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峰說疫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28
- 文章: 3348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松峰說疫卷之四·辨疑
松峰說疫卷之四·辨疑
辨夏涼冬暖不足致疾
吳又可《瘟疫論》中駁冬溫之說曰∶夏涼冬暖轉得春秋之和氣,豈有因其和而反致疾者?
四時之序,應寒則寒,應暖則暖,所以人得天地之正氣不能為病。若夏宜熱而反涼,冬宜寒而反暖,未有不致疾者。但夏過於涼,其為病也,實時而見,惟冬令天氣過於和煦,往往當時不能為害,至來歲春夏之間方大發瘟疫,此餘屢經而屢驗者,實非臆說也。第夏應熱而反涼,人感寒邪而閉塞腠理,不能疏泄,其為病也,固無足異。唯冬時有非節之暖,當時不即病,必至來歲春夏間始作,此誠不可解也。人動曰∶冬傷於寒,至春夏變為溫暑病。餘則曰∶冬過於溫,至春夏多發瘟疫病。彼吳又可謂冬暖夏涼不足以致疾也,吾棄不以為然。蓋以暖屬於春,涼屬於秋,暖與涼為春秋之正氣,謂之和也始宜,若見於冬夏之令,(夏涼冬暖。)此為非其時有其氣,則不得謂之和矣。不和即為反常之戾氣,此夏涼冬暖之多致疾也,又烏得言溫暖清涼之未必為病也哉。
辨夏涼冬暖不足致疾
吳又可《瘟疫論》中駁冬溫之說曰∶夏涼冬暖轉得春秋之和氣,豈有因其和而反致疾者?
四時之序,應寒則寒,應暖則暖,所以人得天地之正氣不能為病。若夏宜熱而反涼,冬宜寒而反暖,未有不致疾者。但夏過於涼,其為病也,實時而見,惟冬令天氣過於和煦,往往當時不能為害,至來歲春夏之間方大發瘟疫,此餘屢經而屢驗者,實非臆說也。第夏應熱而反涼,人感寒邪而閉塞腠理,不能疏泄,其為病也,固無足異。唯冬時有非節之暖,當時不即病,必至來歲春夏間始作,此誠不可解也。人動曰∶冬傷於寒,至春夏變為溫暑病。餘則曰∶冬過於溫,至春夏多發瘟疫病。彼吳又可謂冬暖夏涼不足以致疾也,吾棄不以為然。蓋以暖屬於春,涼屬於秋,暖與涼為春秋之正氣,謂之和也始宜,若見於冬夏之令,(夏涼冬暖。)此為非其時有其氣,則不得謂之和矣。不和即為反常之戾氣,此夏涼冬暖之多致疾也,又烏得言溫暖清涼之未必為病也哉。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28
- 文章: 3348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松峰說疫
卷之四·辨疑
辨吳又可偏用大黃
瘟疫一症,感邪癘之毒十之六,感溫熱之毒十之四,故用黃連解毒等湯。不唯在表時服之,寒凝血滯,厥疾不瘳。即邪熱內傳,應服涼藥,餘往往不用黃連。不過生地、丹皮、二冬、元參、銀花、童便,極數用石膏、梔子、黃芩而止,無不奏效。故吳又可戒用寒劑而專用大黃,亦未可為非。蓋大黃雖寒,其性走而不守,當瘟疫膠固之時,得此一番推盪,邪便解散,較純用寒涼者固勝一籌。但邪未入腑而輒用之,既不能解在經之邪,徒受寒中破腹之患,其害有不可勝言者。
又可之用大黃雖不孟浪至是,但宜下諸症未免偏於攻擊,全忘下不厭遲之說。□□□□□□□□□若不善師又可而舉手即用大黃,反引又可為證,則又為又可之罪人矣!
辨吳又可偏用大黃
瘟疫一症,感邪癘之毒十之六,感溫熱之毒十之四,故用黃連解毒等湯。不唯在表時服之,寒凝血滯,厥疾不瘳。即邪熱內傳,應服涼藥,餘往往不用黃連。不過生地、丹皮、二冬、元參、銀花、童便,極數用石膏、梔子、黃芩而止,無不奏效。故吳又可戒用寒劑而專用大黃,亦未可為非。蓋大黃雖寒,其性走而不守,當瘟疫膠固之時,得此一番推盪,邪便解散,較純用寒涼者固勝一籌。但邪未入腑而輒用之,既不能解在經之邪,徒受寒中破腹之患,其害有不可勝言者。
又可之用大黃雖不孟浪至是,但宜下諸症未免偏於攻擊,全忘下不厭遲之說。□□□□□□□□□若不善師又可而舉手即用大黃,反引又可為證,則又為又可之罪人矣!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28
- 文章: 3348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松峰說疫
卷之四·辨疑
辨用老君神明散東坡聖散子
《活人》云∶一歲之中,病無長幼,率相似。此則時行之氣,俗謂之天行是也。老君神明散、務成子螢火丸、聖散子、敗毒散,不拘日數淺深,吐下隨症施行,所以聖散子不問陰陽表裡也。
語云∶用古方治今病,譬如拆舊料蓋新房,不再經匠氏之手,豈可用乎?旨哉斯言,洵堪為醫學用藥之準矣。夫古今之元氣不同,觀漢人之處方,動以兩計,宋元而降,不過錢計而已。以漢人之方,治今人之病,吾知其過於峻重,以今人之方,治漢人之病,吾知其不及病情。此處方分兩之未可泥也。至於用藥之權衡,則又不得以漫投者,蓋四方之風土不齊,群倫之老少各異,天道之寒暄無定,南北之燥濕頓殊。人在氣交之中,或偏於陽,或偏於陰,或有時而壯旺,或有時而虛怯,即一人之身,一日之際,內傷七情,外感六氣,其病情之出沒隱現,真有若云龍之不可方物者。若必執一方,以應無窮之變也,有是理乎?《活人》以老君神明散、東坡聖散子為治疫癘之的方,不拘日數之淺深,病症之吐下,亦不問陰陽表裡,便率爾妄投,其不殺人如麻者鮮矣!蓋二方中用烏、附、吳萸毒熱之品,陰寒直中者,服之庶或無過。
若傷寒傳經熱症,以及瘟疫、瘟毒正宜用芩、連、大黃之時,若投此湯,入口必斃。神明散用絹袋盛帶,以此外治,不服食尚不能為害,至於聖散子則煎服之藥,是斷斷乎不可用者。此方藥味亂雜,即真陰寒症用之亦恐未能獲效也。後世因過信蘇長公,隨奉為良劑,甘就死地。噫!抑何其為東坡之名之所震,以至於此哉?以及神明散不過平人所製,假以李、甦之名,以眩人之耳目,好異者遂深信而不疑者。若必謂是方出自李、蘇,則張景岳新方八陣中王母桃一品,豈真瑤池仙府之所垂乎?吾願世之業醫者不可拘於一定之方,亦不可執其一偏之見,變動不拘,權衡有準,則於岐黃一道思過半矣
辨用老君神明散東坡聖散子
《活人》云∶一歲之中,病無長幼,率相似。此則時行之氣,俗謂之天行是也。老君神明散、務成子螢火丸、聖散子、敗毒散,不拘日數淺深,吐下隨症施行,所以聖散子不問陰陽表裡也。
語云∶用古方治今病,譬如拆舊料蓋新房,不再經匠氏之手,豈可用乎?旨哉斯言,洵堪為醫學用藥之準矣。夫古今之元氣不同,觀漢人之處方,動以兩計,宋元而降,不過錢計而已。以漢人之方,治今人之病,吾知其過於峻重,以今人之方,治漢人之病,吾知其不及病情。此處方分兩之未可泥也。至於用藥之權衡,則又不得以漫投者,蓋四方之風土不齊,群倫之老少各異,天道之寒暄無定,南北之燥濕頓殊。人在氣交之中,或偏於陽,或偏於陰,或有時而壯旺,或有時而虛怯,即一人之身,一日之際,內傷七情,外感六氣,其病情之出沒隱現,真有若云龍之不可方物者。若必執一方,以應無窮之變也,有是理乎?《活人》以老君神明散、東坡聖散子為治疫癘之的方,不拘日數之淺深,病症之吐下,亦不問陰陽表裡,便率爾妄投,其不殺人如麻者鮮矣!蓋二方中用烏、附、吳萸毒熱之品,陰寒直中者,服之庶或無過。
若傷寒傳經熱症,以及瘟疫、瘟毒正宜用芩、連、大黃之時,若投此湯,入口必斃。神明散用絹袋盛帶,以此外治,不服食尚不能為害,至於聖散子則煎服之藥,是斷斷乎不可用者。此方藥味亂雜,即真陰寒症用之亦恐未能獲效也。後世因過信蘇長公,隨奉為良劑,甘就死地。噫!抑何其為東坡之名之所震,以至於此哉?以及神明散不過平人所製,假以李、甦之名,以眩人之耳目,好異者遂深信而不疑者。若必謂是方出自李、蘇,則張景岳新方八陣中王母桃一品,豈真瑤池仙府之所垂乎?吾願世之業醫者不可拘於一定之方,亦不可執其一偏之見,變動不拘,權衡有準,則於岐黃一道思過半矣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28
- 文章: 3348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松峰說疫
卷之四·辨疑
辨賠賑散等方
《二分晰義》書中載賠賑散一方,用大黃為君,而以殭蠶、蟬蛻、薑黃佐之。共為末,蜜酒調服,用治三十六般熱疫。夫一方而治多病者,唯萬應膏為然,除此則廣東蠟丸亦有此說。然彼必有一單某症用某引和服,是丸雖一方,而引因病異,則引之所關最大,視無引而一方兼治者不侔矣。且瘟疫更與雜症不同,有表里分傳之異,經腑臟胃之殊,老少強弱之分,天人風土之別焉,能以一方而治三十六症乎?餘始得此書,值瘟疫盛行之年,曾修和一料備用。後偶出門,一女孫患瘟疫,家中人因取與服,服之返泄瀉昏睡增劇,筠谷兄修合此藥雲∶乳蛾等疾服之甚效。餘細維其故,孫女服之增劇者,以邪尚在表,方內有大黃宜乎不受。至於雲治咽喉或於熱毒相宜,豈三十六症中詎無一應者乎?□□□□□□中又有大小復甦飲子、大小清涼滌疫散、靖疫飲、驅疫飲等方,總以黃連為君,更雜錄諸寒苦藥以佐之,□□□□有至二十味之多者,更斷斷不敢用也。
辨賠賑散等方
