要流行病區。 如瘧疾是由瘧原蟲引起,經按蚊傳播的一種常見寄生蟲病。 臨床上以周期性發冷發熱,脾腫大和不同程度的貧血為特徵。 地域分佈的總規律是:低窪地區的發病率高於山區;盆地底部高於周圍山區。 低窪地帶水田、湖泊、沼澤多,氣溫相對偏高,利於蚊蟲孳生、繁殖,成為瘧疾流行的重要因素。
血吸蟲病是熱帶、亞熱帶環境中由血吸蟲所致的,經皮膚傳染的地方性寄生蟲病。 臨床上急性期有發熱、肝腫大和血中嗜酸性粒細胞顯著增加,慢性期有脾大、腹瀉、膿血便和肝硬化等表現。 因血吸蟲的中間宿主釘螺多分佈在湖漢、池塘、水田、水溝地帶,所以血吸蟲病的流行也有嚴格的地區性。 在我國,華中、華南和西南各省區,以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窪平坦的洞庭湖、鄱陽湖及太湖等湖盆周圍地區較為嚴重。
肝癌以及瘧疾、血吸蟲病的預防措施,包括開展環境衛生運動,消滅蚊蟲、釘螺,搞好糞便和水源管理;注意飲食衛生,做好糧食的保管和防黴去毒工作;盡量避免與疫水接觸,做好普查工作等等。
第三節平原和盆地
平原,指陸地上海拔在200m以下,地面寬廣、平坦或有輕微波伏起伏的地區。 以起伏和緩的特點區別於丘陵,又以較小的高度有異於高原。 我國的三大平原為東北、華北和長江中下游平原。 盆地為四周高(山地或高原)、中間低(平原或丘陵)的盆狀地形。 我國著名的四大盆地為四川、塔里木、準噶爾和柴達木盆地。
由於平原和盆地在地質構造和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方面有某些相近似處,故本節放在一起介紹。
一、環境特點與生活習慣
(一)環境特點
l、地勢低平平原的地勢仍平,盆地底部一般也具有這個特點,尤其在一些大型盆地的地貌結構上表現得更為突出。 由於地勢低下,或周圍有山嶺阻擋,從而造成氣流運動緩慢,有時相出靜止狀態,風速小,濕度大,常出現沉霧和逆溫層。
2、某些地球化學元素富集由於平原與山地或丘陵相接處的地形緩傾,盆周山麓也往往形閉緩傾的山前平原,因而平原和盆底決定著許多相同的地理環境構型,影響著地球化學元素的分佈,都容易形成地球化學元素的富集區,成為某些地方病如地方性氟中毒發病的條件。
3、水域發達平原和盆底因地勢坦蕩,地下水位較高,許多地區礦泉蘊藏豐富;地上水網縱橫,江河湖泊、水塘、稻田和沼澤地較多,不少地方雜草叢生,容易成為某些傳染源宿主動物孳生場所。
4、人口密度大,經濟文化較發達我國人口分佈不平衡,山區人口稀少,而平原和某些大型盆地如四川盆地人口稠密。 航運、工業、農業和經濟、文化事業都較發達,不少歷史名城集中在平原地區。
(二)居民生活習慣舉例
1、住宅特點以華北平原上的四合院和江南水鄉的房屋特點為例。
華北平原的地理論置比東北地區偏南,但冬季氣溫仍偏低,最冷月平均氣溫可低至零下6℃左右。 極端最低氣溫可降至零下20℃~30℃,日最低氣溫在0℃以下的寒冷日數有100多天。 加之華北春季多風沙,因而住房建築中保溫、避風沙是著重考慮的因素,通常採取座北朝南,避風向陽的房屋佈局,北京的四合院即是范例。 它是一種四周以房屋牆垣環繞,形成南北稱長、左右對稱、中庭開闊的矩形封閉院落。 院子是採光、通風和家庭活動的中心;院外北風怒吼,風沙滾滾,院內卻有風平浪靜之感。 此外,為躲避寒風,大門朝北朝西的房屋一般常裝一個暖閣(門斗),使門口的前向變成東或南,擋住寒冷的西北風不致直接吹入屋內。 而且,北京的四合院作為一種正統嚴肅、平靜封閉又溫文爾雅的建築形象,也反映了人文環境和民族心理特點。 它遵循住宅方面的等級規定,按禮法傳統,中軸線上安排主人臥室,東西廂房為晚輩居住,對稱分佈在軸線兩旁。
我國江南水鄉地勢平坦,河渠眾多,民居前後依水,門、台階、過道均設在水旁,住宅自然地被結合在水、路、橋中。 由此形成江南地區輕巧、溫情的文化,給當地民居以黑瓦疊翠、玲瓏剔透的建築形象,其住宅特點為通風、避雨、防潮、隔熱。 首先,房屋的朝向並不像北方地區為正南,而是南向偏東,偏角在15°左右。 這種朝向可避免過多的太陽輻射進入室內。 又能受惠於夏季的主導風向——東南風,實現自然通風。 房屋高敞開朗,外砌較薄的空鬥牆,南北牆多對開窗戶,甚至還有落地長窗,穿堂風徐徐而入,排除屋內的濕熱空氣。 為隔熱遮陽,房屋進深大,屋外多采用寬大外檐;為避雨防潮,牆基都有防潮層,牆基、柱基常砌置石塊,室內地坪高出地面0.3—0.45m以上,房頂一般為斜坡瓦頂,坡度較大,這樣可及時流洩降落在房上的雨水。 但不少地區如湖北,有所謂“亮堂屋,黑臥室”的習俗,使臥室的通風采光較差。
