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121A~160終)
版面規則
此區專為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所設
此區專為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所設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0
- 文章: 33486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28卷 B面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28卷 B面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過這個真正的如法思惟的話,它不是從這個枝枝葉葉上面,從根本上面啊,根本上面,觀那個空性的那點來說,其它的前面啊,只是它的眷屬,它的前方便,所以我們真正的能夠如理做到的話,是整個的一定是跟如法相應的,你對這個法有了正確的認識,能夠產生勝解,然後那個時候,你修耐怨害以及安受苦,這二種忍哪,你不但不覺得是忍,而覺得這種樂,所以他前面告訴我們,你們為了這一點啊,加強印象起見啊,請翻到前面那個第幾頁?第290頁,不是290頁?是第286頁,第二行,是「不解無其樂欲」,說對這個法你不了解,不了解,那麼,了解了怎麼辦呢?「善安住法思勝解」,你了解了以後,善巧的思惟,如理的修行,安住在這個上頭,你得到與法相應的這種快樂,反之,如果你不了解,雖然咬緊了牙關去苦苦撐持呀,卻得不到這個法樂,得不到法樂是一定會退的,那麼這一點是最重要,前面我們說的道理,儘管是耐怨害忍,還有安受苦忍,可是他真正能夠幫助我們,能夠安受這個苦等等的話,無非如理如法的,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現在我們看看這個對法思勝解。
p. 303 (10)
【略有八種。一淨信境者謂三寶功德。】
現在,我們心目當中所信的是什麼?這個是三寶,這個主要的三寶的功德,在沒有修學佛法之前,我們信的是什麼?信的是世間的東西,名聞,利養,然後呢?父母,妻兒子女,地位,就是這些東西,嗯!現在曉得,不是,任何東西不是這個,我們現在一切是講的,滋長法身慧命,以前所滋長的不是這個,這個是第一個,要對這個認識產生信心,產生了信心如理修習,要清淨這個信心,淨信這個。
【二現證境者謂無我真實。】
從這個前面信,然後了解去如法行持啊,親自驗證這個內容。
【三希樂境者謂諸佛菩薩廣大神力。】
第三個,因為現證無我這件事情啊,是共二乘的,共二乘的,就這樣,那麼就是大乘本身啊得初地已經是有了他不是停在這個地方,實際上呢?他不能等到那個時候,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嗯把這個目標安正,這是幹什麼呢?希望要得到諸佛菩薩最究竟圓滿的這個地位。
【此復有三。】
諸佛菩薩的廣大神力分三部份。
【謂神通力,六波羅蜜多力及俱生力。】
三樣東西,啊什麼是俱生呢?就是它有好幾個內容,等到你宿生如理修持以後,到那個時候,他生而具足,實際上呢?就是等到你八地以後的情況啊,自然而然都是這個,我們現在呢?譬如說,你初地,那麼證了初地以後,他前面那個功德,到那時再生起來的話,他有與生俱來的這種力量,都是宿生善根積集了,到下一生與生俱來的,這樣,所以到佛最後的他那個力量的話,樣樣東西,是所有的東西是與生俱來的,我們現在與生俱來的是什麼啊?煩惱、生老病死!這個也不一樣,那個也不好等等。
【四五取捨境者,謂諸妙行諸惡行因及此所招愛非愛果。】
所以,第四就是應取。我們應該拿的,應該努力的,努力的是妙行,由於這個妙行之因啊!感得可愛之果,然後呢?應該捨的,不應該做的是什麼呢?就是惡行、惡業,因為這個惡業的因啊,感得種種惡果非可愛的果,這個就是我們應該捨的,這是第五,啊所以他說。
【此分為二。】
就是把四跟五,現在我們已經分開了。
【六七所修境者。】
那麼前面取捨就是我們修,所修的呢?
【謂大菩提是應得義及菩薩學一切諸道,是能得彼所有方便,此亦分二。】
那麼我們修學的時候呢?第一個是我們啊應該得到的,就是我們願望所求的是什麼啊?有我們這裡所應該願望的事:無上正等正覺大菩提之果,為了要得到這個果,所以要從因地上面去努力,因地上面去努力,如法行持的就是學得菩薩所有一切學處,這個就是我們現在,要達到這個願,滿這個願,所應該行的道,那麼這個道當中呢,就是可以說,能得到這個果的種種的方法,啊所以第六個,就是我們的心願在大菩提果上面。第七個,就是為了滿這個心願,應該學、應該行的這個道,或者說得到這個果的種種方法、方便,啊所以這個亦分為二種。
【八聞思隨行境者,謂所知境,卓壟巴師說為無常等,然力種性品說十二分教等正法,為第八種或應如是。】
那麼最後一個呢?就是聞思隨行境,我們現在修行的啊就是這樣,聞、思、如理聽聞、如理思惟,跟這個相應的跟著去做,啊那麼,一個祖師卓壟巴師說什麼?無常等,換句話說,像我們現在這個開始的時候,正學開始,啊然後呢?無常啊,思惟三惡道苦啊,然後因為三惡道苦也是無常,所以嘛,下面緊跟著要皈依啊,皈依了以後呢?啊是正皈依的是啊什麼啊?法,法就是在了解業啊,這個是下士。然後呢?由於這個進一步了解,心雖然是了解這個業,可是跳不出生死輪迴,所以要求解脫,這樣的一步一步上來等,啊包含這些,嗯這個就是啊,這個所謂聞思隨行,這是我們現在應該的,我們應該聽聞的是這個,應該思惟的是這個,開口也是這個,所以這個一點啊擺在這個地方,是我們最重要的,最正確的標準,你起心動念一切行為,看看你在做什麼?啊,如果說那些人在講話,你站那裡一聽啊說跟這個不相應,趕快走,嗯如果相應,那個是該聽的,也是你該開口的,然後呢?坐在那裡思惟的事情也是這樣,啊不要說喔唷,這個不對勁,哎呀!這個今天早上的那個菜不配胃口,哎呀!今天啊這樣,這個地方又不舒服,嗯不是,啊這個啊,不是我們應該有的,如理如法的聞思隨行境,他這個標準在這裡,本論的真正最精彩的地方啊,就是把那個道的整個的圓滿的構架,構在這裡,然後在這個構架當中的次第,從外面善知識開始,從引導我們暇滿人身第一點,正修的時候從無常下去,一直到最後圓滿為止。那麼另外呢?就要力種性品說十二分教等正法。那個就是說,另外一個地方說,整個佛告訴我們的,啊像這樣。為第八種,嗯這第八種或應如是。大師,並沒有啊確定說那一個,說或者應該這樣,或者應該這樣,這個,那個情況的話呢?在我現在的感覺,大師既然這樣的話,我們啊沒有力量也不必要去妄加是非,原則上呢?實際上是這樣的,那是佛說的十二分教的整個的內容啊,也說這些,不過啊他是很廣泛、圓滿的來說,那麼對我們現在來做,一下做不到,怎麼辦呢?就是那些菩薩祖師們,經過千百年,千百人,這個千百人,注意喔!是都是如理的這些個菩薩祖師,而且經過修持共同大家承認的,然後把那個綱要列出來,這個也經過了千百人,千錘百鍊辨別一點不錯的啊,這樣,所以我們如果沒有能力去廣泛的受持的話,那麼就照前面這個說,如果能夠廣泛受持的話,後面這個說,這是我個人現在想法,原則上面的這個,總之,怎麼樣去如理的聞、思,照著它去做。
p. 304
【勝解之理者,謂如實知此諸境已,無所違逆數數思惟。】
他告訴我們要安住法思勝解啊!跟法相應的勝解,怎麼樣呢如實知此諸境界啊,如他真實的內容一點不錯的了解它,這一點啊,不容易喔,很難很難喔,是啊!平常很多同學來談這個問題的話,我覺得都是這樣,依我現在的條件來說,我跟你們說的很清楚,你們要了解,我是個門外漢,可是大部份同學跟我來說的話,我這個門外漢還在門外啊 ,已經看見門了,啊絕大部份人,那門在那裡還不知道,還在那裡覺得弄得很得意,所以我是鼓勵諸位啊,的的確確的話,第一件事情,你總要這樣的努力去修學,然後經過這個明確的辨別、討論,的的確確曉得它的真實的內涵。今天早上那位同修談的時候就是這樣,他講的很有道裡,實際上呢?他已經錯到不曉得那裡去,他不知道,經過一點了,哎呀!沒有錯啊!對呀!這個地方是漏洞,那個地方是漏洞,那個地方是漏洞,這麼大的一個漏洞,居然不知道,居然還有道理,那個時候啊!錯了,所以我們對這個真正的佛法要如實這二個字,不簡單喔!啊,所以我們現在修行不得力,轉大圈子都在這地方啊,了解了,算不算,對不起不算,還要無所違逆數數思惟。你不斷不斷的這樣的去思惟觀察,這個思惟觀察還不能弄錯唷!有了這個基礎更進一步才談得到修。
【安受眾苦及思擇法俱分八類者,如菩薩地所說而錄,特於思法此說極廣。】
其次,前面這些東西都分成功這個幾項,菩薩地上當中,耶都說的很詳細,不過在這個地方呢?第三個,因為這個是佛法的中心,第三個就是特於法思勝解上面,特別說明一下。
【◎ 修此等時如何行者。謂隨修一能堪忍時,皆令具足六種殊勝,具足六種波羅蜜多,唯除令他安立於忍,是忍施外餘如前說。】
啊,那麼這個前面也是一樣的,布施、持戒、忍辱,現在修忍辱也是如此,啊不管你修那一個忍的時候,一定要具足六種殊勝,這個六種殊勝當中第一個什麼啊?依止菩提心,記得不記得?這個概念啊?我們一定要弄得很清楚的,啊這個有特別的這種殊勝,啊然後呢?你做的行為,做任何一件小事情,這個是啊,不是單單這件事情啊,遍緣法界,遍緣一切有情,這個才是它真正殊勝的地方,啊,你要求的果報,不是說為了眼前的,哦我們眼前啊做一點小事情,哎呀!覺得這樣去討好討好別人,完全錯了,要討好什麼啊,上面討好法界,盡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下面呢?真實討好法界一切有情,這個討好不是說,給他一點小好處,要把所有法界一切有情都安在菩提大果上面,這個才是我們真正要討好的,要注意,啊所以這個就是六種殊勝。那麼,然後你任何一行當中都具足六度,啊道理不細說,最後。
【◎ 第五此等攝義者。】
這個啊,跟前面一樣,但是每到這個地方,我們必須要好好的溫習一下。
【謂應隨念發菩提心,為行依止而修行者,是欲安立一切有情於漏盡忍所有根本。】
這一點是第一個,說我們做任何事情,啊任何情況之下,不要忘記這個根本,發菩提心,這個菩提心啊,是我們行持所依止的,說為行依止,啊依這個心而現在我們的修行,這個概念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唷必定要記住這個話,你真正的這個心提起來了以後,必然產生的一個現象是啊─戰兢惕勵,一定的,時時刻刻,所以,在很多地方,譬如印光大師常常說啊,至敬誠誠,都是這個心情,你心裡面的的確確提起來,絕對不是像平常的馬馬虎虎,所以,譬如禪宗來說,說一念不在猶似死人,暫時不在猶似死人,的的確確,一念當下你就像死人,小乘禪觀他也是這樣啊,他的確有他的方法,耶走路,他每走一步,曉得你那個腳怎麼起來,怎麼個下去,落在那裡,你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的話,不管大小乘整個的佛法一定都是這個樣的,這個我們必定要知道的,不過呢?小乘他主要的剛開始的時候啊,主要的就是啊,學在戒定慧,馬上把那個境界拿掉了以後你提起來第一念,全部觀那個根本,所以他不會詳細討論這種問題,所以只要叫你戒持得好好的,然
【故須令此漸次增廣,大地諸忍作所願境而勤修習。諸初發業所應學忍善了知已,如理修學。如於所說有所違越,應當精勤而令還出,若修此時捨而不修,恆為非一大罪所染,於餘生中亦極難修,最為殊勝諸菩薩行。】
這個跟我們上次說的一樣。
【若能視為勝道扼要,諸能行者現前修行,未能行者亦能於上淨修意樂,則如妙手問經所說,以少功力及微小苦,而能圓滿波羅蜜多。】
啊所以今天念一遍,明天還要啊詳細的講一講,主要的,一定要把這個話擺在心裡面策勵自己。請翻到菩提道次第廣論304頁,昨天呢,把忍波羅蜜已經圓滿,那麼,最後一段,忍波羅蜜的第五段此等攝義,也唸了一遍,這個此等攝義跟前面幾個是一樣的,不過這值得我們再提醒一下,前面修忍辱,它根本的依止是菩提心,然後依了這個心啊,他的內涵是要使一切有情也達到這樣一個目的,而最重要的就是:安立一切有情於漏盡忍,換句話說,
【學習精進波羅蜜多分五。】
在學精進之前,我們先提醒一下,六度當中,前面三樣是方便,它的一個資糧,真正後面的智慧是止觀,而這精進通於全部,精進一度通於全部,如果用三學來說,通於三學,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不過,如果沒有前面的忍,精進根本就談不到,所以你如果不能忍,做一點小事就要退了,還談精進嗎?所以這個二者之間有這樣的一個關聯啊!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過這個真正的如法思惟的話,它不是從這個枝枝葉葉上面,從根本上面啊,根本上面,觀那個空性的那點來說,其它的前面啊,只是它的眷屬,它的前方便,所以我們真正的能夠如理做到的話,是整個的一定是跟如法相應的,你對這個法有了正確的認識,能夠產生勝解,然後那個時候,你修耐怨害以及安受苦,這二種忍哪,你不但不覺得是忍,而覺得這種樂,所以他前面告訴我們,你們為了這一點啊,加強印象起見啊,請翻到前面那個第幾頁?第290頁,不是290頁?是第286頁,第二行,是「不解無其樂欲」,說對這個法你不了解,不了解,那麼,了解了怎麼辦呢?「善安住法思勝解」,你了解了以後,善巧的思惟,如理的修行,安住在這個上頭,你得到與法相應的這種快樂,反之,如果你不了解,雖然咬緊了牙關去苦苦撐持呀,卻得不到這個法樂,得不到法樂是一定會退的,那麼這一點是最重要,前面我們說的道理,儘管是耐怨害忍,還有安受苦忍,可是他真正能夠幫助我們,能夠安受這個苦等等的話,無非如理如法的,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現在我們看看這個對法思勝解。
p. 303 (10)
【略有八種。一淨信境者謂三寶功德。】
現在,我們心目當中所信的是什麼?這個是三寶,這個主要的三寶的功德,在沒有修學佛法之前,我們信的是什麼?信的是世間的東西,名聞,利養,然後呢?父母,妻兒子女,地位,就是這些東西,嗯!現在曉得,不是,任何東西不是這個,我們現在一切是講的,滋長法身慧命,以前所滋長的不是這個,這個是第一個,要對這個認識產生信心,產生了信心如理修習,要清淨這個信心,淨信這個。
【二現證境者謂無我真實。】
從這個前面信,然後了解去如法行持啊,親自驗證這個內容。
【三希樂境者謂諸佛菩薩廣大神力。】
第三個,因為現證無我這件事情啊,是共二乘的,共二乘的,就這樣,那麼就是大乘本身啊得初地已經是有了他不是停在這個地方,實際上呢?他不能等到那個時候,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嗯把這個目標安正,這是幹什麼呢?希望要得到諸佛菩薩最究竟圓滿的這個地位。
【此復有三。】
諸佛菩薩的廣大神力分三部份。
【謂神通力,六波羅蜜多力及俱生力。】
三樣東西,啊什麼是俱生呢?就是它有好幾個內容,等到你宿生如理修持以後,到那個時候,他生而具足,實際上呢?就是等到你八地以後的情況啊,自然而然都是這個,我們現在呢?譬如說,你初地,那麼證了初地以後,他前面那個功德,到那時再生起來的話,他有與生俱來的這種力量,都是宿生善根積集了,到下一生與生俱來的,這樣,所以到佛最後的他那個力量的話,樣樣東西,是所有的東西是與生俱來的,我們現在與生俱來的是什麼啊?煩惱、生老病死!這個也不一樣,那個也不好等等。
【四五取捨境者,謂諸妙行諸惡行因及此所招愛非愛果。】
所以,第四就是應取。我們應該拿的,應該努力的,努力的是妙行,由於這個妙行之因啊!感得可愛之果,然後呢?應該捨的,不應該做的是什麼呢?就是惡行、惡業,因為這個惡業的因啊,感得種種惡果非可愛的果,這個就是我們應該捨的,這是第五,啊所以他說。
【此分為二。】
就是把四跟五,現在我們已經分開了。
【六七所修境者。】
那麼前面取捨就是我們修,所修的呢?
【謂大菩提是應得義及菩薩學一切諸道,是能得彼所有方便,此亦分二。】
那麼我們修學的時候呢?第一個是我們啊應該得到的,就是我們願望所求的是什麼啊?有我們這裡所應該願望的事:無上正等正覺大菩提之果,為了要得到這個果,所以要從因地上面去努力,因地上面去努力,如法行持的就是學得菩薩所有一切學處,這個就是我們現在,要達到這個願,滿這個願,所應該行的道,那麼這個道當中呢,就是可以說,能得到這個果的種種的方法,啊所以第六個,就是我們的心願在大菩提果上面。第七個,就是為了滿這個心願,應該學、應該行的這個道,或者說得到這個果的種種方法、方便,啊所以這個亦分為二種。
【八聞思隨行境者,謂所知境,卓壟巴師說為無常等,然力種性品說十二分教等正法,為第八種或應如是。】
那麼最後一個呢?就是聞思隨行境,我們現在修行的啊就是這樣,聞、思、如理聽聞、如理思惟,跟這個相應的跟著去做,啊那麼,一個祖師卓壟巴師說什麼?無常等,換句話說,像我們現在這個開始的時候,正學開始,啊然後呢?無常啊,思惟三惡道苦啊,然後因為三惡道苦也是無常,所以嘛,下面緊跟著要皈依啊,皈依了以後呢?啊是正皈依的是啊什麼啊?法,法就是在了解業啊,這個是下士。然後呢?由於這個進一步了解,心雖然是了解這個業,可是跳不出生死輪迴,所以要求解脫,這樣的一步一步上來等,啊包含這些,嗯這個就是啊,這個所謂聞思隨行,這是我們現在應該的,我們應該聽聞的是這個,應該思惟的是這個,開口也是這個,所以這個一點啊擺在這個地方,是我們最重要的,最正確的標準,你起心動念一切行為,看看你在做什麼?啊,如果說那些人在講話,你站那裡一聽啊說跟這個不相應,趕快走,嗯如果相應,那個是該聽的,也是你該開口的,然後呢?坐在那裡思惟的事情也是這樣,啊不要說喔唷,這個不對勁,哎呀!這個今天早上的那個菜不配胃口,哎呀!今天啊這樣,這個地方又不舒服,嗯不是,啊這個啊,不是我們應該有的,如理如法的聞思隨行境,他這個標準在這裡,本論的真正最精彩的地方啊,就是把那個道的整個的圓滿的構架,構在這裡,然後在這個構架當中的次第,從外面善知識開始,從引導我們暇滿人身第一點,正修的時候從無常下去,一直到最後圓滿為止。那麼另外呢?就要力種性品說十二分教等正法。那個就是說,另外一個地方說,整個佛告訴我們的,啊像這樣。為第八種,嗯這第八種或應如是。大師,並沒有啊確定說那一個,說或者應該這樣,或者應該這樣,這個,那個情況的話呢?在我現在的感覺,大師既然這樣的話,我們啊沒有力量也不必要去妄加是非,原則上呢?實際上是這樣的,那是佛說的十二分教的整個的內容啊,也說這些,不過啊他是很廣泛、圓滿的來說,那麼對我們現在來做,一下做不到,怎麼辦呢?就是那些菩薩祖師們,經過千百年,千百人,這個千百人,注意喔!是都是如理的這些個菩薩祖師,而且經過修持共同大家承認的,然後把那個綱要列出來,這個也經過了千百人,千錘百鍊辨別一點不錯的啊,這樣,所以我們如果沒有能力去廣泛的受持的話,那麼就照前面這個說,如果能夠廣泛受持的話,後面這個說,這是我個人現在想法,原則上面的這個,總之,怎麼樣去如理的聞、思,照著它去做。
p. 304
【勝解之理者,謂如實知此諸境已,無所違逆數數思惟。】
他告訴我們要安住法思勝解啊!跟法相應的勝解,怎麼樣呢如實知此諸境界啊,如他真實的內容一點不錯的了解它,這一點啊,不容易喔,很難很難喔,是啊!平常很多同學來談這個問題的話,我覺得都是這樣,依我現在的條件來說,我跟你們說的很清楚,你們要了解,我是個門外漢,可是大部份同學跟我來說的話,我這個門外漢還在門外啊 ,已經看見門了,啊絕大部份人,那門在那裡還不知道,還在那裡覺得弄得很得意,所以我是鼓勵諸位啊,的的確確的話,第一件事情,你總要這樣的努力去修學,然後經過這個明確的辨別、討論,的的確確曉得它的真實的內涵。今天早上那位同修談的時候就是這樣,他講的很有道裡,實際上呢?他已經錯到不曉得那裡去,他不知道,經過一點了,哎呀!沒有錯啊!對呀!這個地方是漏洞,那個地方是漏洞,那個地方是漏洞,這麼大的一個漏洞,居然不知道,居然還有道理,那個時候啊!錯了,所以我們對這個真正的佛法要如實這二個字,不簡單喔!啊,所以我們現在修行不得力,轉大圈子都在這地方啊,了解了,算不算,對不起不算,還要無所違逆數數思惟。你不斷不斷的這樣的去思惟觀察,這個思惟觀察還不能弄錯唷!有了這個基礎更進一步才談得到修。
【安受眾苦及思擇法俱分八類者,如菩薩地所說而錄,特於思法此說極廣。】
其次,前面這些東西都分成功這個幾項,菩薩地上當中,耶都說的很詳細,不過在這個地方呢?第三個,因為這個是佛法的中心,第三個就是特於法思勝解上面,特別說明一下。
【◎ 修此等時如何行者。謂隨修一能堪忍時,皆令具足六種殊勝,具足六種波羅蜜多,唯除令他安立於忍,是忍施外餘如前說。】
啊,那麼這個前面也是一樣的,布施、持戒、忍辱,現在修忍辱也是如此,啊不管你修那一個忍的時候,一定要具足六種殊勝,這個六種殊勝當中第一個什麼啊?依止菩提心,記得不記得?這個概念啊?我們一定要弄得很清楚的,啊這個有特別的這種殊勝,啊然後呢?你做的行為,做任何一件小事情,這個是啊,不是單單這件事情啊,遍緣法界,遍緣一切有情,這個才是它真正殊勝的地方,啊,你要求的果報,不是說為了眼前的,哦我們眼前啊做一點小事情,哎呀!覺得這樣去討好討好別人,完全錯了,要討好什麼啊,上面討好法界,盡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下面呢?真實討好法界一切有情,這個討好不是說,給他一點小好處,要把所有法界一切有情都安在菩提大果上面,這個才是我們真正要討好的,要注意,啊所以這個就是六種殊勝。那麼,然後你任何一行當中都具足六度,啊道理不細說,最後。
【◎ 第五此等攝義者。】
這個啊,跟前面一樣,但是每到這個地方,我們必須要好好的溫習一下。
【謂應隨念發菩提心,為行依止而修行者,是欲安立一切有情於漏盡忍所有根本。】
這一點是第一個,說我們做任何事情,啊任何情況之下,不要忘記這個根本,發菩提心,這個菩提心啊,是我們行持所依止的,說為行依止,啊依這個心而現在我們的修行,這個概念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唷必定要記住這個話,你真正的這個心提起來了以後,必然產生的一個現象是啊─戰兢惕勵,一定的,時時刻刻,所以,在很多地方,譬如印光大師常常說啊,至敬誠誠,都是這個心情,你心裡面的的確確提起來,絕對不是像平常的馬馬虎虎,所以,譬如禪宗來說,說一念不在猶似死人,暫時不在猶似死人,的的確確,一念當下你就像死人,小乘禪觀他也是這樣啊,他的確有他的方法,耶走路,他每走一步,曉得你那個腳怎麼起來,怎麼個下去,落在那裡,你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的話,不管大小乘整個的佛法一定都是這個樣的,這個我們必定要知道的,不過呢?小乘他主要的剛開始的時候啊,主要的就是啊,學在戒定慧,馬上把那個境界拿掉了以後你提起來第一念,全部觀那個根本,所以他不會詳細討論這種問題,所以只要叫你戒持得好好的,然
【故須令此漸次增廣,大地諸忍作所願境而勤修習。諸初發業所應學忍善了知已,如理修學。如於所說有所違越,應當精勤而令還出,若修此時捨而不修,恆為非一大罪所染,於餘生中亦極難修,最為殊勝諸菩薩行。】
這個跟我們上次說的一樣。
【若能視為勝道扼要,諸能行者現前修行,未能行者亦能於上淨修意樂,則如妙手問經所說,以少功力及微小苦,而能圓滿波羅蜜多。】
啊所以今天念一遍,明天還要啊詳細的講一講,主要的,一定要把這個話擺在心裡面策勵自己。請翻到菩提道次第廣論304頁,昨天呢,把忍波羅蜜已經圓滿,那麼,最後一段,忍波羅蜜的第五段此等攝義,也唸了一遍,這個此等攝義跟前面幾個是一樣的,不過這值得我們再提醒一下,前面修忍辱,它根本的依止是菩提心,然後依了這個心啊,他的內涵是要使一切有情也達到這樣一個目的,而最重要的就是:安立一切有情於漏盡忍,換句話說,
【學習精進波羅蜜多分五。】
在學精進之前,我們先提醒一下,六度當中,前面三樣是方便,它的一個資糧,真正後面的智慧是止觀,而這精進通於全部,精進一度通於全部,如果用三學來說,通於三學,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不過,如果沒有前面的忍,精進根本就談不到,所以你如果不能忍,做一點小事就要退了,還談精進嗎?所以這個二者之間有這樣的一個關聯啊!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0
- 文章: 33486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29卷 A面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29卷 A面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個兩者之間有這樣的一個關連,啊,所以這個兩樣東西啊,務必請大家要再三的反覆思惟,那麼我們看這個精進波羅蜜分那幾樣東西。
【學習精進波羅蜜多分五:① 精進自性。】
就是它本身的特性、特質是什麼?然後呢?