《二分晰義》書中載賠賑散一方,用大黃為君,而以殭蠶、蟬蛻、薑黃佐之。共為末,蜜酒調服,用治三十六般熱疫。夫一方而治多病者,唯萬應膏為然,除此則廣東蠟丸亦有此說。然彼必有一單某症用某引和服,是丸雖一方,而引因病異,則引之所關最大,視無引而一方兼治者不侔矣。且瘟疫更與雜症不同,有表里分傳之異,經腑臟胃之殊,老少強弱之分,天人風土之別焉,能以一方而治三十六症乎?餘始得此書,值瘟疫盛行之年,曾修和一料備用。後偶出門,一女孫患瘟疫,家中人因取與服,服之返泄瀉昏睡增劇,筠谷兄修合此藥雲∶乳蛾等疾服之甚效。餘細維其故,孫女服之增劇者,以邪尚在表,方內有大黃宜乎不受。至於雲治咽喉或於熱毒相宜,豈三十六症中詎無一應者乎?□□□□□□中又有大小復甦飲子、大小清涼滌疫散、靖疫飲、驅疫飲等方,總以黃連為君,更雜錄諸寒苦藥以佐之,□□□□有至二十味之多者,更斷斷不敢用也。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28
- 文章: 3348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松峰說疫
卷之四·辨疑
辨張景岳言瘟疫
《景岳全書》各門中講解俱極精詳透闢,唯瘟疫□□□□然緣其將傷寒、瘟疫二症,攪作一團,未曾分晰。□□□□□□□□□□□□□□也。其論瘟疫曰∶瘟疫本即傷寒,無非外邪之病,但染時氣而病,無少長率相似者,是即瘟疫之謂云云。□□□□□□□□□□第傷寒為寒所傷,或涼雨所逼,或風雪所激,或失足落水,或猝然脫衣,或當風而寢,以致頭痛憎寒,皮膚壯熱,脊強無汗,方謂之傷寒。此係自取之病,病只一人而止,而眾人不然也。至於瘟疫絕無諸項感觸,而抖然患病,且非一人,鄉邑閭里動皆相似,其症雖有頭痛身熱,脊強而多汗,始終一於為熱。□□□□與傷寒迥乎不同,治法亦異。
如何曰瘟疫本即傷寒乎?夫既曰本即傷寒,再立瘟疫一門,豈非贅瘤乎?且既曰本即傷寒,而又曰染時氣而病。吾不知先傷於寒,而後為時氣所染乎?抑染於時氣,而後為寒所傷乎?抑二者並集於一人之身乎?總緣傷寒、瘟疫原未看清,猶做帖括者,認題不真,下筆便錯。雖詞藻絢爛而不中肯綮,總屬陳飯土羹,其何以言文哉?□□□□□□□□□□□□□□□□□□□□□□□□□□□□□□□□□□□□□□□□□□□最不敢從者發汗峻補二條。抑知瘟疫豈強汗之所能解者乎?而峻補豈可施於熱毒之人乎?唯汗下後或顯虛症,或虛極久病之人而感瘟者,用補法亦自不可少也。
辨張景岳言瘟疫
《景岳全書》各門中講解俱極精詳透闢,唯瘟疫□□□□然緣其將傷寒、瘟疫二症,攪作一團,未曾分晰。□□□□□□□□□□□□□□也。其論瘟疫曰∶瘟疫本即傷寒,無非外邪之病,但染時氣而病,無少長率相似者,是即瘟疫之謂云云。□□□□□□□□□□第傷寒為寒所傷,或涼雨所逼,或風雪所激,或失足落水,或猝然脫衣,或當風而寢,以致頭痛憎寒,皮膚壯熱,脊強無汗,方謂之傷寒。此係自取之病,病只一人而止,而眾人不然也。至於瘟疫絕無諸項感觸,而抖然患病,且非一人,鄉邑閭里動皆相似,其症雖有頭痛身熱,脊強而多汗,始終一於為熱。□□□□與傷寒迥乎不同,治法亦異。
如何曰瘟疫本即傷寒乎?夫既曰本即傷寒,再立瘟疫一門,豈非贅瘤乎?且既曰本即傷寒,而又曰染時氣而病。吾不知先傷於寒,而後為時氣所染乎?抑染於時氣,而後為寒所傷乎?抑二者並集於一人之身乎?總緣傷寒、瘟疫原未看清,猶做帖括者,認題不真,下筆便錯。雖詞藻絢爛而不中肯綮,總屬陳飯土羹,其何以言文哉?□□□□□□□□□□□□□□□□□□□□□□□□□□□□□□□□□□□□□□□□□□□最不敢從者發汗峻補二條。抑知瘟疫豈強汗之所能解者乎?而峻補豈可施於熱毒之人乎?唯汗下後或顯虛症,或虛極久病之人而感瘟者,用補法亦自不可少也。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28
- 文章: 3348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松峰說疫
《松峰說疫》卷之四·辨疑
辨嘔吐噦呃逆欬逆噫氣
丹溪書嘔吐門曰∶有聲有物謂之嘔吐,是混嘔吐為一,張景岳亦不以為然,而未嘗深辨。及觀李東垣則以嘔為有聲有物,孫真人則以吐為有物無聲。詳嘔吐字意,當以孫、李為是。《字彙》嘔亦同謳。夫嘔必有聲,而謂∶氣逆則嘔。蓋氣一逆必作聲,隨擁所食之物而俱出矣。吐則較嘔所出更易,開口便漾出,又豈有聲哉?至於噦之一症,經中雜病篇直作呃逆,而河間、海藏則以噦為乾嘔。張景岳謂呃逆古無是名。其在《內經》即謂之噦,是特古今之稱名不同。而噦與呃逆斷不可混為一症也。噦雖以河間、海藏說為是。而《東垣十書·溯洄集》中則謂噦之聲濁惡長而有力,直至氣盡而後止,非如乾嘔之輕而不甚也,是較之劉、王所說則更明白曉暢矣。至於呃逆,即東垣所謂吃忒者,是此症稱名不一,隨其方言而呼之。有曰格得者,有曰打呃者,有曰打歌得者,總與噦為二症,明系今之所謂打呃是也。《靈樞》則謂之KT ,(音噎。)
所謂KT 不得息者是也。觀《金鑑》中以為格格連聲,氣從臍下來,自衝脈退場門作聲,豈非善於形容者乎?至於欬逆與呃逆則又不可相混,有以欬逆為呃逆者,有以欬逆為噦者,是皆未詳味經文耳。經本以咳嗽氣逆為言,如氣交變大論曰∶歲金太過,甚則喘欬逆氣。又曰∶欬逆甚而血溢。
蓋以咳嗽不止而血隨氣上耳,未聞打呃而見血者也,此欬逆之非呃逆亦甚明矣。而欬逆之非噦又何待辨乎?至噫氣之說,《靈樞》雲∶寒氣客於胃,厥逆從下上散,復出於胃,故為噫。仲景謂∶上焦受中焦氣未和,不能消,是故能噫。據此則噫者即噯氣也,即俗之所謂拔氣也,此理甚明,人所易曉。總之,有聲有物曰嘔。有物無聲曰吐,有聲無物曰噦。呃逆者,即打呃之謂。欬逆者,咳嗽之甚,以致氣逆上沖也。噫者,《字彙》解作飽食氣滿而有聲,豈非所謂拔氣者乎?症各不同,斷難相混。至於得病之由與其治法,各有虛實寒熱之異,散見諸門,茲不贅。
辨嘔吐噦呃逆欬逆噫氣
丹溪書嘔吐門曰∶有聲有物謂之嘔吐,是混嘔吐為一,張景岳亦不以為然,而未嘗深辨。及觀李東垣則以嘔為有聲有物,孫真人則以吐為有物無聲。詳嘔吐字意,當以孫、李為是。《字彙》嘔亦同謳。夫嘔必有聲,而謂∶氣逆則嘔。蓋氣一逆必作聲,隨擁所食之物而俱出矣。吐則較嘔所出更易,開口便漾出,又豈有聲哉?至於噦之一症,經中雜病篇直作呃逆,而河間、海藏則以噦為乾嘔。張景岳謂呃逆古無是名。其在《內經》即謂之噦,是特古今之稱名不同。而噦與呃逆斷不可混為一症也。噦雖以河間、海藏說為是。而《東垣十書·溯洄集》中則謂噦之聲濁惡長而有力,直至氣盡而後止,非如乾嘔之輕而不甚也,是較之劉、王所說則更明白曉暢矣。至於呃逆,即東垣所謂吃忒者,是此症稱名不一,隨其方言而呼之。有曰格得者,有曰打呃者,有曰打歌得者,總與噦為二症,明系今之所謂打呃是也。《靈樞》則謂之KT ,(音噎。)
所謂KT 不得息者是也。觀《金鑑》中以為格格連聲,氣從臍下來,自衝脈退場門作聲,豈非善於形容者乎?至於欬逆與呃逆則又不可相混,有以欬逆為呃逆者,有以欬逆為噦者,是皆未詳味經文耳。經本以咳嗽氣逆為言,如氣交變大論曰∶歲金太過,甚則喘欬逆氣。又曰∶欬逆甚而血溢。
蓋以咳嗽不止而血隨氣上耳,未聞打呃而見血者也,此欬逆之非呃逆亦甚明矣。而欬逆之非噦又何待辨乎?至噫氣之說,《靈樞》雲∶寒氣客於胃,厥逆從下上散,復出於胃,故為噫。仲景謂∶上焦受中焦氣未和,不能消,是故能噫。據此則噫者即噯氣也,即俗之所謂拔氣也,此理甚明,人所易曉。總之,有聲有物曰嘔。有物無聲曰吐,有聲無物曰噦。呃逆者,即打呃之謂。欬逆者,咳嗽之甚,以致氣逆上沖也。噫者,《字彙》解作飽食氣滿而有聲,豈非所謂拔氣者乎?症各不同,斷難相混。至於得病之由與其治法,各有虛實寒熱之異,散見諸門,茲不贅。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28
- 文章: 3348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松峰說疫
《松峰說疫》卷之四·辨疑
辨五疫治法
龐氏雲∶春三月行青筋牽病,夏三月行赤脈KT 病,秋三月行白氣狸病,冬三月行黑骨瘟病。
四季月各餘十八日,土王用事,行黃肉隨病。後人又以木火金水土五疫配之,治各有定法。其中止有所謂五疫乃天地之癘氣,人中之則各隨其臟氣以為病之說,尚屬近理。如所謂青筋牽等名色矜奇立異無益症治。其用方,如春三月用羌活湯,夏三月用雙解散等法,亦見沾滯,至秋三月天漸涼冷,反用三黃石膏,殊不近理。至其所用藥俱係發散等劑,亦非治瘟疫的方也。
辨五疫治法
龐氏雲∶春三月行青筋牽病,夏三月行赤脈KT 病,秋三月行白氣狸病,冬三月行黑骨瘟病。
四季月各餘十八日,土王用事,行黃肉隨病。後人又以木火金水土五疫配之,治各有定法。其中止有所謂五疫乃天地之癘氣,人中之則各隨其臟氣以為病之說,尚屬近理。如所謂青筋牽等名色矜奇立異無益症治。其用方,如春三月用羌活湯,夏三月用雙解散等法,亦見沾滯,至秋三月天漸涼冷,反用三黃石膏,殊不近理。至其所用藥俱係發散等劑,亦非治瘟疫的方也。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28
- 文章: 3348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松峰說疫
《松峰說疫》卷之四·辨疑
辨吳又可疫有九傳治法中先裡後表
吳又可九傳治法,有先裡而後表者,始則發熱,漸蓋裡症,下之裡症除,二三日內又發熱,反加頭痛,身痛,脈浮者,宜白虎湯。按其瘟疫初起治法云∶脈長洪而數,大汗多渴,此白虎湯症。又云∶白虎治瘟疫脈長洪而數。又云∶脈長洪而數,白虎清涼解散,服之或戰汗自汗而解。
是凡三言白虎症,而絕無脈浮之說也。至於發熱頭痛,雖列於白虎湯之下,而又無身痛,前後多所滲漏不符,看來頭身痛脈浮三症,似宜小柴胡加羌、防始與症對,而乃用白虎何也?