2、看裝服飾平原和盆地的著裝特點因氣候帶的不同又有差別。 江南水鄉的服裝用料多為麻布,絲綢等輕薄透氣的織物,色澤較淺,厚度宜薄,盡量少遮住身體,剪裁較為合體,外出多攜帶雨傘、草帽以遮陽避雨,冬天只需準備薄薄的棉衣即可。 而東北平原則要求衣服的保暖性極高,常備衣著除單衣、夾衣外,尤需禦寒保暖性好的棉、毛或毛皮衣服,為保護頭面手腳免受凍傷,棉(毛)的帽、鞋、手套、圍巾和口罩等也屬必備用品。
3、體質和性格特點江南一帶居民體型較瘦小,皮膚較細膩,濕氣(包括內濕、外濕)較重,如吳又可《溫疫論》中提到:“南方卑濕之地,更遇久雨淋漓,時有感濕者,……”,南方人多地窄,擬性格精細,善籌劃,較聰慧;東北一帶人的體型較高大,性格較豪爽、直率。 當然,這僅就廣義而言,自然條件只是影響性格形成的一個因素,不能一概而論。
4、飲食特點平原和盆地區域廣泛,膳食結構較複雜多樣,其中有兩個習俗較有特色,即食辣和醃熏製品。
平原或盆地環境較潮濕的區域如四川、湖南一帶的居民,對辣椒有特殊的嗜好,幾乎一年四季、一日三餐都離不開辣味,而東北人的愛吃大蒜、芥末,不亞於湘、川人的吃辣椒。 人們從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得知:冬天吃辣、可增迸食慾助消化,從而增加體內產熱,有益於防寒保暖,還能防治當地常見的風濕證或腰腿痛;夏季吃辣,能加速機體排汗、散熱,有利於防暑降溫,同時可幫助克服在濕熱氣候下出現的“苦夏”現象。 可見,食辣是當地人為適應寒冷潮濕環境而養成的飲食習慣。 但各種辣味刺激性強,對有痔瘡、肺結核咯血和胃潰瘍者慎食。
四川的泡菜、金華的火腿、臘肉以及東北的酸菜都是頗有地方風味的食物。 這也是人們為調劑口味,延長蔬菜、肉食供應期的一種手段。 但現代研究證明,這些醃製、熏烤的食品裡,含亞硝胺等物質,長期過量服用,有較強的致癌作用。
二、對健康有利的因素
(一)豐富的礦泉資源
我國著名的礦泉療養地大部分佈在內陸平原或丘陵地帶,如陝西臨潼華清池、北京小湯山、遼寧湯崗於、興城和黑龍江五大蓮池、安徽半湯、南京湯山、四川攀枝花、新疆沙灣金鉤河、江西廬山星子溫泉等地,礦泉中含多種化學微粒、氣體及放射性物質;如碘、溴、鈣、鎂及二氧化碳、硫化氫、氡氣等。 礦泉的溫度、壓力、浮力和化學成分,對人體都有—定生理作用,並能防治某些疾病。
(二)優美宜人的湖濱風景和氣候療養
我國的湖濱氣候療養地主要分佈在長江中下游平原,如江蘇太湖、武漢東湖、江西鄱陽湖和湖南洞庭湖。 另外,還有一些江濱氣候療養地如錢塘江、松花江,以及風景療養地如蘇州、杭州,都歷來為中外人士所嚮往。 這些療養地的特點為空氣清新、氣候濕潤宜人;景色秀麗、綠樹成蔭,繁花似錦,碧波蕩漾,湖光山影相映生輝,名勝古蹟點綴其中,令人賞心悅目。
優美的環境作為良性刺激,能使人心情舒暢,精神振奮。 因此,在風景勝地和湖(江)濱環境休養生息,對許多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和慢性消化系統疾患,都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當然,平原和盆地區域對人體健康的促進作用是多方面的。 新鮮的瓜果蔬萊,豐富的水產食品,各種糧棉油料作物,為人體的衣食提供了豐富的來源。 開放的經濟、發達的交通,悠久的文化傳統,從不同角度滿足人們的精神生活需求。 使平原和部分盆地成為我國經濟、政治、文化和人口的發展重地。
三、危害健康的因素及預防
(一)地方性氟中毒