【② 趣入修習精進方便。】
在還沒有正修之前,用什麼方式能夠推動我們,使我們去修,有了這個認識,推動我們去修,然後去修的時候,精進的內涵是些什麼?下面說:
【③ 精進差別。】
了解了這個正修的時候,如何照著這個修行,說:
【④ 正修行時應如何修。】
最後也是
【⑤ 此等攝義。今初】
來說明一下,下面是第一個,精進的自性。善:
p. 305
【◎ 緣善所緣勇悍為相。】
這個,當我們修善的時候,緣就是那個時候啊,我們對象,我們要去修習的,前面的這個修習是什麼 ?與善所緣,對吧!就是平常我們所緣的都是什麼?都是無始無明相應的行,換句話說惑、業,現在反過來,這個是所緣善的,那些怎麼辦呢?勇悍這個是精進的形相,勇就是勇敢、果敢什麼都不怕,不但不怕而且勇往直前,悍也是勇敢的意思,它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勇敢;一個是兇暴,勇敢像前面一樣的,什麼都不怕!勇往直前,兇暴這地方用得上什麼?啊對於這個煩惱啊,是一點毫不留情,啊,要絕對像大惡人一樣,那大惡人啊,碰到什麼東西的話,對不起!他絕對沒有一點點給你好商量的餘地,現在我們在修行精進的時候,對於我們的大惡人,這個煩惱啊,也是一樣的,要絕對的拿出這種啊,兇暴的味道來,啊所以在華嚴啊,善財童子所參的那個大善知識當中,有甘露火王,密教的圖像當中啊,有那個憤怒相,啊,那個牙齒露在外頭,眼睛瞪的圓圓的,那個混身那個火焰,頭上都是掛著那個骷顱,就這樣;這表示什麼?就說它意思中,兇暴的精進相,對於這任何煩惱來的時候,他絕不怕!然後呢?對治這個煩惱的時候,沒有一點點的商量餘地,這樣;這一個情況,就是精進相,所以他所對的是什麼?是我們要對治的,所以對善所緣的那個事情啊,是善法勇往直前,對惡法要毫不留情。
【入行論云:「進謂勇於善。」菩薩地說為攝善法及利有情,其心勇悍無有顛倒,及此所起三門動業。】
下面就引兩個論所說的,一個是入菩提行論,另外就是瑜伽師地菩薩地上面告訴我們,精進就是對於我們所行的善淨之法,以及利益一切有情啊,這一個心裡的形相,勇跟悍,還有下面啊無有顛倒啊,這個不能錯哦!弄錯了就不對了,啊,所以假定說你對這個善、惡是非辨不清楚,那個時候你去努力的話,這不一定是精進,世間的人啊,他沒有弄清楚,在顛倒的事情上面很努力,這個叫懈怠不叫精進,叫懈怠,精進的特質不是說你勤懇努力就算,而是說你在善法上面,斷治、斷除、治他無邊煩惱、惡業以及利益大家的究竟利益,這一件事情上的努力;這才是,那麼我們現在了解了。
【◎ 第二趣入修習精進方便者。】
也是不馬上叫我們精進,而是告訴我們,你怎麼方法策勵我們去修,這個很重要,你有了這種策勵的心情,把這個策勵的心情建立起來,那個時候,你自然而然會全心全意,現在我們看。
【謂應多思精進勝利不進過患,此若串習精進起故。】
就是說你對於精進的殊勝的利益,以及不精進的絕大的害處,能夠多思惟觀察了解,把這個道理經過了這樣的思惟觀察,養成功了這個習性,你起心動念當中,一起來就這個念頭,一起來就這個念頭。自然而然啦!這種念頭推動了你,向這個方面去做,所以一定要把這個先要養成功習慣,換句話說習一成性,習一成性,久久的修習以後,養成功這樣的一個個性,平常我們這個個性,有很多人;懶惰的人起心動念啊,自然而然覺得噯呀!就是這個樣,有很多人啊,貪的人起心動念就是這個,現在呢!我們在這個上頭,養成功習慣,起心動念自然而然推動他去,那時候它就精進了。
【其勝利者。】
那麼現在呢!這題目告訴我們了,那麼它有什麼殊勝的利益呢?下面這個論上面說。
【勸發增上意樂會云:「能除諸苦及冥暗,是能永斷惡趣本,諸佛所讚聖精進,此是恆常應依止。】
能夠盡除一切苦惱的,哇!這個啊,最重要,我們現在不是為苦所逼惱而求快樂嗎?那你只要看見這一句話,你就曉得不管你世間,任何一種人;要真正應該忙的是忙這一個,啊,我們所以現在偷懶等等;無非是啊貪一點樂怕苦!結果呢?你真正要想快樂去掉這個苦啊,卻是在這裏,這個。還有呢!冥暗,就是愚癡、無知,進一步我們所以要想去掉苦,去不掉,要想得到樂忙了半天得不到,是為什麼?因為對苦樂的真相不了解啊,啊,乃至於我們修行了,太多這種人,說昨天我講那個故事當中,那個人也是這樣!噯呀!他啊覺得這世間真苦啊,現在嘛!想這個念佛啊!我就告訴他那個念佛的法門啊,他就說噯呀!這樣的話,那有這麼多時間呢!問他呢?你平常幹什麼呢?白天要上班,忙了一天回來嘛!休息、休息,休息完了以後,到那時候嘛!為了放輕鬆,電視也要看一看,早晨起來報紙也要看一看,哦!他覺得很忙,啊!叫他真正脫苦的事情,叫他看看經,乃至於這個聽聽這個的,他覺得沒有時間,啊,我心裡想了半天,怎麼辦?只有說好了、好了,那你看緣啦!啊,就是一樣,那我們在這地方啊,住在這裏的時候啊,住在這裏的諸位啊,我想很了解的啊,這個原因在什麼?冥暗,這無知,他未嘗不想快樂,未嘗不想脫苦,他也未嘗不在忙,是啊!千真萬確,他比我們還一樣的忙,早晨一大早起來,先嘛!要看一個報紙,然後要去上班嘛!賺錢;賺完了回來嘛!還要看一個電視,他也很忙唉!但是啊,原因是什麼?冥暗啊,這樣;這個是苦的根本啊,要想除掉這個,然後呢?能夠斷除一切惡趣的根本啊,這個從根本上面斷取是什麼呢?是諸佛所讚的精進,這是精進,唉!諸佛所讚,佛是什麼?是徹底了知世間一切真相的人,不但了知而且如是真正做到的人,所以只有佛才是圓滿無缺認識,一切圓滿無失證得,他所說的話才是圓滿無缺,如理如量百分之百的可靠,而現在一切諸佛怎麼說呀!唉讚歎,那你要得到上面這個結果的話,就是這件事情,啊,所以這個是什麼?我們應該依止的,而且應該如何依止法?恆、常兩個字哦!這個依止不是說,噯啊!今天聽見了嘛!去努力一下,唉!放下來,放下來還要依止,要一切時處不能離開它,你那一刻離開了,那一個時候,你就是啊在癡暗當中,那個就是受苦的因,有了受苦的因,將來一定感得苦的果,啊,所以應該啊,恆常依止,下面繼續。
【此世所有諸工巧,及出世間諸巧業,若發精進非難得,智者誰厭精進力。】
哪!不要說出世間的,就世間的那所有這些事情啊,以及出世間的進一步,假定你能夠發精進的話,沒有一樣事情不難得到,再沒有任何困難都可以得到,所以啊,真正有智慧的人啊,沒有一個例外,都會啊好樂精進、不厭精進,而現在我們所以不能精進的原因,真正的還是什麼?愚癡當中,唉!說起來真可憐啊,一點點小小的事情啊,大家心裡面就為它嘀咕,忙了個半天,也嘀咕了半天唉!結果是自害害他,自己還覺得很對,原因是愚癡,如果你正確的了解了以後,我們全部的精神所對治的就是這些,小事情上面,你只要把煩惱真正解決了,那一切問題跟著就解決了。
【若有趣佛菩提者,彼見昏睡諸過失,常發精進而安住,我為策彼而說此。」】
現在有人真正要想走這一條圓滿覺悟之道,達到圓滿果位者啊,那麼他了解了這個懈怠,這個昏睡諸過失,就是懈怠不精進的種種過失,於是啊恆常的發起精進,發起而安住在這個精進如理行持,現在呢?我啊,為了策勵那些想如法修行的人,而說這個道理。
【莊嚴經論亦云:「資糧善中進第一,謂依此故彼後得,精進現得勝樂住,及世出世諸成就。精進能得三有財,精進能得善清淨,精進度越薩迦耶,精進得佛妙菩提。」】
那麼這個論啊也說資糧善當中,現在我們是集聚資糧,啊,集聚資糧,有了這個資糧,然後呢?想,才能夠上去,資糧善當中,最重要、最第一的什麼?精進。由於得到了這個然後呢?依這個其他的東西啊,就跟著得到了,其他東西都得到了,所以你沒有精進的話,什麼東西都得不到,大智度論上面也說的,有了這個一切都得到了,反過來一有懈怠,換句話說沒有精進的話,什麼好事都沒有,絕不可能,啊,而這個精進呢?眼前就得到啊殊勝、安樂,啊得到殊勝安樂,啊,就是;譬如說我們現在所順著最簡單的次第,戒、定、慧,你能夠親近善知識,戒如法的去做的話,就當下得到清涼,從煩惱上面得到解脫,從煩惱上得到解脫、清涼,啊,多少快樂,然後呢?由於戒而得定,那個定更是快樂無邊,這個還是世間的,由定而發慧的話,徹底連根拔起,都是靠這個,所以前面說世間是如此,出世間也是如此,我們現在看看,世間的這種成就,的確沒有一個例外的,沒有一個例外的。精進能得三有財,精進能得善清淨,就是說三有就是世間三有當中的欲有、色有、無色有啊,這一個一切啊,就是精進得到,然後呢?更進一步啊,善淨之法能夠淨化它的也是,然後這個善清淨是包括的很廣,從開始第一步,然後呢?而一切的根本在什麼地方呀!薩迦耶見,就是啊這個根本,前面說苦惱的原因就是苦果,是由惑、業所感得,而這個裡邊惑是上首,那麼惑當中,生起的次第,生起的原因是什麼?就是這個薩迦耶見,換句話說根本拿掉了,其他通通拿掉了,而要想拿掉它;靠什麼?精進。這個拿掉這個東西是三乘共的,所以是一步一步上去,乃至於最後的不共大乘佛的無上菩提,也從這地方得到,所以這個精進是資糧善當中,最重要的一樣。
【又云:「具進受用無能勝,具進煩惱不能勝,具進厭患不能勝,具進少得不能勝。」】
那麼現在我們在一步一步上去的時候啊,它除了策勵我們上去,還有很多障礙,譬如說我們對於;眼前的很多受用耽者,你能夠精進的話,不管那些種種受應、受用啊,你不會為它所騙,有固然好,沒有也不在乎,啊,沒有固然不在乎!有了以後啊你也不會沉在這地方,然後呢?真正去努力,為種種煩惱,這個煩惱怎麼也擋不過你,擋不過你,然後呢?我們要修那個出離行的時候,從自度而進入利他,而這個利他是有無比的困擾,就從自利開始,覺得這個苦不堪言,在這種情況之下,產生了厭患之心,而這個厭患啊,因為前面的人跟這地方的境啊,它也不能擋住你,這樣的從世間出世間,從小乘到大乘,不管任何困難,任何障礙啊,都不能障礙你,都不能勝過你,你都能夠勝過它,如果步步上進,你得到種種的好處,可是平常還有一點,我們得到了一點啊,噯呀!就覺得以此為喜足;停在這裏,你如果能精進的話呢!少得不能勝,這個四樣東西,就是我們實際上平常啊,經常都具足的,經常都具足的,大部份人四樣是樣樣具足,那麼有一種人呢!噯!容或具足三樣,二樣或者一樣,或 者一樣,尤其是現在的很多修行人,他修行人啊,他是自己相當努力,不為世間的一般受用所障礙,然後呢?修行的時候啊,一點的煩惱啊,他擋不住,擋不住,乃至於啊,去修行的時候,不管自利而且利人啊,種種的困擾啊他也不怕,但是呢!他安住在耶!覺得這個就夠了,就是這樣,就得少為足,啊,這樣,這個得少為足的現象是什麼?是
【菩薩地亦云:「唯有精進是能修證菩薩善法最勝之因,餘則不爾,故諸如來稱讚精進,能證無上正等菩 提。」】
啊,前面已經說過,資糧善當中啊,精進是第一,那麼現在呢!這個地方也說,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所以不管是那一個經,那一個論,都告訴我們,只有這樣東西啊,是,那一樣東西--精進。是修證這個菩薩善法當中;最勝之因,換句話說最殊勝的,啊,最殊勝的就是這個,其餘的沒有一樣東西能夠跟它相比,因為你有了精進的話,其它樣樣東西都可以生得起來,反過來如果你沒有精進的話,儘管你有一點東西啊,弄弄弄塌掉了,弄弄弄被這個障礙了,弄弄弄的不能前進了,所以這個最重要,所以啊一切如來讚歎這個,像前面一樣,那麼下面又一個論。
【攝波羅蜜多論亦云:「若具無厭大精進,不得不證皆非有。」】
你能夠具足這個大精進,而對這個精進啊無厭足,啊,它現在呢!對於善法無厭足,我們現在凡夫是對什麼?對煩惱無厭足,這個貪得無厭,對什麼東西都這個樣,菩薩不;菩薩卻卻相反,善法卻卻是對治惡法的,所以真正學菩薩行啊,對於這個對治惡法是絕無厭足,我們現在呢!是惡法,惡法是啊正好啊,消滅善法對治善法的,這個是一個錯誤,啊,如果說你能夠對這個對治惡法的大精進無厭的話,唉!得不到東西;絕無是處,不能證得的東西,絕不可能,換句話說你要得到的任何好的東西,你要證得的無上菩提,唉!絕對會有,絕對可以得到。
【又云:「非人皆喜饒利彼,能得一切三摩地,晝夜諸時不空度,功德資糧無劣少,獲得諸義過人法,如青蓮華極增長。」】
不要說你自己,旁邊的人啊,都歡喜來饒益他,饒益他,這個道理啊,其實啊,我們啊也很容易明白,雖然那個非人我們不看見,可是在我們周圍任何一個同學,師友,如果他很精進啊,我們大家都很讚歎,如果他要來找你幫忙,你一定很樂意幫忙;對不對!我想沒有一個人例外的,反正你懶惰的話,儘管你自己覺得噯喲!你偷了巧,旁邊的人看你,瞪大了眼睛這一個傢伙,以及也許當面給你啊應付應酬,覺得噯呀!嘻嘻哈哈,心裡面老在那兒說這樣,那麼我們人是有理性的,那麼非人也是一樣的,所以的的確確這是個千真萬確的事實,那麼自己好別人也幫助,你能夠由此得到一切三摩地,那個是正式的證入進入修行,修行真正最重要的--止觀。這樣任何的三昧你都可以得到,還有啊,晝夜諸時啊不空度,白天固然是不空度,晚上也不空度,醒的時候固然是不空度,睡覺的時候也不空度,這個概念我們一定平常的時候啊,要多多思惟觀察,思惟是如理思惟,觀察是如理觀察,觀察的不是文字哦!是如理兩個字,一定要把文字所指的它的形相內涵所指的,你要探得清清楚楚,那個指的什麼?就是你心裡起心動念,絕對不是在文字,文字上面不管說得多動聽;天花亂墜,聽眾百萬;沒有用!所以摩訶止觀上面;智者大師引啊,以前這個意樂禪師有很多這種了不起的大法師啊,唉啊!那個動不動啊後面啊鶯鶯紅紅千百成群,就這個樣來,換句話說,他這個認識、說法、口才簡直是不得了,平常的時候;這個行為看看也很好,但是啊是臨終皆毀,為什麼啊,嘴巴上面的,心裡上面沒有用真正功夫,到臨死的時候,懊悔來不及了!眼前的那些名利 ,等到你兩腳一伸,嘿!沒有一樣帶得走,所以這一個時候,我們所指的什麼?要指心裡的形相,你真的心裡的形相,能夠這樣的如是觀察了知,安住在這個善法上頭,它自然而然啊;晝夜都不空過,所以前面一再說過的,這一個情況是什麼?不是說我們現在這裏噯呀!覺得輕輕鬆鬆,不是。那你一切時處,提此了正念,就這正念安住在你的心上面,既然安住在心上面的,這個正念;如果是你沒有修習成功,現在正要努力的就是這個,如果你修習了成功,習慣了;這個就是等流啊,它自然一直在這個等流當中啊!就像河裡邊的水流一樣,河裡的水都好像沒有人推動它,它可是晝夜在那流啊,就是這個狀態,啊,所以單單那醒的時候你能夠努力去做,睡著的時候;儘管你睡著了,它還在那裏,這個是一點是非常重要的,這個一定要靠如理思惟啊,這個東西太重要、太重要;太重要、太重要,現在我們所以不能做的原因呢!原因何在,就在這上頭,最近經常有同修跑到我這地方談這個問題,我、有的非常歡喜、非常讚歎,但是另外有一類同學啊,他;我就感覺得啊,我很同情;但是也只有一個辦法,他只要來我還是讚歎,他往往對思惟的能力,比較差一點,在我的感受上面啊,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停止;覺得不如人,是,這個事實的狀態是不如人,怎麼辦呢?正因為不如人 ;你趕快努力,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個兩者之間有這樣的一個關連,啊,所以這個兩樣東西啊,務必請大家要再三的反覆思惟,那麼我們看這個精進波羅蜜分那幾樣東西。
【學習精進波羅蜜多分五:① 精進自性。】
就是它本身的特性、特質是什麼?然後呢?
【② 趣入修習精進方便。】
在還沒有正修之前,用什麼方式能夠推動我們,使我們去修,有了這個認識,推動我們去修,然後去修的時候,精進的內涵是些什麼?下面說:
【③ 精進差別。】
了解了這個正修的時候,如何照著這個修行,說:
【④ 正修行時應如何修。】
最後也是
【⑤ 此等攝義。今初】
來說明一下,下面是第一個,精進的自性。善:
p. 305
【◎ 緣善所緣勇悍為相。】
這個,當我們修善的時候,緣就是那個時候啊,我們對象,我們要去修習的,前面的這個修習是什麼 ?與善所緣,對吧!就是平常我們所緣的都是什麼?都是無始無明相應的行,換句話說惑、業,現在反過來,這個是所緣善的,那些怎麼辦呢?勇悍這個是精進的形相,勇就是勇敢、果敢什麼都不怕,不但不怕而且勇往直前,悍也是勇敢的意思,它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勇敢;一個是兇暴,勇敢像前面一樣的,什麼都不怕!勇往直前,兇暴這地方用得上什麼?啊對於這個煩惱啊,是一點毫不留情,啊,要絕對像大惡人一樣,那大惡人啊,碰到什麼東西的話,對不起!他絕對沒有一點點給你好商量的餘地,現在我們在修行精進的時候,對於我們的大惡人,這個煩惱啊,也是一樣的,要絕對的拿出這種啊,兇暴的味道來,啊所以在華嚴啊,善財童子所參的那個大善知識當中,有甘露火王,密教的圖像當中啊,有那個憤怒相,啊,那個牙齒露在外頭,眼睛瞪的圓圓的,那個混身那個火焰,頭上都是掛著那個骷顱,就這樣;這表示什麼?就說它意思中,兇暴的精進相,對於這任何煩惱來的時候,他絕不怕!然後呢?對治這個煩惱的時候,沒有一點點的商量餘地,這樣;這一個情況,就是精進相,所以他所對的是什麼?是我們要對治的,所以對善所緣的那個事情啊,是善法勇往直前,對惡法要毫不留情。
【入行論云:「進謂勇於善。」菩薩地說為攝善法及利有情,其心勇悍無有顛倒,及此所起三門動業。】
下面就引兩個論所說的,一個是入菩提行論,另外就是瑜伽師地菩薩地上面告訴我們,精進就是對於我們所行的善淨之法,以及利益一切有情啊,這一個心裡的形相,勇跟悍,還有下面啊無有顛倒啊,這個不能錯哦!弄錯了就不對了,啊,所以假定說你對這個善、惡是非辨不清楚,那個時候你去努力的話,這不一定是精進,世間的人啊,他沒有弄清楚,在顛倒的事情上面很努力,這個叫懈怠不叫精進,叫懈怠,精進的特質不是說你勤懇努力就算,而是說你在善法上面,斷治、斷除、治他無邊煩惱、惡業以及利益大家的究竟利益,這一件事情上的努力;這才是,那麼我們現在了解了。
【◎ 第二趣入修習精進方便者。】
也是不馬上叫我們精進,而是告訴我們,你怎麼方法策勵我們去修,這個很重要,你有了這種策勵的心情,把這個策勵的心情建立起來,那個時候,你自然而然會全心全意,現在我們看。
【謂應多思精進勝利不進過患,此若串習精進起故。】
就是說你對於精進的殊勝的利益,以及不精進的絕大的害處,能夠多思惟觀察了解,把這個道理經過了這樣的思惟觀察,養成功了這個習性,你起心動念當中,一起來就這個念頭,一起來就這個念頭。自然而然啦!這種念頭推動了你,向這個方面去做,所以一定要把這個先要養成功習慣,換句話說習一成性,習一成性,久久的修習以後,養成功這樣的一個個性,平常我們這個個性,有很多人;懶惰的人起心動念啊,自然而然覺得噯呀!就是這個樣,有很多人啊,貪的人起心動念就是這個,現在呢!我們在這個上頭,養成功習慣,起心動念自然而然推動他去,那時候它就精進了。
【其勝利者。】
那麼現在呢!這題目告訴我們了,那麼它有什麼殊勝的利益呢?下面這個論上面說。
【勸發增上意樂會云:「能除諸苦及冥暗,是能永斷惡趣本,諸佛所讚聖精進,此是恆常應依止。】
能夠盡除一切苦惱的,哇!這個啊,最重要,我們現在不是為苦所逼惱而求快樂嗎?那你只要看見這一句話,你就曉得不管你世間,任何一種人;要真正應該忙的是忙這一個,啊,我們所以現在偷懶等等;無非是啊貪一點樂怕苦!結果呢?你真正要想快樂去掉這個苦啊,卻是在這裏,這個。還有呢!冥暗,就是愚癡、無知,進一步我們所以要想去掉苦,去不掉,要想得到樂忙了半天得不到,是為什麼?因為對苦樂的真相不了解啊,啊,乃至於我們修行了,太多這種人,說昨天我講那個故事當中,那個人也是這樣!噯呀!他啊覺得這世間真苦啊,現在嘛!想這個念佛啊!我就告訴他那個念佛的法門啊,他就說噯呀!這樣的話,那有這麼多時間呢!問他呢?你平常幹什麼呢?白天要上班,忙了一天回來嘛!休息、休息,休息完了以後,到那時候嘛!為了放輕鬆,電視也要看一看,早晨起來報紙也要看一看,哦!他覺得很忙,啊!叫他真正脫苦的事情,叫他看看經,乃至於這個聽聽這個的,他覺得沒有時間,啊,我心裡想了半天,怎麼辦?只有說好了、好了,那你看緣啦!啊,就是一樣,那我們在這地方啊,住在這裏的時候啊,住在這裏的諸位啊,我想很了解的啊,這個原因在什麼?冥暗,這無知,他未嘗不想快樂,未嘗不想脫苦,他也未嘗不在忙,是啊!千真萬確,他比我們還一樣的忙,早晨一大早起來,先嘛!要看一個報紙,然後要去上班嘛!賺錢;賺完了回來嘛!還要看一個電視,他也很忙唉!但是啊,原因是什麼?冥暗啊,這樣;這個是苦的根本啊,要想除掉這個,然後呢?能夠斷除一切惡趣的根本啊,這個從根本上面斷取是什麼呢?是諸佛所讚的精進,這是精進,唉!諸佛所讚,佛是什麼?是徹底了知世間一切真相的人,不但了知而且如是真正做到的人,所以只有佛才是圓滿無缺認識,一切圓滿無失證得,他所說的話才是圓滿無缺,如理如量百分之百的可靠,而現在一切諸佛怎麼說呀!唉讚歎,那你要得到上面這個結果的話,就是這件事情,啊,所以這個是什麼?我們應該依止的,而且應該如何依止法?恆、常兩個字哦!這個依止不是說,噯啊!今天聽見了嘛!去努力一下,唉!放下來,放下來還要依止,要一切時處不能離開它,你那一刻離開了,那一個時候,你就是啊在癡暗當中,那個就是受苦的因,有了受苦的因,將來一定感得苦的果,啊,所以應該啊,恆常依止,下面繼續。
【此世所有諸工巧,及出世間諸巧業,若發精進非難得,智者誰厭精進力。】
哪!不要說出世間的,就世間的那所有這些事情啊,以及出世間的進一步,假定你能夠發精進的話,沒有一樣事情不難得到,再沒有任何困難都可以得到,所以啊,真正有智慧的人啊,沒有一個例外,都會啊好樂精進、不厭精進,而現在我們所以不能精進的原因,真正的還是什麼?愚癡當中,唉!說起來真可憐啊,一點點小小的事情啊,大家心裡面就為它嘀咕,忙了個半天,也嘀咕了半天唉!結果是自害害他,自己還覺得很對,原因是愚癡,如果你正確的了解了以後,我們全部的精神所對治的就是這些,小事情上面,你只要把煩惱真正解決了,那一切問題跟著就解決了。
【若有趣佛菩提者,彼見昏睡諸過失,常發精進而安住,我為策彼而說此。」】
現在有人真正要想走這一條圓滿覺悟之道,達到圓滿果位者啊,那麼他了解了這個懈怠,這個昏睡諸過失,就是懈怠不精進的種種過失,於是啊恆常的發起精進,發起而安住在這個精進如理行持,現在呢?我啊,為了策勵那些想如法修行的人,而說這個道理。
【莊嚴經論亦云:「資糧善中進第一,謂依此故彼後得,精進現得勝樂住,及世出世諸成就。精進能得三有財,精進能得善清淨,精進度越薩迦耶,精進得佛妙菩提。」】
那麼這個論啊也說資糧善當中,現在我們是集聚資糧,啊,集聚資糧,有了這個資糧,然後呢?想,才能夠上去,資糧善當中,最重要、最第一的什麼?精進。由於得到了這個然後呢?依這個其他的東西啊,就跟著得到了,其他東西都得到了,所以你沒有精進的話,什麼東西都得不到,大智度論上面也說的,有了這個一切都得到了,反過來一有懈怠,換句話說沒有精進的話,什麼好事都沒有,絕不可能,啊,而這個精進呢?眼前就得到啊殊勝、安樂,啊得到殊勝安樂,啊,就是;譬如說我們現在所順著最簡單的次第,戒、定、慧,你能夠親近善知識,戒如法的去做的話,就當下得到清涼,從煩惱上面得到解脫,從煩惱上得到解脫、清涼,啊,多少快樂,然後呢?由於戒而得定,那個定更是快樂無邊,這個還是世間的,由定而發慧的話,徹底連根拔起,都是靠這個,所以前面說世間是如此,出世間也是如此,我們現在看看,世間的這種成就,的確沒有一個例外的,沒有一個例外的。精進能得三有財,精進能得善清淨,就是說三有就是世間三有當中的欲有、色有、無色有啊,這一個一切啊,就是精進得到,然後呢?更進一步啊,善淨之法能夠淨化它的也是,然後這個善清淨是包括的很廣,從開始第一步,然後呢?而一切的根本在什麼地方呀!薩迦耶見,就是啊這個根本,前面說苦惱的原因就是苦果,是由惑、業所感得,而這個裡邊惑是上首,那麼惑當中,生起的次第,生起的原因是什麼?就是這個薩迦耶見,換句話說根本拿掉了,其他通通拿掉了,而要想拿掉它;靠什麼?精進。這個拿掉這個東西是三乘共的,所以是一步一步上去,乃至於最後的不共大乘佛的無上菩提,也從這地方得到,所以這個精進是資糧善當中,最重要的一樣。
【又云:「具進受用無能勝,具進煩惱不能勝,具進厭患不能勝,具進少得不能勝。」】
那麼現在我們在一步一步上去的時候啊,它除了策勵我們上去,還有很多障礙,譬如說我們對於;眼前的很多受用耽者,你能夠精進的話,不管那些種種受應、受用啊,你不會為它所騙,有固然好,沒有也不在乎,啊,沒有固然不在乎!有了以後啊你也不會沉在這地方,然後呢?真正去努力,為種種煩惱,這個煩惱怎麼也擋不過你,擋不過你,然後呢?我們要修那個出離行的時候,從自度而進入利他,而這個利他是有無比的困擾,就從自利開始,覺得這個苦不堪言,在這種情況之下,產生了厭患之心,而這個厭患啊,因為前面的人跟這地方的境啊,它也不能擋住你,這樣的從世間出世間,從小乘到大乘,不管任何困難,任何障礙啊,都不能障礙你,都不能勝過你,你都能夠勝過它,如果步步上進,你得到種種的好處,可是平常還有一點,我們得到了一點啊,噯呀!就覺得以此為喜足;停在這裏,你如果能精進的話呢!少得不能勝,這個四樣東西,就是我們實際上平常啊,經常都具足的,經常都具足的,大部份人四樣是樣樣具足,那麼有一種人呢!噯!容或具足三樣,二樣或者一樣,或 者一樣,尤其是現在的很多修行人,他修行人啊,他是自己相當努力,不為世間的一般受用所障礙,然後呢?修行的時候啊,一點的煩惱啊,他擋不住,擋不住,乃至於啊,去修行的時候,不管自利而且利人啊,種種的困擾啊他也不怕,但是呢!他安住在耶!覺得這個就夠了,就是這樣,就得少為足,啊,這樣,這個得少為足的現象是什麼?是
【菩薩地亦云:「唯有精進是能修證菩薩善法最勝之因,餘則不爾,故諸如來稱讚精進,能證無上正等菩 提。」】
啊,前面已經說過,資糧善當中啊,精進是第一,那麼現在呢!這個地方也說,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所以不管是那一個經,那一個論,都告訴我們,只有這樣東西啊,是,那一樣東西--精進。是修證這個菩薩善法當中;最勝之因,換句話說最殊勝的,啊,最殊勝的就是這個,其餘的沒有一樣東西能夠跟它相比,因為你有了精進的話,其它樣樣東西都可以生得起來,反過來如果你沒有精進的話,儘管你有一點東西啊,弄弄弄塌掉了,弄弄弄被這個障礙了,弄弄弄的不能前進了,所以這個最重要,所以啊一切如來讚歎這個,像前面一樣,那麼下面又一個論。
【攝波羅蜜多論亦云:「若具無厭大精進,不得不證皆非有。」】
你能夠具足這個大精進,而對這個精進啊無厭足,啊,它現在呢!對於善法無厭足,我們現在凡夫是對什麼?對煩惱無厭足,這個貪得無厭,對什麼東西都這個樣,菩薩不;菩薩卻卻相反,善法卻卻是對治惡法的,所以真正學菩薩行啊,對於這個對治惡法是絕無厭足,我們現在呢!是惡法,惡法是啊正好啊,消滅善法對治善法的,這個是一個錯誤,啊,如果說你能夠對這個對治惡法的大精進無厭的話,唉!得不到東西;絕無是處,不能證得的東西,絕不可能,換句話說你要得到的任何好的東西,你要證得的無上菩提,唉!絕對會有,絕對可以得到。
【又云:「非人皆喜饒利彼,能得一切三摩地,晝夜諸時不空度,功德資糧無劣少,獲得諸義過人法,如青蓮華極增長。」】
不要說你自己,旁邊的人啊,都歡喜來饒益他,饒益他,這個道理啊,其實啊,我們啊也很容易明白,雖然那個非人我們不看見,可是在我們周圍任何一個同學,師友,如果他很精進啊,我們大家都很讚歎,如果他要來找你幫忙,你一定很樂意幫忙;對不對!我想沒有一個人例外的,反正你懶惰的話,儘管你自己覺得噯喲!你偷了巧,旁邊的人看你,瞪大了眼睛這一個傢伙,以及也許當面給你啊應付應酬,覺得噯呀!嘻嘻哈哈,心裡面老在那兒說這樣,那麼我們人是有理性的,那麼非人也是一樣的,所以的的確確這是個千真萬確的事實,那麼自己好別人也幫助,你能夠由此得到一切三摩地,那個是正式的證入進入修行,修行真正最重要的--止觀。這樣任何的三昧你都可以得到,還有啊,晝夜諸時啊不空度,白天固然是不空度,晚上也不空度,醒的時候固然是不空度,睡覺的時候也不空度,這個概念我們一定平常的時候啊,要多多思惟觀察,思惟是如理思惟,觀察是如理觀察,觀察的不是文字哦!是如理兩個字,一定要把文字所指的它的形相內涵所指的,你要探得清清楚楚,那個指的什麼?就是你心裡起心動念,絕對不是在文字,文字上面不管說得多動聽;天花亂墜,聽眾百萬;沒有用!所以摩訶止觀上面;智者大師引啊,以前這個意樂禪師有很多這種了不起的大法師啊,唉啊!那個動不動啊後面啊鶯鶯紅紅千百成群,就這個樣來,換句話說,他這個認識、說法、口才簡直是不得了,平常的時候;這個行為看看也很好,但是啊是臨終皆毀,為什麼啊,嘴巴上面的,心裡上面沒有用真正功夫,到臨死的時候,懊悔來不及了!眼前的那些名利 ,等到你兩腳一伸,嘿!沒有一樣帶得走,所以這一個時候,我們所指的什麼?要指心裡的形相,你真的心裡的形相,能夠這樣的如是觀察了知,安住在這個善法上頭,它自然而然啊;晝夜都不空過,所以前面一再說過的,這一個情況是什麼?不是說我們現在這裏噯呀!覺得輕輕鬆鬆,不是。那你一切時處,提此了正念,就這正念安住在你的心上面,既然安住在心上面的,這個正念;如果是你沒有修習成功,現在正要努力的就是這個,如果你修習了成功,習慣了;這個就是等流啊,它自然一直在這個等流當中啊!就像河裡邊的水流一樣,河裡的水都好像沒有人推動它,它可是晝夜在那流啊,就是這個狀態,啊,所以單單那醒的時候你能夠努力去做,睡著的時候;儘管你睡著了,它還在那裏,這個是一點是非常重要的,這個一定要靠如理思惟啊,這個東西太重要、太重要;太重要、太重要,現在我們所以不能做的原因呢!原因何在,就在這上頭,最近經常有同修跑到我這地方談這個問題,我、有的非常歡喜、非常讚歎,但是另外有一類同學啊,他;我就感覺得啊,我很同情;但是也只有一個辦法,他只要來我還是讚歎,他往往對思惟的能力,比較差一點,在我的感受上面啊,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停止;覺得不如人,是,這個事實的狀態是不如人,怎麼辦呢?正因為不如人 ;你趕快努力,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0
- 文章: 33486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29卷 B面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29卷 B面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沒有一個人例外的,他必定是從一無是處,然後呢?去了知正法,然後從這個上面步步開始,對不對,小孩子進幼稚園、小學等等,沒有一個例外的,你只要肯一步步的上去,現在我們也是這樣,我們坐在那裏念這些書,一 點都沒困難,可是一個小孩子剛進幼稚園,當然一無是處了,他怎麼來的,就是這樣努力過來的,所以我們千萬不要怕,總記得如是因感如是果,反過來現在這個果,就是以前的這樣的因,既然我們現在了解了,你只有一件事情可做 ,就是把我們所了知的這個因果的法則,應用在身心上頭,你只要去應用的話,那個一定是晝夜不空過,能夠這樣的話,很容易很容易,一天到晚在集聚資糧嘛,功德資糧無劣少,獲得諸義過人法,這樣一來,你功德一直增長,眼前剛開始的這個就是資糧,那就不會下劣,也不會缺少,有了這個東西你才能夠得到真正的這個義理,世間這個東西名聞利養那都是害我們的東西啊!而這個東西都是凡夫啊!這個東西才是什麼?真正的超過凡夫的聖賢之法,那個才是什麼啊!青蓮花,青蓮花是譬喻什麼啊?佛法,出汙泥而不染,而且妙咧!它必定從髒的地方長出來的,所以經上面說是高山陸地旱地上面長不出這個東西來,嘿,雖然在汙泥當中啊,但是啊,
【過患者,海慧請問經云;「有懈怠者,菩提遙遠最極遙遠,諸懈怠者無有布施乃至無慧,諸懈怠者無利 他行。」 】
那個海慧請問經上面說,你一有了懈怠的話,完了,你要的菩提遙遠的最極遙遠,噯呀!遠得不能再遠了,不能再遠了,眼前是什麼?眼前都是放逸懈怠相應的煩惱法,這個煩惱法的最後的結果是讓你受盡無邊痛苦,所以我們眼前貪一點小便宜的結果,這是在懈怠當中,結果呢?自己害了自己是莫甚於此,啊自己害了自己是莫甚於此啊,所以經論上面,處處地方告訴我們,說我們現在啊,怕那些小小的苦,但是對這大苦的因啊,這個啊!卻不知道怎麼去除!實在是顛倒極了。所以我記得入行論上面有這麼幾句話啊!若人在世間小苦不能忍,就平常我們世間小小的苦不能忍耐,然後小小的這種無意義的快樂又放不下,結果呢地獄苦瞋因何不斷,你貪一點小便宜,怕一點小苦,結果呢?造的這個惡因,這個惡因下地獄,這個地獄之苦是不得了的大呀!這種苦因你怎麼不努力去斷除呢!人真是錯誤到極點啊!所以有了懈怠這個菩提遙遠,不是說遠得讓你坐在那裏自己靠近,因為它遠的關係,現在讓你住在這個惡道當中啊,這樣的嚴重法啊,諸懈怠者無有布施乃至無慧,諸懈怠者無利他行。啊!所以又懈怠的話上面所說的,後面所說的,一切的從布施到智慧六度沒有一樣,自利沒有,利他沒有。
p. 306
【念住經亦云:「誰有諸煩惱,獨本謂懈怠,若有一懈怠,此無一切法。」】
這個經上面說,大智度論上面也引這個,任何一個人,一有了他任何一個人所以有煩惱的原因,這個煩惱的根本是什麼?就是懈怠!他如果一有了懈怠,好了,他什麼的好事情都沒有了,什麼好事情都沒有了。
【若無精進隨懈怠轉,一切白法悉當虧損,退失一切現時畢竟士夫義利。】
假定你沒有精進,隨著懈怠而轉的話,一切好的事情通通虧損,已有的退失,沒有的生不起來而這些好的東西呢 ?眼前的所謂眼前增上生,以及究竟的究竟決定勝,這個是我們真正是一個人,是大丈夫應該有的殊勝的利益,一有 了懈怠完了,反過來只要有精進,剛剛相反,那麼這個是它的禍害,它的過患,後面推的力量,現在前面有拉的力量 ,後面推的力量,告訴你唉呀!這個精進有這麼多好處,那麼我們有了這個力量就一心一意的推動我們去修精進了, 那麼要修精進,是精進這個內容是什麼呢?這個:
【精進的差別分二。】
說明精進的內容了,第一個是。
【① 正明差別。】
正確的說明,第二呢!