辨吳又可疫有九傳治法中先裡後表
吳又可九傳治法,有先裡而後表者,始則發熱,漸蓋裡症,下之裡症除,二三日內又發熱,反加頭痛,身痛,脈浮者,宜白虎湯。按其瘟疫初起治法云∶脈長洪而數,大汗多渴,此白虎湯症。又云∶白虎治瘟疫脈長洪而數。又云∶脈長洪而數,白虎清涼解散,服之或戰汗自汗而解。
是凡三言白虎症,而絕無脈浮之說也。至於發熱頭痛,雖列於白虎湯之下,而又無身痛,前後多所滲漏不符,看來頭身痛脈浮三症,似宜小柴胡加羌、防始與症對,而乃用白虎何也?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28
- 文章: 3348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松峰說疫
《松峰說疫》卷之四·辨疑
辨瘟邪止在三陽經
吳又可之《瘟疫論》世所盛行,其中達原飲固為治瘟疫之良方。第言瘟邪浮越於某經者,即加某經之藥,止有三陽在表治法,至於邪之傳裡者,僅有入陽明胃腑一條,傳三陰則略而不及。夫云∶邪伏膜原,自內達外,不似傷寒之按次傳經則可。若云邪總不入三陰,是將臟腑、經絡劃然中斷,而人身之營衛,總格而不通矣,此豈理也哉?即傷寒傳足不傳手之說,識者猶或非之。至於瘟疫之傳變,且並將三陰而遺之何也?每見患瘟疫者,腹脹滿,大便實,或自利發黃,以及四肢諸症,非傳入足太陰經乎?舌乾口燥咽痛,但欲寐,非傳入足少陰經乎?煩滿囊縮,以及善怒號呼,衝逆動搖並脅肋諸症,非傳入足厥陰經乎?且不特此也,患在皮毛氣分而哮喘、咳嗽者,知邪之入肺;患在神誌昏冒而面赤、喜笑者,知邪之入心。是則五臟六腑瘟邪之傳變無所不到,謂臟腑諸症,不能一時皆現,則可謂瘟邪止在三陽經,必無是理也。
辨瘟邪止在三陽經
吳又可之《瘟疫論》世所盛行,其中達原飲固為治瘟疫之良方。第言瘟邪浮越於某經者,即加某經之藥,止有三陽在表治法,至於邪之傳裡者,僅有入陽明胃腑一條,傳三陰則略而不及。夫云∶邪伏膜原,自內達外,不似傷寒之按次傳經則可。若云邪總不入三陰,是將臟腑、經絡劃然中斷,而人身之營衛,總格而不通矣,此豈理也哉?即傷寒傳足不傳手之說,識者猶或非之。至於瘟疫之傳變,且並將三陰而遺之何也?每見患瘟疫者,腹脹滿,大便實,或自利發黃,以及四肢諸症,非傳入足太陰經乎?舌乾口燥咽痛,但欲寐,非傳入足少陰經乎?煩滿囊縮,以及善怒號呼,衝逆動搖並脅肋諸症,非傳入足厥陰經乎?且不特此也,患在皮毛氣分而哮喘、咳嗽者,知邪之入肺;患在神誌昏冒而面赤、喜笑者,知邪之入心。是則五臟六腑瘟邪之傳變無所不到,謂臟腑諸症,不能一時皆現,則可謂瘟邪止在三陽經,必無是理也。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28
- 文章: 3348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松峰說疫
《松峰說疫》卷之四·辨疑
辨內傷寒認作瘟疫
內傷寒之症,初起無熱,不渴,止有胸膈脹、滿悶,面唇皆無光澤,或嘔而胸腹急痛,手足冷,自覺不舒快,少情緒,其脈沉細。此症總由過食生冷,傷於脾胃所致,故方書名之為內傷寒,而以治中湯溫散之。此症多感於夏月,而瘟疫盛行之時與瘟疫甫愈之後,或感此症,昧者誤認為瘟疫。而以疫法治之,鮮有不敗事者,其弊必至於卒不能食,泄瀉不止,而釀成大患。唯用治中湯加減出入,寒甚則加熟附,食積則加麥芽、神曲,肉積則加山楂。嘔惡則加藿香、制半夏、鮮薑、砂仁,兼濕則加茯苓、蒼朮,胸脅痛悶則加枳殼、白芍、柴胡。若內既傷生冷,而外复感風寒,則用藿香正氣散或五積散、平胃散等加減治之。
治中湯即理中湯加陳皮、青皮。
藿香正氣散治外感風寒,內傷飲食,憎寒壯熱,頭痛嘔,胸膈滿悶,咳嗽氣喘,及傷冷傷濕瘧,暑,霍亂吐瀉。凡感嵐瘴不正之氣者,並增減用之。
錦按∶疫初起用達原飲等不效者,用此方加減治之。
藿香蘇葉白芷陳皮半夏(制) 茯苓甘草濃樸(薑汁炒) 桔梗白朮(泔浸,土炒) 大腹皮(洗極淨。鴆鳥好集其樹,毛落皮上,洗不淨殺人) 蒼朮(泔浸炒。原方無,今加入,無汗者更宜)
又一方加木瓜,傷食加消導藥,姜、棗煎。
五積散治外感風寒,內傷生冷。其曰五積者,能散寒積、食積、氣積、血積、痰積。凡身熱無汗,頭身項背疼痛,拘急,胸滿惡食,嘔吐腹痛,寒熱往來,並治。
蒼朮(泔浸,炒) 濃樸(薑汁炒) 陳皮甘草半夏(制) 當歸(酒洗) 川芎(酒洗)白芍(酒炒) 茯苓枳殼(麩炒) 桔梗白芷蘇葉(改,代麻黃) 乾薑(表重用鮮)肉桂(表重者用枝)
生蔥、姜煎。
平胃散治脾濕痰痞,宿食滿悶,嘔瀉及嵐瘴不服水土。
蒼朮(泔浸,炒) 濃樸(姜炒) 陳皮炙草姜、棗煎。如傷食加神曲、麥芽或枳實,濕勝加五苓散,痰多加製半夏,脾倦不思食加參、術,痞悶加枳殼、木香、香附,大便結閉加熟軍,小便赤澀加芩、澤,風寒加蔥、豉、蘇、芷、防風。
內傷寒發斑
患內傷寒後,又兼之寒熱間作,鼻中微出血,兩手脈沉澀,皮膚按之殊無大熱,身上有斑三五點,此內傷寒斑也,調中湯主之。夾暑加香薷、扁豆。
調中湯
陳皮半夏(制) 甘草桔梗蒼朮(泔浸,炒) 川芎(酒洗) 白芍(酒炒)砂仁(炒研) 藿香羌活白芷麻黃(或代蘇葉) 桂枝枳殼
生薑煎。
內傷寒發黃
內傷寒發黃者,其人脾胃素虛,或食寒涼生冷之物,以致寒實結搏,停滯不散,中州變寒而發黃色。或嘔吐,或腹滿自利,小便短少者,宜調中湯(見前。)加茵陳,或理中湯加茵陳、枳實、草果,手足逆冷,脈沉者加附子。
按∶內傷寒為病,本系雜症,而採入瘟疫門中者,因瘟疫癒後不戒生冷,每患此症。或再微發熱惡寒,昧者不察,往往誤認為瘟病之复,而以疫法治之,寒涼清解害人不淺,故特為拈出。再者,瘟疫之复,不能吃煙,內傷寒始終能吃煙,以此為辨。錦志。
辨內傷寒認作瘟疫
內傷寒之症,初起無熱,不渴,止有胸膈脹、滿悶,面唇皆無光澤,或嘔而胸腹急痛,手足冷,自覺不舒快,少情緒,其脈沉細。此症總由過食生冷,傷於脾胃所致,故方書名之為內傷寒,而以治中湯溫散之。此症多感於夏月,而瘟疫盛行之時與瘟疫甫愈之後,或感此症,昧者誤認為瘟疫。而以疫法治之,鮮有不敗事者,其弊必至於卒不能食,泄瀉不止,而釀成大患。唯用治中湯加減出入,寒甚則加熟附,食積則加麥芽、神曲,肉積則加山楂。嘔惡則加藿香、制半夏、鮮薑、砂仁,兼濕則加茯苓、蒼朮,胸脅痛悶則加枳殼、白芍、柴胡。若內既傷生冷,而外复感風寒,則用藿香正氣散或五積散、平胃散等加減治之。
治中湯即理中湯加陳皮、青皮。
藿香正氣散治外感風寒,內傷飲食,憎寒壯熱,頭痛嘔,胸膈滿悶,咳嗽氣喘,及傷冷傷濕瘧,暑,霍亂吐瀉。凡感嵐瘴不正之氣者,並增減用之。
錦按∶疫初起用達原飲等不效者,用此方加減治之。
藿香蘇葉白芷陳皮半夏(制) 茯苓甘草濃樸(薑汁炒) 桔梗白朮(泔浸,土炒) 大腹皮(洗極淨。鴆鳥好集其樹,毛落皮上,洗不淨殺人) 蒼朮(泔浸炒。原方無,今加入,無汗者更宜)
又一方加木瓜,傷食加消導藥,姜、棗煎。
五積散治外感風寒,內傷生冷。其曰五積者,能散寒積、食積、氣積、血積、痰積。凡身熱無汗,頭身項背疼痛,拘急,胸滿惡食,嘔吐腹痛,寒熱往來,並治。
蒼朮(泔浸,炒) 濃樸(薑汁炒) 陳皮甘草半夏(制) 當歸(酒洗) 川芎(酒洗)白芍(酒炒) 茯苓枳殼(麩炒) 桔梗白芷蘇葉(改,代麻黃) 乾薑(表重用鮮)肉桂(表重者用枝)
生蔥、姜煎。
平胃散治脾濕痰痞,宿食滿悶,嘔瀉及嵐瘴不服水土。
蒼朮(泔浸,炒) 濃樸(姜炒) 陳皮炙草姜、棗煎。如傷食加神曲、麥芽或枳實,濕勝加五苓散,痰多加製半夏,脾倦不思食加參、術,痞悶加枳殼、木香、香附,大便結閉加熟軍,小便赤澀加芩、澤,風寒加蔥、豉、蘇、芷、防風。
內傷寒發斑
患內傷寒後,又兼之寒熱間作,鼻中微出血,兩手脈沉澀,皮膚按之殊無大熱,身上有斑三五點,此內傷寒斑也,調中湯主之。夾暑加香薷、扁豆。
調中湯
陳皮半夏(制) 甘草桔梗蒼朮(泔浸,炒) 川芎(酒洗) 白芍(酒炒)砂仁(炒研) 藿香羌活白芷麻黃(或代蘇葉) 桂枝枳殼
生薑煎。
內傷寒發黃
內傷寒發黃者,其人脾胃素虛,或食寒涼生冷之物,以致寒實結搏,停滯不散,中州變寒而發黃色。或嘔吐,或腹滿自利,小便短少者,宜調中湯(見前。)加茵陳,或理中湯加茵陳、枳實、草果,手足逆冷,脈沉者加附子。
按∶內傷寒為病,本系雜症,而採入瘟疫門中者,因瘟疫癒後不戒生冷,每患此症。或再微發熱惡寒,昧者不察,往往誤認為瘟病之复,而以疫法治之,寒涼清解害人不淺,故特為拈出。再者,瘟疫之复,不能吃煙,內傷寒始終能吃煙,以此為辨。錦志。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28
- 文章: 3348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松峰說疫
《松峰說疫》卷之四·辨疑
辨汗無太早下無太晚
《此事難知》云∶汗無太早,非預早之早,乃早晚之早。謂當日午以前謂陽之分,當發其汗。
午後陰之分,不當發汗。下無太晚,非待久之晚,乃當日巳後,為陰之分也,下之謂當巳前,為陽之分也。