1、氟對人體的影響氟是一種黃綠色的氣體,是非金屬元素中較活潑的元素。 氟在地球上分佈廣泛,岩石、土壤、水體、動物、植物體內都含有一定量的氟,它也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 氟進入人體的途徑除飲水和食物外,還可通過飲茶、吸煙和用柴草熏烤食物等方式。
氟對人體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骨骼和牙齒的生長發育上。 據統計,人體對氟的需求量,兩歲以下每日2mg,兩歲到十二歲每天3mg,成人每天2--4mg。 當氟的攝入量過低,齲齒的發病率相對增高;但體內氟過量時,就會引起以牙齒和骨骼為主的全身性慢性中毒。 七歲以上的兒童可出現氟斑牙,表現為牙表面無光澤,粗糙如粉筆樣,然後逐漸變得微黃、黃褐或黑褐色,嚴重者牙釉質受損脫落,牙齒表面呈點狀、片狀或花斑樣缺損,最後牙齒變得酥脆以至過早脫落。 過量的氟沉積在骨骼裡會形成氟骨症,主要臨床發現為骨關節持續性疼痛、四肢麻木、抽搐、胸腰部有緊束感,肢體和脊柱彎曲、變形,嚴重者會導致殘疾、癱瘓,同時伴有全身中毒症狀,如頭痛、耳鳴、心悸、噁心、嘔吐、腹痛、瀉泄、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等。
氟中毒的病理機制是過量的氟化物沉積在骨組織中,造成骨細胞營養不良,導致骨質營養不良性退行性病變。 過量的氟與骨中的鈣結合,形成氟化鈣,而過量的氟化鈣會抑制骨的磷酸化酶,使骨中鈣的代謝紊亂,鈣的吸收過程變慢,並從骨骼中游離出來,造成骨質疏鬆而引起氟骨症。
2、氟中毒的區域分佈特點地勢低窪閉塞、濱鹽湖、山谷、鹽沼地,背靠高大山系,是氟中毒病區分佈的顯著地貌特點。 地勢越低. 氟的含量越高,氟中毒患病率越高,基本上已成為一個普遍的醫學地理規律。 我國是亞洲地方性氟中毒的重要流行病區之一,已知全國有21個省(市)區有本病發生,以北方平原如松嫩平原、西遼河平原、華北平原以及河西走廊、柴達木盆地和羅布泊窪地等處為重病區帶。
3、地方性氟中毒的預防措施
(1)調查水質,改善水源: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原因是飲水中含氟高。 所以調查城鄉中水的合氟量,改善水質,是預防地方性氟中毒的基本措施。 如在很多淺水中含氟高,而深層水中含氟低的地區,可用深井水代替淺井水;在井水中含氟高的地區,可改用地面水作飲水源;在當地缺乏低氟水時,亦可在適當地區引低氟水飲用。
(2)降低水的含氟量:對含氟高的飲水不能改變水源時,可採取除氟措施。 如用明礬加鹼法(用鹼、明礬各17g加入15L水中,可使水氟由7mg/升降至1.2~1.5L);把水煮沸半小時可使水氟減少1/5—5/6;一些工業企業中可採取電滲析法除氟。
(3)減少食品中含氟量:在高氟地區,應選種含氟低的農作物;或試種不作食用的經濟作物;並禁用含氟高的磷肥(如磷礦粉)和含氟農藥(如氟酰胺),盡量減少人體對氟的攝入量。 如不用含氟牙膏,不飲濃茶(每公斤綠茶中含氟高達336mg),少吃魚鬆等熏烤食物,研究證明,魚鬆中氟化物含量高的驚人,其吸收率也很高,如一天食用10~20g魚鬆,會從魚鬆中吸收氟化物8~16mg,加上從飲水和其他食物中攝入的氟化物,就相當可觀了。 人體攝入氟的安全值為3~4.5mg,如超過此值,氟化物在體內蓄積,可導致食物性中毒。
(4)多吃复含維生素AC的食物:因為在水含氟量近似的情況下,個體營養不良,特別是維生素AC缺乏時,易促進氟骨症的發生。 所以平素應多吃一些維生素AC含量豐复的食物,如豬肝、雞蛋、瘦肉、胡蘿蔔和新鮮綠葉蔬菜、水果等。
(5)嚴格執行《環境保護法》,限制工礦企業中含氟“三廢”向環境中排放;對廢氣、廢水採取綜合回收措施,是防止氟對環境污染的一項重要措施。
(二)肝癌及某些傳染病
1、平原低地與肝癌肝癌是惡性度很高的腫瘤,地域分佈上與平原低地有明顯的相關性。 我國肝癌的發病主要集中在華北、華南地區,如長江中下游亨原、淮河下游平原、東南沿海平原、珠江三角洲一帶發病率較高,其次是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寧夏平原以及華北平原北部。 這些地區通常地勢低窪、水源閉塞、排泄不暢,污染物質或有害物質容易積聚;有些地方的居民飲用宅溝死水;特別長江三角洲平原因氣候潮濕;黴雨季節長,食物易發霉,當地居民有在床底下貯藏糧食和吃熏烤醃製食品的習慣,攝入的黃曲霉素較多,誘發肝癌的發生。 從國內大量肝癌流行病學的調查表明,低窪環境對肝癌的發病確有一定影響。