【② 發生精進之方便。】
前面是啟發修精進的方便,現在有了這個修精進的方便以後,推動我們的力量,這個力量是正修精進的方法,所以同樣的這兩個是不一樣的喔!這我們要辨別得清清楚楚,那麼這樣的能夠辨別得清清楚楚,然後你去做的時候,就不會混淆,不混淆的結果是一點不錯,這個不錯的因才能夠得到圓滿的果,正明差別當中又分三:
【初中有三:① 擐甲精進。② 攝善法精進。③ 饒益有情精進。今初,】
第一個擐甲,就是披起這個精進甲,換句話說,這個就是我們常說的心理建設啊,然後呢?去做種種善法饒益一切有情,下面:
【◎ 菩薩地說:「謂諸菩薩於發精進加行之前,其心勇悍,先應如是擐意樂甲。」】
這個引菩薩地上面告訴我們,說我們要作菩薩怎麼辦呀,在發那個真正的行為開始加行之前,第一件事先要把這個心意樂披起這個精進的盔甲,擐就是披起來,換句話說,心裡上面先要這樣勇悍無比,不怕!前面發菩提心是先發願心,後來是行心,現在這地方也是一樣,先是願,這願就是意樂,然後有了這個意樂,然後呢進一步去根據這個行動。
【若為除一有情苦故,以千大劫等一晝夜,集為百千俱胝倍數三無數劫,唯住有情那落迦中乃能成佛。我亦勇悍為 正等覺非不進趣,發精進已終不懈廢,況時較短其苦極微,如是名為擐甲精進。】
說現在我們不要成佛嗎?成佛要濟度一切眾生嗎?現在不要說要濟度一切眾生,為了救一個人,啊!為了救一個人的苦,然後呢?我們要行種種難行,這個難行的程度呢?時間呢?說一千大劫相當於一個晝夜,然後呢?當然三百六十天是一年,多少年積起來,變成功百千俱胝倍數的三無數劫,噯喲,單單三無數劫,平常我們說,三大阿僧祇劫,這一個一大阿僧祇劫就是一個天文數字,然後呢?要俱胝倍,俱胝又是一個天文數字,還要俱胝倍,還要百千俱胝倍的這麼長的時間,時間是這麼長,那個苦呢?這麼長的時間,作些什麼事情呢?要住這麼大的大苦,說一直住在我們的地獄當中,這樣去做來,才能夠成佛,嘿!儘管有這麼大的苦,我要勇悍,勇就是不怕,絕對不怕勇往直前,而且悍的話呢?哦也是勇敢的要跟它鬥到底,為了達到這個圓滿,非不進趣,絕不會一點點的退怯,要發這個心,然後發完了以後,終不懈廢一直到最後圓滿,絕對不會中途停止,不會懈怠不會廢弛,這樣啊,這樣啊!何況眼前我們真正說起來的話,那個時間較短,要短得太多太多了,太多太多了,前面告訴我們啊,千大劫為一晝夜,要積無數百千俱胝的三無數劫,實際上呢?根本不要就拿我們現在一天一夜說,也不要百千俱胝,就是三大阿僧祇劫就可以成就了!乃至於的確有很多殊勝法門不須要這樣長啊!像善財童子他十信滿心,十信滿心還是個凡夫喔!他就一生緣曠劫之因,一生就圓滿了,這是千真萬確的,對吧!所以你看看,他這個意樂甲,披這個精進意樂甲,要這個樣,何況現在那個時間短得太多太多了,而且他所受的苦啊!說住在有情那落迦當中,地獄當中他也不怕,現在呢我們呢不要真正修菩薩行的在人天當中,乃至有的時候是墮落畜生,但是畜生比起這個地獄的話不曉得快樂多少,我們也看見的,鳥狗雞啊!它們比起地獄來還是快樂的不曉得快樂多少倍呀!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啊!所以這個我們要了解的,這樣的發這個心啊!叫做擐精進甲,你想到這樣的話,那的的確確的啊!那菩薩要這樣的,現在我們實際上苦是這麼小,時間這麼短那有作不到的,那心情就啟發起來了,不但啟發而且這心裡面勇悍,這個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用種種方法,思惟觀察。
【若有菩薩於此精進,少發勝解少生淨信亦名堅固,尚能長養為求無上大菩提故,發起無量精進之因。】
說如果有修學菩薩道的人,對於這個所學的精進啊!能夠少少的發起一點勝解,殊勝的見解啊,少少的生起一點淨信也叫堅固,這個的確啊,這個精進的力量大得不得了,大得不得了,實際上呢?說良心話,現在我們極大部份對這個真正的精進呀,的確啊!乃至於認識都不認識,既然沒有認識,你談得到什麼叫淨信嗎?有了正確的內容你認識了才信得過,信得過了才把以前錯誤的這種概念淨除了才叫淨信,那個時候才是真正的心裡才叫做勝解,現在我們好幸運啊!總算漸漸開始認識了,認識了啟發信心,然後你思惟觀察了,策發那個淨信勝解,這個那怕很少一點點,這也堅固,這個堅固的因,真正的能夠種下去的話,一定結果,何況現在步步在那個地方,那的確嗎?就是這樣,如果我們真的能夠這樣的話,晝夜一定不空過啊!成佛啊!的的確確不難啊!所以只要像上面說的,稍微發起一點點,都能夠成為求無上大菩提而要發無量大精進的因,因為你有了這個正確的堅固的淨信以後,這個是主因,把這個主因,然後把它長養的話,你就能夠增長無量無邊的大精進的因啊,否則你因沒有的話談不到啊,所以啊!那怕是一點點,耶!對了就像賺錢一樣,絕對不是一口氣賺它十億進來,賺進來,硬是一塊一塊的,有一塊算一塊,就是這樣,那個賺對了然後你增加起來,現在我們也是如此,所以前面說,那怕發起少少的淨信,少少的勝解,都是這樣,何況成就呢。
【何況成就如是精進,於求菩提饒益有情,無有少分難行事業,可生怯劣難作之心。】
啊你真正的能夠發起成就了以後,對於追求無上菩提要想利益一切有情啊,在這種情況下,的的確確沒有一點點的事情難得倒你,沒有一點點事情啊!你會害怕,絕對不怕,絕對不怕!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像我們現在這個狀態的話,自己衡量一下,衡量一下,怎麼衡量法呢?有兩個辦法,我們先不必拿善法來衡量,拿世間法來衡量,譬如說我們今天啊!想要去做一樣事情去,世間譬如說,今天有一個好電影來了,噯呀!這個電影好的不得了,大家要去看那個電影的話,哎呀!天氣熱也不怕,天氣冷也不怕,下雨也不怕,到那地方買那個票的話,那個黃牛等在那裏,老早等我也不怕,我想我們大家都有這個經驗吧!太多這個事情,為什麼?它有好處啊!所以同樣在這個地方,現在啊!如果我們對善法也有這個認識的話,那自然而然也不怕,我們之所以怕的原因,因為我們不了解這修行真正的好處,一天到晚無始以來就在煩惱上面轉,噯呀,人家對你眼睛這麼瞄一下,你就想他的心裡面給我幹什麼,他隨便說一句話,這個耳根就軟了,噯呀!自己就跟著他轉,那自己就是不了解正確的道理,一天到晚在煩惱當中轉,現在我們懂得了像前面這些道理,那時候就曉得什麼是煩惱,就是這個,然後呢?懂得了怎麼去克服,所以當心裡面稍微一點煩惱轉起來的時候,那就曉得,噯啊!現在我懂得這個才是我克服的生死冤家,你就不會在眼前這種小事情上面啊,等一下隨便一點小事情啊!嘀嘀咕咕弄了幾天啊!就是苦惱的不得了!是自己害自己喲!這完全錯誤了,你能夠從這個地方一步一步推展開去的話,自然而然不怕,樣樣都可以解決。
【若能修習如是意樂,定能醒覺大乘種性所有堪能,故應修習。】
如果你能夠如理的修行,慢慢的鍛練修習,就是樣樣事情都是這樣的,練習,練習又練習,練習什麼,像上面所說的擐甲意樂,把這種如理的正確的心志建立起來,那個時候就把那個大乘的種性,從睡眠當中,從無明覆蓋當中,把它,把它喊醒把它策勵起來,這一個決心策勵起來的時候,你要做的任何事情,都絕對可以做得到,所以,這一個才是我們眼前應該努力修習的,下面這個論上面說。
【攝波羅蜜多論云:「設等生死前後際,成為極長大晝夜,集此為年成長劫,以盡大海水滴量。發一最勝菩提心,須以此相漸集餘,一一資糧悲無厭,無諸懈廢修菩提。自心莫思流轉苦,而擐無量穩固甲,住戒悲性諸勇識,是為最初所應取。」此亦是說擐甲精進。】
他用種種的說法,經論來證明來說明來策勵,那麼這個論上面也說,同樣的說個譬喻,它這個譬喻比前面還要大,等生死際的前後際,我們從有開始到現在,這個時間是無量的長啊!把這麼長的時間啊!算成什麼,算成一晝夜,噯喲,這個時間不得了,拿這樣的晝夜集成功長劫,這個長劫這個時間是沒辦法算的這麼長的時間,以這樣的長的時間啊!發一個菩提心,順菩提心,以這樣的方式來集聚這個資糧一一修習,喲!然後呢?我們努力策發大悲菩提心種,要救濟一切眾生圓滿成佛,這麼大的困難當中無懈無厭,絕不厭倦絕不懈怠,這樣的去修這個無上的大菩提果,那個時候,自己心裡面啊,千萬不要想到唉呀,在這個地方啊!苦啊!實際上呢?要想的要怎麼呢?要如理的想,正因為啊!這流轉的無比的苦啊!實在是無法忍耐啊,你唯一的辦法只有修行啊!那個時候策發你,策發你然後以後的話,儘管還在這個裡邊,卻是什麼幫助你跳出來啊!那個時候你就披上這個精進的甲,而且穩固絕不動,不但穩固而這個甲是無量,無量無邊,披了這個甲以後然後呢?住戒悲性諸勇識,安住在這個戒菩薩淨戒當中,然後呢?這一個行菩薩道的大悲大菩提種性的,這一些了不起的人士,這個是我們最最開始修行的時候應該作的事情,這個是什麼?嘿也是說擐甲意樂,現在我們繼續下去啊!三百零六頁最後一行,最後一行,剛才說的這個,就是擐那個無量穩固甲,無量穩固甲這是我們最初所應該的,換句話說在正式開始加行之前啊!先要把這個心裡的意樂上面要建設起來,擐那個精進甲,這個也就是指的所謂擐甲精進,下面又引經。
p. 307
【又如無盡慧經所說:「設從無始生死以來,現在以前為一晝夜,三十晝夜而為一月,於十二月計為一年,經十萬年始發一次菩提之心見一次佛,如是等一殑伽沙數,始能知一有情心行。以如是理,須知一切有情心行,亦無怯弱而擐誓甲,為無盡甲。」】
這個不但是論,而且是經、經上面也這麼說,這個前面容易,從無始生死以來是所謂一晝夜,這個時間是你無法計算的,以這樣長的經過,這麼長的時候發一次心,見一趟佛,然後呢?經過恆河沙數,殑伽沙就是恆河沙,才能夠了解一個有情的心,現在你要度盡盡法界虛空界一切有情,這個時間是何等的長,何等的難,就是這樣,對不起,我照樣的以勇悍心情,沒有一點點的萎縮、害怕、怯弱,這樣的去做發這個心叫無盡甲。
【是為無上擐甲精進。】
那!這個是這個是,我們現在真正要修習的,就是這個,這個修習不是聽懂喔
【總之若能引發少分如此意樂,速能圓滿無邊資糧,淨無量障而成最勝不退轉因。】
那!所以這個地方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結論,你能夠像上面所說的,引發這樣的意樂,這樣的心裡的認識,這樣的意志力,那怕是一點點,就種下了正確的因,這樣正確的因增長的話,很快就能夠圓滿無邊資糧,要積的資糧是圓滿了,然後呢?要淨的障礙是淨除了,能夠淨除障礙,能夠集積資糧,當然這個是成就最殊勝的結果,所以這個是成就最殊勝不退轉的因,都在這上頭精進。
【如於長劫能生喜樂,如是亦能速當成佛。】
你真正的能夠這樣的話,那你就無往不利,沒有一件事情難得倒你,因為你能夠有這樣的心情,在任何事情上去努力,你隨時隨地無時無刻不在廣結資糧,無時無刻不在淨一切障,當然很快成佛,這個是必然的如是因感如是果嘛!反過來若不是這樣。
【若於無邊妙行及於極長時等,全無勇悍,唯樂短時速當成佛,反於成佛極為遙遠,以能障礙諸菩薩眾發 最殊勝大志力故。】
假定我們不能像上面這樣說,上面是要告訴我們啊!以這麼長的時間做這麼多的事情,這一些都是無量無邊的微妙善法之行,而對這些事情啊!我們啊害怕不能精進不能勇悍,噯喲!覺得這個很難呀!趕快成佛啊!喲心裡面就這樣的想法,結果呢!不但不能成反而障礙,這個成佛變得越來越遙遠,為什麼?因為要想得這樣的果,必定要有這樣的因,現在你事情沒有做心裡已經害怕,心裡害怕你必定不能做如理如量行,既然如理如量的因行沒有積,請問你能夠感得這個果嗎!所以由這種心情,於是反而障礙掉了,我們不要說行,連他這一個心志都被這種怯弱的心情給障礙住了,所以不行。
【為何義故,如是擐甲發勤精進,其中有二,攝善法精進者,謂為正引發六種波羅蜜多故,修彼加行。饒益有情精進者,謂於十一事,如其所應而發精進。】
那麼發了像上面這個擐甲精進,換句話說,建設了這個心力,要精進目的幹什麼?你為什麼?要作什麼事情,發了這樣的前面這個精進甲以後,要作兩件事情,第一個攝善法,去行去做一切的善事,這個就是上面說的六種波羅蜜多。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沒有一個人例外的,他必定是從一無是處,然後呢?去了知正法,然後從這個上面步步開始,對不對,小孩子進幼稚園、小學等等,沒有一個例外的,你只要肯一步步的上去,現在我們也是這樣,我們坐在那裏念這些書,一 點都沒困難,可是一個小孩子剛進幼稚園,當然一無是處了,他怎麼來的,就是這樣努力過來的,所以我們千萬不要怕,總記得如是因感如是果,反過來現在這個果,就是以前的這樣的因,既然我們現在了解了,你只有一件事情可做 ,就是把我們所了知的這個因果的法則,應用在身心上頭,你只要去應用的話,那個一定是晝夜不空過,能夠這樣的話,很容易很容易,一天到晚在集聚資糧嘛,功德資糧無劣少,獲得諸義過人法,這樣一來,你功德一直增長,眼前剛開始的這個就是資糧,那就不會下劣,也不會缺少,有了這個東西你才能夠得到真正的這個義理,世間這個東西名聞利養那都是害我們的東西啊!而這個東西都是凡夫啊!這個東西才是什麼?真正的超過凡夫的聖賢之法,那個才是什麼啊!青蓮花,青蓮花是譬喻什麼啊?佛法,出汙泥而不染,而且妙咧!它必定從髒的地方長出來的,所以經上面說是高山陸地旱地上面長不出這個東西來,嘿,雖然在汙泥當中啊,但是啊,
【過患者,海慧請問經云;「有懈怠者,菩提遙遠最極遙遠,諸懈怠者無有布施乃至無慧,諸懈怠者無利 他行。」 】
那個海慧請問經上面說,你一有了懈怠的話,完了,你要的菩提遙遠的最極遙遠,噯呀!遠得不能再遠了,不能再遠了,眼前是什麼?眼前都是放逸懈怠相應的煩惱法,這個煩惱法的最後的結果是讓你受盡無邊痛苦,所以我們眼前貪一點小便宜的結果,這是在懈怠當中,結果呢?自己害了自己是莫甚於此,啊自己害了自己是莫甚於此啊,所以經論上面,處處地方告訴我們,說我們現在啊,怕那些小小的苦,但是對這大苦的因啊,這個啊!卻不知道怎麼去除!實在是顛倒極了。所以我記得入行論上面有這麼幾句話啊!若人在世間小苦不能忍,就平常我們世間小小的苦不能忍耐,然後小小的這種無意義的快樂又放不下,結果呢地獄苦瞋因何不斷,你貪一點小便宜,怕一點小苦,結果呢?造的這個惡因,這個惡因下地獄,這個地獄之苦是不得了的大呀!這種苦因你怎麼不努力去斷除呢!人真是錯誤到極點啊!所以有了懈怠這個菩提遙遠,不是說遠得讓你坐在那裏自己靠近,因為它遠的關係,現在讓你住在這個惡道當中啊,這樣的嚴重法啊,諸懈怠者無有布施乃至無慧,諸懈怠者無利他行。啊!所以又懈怠的話上面所說的,後面所說的,一切的從布施到智慧六度沒有一樣,自利沒有,利他沒有。
p. 306
【念住經亦云:「誰有諸煩惱,獨本謂懈怠,若有一懈怠,此無一切法。」】
這個經上面說,大智度論上面也引這個,任何一個人,一有了他任何一個人所以有煩惱的原因,這個煩惱的根本是什麼?就是懈怠!他如果一有了懈怠,好了,他什麼的好事情都沒有了,什麼好事情都沒有了。
【若無精進隨懈怠轉,一切白法悉當虧損,退失一切現時畢竟士夫義利。】
假定你沒有精進,隨著懈怠而轉的話,一切好的事情通通虧損,已有的退失,沒有的生不起來而這些好的東西呢 ?眼前的所謂眼前增上生,以及究竟的究竟決定勝,這個是我們真正是一個人,是大丈夫應該有的殊勝的利益,一有 了懈怠完了,反過來只要有精進,剛剛相反,那麼這個是它的禍害,它的過患,後面推的力量,現在前面有拉的力量 ,後面推的力量,告訴你唉呀!這個精進有這麼多好處,那麼我們有了這個力量就一心一意的推動我們去修精進了, 那麼要修精進,是精進這個內容是什麼呢?這個:
【精進的差別分二。】
說明精進的內容了,第一個是。
【① 正明差別。】
正確的說明,第二呢!
【② 發生精進之方便。】
前面是啟發修精進的方便,現在有了這個修精進的方便以後,推動我們的力量,這個力量是正修精進的方法,所以同樣的這兩個是不一樣的喔!這我們要辨別得清清楚楚,那麼這樣的能夠辨別得清清楚楚,然後你去做的時候,就不會混淆,不混淆的結果是一點不錯,這個不錯的因才能夠得到圓滿的果,正明差別當中又分三:
【初中有三:① 擐甲精進。② 攝善法精進。③ 饒益有情精進。今初,】
第一個擐甲,就是披起這個精進甲,換句話說,這個就是我們常說的心理建設啊,然後呢?去做種種善法饒益一切有情,下面:
【◎ 菩薩地說:「謂諸菩薩於發精進加行之前,其心勇悍,先應如是擐意樂甲。」】
這個引菩薩地上面告訴我們,說我們要作菩薩怎麼辦呀,在發那個真正的行為開始加行之前,第一件事先要把這個心意樂披起這個精進的盔甲,擐就是披起來,換句話說,心裡上面先要這樣勇悍無比,不怕!前面發菩提心是先發願心,後來是行心,現在這地方也是一樣,先是願,這願就是意樂,然後有了這個意樂,然後呢進一步去根據這個行動。
【若為除一有情苦故,以千大劫等一晝夜,集為百千俱胝倍數三無數劫,唯住有情那落迦中乃能成佛。我亦勇悍為 正等覺非不進趣,發精進已終不懈廢,況時較短其苦極微,如是名為擐甲精進。】
說現在我們不要成佛嗎?成佛要濟度一切眾生嗎?現在不要說要濟度一切眾生,為了救一個人,啊!為了救一個人的苦,然後呢?我們要行種種難行,這個難行的程度呢?時間呢?說一千大劫相當於一個晝夜,然後呢?當然三百六十天是一年,多少年積起來,變成功百千俱胝倍數的三無數劫,噯喲,單單三無數劫,平常我們說,三大阿僧祇劫,這一個一大阿僧祇劫就是一個天文數字,然後呢?要俱胝倍,俱胝又是一個天文數字,還要俱胝倍,還要百千俱胝倍的這麼長的時間,時間是這麼長,那個苦呢?這麼長的時間,作些什麼事情呢?要住這麼大的大苦,說一直住在我們的地獄當中,這樣去做來,才能夠成佛,嘿!儘管有這麼大的苦,我要勇悍,勇就是不怕,絕對不怕勇往直前,而且悍的話呢?哦也是勇敢的要跟它鬥到底,為了達到這個圓滿,非不進趣,絕不會一點點的退怯,要發這個心,然後發完了以後,終不懈廢一直到最後圓滿,絕對不會中途停止,不會懈怠不會廢弛,這樣啊,這樣啊!何況眼前我們真正說起來的話,那個時間較短,要短得太多太多了,太多太多了,前面告訴我們啊,千大劫為一晝夜,要積無數百千俱胝的三無數劫,實際上呢?根本不要就拿我們現在一天一夜說,也不要百千俱胝,就是三大阿僧祇劫就可以成就了!乃至於的確有很多殊勝法門不須要這樣長啊!像善財童子他十信滿心,十信滿心還是個凡夫喔!他就一生緣曠劫之因,一生就圓滿了,這是千真萬確的,對吧!所以你看看,他這個意樂甲,披這個精進意樂甲,要這個樣,何況現在那個時間短得太多太多了,而且他所受的苦啊!說住在有情那落迦當中,地獄當中他也不怕,現在呢我們呢不要真正修菩薩行的在人天當中,乃至有的時候是墮落畜生,但是畜生比起這個地獄的話不曉得快樂多少,我們也看見的,鳥狗雞啊!它們比起地獄來還是快樂的不曉得快樂多少倍呀!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啊!所以這個我們要了解的,這樣的發這個心啊!叫做擐精進甲,你想到這樣的話,那的的確確的啊!那菩薩要這樣的,現在我們實際上苦是這麼小,時間這麼短那有作不到的,那心情就啟發起來了,不但啟發而且這心裡面勇悍,這個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用種種方法,思惟觀察。
【若有菩薩於此精進,少發勝解少生淨信亦名堅固,尚能長養為求無上大菩提故,發起無量精進之因。】
說如果有修學菩薩道的人,對於這個所學的精進啊!能夠少少的發起一點勝解,殊勝的見解啊,少少的生起一點淨信也叫堅固,這個的確啊,這個精進的力量大得不得了,大得不得了,實際上呢?說良心話,現在我們極大部份對這個真正的精進呀,的確啊!乃至於認識都不認識,既然沒有認識,你談得到什麼叫淨信嗎?有了正確的內容你認識了才信得過,信得過了才把以前錯誤的這種概念淨除了才叫淨信,那個時候才是真正的心裡才叫做勝解,現在我們好幸運啊!總算漸漸開始認識了,認識了啟發信心,然後你思惟觀察了,策發那個淨信勝解,這個那怕很少一點點,這也堅固,這個堅固的因,真正的能夠種下去的話,一定結果,何況現在步步在那個地方,那的確嗎?就是這樣,如果我們真的能夠這樣的話,晝夜一定不空過啊!成佛啊!的的確確不難啊!所以只要像上面說的,稍微發起一點點,都能夠成為求無上大菩提而要發無量大精進的因,因為你有了這個正確的堅固的淨信以後,這個是主因,把這個主因,然後把它長養的話,你就能夠增長無量無邊的大精進的因啊,否則你因沒有的話談不到啊,所以啊!那怕是一點點,耶!對了就像賺錢一樣,絕對不是一口氣賺它十億進來,賺進來,硬是一塊一塊的,有一塊算一塊,就是這樣,那個賺對了然後你增加起來,現在我們也是如此,所以前面說,那怕發起少少的淨信,少少的勝解,都是這樣,何況成就呢。
【何況成就如是精進,於求菩提饒益有情,無有少分難行事業,可生怯劣難作之心。】
啊你真正的能夠發起成就了以後,對於追求無上菩提要想利益一切有情啊,在這種情況下,的的確確沒有一點點的事情難得倒你,沒有一點點事情啊!你會害怕,絕對不怕,絕對不怕!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像我們現在這個狀態的話,自己衡量一下,衡量一下,怎麼衡量法呢?有兩個辦法,我們先不必拿善法來衡量,拿世間法來衡量,譬如說我們今天啊!想要去做一樣事情去,世間譬如說,今天有一個好電影來了,噯呀!這個電影好的不得了,大家要去看那個電影的話,哎呀!天氣熱也不怕,天氣冷也不怕,下雨也不怕,到那地方買那個票的話,那個黃牛等在那裏,老早等我也不怕,我想我們大家都有這個經驗吧!太多這個事情,為什麼?它有好處啊!所以同樣在這個地方,現在啊!如果我們對善法也有這個認識的話,那自然而然也不怕,我們之所以怕的原因,因為我們不了解這修行真正的好處,一天到晚無始以來就在煩惱上面轉,噯呀,人家對你眼睛這麼瞄一下,你就想他的心裡面給我幹什麼,他隨便說一句話,這個耳根就軟了,噯呀!自己就跟著他轉,那自己就是不了解正確的道理,一天到晚在煩惱當中轉,現在我們懂得了像前面這些道理,那時候就曉得什麼是煩惱,就是這個,然後呢?懂得了怎麼去克服,所以當心裡面稍微一點煩惱轉起來的時候,那就曉得,噯啊!現在我懂得這個才是我克服的生死冤家,你就不會在眼前這種小事情上面啊,等一下隨便一點小事情啊!嘀嘀咕咕弄了幾天啊!就是苦惱的不得了!是自己害自己喲!這完全錯誤了,你能夠從這個地方一步一步推展開去的話,自然而然不怕,樣樣都可以解決。
【若能修習如是意樂,定能醒覺大乘種性所有堪能,故應修習。】
如果你能夠如理的修行,慢慢的鍛練修習,就是樣樣事情都是這樣的,練習,練習又練習,練習什麼,像上面所說的擐甲意樂,把這種如理的正確的心志建立起來,那個時候就把那個大乘的種性,從睡眠當中,從無明覆蓋當中,把它,把它喊醒把它策勵起來,這一個決心策勵起來的時候,你要做的任何事情,都絕對可以做得到,所以,這一個才是我們眼前應該努力修習的,下面這個論上面說。
【攝波羅蜜多論云:「設等生死前後際,成為極長大晝夜,集此為年成長劫,以盡大海水滴量。發一最勝菩提心,須以此相漸集餘,一一資糧悲無厭,無諸懈廢修菩提。自心莫思流轉苦,而擐無量穩固甲,住戒悲性諸勇識,是為最初所應取。」此亦是說擐甲精進。】
他用種種的說法,經論來證明來說明來策勵,那麼這個論上面也說,同樣的說個譬喻,它這個譬喻比前面還要大,等生死際的前後際,我們從有開始到現在,這個時間是無量的長啊!把這麼長的時間啊!算成什麼,算成一晝夜,噯喲,這個時間不得了,拿這樣的晝夜集成功長劫,這個長劫這個時間是沒辦法算的這麼長的時間,以這樣的長的時間啊!發一個菩提心,順菩提心,以這樣的方式來集聚這個資糧一一修習,喲!然後呢?我們努力策發大悲菩提心種,要救濟一切眾生圓滿成佛,這麼大的困難當中無懈無厭,絕不厭倦絕不懈怠,這樣的去修這個無上的大菩提果,那個時候,自己心裡面啊,千萬不要想到唉呀,在這個地方啊!苦啊!實際上呢?要想的要怎麼呢?要如理的想,正因為啊!這流轉的無比的苦啊!實在是無法忍耐啊,你唯一的辦法只有修行啊!那個時候策發你,策發你然後以後的話,儘管還在這個裡邊,卻是什麼幫助你跳出來啊!那個時候你就披上這個精進的甲,而且穩固絕不動,不但穩固而這個甲是無量,無量無邊,披了這個甲以後然後呢?住戒悲性諸勇識,安住在這個戒菩薩淨戒當中,然後呢?這一個行菩薩道的大悲大菩提種性的,這一些了不起的人士,這個是我們最最開始修行的時候應該作的事情,這個是什麼?嘿也是說擐甲意樂,現在我們繼續下去啊!三百零六頁最後一行,最後一行,剛才說的這個,就是擐那個無量穩固甲,無量穩固甲這是我們最初所應該的,換句話說在正式開始加行之前啊!先要把這個心裡的意樂上面要建設起來,擐那個精進甲,這個也就是指的所謂擐甲精進,下面又引經。
p. 307
【又如無盡慧經所說:「設從無始生死以來,現在以前為一晝夜,三十晝夜而為一月,於十二月計為一年,經十萬年始發一次菩提之心見一次佛,如是等一殑伽沙數,始能知一有情心行。以如是理,須知一切有情心行,亦無怯弱而擐誓甲,為無盡甲。」】
這個不但是論,而且是經、經上面也這麼說,這個前面容易,從無始生死以來是所謂一晝夜,這個時間是你無法計算的,以這樣長的經過,這麼長的時候發一次心,見一趟佛,然後呢?經過恆河沙數,殑伽沙就是恆河沙,才能夠了解一個有情的心,現在你要度盡盡法界虛空界一切有情,這個時間是何等的長,何等的難,就是這樣,對不起,我照樣的以勇悍心情,沒有一點點的萎縮、害怕、怯弱,這樣的去做發這個心叫無盡甲。
【是為無上擐甲精進。】
那!這個是這個是,我們現在真正要修習的,就是這個,這個修習不是聽懂喔
【總之若能引發少分如此意樂,速能圓滿無邊資糧,淨無量障而成最勝不退轉因。】
那!所以這個地方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結論,你能夠像上面所說的,引發這樣的意樂,這樣的心裡的認識,這樣的意志力,那怕是一點點,就種下了正確的因,這樣正確的因增長的話,很快就能夠圓滿無邊資糧,要積的資糧是圓滿了,然後呢?要淨的障礙是淨除了,能夠淨除障礙,能夠集積資糧,當然這個是成就最殊勝的結果,所以這個是成就最殊勝不退轉的因,都在這上頭精進。
【如於長劫能生喜樂,如是亦能速當成佛。】
你真正的能夠這樣的話,那你就無往不利,沒有一件事情難得倒你,因為你能夠有這樣的心情,在任何事情上去努力,你隨時隨地無時無刻不在廣結資糧,無時無刻不在淨一切障,當然很快成佛,這個是必然的如是因感如是果嘛!反過來若不是這樣。
【若於無邊妙行及於極長時等,全無勇悍,唯樂短時速當成佛,反於成佛極為遙遠,以能障礙諸菩薩眾發 最殊勝大志力故。】