凡人初感寒邪,一覺憎寒,頭痛身痛,身熱脊強,便宜用溫散之劑,速發其汗,斷無不愈之理。雖年老及平素虛怯之人,不易作汗者,覺病即服汗劑,其邪亦無不即當時解散者。此餘屢用而屢效者也。遲則寒邪稽留,傳變百出,而斑黃狂躁等症作矣。所以一覺感寒便宜速治,若必如《難知》所說,或日午以後感寒,必遲至明朝午前服汗劑不亦晚乎!假如午後感寒,此時雖屬陰分,亦宜速服散劑,且服之多未有當時即汗者,必俟次早藥力既行,又逢陽分出汗更易易耳。所謂汗無太早者,明系預早之早,豈早晚之早乎?傷寒如此,瘟疫亦然。瘟病之所謂不宜發汗者,指麻、桂、紫蘇而言,至於元霜、紫雪等丹,豈非涼散之劑乎?瘟疫初起當即服藥,亦不必拘以時日也。至所謂太晚之說,分明解作遲下,非早晨夜晚,第此言為庸醫不應下而妄下之者說法耳。
然其言□不能無弊也。若遇宜急下之症,而必執下無太晚之說。則陽明胃腑勢必被邪火燒至燥裂而不可救矣!下劑若必拘以時不亦謬哉。早晚二字,當易以遲速雲。汗無太速,下無太遲,則不煩言而解矣。
辨汗無太早下無太晚
《此事難知》云∶汗無太早,非預早之早,乃早晚之早。謂當日午以前謂陽之分,當發其汗。
午後陰之分,不當發汗。下無太晚,非待久之晚,乃當日巳後,為陰之分也,下之謂當巳前,為陽之分也。
凡人初感寒邪,一覺憎寒,頭痛身痛,身熱脊強,便宜用溫散之劑,速發其汗,斷無不愈之理。雖年老及平素虛怯之人,不易作汗者,覺病即服汗劑,其邪亦無不即當時解散者。此餘屢用而屢效者也。遲則寒邪稽留,傳變百出,而斑黃狂躁等症作矣。所以一覺感寒便宜速治,若必如《難知》所說,或日午以後感寒,必遲至明朝午前服汗劑不亦晚乎!假如午後感寒,此時雖屬陰分,亦宜速服散劑,且服之多未有當時即汗者,必俟次早藥力既行,又逢陽分出汗更易易耳。所謂汗無太早者,明系預早之早,豈早晚之早乎?傷寒如此,瘟疫亦然。瘟病之所謂不宜發汗者,指麻、桂、紫蘇而言,至於元霜、紫雪等丹,豈非涼散之劑乎?瘟疫初起當即服藥,亦不必拘以時日也。至所謂太晚之說,分明解作遲下,非早晨夜晚,第此言為庸醫不應下而妄下之者說法耳。
然其言□不能無弊也。若遇宜急下之症,而必執下無太晚之說。則陽明胃腑勢必被邪火燒至燥裂而不可救矣!下劑若必拘以時不亦謬哉。早晚二字,當易以遲速雲。汗無太速,下無太遲,則不煩言而解矣。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28
- 文章: 3348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松峰說疫
《松峰說疫》卷之四·辨疑
辨鄭聲
論曰∶實則譫語,虛則鄭聲。重(平聲。)語也。夫聲必有語,語必有聲。蓋言聲則鄭,而語則重也。人虛而精神衰乏,不能自主,語言重複絮聒,而聲則有類於鄭耳。鄭聲淫,是狀其聲之哼哼唧唧,頗似淫聲。惟馮氏謂聲戰無力,不能接續,造字出於喉中,為得解。成氏亦謂鄭衛之聲。
而王氏駁之則非矣。又有解鄭聲為鄭重者,夫曰鄭重其事則有矣,曰鄭重分明則有矣,以此解病人之聲得乎?要之指鄭之淫聲,取譬無疑也。凡患此症,其聲必低,氣必短,脈必無力,色必萎悴。其兼證則目無赤色,舌無苔刺,身無大熱,口無煩渴,小便清長,大便滑潤或泄瀉,凡自言自語,喃喃不全者皆是也。瘟疫始終一於為熱,罕見此症。或汗多亡陽,下多亡陰者有之。若果虛最忌攻伐,少有差謬,無不即死。速宜察其精神,辨其陰陽,斟酌溫補,以救其根本為要。若昏沉、上氣喘促,發呃不止,不省人事者危。
辨鄭聲
論曰∶實則譫語,虛則鄭聲。重(平聲。)語也。夫聲必有語,語必有聲。蓋言聲則鄭,而語則重也。人虛而精神衰乏,不能自主,語言重複絮聒,而聲則有類於鄭耳。鄭聲淫,是狀其聲之哼哼唧唧,頗似淫聲。惟馮氏謂聲戰無力,不能接續,造字出於喉中,為得解。成氏亦謂鄭衛之聲。
而王氏駁之則非矣。又有解鄭聲為鄭重者,夫曰鄭重其事則有矣,曰鄭重分明則有矣,以此解病人之聲得乎?要之指鄭之淫聲,取譬無疑也。凡患此症,其聲必低,氣必短,脈必無力,色必萎悴。其兼證則目無赤色,舌無苔刺,身無大熱,口無煩渴,小便清長,大便滑潤或泄瀉,凡自言自語,喃喃不全者皆是也。瘟疫始終一於為熱,罕見此症。或汗多亡陽,下多亡陰者有之。若果虛最忌攻伐,少有差謬,無不即死。速宜察其精神,辨其陰陽,斟酌溫補,以救其根本為要。若昏沉、上氣喘促,發呃不止,不省人事者危。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28
- 文章: 3348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松峰說疫
《松峰說疫》卷之四·辨疑
辨褚氏春瘟夏疫
瘟疫之說,前諸論中已詳哉其言之矣。茲讀《褚氏遺書·審微篇》有云∶春瘟夏疫內症先出,是將瘟疫二字拆開分發春夏。□□□□□總緣平看瘟疫二字,且未悉其理解。□□□□□須知諸凡雜症,苟一時所患皆同者,皆有疫氣以行乎其間,如徭役之役,故悉得以役名之,而所該之病甚廣。瘟疫不過疫中之一症耳,乃串講之辭。若曰瘟病之為癘疫,如是也,若必如褚氏春瘟夏疫之說,是將瘟疫二字拆開對待言之矣。由此以推,則世之稱傷寒者,獨不可云秋為傷而冬為寒乎?
知分作傷病寒病之不通,則知言春瘟夏疫者之未妥也明矣。至於褚氏言男女異脈雲∶女子陰逆自上生下,故右寸為受命之根,萬物從土而出,故左關為脾,生左尺肺,肺生右寸腎,腎生右關肝,肝生右尺心等說。□□□□□□□□□□□□戴起宗曾非之,今不必再辨。
辨褚氏春瘟夏疫
瘟疫之說,前諸論中已詳哉其言之矣。茲讀《褚氏遺書·審微篇》有云∶春瘟夏疫內症先出,是將瘟疫二字拆開分發春夏。□□□□□總緣平看瘟疫二字,且未悉其理解。□□□□□須知諸凡雜症,苟一時所患皆同者,皆有疫氣以行乎其間,如徭役之役,故悉得以役名之,而所該之病甚廣。瘟疫不過疫中之一症耳,乃串講之辭。若曰瘟病之為癘疫,如是也,若必如褚氏春瘟夏疫之說,是將瘟疫二字拆開對待言之矣。由此以推,則世之稱傷寒者,獨不可云秋為傷而冬為寒乎?
知分作傷病寒病之不通,則知言春瘟夏疫者之未妥也明矣。至於褚氏言男女異脈雲∶女子陰逆自上生下,故右寸為受命之根,萬物從土而出,故左關為脾,生左尺肺,肺生右寸腎,腎生右關肝,肝生右尺心等說。□□□□□□□□□□□□戴起宗曾非之,今不必再辨。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28
- 文章: 3348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松峰說疫
卷之五·諸方
避瘟方
除瘟方
《松峰說疫》
避瘟方
雄黃丸治瘟不相染。
明雄(一兩,研) 丹參赤小豆(炒熟) 鬼箭羽(各二兩)
共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日空心,溫水下五丸。
避瘟丹燒之能避一切穢惡邪氣。
蒼朮乳香甘松細辛芸香降真香(等分) 糊為丸豆大。每用一丸焚之,良久又焚一丸,略有香氣即妙。
福建香茶餅能避一切瘴氣瘟疫,傷寒穢氣,不時噙化。
沉香白檀(各一兩) 兒茶(二兩) 粉草(五錢) 麝香(五分) 冰片(三分)
共為細末,糯米湯調,丸黍米大,噙化。
透頂清涼散凡遇時令不正,瘟疫流行,人各帶之,或嗅鼻,可免侵染。
白芷細辛當歸明雄牙皂(等分)
共為細末,瓷瓶貯,勿洩氣。用時令病者噙水口內,將藥鼻,吐水取嚏,不嚏再吹,嚏方止。已患未患者皆宜用。
神聖避瘟丹
蒼朮(君,倍) 香附羌活獨活甘松山奈白芷赤箭大黃雄黃(各等分)
共為末,糊丸彈子大,黃丹為衣,曬乾。正月初一平旦,焚一炷避除一歲瘟疫邪氣。
老君神明散避瘟疫。
蒼朮(一錢) 桔梗(二錢五分) 細辛附子(炮,去黑皮,各一兩) 烏頭(四兩,去皮、尖)
共為細末,帶於身邊,可免瘟疫。不可服。
藜蘆散一名赤散,避瘟疫。
藜蘆躑躅乾薑(各一兩) 丹皮皂角(各一兩六錢) 細辛(十八銖) 桂枝(一作桂心)附子硃砂(一作真珠,另研,各六兩)
共為粗末,絳囊系臂上,男左女右,覺病作,取藥末少許,納鼻中。嫌分量多,和時四分之一亦可,後皆倣此。
務成子螢火丸主避瘟疾惡氣,百鬼虎野狼,蛇虺蜂蠆諸毒。五兵白刃盜賊兇害,皆避之。
螢火蟲鬼箭羽(去皮) 蒺藜礬石(各一兩, 枯) 雄黃雌黃(各二兩) 羚羊角鍛灶灰錘柄(入斧頭木,燒焦,各兩半)
共為粗末,以雞子黃、雄雞冠一具,和之如杏仁大。紅綢縫三角囊盛五丸,帶左臂上,仍可掛於門戶。
屠蘇酒
大黃(十五銖) 白朮(十銖) 桔梗(十五銖) 川椒(十五銖,炒出汗) 防風(六銖)烏頭(六銖,炒) 桂枝(十五銖) (六銖,乃今之二錢半,廿四銖為一兩)
入紅囊中,於臘月晦日,懸井中。毋著水,元旦出藥入酒中,煎數沸,於東向戶中飲之。先自小者飲起,飲三朝。若每年飲,可代代無病。內外井中,宜悉著藥,忌豬、羊、牛肉,生蔥、桃、李、雀肉。
避瘟丹
蒼朮紅棗和丸燒之。
又方時瘟疫流行,水缸內每早投黑豆一握,全家無恙。五更潛投黑豆大握於井中,勿令人見,飲水,傢俱無恙。
入病家不染方香油和雄黃、蒼朮末,塗鼻孔,既出,紙條探嚏。如無黃、術,即香油亦可。飲雄黃酒一杯,或止抹雄黃於鼻孔即妙。
瘟病不染五月五日午時,多采蒼耳嫩葉陰乾收之。遇疫時,為末,冷水服二錢。或水煎,舉家皆飲,能避邪惡。
避瘟良方瘟疫盛行,車前子隔紙焙為末,服即不染。
瘟疫不染方將初病患貼身衣服,甑上蒸過,合家不染。
又避瘟方入瘟家,以麻油塗鼻孔,出再取嚏,則不染。
避瘟方以桃葉上蟲,搗爛,涼水調服,瘟疫不染。(一方止用桃蟲蠹尿。)
又方以赤小豆、糯米,浸水缸中,每日取水用。