2、低窪環境與某些傳染病有些傳染病或寄生蟲病,以低窪環境為主要流行病區。 如瘧疾是由瘧原蟲引起,經按蚊傳播的一種常見寄生蟲病。 臨床上以周期性發冷發熱,脾腫大和不同程度的貧血為特徵。 地域分佈的總規律是:低窪地區的發病率高於山區;盆地底部高於周圍山區。 低窪地帶水田、湖泊、沼澤多,氣溫相對偏高,利於蚊蟲孳生、繁殖,成為瘧疾流行的重要因素。
血吸蟲病是熱帶、亞熱帶環境中由血吸蟲所致的,經皮膚傳染的地方性寄生蟲病。 臨床上急性期有發熱、肝腫大和血中嗜酸性粒細胞顯著增加,慢性期有脾大、腹瀉、膿血便和肝硬化等表現。 因血吸蟲的中間宿主釘螺多分佈在湖漢、池塘、水田、水溝地帶,所以血吸蟲病的流行也有嚴格的地區性。 在我國,華中、華南和西南各省區,以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窪平坦的洞庭湖、鄱陽湖及太湖等湖盆周圍地區較為嚴重。
肝癌以及瘧疾、血吸蟲病的預防措施,包括開展環境衛生運動,消滅蚊蟲、釘螺,搞好糞便和水源管理;注意飲食衛生,做好糧食的保管和防黴去毒工作;盡量避免與疫水接觸,做好普查工作等等。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10
- 文章: 3348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 >第二十章區域養生
第四節海濱
深遂、浩瀚的海洋,是生命的發源地,它蘊藏著無窮的寶藏和數不清的海洋生物,與人類的生存與健康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
我國有遼闊的海疆,漫長的海岸線,眾多的港灣和星羅棋布的島嶼,形成蔚為壯觀的自然景象;為人們提供了一個不同於內陸高山和平原地區的生活環境。
一、環境特點和生活習慣
(一)海濱的環境特點
1、溫和的海濱氣候海濱氣候又稱海洋氣候。 地球上氣候形成的原動力來自太陽的輻射能,海洋由於它固有的特性,形成與陸地上顯著不同的氣候。
首先,海水中陽光穿透的深度比在陸地土壤中大得多,這使太陽不僅能使海水錶面加熱變暖,同時也使海水較深層加熱變暖;其次,水是流體,隨著水流,就把熱量從一個地方帶到另一個地方。 因此,水面受陽光照射得到的熱量,能在水中很快傳播開來:再有,跟土壤相比,水的熱容量特別大,約是土壤的7000倍。 由於上述三個原因,在接受同樣多太陽能的情況下,海水升溫比陸地土壤慢;反之,夜晚和冬季海水的冷卻速度也比陸地土壤慢得多。 也就是說,通過海洋這個巨大水體的調節,海濱地區的氣候變化比內陸緩和得多。 不僅晝夜和各季度之間溫差比內陸小,而且冬季氣溫相對較高,夏季相對較低,霜日不多。 典型的海濱氣候,年平均溫度差小於15℃。 夏日里內陸已是烈日炎炎,海濱卻涼風習習;秋去冬來,內陸早已寒風凜冽,海濱仍暖意未盡。
2、清新的海陸風環流生活在海邊的人會感到,風向在一晝夜裡呈現有規律的變化。 白天日出後,有涼風從海上吹向陸地,送來清新的空氣,尤其炎夏暑日,清涼的海風拂面而來,使人頓覺爽快,倦意全消;夜晚來臨時,風向也隨著轉成從陸地吹向水面,送走污濁的空氣。 這種海陸風是由於海陸之間的熱力差異造成的,因而在白天和夏季更為明顯。
在海濱空氣中,碘、氯化鈉、氯化鎂和溴氧含量通常較高。 其中碘含量是大陸空氣含碘量的40倍,不僅能補充人體生理需要,還有殺菌作用。
3、日照充足,海灘鬆軟我國海濱地區日照充足,即使在雨季,日照百分率也在50%左右。 另外,我國綿延曲折的海岸線為沙質結構,形成許多天然的日光和海水浴場。 加上明媚的太陽,廣闊的地平線,湛藍的天空,翱翔的海鳥,不絕於耳的周期性的波濤聲,都會對人的心理和生理上產生良好的影響。
(二)海濱居民生活習慣舉例