假定我們不能像上面這樣說,上面是要告訴我們啊!以這麼長的時間做這麼多的事情,這一些都是無量無邊的微妙善法之行,而對這些事情啊!我們啊害怕不能精進不能勇悍,噯喲!覺得這個很難呀!趕快成佛啊!喲心裡面就這樣的想法,結果呢!不但不能成反而障礙,這個成佛變得越來越遙遠,為什麼?因為要想得這樣的果,必定要有這樣的因,現在你事情沒有做心裡已經害怕,心裡害怕你必定不能做如理如量行,既然如理如量的因行沒有積,請問你能夠感得這個果嗎!所以由這種心情,於是反而障礙掉了,我們不要說行,連他這一個心志都被這種怯弱的心情給障礙住了,所以不行。
【為何義故,如是擐甲發勤精進,其中有二,攝善法精進者,謂為正引發六種波羅蜜多故,修彼加行。饒益有情精進者,謂於十一事,如其所應而發精進。】
那麼發了像上面這個擐甲精進,換句話說,建設了這個心力,要精進目的幹什麼?你為什麼?要作什麼事情,發了這樣的前面這個精進甲以後,要作兩件事情,第一個攝善法,去行去做一切的善事,這個就是上面說的六種波羅蜜多。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0
- 文章: 33486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30卷 A面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30卷 A面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去做一切的善事,這個就是上面說的六種波羅蜜多啊,拿著這樣的心情策勵自己行這個六度,上面已經說過了, 這個六樣東西,包含了我們所應該作的全部,這個應該作的事情是對治障礙以及圓滿應作的功德,障礙淨除的一點沒 有遺漏,而功德圓滿的一點都不缺少,都可以把這個六樣東西圓滿的包含在裡頭,那麼有了這樣的心裡的意樂,然後 呢?開始去這樣的行持,所以說進一步修彼加行,進一步再饒益有情,饒益有情嘛,上面所說的這個,這個饒益有情 上面分成十一類,在這個戒裡邊說,正文是沒有,可是在戒波羅蜜後面有一行小字就特別說明這個,十一樣事情,饒 益有情的時候應該從這個十一類當中,就像它應該作的照著去作,那麼這個是把精進的差別說明了三樣東西,那麼根 據這個擐甲精進、攝善法、饒益有情三樣精進,然後呢?正發精進了。
p. 307(9)
【第二發生精進之方便者。如前所說,二種資糧一切白法,由依此故生住增長,故修精進極為重要。】
像前面我們所說的,二種資糧,福資糧、慧資糧以及一切白法,實際上呢這二種東西包括了一切白法,一切的白 法也可以說總共不外乎這二種福慧資糧,圓滿了就是二足尊--佛陀。而這個一切的白法資糧,以精進而生,然後以 這個精進而住,以這個精進而增長而圓滿,所以修這個精進最重要,有了這個依處,然後你能夠進而完滿一切福智資 糧。
【此亦唯見寂天菩薩論說,易解便修最圓滿故,當說此宗。】
那麼發起精進的這個方法呀,是在這個寂天菩薩說的解釋的這個道理啊,說的最圓滿而且啊容易啊照著它去修行 ,現在就把寂天菩薩告訴我們的,修精進的方法,分下面這幾個步驟來說明。
【此中分四,① 捨離障礙精進違緣。② 修積順緣護助資糧。③ 依上二緣發勤精進。四、由此身心堪能之理。 】
這麼一步一步來說,障礙先要把它拿掉,然後呢?積順緣,然後有了這個二樣東西以後呢,根據著這個去精進, 有這樣的精進我們若身若性就能夠成就我們要作的一切事情,現在一步一步來,第一個先捨離這個障礙,那個是違緣 。
【初中分二,① 明所治品。】
其次
【② 修斷彼方便。 今初】
這個精進的障礙,精進要所對治的是什麼呢?先要了解,了解了這個東西以後啊,就曉得怎麼去斷除它。然後呢 ?把所瞭解的斷除的方法,怎麼修習就把他斷除掉了,現在說:
【不入道者略有二類。】
不能真正修行的有二種。
【一、雖見能修而不趣入,第二怯弱不入,謂我豈能如是修習。】
有一類啊看見可以修,但是呢他不去修,另外一類呢心裡面怯弱,說哎呀像我這樣我怎麼能修啊,這個不行啊, 主要的有二類,他說:
p. 308
【雖尚有餘能不能修未嘗思擇而不趣者,然此是說求解脫者,彼非此說。】
是的,除了這二類以外其他的還有一些,還有一些能不能修,而沒有思惟沒有趣入是太多太多,可是我們現在這 地方講的是什麼,就是說真正要求解脫道那些人,對於那些啊連他動都不動也沒有想到要修行的,這個不在此例。這 個換句話說前面那個基礎根本沒有,我們到這地方要了解這個基礎,必定是道前基礎,共下共中進入上士。真正進入 到上士的那些人是一定要求解脫,不但要自己解脫,而且要幫助盡法界虛空界一切有情,去解決這個,所以前面所說 的其餘那些人啊,不是我們這裏討論的,那麼現在我們這裏討論的,就是這個二類,那麼這個二類,第一種就是說他 雖然啊看見可以但是呢,暫時沒有作,他為什麼啊,下面說:
【初中有二,一推延懈怠,謂念後時有暇能修。】
第一個說第一個推延,擺在後頭慢慢的來,這個也是一種懈怠,他意思說沒關係,反正後面有時間慢慢的來,這 第一類。
【二雖非如是,然於庸常諸下劣事,貪著覆蔽。】
第二類雖然不是說,慢慢的來,他要修的,修是要修的,可是啊他對於平常啊下劣的事情貪著難捨,不但是這個 貪著難捨,主要的原因,為這個貪著的事情蔽覆,這是最可憐的一件事情。他看不見大的利益,就被眼前的小小的利 益擋住了,哎呀這一點小小的苦樂啊,他就在那裏,小小的事情啊就放不下。說實在的,眼前我們都是這樣,所以真 正可憐的,為什麼叫是愚痴呢?他主要的原因就這樣,我們未嘗不想求啊殊勝的利益,但是呢對這個殊勝的利益就認 得的不清楚。因為認得的不清楚,所以在這個上面被他覆蓋住了,總覺得唉呀!這個也放不下,那個也放不下,人情 又放不下,錢財又放不下,這樣呢更進一步嘛,這個身體又放不下,外面的話嘛親友呀,什麼東西,哎呀這些東西, 這個害了,這主要的就是這二類。
【如入行論云:「說其所治品,懈怠,耽惡事,自輕而退屈。」】
一共有三樣,說,懈怠、懈怠就是推延,暫時不作,馬馬虎虎,耽惡事就是這種下劣的事情,實際上是壞事情, 眼前看起來下劣,實際上是壞事情啊,實際是將來把我們拖累在生死當中,受無邊大苦的。還有呢自己啊覺得哎呀我 不行啊,這個三種原因啊是不能上進。
【能生懈怠之因者,謂諸懶惰味著微樂,愛睡眠樂,不厭生死。】
所以這個能生懈怠,懈怠就是精進的相違對治品,這個原因是什麼?這幾樣東西:懶惰,這個懶惰很容易解釋, 哎呀就是提不起來,唉,唉,就是這樣,平常的時候,這個東西最麻煩最嚴重,最麻煩最嚴重。你說他,好像找不到 什麼大害處,所以這個聖人為什麼最痛惡一些鄉愿?這個鄉愿的背後一定是這個,一定這個東西,啊就是這樣。那麼 然後呢?還有呢,味著微樂,就是眼前的這種小小的貪著難捨,最可惜的不了解,那麼下面是這些愛著睡眠,就是我 們欲界生死的話,就是這樣的,這個是最難捨的,反過來說不了解生死的真正的本質,因為不了解啊,所以不能厭離 ,不能厭離,如果我們了解了沒有一個人例外的,絕對不會貪著,絕對不會生不起厭離心來的。
【如云:「懶惰受樂味,愛習近睡眠,不厭生死苦,當生諸懈怠。」有釋前二句文,謂明如何生起之相。】
另外又解釋說這個上面,上面的二句啊,是說為什麼生起懈怠的原因的,那沒關係,反正你了解這個道理,你只 要把握住這個問題的根本,去對治它解決就行。那麼所以了解了,說哦這個對治的,我們正要對治的,換句話說這個 精進的障礙是哪些,了解了,進一步呢我們要去對治斷除它。
【修斷彼方便分三。】
有三個步驟啊,把上面三樣過失把它斷除掉。
【初破除推延懈怠者,略有三種。】
破除這個推延,哎呀慢慢的來,慢慢來,分三方面。
【謂已得之身速當壞滅,命終之後墮諸惡趣,如此人身極難再得。】
分三部份,所以要曉得我們已經得到這暇滿的人身啊,唉!很快就壞滅啊,很快就壞滅啊!這樣啊,這是快的不得了,儘管我們以前聽見了這個道理,但是如果不經過思惟,不經過思惟修習而養成功這個串習的話,力量還是沒有的,聽是聽見了,哎呀,講的時候很有道理,然後翻開書的時候策勵一下,停下來就沒有了,結果呢,就眼巴巴的把一生空過。這樣,所以這個事情不妨在這地方再提一下,我們現在想一想看,不要說已經七老八十歲,大部份三十上下,眼睛看一看,想前面三十年的事情啊一眨眼,就這麼一眨眼,我們平常作事情就是這樣的,說哎呀!沒關係擺在明天,不妨大家想一想看,我們擺在明天的事情往往是一擺不曉得擺了幾天了,好了,到後來了無影蹤。這個事情啊絕對不能推延,那麼不但如此哦,而且下面一步,你這麼一推延的話,這個生命失去了以後到那裏去啊?對不起,墮諸惡趣。哎呀現在耽著一點點微小的好處,結果呢在這個惡趣當中受大苦呀!還有啊,嘿!唯一的修行就是這個人身,一但失去了,對不起,那再也難得,怎麼會得到這個人身的,一定要努力的持戒是根本因,然後要布施、發願等種種的圓滿因,才得到這個暇滿的人身。假定要想再得到的,我們只要觀察一下,眼前我們心理狀態是什麼,眼前停在那地方,懈懈怠怠,將來就能得到了嗎?這個三點啊你只要認識了一思惟一觀察的話,這個推延懈怠是絕對會破除,絕對會破除的,唉,絕對不會說還要要忙這個,忙那個,忙這個忙這個把我們送到地獄那裡去,這種都不要,自然而然你真正能夠肯這上面去努力的話,就對了。所以我們平常說這個也放不下,那個也放不下,其實這裡面只有一樣東西,不應該放下的,什麼?佛菩薩告訴我們的教誡呀。這個地方說哎呀不行,不好意思,其實只有一件事情是真正不行的,就是要討好佛菩薩。實際上真正討好佛菩薩才真正對我們自己有利,平常儘管那些啊,唉呀,親友、施主把你捧的好好的,就捧完了以後,下次大家,這一世啊在這個地方捧,下一次大家一起到餓鬼、地獄、畜生當中去捧,那是一無是處啊,所以我們千萬要注意啊!
【由修此三能除執為有暇懈怠,引發恆覺無暇之心,此三於前下士之時,已廣宣說。】
由於修習這三樣東西的話,就能夠把上面所說的推延懈怠,還有空,還有空的,這個就能破除掉了,因為你一直在思惟觀察,所以你現在心裡的現行等流是一直是這種狀態,那麼這種狀態一直感覺到,哎呀趕快要死了,死了以後要墮落惡道啊。然後呢以後得到人身是極難得,你一天到晚就感覺得這種心,然後這種心生起來以後啊,你現在曉得了,唉呀一心一意的趕快修習,自然而然啊你策發這個心,策發了這個心你剛才說的,那怕你睡覺,它也在增長,就這麼個好,這麼個妙,這個道理前面已經說過了,啊在前面啊道前基礎跟共下士的時候,道前基礎講的是暇滿人身,共下士一開頭說念死,這個很清楚,很清楚,那麼:
【第二破除貪著惡劣事業者,應觀正法,是能出生現後無邊喜樂之因,無義狂談掉等散亂,是能失壞現前大利,引 發當來無義眾苦無依之處,修習對治而正滅除。】
第二是什麼呀,我們啊對於這個下劣的事情呀,放不下。下劣的事情,說起來這下劣的事情包含太廣太廣,我們眼前都是這個,世間的人啊就世間的人放不下,哎呀,女兒還沒嫁,媳婦還沒有娶,啊然後呢?這個事情那個事情,那麼我們出了家以後,亦復如是,乃至於說修行還要這個假借色身,這個身體還是很重要,忙了個半天還是忙這個上面,結果呀,雖然嘴巴裡面說假借修真,弄了半天啊是認假為真啊,都是這個毛病啊。乃至於更進一步說,哎呀我是大乘行菩薩道要度別人,結果啊並沒有度人啊,被人家度了去了。哎呀這東西都是好可憐,也好可惜,沒有如理如法的正確的了解,今天我們很高興懂得這個道理以後,不在自己身心上面觀察然後就說你看一點都沒錯,這個法這麼好,這個傢伙不對,那個傢伙不對,我們也錯到不曉得那裏去了,所以任何一點啊我們務必要了解的清清楚楚。然後呢?在自己身心上面是觀照淨除自己,這個這些事情啊都是惡事,要破除,啊然後你認得了以後,下面更應該認識的什麼,嘿!這些一向不認識的惡事情是你覺得快樂,實際上呢給你大痛苦的。你要的快樂是怎麼辦呢?要有修習正法,這個正法才能夠出生眼前的、將來的乃至於究竟的喜樂,而且這個喜樂是無量無邊究竟圓滿的這個因,而眼前這種小事情啊,啊除了正式修行以外,世俗的固然不談,眼前我們平常的,無義狂談,掉等散亂啊,這是的的確確我覺得我們真正進入佛法當中最難對治的,看起來也是最小,什麼,大家沒什麼事情,耶坐在那裏聊聊天,哎一生就這樣空過掉了,一生就這樣空過掉了。無義,有真實意義嗎?有真實意義嗎?看起來好像唉呀大家在那裏談佛法,哎唷,某家長,某家短,那一個好?那一個壞?毫無意義啊!這個都是什麼?心裡邊不如法的狂亂的結果啊!所以剛才最後一點說,今天我們有幸而懂得了,趕快在自己內心上面去對治啊!是,我們想了一個道理,大家討論討論,這個是絕對正確的,但是我們現在是真的這樣嗎,不是啊,沒有用啊!這是掉舉散亂。這種事情都是什麼?失壞眼前大利,眼前的大利益壞掉、失去,將來呢引發這種毫無意義的無邊大苦,都從這個上頭來。為什麼說失壞眼前大利啊,注意哦!眼前的大利,我們真正修行人眼前的大利是什麼?清涼。對不對?要解除我們內心的煩惱惑,這個第一個--持戒,戒的對象就是戒這個東西,就是我們現在心裡面,哎呀坐在這地方啊,這個也不對,那個也不對,跑出去跟他聊聊天,哎覺得蠻快樂,這就是煩惱的狂掉散亂,我們首先必定要認得它,然後呢?你能夠啊依正見下決心,不要隨它而轉!這個叫作戒。這個是眼前的利益,你當下就調伏這個煩惱,調伏了這個煩惱就不被煩惱縛住、擾亂,這個叫作清涼,因為你這樣的話,就從煩惱當中得到解脫,戒的定義就這個。你有了這個才談得到定慧,眼前的你有了這樣的話,將來更是啊無邊的大益啊!所以了解了這個,這個是我們應該去觀察修習的正法,對治上面這個毛病,耽著毫無意義的 下劣事業把它除掉了,所以:
【如云:「棄妙喜正法,無邊歡喜因,汝何故反喜,苦因散掉等。」】
現在呢,你不是要好嗎?是啊,要歡喜好的事情吧,你要好的,歡喜的這種事情的話,那麼你就應該下這個好的歡喜的因啊,現在啊你卻是放棄掉了。這些正法,這個正確的方法,是種下好的,將來結歡喜果的因,你不作,反而歡喜這個苦因,什麼苦因啊,眼前這種散亂、狂談、掉舉等等,將來結苦果,啊!真糟糕!你能夠這樣的了知、觀察、修習,好,破除掉了,那麼,前面那個不趣入,那個推延懈怠解決了,下面呢退怯、自輕,怎麼破除法啊?
【三破除退屈或自輕者,如是破除推延耽惡事已,雖於正法能起勇悍,然非以此便為喜足,應於大乘精勤修學,故應除遣於彼怯弱,謂念如我何能修證。】
像上面這個推延惡事那種啊,除掉了,於是啊真實的去精進修這個正法,但是這個時候還不夠,還不夠,應該怎麼辦呢?進一步,對這個大乘精進啊先要修學,先要修學,因為正式修大乘精進啊,有種種無量無邊的難行之苦在這地方啊,等到你去修的時候,你如果不了解,事前沒有準備,你不能把這個違緣事先啊有所準備的話,對不起到那時候不行,所以叫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任何事情,你事先有了準備呀!你有了準備了,到那個時候來的時候你不怕啊,沒有準備到臨時的時候,你雖然想去,哎,唉唷,碰見這種事情不曉得怎麼辦?所以進一步啊,這個地方要怯,要遣除對於修大乘行的,這種啊害怕,自己啊自輕,怎麼個自輕法呢?說哎呀像我這樣啊怎麼能修這個,這麼大的事情啊,這個概念事先先要認得,然後有正確的方法把它拿掉,下面這三點就特別指這點。
【此中分三,於所應得破除退屈,於能得方便破除退屈,於所安住修道處所破除怯弱。】
第一個是於所應得,我們現在應得是什麼?佛,就是無上菩提之果,哎唷這個佛說難的不得了我們怕,耶怎麼個把它破除。第二個呢,是現在我們要修學,不怕了要去修學,可是要得佛的果報要下這個果報的因行啊,這個因行就是我們學的方便,就是換句話說,耶這個方法上面,哎唷學佛要作這麼多的事情啊,哎呀,這個要害怕,這個怎麼去破除它。第三呢破除了以後你正式去行持的時候,在那個修道的過程當中,說哎呀要經過這麼長的時間,要作這麼多的難事,這個又害怕,一步一步的告訴我們指出這個真象,耶他如理的了解了以後啊,自然而然你到那時候不但不怕,而且你會勇悍無比。倒反而據我所知,你正確的了解了以後,對你那個退屈反而害怕,就害怕退屈。你們仔細的看,這個教法的圓滿啊,實在美極了,平常我們就上不去,就是這種毛病,主要的原因就是不懂,你懂得了以後呀,你反而害怕這個上不去,對你那個上不去反而害怕,一心一意只有上去,這是天底下的事情很簡單的,就像眼前叫你打一針,你很害怕,如果你了解了說不打那一針的話,對不起,那個傳染病生到你身上的話,非死不可,而且死的之前痛苦難堪。哎唷你曉得了這一針不給你打,你跟人家拼命一定要打那一針,現在就是這個樣。你了解了這個方法以後的話,你才發現唉呀,經過這麼一點小苦的話,把所有的後面的大痛苦啊,不跟你打,你還不願意耶,就像我們眼前一樣的,啊唷!跑到那地方有好東西啊,因為你曉得它好,如果不分給你一份的話,你心裡面嘀咕個半天,最後跟人家吵架,現在這個道理也是一樣。所以真正現在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啊,你要如法如理如量的了解這個,現在我們看,第一個就是我們往往會害怕的,指所得的果,所以:
p. 309
【所得佛者。謂是永盡一切過失,畢竟圓滿一切功德。】
這個佛啊,要把一切過失徹底圓滿的盡除,一切的功德,究竟圓滿的完成,而我現在呢?
【我修一德斷一過失且極艱難,故我豈能獲如是果。】
說我眼前叫我斷除一個過失修一點功德,困難極了,我怎麼可以得的到呀。哎呀平常說實在的,我們平常這種心裡面,講講可以,叫你真的去作的時候,真正千難萬難,那時候心裡面就這樣,下面說。
【若實發起如此退怯,已捨發心過患極重,設未實起,亦應從初滅不令起。】
假定你已經發了這個的話,發了這個心以後,然後呢?因為你怯弱了,所以捨掉了,好,那算了,算了,我就不要,那這個害處是大極了,大極了。這個一點,假定沒有生起的話,那一開始要想辦法消除它,所以我們現在很幸運啊,正好一開始就先認得它,你認得有了準備的話,到那時候耶他就不怕它,那麼怎麼破除法呢?下面說:
【破除道理者,應作是念策舉其心,佛薄伽梵定量士夫,是諦語者是實語者,不虛妄語不顛倒語者,彼尚記說蚊虻等類能證菩提,何況我今生在人中身報賢善,有智慧力觀擇取捨。故我若能精進不廢,何故不能證得菩提。】
下面告訴我們的,我們應該照下面所說的道理去觀察思惟,使得自己的內心把它策舉、策勵,然後高舉起來,要把這個心策發起來,這個心高舉起來,不要被這個畏怯的心而戰,而戰而戰勝。說佛薄伽梵,薄伽梵就是對佛的最尊貴的稱呼。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去做一切的善事,這個就是上面說的六種波羅蜜多啊,拿著這樣的心情策勵自己行這個六度,上面已經說過了, 這個六樣東西,包含了我們所應該作的全部,這個應該作的事情是對治障礙以及圓滿應作的功德,障礙淨除的一點沒 有遺漏,而功德圓滿的一點都不缺少,都可以把這個六樣東西圓滿的包含在裡頭,那麼有了這樣的心裡的意樂,然後 呢?開始去這樣的行持,所以說進一步修彼加行,進一步再饒益有情,饒益有情嘛,上面所說的這個,這個饒益有情 上面分成十一類,在這個戒裡邊說,正文是沒有,可是在戒波羅蜜後面有一行小字就特別說明這個,十一樣事情,饒 益有情的時候應該從這個十一類當中,就像它應該作的照著去作,那麼這個是把精進的差別說明了三樣東西,那麼根 據這個擐甲精進、攝善法、饒益有情三樣精進,然後呢?正發精進了。
p. 307(9)
【第二發生精進之方便者。如前所說,二種資糧一切白法,由依此故生住增長,故修精進極為重要。】
像前面我們所說的,二種資糧,福資糧、慧資糧以及一切白法,實際上呢這二種東西包括了一切白法,一切的白 法也可以說總共不外乎這二種福慧資糧,圓滿了就是二足尊--佛陀。而這個一切的白法資糧,以精進而生,然後以 這個精進而住,以這個精進而增長而圓滿,所以修這個精進最重要,有了這個依處,然後你能夠進而完滿一切福智資 糧。
【此亦唯見寂天菩薩論說,易解便修最圓滿故,當說此宗。】
那麼發起精進的這個方法呀,是在這個寂天菩薩說的解釋的這個道理啊,說的最圓滿而且啊容易啊照著它去修行 ,現在就把寂天菩薩告訴我們的,修精進的方法,分下面這幾個步驟來說明。
【此中分四,① 捨離障礙精進違緣。② 修積順緣護助資糧。③ 依上二緣發勤精進。四、由此身心堪能之理。 】
這麼一步一步來說,障礙先要把它拿掉,然後呢?積順緣,然後有了這個二樣東西以後呢,根據著這個去精進, 有這樣的精進我們若身若性就能夠成就我們要作的一切事情,現在一步一步來,第一個先捨離這個障礙,那個是違緣 。
【初中分二,① 明所治品。】
其次
【② 修斷彼方便。 今初】
這個精進的障礙,精進要所對治的是什麼呢?先要了解,了解了這個東西以後啊,就曉得怎麼去斷除它。然後呢 ?把所瞭解的斷除的方法,怎麼修習就把他斷除掉了,現在說:
【不入道者略有二類。】
不能真正修行的有二種。
【一、雖見能修而不趣入,第二怯弱不入,謂我豈能如是修習。】
有一類啊看見可以修,但是呢他不去修,另外一類呢心裡面怯弱,說哎呀像我這樣我怎麼能修啊,這個不行啊, 主要的有二類,他說:
p. 308
【雖尚有餘能不能修未嘗思擇而不趣者,然此是說求解脫者,彼非此說。】
是的,除了這二類以外其他的還有一些,還有一些能不能修,而沒有思惟沒有趣入是太多太多,可是我們現在這 地方講的是什麼,就是說真正要求解脫道那些人,對於那些啊連他動都不動也沒有想到要修行的,這個不在此例。這 個換句話說前面那個基礎根本沒有,我們到這地方要了解這個基礎,必定是道前基礎,共下共中進入上士。真正進入 到上士的那些人是一定要求解脫,不但要自己解脫,而且要幫助盡法界虛空界一切有情,去解決這個,所以前面所說 的其餘那些人啊,不是我們這裏討論的,那麼現在我們這裏討論的,就是這個二類,那麼這個二類,第一種就是說他 雖然啊看見可以但是呢,暫時沒有作,他為什麼啊,下面說:
【初中有二,一推延懈怠,謂念後時有暇能修。】
第一個說第一個推延,擺在後頭慢慢的來,這個也是一種懈怠,他意思說沒關係,反正後面有時間慢慢的來,這 第一類。
【二雖非如是,然於庸常諸下劣事,貪著覆蔽。】
第二類雖然不是說,慢慢的來,他要修的,修是要修的,可是啊他對於平常啊下劣的事情貪著難捨,不但是這個 貪著難捨,主要的原因,為這個貪著的事情蔽覆,這是最可憐的一件事情。他看不見大的利益,就被眼前的小小的利 益擋住了,哎呀這一點小小的苦樂啊,他就在那裏,小小的事情啊就放不下。說實在的,眼前我們都是這樣,所以真 正可憐的,為什麼叫是愚痴呢?他主要的原因就這樣,我們未嘗不想求啊殊勝的利益,但是呢對這個殊勝的利益就認 得的不清楚。因為認得的不清楚,所以在這個上面被他覆蓋住了,總覺得唉呀!這個也放不下,那個也放不下,人情 又放不下,錢財又放不下,這樣呢更進一步嘛,這個身體又放不下,外面的話嘛親友呀,什麼東西,哎呀這些東西, 這個害了,這主要的就是這二類。
【如入行論云:「說其所治品,懈怠,耽惡事,自輕而退屈。」】
一共有三樣,說,懈怠、懈怠就是推延,暫時不作,馬馬虎虎,耽惡事就是這種下劣的事情,實際上是壞事情, 眼前看起來下劣,實際上是壞事情啊,實際是將來把我們拖累在生死當中,受無邊大苦的。還有呢自己啊覺得哎呀我 不行啊,這個三種原因啊是不能上進。
【能生懈怠之因者,謂諸懶惰味著微樂,愛睡眠樂,不厭生死。】
所以這個能生懈怠,懈怠就是精進的相違對治品,這個原因是什麼?這幾樣東西:懶惰,這個懶惰很容易解釋, 哎呀就是提不起來,唉,唉,就是這樣,平常的時候,這個東西最麻煩最嚴重,最麻煩最嚴重。你說他,好像找不到 什麼大害處,所以這個聖人為什麼最痛惡一些鄉愿?這個鄉愿的背後一定是這個,一定這個東西,啊就是這樣。那麼 然後呢?還有呢,味著微樂,就是眼前的這種小小的貪著難捨,最可惜的不了解,那麼下面是這些愛著睡眠,就是我 們欲界生死的話,就是這樣的,這個是最難捨的,反過來說不了解生死的真正的本質,因為不了解啊,所以不能厭離 ,不能厭離,如果我們了解了沒有一個人例外的,絕對不會貪著,絕對不會生不起厭離心來的。
【如云:「懶惰受樂味,愛習近睡眠,不厭生死苦,當生諸懈怠。」有釋前二句文,謂明如何生起之相。】
另外又解釋說這個上面,上面的二句啊,是說為什麼生起懈怠的原因的,那沒關係,反正你了解這個道理,你只 要把握住這個問題的根本,去對治它解決就行。那麼所以了解了,說哦這個對治的,我們正要對治的,換句話說這個 精進的障礙是哪些,了解了,進一步呢我們要去對治斷除它。
【修斷彼方便分三。】
有三個步驟啊,把上面三樣過失把它斷除掉。
【初破除推延懈怠者,略有三種。】
破除這個推延,哎呀慢慢的來,慢慢來,分三方面。
【謂已得之身速當壞滅,命終之後墮諸惡趣,如此人身極難再得。】
分三部份,所以要曉得我們已經得到這暇滿的人身啊,唉!很快就壞滅啊,很快就壞滅啊!這樣啊,這是快的不得了,儘管我們以前聽見了這個道理,但是如果不經過思惟,不經過思惟修習而養成功這個串習的話,力量還是沒有的,聽是聽見了,哎呀,講的時候很有道理,然後翻開書的時候策勵一下,停下來就沒有了,結果呢,就眼巴巴的把一生空過。這樣,所以這個事情不妨在這地方再提一下,我們現在想一想看,不要說已經七老八十歲,大部份三十上下,眼睛看一看,想前面三十年的事情啊一眨眼,就這麼一眨眼,我們平常作事情就是這樣的,說哎呀!沒關係擺在明天,不妨大家想一想看,我們擺在明天的事情往往是一擺不曉得擺了幾天了,好了,到後來了無影蹤。這個事情啊絕對不能推延,那麼不但如此哦,而且下面一步,你這麼一推延的話,這個生命失去了以後到那裏去啊?對不起,墮諸惡趣。哎呀現在耽著一點點微小的好處,結果呢在這個惡趣當中受大苦呀!還有啊,嘿!唯一的修行就是這個人身,一但失去了,對不起,那再也難得,怎麼會得到這個人身的,一定要努力的持戒是根本因,然後要布施、發願等種種的圓滿因,才得到這個暇滿的人身。假定要想再得到的,我們只要觀察一下,眼前我們心理狀態是什麼,眼前停在那地方,懈懈怠怠,將來就能得到了嗎?這個三點啊你只要認識了一思惟一觀察的話,這個推延懈怠是絕對會破除,絕對會破除的,唉,絕對不會說還要要忙這個,忙那個,忙這個忙這個把我們送到地獄那裡去,這種都不要,自然而然你真正能夠肯這上面去努力的話,就對了。所以我們平常說這個也放不下,那個也放不下,其實這裡面只有一樣東西,不應該放下的,什麼?佛菩薩告訴我們的教誡呀。這個地方說哎呀不行,不好意思,其實只有一件事情是真正不行的,就是要討好佛菩薩。實際上真正討好佛菩薩才真正對我們自己有利,平常儘管那些啊,唉呀,親友、施主把你捧的好好的,就捧完了以後,下次大家,這一世啊在這個地方捧,下一次大家一起到餓鬼、地獄、畜生當中去捧,那是一無是處啊,所以我們千萬要注意啊!