又方以貫眾浸水用之,或蒼朮浸水用。
斷瘟法密以艾灸病患床四角,各一壯,勿令人知,不染。凡入瘟家,常以雞鳴時,默念四海神名三七遍。百邪不犯。
東海神呵明西海神巨乘南海神祝融北海神禺強每入病室,存心念三遍,勿退場門。
雄狐屎(在山中石上或竹木上,尖頭者。)燒之,避惡去瘟疫。
茵陳烏梅湯治瘟疫。
九九盡日,茵陳連根採,陰乾。遇瘟疫起,每一人用茵陳五分,烏梅二個,打碎,水二盅,煎八分,熱服,汗出即愈。
赤豆避瘟法(正月七日。)用新布囊盛赤小豆,置井中,三日取出。舉家皆服,男十粒,女廿粒,瘟則遠避。
姜酒避瘟法凡遇瘟疫行時,出門須先飲燒酒一杯,回家時仍再飲一杯,然後食別物,但勿至醉。不能飲者,出入可食薑蒜,或以塞鼻。
神砂避瘟丸神砂一兩,研細,白蜜和丸麻子大。以太歲日或平旦,一家皆向東方,用井花冷水各吞廿一丸,永無疫患。忌葷一日。
一方元日五更,以紅棗祭五瘟畢,合家食之吉。
一方正月上寅日,取女菁草末三合,絳袋盛,掛帳中,能避瘟。
避瘟殺鬼丸(如要少做,或四分之一,或改兩作錢皆可。一方有空心青鱉甲作龜甲。)
雄黃雌黃(各三兩) 山甲龍骨鱉甲皮(各二兩) 川芎(二兩) 禹餘糧(二兩)真珠(酌加) 羚羊角(七兩) 虎頭骨(七兩) 樗雞(十五枚,如無,以芫青十五枚代)東門上雄雞頭(一枚)
共為末,蠟溶為丸,彈子大。每正旦,病家門口燒一兩丸,並每人帶一丸,男左女右。避疫殺鬼。並弔喪問疾,皆吉。
太蒼公避瘟丹凡官舍旅館,久無人到,積濕積邪,容易侵人,焚之可以遠此。五六月,終日焚之,可以避瘟。
蒼朮(一斤) 台芎黃連白朮羌活(各八兩) 川芎草烏細辛柴胡防風獨活甘草本白芷香附當歸荊芥天麻官桂甘松乾薑山奈麻黃牙皂白芍(各四兩) 麝香(三分)
共為細末,□點之。
一方除夜,將家中所餘雜藥(調和成一處者。)焚之,並焚蒼朮,可避瘟疫。
一方除夜有行瘟疫使者,降於人間。以黃紙朱書“天行已過”四字,貼於門額,吉。
一方懸掛馬尾松枝,可免瘟疫。
一方天行時氣,宅舍怪異,並燒降真香有驗。
一方兜木香燒之,去惡氣,除病瘟,產兜渠國。
一方燒青木香、薰陸、安息膠香,可避瘟疫。
燒香避瘟樞密王博文,每於正旦四更,燒丁香避瘟。
入病家不染用舌頂上額,努力閉氣一口,使氣充滿毛竅,則不染。
避瘟丹燒之避瘟邪氣。
乳香蒼朮細辛生草川芎降真白檀棗肉丸,焚燒。
不染瘟方
雄黃(五錢) 赤小豆(一兩) 蒼朮(一兩,泔浸去皮,壁土炒)
共為細末,水調。每服一錢。
又方姜豉和白朮浸酒,舉家常服。(一方無術。)
又方初伏,採黃花蒿陰乾,冬至日研末收存,至元旦蜜調服。
又方六月六日,採馬齒莧曬乾,元旦煮熟,鹽醋調食之。
又方元日,用麻子三七粒,赤豆七粒,共撒井中,避瘟。
又方元日,吞赤小豆七粒,服椒酒一杯,卻病避瘟。
又方立春後庚子日,溫蔓菁汁,合家並服,不拘多少,可避瘟。蘿蔔汁亦可。(蔓菁亦云蕪菁。)
麻豆投井方除夜四更時,取麻子、赤小豆各廿七粒,並佳人發少許,同投井中,終歲無傷寒瘟疫。
發泥投井除夜,以合家頭髮燒灰,同腳底泥包,投井中。咒曰∶我家眷屬,不害傷寒,瘟魔遠遁,四季平安。急急如九天金輪王敕令。
避瘟方於病患出汗時,身下舒一挑擔,則不傳染,須舒於褥底下,不得近身,恐挑擔涼,冰汗不出。
殺鬼丹
虎頭骨(真者,酥炙) 桃(梟系桃之幹在樹上者) 斧頭木(系斧柄入斧頭中之木)
雄黃(明亮者,另研) 桃仁(去皮、尖,麩炒黃) 硃砂(光明者,另研,各一錢五分) 犀角屑木香白朮鬼箭羽(各一錢) 麝香(七分五厘)
共為粗末,帶之,可避瘟疫。
一方於春分日,用遠志去心,水煎。日未出時,東面飲二盅,探吐,則疾疫不生。
一方於穀雨以後,用川芎、蒼朮、白芷、 本、零陵香各等分,煎水沐浴三次,以洩其汗,汗出臭者無病。
□吐免疫。
桃湯元日,服桃湯,壓邪氣,制百鬼。
納椒井中臘日之夜,令人持椒臥井旁,無與人言,納椒井中,可除瘟病。一方,除夜取椒廿粒行之。
又方元日,飲蒼朮湯並用湯沐浴及焚燒,可避終歲疫。
逐蠅祛疫法憶昔年,入夏瘟疫大行,有紅頭青蠅千百為群,凡入人家,必有患瘟疫而亡者。
後傳一法,用鐵盆不拘大小,納白礬四兩,用滾水傾入盆內,令滿,將礬化開,次以口含火酒,連噴三口於盆內,又取桃核一枚,割兩頭,令通去仁,用紙包槍藥少許,塞桃核空殼內,用紅線繩一根,穿入核內,將紅線為弦,取桃枝縛作一弓,安於鐵盆中。凡水內,弓背在下,弓弦向上。
再用桃木作箭三枝,插於盆外,青蠅自當遠避,舉家即免瘟病。其盆隨便安於宅之僻處,經歲莫動,相傳極效。松峰記。
避瘟方新布盛大豆,納井中,一宿取出,每服七粒。
避疫椒柏酒除日,用椒三七粒,東向側柏七枝,浸酒一瓶,元日飲之。
通治疫癘方常以東行桃枝煎湯浴之。(未病已病皆治。)
避瘟方以絳囊盛馬蹄屑佩之,男左女右。
預防熱病(兼治急黃賊風。)
葛粉(二升) 生地(一升) 豉(半升)
食後,米飲服三錢,日三服,已病則日五服。
避瘟不染米為末,頓服之。
又方三月三日,取黍面和菜作羹食。
預解瘡疹茜根煎汁,入少酒服。(時行疹子正發時,服此則可無患。)
李子建殺鬼丸避瘟疫,殺一切魑魅魍魎。
藜蘆(三兩) 虎骨頭(兩半) 雄黃鬼臼天雄皂莢蕪荑(各五錢)
共為末,揉入艾絨中,用壯紙二層卷作筒。遇瘟疫時點著,薰病患房中。
七物虎頭丸(避瘟殺鬼。)
虎頭硃砂雄黃(各兩半) 鬼臼皂莢蕪荑雄黃(各一兩)
為末,熔蠟丸彈子大。紅絹袋盛一丸,系男左女右臂上,又懸屋四角,晦望夜半各當戶燒一丸,晨起各人吞小豆大一丸,則不傳染。
太乙流金散(大避瘟疫。)
雄黃(兩半) 羚羊角(一兩) 雌黃白礬鬼箭羽(各七錢半)
共粗末,三角絳囊盛一兩,帶心前,並掛戶上,又青布包少許,中庭燒之。臘月鼠燒之避瘟氣。又於正旦所居處埋之,避瘟疫氣。
避瘟方
除瘟方
《松峰說疫》
避瘟方
雄黃丸治瘟不相染。
明雄(一兩,研) 丹參赤小豆(炒熟) 鬼箭羽(各二兩)
共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日空心,溫水下五丸。
避瘟丹燒之能避一切穢惡邪氣。
蒼朮乳香甘松細辛芸香降真香(等分) 糊為丸豆大。每用一丸焚之,良久又焚一丸,略有香氣即妙。
福建香茶餅能避一切瘴氣瘟疫,傷寒穢氣,不時噙化。
沉香白檀(各一兩) 兒茶(二兩) 粉草(五錢) 麝香(五分) 冰片(三分)
共為細末,糯米湯調,丸黍米大,噙化。
透頂清涼散凡遇時令不正,瘟疫流行,人各帶之,或嗅鼻,可免侵染。
白芷細辛當歸明雄牙皂(等分)
共為細末,瓷瓶貯,勿洩氣。用時令病者噙水口內,將藥鼻,吐水取嚏,不嚏再吹,嚏方止。已患未患者皆宜用。
神聖避瘟丹
蒼朮(君,倍) 香附羌活獨活甘松山奈白芷赤箭大黃雄黃(各等分)
共為末,糊丸彈子大,黃丹為衣,曬乾。正月初一平旦,焚一炷避除一歲瘟疫邪氣。
老君神明散避瘟疫。
蒼朮(一錢) 桔梗(二錢五分) 細辛附子(炮,去黑皮,各一兩) 烏頭(四兩,去皮、尖)
共為細末,帶於身邊,可免瘟疫。不可服。
藜蘆散一名赤散,避瘟疫。
藜蘆躑躅乾薑(各一兩) 丹皮皂角(各一兩六錢) 細辛(十八銖) 桂枝(一作桂心)附子硃砂(一作真珠,另研,各六兩)
共為粗末,絳囊系臂上,男左女右,覺病作,取藥末少許,納鼻中。嫌分量多,和時四分之一亦可,後皆倣此。
務成子螢火丸主避瘟疾惡氣,百鬼虎野狼,蛇虺蜂蠆諸毒。五兵白刃盜賊兇害,皆避之。
螢火蟲鬼箭羽(去皮) 蒺藜礬石(各一兩, 枯) 雄黃雌黃(各二兩) 羚羊角鍛灶灰錘柄(入斧頭木,燒焦,各兩半)
共為粗末,以雞子黃、雄雞冠一具,和之如杏仁大。紅綢縫三角囊盛五丸,帶左臂上,仍可掛於門戶。
屠蘇酒
大黃(十五銖) 白朮(十銖) 桔梗(十五銖) 川椒(十五銖,炒出汗) 防風(六銖)烏頭(六銖,炒) 桂枝(十五銖) (六銖,乃今之二錢半,廿四銖為一兩)
入紅囊中,於臘月晦日,懸井中。毋著水,元旦出藥入酒中,煎數沸,於東向戶中飲之。先自小者飲起,飲三朝。若每年飲,可代代無病。內外井中,宜悉著藥,忌豬、羊、牛肉,生蔥、桃、李、雀肉。
避瘟丹
蒼朮紅棗和丸燒之。
又方時瘟疫流行,水缸內每早投黑豆一握,全家無恙。五更潛投黑豆大握於井中,勿令人見,飲水,傢俱無恙。
入病家不染方香油和雄黃、蒼朮末,塗鼻孔,既出,紙條探嚏。如無黃、術,即香油亦可。飲雄黃酒一杯,或止抹雄黃於鼻孔即妙。
瘟病不染五月五日午時,多采蒼耳嫩葉陰乾收之。遇疫時,為末,冷水服二錢。或水煎,舉家皆飲,能避邪惡。
避瘟良方瘟疫盛行,車前子隔紙焙為末,服即不染。
瘟疫不染方將初病患貼身衣服,甑上蒸過,合家不染。
又避瘟方入瘟家,以麻油塗鼻孔,出再取嚏,則不染。
避瘟方以桃葉上蟲,搗爛,涼水調服,瘟疫不染。(一方止用桃蟲蠹尿。)
又方以赤小豆、糯米,浸水缸中,每日取水用。
又方以貫眾浸水用之,或蒼朮浸水用。
斷瘟法密以艾灸病患床四角,各一壯,勿令人知,不染。凡入瘟家,常以雞鳴時,默念四海神名三七遍。百邪不犯。
東海神呵明西海神巨乘南海神祝融北海神禺強每入病室,存心念三遍,勿退場門。
雄狐屎(在山中石上或竹木上,尖頭者。)燒之,避惡去瘟疫。
茵陳烏梅湯治瘟疫。
九九盡日,茵陳連根採,陰乾。遇瘟疫起,每一人用茵陳五分,烏梅二個,打碎,水二盅,煎八分,熱服,汗出即愈。
赤豆避瘟法(正月七日。)用新布囊盛赤小豆,置井中,三日取出。舉家皆服,男十粒,女廿粒,瘟則遠避。
姜酒避瘟法凡遇瘟疫行時,出門須先飲燒酒一杯,回家時仍再飲一杯,然後食別物,但勿至醉。不能飲者,出入可食薑蒜,或以塞鼻。