1、住宅特點沿海地區雨量豐沛,颱風較多,因此 防風 避雨,是海濱民宅建築首要考慮的問題。 海濱城市街道的走向一般應設法避開當地風速的主風向;房屋座向除考慮座北朝南外,前後排房屋的佈局多錯落交叉,使風速在迂迴曲折中減弱,也使視角開闊,大多數民宅能“推窗見海”,令人心情豁朗;沿海房屋的規模與內地相比,較為低矮、小巧、堅固,也是其特點。 福建、廣東沿海的民居極少茅草結構,多用蝶瓦、小青瓦封頂以加強牢固程度,屋頂上常建有封風牆或馬頭牆減弱風速。
我國海岸線漫長,民宅建築除考慮避雨 防風 外,各地根據氣候差異,南北海濱建築又有所不同。 北方海濱如大連、青島一帶的民宅,還要考慮房屋的御寒功能,房屋結構比較密閉,窗戶較大,以利冬季採光,且採取雙層窗戶,加傷保溫效果。 南方海濱地區則更多考慮遮陽避雨,蘇皖閩浙沿海地區常見一種“騎樓”(又稱行人廊)建築,這種行人廊陳遮陽避雨,也是適應當地人多地少,使住宅向空間發展的一種形式。 從民俗文化角度看,它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較好的社交場所,可談天說地,飲茶聽戲,下棋打牌,行人廊也成為南方沿海地區的重要街井。
2、著裝服飾沿海地區四季著裝不一,但總的趨向是對衣服保暖性要求較低。 從華南沿海、台灣省、海南島等地地況看,以海南島對服裝的保暖性要求最低。 沿海居民的夏季服裝一般多用淺色或白色,質薄而織造疏鬆的衣料,樣式較寬鬆,褲管肥大。 外出多頭戴斗笠赤足而行。
3、體質性格特點沿海居民由於戶外生活時間長,接受紫外線輻射較多,故膚色一般較黧黑,體魄較結實,精悍,性格豪爽裡透著精明。
4、飲食特點我國是吃“魚生”和其它半熟或生肉食的典型國家之一,地理分佈十分廣泛,尤以東南沿海一帶吃“魚生”的習慣普遍。 如港、澳、南海、廣州及台灣等地最喜歡將新鮮塘魚切片,加上姜、蔥、芝麻油等佐料攪拌食之。 由於奇生在魚體內的肝吸蟲藏在魚的血肉中,不煮熟而食,寄生蟲或卵就會在人體肝臟中生長繁殖,造成肝吸蟲病,引起肝內結石,囊腫或肝硬化,甚至導致肝癌。 另外,浙江沿海居民因生食或半生食小海產,也常見到溶血弧菌所致的食物中毒。
二、對人體健康有利的困素
(一)漁產豐复,營養全面
海濱區域漁產豐富,食物種類繁多。 加上交通便利,使當地居民既食海產品,又食陸產品,營養較全面均衡。 因此,在我國許多地區廣泛流行的地方性甲狀腺腫、克山病、齲齒等疾病很少在海濱地區發生。 特別應指出的是,海洋是一切生物的故鄉,海水中有毒元素的含量很低,海洋性食物最有利於滿足人體對各種必需元素的需要。 從近來的環境調查表明,沿海地區的居民,由於大量吃海產品,男性居民很少得肺癌;冠心病和糖尿病的發病率也很低。 此外,沿海地區氣候溫暖濕潤,盛產各種水果,如煙台的蘋果,秦皇島的水蜜桃,海南的椰子等都為當地居民提供了美味可口的佳品,同時保證了機體對多種營養後的需求。
(二)氣候宜人,有益身心
由於海濱氣候溫潤清新,冬暖夏涼,陽光充沛,加上水天一色的壯闊景觀,令人心曠神怡。 寬廣鬆軟的沙攤,為人們進行目光浴和海水浴提供了天然場所和適宜的氣候條件。 人們充分利用海濱環境的這些有利因素,開闢了不少海濱療養地,我國著名的海濱療養地有大連、興城、北戴河、青島、煙台、鼓浪嶼等。 每逢夏季,許多生活在喧囂都市裡的人們紛紛踴向海濱,在海水中盡情嬉戲後,再躺在細軟、潔淨的沙灘上沐浴日光。 海濱氣候所具備的特有的綜合作用,可協調機體各組織器官的功能,對許多慢性疾患如神經衰弱、支氣管炎、哮喘、風濕病、結核病、心血管系統疾患及各種皮膚病都有一定防治作用。
三、危害健康的因素及預防
(一)颱風、海嘯
颱風是發生在全球不同海區的熱帶氣旋,也是對我國沿海地區影響較大的一種特殊天氣現象。 颱風一年四季都會發生,但主要在夏秋兩季。 颱風的威力十分強大,因颱風中心氣壓極低而其周圍氣壓卻很高。 這樣,中心部分的熱空氣猛烈上升,上升過程中,水汽大量凝結;同時,四周的冷空氣急速向中心擠來,激為旋渦,所以颱風侵襲時,常伴隨狂風、暴雨和巨浪,嚴貿危脅工農業生產,海上航運、漁業捕撈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由於火山爆發、海底地震引起的海浪叫海嘯,它能衝破海堤、毀滅村莊、田地,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巨大傷亡。