【由修此三能除執為有暇懈怠,引發恆覺無暇之心,此三於前下士之時,已廣宣說。】
由於修習這三樣東西的話,就能夠把上面所說的推延懈怠,還有空,還有空的,這個就能破除掉了,因為你一直在思惟觀察,所以你現在心裡的現行等流是一直是這種狀態,那麼這種狀態一直感覺到,哎呀趕快要死了,死了以後要墮落惡道啊。然後呢以後得到人身是極難得,你一天到晚就感覺得這種心,然後這種心生起來以後啊,你現在曉得了,唉呀一心一意的趕快修習,自然而然啊你策發這個心,策發了這個心你剛才說的,那怕你睡覺,它也在增長,就這麼個好,這麼個妙,這個道理前面已經說過了,啊在前面啊道前基礎跟共下士的時候,道前基礎講的是暇滿人身,共下士一開頭說念死,這個很清楚,很清楚,那麼:
【第二破除貪著惡劣事業者,應觀正法,是能出生現後無邊喜樂之因,無義狂談掉等散亂,是能失壞現前大利,引 發當來無義眾苦無依之處,修習對治而正滅除。】
第二是什麼呀,我們啊對於這個下劣的事情呀,放不下。下劣的事情,說起來這下劣的事情包含太廣太廣,我們眼前都是這個,世間的人啊就世間的人放不下,哎呀,女兒還沒嫁,媳婦還沒有娶,啊然後呢?這個事情那個事情,那麼我們出了家以後,亦復如是,乃至於說修行還要這個假借色身,這個身體還是很重要,忙了個半天還是忙這個上面,結果呀,雖然嘴巴裡面說假借修真,弄了半天啊是認假為真啊,都是這個毛病啊。乃至於更進一步說,哎呀我是大乘行菩薩道要度別人,結果啊並沒有度人啊,被人家度了去了。哎呀這東西都是好可憐,也好可惜,沒有如理如法的正確的了解,今天我們很高興懂得這個道理以後,不在自己身心上面觀察然後就說你看一點都沒錯,這個法這麼好,這個傢伙不對,那個傢伙不對,我們也錯到不曉得那裏去了,所以任何一點啊我們務必要了解的清清楚楚。然後呢?在自己身心上面是觀照淨除自己,這個這些事情啊都是惡事,要破除,啊然後你認得了以後,下面更應該認識的什麼,嘿!這些一向不認識的惡事情是你覺得快樂,實際上呢給你大痛苦的。你要的快樂是怎麼辦呢?要有修習正法,這個正法才能夠出生眼前的、將來的乃至於究竟的喜樂,而且這個喜樂是無量無邊究竟圓滿的這個因,而眼前這種小事情啊,啊除了正式修行以外,世俗的固然不談,眼前我們平常的,無義狂談,掉等散亂啊,這是的的確確我覺得我們真正進入佛法當中最難對治的,看起來也是最小,什麼,大家沒什麼事情,耶坐在那裏聊聊天,哎一生就這樣空過掉了,一生就這樣空過掉了。無義,有真實意義嗎?有真實意義嗎?看起來好像唉呀大家在那裏談佛法,哎唷,某家長,某家短,那一個好?那一個壞?毫無意義啊!這個都是什麼?心裡邊不如法的狂亂的結果啊!所以剛才最後一點說,今天我們有幸而懂得了,趕快在自己內心上面去對治啊!是,我們想了一個道理,大家討論討論,這個是絕對正確的,但是我們現在是真的這樣嗎,不是啊,沒有用啊!這是掉舉散亂。這種事情都是什麼?失壞眼前大利,眼前的大利益壞掉、失去,將來呢引發這種毫無意義的無邊大苦,都從這個上頭來。為什麼說失壞眼前大利啊,注意哦!眼前的大利,我們真正修行人眼前的大利是什麼?清涼。對不對?要解除我們內心的煩惱惑,這個第一個--持戒,戒的對象就是戒這個東西,就是我們現在心裡面,哎呀坐在這地方啊,這個也不對,那個也不對,跑出去跟他聊聊天,哎覺得蠻快樂,這就是煩惱的狂掉散亂,我們首先必定要認得它,然後呢?你能夠啊依正見下決心,不要隨它而轉!這個叫作戒。這個是眼前的利益,你當下就調伏這個煩惱,調伏了這個煩惱就不被煩惱縛住、擾亂,這個叫作清涼,因為你這樣的話,就從煩惱當中得到解脫,戒的定義就這個。你有了這個才談得到定慧,眼前的你有了這樣的話,將來更是啊無邊的大益啊!所以了解了這個,這個是我們應該去觀察修習的正法,對治上面這個毛病,耽著毫無意義的 下劣事業把它除掉了,所以:
【如云:「棄妙喜正法,無邊歡喜因,汝何故反喜,苦因散掉等。」】
現在呢,你不是要好嗎?是啊,要歡喜好的事情吧,你要好的,歡喜的這種事情的話,那麼你就應該下這個好的歡喜的因啊,現在啊你卻是放棄掉了。這些正法,這個正確的方法,是種下好的,將來結歡喜果的因,你不作,反而歡喜這個苦因,什麼苦因啊,眼前這種散亂、狂談、掉舉等等,將來結苦果,啊!真糟糕!你能夠這樣的了知、觀察、修習,好,破除掉了,那麼,前面那個不趣入,那個推延懈怠解決了,下面呢退怯、自輕,怎麼破除法啊?
【三破除退屈或自輕者,如是破除推延耽惡事已,雖於正法能起勇悍,然非以此便為喜足,應於大乘精勤修學,故應除遣於彼怯弱,謂念如我何能修證。】
像上面這個推延惡事那種啊,除掉了,於是啊真實的去精進修這個正法,但是這個時候還不夠,還不夠,應該怎麼辦呢?進一步,對這個大乘精進啊先要修學,先要修學,因為正式修大乘精進啊,有種種無量無邊的難行之苦在這地方啊,等到你去修的時候,你如果不了解,事前沒有準備,你不能把這個違緣事先啊有所準備的話,對不起到那時候不行,所以叫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任何事情,你事先有了準備呀!你有了準備了,到那個時候來的時候你不怕啊,沒有準備到臨時的時候,你雖然想去,哎,唉唷,碰見這種事情不曉得怎麼辦?所以進一步啊,這個地方要怯,要遣除對於修大乘行的,這種啊害怕,自己啊自輕,怎麼個自輕法呢?說哎呀像我這樣啊怎麼能修這個,這麼大的事情啊,這個概念事先先要認得,然後有正確的方法把它拿掉,下面這三點就特別指這點。
【此中分三,於所應得破除退屈,於能得方便破除退屈,於所安住修道處所破除怯弱。】
第一個是於所應得,我們現在應得是什麼?佛,就是無上菩提之果,哎唷這個佛說難的不得了我們怕,耶怎麼個把它破除。第二個呢,是現在我們要修學,不怕了要去修學,可是要得佛的果報要下這個果報的因行啊,這個因行就是我們學的方便,就是換句話說,耶這個方法上面,哎唷學佛要作這麼多的事情啊,哎呀,這個要害怕,這個怎麼去破除它。第三呢破除了以後你正式去行持的時候,在那個修道的過程當中,說哎呀要經過這麼長的時間,要作這麼多的難事,這個又害怕,一步一步的告訴我們指出這個真象,耶他如理的了解了以後啊,自然而然你到那時候不但不怕,而且你會勇悍無比。倒反而據我所知,你正確的了解了以後,對你那個退屈反而害怕,就害怕退屈。你們仔細的看,這個教法的圓滿啊,實在美極了,平常我們就上不去,就是這種毛病,主要的原因就是不懂,你懂得了以後呀,你反而害怕這個上不去,對你那個上不去反而害怕,一心一意只有上去,這是天底下的事情很簡單的,就像眼前叫你打一針,你很害怕,如果你了解了說不打那一針的話,對不起,那個傳染病生到你身上的話,非死不可,而且死的之前痛苦難堪。哎唷你曉得了這一針不給你打,你跟人家拼命一定要打那一針,現在就是這個樣。你了解了這個方法以後的話,你才發現唉呀,經過這麼一點小苦的話,把所有的後面的大痛苦啊,不跟你打,你還不願意耶,就像我們眼前一樣的,啊唷!跑到那地方有好東西啊,因為你曉得它好,如果不分給你一份的話,你心裡面嘀咕個半天,最後跟人家吵架,現在這個道理也是一樣。所以真正現在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啊,你要如法如理如量的了解這個,現在我們看,第一個就是我們往往會害怕的,指所得的果,所以:
p. 309
【所得佛者。謂是永盡一切過失,畢竟圓滿一切功德。】
這個佛啊,要把一切過失徹底圓滿的盡除,一切的功德,究竟圓滿的完成,而我現在呢?
【我修一德斷一過失且極艱難,故我豈能獲如是果。】
說我眼前叫我斷除一個過失修一點功德,困難極了,我怎麼可以得的到呀。哎呀平常說實在的,我們平常這種心裡面,講講可以,叫你真的去作的時候,真正千難萬難,那時候心裡面就這樣,下面說。
【若實發起如此退怯,已捨發心過患極重,設未實起,亦應從初滅不令起。】
假定你已經發了這個的話,發了這個心以後,然後呢?因為你怯弱了,所以捨掉了,好,那算了,算了,我就不要,那這個害處是大極了,大極了。這個一點,假定沒有生起的話,那一開始要想辦法消除它,所以我們現在很幸運啊,正好一開始就先認得它,你認得有了準備的話,到那時候耶他就不怕它,那麼怎麼破除法呢?下面說:
【破除道理者,應作是念策舉其心,佛薄伽梵定量士夫,是諦語者是實語者,不虛妄語不顛倒語者,彼尚記說蚊虻等類能證菩提,何況我今生在人中身報賢善,有智慧力觀擇取捨。故我若能精進不廢,何故不能證得菩提。】
下面告訴我們的,我們應該照下面所說的道理去觀察思惟,使得自己的內心把它策舉、策勵,然後高舉起來,要把這個心策發起來,這個心高舉起來,不要被這個畏怯的心而戰,而戰而戰勝。說佛薄伽梵,薄伽梵就是對佛的最尊貴的稱呼。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0
- 文章: 33486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30卷 B面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30卷 B面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309 (5)
他是決定了知一切,所以十力、四無所畏啊,他無有不知,他所說的話是千真萬確,所以說諦語、實語、不虛、不顛倒。佛怎麼講的?說蚊虻任何一個一切的這種有情,乃至於啊那種最下等的都能夠最後證得菩提,何況現在我是人啊,不但是人,而且得到的人身當中的賢善的這個暇滿人身,暇滿人身,這個暇滿人身有智慧力,有四力,辨別的能力,而且曉得取捨之處,所以我只要運用我已有的這個能力,這樣去策發精進而繼續不斷的,不懈怠不終止的話,怎麼證不到呢?怎麼證不到呢?這千真萬確的道理,普通的那種畜生等等最下等都可以,我現在比起他們高明的不曉得多多少少,那有做不到的道理啊?那有做不到的道理啊?
【如云:「不應自退怯,謂不證菩提,如來諦語者,作此諦實說。所有蚊虻蜂,如是諸蟲蛆,彼發精進力,證無上 菩提。」】
他們都是如此。
【況我生人中,能知利非利,不捨菩提行,何不證菩提。】
何況現在我生到了人當中,而且暇滿的人身啊,這個暇滿的人身不是普通的唷,能夠知道什麼是真實的利益,什麼是啊非利。普通雖然得到的人身啊,對這個利,非利,還辨別不清楚喔,啊而且現在已經發了心,然後呢?努力上去,那有證不得的?
【又於往昔過去諸佛及現在佛並未來佛,此等亦非先已成佛次修諸道,初唯如我,由漸昇進而得成佛及當成佛,由 如是思破除怯弱。】
不但如此,而且所有過去的一切佛、與眼前的佛、將來當來要成的佛,沒有一個例外的。都是怎麼辦呢?像我現在這樣的修習,絕對不是先成了佛再修道的,都是像我現在這樣的,慢慢慢慢,依道修持漸漸昇進,最後成佛,過去的是如此,現在的如此,將來的亦是如此,當然我也是如此,能夠這樣一想的話,這個害怕的心就拿掉了,下面再引經上面。
【寶雲經云:「菩薩應念所有如來應正等覺,謂諸已現等覺,今現等覺,當現等覺,此等皆以如是方便,如是修道如是精進。」】
他們沒有一個例外的,都是拿都是以現在這樣的方法,就是如此方便,我們正在學習的這個方法,照著這個方法這樣的去修,現在這裏主要的就是精進,那麼因拿的這個如理的方法精進修道的,所以。
【已現等覺。】
過去的已經成了。
【今現等覺。】
現在的正在成佛,將來的是:
【當現等覺。」乃至說云:「此諸如來亦非皆是成如來已而現等覺。】
所有的那些佛啊,絕對不是先成了如來以後然後再去修的,所以:
【故我亦當於其無上正等菩提而現等覺,我亦應發共同一切有情精進,普緣一切有情精進,如是如是策勵尋求。」 】
所以我現在也是這樣,我應該對這個無上菩提,現等覺,那麼要想現成證這個正覺要怎麼辦呢?應該發這個大菩提心,然後呢?擐大精進甲,行這個大精進行,共一切有情發這個精進,普緣一切有情精進這樣的策勵,這樣的尋求。
【無邊功德讚云:「雖諸已得善逝位,亦曾墮諸極下處,佛墮險時不自輕,不應自輕壯亦怯。」】
這個論上面告訴我們,所有過去已經證得佛果的那些佛陀們,他以前也曾經墮落在下處,換句話說在六道當中,乃至於地獄最下的地方,但是啊他不同的地方,他墮落的時候啊卻不自輕,不自輕。換句話說不會自己說哎呀我不行呀,不,這個絕對不應該,如果你自輕的話,就算你很有力你也沒有用。所以平常我們常常說,你事情先還沒做,先打了退堂鼓了,哎呀我不行呀,那做什麼事情都不行。哎呀我不想去做,那麼天氣好了嘛,說太陽太大啊,天氣下了雨嘛,說下雨也不行。啊的的確確的現在就是這個樣子,乃至於樣樣都好了嘛,說哎呀這個事情我還不能少,就是這樣再有力都不行,反過來我們的的確確看見歷史上很多這種人物,錫尊者八十歲了,因為呀,看見人家這個精進,說他不對所以他就說發誓,發誓我這一生不證果,絕不休息,所以白天念三藏,到了晚上自己把三藏所學的學定慧,結果證了羅漢果了,八十歲了。喔這樣哦,所以呀有太多這種典型的例子啊,我們現在年紀這麼輕輕的,哎呀頭又痛,哎呀腳又酸,哎呀碰了一點點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行,夏天嘛流汗又不行,冬天嘛冷了也不好,完了!這個地方我們了解了這一點啊勇不可擋,那沒有一件事情能擋得了我們,沒有一個困難衝不破的。
【生此怯弱是由善知諸佛功德無有邊際。】
為什麼會生前面的,因為啊正確的了解說,哎呀這個佛的功德這麼無量無邊啊,既然有無量無邊的功德,要集無量無邊的因。
【果隨因行,故修道時,須無量門引發功德,及無量門滅除過失。】
喔原來這樣的啊,啊這個要啊做這麼多的事情啊。
p. 310
【次觀自身而生怯弱。】
啊看見了佛的果要這樣,那麼回過頭來看看我們自己,上面說的,哎唷,斷一分過都沒有,集一分德都沒有,於是那時候害怕了。下面看啊,下面這個道理就是我們平常常有的現象,這個地方我們要了解,從這個地方去破除的話,我們就有希望了。
【若謂諸佛無量功德於修行時,僅由專懇修學一分微少功德即能成就,於道生此顛倒了解,則於現在全無所怯。然此非是賢善之相,是於修道之理未獲定解,或雖少有散渙了解,然皆未曾親切修持,總覺容易障覆所致。若至實行雖略顯示道之首尾粗概次第滿分之體,生恐懼云,若須如是誰復能修而捨棄故。】
是另外一類,上面那一類說看見了害怕,另外有一類啊他不怕。怎麼個不怕法呀,若謂諸佛無量功德修行的時候,他真正修的時候,僅有專懇修學一分,微少功德便能成就,說你只要啊專心至誠懇切的學這麼一樣東西,你就能夠成就的,這種狀態,他怕倒是不怕,他的心裡怎麼樣呢?說,你只要這樣做,那好,於是他一點都不怕,譬如說我們現在學禪的,說,啊你只要這個,然後呢?他的確,這個你不要小看這個禪,是好難好難哦,我們現在說,但是呢,他的確有這個,全部精神貫注在這個裡頭,平常我們說見道,有的人說把它看得很難,有的人說,這個見道很容易,實際上的的確確不容易哦,你真正看那修行的人,古德們啊他全部的精神貫注在這個一點,在任何情況是暫時不再有 所此能,專懇,但是對不起,這個是一分,他以為修了這個,就能夠成就的話,這種狀態,對於這個圓滿佛道他沒正確了解,在這種狀態,他現在的確是毫無怯弱,所以說禪是如此,還有呢乃至於念佛,只有一句佛號,這個說那個話的人我們不談,認真修行的是全部精神貫注在這個裡頭的。然後學密的人他只要一個咒就是這個樣,不管是那一個,持戒的人,也是只要把那個做好了就好。總之,他這一類是指什麼,還是指認真修行的人,但是他往往是知一非餘,「知一非餘」,說到這裡要順便提一下,難道照你這樣說的話,你不要嘛,不是的,前面告訴我們清清楚楚,我們了解了這個整體以後,正式進去的時候,的的確確是專一的,可是這個專一跟現在這裏所說的有一個不一樣哦,現在我們這裡
【霞惹瓦亦云:「未曾實行諸菩薩行,如看射箭總覺甚易全無怯弱。】
說你沒有真正去做的人啊,看起來覺得好像很容易,就看別人一樣,就看別人一樣。我們有一句話看人挑擔不吃力,看起別人來覺得蠻好的,像我們現在看祖師的傳記,啊呀,看的覺得呀,真好,那是因為看他啊,叫我們自己去做的話,啊,那真是千難萬難。所以我平常,常常建議大家看祖師的傳記,譬如像一夢漫言啦,等等啊,哎呀看見那個見月老人好了不起。看起人家來很容易,自己做就不簡單啊。乃至於建議大家看密勒日巴尊者傳,看人家啊覺得很感動,要自己去做,這地方我不是說你要像見月老人那樣的話,這樣持,也不是說像密勒日巴尊者那樣的話,不管是那一個,真正重要的從這地方我們要體會得到啊,不要看別人,要從別人的行持當中啊,回過頭來把這個作為自己的借鏡來反照自己,這個才是真正重要的一點。
【現在之法無完善者,故不致到怯弱自輕之地,若善圓滿恐必多起怯懼自輕。」此言極實。】
那個時候,不是現在哦,霞惹瓦那個時候,那是什麼時候啊?那是阿底峽尊者在的時候,離開現在是快一千年了,換句話說,八、九百年以前的時候,那個時候就是這個狀態,他那位祖師怎麼說呀,現在這個法不完善,的的確確是啊,從正法而像法,乃至於到今天更是每況愈下,每況愈下。為什麼這個法不圓滿啊?因為不圓滿所以不怕,所以不怕。假定真的了解圓滿的話,哎呀恐怕呀,都害怕。這個一點都沒有錯,他們為什麼前面告訴我們不要害怕,又特別後面引這段話進去呢?這個有它大道理哦,有它的大道理,換句話說,要告訴我們你要這樣去修學,是一定要去除種種,淨除種種的障礙。那麼這個障礙當中到現在這裏所說的障礙什麼,就是了解了圓滿的佛果以後生起的害怕。而這個不單單是去除這個害怕,要怎麼樣圓滿正確的方法,去除的害怕才對,不是說你不了解自己啊,因為不了解,自己覺得毫不怕,這樣的不怕沒有用。說來說去第一個要如理,這最重要的,你不如理的話,雖然生起了這個不害怕,這個沒有用,如理了以後,還要如量,還要如量,主要的這地方就特別把這個理量二件事情啊,在這地方特別的說明一下,那麼這個是對於所得的佛的果,那麼進一步呢,你要得到這個果啊,要行,要做種種的方便,就是換句話說這個要修佛果的方法,第二:
【於能得方便破除怯退者。謂念成佛須捨手足等,我不能爾,如此之苦應須堪忍。】
那麼第二個呢,破除,說,說我要成佛,我不怕,但是想想成佛要修些什麼,哎呀,說成佛啊,要捨頭目腦髓,哎呀這個不行啊,我不行啊,那時候又害怕了,現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怎麼樣對這個苦如理的認識,去修習要忍耐,不但要忍耐而且要精進勇悍,下面就告訴我們。
【即不修行自任運住,流轉生死,亦曾多受斫裂刺燒此等大苦,不可說數,然亦未能成辦自利。】
哪!下面來了,是的呀,你說修學佛法要捨頭目腦髓,所以啊,你說,哎呀不行啊,我不能修,那麼你不修,不修的結果呢?對不起,你不修然後你這樣的流轉生死當中,你就不斫了嗎?哎呀,恰恰相反,是不但是不斫而且多次的受這個斫裂刺燒大苦,不可說數耶,結果你不修的結果整個的就在這個裡邊受這個,結果你不修,真正的利益了自己嗎?沒有,不但沒有自己利益,而且永遠在這個裡面,平常我們最多啊斫一個手,斫一個頭,現在他不但,不但的斫,地獄裡邊比起這個人間是完全無法比啊,所以現在下面說。
【為求菩提難行之苦,較其前苦尚無一分,然能成辦自他大利。】
哪!這個就是最正確的,最好的,告訴我們,說,前面是說,你說唉呀要成佛,要修這個東西難行啊,耶結果你不修不行,不行的結果啊,對不起,唉,要受這麼大的苦。反過來,如果說你為了求菩提要行做這個苦的話,比起前面不修的來,啊那是少之又少,少之又少,的的確確的啊,你不修的話在地獄當中,燒煮斫殺,啊動經無量長劫,現在你修的話,要不了多少時候,要不了多少的苦,就能夠啊成就啊自己、別人的無邊大利益啊,無邊大利益啊!
【如云:「若謂捨手等,是我所怖畏,是未察輕重,愚故自恐怖。無量俱胝劫,曾多受割截,刺燒及解裂,然未證 菩提。我今修菩提,此苦有分齊,為除腹內病,如受割身苦。諸醫以小苦,能治令病癒,故為除眾苦,小苦應堪忍。 」】
就是說這個道理。請翻到菩提道次第廣論第310頁,關於第二個,我們已經講到怎麼樣破除我們的怯弱而退怯的這個方便,第一個,對於能得到這個佛果,我們心裡邊啊害怕,上面已經告訴我們,現在呢,要想求得到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309 (5)
他是決定了知一切,所以十力、四無所畏啊,他無有不知,他所說的話是千真萬確,所以說諦語、實語、不虛、不顛倒。佛怎麼講的?說蚊虻任何一個一切的這種有情,乃至於啊那種最下等的都能夠最後證得菩提,何況現在我是人啊,不但是人,而且得到的人身當中的賢善的這個暇滿人身,暇滿人身,這個暇滿人身有智慧力,有四力,辨別的能力,而且曉得取捨之處,所以我只要運用我已有的這個能力,這樣去策發精進而繼續不斷的,不懈怠不終止的話,怎麼證不到呢?怎麼證不到呢?這千真萬確的道理,普通的那種畜生等等最下等都可以,我現在比起他們高明的不曉得多多少少,那有做不到的道理啊?那有做不到的道理啊?
【如云:「不應自退怯,謂不證菩提,如來諦語者,作此諦實說。所有蚊虻蜂,如是諸蟲蛆,彼發精進力,證無上 菩提。」】
他們都是如此。
【況我生人中,能知利非利,不捨菩提行,何不證菩提。】
何況現在我生到了人當中,而且暇滿的人身啊,這個暇滿的人身不是普通的唷,能夠知道什麼是真實的利益,什麼是啊非利。普通雖然得到的人身啊,對這個利,非利,還辨別不清楚喔,啊而且現在已經發了心,然後呢?努力上去,那有證不得的?
【又於往昔過去諸佛及現在佛並未來佛,此等亦非先已成佛次修諸道,初唯如我,由漸昇進而得成佛及當成佛,由 如是思破除怯弱。】
不但如此,而且所有過去的一切佛、與眼前的佛、將來當來要成的佛,沒有一個例外的。都是怎麼辦呢?像我現在這樣的修習,絕對不是先成了佛再修道的,都是像我現在這樣的,慢慢慢慢,依道修持漸漸昇進,最後成佛,過去的是如此,現在的如此,將來的亦是如此,當然我也是如此,能夠這樣一想的話,這個害怕的心就拿掉了,下面再引經上面。
【寶雲經云:「菩薩應念所有如來應正等覺,謂諸已現等覺,今現等覺,當現等覺,此等皆以如是方便,如是修道如是精進。」】
他們沒有一個例外的,都是拿都是以現在這樣的方法,就是如此方便,我們正在學習的這個方法,照著這個方法這樣的去修,現在這裏主要的就是精進,那麼因拿的這個如理的方法精進修道的,所以。
【已現等覺。】
過去的已經成了。
【今現等覺。】
現在的正在成佛,將來的是:
【當現等覺。」乃至說云:「此諸如來亦非皆是成如來已而現等覺。】
所有的那些佛啊,絕對不是先成了如來以後然後再去修的,所以:
【故我亦當於其無上正等菩提而現等覺,我亦應發共同一切有情精進,普緣一切有情精進,如是如是策勵尋求。」 】
所以我現在也是這樣,我應該對這個無上菩提,現等覺,那麼要想現成證這個正覺要怎麼辦呢?應該發這個大菩提心,然後呢?擐大精進甲,行這個大精進行,共一切有情發這個精進,普緣一切有情精進這樣的策勵,這樣的尋求。
【無邊功德讚云:「雖諸已得善逝位,亦曾墮諸極下處,佛墮險時不自輕,不應自輕壯亦怯。」】
這個論上面告訴我們,所有過去已經證得佛果的那些佛陀們,他以前也曾經墮落在下處,換句話說在六道當中,乃至於地獄最下的地方,但是啊他不同的地方,他墮落的時候啊卻不自輕,不自輕。換句話說不會自己說哎呀我不行呀,不,這個絕對不應該,如果你自輕的話,就算你很有力你也沒有用。所以平常我們常常說,你事情先還沒做,先打了退堂鼓了,哎呀我不行呀,那做什麼事情都不行。哎呀我不想去做,那麼天氣好了嘛,說太陽太大啊,天氣下了雨嘛,說下雨也不行。啊的的確確的現在就是這個樣子,乃至於樣樣都好了嘛,說哎呀這個事情我還不能少,就是這樣再有力都不行,反過來我們的的確確看見歷史上很多這種人物,錫尊者八十歲了,因為呀,看見人家這個精進,說他不對所以他就說發誓,發誓我這一生不證果,絕不休息,所以白天念三藏,到了晚上自己把三藏所學的學定慧,結果證了羅漢果了,八十歲了。喔這樣哦,所以呀有太多這種典型的例子啊,我們現在年紀這麼輕輕的,哎呀頭又痛,哎呀腳又酸,哎呀碰了一點點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行,夏天嘛流汗又不行,冬天嘛冷了也不好,完了!這個地方我們了解了這一點啊勇不可擋,那沒有一件事情能擋得了我們,沒有一個困難衝不破的。
【生此怯弱是由善知諸佛功德無有邊際。】
為什麼會生前面的,因為啊正確的了解說,哎呀這個佛的功德這麼無量無邊啊,既然有無量無邊的功德,要集無量無邊的因。
【果隨因行,故修道時,須無量門引發功德,及無量門滅除過失。】
喔原來這樣的啊,啊這個要啊做這麼多的事情啊。
p. 310
【次觀自身而生怯弱。】
啊看見了佛的果要這樣,那麼回過頭來看看我們自己,上面說的,哎唷,斷一分過都沒有,集一分德都沒有,於是那時候害怕了。下面看啊,下面這個道理就是我們平常常有的現象,這個地方我們要了解,從這個地方去破除的話,我們就有希望了。
【若謂諸佛無量功德於修行時,僅由專懇修學一分微少功德即能成就,於道生此顛倒了解,則於現在全無所怯。然此非是賢善之相,是於修道之理未獲定解,或雖少有散渙了解,然皆未曾親切修持,總覺容易障覆所致。若至實行雖略顯示道之首尾粗概次第滿分之體,生恐懼云,若須如是誰復能修而捨棄故。】
是另外一類,上面那一類說看見了害怕,另外有一類啊他不怕。怎麼個不怕法呀,若謂諸佛無量功德修行的時候,他真正修的時候,僅有專懇修學一分,微少功德便能成就,說你只要啊專心至誠懇切的學這麼一樣東西,你就能夠成就的,這種狀態,他怕倒是不怕,他的心裡怎麼樣呢?說,你只要這樣做,那好,於是他一點都不怕,譬如說我們現在學禪的,說,啊你只要這個,然後呢?他的確,這個你不要小看這個禪,是好難好難哦,我們現在說,但是呢,他的確有這個,全部精神貫注在這個裡頭,平常我們說見道,有的人說把它看得很難,有的人說,這個見道很容易,實際上的的確確不容易哦,你真正看那修行的人,古德們啊他全部的精神貫注在這個一點,在任何情況是暫時不再有 所此能,專懇,但是對不起,這個是一分,他以為修了這個,就能夠成就的話,這種狀態,對於這個圓滿佛道他沒正確了解,在這種狀態,他現在的確是毫無怯弱,所以說禪是如此,還有呢乃至於念佛,只有一句佛號,這個說那個話的人我們不談,認真修行的是全部精神貫注在這個裡頭的。然後學密的人他只要一個咒就是這個樣,不管是那一個,持戒的人,也是只要把那個做好了就好。總之,他這一類是指什麼,還是指認真修行的人,但是他往往是知一非餘,「知一非餘」,說到這裡要順便提一下,難道照你這樣說的話,你不要嘛,不是的,前面告訴我們清清楚楚,我們了解了這個整體以後,正式進去的時候,的的確確是專一的,可是這個專一跟現在這裏所說的有一個不一樣哦,現在我們這裡
【霞惹瓦亦云:「未曾實行諸菩薩行,如看射箭總覺甚易全無怯弱。】
說你沒有真正去做的人啊,看起來覺得好像很容易,就看別人一樣,就看別人一樣。我們有一句話看人挑擔不吃力,看起別人來覺得蠻好的,像我們現在看祖師的傳記,啊呀,看的覺得呀,真好,那是因為看他啊,叫我們自己去做的話,啊,那真是千難萬難。所以我平常,常常建議大家看祖師的傳記,譬如像一夢漫言啦,等等啊,哎呀看見那個見月老人好了不起。看起人家來很容易,自己做就不簡單啊。乃至於建議大家看密勒日巴尊者傳,看人家啊覺得很感動,要自己去做,這地方我不是說你要像見月老人那樣的話,這樣持,也不是說像密勒日巴尊者那樣的話,不管是那一個,真正重要的從這地方我們要體會得到啊,不要看別人,要從別人的行持當中啊,回過頭來把這個作為自己的借鏡來反照自己,這個才是真正重要的一點。
【現在之法無完善者,故不致到怯弱自輕之地,若善圓滿恐必多起怯懼自輕。」此言極實。】
那個時候,不是現在哦,霞惹瓦那個時候,那是什麼時候啊?那是阿底峽尊者在的時候,離開現在是快一千年了,換句話說,八、九百年以前的時候,那個時候就是這個狀態,他那位祖師怎麼說呀,現在這個法不完善,的的確確是啊,從正法而像法,乃至於到今天更是每況愈下,每況愈下。為什麼這個法不圓滿啊?因為不圓滿所以不怕,所以不怕。假定真的了解圓滿的話,哎呀恐怕呀,都害怕。這個一點都沒有錯,他們為什麼前面告訴我們不要害怕,又特別後面引這段話進去呢?這個有它大道理哦,有它的大道理,換句話說,要告訴我們你要這樣去修學,是一定要去除種種,淨除種種的障礙。那麼這個障礙當中到現在這裏所說的障礙什麼,就是了解了圓滿的佛果以後生起的害怕。而這個不單單是去除這個害怕,要怎麼樣圓滿正確的方法,去除的害怕才對,不是說你不了解自己啊,因為不了解,自己覺得毫不怕,這樣的不怕沒有用。說來說去第一個要如理,這最重要的,你不如理的話,雖然生起了這個不害怕,這個沒有用,如理了以後,還要如量,還要如量,主要的這地方就特別把這個理量二件事情啊,在這地方特別的說明一下,那麼這個是對於所得的佛的果,那麼進一步呢,你要得到這個果啊,要行,要做種種的方便,就是換句話說這個要修佛果的方法,第二:
【於能得方便破除怯退者。謂念成佛須捨手足等,我不能爾,如此之苦應須堪忍。】
那麼第二個呢,破除,說,說我要成佛,我不怕,但是想想成佛要修些什麼,哎呀,說成佛啊,要捨頭目腦髓,哎呀這個不行啊,我不行啊,那時候又害怕了,現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怎麼樣對這個苦如理的認識,去修習要忍耐,不但要忍耐而且要精進勇悍,下面就告訴我們。
【即不修行自任運住,流轉生死,亦曾多受斫裂刺燒此等大苦,不可說數,然亦未能成辦自利。】
哪!下面來了,是的呀,你說修學佛法要捨頭目腦髓,所以啊,你說,哎呀不行啊,我不能修,那麼你不修,不修的結果呢?對不起,你不修然後你這樣的流轉生死當中,你就不斫了嗎?哎呀,恰恰相反,是不但是不斫而且多次的受這個斫裂刺燒大苦,不可說數耶,結果你不修的結果整個的就在這個裡邊受這個,結果你不修,真正的利益了自己嗎?沒有,不但沒有自己利益,而且永遠在這個裡面,平常我們最多啊斫一個手,斫一個頭,現在他不但,不但的斫,地獄裡邊比起這個人間是完全無法比啊,所以現在下面說。
【為求菩提難行之苦,較其前苦尚無一分,然能成辦自他大利。】
哪!這個就是最正確的,最好的,告訴我們,說,前面是說,你說唉呀要成佛,要修這個東西難行啊,耶結果你不修不行,不行的結果啊,對不起,唉,要受這麼大的苦。反過來,如果說你為了求菩提要行做這個苦的話,比起前面不修的來,啊那是少之又少,少之又少,的的確確的啊,你不修的話在地獄當中,燒煮斫殺,啊動經無量長劫,現在你修的話,要不了多少時候,要不了多少的苦,就能夠啊成就啊自己、別人的無邊大利益啊,無邊大利益啊!