神砂避瘟丸神砂一兩,研細,白蜜和丸麻子大。以太歲日或平旦,一家皆向東方,用井花冷水各吞廿一丸,永無疫患。忌葷一日。
一方元日五更,以紅棗祭五瘟畢,合家食之吉。
一方正月上寅日,取女菁草末三合,絳袋盛,掛帳中,能避瘟。
避瘟殺鬼丸(如要少做,或四分之一,或改兩作錢皆可。一方有空心青鱉甲作龜甲。)
雄黃雌黃(各三兩) 山甲龍骨鱉甲皮(各二兩) 川芎(二兩) 禹餘糧(二兩)真珠(酌加) 羚羊角(七兩) 虎頭骨(七兩) 樗雞(十五枚,如無,以芫青十五枚代)東門上雄雞頭(一枚)
共為末,蠟溶為丸,彈子大。每正旦,病家門口燒一兩丸,並每人帶一丸,男左女右。避疫殺鬼。並弔喪問疾,皆吉。
太蒼公避瘟丹凡官舍旅館,久無人到,積濕積邪,容易侵人,焚之可以遠此。五六月,終日焚之,可以避瘟。
蒼朮(一斤) 台芎黃連白朮羌活(各八兩) 川芎草烏細辛柴胡防風獨活甘草本白芷香附當歸荊芥天麻官桂甘松乾薑山奈麻黃牙皂白芍(各四兩) 麝香(三分)
共為細末,□點之。
一方除夜,將家中所餘雜藥(調和成一處者。)焚之,並焚蒼朮,可避瘟疫。
一方除夜有行瘟疫使者,降於人間。以黃紙朱書“天行已過”四字,貼於門額,吉。
一方懸掛馬尾松枝,可免瘟疫。
一方天行時氣,宅舍怪異,並燒降真香有驗。
一方兜木香燒之,去惡氣,除病瘟,產兜渠國。
一方燒青木香、薰陸、安息膠香,可避瘟疫。
燒香避瘟樞密王博文,每於正旦四更,燒丁香避瘟。
入病家不染用舌頂上額,努力閉氣一口,使氣充滿毛竅,則不染。
避瘟丹燒之避瘟邪氣。
乳香蒼朮細辛生草川芎降真白檀棗肉丸,焚燒。
不染瘟方
雄黃(五錢) 赤小豆(一兩) 蒼朮(一兩,泔浸去皮,壁土炒)
共為細末,水調。每服一錢。
又方姜豉和白朮浸酒,舉家常服。(一方無術。)
又方初伏,採黃花蒿陰乾,冬至日研末收存,至元旦蜜調服。
又方六月六日,採馬齒莧曬乾,元旦煮熟,鹽醋調食之。
又方元日,用麻子三七粒,赤豆七粒,共撒井中,避瘟。
又方元日,吞赤小豆七粒,服椒酒一杯,卻病避瘟。
又方立春後庚子日,溫蔓菁汁,合家並服,不拘多少,可避瘟。蘿蔔汁亦可。(蔓菁亦云蕪菁。)
麻豆投井方除夜四更時,取麻子、赤小豆各廿七粒,並佳人發少許,同投井中,終歲無傷寒瘟疫。
發泥投井除夜,以合家頭髮燒灰,同腳底泥包,投井中。咒曰∶我家眷屬,不害傷寒,瘟魔遠遁,四季平安。急急如九天金輪王敕令。
避瘟方於病患出汗時,身下舒一挑擔,則不傳染,須舒於褥底下,不得近身,恐挑擔涼,冰汗不出。
殺鬼丹
虎頭骨(真者,酥炙) 桃(梟系桃之幹在樹上者) 斧頭木(系斧柄入斧頭中之木)
雄黃(明亮者,另研) 桃仁(去皮、尖,麩炒黃) 硃砂(光明者,另研,各一錢五分) 犀角屑木香白朮鬼箭羽(各一錢) 麝香(七分五厘)
共為粗末,帶之,可避瘟疫。
一方於春分日,用遠志去心,水煎。日未出時,東面飲二盅,探吐,則疾疫不生。
一方於穀雨以後,用川芎、蒼朮、白芷、 本、零陵香各等分,煎水沐浴三次,以洩其汗,汗出臭者無病。
□吐免疫。
桃湯元日,服桃湯,壓邪氣,制百鬼。
納椒井中臘日之夜,令人持椒臥井旁,無與人言,納椒井中,可除瘟病。一方,除夜取椒廿粒行之。
又方元日,飲蒼朮湯並用湯沐浴及焚燒,可避終歲疫。
逐蠅祛疫法憶昔年,入夏瘟疫大行,有紅頭青蠅千百為群,凡入人家,必有患瘟疫而亡者。
後傳一法,用鐵盆不拘大小,納白礬四兩,用滾水傾入盆內,令滿,將礬化開,次以口含火酒,連噴三口於盆內,又取桃核一枚,割兩頭,令通去仁,用紙包槍藥少許,塞桃核空殼內,用紅線繩一根,穿入核內,將紅線為弦,取桃枝縛作一弓,安於鐵盆中。凡水內,弓背在下,弓弦向上。
再用桃木作箭三枝,插於盆外,青蠅自當遠避,舉家即免瘟病。其盆隨便安於宅之僻處,經歲莫動,相傳極效。松峰記。
避瘟方新布盛大豆,納井中,一宿取出,每服七粒。
避疫椒柏酒除日,用椒三七粒,東向側柏七枝,浸酒一瓶,元日飲之。
通治疫癘方常以東行桃枝煎湯浴之。(未病已病皆治。)
避瘟方以絳囊盛馬蹄屑佩之,男左女右。
預防熱病(兼治急黃賊風。)
葛粉(二升) 生地(一升) 豉(半升)
食後,米飲服三錢,日三服,已病則日五服。
避瘟不染米為末,頓服之。
又方三月三日,取黍面和菜作羹食。
預解瘡疹茜根煎汁,入少酒服。(時行疹子正發時,服此則可無患。)
李子建殺鬼丸避瘟疫,殺一切魑魅魍魎。
藜蘆(三兩) 虎骨頭(兩半) 雄黃鬼臼天雄皂莢蕪荑(各五錢)
共為末,揉入艾絨中,用壯紙二層卷作筒。遇瘟疫時點著,薰病患房中。
七物虎頭丸(避瘟殺鬼。)
虎頭硃砂雄黃(各兩半) 鬼臼皂莢蕪荑雄黃(各一兩)
為末,熔蠟丸彈子大。紅絹袋盛一丸,系男左女右臂上,又懸屋四角,晦望夜半各當戶燒一丸,晨起各人吞小豆大一丸,則不傳染。
太乙流金散(大避瘟疫。)
雄黃(兩半) 羚羊角(一兩) 雌黃白礬鬼箭羽(各七錢半)
共粗末,三角絳囊盛一兩,帶心前,並掛戶上,又青布包少許,中庭燒之。臘月鼠燒之避瘟氣。又於正旦所居處埋之,避瘟疫氣。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28
- 文章: 3348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松峰說疫
《松峰說疫》卷之五·諸方
除瘟方
松峰審定五瘟丹(一名涼水金丹,一名代天宣化丹。)專治時症瘟疫,發熱頭身腹痛,譫語無汗,日久不愈。或發黃斑疹與痧,或二便五六日不行等症,並暑月一切熱症。
又解痘疹毒。
甘草(制,甲己年為君) 黃芩(乙庚年為君) 黃柏(丙辛年為君) 梔子(丁壬年為君)黃連(戊癸年為君) 香附(去淨細毛)蘇葉(鳳頭者) 蒼朮(米泔浸) 陳皮(以上四味為臣)明雄(另研細) 硃砂(另研細)
制甘草法∶立冬日,取大青竹竿,一頭截去節,一頭留節,納生甘草末於內,蠟封緊口,浸糞坑中,頭冬至取出,曬乾聽用。
前甘草等五味,當以某年為君者,多臣數之半。如甘草用二兩,則香附等四味止用一兩也。
雄朱又減臣數之半,止用五錢矣。於冬至日,將甘草等九味,共為末,雄朱另研,以一半入甘草等藥末中為丸,留一半為衣,再用飛金為衣。大人服者,丸如梧子;小兒服者,丸如黍米。雪水生蜜為丸,面東服五十丸。病輕日淺者,一服而愈,病深日久者,三四服而痊。忌腥辛辣油膩煎炒一切濃味。其分兩如君用一兩,臣則五錢,多寡不論。總臣減君一半,雄朱又減臣一半也。
松峰曰∶此方見《萬氏家傳·瘟疫門》中,與《馬氏瘟疫發源》書內所載互有異同。萬氏有蒼、陳,而馬則無之。萬氏香附制炒,而馬氏言俱不見火。萬氏用雪為丸,而馬氏用大黃膏子。萬氏不貼金,而馬氏則貼金。萬氏服用滾白水,而馬氏則用涼水。萬氏甘草法制,而馬氏不法制。其餘俱各相同。愚意甘草製之則成人中黃,大能祛疫。蒼朮、香附,吾用其生者,蓋炒之則未免有火氣。飛金重貼亦妙,以其鎮靜也。至於用大黃膏為丸,於初感瘟疫邪尚在經者,大不相宜,當仍以雪水為丸,如恐不粘,酌加生蜜則易丸。初感瘟疫者,用滾白水送,大熱時冷水送,不大便時方用大黃水送。取二方而斟酌盡善,此為近之。
柴胡白虎煎治陽明溫熱,表邪不解等症。
柴胡黃芩麥冬(各二錢) 石膏(三錢) 甘草(七分) 引用竹葉
柴葛煎治瘟毒表裡俱熱,能散毒養陰,並治痘疹。
柴胡幹葛黃芩連翹(去隔) 白芍(酒炒) 甘草水煎服。
歸柴飲治營虛不能作汗,及真陰不足,外感寒邪難解者,此神方也。大便多、溏者,以冬術代當歸亦佳。
當歸(一兩) 柴胡(五錢) 炙草(八分)
流水煎,或加薑三五片,或加陳皮一錢,或加參。
人馬平安散治一切時症,風寒暑濕,內傷生冷凍飲料食,頭風頭痛,心痛,絞腸痧,悶氣,小腸疝氣,牙痛,豬羊瘋症。用簪腳點兩眼角,或吹鼻孔,男左女右。
焰硝(二錢) 硃砂明雄(各一錢) 冰片(五分) 麝香(一錢)
共為細末,端陽午時修合,瓷瓶收貯,勿出氣。
神仙祛瘟方服後已病者即痊,未病者不染。
撫芎(八錢五分) 蒼朮(三錢三分三厘,米泔浸,炒) 甘草(一錢六分六厘) 幹葛(一錢三分六厘) 生薑(三片) 蔥(三棵)
連根水二碗,煎八分,空心服。病急者即當急服,勿拘空心之說。撫芎用一錢亦效,已試。
葛根淡豉湯治四時感冒。
葛根(五錢) 淡豉(三錢)
煎服,入薑汁少許。
人中黃丸一味,不拘多少,飯為丸,綠豆大,下十五丸。
炒麩熨法熱邪傳裡,服藥後將鹽炒麩一升,絹包於病患腹上熨之。藥氣得熱則行,大便易通。
松毛酒可避五年瘟。
松毛(細切,末)
酒下二錢,日三服。
薑糖引治瘟疫,兼治傷寒。
白糖(一兩) 生薑(五錢,搗爛)
滾水和服,不應,再服。
頭痛如破
連須蔥(半斤) 生薑(二兩)
水煮,溫服。
姜熨法治胸膈不寬,一切寒結熱結,水結痰結,痞氣結。生薑搗如泥,將汁擰出存用。取渣炒熱絹包,揉熨心胸脅下,渣冷,入汁炒,再熨。
仙傳吐法治一切瘟疫,傷寒傷風,傷酒傷食。(病初得,用之更宜。)飲百沸湯半碗,以手揉肚再飲,再揉,直至腹無所容。用雞翎探吐,吐後煎蔥醋湯飲之,覆衣取汗,甚捷。
諸葛行軍散
綠豆粉(一兩) 麻黃(末,八錢)
共研爛,和勻。每服一錢,用無根水調服,汗出即愈。
靈寶避瘟丹
蒼朮(一斤) 降香(四兩) 雄黃(二兩) 硫黃(一兩) 硝石(一兩) 柏葉(半斤)丹參(二兩) 桂皮(二兩) 藿香(二兩) 白芷(四兩) 桃頭(四兩,五月五日午時收)雄狐糞(二兩,尖頭者是) 菖蒲根(四兩) 升麻(一兩) 商陸根(二兩) 大黃(二兩) 羌活(二兩) 獨活(二兩) 雌黃(一兩) 叭香(如無,可減) 赤小豆(二兩) 仙茅(二兩)硃砂(二兩) 鬼箭羽(二兩)