遭遇到颱風、海嘯的侵襲,幾乎是難逃浩劫。 因此,海濱居民和到海濱療養度假者,要注意收聽當地氣象預報廣播;颱風襲來時,下要下海游泳或在沙灘上停留;漁船應盡量駛離這一海域,以確保航行安全。
(二)海洋污染
根據各地報刊報導,我國渤海、黃海的油污染已超過標準的50%。 渤海的小黃魚、帶魚、鯛魚等遭到毀滅性破壞,對蝦已成珍品;黃海的十小黃魚,以及一度盛名遠揚的河蟹和銀槍魚已幾乎絕跡。 中國最大的舟山漁場,由於長期過量濫捕,無可遏止的污染加劇,早已陷入嚴重的危機中。 時至今日,這種危機有增無已。 漁場海域內,成千上萬張魚網和各地的捕撈船仍日夜撒網和不停地打轉排污;上海、杭州、寧波等市每年30億噸污水又倒入這一海域,這一污染到2000年可有翻番趨勢。 漁場水體中油、銅、鋅、汞、鉛等含量早已遠超標準,污染指數平均值越來越高。 受污染的魚蝦等經食物鏈的形式進入人體,又可間接影響食用者的健康。 如有機汞污染引起的水俁病,鎘污染引起的骨痛病,砷中毒、鉻中毒、酚中毒等,都給人體健康帶來嚴重危害。 而對海洋污染的治理,是一項錯綜複雜的浩大工程,需要所有相關部門通力協作。
編寫說明
中醫養生學,是研究和闡釋人類生命發生髮展規律,預防疾病,增強體質,益壽延年基礎理論、方法的一門實用學科。 它的內容包括上篇、中篇、下篇三部分。 上篇為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主要有緒論,發展簡史,養生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原則等;中篇為常用的養生方法。 主要有精神養生,環境與養生,起居作息與養生,睡眠養生,飲食養生,房事與養生,運動養生,浴身保健,娛樂養生,保健針灸按摩,藥物養生等;下篇為審因施養。 主要有因人養生,體質養生,部位養生,因時養生和區域養生等。 本學科是中醫養生康復專業的一門必修課。
參加編寫人員:王玉川、劉占文、袁立人、張湖德,崔洪博、王民生、林殷,辛松峰、曹蓓、李田。
編寫分工:第一、五、十、十八章、第十五章附由劉占文編寫;第六、十三章由劉占文、林殷編寫;第七章由劉占文、辛松峰編寫;第三章由劉占文、張湖德編寫;第八章由劉占文、李田編寫;第九、十一、十四、十五章由袁立人編寫;第二、四章由袁立人、劉占文編寫;第十二章由袁立人、曹蓓編寫;第十六章由王民生、李田編寫;第十七章由張湖德編寫;第十九章由崔洪博、袁立人編寫;第二十章由林殷編寫。
主編王玉川教授,對本書各章逐一進行了全面細緻的修改。
本書的編寫,由於時間較緊及限於編者水平,如有錯誤、遺漏之處,歡迎提出寶貴意見,以利進一步修訂提高。
編者
一九九一年四月
全文完
第四節海濱
深遂、浩瀚的海洋,是生命的發源地,它蘊藏著無窮的寶藏和數不清的海洋生物,與人類的生存與健康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
我國有遼闊的海疆,漫長的海岸線,眾多的港灣和星羅棋布的島嶼,形成蔚為壯觀的自然景象;為人們提供了一個不同於內陸高山和平原地區的生活環境。
一、環境特點和生活習慣
(一)海濱的環境特點
1、溫和的海濱氣候海濱氣候又稱海洋氣候。 地球上氣候形成的原動力來自太陽的輻射能,海洋由於它固有的特性,形成與陸地上顯著不同的氣候。
首先,海水中陽光穿透的深度比在陸地土壤中大得多,這使太陽不僅能使海水錶面加熱變暖,同時也使海水較深層加熱變暖;其次,水是流體,隨著水流,就把熱量從一個地方帶到另一個地方。 因此,水面受陽光照射得到的熱量,能在水中很快傳播開來:再有,跟土壤相比,水的熱容量特別大,約是土壤的7000倍。 由於上述三個原因,在接受同樣多太陽能的情況下,海水升溫比陸地土壤慢;反之,夜晚和冬季海水的冷卻速度也比陸地土壤慢得多。 也就是說,通過海洋這個巨大水體的調節,海濱地區的氣候變化比內陸緩和得多。 不僅晝夜和各季度之間溫差比內陸小,而且冬季氣溫相對較高,夏季相對較低,霜日不多。 典型的海濱氣候,年平均溫度差小於15℃。 夏日里內陸已是烈日炎炎,海濱卻涼風習習;秋去冬來,內陸早已寒風凜冽,海濱仍暖意未盡。