【如云:「若謂捨手等,是我所怖畏,是未察輕重,愚故自恐怖。無量俱胝劫,曾多受割截,刺燒及解裂,然未證 菩提。我今修菩提,此苦有分齊,為除腹內病,如受割身苦。諸醫以小苦,能治令病癒,故為除眾苦,小苦應堪忍。 」】
就是說這個道理。請翻到菩提道次第廣論第310頁,關於第二個,我們已經講到怎麼樣破除我們的怯弱而退怯的這個方便,第一個,對於能得到這個佛果,我們心裡邊啊害怕,上面已經告訴我們,現在呢,要想求得到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0
- 文章: 33486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31卷 A面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31卷 A面
日常法師
--------------------------------------------------------------------------------
啊雖然是苦,但是這個苦啊,已經有一個那期限,那就是這樣了,就像身體當中啊稍微啊受一點這個醫生的或者 是吃葯,或者是手術的痛苦啊就把根本問題就解決,所以在這個上面啊特別說明,就像以小苦啊就能夠把病解決一樣 ,啊所以我們對這個小苦啊應該忍受,不但應該忍受,應該歡喜,啊應該歡喜,所以前面告訴我們啊,讓我們修學的 時候啊,使得心裡面沒有一點點害怕,沒有一點點的退怯,實際上我們更應該對這一件事情感到幸運,感到幸運,啊 這個是一個絕端重要的一個概念,啊如果說沒有這個概念的話,修學佛法絕無可能,絕無可能,這是我們一個最大的 一個第一個應該突破的一個關鍵。再說,
【又捨身者初怖畏時,非可即捨,先於布施漸次學習,至於自身全無貪著,大悲心力開發之時,若有大利方可施捨 ,故正捨時全無難行。】
再說,是,他是要我們啊布施頭目腦髓的,但他並不是叫你一開頭的時候就去布施,剛開始的時候說,我們啊的 的確確因為理路即便是有一點認識,但是必定這無始的習性啊,啊這個執著還很重,喔對這件事情很害怕,那麼那個 時候不需要馬上就捨,怎麼辦呢?先照著前面所講的布施的道理慢慢慢的來學,慢慢的來學,小的地方學慢慢的大了 ,到那個時候對我們的自身啊,一點的貪著都沒有了,對自身沒有貪著這個有他的必然的次第,啊有他必然的次第, 所以現在單單講一個理論啊,將來如果我們,如果正確的了解了這個空性這個概念,乃至於你經過了,如理的思惟修 習以後的話,的的確確你對這個身體啊是一無貪著,不但一無貪著啊,而且發現原來這是我們的生死大怨家,理念上 面既完全正確的認識,然後呢經過了一點習慣了以後的話,你把那身體送出去的話,的的確就不會有什麼障礙,啊那 個時候啊大悲心也開發,然後呢不但啊對這個身體沒有執著,而且發現這個身體捨出去啊,還有無比的大的殊勝的利 益,那個時候才叫你捨,所以那個時候捨的時候啊一點困難都沒有,一點困難都沒有,啊就像小孩子的時候啊,就是 小孩子他好吃的一個糖,哎唷你叫他把那個糖,手裡什麼送過來,哎唷他在那兒,怎麼捨得啊,你叫他拿著就哭,將 來我們長大了以後,然後呢在很多的場合之下送起人家東西來的話,送禮也好,啊那大筆大筆的動以萬計乃至於百萬 計,眉頭不但不皺,而且還覺得很好啊,為什麼,因為這樣做得到好處嘛,啊所以這一個上頭啊,他一定要有完整的 教授,你對這個理啊了解了,然後呢量,次第,一步一步的走上來的話,是一點都不難,不但不難而且有這麼大的利 益,
p. 311
【如云:「如此治療法,勝醫且不用,以柔和儀軌,治無量大病。導師先令行,惠施蔬菜等,習此故而後 ,自肉漸 能施。若時於自身,覺如諸菜葉,爾時捨肉等,於此有何難。」】
所以說啊,對於這種治療的方法啊換句話說,突然之間來的真正有本事好的醫生啊,都不會用的,一定啊用比較 柔軟的方法,啊才慢的慢的;譬如說我們現在那個醫生看那個小孩子,絕對不是捉進來像殺豬一樣的來,慢慢的哄啊 怎麼弄啊,啊譬如說我們現在啊那個西葯,那個咳嗽啊,咳嗽糖漿,它不但不覺得難吃啊,而且吃的很好吃,哎唷說 那個小孩啊,啊吃了一吃還繼續的要吃,那個大人還非藏起來不可,要不然他一口氣統統吃掉了還不好咧,這個千真 萬確,這個佛,偉大的佛陀,他用的辦法也的的確確是如此,啊所以現在我們那個三界的大導師啊,教我們修學這個 ,也不是一開頭做這個難行的,他是用種種的方便,啊先布施一車簡單的蔬菜啊!等到你這個習慣了以後,慢慢慢的 耶覺得好,而且看見大利益,那時候你再深入等等都可以,那個時候你捨那個東西啊,捨自己的身體啊就像以前捨一 點點菜葉子一樣,那有什麼好難,那有什麼好難,所以一點都不難,啊一點都不難,所以啊
【是故有說波羅蜜乘,須捨身命故生逼惱是難作道,今此教典為破除。】
是故所以有的說,哎呀這個行那個大乘行啊,怎麼個難做法啊,要把要把身命頭目腦髓等等要捨出去啊!啊這個 東西實在啊,啊不行不行,那麼現在根據這個教典,換句話說喏,你不是學佛嗎?那麼佛說的教典上面,說得清清楚 楚啊,啊說得清清楚楚是這樣的啊,所以這一個地方我們應該了解啊,我們現在大家說學佛,學佛,啊嘴吧上面學佛 ,實際上學的是什麼呢?我想慢慢……的到現在大家體驗得到的,我們都在學我,啊都在學我,這個學佛是什麼,哎 呀佛是好的,所以啊你就想那個好的果,但是,殊不知這個好的果,應該用怎麼樣的因,你真的要得到好的果,一定 要學的他的好的因,這樣才能夠得到,結果呢?我們啊!只羨慕他好的果,然後呢,好的因如何我們不管,照我們的 想法去想,所以大家只想,哎唷好了。如果有簡單的方法,那最簡單,啊所以有一陣子嘛譬如說在任何一個教盛的時 候,往往就偏向那一邊。譬如果宗門盛行的時候,他覺得大徹大悟了,喔那好了成佛,拿佛都不在乎,大家都拚命忙 這個東西,結果呢,弄到後來,不是狂禪嘛,就是口頭禪,弄到後來那大家念佛,哎呀說這個東西很難啊,你只要念 佛你就好了,也是這樣,哎啊什麼都不要了,結果這樣一句啊彌陀佛,結果這一句阿彌陀佛,真的行嗎?當然你有了 善根是,可是不報的是大家沒有得到那個方便善巧,總覺得哎呀這樣一來躲在那一個地方,所以紫柏大師那時候就說 了,現在的人大家說念佛念佛,結果變成功啊自己煩惱罪惡的逋逃藪,啊就是這樣啊實際上呢完全是為自己啊!那種 煩惱相應的法,哎呀說是說修行,躲在那裡什麼都屎想做,啊經教嘛也不相做,如理的修行都不要了,就是憑那個念 了兩句,這樣,所以除了這個以外那麼教下啊等等啊都是如此,所以我們真正要學佛的話,你一定要把佛告訴我們的 道理弄得清清楚楚,現在這一個地方這麼簡單的告訴我們,我們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啊原來這樣的啊,原來這個事情 這樣的,自然而然啊我們心理面就沒有一點點怯弱,而所以這樣的是什麼呢?不是說哎呀!單單聽見這好的果啊,就 憑我們的妄想要求啊!是求不得啊!求不到的,所以這個經上面很多地方特別說了,啊這不是說啊我要成佛我要成佛 ,你這麼念幾下,成不了的,你要曉得他什麼原因能成佛,佛有什麼樣的殊勝的好處,策發你的好樂之心,然後呢使 得你推動你去求,求的時候你還要了解如理的方法,這個因,成佛之因何在,然後呢在因地上面是一步不錯的努力上 去,這樣才能夠得到圓滿的結果,所以現在的人啊,說是要修要學,結果呢?把佛告訴我們的道理,那些大經大論啊 都不要了,既然是不要的話,那只有一個結果,喔望著天那裡哎呀說這個好呀好呀!但是他在天上,你永遠在那個地 下,然後呢一開口就說哎呀我是凡夫嘛,啊那是聖人境界嘛,你不是要求聖人境界嗎?然後你永遠說我是凡夫停在那 裡你有用嗎?沒有用,所以勢必造成功我們現在這種情況,哎呀羨慕人家,現在不,現在不,要羨慕自己,怎麼羨慕 法?啊我宿生有這個善根,今天能夠進入佛門,然後呢如理行持,怎麼樣如理法,那在這個上面啊一定要從佛經教, 這是菩薩祖師告訴我們的這個論典上面,啊依止的這個次第,所以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這必不可少,然後呢還要 如理思惟,你照著這樣去作。啊絕對不能憑我們的想像,所以太多地方,大家還記得不記得?啊底峽尊者曾經說過, 啊底峽尊者被請到西藏法以後,就有人問說哎呀你有沒有成佛的方便的法門啊,阿底峽尊者說哎呀!不用你來問,如 果有的話我第一個就不願意忙這一些事情去了,啊現在我們一般啊太多這種情況,啊所以如果你正確善巧了解了以後 啊,那個時候你才發現啊,平常我們覺得難難……的邦是最簡單、最方便、最省事、最好的,這個我們現在第一個要 建立這個概念,第一個要建立這個概念,啊所以啊說,這個上頭啊以沒有錯的正確的經教啊來說明了,然後呢把我們 啊,前面因為不了解而怯弱的這個心裡破除掉了,所以他下面說,
【謂於發生難行想時不須即捨,】
啊當你覺得還難的時候,這
【與菜等極易捨時,方可捨故。】
要等到這個時候那麼你才可以捨,啊不過這地方要注意喔,不是說等在這個地方喔,等在這個地方就可沒有來的 時候喔,要什麼,你的順著這個次第一步一步的練習,而這個次第,從那裡開始。就在我們現在下腳的第一步,所以 不管那一位咼修,不管我們那一個人開始學的時候,就必定是從微小的地方,而這個微小的地方還必須要什麼微賤的 地方,是啊真正這樣去作,啊假定我們啊,微小的地方啊不求啊了解不去下手的話,請問你大的你能得到嗎?能得到 嗎?這個概念是第一重要第一重要,那麼現在還有一類人常常自己覺得哎呀這個好像蠻好,但是啊我這個腦筋就是不 行啊,這個時候尤其要注意,啊到這個地方我們已經漸漸了解了,因果之間的關係,我為什麼現在這個腦筋不行,為 什麼?是天上掉下來的嗎?是沒有原因的嗎?信佛的人都知道,都了解,這個如是因感如是果,就是我們以前的,在 因地當中啊,造下了這個愚痴之因,如果現在知道了以後不從這個地方努力下手的話,啊那就完了,現在已經愚痴到 這種程度,但是還有這麼一點機會,如果我們現在繼續的隨順這個愚痴的結果下去,把僅有的機會放掉了,那以後就 完了,這個很清楚很明白。所以,以我現在了解的情況來說,越是碰見這種情況是越應該努力奮發,這個是千真萬確 的絕對重要的事情。啊所以我常常跟大家說,喔儘管今年年紀啊已經啊怎麼六十歲,然後呢身體也這麼衰,不管你們 怎麼說,哎呀保養保養啊,我自己了解,唯一最好的保養─法。這是千真萬確的,如果我現在那個時候還不努力的話 ,下一世是一點希望都沒有了,啊所以我啊策勵我們同修們,你們條件都比我好,萬一不幸啊有的人這樣,啊或者是 心智比較遲頓,或者是其他的原因比較衰退的話,那時候告訴大家的喔,啊趕快努力啊,趕快努力啊,這個地方再不 用功的話你就完了,沒有我們後退的路啊!有那裡,這個很清楚啊!刀山油鍋等等,都等在這個地方啊!啊這個如果 不清楚的話,你只要把前面啊,業感緣起這個道理仔細的看看然後呢在下士中士的那個苦的情況看一看,那就非常清 楚非常明白,啊然後我們繼續下去。看第三個。
【於所安住修道處所破除怯弱者。】
那麼現在說好,我們對求的佛果啊也不怕了,然後呢求佛果所要行的種種方便也不怕了,然後呢正式去修道的時 候啊就在這個修道的過程當中,啊要時處這麼長這麼苦的地方,哎唷這個時間啊說這個,又有一點問題來了,那所以 他下面又說明,說
【謂念成佛須於生死受無量生,爾時生死眾苦逼惱,故我不能修如是行。】
那麼最後一種障礙,就是想一想哎呀,說是的你要成佛但是要成佛啊,這個要三大啊僧祗劫,乃至於啊要無量無 邊的啊僧祗劫,哎呀這一個裡面啊受生啊這已經是不得了,再說在這個裡邊還要受無量的苦啊!這個事情啊,實在不 曉得怎麼辦是好,不能行,耶下面告訴我們,這個如理的道理在下頭,
【應如是思】
啊,我們哪應該這樣對這一件事情了解,
【菩薩由其已斷諸惡以因遮故,必不能生苦受之果。】
這是第一個,這個第一個,耵那為什麼有苦,因為你造了惡業,苦因當然一定感苦果,現在我如理修學的人既然你了解了正確的,當你下因的時候你怕苦,已經努力喔這個絕對不能作,因既然遮斷了,將來你會得到苦果嗎?不會啊,不會啊,這第一個,這是第一個。所以啊,既然你淆造惡因,所以不會感得惡果,不會感得惡果的話,那就是快樂嘛,那就是快樂嘛,就以我們現在來說,啊我們啊所以貪著難捨的話覺得這蠻好嘛,實際上呢真正修菩薩行者感得的果報是遠比我們好啊,這個我們看得清清楚楚,啊不管是印度的中國的,乃至於其他的西藏日本等等,你們看都是 這個樣,啊都是這個樣,啊像啊底峽尊者等等的話當年這種都是啊,身為貴族乃至於王子,從小是絕頂聰明多少人愛戴,那要我們現在看起來哎唷高不可攀,那我們差這麼多,已經覺得啊很好了,那這樣好法,當然這個身上面並沒有這麼嚴重的我們想像的;這很好的事情啊,那麼進一步,
【堅固通達生死如幻悉無自怍,故心無苦,】
另外一方面呢你有解了,生死的真相,原來生死的真相啊如幻如化,沒有自性,所以前者啊是福德因,後者是智 慧因,啊你步步的以這一佪方式,在因地當中如此修持的話,那麼將來呢你感得的果報身是圓滿安樂,心啊更是啊這 個非常自在了無掛礙,所以身心兩者都沒有苦,不但沒有若而且你很明白的覺得,這個地方不斷的在淨化煩惱,增長 法財,就像作生意人哎啊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一直在賺大錢,而且很舒服安樂這種狀態當中,就像我們現在這種 大老闆,啊他坐那個辦公室裡,又有,冬天嘛又有冷有暖氣,夏天嘛是有冷氣,出門嘛有車子,又隨便一動啊周圍的 侍候都來了,這樣,然後啊看見那個財源是滾滾而來,現在我們也是這樣,我們來的什麼─法財,他世間的財是有漏 的,我們這個是無漏一直增上的啊,是,在這種狀態,
【若其身心安樂增盛,雖處生死無厭患義。】
那很明白,身心都在安樂,而且這個安樂是不斷的增長,所以這個修學佛法一定什麼─增上生,而且增上生到最後的話,達到究竟圓滿,我們在這一個過程當中,在這個過程當中,這個雖然在生死當中,不會厭患嘛,這很明白嘛 ,啊斷惡故無苦啊,
【如云:「斷惡故無苦,善巧故無憂,謂由邪分別,罪惡害身心。福令身安樂,智故心亦安,利他處生死 ,悲者何所厭。」】
啊現在我們如理修行的人啊,因為斷除了一切的惡業,因故斷當然不會感惡的苦果,然後呢我們有善巧生死的真相,世間的真相以後啊所以啊對這一個生死當中啊也沒有一點點掛礙,自然也沒有憂怖等等,啊平常我們所以啊身心受到逼惱的原因。是為什麼呢?因為無明相應啊,非理的思惟,這種啊邪妄的分別,所以啊造了種種的惡業,感得這個身心的苦惱,而現在我們了解了以後呢喔啊,功德智慧,功德是感得我們啊種種的啊這個異熟圓滿,然後呢智慧當然,我們內心當中這個一直啊安住這個如如不動當中,這麼一步步上去,啊享受這個法樂,這種狀態當中,你還可以啊利他增長無邊的功德,這樣的有大悲心行菩薩道的人啊,最覺得哎啊快樂的不得了,怎麼會厭患呢?
【又云:「故遍除疲厭,騎菩提心馬,從樂而趣樂,有智誰退屈。」】
在這一種狀態當中啊,啊由於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然後呢,發了大菩提心,這個像馬一樣喔這個快捷的不得了,在古代的交通工具最好的是這樣的一匹馬,最好的這個菩提心馬,能夠坐在上面的話,啊你真快樂,不要你這麼麻煩的,所有的把疲勞厭患啊,都能夠啊徹底的清除掉,而繼續的增長我們的快樂,這一種狀態當中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夠做得到,等到你真正這樣的話,那怎麼會退怯呢?啊怎麼會退怯呢,所以說
【如是雖延無量時劫不應怯弱,唯時長久非厭因故,謂苦極重雖時短促亦生厭離,無苦安樂時雖久遠無所厭故。」 】
耶像這樣好的這種狀態,時間再長啊是不會也不應該啊怯弱,所以要曉得單單說這個時間的長短啊,這不是我們啊厭患之因,厭患真正厭患是什麼,是苦啊,所以說,如果說苦的話,重苦的話那怕很短一點點啊,你也覺得哎呀很厭,如果是快樂的話,這個就怕他少啊,時間再長我們不嫌多啊,我們人人都有這個感覺啊,啊叫你啊稍微受一點點苦啊是一點是受不了,叫你啊有點快樂的事情啊,叫你捨真是捨不得,啊我們平常都有這個事情,啊跑到那個地方如果說叫弘迫大家跑到這個地方來叫你做苦工固然不好,叫你啊聽人家講的,你不歡喜的,坐在那裡的話哎呀這個坐十分鐘啊就老是望錶,可是如果你是歡喜的話坐在外面聊天的話一聊三個鐘頭啊你還覺哎怎麼這一下過去掉了,這是這麼普通的事情啊,是我們人人都有這個感受啊,啊快樂的事情是啊越久越好啊,所以這個地方是特別說明,
【寶鬘論云:】
這個論也不錯啊,
【「重苦雖時短,難忍況久遠,無苦而安樂,無邊時何害。】
啊假定這個苦很重的話,那怕很短的一個時候啊,哎呀這個難忍的不得了,何況久遠呢,反過來如果說快樂不苦的話,那麼時間越長,越好啊,長有什麼關係啊,耶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一下啊,現在是我們怕苦而不修,結果怕苦而不修是什麼結果呢?哎呀陷到那個重苦當中,不但是苦重而且長遠無量啊僧祗劫,不是無量根本就是無始,永遠沒有結沒有結束的時候,從沒有頭的地方到沒有尾巴的地方,這麼長的時候啊,啊你現在怕眼前的小苦,結果呢看不見這個大苦,反過來如果你真正修行的話,那步步的在增上啊,步步的在增上啊,如果在這種情況之下的話那就算苦它也有期限了,何況它不苦何況他還是快樂,這個時間有什麼關係啊?這是很清楚很明白啊,所以說來說去我們都是什麼愚痴啊,啊偏偏愚痴又不肯努力的學佛,雖然說名義上面說我在學佛啊,內質上面是一直在學我,真正的可憐是莫甚於此啊,所以我們現在繼續下去,
【此中身無苦,意苦從何有,唯悲世間苦,由此而久住。故謂佛久遠,智者無退屈,為盡過集德,恆勤修資糧。」 】
現在既然這樣的話,身沒有苦那意那來苦呢?是啊所以你要留在世間是為什麼?你的內心當中曉得這個有殊勝的大利益,所以策發你的大悲心,大菩提心,而你這個大菩提心大悲心是啊憐憫世間之苦,由此而待在這個世間啊,這樣去做的啊,你卻是在安樂當中,卻是在增長你的功德智慧啊,所以啊佛道是─要長遠的,但啊哎這個是快樂,的的確確這個越長越好啊,越長越好啊,這個真正有智慧的人啊,絕無退怯的道理啊,啊所以這樣作是為什麼啊,要淨除一切過失,要積集圓滿資糧啊。
日常法師
--------------------------------------------------------------------------------
啊雖然是苦,但是這個苦啊,已經有一個那期限,那就是這樣了,就像身體當中啊稍微啊受一點這個醫生的或者 是吃葯,或者是手術的痛苦啊就把根本問題就解決,所以在這個上面啊特別說明,就像以小苦啊就能夠把病解決一樣 ,啊所以我們對這個小苦啊應該忍受,不但應該忍受,應該歡喜,啊應該歡喜,所以前面告訴我們啊,讓我們修學的 時候啊,使得心裡面沒有一點點害怕,沒有一點點的退怯,實際上我們更應該對這一件事情感到幸運,感到幸運,啊 這個是一個絕端重要的一個概念,啊如果說沒有這個概念的話,修學佛法絕無可能,絕無可能,這是我們一個最大的 一個第一個應該突破的一個關鍵。再說,
【又捨身者初怖畏時,非可即捨,先於布施漸次學習,至於自身全無貪著,大悲心力開發之時,若有大利方可施捨 ,故正捨時全無難行。】
再說,是,他是要我們啊布施頭目腦髓的,但他並不是叫你一開頭的時候就去布施,剛開始的時候說,我們啊的 的確確因為理路即便是有一點認識,但是必定這無始的習性啊,啊這個執著還很重,喔對這件事情很害怕,那麼那個 時候不需要馬上就捨,怎麼辦呢?先照著前面所講的布施的道理慢慢慢的來學,慢慢的來學,小的地方學慢慢的大了 ,到那個時候對我們的自身啊,一點的貪著都沒有了,對自身沒有貪著這個有他的必然的次第,啊有他必然的次第, 所以現在單單講一個理論啊,將來如果我們,如果正確的了解了這個空性這個概念,乃至於你經過了,如理的思惟修 習以後的話,的的確確你對這個身體啊是一無貪著,不但一無貪著啊,而且發現原來這是我們的生死大怨家,理念上 面既完全正確的認識,然後呢經過了一點習慣了以後的話,你把那身體送出去的話,的的確就不會有什麼障礙,啊那 個時候啊大悲心也開發,然後呢不但啊對這個身體沒有執著,而且發現這個身體捨出去啊,還有無比的大的殊勝的利 益,那個時候才叫你捨,所以那個時候捨的時候啊一點困難都沒有,一點困難都沒有,啊就像小孩子的時候啊,就是 小孩子他好吃的一個糖,哎唷你叫他把那個糖,手裡什麼送過來,哎唷他在那兒,怎麼捨得啊,你叫他拿著就哭,將 來我們長大了以後,然後呢在很多的場合之下送起人家東西來的話,送禮也好,啊那大筆大筆的動以萬計乃至於百萬 計,眉頭不但不皺,而且還覺得很好啊,為什麼,因為這樣做得到好處嘛,啊所以這一個上頭啊,他一定要有完整的 教授,你對這個理啊了解了,然後呢量,次第,一步一步的走上來的話,是一點都不難,不但不難而且有這麼大的利 益,
p. 311
【如云:「如此治療法,勝醫且不用,以柔和儀軌,治無量大病。導師先令行,惠施蔬菜等,習此故而後 ,自肉漸 能施。若時於自身,覺如諸菜葉,爾時捨肉等,於此有何難。」】
所以說啊,對於這種治療的方法啊換句話說,突然之間來的真正有本事好的醫生啊,都不會用的,一定啊用比較 柔軟的方法,啊才慢的慢的;譬如說我們現在那個醫生看那個小孩子,絕對不是捉進來像殺豬一樣的來,慢慢的哄啊 怎麼弄啊,啊譬如說我們現在啊那個西葯,那個咳嗽啊,咳嗽糖漿,它不但不覺得難吃啊,而且吃的很好吃,哎唷說 那個小孩啊,啊吃了一吃還繼續的要吃,那個大人還非藏起來不可,要不然他一口氣統統吃掉了還不好咧,這個千真 萬確,這個佛,偉大的佛陀,他用的辦法也的的確確是如此,啊所以現在我們那個三界的大導師啊,教我們修學這個 ,也不是一開頭做這個難行的,他是用種種的方便,啊先布施一車簡單的蔬菜啊!等到你這個習慣了以後,慢慢慢的 耶覺得好,而且看見大利益,那時候你再深入等等都可以,那個時候你捨那個東西啊,捨自己的身體啊就像以前捨一 點點菜葉子一樣,那有什麼好難,那有什麼好難,所以一點都不難,啊一點都不難,所以啊
【是故有說波羅蜜乘,須捨身命故生逼惱是難作道,今此教典為破除。】
是故所以有的說,哎呀這個行那個大乘行啊,怎麼個難做法啊,要把要把身命頭目腦髓等等要捨出去啊!啊這個 東西實在啊,啊不行不行,那麼現在根據這個教典,換句話說喏,你不是學佛嗎?那麼佛說的教典上面,說得清清楚 楚啊,啊說得清清楚楚是這樣的啊,所以這一個地方我們應該了解啊,我們現在大家說學佛,學佛,啊嘴吧上面學佛 ,實際上學的是什麼呢?我想慢慢……的到現在大家體驗得到的,我們都在學我,啊都在學我,這個學佛是什麼,哎 呀佛是好的,所以啊你就想那個好的果,但是,殊不知這個好的果,應該用怎麼樣的因,你真的要得到好的果,一定 要學的他的好的因,這樣才能夠得到,結果呢?我們啊!只羨慕他好的果,然後呢,好的因如何我們不管,照我們的 想法去想,所以大家只想,哎唷好了。如果有簡單的方法,那最簡單,啊所以有一陣子嘛譬如說在任何一個教盛的時 候,往往就偏向那一邊。譬如果宗門盛行的時候,他覺得大徹大悟了,喔那好了成佛,拿佛都不在乎,大家都拚命忙 這個東西,結果呢,弄到後來,不是狂禪嘛,就是口頭禪,弄到後來那大家念佛,哎呀說這個東西很難啊,你只要念 佛你就好了,也是這樣,哎啊什麼都不要了,結果這樣一句啊彌陀佛,結果這一句阿彌陀佛,真的行嗎?當然你有了 善根是,可是不報的是大家沒有得到那個方便善巧,總覺得哎呀這樣一來躲在那一個地方,所以紫柏大師那時候就說 了,現在的人大家說念佛念佛,結果變成功啊自己煩惱罪惡的逋逃藪,啊就是這樣啊實際上呢完全是為自己啊!那種 煩惱相應的法,哎呀說是說修行,躲在那裡什麼都屎想做,啊經教嘛也不相做,如理的修行都不要了,就是憑那個念 了兩句,這樣,所以除了這個以外那麼教下啊等等啊都是如此,所以我們真正要學佛的話,你一定要把佛告訴我們的 道理弄得清清楚楚,現在這一個地方這麼簡單的告訴我們,我們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啊原來這樣的啊,原來這個事情 這樣的,自然而然啊我們心理面就沒有一點點怯弱,而所以這樣的是什麼呢?不是說哎呀!單單聽見這好的果啊,就 憑我們的妄想要求啊!是求不得啊!求不到的,所以這個經上面很多地方特別說了,啊這不是說啊我要成佛我要成佛 ,你這麼念幾下,成不了的,你要曉得他什麼原因能成佛,佛有什麼樣的殊勝的好處,策發你的好樂之心,然後呢使 得你推動你去求,求的時候你還要了解如理的方法,這個因,成佛之因何在,然後呢在因地上面是一步不錯的努力上 去,這樣才能夠得到圓滿的結果,所以現在的人啊,說是要修要學,結果呢?把佛告訴我們的道理,那些大經大論啊 都不要了,既然是不要的話,那只有一個結果,喔望著天那裡哎呀說這個好呀好呀!但是他在天上,你永遠在那個地 下,然後呢一開口就說哎呀我是凡夫嘛,啊那是聖人境界嘛,你不是要求聖人境界嗎?然後你永遠說我是凡夫停在那 裡你有用嗎?沒有用,所以勢必造成功我們現在這種情況,哎呀羨慕人家,現在不,現在不,要羨慕自己,怎麼羨慕 法?啊我宿生有這個善根,今天能夠進入佛門,然後呢如理行持,怎麼樣如理法,那在這個上面啊一定要從佛經教, 這是菩薩祖師告訴我們的這個論典上面,啊依止的這個次第,所以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這必不可少,然後呢還要 如理思惟,你照著這樣去作。啊絕對不能憑我們的想像,所以太多地方,大家還記得不記得?啊底峽尊者曾經說過, 啊底峽尊者被請到西藏法以後,就有人問說哎呀你有沒有成佛的方便的法門啊,阿底峽尊者說哎呀!不用你來問,如 果有的話我第一個就不願意忙這一些事情去了,啊現在我們一般啊太多這種情況,啊所以如果你正確善巧了解了以後 啊,那個時候你才發現啊,平常我們覺得難難……的邦是最簡單、最方便、最省事、最好的,這個我們現在第一個要 建立這個概念,第一個要建立這個概念,啊所以啊說,這個上頭啊以沒有錯的正確的經教啊來說明了,然後呢把我們 啊,前面因為不了解而怯弱的這個心裡破除掉了,所以他下面說,
【謂於發生難行想時不須即捨,】
啊當你覺得還難的時候,這
【與菜等極易捨時,方可捨故。】
要等到這個時候那麼你才可以捨,啊不過這地方要注意喔,不是說等在這個地方喔,等在這個地方就可沒有來的 時候喔,要什麼,你的順著這個次第一步一步的練習,而這個次第,從那裡開始。就在我們現在下腳的第一步,所以 不管那一位咼修,不管我們那一個人開始學的時候,就必定是從微小的地方,而這個微小的地方還必須要什麼微賤的 地方,是啊真正這樣去作,啊假定我們啊,微小的地方啊不求啊了解不去下手的話,請問你大的你能得到嗎?能得到 嗎?這個概念是第一重要第一重要,那麼現在還有一類人常常自己覺得哎呀這個好像蠻好,但是啊我這個腦筋就是不 行啊,這個時候尤其要注意,啊到這個地方我們已經漸漸了解了,因果之間的關係,我為什麼現在這個腦筋不行,為 什麼?是天上掉下來的嗎?是沒有原因的嗎?信佛的人都知道,都了解,這個如是因感如是果,就是我們以前的,在 因地當中啊,造下了這個愚痴之因,如果現在知道了以後不從這個地方努力下手的話,啊那就完了,現在已經愚痴到 這種程度,但是還有這麼一點機會,如果我們現在繼續的隨順這個愚痴的結果下去,把僅有的機會放掉了,那以後就 完了,這個很清楚很明白。所以,以我現在了解的情況來說,越是碰見這種情況是越應該努力奮發,這個是千真萬確 的絕對重要的事情。啊所以我常常跟大家說,喔儘管今年年紀啊已經啊怎麼六十歲,然後呢身體也這麼衰,不管你們 怎麼說,哎呀保養保養啊,我自己了解,唯一最好的保養─法。這是千真萬確的,如果我現在那個時候還不努力的話 ,下一世是一點希望都沒有了,啊所以我啊策勵我們同修們,你們條件都比我好,萬一不幸啊有的人這樣,啊或者是 心智比較遲頓,或者是其他的原因比較衰退的話,那時候告訴大家的喔,啊趕快努力啊,趕快努力啊,這個地方再不 用功的話你就完了,沒有我們後退的路啊!有那裡,這個很清楚啊!刀山油鍋等等,都等在這個地方啊!啊這個如果 不清楚的話,你只要把前面啊,業感緣起這個道理仔細的看看然後呢在下士中士的那個苦的情況看一看,那就非常清 楚非常明白,啊然後我們繼續下去。看第三個。
【於所安住修道處所破除怯弱者。】
那麼現在說好,我們對求的佛果啊也不怕了,然後呢求佛果所要行的種種方便也不怕了,然後呢正式去修道的時 候啊就在這個修道的過程當中,啊要時處這麼長這麼苦的地方,哎唷這個時間啊說這個,又有一點問題來了,那所以 他下面又說明,說
【謂念成佛須於生死受無量生,爾時生死眾苦逼惱,故我不能修如是行。】
那麼最後一種障礙,就是想一想哎呀,說是的你要成佛但是要成佛啊,這個要三大啊僧祗劫,乃至於啊要無量無 邊的啊僧祗劫,哎呀這一個裡面啊受生啊這已經是不得了,再說在這個裡邊還要受無量的苦啊!這個事情啊,實在不 曉得怎麼辦是好,不能行,耶下面告訴我們,這個如理的道理在下頭,
【應如是思】
啊,我們哪應該這樣對這一件事情了解,
【菩薩由其已斷諸惡以因遮故,必不能生苦受之果。】
這是第一個,這個第一個,耵那為什麼有苦,因為你造了惡業,苦因當然一定感苦果,現在我如理修學的人既然你了解了正確的,當你下因的時候你怕苦,已經努力喔這個絕對不能作,因既然遮斷了,將來你會得到苦果嗎?不會啊,不會啊,這第一個,這是第一個。所以啊,既然你淆造惡因,所以不會感得惡果,不會感得惡果的話,那就是快樂嘛,那就是快樂嘛,就以我們現在來說,啊我們啊所以貪著難捨的話覺得這蠻好嘛,實際上呢真正修菩薩行者感得的果報是遠比我們好啊,這個我們看得清清楚楚,啊不管是印度的中國的,乃至於其他的西藏日本等等,你們看都是 這個樣,啊都是這個樣,啊像啊底峽尊者等等的話當年這種都是啊,身為貴族乃至於王子,從小是絕頂聰明多少人愛戴,那要我們現在看起來哎唷高不可攀,那我們差這麼多,已經覺得啊很好了,那這樣好法,當然這個身上面並沒有這麼嚴重的我們想像的;這很好的事情啊,那麼進一步,
【堅固通達生死如幻悉無自怍,故心無苦,】
另外一方面呢你有解了,生死的真相,原來生死的真相啊如幻如化,沒有自性,所以前者啊是福德因,後者是智 慧因,啊你步步的以這一佪方式,在因地當中如此修持的話,那麼將來呢你感得的果報身是圓滿安樂,心啊更是啊這 個非常自在了無掛礙,所以身心兩者都沒有苦,不但沒有若而且你很明白的覺得,這個地方不斷的在淨化煩惱,增長 法財,就像作生意人哎啊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一直在賺大錢,而且很舒服安樂這種狀態當中,就像我們現在這種 大老闆,啊他坐那個辦公室裡,又有,冬天嘛又有冷有暖氣,夏天嘛是有冷氣,出門嘛有車子,又隨便一動啊周圍的 侍候都來了,這樣,然後啊看見那個財源是滾滾而來,現在我們也是這樣,我們來的什麼─法財,他世間的財是有漏 的,我們這個是無漏一直增上的啊,是,在這種狀態,
【若其身心安樂增盛,雖處生死無厭患義。】
那很明白,身心都在安樂,而且這個安樂是不斷的增長,所以這個修學佛法一定什麼─增上生,而且增上生到最後的話,達到究竟圓滿,我們在這一個過程當中,在這個過程當中,這個雖然在生死當中,不會厭患嘛,這很明白嘛 ,啊斷惡故無苦啊,
【如云:「斷惡故無苦,善巧故無憂,謂由邪分別,罪惡害身心。福令身安樂,智故心亦安,利他處生死 ,悲者何所厭。」】
啊現在我們如理修行的人啊,因為斷除了一切的惡業,因故斷當然不會感惡的苦果,然後呢我們有善巧生死的真相,世間的真相以後啊所以啊對這一個生死當中啊也沒有一點點掛礙,自然也沒有憂怖等等,啊平常我們所以啊身心受到逼惱的原因。是為什麼呢?因為無明相應啊,非理的思惟,這種啊邪妄的分別,所以啊造了種種的惡業,感得這個身心的苦惱,而現在我們了解了以後呢喔啊,功德智慧,功德是感得我們啊種種的啊這個異熟圓滿,然後呢智慧當然,我們內心當中這個一直啊安住這個如如不動當中,這麼一步步上去,啊享受這個法樂,這種狀態當中,你還可以啊利他增長無邊的功德,這樣的有大悲心行菩薩道的人啊,最覺得哎啊快樂的不得了,怎麼會厭患呢?