以上共二十四味,按二十四氣為末,米糊為丸,如彈子大,焚一丸。
松峰按∶桃頭不知何物,豈桃樹尖耶。叭香出叭國,色黑有紅潤者佳,以軟靜色明者為上。燒之能避邪魅。
逐瘟方
地黃(八兩) 巨勝子(一升,研,再同地黃搗爛) 牛膝(四兩) 五加皮(四兩)地骨皮(四兩) 官桂防風(各二兩) 仙靈皮(三兩)
用牛乳五兩,同甘草湯浸三日,以半升同乳拌仙靈皮,放瓷瓶內,飯鍋中蒸之,待牛乳盡出,(出字存疑。)方以溫水淘切,同前藥細,袋裝,浸於二斗酒中數日,藥味全下後去渣,十月朔飲至冬至。
一方雪水能解瘟疫。(當收貯聽用。)單飲煎藥俱可。
一方臘月取皂角燒為末,收貯。遇時疫,早起井華水調服一錢,或加薑汁、蜜少許。(井華水,清晨第一次汲者。)
幹艾煎治瘟疫頭痛,壯熱脈盛。
幹艾葉(三升)
水一斗,煮一升,頓服取汗。
松峰按∶水酒以升斗計,不行於今久矣,況艾葉乎?用時艾葉計以錢,水計以盅可耳。
椿皮煎治瘟疫頭痛壯熱,初得二三日者。
生椿皮(一升,切)
水二升半,煎,每服八合。
松峰雲∶椿系香椿。今之臭椿乃樗耳。
蒿柳汁治瘟疫傷寒,不論日之多少。
黃蒿心(七個) 柳條心(七個)
入碗內搗爛,(或少加水亦可。)濾去渣,用雞子一個,飛金三帖,和汁攪勻,令病患一口吸盡,隨即炒鹽半碗,研細羅下,用手蘸鹽,將病患胸腹並前後心遍擦,再速用黃蒿、柳條熬滾水,將病患周身蕩之。照方如是者三次,立時發汗而痊。
呂祖塞鼻丹歌曰∶沉香木香(皆末)共乳香,硼砂皂角共良薑,細辛當歸各等分,巴豆川椒及麝香;又加硃砂雄黃等,血蠍砂熟棗穣,(搗爛。)每粒丸成桐子大,呼吸補瀉便離床;口含冷水面朝上,(仰臥。)不問輕重一炷香,祖師留下靈丹藥,諸病聞之自安康。(用此藥治瘟疫亦可,故選入。治瘟疫應去巴豆。)
人馬平安行軍散
明雄硃砂火硝枯礬乳香(去油) 兒茶冰片麝香硼砂沒藥(去油)
各等分,共為細末。點大眼角,男左女右。冰麝少加亦可。一點絞腸痧,二點氣腰痛,三點重傷風,四點蟲蠍傷,五點火眼發,六點走風痛,七點急心痛,八點急頭痛,九點火牙痛,十點牛馬驢。
神柏散治瘟疫。用廟社中西南柏樹東南枝,(疑用嫩枝帶葉者)。曬乾研末。新汲水下二錢,日三次。
六合定中丸
蘇葉(二兩,炒) 宣木瓜(二兩,微炒) 真藿香(二兩,帶梗) 子丁香(一兩,研,毋見火) 白檀(一兩) 香薷(一兩,曬,不見火) 木香(一兩,不見火) 甘草(一兩,微炒)
共為細末,滴水為丸如椒大。每服二錢。一治胸膈飽悶,用生薑二片,煎水服。一嘔吐用滾水半盅,對薑汁少許服。一霍亂用生薑二片煎水,加炒鹽五分服。一不服水土,煨姜三片,煎水服。一絞腸痧,炒鹽水煎服。一泄瀉,生薑煎水服。
藕蜜漿治時氣瘟症。生藕,搗取汁一盅,入蜜一合,和勻,分作兩服。
生薑益元煎
益元散(三錢) 生薑(三錢,搗)
黃酒、水各半盅,煎三滾,溫服即愈。除瘟解毒。
松峰雲∶方書每言一滾者,蓋言煎滾取下,落滾再煎,再落,如是者三。
天行病心悶用水中苔搗取汁。
治瘟方用紅糖入罐內,封固,蠟塞口,臘月浸糞坑中,二月取出,遇瘟疫,用水調服。
患疫忌葷一日。
牛桑飲治餘熱不退,煩渴,四肢無力,不能飲食。牛蒡根,(生、搗汁)約五六合,空腹分二服,服訖,取桑葉一大把,炙黃水一升,煮五六合服,暖覆取汗。無葉用枝。
白藥散治瘟疫。白藥子(出江西,葉似烏舊子,如綠豆)。末,空腹,水頓服,即仰臥一食時,候心頭悶亂或噁心,腹內如車鳴刺痛,良久或吐利數次,皆勿怪,服冷粥一碗止之。
神曲煎(此方治瘟疫初起。自直隸傳來,試之亦不甚效。意或瘟疫由食積而發者,服之始效耶。)
神曲(五錢,炒) 青皮(一錢) 葛根(一錢) 枳實(錢五) 紅曲(錢五) 芫荽(根,七條,鮮者更妙)
栝蔞湯大栝蔞一個,取瓤,置碗中,熱湯一碗沃之,蓋良久,去渣,不拘時服。
治熱病頭痛發熱。
一方船底苔,療天行時疫,伏熱溫毒。
治瘟疫秘方
麥冬(三錢,去心) 燈心(三十寸) 芫荽梗(三十寸) 棗三枚(劈) 竹葉(三十片)
流水煎,熱服。
治瘟疫並大頭方
大力子防風(各等分)
共為末,每用五錢,黃酒一盅,水一大盅,同煎,空腹溫服,蓋被出汗。
六一泥飲治瘟疫八九日,已經汗、下不退,口渴咽乾欲飲水者。六一泥(即蚯蚓糞。)
不拘多少,新汲水調服。
雞子拖法(治同上。)用雞子打一孔,留黃,將青傾在病者腹上,用手在腹上圓轉攤搓,久則漸成白沫,用手抹棄,再敲開一雞子,依樣搓之。止用四五枚,腹內便覺清涼。
觀音救苦散專治傷風傷寒,並疫氣所侵,稍覺頭昏腦悶,項背拘急,吹鼻取嚏,毒瓦斯隨散,永不染著,仙方也。
川芎藿香黎蘆(各三錢) 丹皮(去心) 元胡索硃砂(各二錢) 雄黃白芷牙皂(各四錢)
七味草藥共為細末,朱雄另研,調入收貯。用時先噙水在口內,次以藥吸入兩鼻孔,吐水取嚏。未病者吹之不染,牛馬等受瘟者,吹之亦效。
治鬼魅魘人法
降香(末,一錢) 皂角(末,一錢) 硃砂雄黃(各三分,研) 麝香(三分,與上同研)艾葉(五錢,揉爛)
將藥末揉入艾中,草紙裹為長筒,點、放床底則不魘,兼祛百怪噁邪之氣。
太乙紫金錠(一名紫金丹,一名玉樞丹。)瘟疫煩亂發狂,喉閉喉風,以及陰陽二毒,傷寒心悶,狂言,胸膈滯寒,邪毒未出,俱薄荷湯下。凡遇天行時疫,沿街闔戶傳染者,用桃根湯磨濃滴鼻孔,再服少許,任入病家不染。兼治數十種雜症,用引各殊,俱載《醫宗金鑑·外科·脾發疽門》中,茲不錄。
雄黃(三錢,取明紅大塊研) 硃砂(三錢,大而有神氣者,研) 麝香(三錢,真者揀淨皮毛,研)川五倍子(二兩,一名文蛤,捶破去蟲屎,研) 紅芽大戟(一兩五錢,去蘆根,洗淨,焙乾為末。杭州紫色者為上,江南土大戟次之。北方綿大戟,色白性烈害人,勿用) 千金子仁(一兩,白者去油,一名續隨子)
上藥各擇精品,於淨室中製畢,候端午、七夕、重陽,或天月德,天醫黃道上吉之辰,合藥。
前三日齋戒,至期,更衣洗手薰香,設藥王牌位,焚香拜禱畢,將前藥逐味稱准,入大乳缽內,再研數百轉,入細石臼內,漸加糯米濃汁調和,軟硬得中,用杵搗千餘下,至極光潤為度。每錠一錢。修合時,除使令之人,餘皆忌見。做此藥唯在潔誠方效。病患每服一錠,勢重者再服一錠,以通利為度。利後溫粥補之。
通治瘟病初得頭痛,脈大壯熱。小蒜汁,少加水頓服,再服即痊。
嵐瘴大蒜,生熟各七片共食。少頃腹鳴,或吐血泄瀉即愈。
治時氣豬脂如彈丸,溫水化服,日三次。
苦參酒治瘟疫欲死,並治熱毒瓦斯欲死。苦參一兩,黃酒一壺煮半壺,飲盡當吐則愈。諸毒病服之,覆取汗皆愈。(此方三見,各有不同,故並錄之。)
梓皮飲生梓白皮切,水煎服。治時氣瘟病,頭痛壯熱,初得一二日者。瘟病复感寒邪,變為胃,治同。
HT 荷汁治傷寒瘟病,初得頭痛壯熱脈盛者。HT 荷連根葉搗,絞汁服。
治瘟疫虎耳草擂酒服,治瘟疫。
時行風熱菜(音甜,一名,齊魯名為滾當。)搗汁飲之。
梨甘飲通治瘟疫。
梨樹皮大粉草(各一兩) 黃秫谷(一合,為末) 百草霜(一錢)
共為細末,每服三錢,白湯日二服。
時氣頭痛煩熱皂角燒研,入薑汁、蜜各少許,水和二錢服之。先以熱水淋浴,後服藥,取汗即愈。
時疾煩悶瀉痢大渴孕婦心熱等症蘆根一兩,煎濃湯服。
天行熱疾煩渴發狂及服金石心熱發渴並煮苧汁服。
瘟毒大熱壯豬幹糞,水漬,取清飲。
除瘟方
松峰審定五瘟丹(一名涼水金丹,一名代天宣化丹。)專治時症瘟疫,發熱頭身腹痛,譫語無汗,日久不愈。或發黃斑疹與痧,或二便五六日不行等症,並暑月一切熱症。
又解痘疹毒。
甘草(制,甲己年為君) 黃芩(乙庚年為君) 黃柏(丙辛年為君) 梔子(丁壬年為君)黃連(戊癸年為君) 香附(去淨細毛)蘇葉(鳳頭者) 蒼朮(米泔浸) 陳皮(以上四味為臣)明雄(另研細) 硃砂(另研細)
制甘草法∶立冬日,取大青竹竿,一頭截去節,一頭留節,納生甘草末於內,蠟封緊口,浸糞坑中,頭冬至取出,曬乾聽用。
前甘草等五味,當以某年為君者,多臣數之半。如甘草用二兩,則香附等四味止用一兩也。
雄朱又減臣數之半,止用五錢矣。於冬至日,將甘草等九味,共為末,雄朱另研,以一半入甘草等藥末中為丸,留一半為衣,再用飛金為衣。大人服者,丸如梧子;小兒服者,丸如黍米。雪水生蜜為丸,面東服五十丸。病輕日淺者,一服而愈,病深日久者,三四服而痊。忌腥辛辣油膩煎炒一切濃味。其分兩如君用一兩,臣則五錢,多寡不論。總臣減君一半,雄朱又減臣一半也。
松峰曰∶此方見《萬氏家傳·瘟疫門》中,與《馬氏瘟疫發源》書內所載互有異同。萬氏有蒼、陳,而馬則無之。萬氏香附制炒,而馬氏言俱不見火。萬氏用雪為丸,而馬氏用大黃膏子。萬氏不貼金,而馬氏則貼金。萬氏服用滾白水,而馬氏則用涼水。萬氏甘草法制,而馬氏不法制。其餘俱各相同。愚意甘草製之則成人中黃,大能祛疫。蒼朮、香附,吾用其生者,蓋炒之則未免有火氣。飛金重貼亦妙,以其鎮靜也。至於用大黃膏為丸,於初感瘟疫邪尚在經者,大不相宜,當仍以雪水為丸,如恐不粘,酌加生蜜則易丸。初感瘟疫者,用滾白水送,大熱時冷水送,不大便時方用大黃水送。取二方而斟酌盡善,此為近之。
柴胡白虎煎治陽明溫熱,表邪不解等症。
柴胡黃芩麥冬(各二錢) 石膏(三錢) 甘草(七分) 引用竹葉
柴葛煎治瘟毒表裡俱熱,能散毒養陰,並治痘疹。
柴胡幹葛黃芩連翹(去隔) 白芍(酒炒) 甘草水煎服。
歸柴飲治營虛不能作汗,及真陰不足,外感寒邪難解者,此神方也。大便多、溏者,以冬術代當歸亦佳。