2、清新的海陸風環流生活在海邊的人會感到,風向在一晝夜裡呈現有規律的變化。 白天日出後,有涼風從海上吹向陸地,送來清新的空氣,尤其炎夏暑日,清涼的海風拂面而來,使人頓覺爽快,倦意全消;夜晚來臨時,風向也隨著轉成從陸地吹向水面,送走污濁的空氣。 這種海陸風是由於海陸之間的熱力差異造成的,因而在白天和夏季更為明顯。
在海濱空氣中,碘、氯化鈉、氯化鎂和溴氧含量通常較高。 其中碘含量是大陸空氣含碘量的40倍,不僅能補充人體生理需要,還有殺菌作用。
3、日照充足,海灘鬆軟我國海濱地區日照充足,即使在雨季,日照百分率也在50%左右。 另外,我國綿延曲折的海岸線為沙質結構,形成許多天然的日光和海水浴場。 加上明媚的太陽,廣闊的地平線,湛藍的天空,翱翔的海鳥,不絕於耳的周期性的波濤聲,都會對人的心理和生理上產生良好的影響。
(二)海濱居民生活習慣舉例
1、住宅特點沿海地區雨量豐沛,颱風較多,因此 防風 避雨,是海濱民宅建築首要考慮的問題。 海濱城市街道的走向一般應設法避開當地風速的主風向;房屋座向除考慮座北朝南外,前後排房屋的佈局多錯落交叉,使風速在迂迴曲折中減弱,也使視角開闊,大多數民宅能“推窗見海”,令人心情豁朗;沿海房屋的規模與內地相比,較為低矮、小巧、堅固,也是其特點。 福建、廣東沿海的民居極少茅草結構,多用蝶瓦、小青瓦封頂以加強牢固程度,屋頂上常建有封風牆或馬頭牆減弱風速。
我國海岸線漫長,民宅建築除考慮避雨 防風 外,各地根據氣候差異,南北海濱建築又有所不同。 北方海濱如大連、青島一帶的民宅,還要考慮房屋的御寒功能,房屋結構比較密閉,窗戶較大,以利冬季採光,且採取雙層窗戶,加傷保溫效果。 南方海濱地區則更多考慮遮陽避雨,蘇皖閩浙沿海地區常見一種“騎樓”(又稱行人廊)建築,這種行人廊陳遮陽避雨,也是適應當地人多地少,使住宅向空間發展的一種形式。 從民俗文化角度看,它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較好的社交場所,可談天說地,飲茶聽戲,下棋打牌,行人廊也成為南方沿海地區的重要街井。
2、著裝服飾沿海地區四季著裝不一,但總的趨向是對衣服保暖性要求較低。 從華南沿海、台灣省、海南島等地地況看,以海南島對服裝的保暖性要求最低。 沿海居民的夏季服裝一般多用淺色或白色,質薄而織造疏鬆的衣料,樣式較寬鬆,褲管肥大。 外出多頭戴斗笠赤足而行。
3、體質性格特點沿海居民由於戶外生活時間長,接受紫外線輻射較多,故膚色一般較黧黑,體魄較結實,精悍,性格豪爽裡透著精明。
4、飲食特點我國是吃“魚生”和其它半熟或生肉食的典型國家之一,地理分佈十分廣泛,尤以東南沿海一帶吃“魚生”的習慣普遍。 如港、澳、南海、廣州及台灣等地最喜歡將新鮮塘魚切片,加上姜、蔥、芝麻油等佐料攪拌食之。 由於奇生在魚體內的肝吸蟲藏在魚的血肉中,不煮熟而食,寄生蟲或卵就會在人體肝臟中生長繁殖,造成肝吸蟲病,引起肝內結石,囊腫或肝硬化,甚至導致肝癌。 另外,浙江沿海居民因生食或半生食小海產,也常見到溶血弧菌所致的食物中毒。
二、對人體健康有利的困素
(一)漁產豐复,營養全面
海濱區域漁產豐富,食物種類繁多。 加上交通便利,使當地居民既食海產品,又食陸產品,營養較全面均衡。 因此,在我國許多地區廣泛流行的地方性甲狀腺腫、克山病、齲齒等疾病很少在海濱地區發生。 特別應指出的是,海洋是一切生物的故鄉,海水中有毒元素的含量很低,海洋性食物最有利於滿足人體對各種必需元素的需要。 從近來的環境調查表明,沿海地區的居民,由於大量吃海產品,男性居民很少得肺癌;冠心病和糖尿病的發病率也很低。 此外,沿海地區氣候溫暖濕潤,盛產各種水果,如煙台的蘋果,秦皇島的水蜜桃,海南的椰子等都為當地居民提供了美味可口的佳品,同時保證了機體對多種營養後的需求。
(二)氣候宜人,有益身心