【又云:「故遍除疲厭,騎菩提心馬,從樂而趣樂,有智誰退屈。」】
在這一種狀態當中啊,啊由於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然後呢,發了大菩提心,這個像馬一樣喔這個快捷的不得了,在古代的交通工具最好的是這樣的一匹馬,最好的這個菩提心馬,能夠坐在上面的話,啊你真快樂,不要你這麼麻煩的,所有的把疲勞厭患啊,都能夠啊徹底的清除掉,而繼續的增長我們的快樂,這一種狀態當中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夠做得到,等到你真正這樣的話,那怎麼會退怯呢?啊怎麼會退怯呢,所以說
【如是雖延無量時劫不應怯弱,唯時長久非厭因故,謂苦極重雖時短促亦生厭離,無苦安樂時雖久遠無所厭故。」 】
耶像這樣好的這種狀態,時間再長啊是不會也不應該啊怯弱,所以要曉得單單說這個時間的長短啊,這不是我們啊厭患之因,厭患真正厭患是什麼,是苦啊,所以說,如果說苦的話,重苦的話那怕很短一點點啊,你也覺得哎呀很厭,如果是快樂的話,這個就怕他少啊,時間再長我們不嫌多啊,我們人人都有這個感覺啊,啊叫你啊稍微受一點點苦啊是一點是受不了,叫你啊有點快樂的事情啊,叫你捨真是捨不得,啊我們平常都有這個事情,啊跑到那個地方如果說叫弘迫大家跑到這個地方來叫你做苦工固然不好,叫你啊聽人家講的,你不歡喜的,坐在那裡的話哎呀這個坐十分鐘啊就老是望錶,可是如果你是歡喜的話坐在外面聊天的話一聊三個鐘頭啊你還覺哎怎麼這一下過去掉了,這是這麼普通的事情啊,是我們人人都有這個感受啊,啊快樂的事情是啊越久越好啊,所以這個地方是特別說明,
【寶鬘論云:】
這個論也不錯啊,
【「重苦雖時短,難忍況久遠,無苦而安樂,無邊時何害。】
啊假定這個苦很重的話,那怕很短的一個時候啊,哎呀這個難忍的不得了,何況久遠呢,反過來如果說快樂不苦的話,那麼時間越長,越好啊,長有什麼關係啊,耶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一下啊,現在是我們怕苦而不修,結果怕苦而不修是什麼結果呢?哎呀陷到那個重苦當中,不但是苦重而且長遠無量啊僧祗劫,不是無量根本就是無始,永遠沒有結沒有結束的時候,從沒有頭的地方到沒有尾巴的地方,這麼長的時候啊,啊你現在怕眼前的小苦,結果呢看不見這個大苦,反過來如果你真正修行的話,那步步的在增上啊,步步的在增上啊,如果在這種情況之下的話那就算苦它也有期限了,何況它不苦何況他還是快樂,這個時間有什麼關係啊?這是很清楚很明白啊,所以說來說去我們都是什麼愚痴啊,啊偏偏愚痴又不肯努力的學佛,雖然說名義上面說我在學佛啊,內質上面是一直在學我,真正的可憐是莫甚於此啊,所以我們現在繼續下去,
【此中身無苦,意苦從何有,唯悲世間苦,由此而久住。故謂佛久遠,智者無退屈,為盡過集德,恆勤修資糧。」 】
現在既然這樣的話,身沒有苦那意那來苦呢?是啊所以你要留在世間是為什麼?你的內心當中曉得這個有殊勝的大利益,所以策發你的大悲心,大菩提心,而你這個大菩提心大悲心是啊憐憫世間之苦,由此而待在這個世間啊,這樣去做的啊,你卻是在安樂當中,卻是在增長你的功德智慧啊,所以啊佛道是─要長遠的,但啊哎這個是快樂,的的確確這個越長越好啊,越長越好啊,這個真正有智慧的人啊,絕無退怯的道理啊,啊所以這樣作是為什麼啊,要淨除一切過失,要積集圓滿資糧啊。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0
- 文章: 33486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31卷 B面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31卷 B面
日常法師
--------------------------------------------------------------------------------
啊所以這樣作是為什麼啊?啊盡除一切過失,要積集圓滿資糧啊,那個時候啊一定會,我們不知道的事,必定應該從這一個地方知道,恆常的進無懈的積集這個福智兩種資糧,當然,那麼這一步,下面一步。
p. 311 (11)
【又念成佛必須圓滿無邊資糧,此極難作故我不能,亦莫怯退。】
喲進一步又有這種想,哎呀是,成佛,但是這個資糧是要無量無邊啊,都要圓滿啊,這個太難作了,我不能作啊,哪這個也不必怕,下面說。
【若為利益無邊有情,求證諸佛無邊功德而為發起,住無量劫,欣樂修集無邊資糧而受律儀,】
妙了
【則於一切,若睡未睡心散不散,乃至有此律儀之時,福恆增長量等虛空,故無邊資糧非難圓滿。】
嘿哪還是啊無垢的正確的經典上面說的清清楚楚,現在假定你如理的了解,照著這樣去作,然後呢策發了大悲心,大菩提心以後,是的,你要利益無邊有情,啊所以要求證啊這個無邊佛的功德,住無量的時間,一直去積集一切的資糧,先發這個願心,所以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個四句不是一個空話,是你如理的了解了以後,你內心上面的的確確發起了這樣的內心的狀態,這個願心,然後你有了這個願心,經過修習以後開始行心,行就是啊受這個菩薩的律儀,等到你受了這個律儀以後啊,耶!好了─一切時,因為你已經啊,把那個種子種下去了,得到這個菩薩戒的戒體了,既然種子種下去了以後,然後由於你的大悲心的策動,大悲心的滋潤啊,他不斷的在增長當中呀,所以不管你行也好,睡也好,散亂也好,不散亂也好,只要一旦得到了這一個東西以後,嘿它一直在增長,這個菩提心的心種,本來啊就是啊遍法界呀,虛空界的,啊所以只要這樣增長的話,哇那是不得了的,不得了的,所以前面啊,特別說明不要說行心,就是你發的願心以後啊,哇,這個力量之大,我們無
p. 312
【即前論云:「如一切諸方,地水火風空,無邊如是說,有情亦無邊。菩慧普悲愍,此無邊有情,欲度諸苦厄,安 立於佛位。如是堅住者,從正受戒已,隨其眠不眠,及放逸而住。如有情無邊,恆集無邊福,求無量菩提,而修無量善。菩提雖無量,以此四無量,資糧非久遠,如何不得證。」】
看喲經論上面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啊就像一切諸方,啊在任何盡法界,虛空界這一個地水火風空啊沒有一個地方不遍,到處都是,現在這個有情也是一樣,所有的盡法界虛空界都是,那麼現在我們修學菩薩道的人呢,發的菩提心什麼?普遍的,沒有一個遺漏的,對他們憐愍,啊為了這一個無邊有情要濟度他,超出這個痛苦,使得他們每一個人啊達到圓滿大覺的這個位子,你發了這個願心以後,然後呢你呀正受這個菩薩戒,於是那個時候你心裡邊啊任運而取的,一天到晚,啊我要這樣作,一天到晚我要這樣作,所以你這個心裡本身啊不得了,平常我們說啊三輪,三輪大家還記得在下士道的時候,講業的時候,這個最後呀,說八因三緣,啊這個三緣什麼啊?心清淨,然後呢加行清淨,然後是田清淨,對不對?你如果能夠這樣作的話,哇那得到的果報是不得了的大,現在我們的心是什麼呀?普緣盡法界,虛空界一切有惜,哇那個心是廣大不得了,你一切時處只為利他,那個心不但清淨而且廣大,廣大是指他的量,清淨是他的質,質既一點都淆錯,而這個量有這樣的大法,啊所以說我們現在剛才那個比喻說,喔這個地球整個是你的,地球算什麼,在整個的法界當中,那簡直是,你小的找都找不到,要灰塵一點都不如呀,我們到了晚上張開那個一看,啊那個太虛空這麼大,所以那個時候你的心跟這樣大的相應,這個不得了的一件事情啊,所以你心種當中,種下了這樣的這個心的清淨的話,所以下面你的行呢,加行也清淨,所以現在受了菩薩戒了,受了菩薩戒以後是什麼?你得到了戒體,所以這個法體啊,然後你的隨行,你的隨行一切時處,他那個心種啊一直在增長,的的確確不管你在睡覺也好不睡覺也好,在任何狀態當中他在長呀,就像你把一樣種子始末是這個種子對了,種在這個地方的話,然後呢水呀太陽啊,這麼一來他一直長啊,不因為天黑了它不長,不因為你睡覺了不長,不因為啊你不管它不長,只有一樣你不能損害它,所以我們呀,發願心,發好了以後,真正重要的護持這個戒體,你只要護持它,然後你睡著,它也長啊,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啊,啊雖然無邊的有情啊,結果呢耶確是啊,你不是你度他呀,他這個無邊的有情啊就幫助你積集無邊的福德呀,既然有這麼的無邊的福德幫你積集的話,這個佛果啊無邊的佛果自然得到嗎,所以他下面說呀,以無量的時間為無量的有情,求無量的菩提而修這個無量的善法,以這樣的四個無量,要得到,這一個佛果的話,啊那並不難,怎麼會得不到呢?以四比一這樣的這樣的一個力量啊,所以
【是故若由最極猛利大慈大悲,及菩提心泰晤士河動其意,為利有情,願於短時連成佛者,極為希有。】
所以呀注意下面啊,雖有最極猛利這兩個很重要啊,大慈大悲,的的確確是啊非常猛利,而且是最重要的,對這一種大慈悲心所策發的若是心而策勵了以後,為了利益一切有清,要趕快成佛,因為看見那個眾生苦啊,所以啊這麼既然苦呀,你趕快越早成啊是越能夠救他們,這樣才好,前面曾經說,哎呀看見這個佛果這麼遙遠啊,我沒希望早一天近路,早一天成佛啊,那這個菩提心是非常遙遠,這兩個是絕大不一樣喔,現在我們這個裡邊就分辨的出來了,同時我們了解像前者那樣的話,結果呀,啊你不但得不到越是害怕啊,是越是啊受苦,反過來你了解了正確的話,哎你越是勇敢啊是結果是越安樂,說所以如果我們如理如法如理的破除了眼前這種狀態的話,啊不但是勇敢,而且必然發現的只有這一條路,只有這一條路是正確的好的,乘下來這一條這種路的話,哎呀都是錯誤,都是傷害自己啊。
【然若未近此之方隅,僅由見於極長時劫,須正修學無邊諸行及的難行,便作是念誰能如是,故妄說云求速近道, 此於願心間接損害,正損行心,令大乘種漸趣劣弱,故於成佛反極遙遠。】
那下面就把這個道理再辨一下,所以如果說對於上面這個道理啊,沒有正確的了解,也並沒有如理的修習,離它十萬八千里,不要說行持談不到,連它懂都不懂,所以我常常說不要說我們在門外轉,在門外轉已經到了門外了,現在門在那裡不知道,不要說門在那裡不知道,目標在那裡也不知道,那完全啊一點都不了解啊,啊只是說哎呀這個成佛呀要這麼長啊,還要作這麼的難作的事情啊,哎呀那這個啊趕快想辦法求一個近方便的快速的,啊能夠這樣,實際上呢?所以要求近求快速是為什麼?就怕那個難,所以怕難你根本不懂得道理,既然你現在不懂得道理,又怕作該作的事情,請問結果是什麼啊?你不但得不到啊,哦反而是在損害了啦,所以呀在這種狀態當中啊,你這個願心就發不起來了,這個心之所以願是要你什麼?要你去救,要你去作,現在你你看見了這個東西哎呀呀,心裡面退縮了,豈不是,因為你心裡退縮了,所以呀要你去行持更談不到,這種情況之下,真正說起來呀,是啊損害大乘佛法呀,所以既然我們因地當中結下來了,造了這個損害大乘佛法的因,請問能成佛嗎?所以呀於成佛是反極遙遠啊。
【以與龍猛無著決擇如來密意,最極增長菩提心力所有道理極相違故。】
啊上面這一種錯誤的心情啊,是根,正式的傳承,在印度來說正式的傳承只有這兩家,啊對於佛法的完整如理的教理只有這兩家,一個是屬於龍樹勝天菩薩的,還有一個無著世親菩薩的,只有他們兩位把佛陀的真正的內涵所謂泬密的意趣,能夠如理說明的這個道理啊,啊那個道理啊,啊告訴我們的道理跟我們現在上面所說這個啊,啊恰恰相反,恰恰相反,因為相反啊,所以啊不是增長菩提心,而是什麼?便在損害菩提心,所以在這一點呀,這個的的確確啊,我們啊要特別認識,說到這地方,因為前面我曾經說哎呀有些人啊參禪啊,有一些人念佛,有一些人啊什麼學教、學密,千萬不要誤解,我前面一再說我們要,要參禪,要念佛,然後呢?要學教,沒有一樣東西不要的,跟你那一個相應你就學那個,可是你必定要把握得住這個根本,然後你了解了這個學那一樣都對,如果你把握不住這個的話,然後呢?你要哎呀呀找一條近路的話,那對不起全錯全錯了,啊這個是損害佛法,因地當中你已經種下了這個因,怎麼可以感得那個果報呢?這所以呀,我一再的給大家說,你們呀,把這個了凡四訓尤其是後頭,那個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好好看一看的原因,大家記得不記得,那個灶裡啊給那個俞先生就說:你呀自以為作好事啊,結果實際上你因地當中造的都種惡因啊,就像是啊遍地種了荊蕀,然後呢?那個癡心妄想的還希望它長出好花美果來呀,現在我們也是一樣啊,我們心裡另一面就種的都是什麼?都是那個損害佛法之因,還自己等在那裡說哎呀要趕快成佛呀,了解不了解,啊所以這個地方特別說,是,我要念佛,我要幹什麼?不但要求上品上生喲,我要念佛不是求上品上生,我要念佛是要學阿彌陀佛,然後於這種心情然後呢阿彌陀佛怎麼成的?我也要學他,然後那個時候念喲對了,說你要參禪也是一樣,學教也是一樣,不管是禪淨律密,沒有一個例外的,這個是我們的基本因,有了這個基本因根本因以後然後呢再去加以圓滿,啊所以這個地方啊,把這作事情辨別的清清楚楚,辨別的清清楚楚。
【如是若僅怯弱而住,全無所益,反漸怯劣,故應善知諸能修證菩提方便,策舉其心,則辦諸利如在掌內】
啊。所以這樣經過分析觀察如理的決擇以後啊,我們就了解了,哎呀你單單看見那個事情害怕,退怯,那是一點 好處都淆啊,不但沒有好處呀,反而啊因為你因地上面不斷的增長這個東西啊,你越昇越差,越弄越差,啊這個是為 什麼我特別說明的,經常說明的,那你碰見一點點事情,哎呀縮在那裡,那一定的,啊你越縮是越不對,越縮是越不對,哪我現在還記得一個很有趣的事情,啊離開現在二十年了,那時候我剛到同淨蘭若,啊那個時候有一個年青人, 那二十剛出頭,啊現在呀年青出家的已經慢慢多了,那時出家人很少啊,哎呀大家看見一個年青人很好,但是啊,這個仁法師啊,是一直在嘀咕最討厭他,啊我以前啊曾聽人家說過這個人,後來跑過去一看啊,喲曉得了,為什麼原因啊?是未老先衰,天氣稍微涼了一點啊,哎呀他這個帽子圍巾就統統弄上來了,然後呢感冒了一點點那個大棉袍,出了個汗啊這樣,哎呀那簡直是呀,有這種情況,啊仁法師他是樣樣事情打起全部精神來作,那時候雖然是我很讚歎,但是我並不太了解,喲現在慢慢慢慢到後來是越來越了解,啊我點,這個地方跟你們說一個笑話,這個雖然是個笑話,這是個事實喔,那個他老人家呀,用那個毛巾啊啊用那個毛巾呀,總歸呀用不到幾個一段時候,我也不能清楚呀,平常我們這個毛巾啊,往往用的很久才用破,他沒多外呀都破掉了,啊他破的時候很妙,這個緯線都斷掉,那個經線在那裡,完全想不通,他那個毛巾為什麼這麼容易呀?你就算是來磨這個地上這個它也不會這麼,何況擦那個面孔軟軟的,啊後來我曉得了,原來幹什麼?他洗臉的時候,比如搓啊搓完了以後搓了……這麼來,然後絞毛巾的時候─嚘一下,就這個樣,結果他的那個毛巾啊,不是擦臉擦破的,是這個東西弄壞的,人家常常啊笑,我剛開始的時候也覺得好笑,然後呢他跑的去開門也是一樣,拿這個鑰匙往這裡面─嚘一下,插進去一定有聲音的,鏗一來,喲大家都會笑,當時我一直不懂,現在我一直讚歎,啊!就是說,說明什麼?說明這個因地當中他作任何事情啊,他心裡面啊,先有一個堅強的意志,所以他不管做什麼事情他心裡面啊先啊,這個所以心裡建設,他做什麼事情都咬緊牙關,這麼來,當然天下的事情沒有十全十美,不要說我們普通凡夫,成了佛他跑到這個世間上來的,還是現出很多缺陷相來,我們一定要注意這個幾個特質,所以我的真正受用就這樣,跑到從那個時候開始,我一直還記得,我所以能夠跟得住他的一個原因,通常他那個地方的人,去了實在待不住,人家種種批評他,說他太要求,啊我第一天去,那個時候啊送我去那個法師說,說某人一方面啊說這個人啊有什麼優越的條件,然後呢說這個人啊,我本來在原來的地方啊,福嚴精舍住了個好幾年,二三年,大家覺得非常好,但是他就身體不大好,又是肺病,又是胃病,又是肝病,一大堆病,就這樣,所以承他這個老人家的慈悲,他說平常我們吃過早點,就要出坡了忙,他說你身體不大好嗎就休息休息,哎喲法師啊,你不要當我病人看啊,我曉得我後面的所以能夠跟著他,就當時一句話,他後來跟我說,這是千真萬確的,我在那裡作,現在我們在這裡作了點小事情,大家覺得委委曲曲,那時候,那個同淨蘭若現在還在那裡面,你們可以去看看,新店,有六百多坪的地,那時候我們住的只有三個人,就這樣,只有三個人,早晨起來,當然仁法師他的確的確的所以我們啊他是一個,啊這個尊長,他主要的他自己用功,我們請求他,然後呢從廚房開始上殿過堂開始,樣樣都是我們自己作的啊,早晨起來,燒飯,我們不是說輪到你燒飯了上殿不上,那裡有這樣的事情啊,三個人大家照作,這樣,一大早起來,先把那個電鍋裡的這個米弄好了放在那裡,然後一按按上來,然後菜已經切好,這樣,然後就跑的去電鍋一按跑的去作早殿,作完了早殿以後,馬上把那個菜啊鍋子裡鏗鏗鏗,反正你曉得我這個羅漢菜的方式,統統放進去,火一點鏗鏗鏗燒燒開,廿分鐘就好了,所以我們那個早殿啊平常上到五點鐘,算算看大概是還要早一點,這個早齋是五點半,那時開寬寬裕裕,吃過了以後大家把廚房弄弄乾淨,然後呢這個淨頭也是我們
日常法師
--------------------------------------------------------------------------------
啊所以這樣作是為什麼啊?啊盡除一切過失,要積集圓滿資糧啊,那個時候啊一定會,我們不知道的事,必定應該從這一個地方知道,恆常的進無懈的積集這個福智兩種資糧,當然,那麼這一步,下面一步。
p. 311 (11)
【又念成佛必須圓滿無邊資糧,此極難作故我不能,亦莫怯退。】
喲進一步又有這種想,哎呀是,成佛,但是這個資糧是要無量無邊啊,都要圓滿啊,這個太難作了,我不能作啊,哪這個也不必怕,下面說。
【若為利益無邊有情,求證諸佛無邊功德而為發起,住無量劫,欣樂修集無邊資糧而受律儀,】
妙了
【則於一切,若睡未睡心散不散,乃至有此律儀之時,福恆增長量等虛空,故無邊資糧非難圓滿。】
嘿哪還是啊無垢的正確的經典上面說的清清楚楚,現在假定你如理的了解,照著這樣去作,然後呢策發了大悲心,大菩提心以後,是的,你要利益無邊有情,啊所以要求證啊這個無邊佛的功德,住無量的時間,一直去積集一切的資糧,先發這個願心,所以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個四句不是一個空話,是你如理的了解了以後,你內心上面的的確確發起了這樣的內心的狀態,這個願心,然後你有了這個願心,經過修習以後開始行心,行就是啊受這個菩薩的律儀,等到你受了這個律儀以後啊,耶!好了─一切時,因為你已經啊,把那個種子種下去了,得到這個菩薩戒的戒體了,既然種子種下去了以後,然後由於你的大悲心的策動,大悲心的滋潤啊,他不斷的在增長當中呀,所以不管你行也好,睡也好,散亂也好,不散亂也好,只要一旦得到了這一個東西以後,嘿它一直在增長,這個菩提心的心種,本來啊就是啊遍法界呀,虛空界的,啊所以只要這樣增長的話,哇那是不得了的,不得了的,所以前面啊,特別說明不要說行心,就是你發的願心以後啊,哇,這個力量之大,我們無
p. 312
【即前論云:「如一切諸方,地水火風空,無邊如是說,有情亦無邊。菩慧普悲愍,此無邊有情,欲度諸苦厄,安 立於佛位。如是堅住者,從正受戒已,隨其眠不眠,及放逸而住。如有情無邊,恆集無邊福,求無量菩提,而修無量善。菩提雖無量,以此四無量,資糧非久遠,如何不得證。」】
看喲經論上面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啊就像一切諸方,啊在任何盡法界,虛空界這一個地水火風空啊沒有一個地方不遍,到處都是,現在這個有情也是一樣,所有的盡法界虛空界都是,那麼現在我們修學菩薩道的人呢,發的菩提心什麼?普遍的,沒有一個遺漏的,對他們憐愍,啊為了這一個無邊有情要濟度他,超出這個痛苦,使得他們每一個人啊達到圓滿大覺的這個位子,你發了這個願心以後,然後呢你呀正受這個菩薩戒,於是那個時候你心裡邊啊任運而取的,一天到晚,啊我要這樣作,一天到晚我要這樣作,所以你這個心裡本身啊不得了,平常我們說啊三輪,三輪大家還記得在下士道的時候,講業的時候,這個最後呀,說八因三緣,啊這個三緣什麼啊?心清淨,然後呢加行清淨,然後是田清淨,對不對?你如果能夠這樣作的話,哇那得到的果報是不得了的大,現在我們的心是什麼呀?普緣盡法界,虛空界一切有惜,哇那個心是廣大不得了,你一切時處只為利他,那個心不但清淨而且廣大,廣大是指他的量,清淨是他的質,質既一點都淆錯,而這個量有這樣的大法,啊所以說我們現在剛才那個比喻說,喔這個地球整個是你的,地球算什麼,在整個的法界當中,那簡直是,你小的找都找不到,要灰塵一點都不如呀,我們到了晚上張開那個一看,啊那個太虛空這麼大,所以那個時候你的心跟這樣大的相應,這個不得了的一件事情啊,所以你心種當中,種下了這樣的這個心的清淨的話,所以下面你的行呢,加行也清淨,所以現在受了菩薩戒了,受了菩薩戒以後是什麼?你得到了戒體,所以這個法體啊,然後你的隨行,你的隨行一切時處,他那個心種啊一直在增長,的的確確不管你在睡覺也好不睡覺也好,在任何狀態當中他在長呀,就像你把一樣種子始末是這個種子對了,種在這個地方的話,然後呢水呀太陽啊,這麼一來他一直長啊,不因為天黑了它不長,不因為你睡覺了不長,不因為啊你不管它不長,只有一樣你不能損害它,所以我們呀,發願心,發好了以後,真正重要的護持這個戒體,你只要護持它,然後你睡著,它也長啊,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啊,啊雖然無邊的有情啊,結果呢耶確是啊,你不是你度他呀,他這個無邊的有情啊就幫助你積集無邊的福德呀,既然有這麼的無邊的福德幫你積集的話,這個佛果啊無邊的佛果自然得到嗎,所以他下面說呀,以無量的時間為無量的有情,求無量的菩提而修這個無量的善法,以這樣的四個無量,要得到,這一個佛果的話,啊那並不難,怎麼會得不到呢?以四比一這樣的這樣的一個力量啊,所以
【是故若由最極猛利大慈大悲,及菩提心泰晤士河動其意,為利有情,願於短時連成佛者,極為希有。】
所以呀注意下面啊,雖有最極猛利這兩個很重要啊,大慈大悲,的的確確是啊非常猛利,而且是最重要的,對這一種大慈悲心所策發的若是心而策勵了以後,為了利益一切有清,要趕快成佛,因為看見那個眾生苦啊,所以啊這麼既然苦呀,你趕快越早成啊是越能夠救他們,這樣才好,前面曾經說,哎呀看見這個佛果這麼遙遠啊,我沒希望早一天近路,早一天成佛啊,那這個菩提心是非常遙遠,這兩個是絕大不一樣喔,現在我們這個裡邊就分辨的出來了,同時我們了解像前者那樣的話,結果呀,啊你不但得不到越是害怕啊,是越是啊受苦,反過來你了解了正確的話,哎你越是勇敢啊是結果是越安樂,說所以如果我們如理如法如理的破除了眼前這種狀態的話,啊不但是勇敢,而且必然發現的只有這一條路,只有這一條路是正確的好的,乘下來這一條這種路的話,哎呀都是錯誤,都是傷害自己啊。
【然若未近此之方隅,僅由見於極長時劫,須正修學無邊諸行及的難行,便作是念誰能如是,故妄說云求速近道, 此於願心間接損害,正損行心,令大乘種漸趣劣弱,故於成佛反極遙遠。】
那下面就把這個道理再辨一下,所以如果說對於上面這個道理啊,沒有正確的了解,也並沒有如理的修習,離它十萬八千里,不要說行持談不到,連它懂都不懂,所以我常常說不要說我們在門外轉,在門外轉已經到了門外了,現在門在那裡不知道,不要說門在那裡不知道,目標在那裡也不知道,那完全啊一點都不了解啊,啊只是說哎呀這個成佛呀要這麼長啊,還要作這麼的難作的事情啊,哎呀那這個啊趕快想辦法求一個近方便的快速的,啊能夠這樣,實際上呢?所以要求近求快速是為什麼?就怕那個難,所以怕難你根本不懂得道理,既然你現在不懂得道理,又怕作該作的事情,請問結果是什麼啊?你不但得不到啊,哦反而是在損害了啦,所以呀在這種狀態當中啊,你這個願心就發不起來了,這個心之所以願是要你什麼?要你去救,要你去作,現在你你看見了這個東西哎呀呀,心裡面退縮了,豈不是,因為你心裡退縮了,所以呀要你去行持更談不到,這種情況之下,真正說起來呀,是啊損害大乘佛法呀,所以既然我們因地當中結下來了,造了這個損害大乘佛法的因,請問能成佛嗎?所以呀於成佛是反極遙遠啊。