當歸(一兩) 柴胡(五錢) 炙草(八分)
流水煎,或加薑三五片,或加陳皮一錢,或加參。
人馬平安散治一切時症,風寒暑濕,內傷生冷凍飲料食,頭風頭痛,心痛,絞腸痧,悶氣,小腸疝氣,牙痛,豬羊瘋症。用簪腳點兩眼角,或吹鼻孔,男左女右。
焰硝(二錢) 硃砂明雄(各一錢) 冰片(五分) 麝香(一錢)
共為細末,端陽午時修合,瓷瓶收貯,勿出氣。
神仙祛瘟方服後已病者即痊,未病者不染。
撫芎(八錢五分) 蒼朮(三錢三分三厘,米泔浸,炒) 甘草(一錢六分六厘) 幹葛(一錢三分六厘) 生薑(三片) 蔥(三棵)
連根水二碗,煎八分,空心服。病急者即當急服,勿拘空心之說。撫芎用一錢亦效,已試。
葛根淡豉湯治四時感冒。
葛根(五錢) 淡豉(三錢)
煎服,入薑汁少許。
人中黃丸一味,不拘多少,飯為丸,綠豆大,下十五丸。
炒麩熨法熱邪傳裡,服藥後將鹽炒麩一升,絹包於病患腹上熨之。藥氣得熱則行,大便易通。
松毛酒可避五年瘟。
松毛(細切,末)
酒下二錢,日三服。
薑糖引治瘟疫,兼治傷寒。
白糖(一兩) 生薑(五錢,搗爛)
滾水和服,不應,再服。
頭痛如破
連須蔥(半斤) 生薑(二兩)
水煮,溫服。
姜熨法治胸膈不寬,一切寒結熱結,水結痰結,痞氣結。生薑搗如泥,將汁擰出存用。取渣炒熱絹包,揉熨心胸脅下,渣冷,入汁炒,再熨。
仙傳吐法治一切瘟疫,傷寒傷風,傷酒傷食。(病初得,用之更宜。)飲百沸湯半碗,以手揉肚再飲,再揉,直至腹無所容。用雞翎探吐,吐後煎蔥醋湯飲之,覆衣取汗,甚捷。
諸葛行軍散
綠豆粉(一兩) 麻黃(末,八錢)
共研爛,和勻。每服一錢,用無根水調服,汗出即愈。
靈寶避瘟丹
蒼朮(一斤) 降香(四兩) 雄黃(二兩) 硫黃(一兩) 硝石(一兩) 柏葉(半斤)丹參(二兩) 桂皮(二兩) 藿香(二兩) 白芷(四兩) 桃頭(四兩,五月五日午時收)雄狐糞(二兩,尖頭者是) 菖蒲根(四兩) 升麻(一兩) 商陸根(二兩) 大黃(二兩) 羌活(二兩) 獨活(二兩) 雌黃(一兩) 叭香(如無,可減) 赤小豆(二兩) 仙茅(二兩)硃砂(二兩) 鬼箭羽(二兩)
以上共二十四味,按二十四氣為末,米糊為丸,如彈子大,焚一丸。
松峰按∶桃頭不知何物,豈桃樹尖耶。叭香出叭國,色黑有紅潤者佳,以軟靜色明者為上。燒之能避邪魅。
逐瘟方
地黃(八兩) 巨勝子(一升,研,再同地黃搗爛) 牛膝(四兩) 五加皮(四兩)地骨皮(四兩) 官桂防風(各二兩) 仙靈皮(三兩)
用牛乳五兩,同甘草湯浸三日,以半升同乳拌仙靈皮,放瓷瓶內,飯鍋中蒸之,待牛乳盡出,(出字存疑。)方以溫水淘切,同前藥細,袋裝,浸於二斗酒中數日,藥味全下後去渣,十月朔飲至冬至。
一方雪水能解瘟疫。(當收貯聽用。)單飲煎藥俱可。
一方臘月取皂角燒為末,收貯。遇時疫,早起井華水調服一錢,或加薑汁、蜜少許。(井華水,清晨第一次汲者。)
幹艾煎治瘟疫頭痛,壯熱脈盛。
幹艾葉(三升)
水一斗,煮一升,頓服取汗。
松峰按∶水酒以升斗計,不行於今久矣,況艾葉乎?用時艾葉計以錢,水計以盅可耳。
椿皮煎治瘟疫頭痛壯熱,初得二三日者。
生椿皮(一升,切)
水二升半,煎,每服八合。
松峰雲∶椿系香椿。今之臭椿乃樗耳。
蒿柳汁治瘟疫傷寒,不論日之多少。
黃蒿心(七個) 柳條心(七個)
入碗內搗爛,(或少加水亦可。)濾去渣,用雞子一個,飛金三帖,和汁攪勻,令病患一口吸盡,隨即炒鹽半碗,研細羅下,用手蘸鹽,將病患胸腹並前後心遍擦,再速用黃蒿、柳條熬滾水,將病患周身蕩之。照方如是者三次,立時發汗而痊。
呂祖塞鼻丹歌曰∶沉香木香(皆末)共乳香,硼砂皂角共良薑,細辛當歸各等分,巴豆川椒及麝香;又加硃砂雄黃等,血蠍砂熟棗穣,(搗爛。)每粒丸成桐子大,呼吸補瀉便離床;口含冷水面朝上,(仰臥。)不問輕重一炷香,祖師留下靈丹藥,諸病聞之自安康。(用此藥治瘟疫亦可,故選入。治瘟疫應去巴豆。)
人馬平安行軍散
明雄硃砂火硝枯礬乳香(去油) 兒茶冰片麝香硼砂沒藥(去油)
各等分,共為細末。點大眼角,男左女右。冰麝少加亦可。一點絞腸痧,二點氣腰痛,三點重傷風,四點蟲蠍傷,五點火眼發,六點走風痛,七點急心痛,八點急頭痛,九點火牙痛,十點牛馬驢。
神柏散治瘟疫。用廟社中西南柏樹東南枝,(疑用嫩枝帶葉者)。曬乾研末。新汲水下二錢,日三次。
六合定中丸
蘇葉(二兩,炒) 宣木瓜(二兩,微炒) 真藿香(二兩,帶梗) 子丁香(一兩,研,毋見火) 白檀(一兩) 香薷(一兩,曬,不見火) 木香(一兩,不見火) 甘草(一兩,微炒)
共為細末,滴水為丸如椒大。每服二錢。一治胸膈飽悶,用生薑二片,煎水服。一嘔吐用滾水半盅,對薑汁少許服。一霍亂用生薑二片煎水,加炒鹽五分服。一不服水土,煨姜三片,煎水服。一絞腸痧,炒鹽水煎服。一泄瀉,生薑煎水服。
藕蜜漿治時氣瘟症。生藕,搗取汁一盅,入蜜一合,和勻,分作兩服。
生薑益元煎
益元散(三錢) 生薑(三錢,搗)
黃酒、水各半盅,煎三滾,溫服即愈。除瘟解毒。
松峰雲∶方書每言一滾者,蓋言煎滾取下,落滾再煎,再落,如是者三。
天行病心悶用水中苔搗取汁。
治瘟方用紅糖入罐內,封固,蠟塞口,臘月浸糞坑中,二月取出,遇瘟疫,用水調服。
患疫忌葷一日。
牛桑飲治餘熱不退,煩渴,四肢無力,不能飲食。牛蒡根,(生、搗汁)約五六合,空腹分二服,服訖,取桑葉一大把,炙黃水一升,煮五六合服,暖覆取汗。無葉用枝。
白藥散治瘟疫。白藥子(出江西,葉似烏舊子,如綠豆)。末,空腹,水頓服,即仰臥一食時,候心頭悶亂或噁心,腹內如車鳴刺痛,良久或吐利數次,皆勿怪,服冷粥一碗止之。
神曲煎(此方治瘟疫初起。自直隸傳來,試之亦不甚效。意或瘟疫由食積而發者,服之始效耶。)
神曲(五錢,炒) 青皮(一錢) 葛根(一錢) 枳實(錢五) 紅曲(錢五) 芫荽(根,七條,鮮者更妙)
栝蔞湯大栝蔞一個,取瓤,置碗中,熱湯一碗沃之,蓋良久,去渣,不拘時服。
治熱病頭痛發熱。
一方船底苔,療天行時疫,伏熱溫毒。
治瘟疫秘方
麥冬(三錢,去心) 燈心(三十寸) 芫荽梗(三十寸) 棗三枚(劈) 竹葉(三十片)
流水煎,熱服。
治瘟疫並大頭方
大力子防風(各等分)
共為末,每用五錢,黃酒一盅,水一大盅,同煎,空腹溫服,蓋被出汗。
六一泥飲治瘟疫八九日,已經汗、下不退,口渴咽乾欲飲水者。六一泥(即蚯蚓糞。)
不拘多少,新汲水調服。
雞子拖法(治同上。)用雞子打一孔,留黃,將青傾在病者腹上,用手在腹上圓轉攤搓,久則漸成白沫,用手抹棄,再敲開一雞子,依樣搓之。止用四五枚,腹內便覺清涼。
觀音救苦散專治傷風傷寒,並疫氣所侵,稍覺頭昏腦悶,項背拘急,吹鼻取嚏,毒瓦斯隨散,永不染著,仙方也。
川芎藿香黎蘆(各三錢) 丹皮(去心) 元胡索硃砂(各二錢) 雄黃白芷牙皂(各四錢)
七味草藥共為細末,朱雄另研,調入收貯。用時先噙水在口內,次以藥吸入兩鼻孔,吐水取嚏。未病者吹之不染,牛馬等受瘟者,吹之亦效。
治鬼魅魘人法
降香(末,一錢) 皂角(末,一錢) 硃砂雄黃(各三分,研) 麝香(三分,與上同研)艾葉(五錢,揉爛)
將藥末揉入艾中,草紙裹為長筒,點、放床底則不魘,兼祛百怪噁邪之氣。
太乙紫金錠(一名紫金丹,一名玉樞丹。)瘟疫煩亂發狂,喉閉喉風,以及陰陽二毒,傷寒心悶,狂言,胸膈滯寒,邪毒未出,俱薄荷湯下。凡遇天行時疫,沿街闔戶傳染者,用桃根湯磨濃滴鼻孔,再服少許,任入病家不染。兼治數十種雜症,用引各殊,俱載《醫宗金鑑·外科·脾發疽門》中,茲不錄。
雄黃(三錢,取明紅大塊研) 硃砂(三錢,大而有神氣者,研) 麝香(三錢,真者揀淨皮毛,研)川五倍子(二兩,一名文蛤,捶破去蟲屎,研) 紅芽大戟(一兩五錢,去蘆根,洗淨,焙乾為末。杭州紫色者為上,江南土大戟次之。北方綿大戟,色白性烈害人,勿用) 千金子仁(一兩,白者去油,一名續隨子)
上藥各擇精品,於淨室中製畢,候端午、七夕、重陽,或天月德,天醫黃道上吉之辰,合藥。
前三日齋戒,至期,更衣洗手薰香,設藥王牌位,焚香拜禱畢,將前藥逐味稱准,入大乳缽內,再研數百轉,入細石臼內,漸加糯米濃汁調和,軟硬得中,用杵搗千餘下,至極光潤為度。每錠一錢。修合時,除使令之人,餘皆忌見。做此藥唯在潔誠方效。病患每服一錠,勢重者再服一錠,以通利為度。利後溫粥補之。
通治瘟病初得頭痛,脈大壯熱。小蒜汁,少加水頓服,再服即痊。
嵐瘴大蒜,生熟各七片共食。少頃腹鳴,或吐血泄瀉即愈。
治時氣豬脂如彈丸,溫水化服,日三次。
苦參酒治瘟疫欲死,並治熱毒瓦斯欲死。苦參一兩,黃酒一壺煮半壺,飲盡當吐則愈。諸毒病服之,覆取汗皆愈。(此方三見,各有不同,故並錄之。)
梓皮飲生梓白皮切,水煎服。治時氣瘟病,頭痛壯熱,初得一二日者。瘟病复感寒邪,變為胃,治同。
HT 荷汁治傷寒瘟病,初得頭痛壯熱脈盛者。HT 荷連根葉搗,絞汁服。
治瘟疫虎耳草擂酒服,治瘟疫。
時行風熱菜(音甜,一名,齊魯名為滾當。)搗汁飲之。
梨甘飲通治瘟疫。
梨樹皮大粉草(各一兩) 黃秫谷(一合,為末) 百草霜(一錢)
共為細末,每服三錢,白湯日二服。
時氣頭痛煩熱皂角燒研,入薑汁、蜜各少許,水和二錢服之。先以熱水淋浴,後服藥,取汗即愈。
時疾煩悶瀉痢大渴孕婦心熱等症蘆根一兩,煎濃湯服。
天行熱疾煩渴發狂及服金石心熱發渴並煮苧汁服。
瘟毒大熱壯豬幹糞,水漬,取清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