由於海濱氣候溫潤清新,冬暖夏涼,陽光充沛,加上水天一色的壯闊景觀,令人心曠神怡。 寬廣鬆軟的沙攤,為人們進行目光浴和海水浴提供了天然場所和適宜的氣候條件。 人們充分利用海濱環境的這些有利因素,開闢了不少海濱療養地,我國著名的海濱療養地有大連、興城、北戴河、青島、煙台、鼓浪嶼等。 每逢夏季,許多生活在喧囂都市裡的人們紛紛踴向海濱,在海水中盡情嬉戲後,再躺在細軟、潔淨的沙灘上沐浴日光。 海濱氣候所具備的特有的綜合作用,可協調機體各組織器官的功能,對許多慢性疾患如神經衰弱、支氣管炎、哮喘、風濕病、結核病、心血管系統疾患及各種皮膚病都有一定防治作用。
三、危害健康的因素及預防
(一)颱風、海嘯
颱風是發生在全球不同海區的熱帶氣旋,也是對我國沿海地區影響較大的一種特殊天氣現象。 颱風一年四季都會發生,但主要在夏秋兩季。 颱風的威力十分強大,因颱風中心氣壓極低而其周圍氣壓卻很高。 這樣,中心部分的熱空氣猛烈上升,上升過程中,水汽大量凝結;同時,四周的冷空氣急速向中心擠來,激為旋渦,所以颱風侵襲時,常伴隨狂風、暴雨和巨浪,嚴貿危脅工農業生產,海上航運、漁業捕撈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由於火山爆發、海底地震引起的海浪叫海嘯,它能衝破海堤、毀滅村莊、田地,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巨大傷亡。
遭遇到颱風、海嘯的侵襲,幾乎是難逃浩劫。 因此,海濱居民和到海濱療養度假者,要注意收聽當地氣象預報廣播;颱風襲來時,下要下海游泳或在沙灘上停留;漁船應盡量駛離這一海域,以確保航行安全。
(二)海洋污染
根據各地報刊報導,我國渤海、黃海的油污染已超過標準的50%。 渤海的小黃魚、帶魚、鯛魚等遭到毀滅性破壞,對蝦已成珍品;黃海的十小黃魚,以及一度盛名遠揚的河蟹和銀槍魚已幾乎絕跡。 中國最大的舟山漁場,由於長期過量濫捕,無可遏止的污染加劇,早已陷入嚴重的危機中。 時至今日,這種危機有增無已。 漁場海域內,成千上萬張魚網和各地的捕撈船仍日夜撒網和不停地打轉排污;上海、杭州、寧波等市每年30億噸污水又倒入這一海域,這一污染到2000年可有翻番趨勢。 漁場水體中油、銅、鋅、汞、鉛等含量早已遠超標準,污染指數平均值越來越高。 受污染的魚蝦等經食物鏈的形式進入人體,又可間接影響食用者的健康。 如有機汞污染引起的水俁病,鎘污染引起的骨痛病,砷中毒、鉻中毒、酚中毒等,都給人體健康帶來嚴重危害。 而對海洋污染的治理,是一項錯綜複雜的浩大工程,需要所有相關部門通力協作。
編寫說明
中醫養生學,是研究和闡釋人類生命發生髮展規律,預防疾病,增強體質,益壽延年基礎理論、方法的一門實用學科。 它的內容包括上篇、中篇、下篇三部分。 上篇為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主要有緒論,發展簡史,養生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原則等;中篇為常用的養生方法。 主要有精神養生,環境與養生,起居作息與養生,睡眠養生,飲食養生,房事與養生,運動養生,浴身保健,娛樂養生,保健針灸按摩,藥物養生等;下篇為審因施養。 主要有因人養生,體質養生,部位養生,因時養生和區域養生等。 本學科是中醫養生康復專業的一門必修課。
參加編寫人員:王玉川、劉占文、袁立人、張湖德,崔洪博、王民生、林殷,辛松峰、曹蓓、李田。
編寫分工:第一、五、十、十八章、第十五章附由劉占文編寫;第六、十三章由劉占文、林殷編寫;第七章由劉占文、辛松峰編寫;第三章由劉占文、張湖德編寫;第八章由劉占文、李田編寫;第九、十一、十四、十五章由袁立人編寫;第二、四章由袁立人、劉占文編寫;第十二章由袁立人、曹蓓編寫;第十六章由王民生、李田編寫;第十七章由張湖德編寫;第十九章由崔洪博、袁立人編寫;第二十章由林殷編寫。
主編王玉川教授,對本書各章逐一進行了全面細緻的修改。
本書的編寫,由於時間較緊及限於編者水平,如有錯誤、遺漏之處,歡迎提出寶貴意見,以利進一步修訂提高。
編者
一九九一年四月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