【以與龍猛無著決擇如來密意,最極增長菩提心力所有道理極相違故。】
啊上面這一種錯誤的心情啊,是根,正式的傳承,在印度來說正式的傳承只有這兩家,啊對於佛法的完整如理的教理只有這兩家,一個是屬於龍樹勝天菩薩的,還有一個無著世親菩薩的,只有他們兩位把佛陀的真正的內涵所謂泬密的意趣,能夠如理說明的這個道理啊,啊那個道理啊,啊告訴我們的道理跟我們現在上面所說這個啊,啊恰恰相反,恰恰相反,因為相反啊,所以啊不是增長菩提心,而是什麼?便在損害菩提心,所以在這一點呀,這個的的確確啊,我們啊要特別認識,說到這地方,因為前面我曾經說哎呀有些人啊參禪啊,有一些人念佛,有一些人啊什麼學教、學密,千萬不要誤解,我前面一再說我們要,要參禪,要念佛,然後呢?要學教,沒有一樣東西不要的,跟你那一個相應你就學那個,可是你必定要把握得住這個根本,然後你了解了這個學那一樣都對,如果你把握不住這個的話,然後呢?你要哎呀呀找一條近路的話,那對不起全錯全錯了,啊這個是損害佛法,因地當中你已經種下了這個因,怎麼可以感得那個果報呢?這所以呀,我一再的給大家說,你們呀,把這個了凡四訓尤其是後頭,那個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好好看一看的原因,大家記得不記得,那個灶裡啊給那個俞先生就說:你呀自以為作好事啊,結果實際上你因地當中造的都種惡因啊,就像是啊遍地種了荊蕀,然後呢?那個癡心妄想的還希望它長出好花美果來呀,現在我們也是一樣啊,我們心裡另一面就種的都是什麼?都是那個損害佛法之因,還自己等在那裡說哎呀要趕快成佛呀,了解不了解,啊所以這個地方特別說,是,我要念佛,我要幹什麼?不但要求上品上生喲,我要念佛不是求上品上生,我要念佛是要學阿彌陀佛,然後於這種心情然後呢阿彌陀佛怎麼成的?我也要學他,然後那個時候念喲對了,說你要參禪也是一樣,學教也是一樣,不管是禪淨律密,沒有一個例外的,這個是我們的基本因,有了這個基本因根本因以後然後呢再去加以圓滿,啊所以這個地方啊,把這作事情辨別的清清楚楚,辨別的清清楚楚。
【如是若僅怯弱而住,全無所益,反漸怯劣,故應善知諸能修證菩提方便,策舉其心,則辦諸利如在掌內】
啊。所以這樣經過分析觀察如理的決擇以後啊,我們就了解了,哎呀你單單看見那個事情害怕,退怯,那是一點 好處都淆啊,不但沒有好處呀,反而啊因為你因地上面不斷的增長這個東西啊,你越昇越差,越弄越差,啊這個是為 什麼我特別說明的,經常說明的,那你碰見一點點事情,哎呀縮在那裡,那一定的,啊你越縮是越不對,越縮是越不對,哪我現在還記得一個很有趣的事情,啊離開現在二十年了,那時候我剛到同淨蘭若,啊那個時候有一個年青人, 那二十剛出頭,啊現在呀年青出家的已經慢慢多了,那時出家人很少啊,哎呀大家看見一個年青人很好,但是啊,這個仁法師啊,是一直在嘀咕最討厭他,啊我以前啊曾聽人家說過這個人,後來跑過去一看啊,喲曉得了,為什麼原因啊?是未老先衰,天氣稍微涼了一點啊,哎呀他這個帽子圍巾就統統弄上來了,然後呢感冒了一點點那個大棉袍,出了個汗啊這樣,哎呀那簡直是呀,有這種情況,啊仁法師他是樣樣事情打起全部精神來作,那時候雖然是我很讚歎,但是我並不太了解,喲現在慢慢慢慢到後來是越來越了解,啊我點,這個地方跟你們說一個笑話,這個雖然是個笑話,這是個事實喔,那個他老人家呀,用那個毛巾啊啊用那個毛巾呀,總歸呀用不到幾個一段時候,我也不能清楚呀,平常我們這個毛巾啊,往往用的很久才用破,他沒多外呀都破掉了,啊他破的時候很妙,這個緯線都斷掉,那個經線在那裡,完全想不通,他那個毛巾為什麼這麼容易呀?你就算是來磨這個地上這個它也不會這麼,何況擦那個面孔軟軟的,啊後來我曉得了,原來幹什麼?他洗臉的時候,比如搓啊搓完了以後搓了……這麼來,然後絞毛巾的時候─嚘一下,就這個樣,結果他的那個毛巾啊,不是擦臉擦破的,是這個東西弄壞的,人家常常啊笑,我剛開始的時候也覺得好笑,然後呢他跑的去開門也是一樣,拿這個鑰匙往這裡面─嚘一下,插進去一定有聲音的,鏗一來,喲大家都會笑,當時我一直不懂,現在我一直讚歎,啊!就是說,說明什麼?說明這個因地當中他作任何事情啊,他心裡面啊,先有一個堅強的意志,所以他不管做什麼事情他心裡面啊先啊,這個所以心裡建設,他做什麼事情都咬緊牙關,這麼來,當然天下的事情沒有十全十美,不要說我們普通凡夫,成了佛他跑到這個世間上來的,還是現出很多缺陷相來,我們一定要注意這個幾個特質,所以我的真正受用就這樣,跑到從那個時候開始,我一直還記得,我所以能夠跟得住他的一個原因,通常他那個地方的人,去了實在待不住,人家種種批評他,說他太要求,啊我第一天去,那個時候啊送我去那個法師說,說某人一方面啊說這個人啊有什麼優越的條件,然後呢說這個人啊,我本來在原來的地方啊,福嚴精舍住了個好幾年,二三年,大家覺得非常好,但是他就身體不大好,又是肺病,又是胃病,又是肝病,一大堆病,就這樣,所以承他這個老人家的慈悲,他說平常我們吃過早點,就要出坡了忙,他說你身體不大好嗎就休息休息,哎喲法師啊,你不要當我病人看啊,我曉得我後面的所以能夠跟著他,就當時一句話,他後來跟我說,這是千真萬確的,我在那裡作,現在我們在這裡作了點小事情,大家覺得委委曲曲,那時候,那個同淨蘭若現在還在那裡面,你們可以去看看,新店,有六百多坪的地,那時候我們住的只有三個人,就這樣,只有三個人,早晨起來,當然仁法師他的確的確的所以我們啊他是一個,啊這個尊長,他主要的他自己用功,我們請求他,然後呢從廚房開始上殿過堂開始,樣樣都是我們自己作的啊,早晨起來,燒飯,我們不是說輪到你燒飯了上殿不上,那裡有這樣的事情啊,三個人大家照作,這樣,一大早起來,先把那個電鍋裡的這個米弄好了放在那裡,然後一按按上來,然後菜已經切好,這樣,然後就跑的去電鍋一按跑的去作早殿,作完了早殿以後,馬上把那個菜啊鍋子裡鏗鏗鏗,反正你曉得我這個羅漢菜的方式,統統放進去,火一點鏗鏗鏗燒燒開,廿分鐘就好了,所以我們那個早殿啊平常上到五點鐘,算算看大概是還要早一點,這個早齋是五點半,那時開寬寬裕裕,吃過了以後大家把廚房弄弄乾淨,然後呢這個淨頭也是我們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0
- 文章: 33486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32卷 A面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32卷 A面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312 (11)
法啦,那末這個出家人難得啦,所以你偶然出了家往往會說,哎呀,你好啊啦!自己捧得飄飄然,好像捧上天,好像出了家呀,該受現成的,那對不起,那完全錯了,那完全錯了,這個基本概念,不要說你要發大乘心,就是你自已要能脫等等的話,你的的確確要全部的精神,跟那個煩惱鬥,剛剛那個都是煩惱啊,嗯,所以啊,馬馬虎虎,這樣的輕輕鬆鬆,這樣無有是處,是的,我們也曾經看見過,譬如說彌勒上生經,上下生經上面它說:彌勒菩隆是什麼啊,嘿嘿,不修禪定,啊......然後呢?不斷煩惱,好像晃晃,這樣的話,我們也說,我們也是一樣嘛,不修禪定!不斷煩惱,他是什麼情況呢?他是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到了八地以上,啊,是不動地以後,他任運一直安住在這個上面頭,他無功用行,自然如此,你也跟他學啊?你安住在什麼上頭啊?你完全百分之百的煩惱當中,他已經出征無生,無煩惱可斷,無禪定可修,這個境界,我們現在要跟他學啊,所以啊,完全錯了,完全錯了,我們必定要把任何事情的真相,看得清清楚楚,當你心理面先這樣的怯弱心一來的話,你完了,就這麼每況愈下,每況愈下,啊,你祇要能夠慢慢地鍛練鍛練,那無有不成功者,而且這樣的鍛練,必須從小的地方慢慢地開始,所以啊,諸位,尤其是現在這個時候,如果你不能從下腳的第一步,漸漸的微漸去修的話,這個事情沒有我們份的這個事情沒有我們份的,所以身體也好,精神也好,知識也好,如果說自己覺得不對,那個時候趕快說,嘿唷!我宿生因地當中沒有努力,現在趁這個機會趕快努力!千萬不要說:哎呀,我不行啊,然後退,沒有我們退路的,如果在這種狀態當中,你儘量地好好把這個好好的前後反復反復多思惟,然後呢,找種種的經論上面來認識,告訴自己,噯!我跑到這裡地方來是學佛?還是學我?我是要求無邊的大勝利,所以下一點苦功?還是貪眼前的小便宜,準備下地獄?這個概念一定要辨別得清清楚楚。故應善知諸能修證菩提方便,策舉其心啊,則辨諸利如在掌內!所以這個地方啊,真正重要的,喏!善知呢!要對於我們所求的以及如何去求得,修證的這一個正確的內涵啊,要了解,要正確的了解,而且要非常善巧的了解,你了解了這種情況之下,你的心理自然而然不會退怯的,那時候打起精神來,你能夠這樣去做的話,還辦諸利啊,所有下面的大利啊,如在掌內,就在你手上,這千真萬確的事實,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別的事情啊,容或還要藉重外面的很多東西,簡單容易極了,就在你的起心動念之間,你心裡一動,那這樣轉過來,就是這樣,你心裡一動啊,這個羅漢馬上恭恭敬敬讓你走在前頭,反過來,你心裡一動,哈,這地獄的鬼就高興有事可做了,啊,可以來燒你,可以來煎你了,就這麼差一點點,喏噢!所以任何的時候,記住,跨一步,也祇要你跨一步,但是你必須要跨這一步,你能夠這樣做的話,這是剎那剎在除過,剎那剎那即淨罪,就是這樣,這絕對正確,絕對正確,平常我們碰到一點小事情,如果說在這個上面,不認識,轉不過來,那就應該好好的警惕。
【如本生論云:「怯弱無益悅匱乏,是故不應徒憂惱。若依能辦利聰叡,雖極難事只易脫,故莫恐怖莫憂惱,如其 便辦所作,智者成堅而策舉,辦一切利如在掌。」】
這樣告訴我們,你心理面的退怯,哎呀,自己呀
【聖者無著數數說為:「當具二事、一雖善了知於廣大法學習道理,應無怯弱。二於下劣功德不應喜足。」】
那末這一個地方啊,無著菩隆經常告訴我們,我們修行的時候,這個地方要特別兩件事情。第一個呢!喏!應該啊!善了知,啊!啊....這個要善巧的了解,那末這個廣大的佛法怎麼去學,怎麼去智,了解了這個東西以後啊!照著去做,破除自己怯弱之心,啊!這個具足了夠不夠?還不夠,還要有下劣功德不應喜足。這一點非常重要,否則的話,我們得到了一點點而沾沾自喜,我們現在有太多的這種情況,我記得上次曾經跟你們說過一個事情,就是我早幾年,現在也有十幾年以前了,在美國,跟你談的這一位洋人,他剛開始的時候,他是學生當中最好的一個,懂得也多,平常的時候,出力也多,但是到最後啊,是最糟糕的一個,為什麼,得少為足,他動不動就說,哎呀,他已經懂了,就是這樣囉,你叫他進步啊,他就是進不上,我們現在就是這個樣,的的確確太糟糕,太糟糕,所以啊!在這個上面,我寫了昨天講的那個精進五項啊,那個是出在大智度論的上面的,今天黑板上寫的精進五項是瑜伽師地論上面的性相二宗,今天第一個環甲精進,什麼叫環甲精進呢/就是啊,先啊,上面說的心理建設,心理建設,你能夠起這個意志,能夠透過正確的認識,建立起來,建立起來,有堅強的意志力量,對於自己該如何做法,看得清清楚楚,巷所以啊!有力量,那末然後呢?第二個叫加行精進,有了這個心理的建設,進一步啊!就開始這個行持-加行。什麼叫無下呢?就是對於下劣的事情,不耽著,也不會退怯,有非常強悍的信心,在這廣大法當中啊!這樣「做去」,這樣去做,再下面呢?「無退」、無退是什麼呢?因為你有了前面這個力量,學這個廣大法,修廣大行要無量無邊不管任何情況下,你保持這樣,絕不為外面的困難所動啊!也絕不為一切障礙所障礙,這樣才能夠達到究竟圓滿的程度,最後一個叫「無著」,呃噯!它最後的啊,千萬不要得到一點點就以為滿足,我們一定要這個把握得住,所以關於這一點,真要做到的話,當然有它必然的條件,可是最重要的還是什麼呢?對完整教理的認識,如果你了解了正確的這個教理以後,一方面固然讓你能夠如理如法的走上去,一方面你才曉得你要走的整個的內涵是什麼,要不然的話,我們難免會產生這種現象,啊,呢!祇要拜了幾下佛囉,哎喲,覺得心理面好像很清涼,哎呀,然後呢就覺得拜佛好得不得了,唸了幾聲佛啦,稍微心理面乃是坐在那個地方打瞌睡,就覺得哎呀這個打坐好得不得了,實際上呢?真的根本在那兒昏沈當中,他還不肯捨,種種的現在,太多這種現象,到於說更進一步說,就稱你打坐得了定了,就稱你參禪開了悟了,就稱你念佛得到了一心不亂,乃到於得到了念佛三昧了,對不起,那還是初步,這是我們必定要知道的,就沾沾自喜,那個整個的最大的限制就在這裡,所以瑜伽師地論上面有告訴我們----五具愛,所以修學佛法最大的幾個障礙,這個最後一個啊,得微少善便生喜足,這個五具愛,以前曾經說過了,願戀諸欲啊,願戀其身,願戀諸欲、樂相雜住,缺隨順教,最後一個呢?得微少善便生喜足,所以對於這個下劣的功德不應喜足,所以佛到最後的話,到十八不共法當中有精進無間,他們的的確確,他那個精進,永遠永遠在那兒保持著最大的這種這樣的情況,這樣無喜足,這樣才能夠圓滿,
p. 313
【然現在人,若生少分相似功德,或生少分真實功德,便覺已進極大道位,計唯修此便為滿足。】
現在那些人啊,那個是不是噢!我們現在呢,那是宗大師的時候,離開我們現在是六百多年,那個時候的佛法,比我們現在不曉得好多少,說,那怕生起一點少分的相似功德,這個是最可怕,相似的喔,錯的呢!啊!進一步就說是真實的,也是少分的真實功德,自己覺得,哎呀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了,就覺得修這個已經就滿足了,錯了,
【若為智者知道扼要,依於教裡善為開曉,謂此雖是一分功德,然唯以此全無所至。】
那個時候,如果說他有幸而碰見一下真正的善知識,了解以後,依照著如法如理的教授,善巧地告訴他-這個不對,你單單這樣的話,得不到什麼好的結果,啊在這種狀態下常常產生一個什麼,什麼後果呢?
【果能了解意必怯退,】
碰到人就呀一聽見啊!哎喲這樣啊!呀喲!那這麼難行,我怎麼辦啊,怯弱了。
【是故能於一分功德不執為足,要求上勝,及知須學無邊學處而無怯弱,極為稀少。】
所以真實說起來啊,能夠不像上面這樣啊,得到一點點繼續上進,得到一點去上進,能夠這樣做而對這件事情啊,不怯弱的這種人是非常難能可貴,但實際上我們就要如此,就要如此,說起來這個事情也並不難,所以本論一開頭的時候說,本論四點殊勝當中,四點當中,就告訴我們說,我們現在修學的第一個,對道的總體有一個認識,然後呢,當然這個前面一定是外緣----是依善知識,裡邊吶,認識了以後,現在能修的就下去,不能修的不要棄捨,正因為不能修,現在修下面的,所以努力積這個因,增長了結果的話,你步步上昇,所以你祇要一開頭這樣有一個認識,步步上昇的話,他就不會產生像現在那裡這種狀態,得到一點啊,就以為喜足,就不求上進,如果人家告訴他以後啊!他不是怯弱麼,還有一種啊就執著的時候啊,還反對別地人,這個這種狀態都是自己傷害自己啊!這個所以難能可貴,所以這種地方啊!我們又重新可以想一想,為什麼華嚴當中啊,雖然說的圓滿的大法,可是啊!走這一條路的人啊!很少!噢!法華同樣的佛說,每一個眾生最後都成佛,卻是無量無邊,吶!這個事實擺在這裡,然後呢原因何在?原因何在?再說一遍,啊!所以啊!諸位一定有機會去看一看,我一直想找一個機會帶著大家念一遍,重要的關鍵指出來,那未在這地方我先指出來:佛一再說:「我無量劫以來,一直就把圓滿的教法告訴大家,可是不幸的很,你們啊都不能如理如量接受我圓滿的教法,祇跟你們自己相應的,找你們歡喜的。」這個所以他說小根木草,中草中根,大草大根,天上是普雨甘露,無有不滋潤的地方,偏偏你那個根你只有收那麼一點點,注定你啊就這個。這樣,現在我們經過這一番研討以後,現在了解你這樣去做的結果啊!不但對我們沒有幫助啊!反而是頭大損害我們,這種道理啊,我們一定要善巧了知,不是聽過就完了,那個時候自然而然會能夠策發我們,策發我們。所以現在我們啊!的的確確不必忙著一定要修,哎喲趕快要修一個什麼,啊呀要打坐呀、要學禪定呀!啊得什麼一心不亂,倒是應該把完整的教法先應該正確的認識,然後呢不斷地去加以探討,如理思惟,產生堅固的定解,到那個時候,你的的確確的一定會產生像經上所說的必然這種效果,那個時候成佛啊,就像在你手上一樣,就像在你手上一樣,那麼眼前呢?說破除這個精進的違緣,換句話說,這些違緣會障礙我們精進的,不外這個幾個理由,現在一一如理如法的破除了,下面進一步還要順緣,噯!對喲,還要資糧,後面這個障礙你的拿掉了以後,還要推動你,他還有一個方便善巧,
【第二積集順緣護助資糧分四,① 發勝解力,② 發堅固力,③ 發歡喜力,④ 暫止息力。】
他分四部份,我們一步一步深入地去看下去:
【諸論中說:欲為進依,此中勝能即是欲樂。】
經論上面都告訴我們,精進的根由在什麼地方,欲,欲樂,這樣!那麼所以這個欲是善法欲,換句話說,你對你所對的這件事情,產生一個絕大的好樂之心,欲我們人人都有的,強烈的不得了,不幸的這個欲都是惡法欲,所以由於這個欲的推動,把我們送到地獄去,現在呢!我們要策發善法欲,有了這個善法欲就勤精進,善法欲是什麼呢?就是勝解。所以這個地方勝解就是欲樂。
【須發此者,如云:「我從昔至今,於法離勝能,感如此困乏,故難棄法解,佛說一切善,根本為勝解。 」】
這下面說的,祖師印的,說,我從無始以來到現在,因為沒有佛法的勝解,所以才感得眼前啊身心的種種困擾啊!種種的貧乏啊!哎啊!所以了解這個,那一個人肯啊,放掉這個東西啊,這個最重要的,我們唯一應該把握得住法的勝解,現在忙這忙那個,都是開玩笑啊!當然你發了大菩提心,行大菩提行,那是該行的時候候,否則的話,這件事情我們要清楚,這個啊是騙得了別人是騙不了自己,騙得了自己是騙不了因果,最清楚,最明白啊!所以說不管你說什麼,你說自己問:「我來修行嗎?我來救人嗎?我來幹什麼嗎?」不管你要求開悟也好,要求往生也好,要持戒也好,那個地方檢查一下,對於佛法的正確認識有沒有?如果沒有,別的先不忙,第一個有這個,這是根本。你談到了這個根本,才能夠在這個根本上面增長,才談得到修行啊!佛說得清清楚楚,一切善的根本是什麼啊?對於正法的正確地了解,而且這個了解叫勝解,要了解到什麼程度,不為外境所動!啊,要不然你所聽的時候蠻好,碰見事情來啊,又不行了,這個不稱勝解,這樣現在我們啊,的的確確宿生有大善根,聽見了這個道理,但是真正有勝解的人,說實在的還是沒有,真正有了勝解的話,外面什麼東西都動不了你,什麼東西都動不了你的,我記得祖師這種有很多這種公案,有一個人去學禪,他因為學禪全部的精神擺在那個地方,結果把家裡面冷落了,這個家裡面冷落了以後,實在不曉得怎麼辦是好啊!難免就發生意外,他學好以後回去,丈夫回來,啊....姦夫看見原來那個主人回來了,馬上躲起來,其實他看得清清楚楚,要是我們碰見這種情況,那還得了啊,結果他把他請出來:叫他的太太好好的,你燒一點菜,燒好了以後,他還不吃,說:叫她,床底下某人把他請出啊!他弄得他臉紅耳赤,請出來以後,他說:「我真感謝你,我一直在外面,我家裡面沒有人招呼,現在我已經了解這種事情,太感激你了,好,好現在一切都送給你,」這真正修行人,雖然這個故事,噢!這個現在,我們自己看看這個是什麼?得到勝解以後的必然效果,當然可能更高,所以我們現在常說要修行,說是說修行,這個也放不下,那個也放不下,這個人情世故,牽絲攀藤一大堆,外面的是這個,然後裡面的嘛,啊喲!等一下冷了不行,熱了不行,出了汗又不行,這個也那個那個也弄了一大堆,那個累贅是越來越多啊!為什麼原因啊?就在這裡,根本,根本,所以我們啊!的的確確的這一點事情啊,我只是策勵我自己,我自己這個毛病,儘管我在這裡給大家說,這個坦白地說,我一直在這個毛病當中,正因為自己曉得自己的毛病,所以深深見到這個毛病的可怕,所以我想說不定啊!在座的同修當中,也有心向上,那麼,那個地方啊!自己啊!要啊!好好地真正下功夫啊!不要在文字上上面轉啊!下面說勝解如何而起呢?對呀,這個東西這麼好,怎麼生起呢?下面:
【如云:「又此之根本恆修異熟果。」】
就這麼簡單,你要得到勝解,就是這個修異熟果,而且要恆修,要多修,異熟果什麼啊?就是你什麼因感什麼果,現在你放不下嘛,沒有錯,你放不下,放不下結了因,你看看這樣放不下的果是什麼?你說所以放不下是為什麼?要得一點點的好處,結果你放不下,結果,真正的結果是什麼?大大的傷害你啊!不得了地傷害你啊!呃!現在是的你放掉一點點,好像是打一針這麼刺痛一下,乃至動手術割掉一下,但是大大地保護你啊!所以
【此說修習後黑白業生愛非愛諸果道理。】
所以這個就告訴我們,你從什麼樣的業,感什麼樣的果,造了黑業是一定感非愛之果,造了白業自然感可愛之果。總之,我們時時提醒自己,佛法沒有別的,講因果,業感,緣起。更進一層--空,就這麼,就這麼,
【諸論又說信為欲依,以後二種深忍之信,能引取捨二種欲故。】
是的那麼現在要策發那個善法欲,那個欲......又靠什麼來的呢?靠信來的,論上面說,信為欲依,這什麼信啊!是兩種深忍之信,那兩種啊?那兩種啊?就是進樣子的啊,上面是黑業啊,是感得非愛果,白業啊是感得可愛之果,對於這個關係啊,深深地忍可於心,不是浮在嘴上面的,不是浮在耳根旁的,而是從心底裡面深深的,然後你因為深入我們的心腦當中,所以自然我們做任何事情,曉得該怎麼做,該做的是取,不該做的是捨,因為對這個有堅定不移的信心,所以才能夠產生欲樂,的的確確推動我們是欲樂,可是所以你推動你的話,你目的求什麼?要求好,現在你了解了,如理地信得過,了解這樣對你好的話,那個時候這個善法欲生起來了,否則你不解的話,這個欲始終是什麼?貪欲!三毒之欲,然後不管你用什麼美麗的藉口,世間聖法也好,佛法也好,是越弄越害,是越弄越糟,
【此是思惟諸總業果,及特思惟諸菩隆行所有勝利,及越諸行所有過患諸因果等。】
它下面告訴我們的,思惟一些什麼呢?就是說啊,這個業感果啊!這樣說,特別呢,思惟菩隆行的殊勝的利益。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312 (11)
法啦,那末這個出家人難得啦,所以你偶然出了家往往會說,哎呀,你好啊啦!自己捧得飄飄然,好像捧上天,好像出了家呀,該受現成的,那對不起,那完全錯了,那完全錯了,這個基本概念,不要說你要發大乘心,就是你自已要能脫等等的話,你的的確確要全部的精神,跟那個煩惱鬥,剛剛那個都是煩惱啊,嗯,所以啊,馬馬虎虎,這樣的輕輕鬆鬆,這樣無有是處,是的,我們也曾經看見過,譬如說彌勒上生經,上下生經上面它說:彌勒菩隆是什麼啊,嘿嘿,不修禪定,啊......然後呢?不斷煩惱,好像晃晃,這樣的話,我們也說,我們也是一樣嘛,不修禪定!不斷煩惱,他是什麼情況呢?他是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到了八地以上,啊,是不動地以後,他任運一直安住在這個上面頭,他無功用行,自然如此,你也跟他學啊?你安住在什麼上頭啊?你完全百分之百的煩惱當中,他已經出征無生,無煩惱可斷,無禪定可修,這個境界,我們現在要跟他學啊,所以啊,完全錯了,完全錯了,我們必定要把任何事情的真相,看得清清楚楚,當你心理面先這樣的怯弱心一來的話,你完了,就這麼每況愈下,每況愈下,啊,你祇要能夠慢慢地鍛練鍛練,那無有不成功者,而且這樣的鍛練,必須從小的地方慢慢地開始,所以啊,諸位,尤其是現在這個時候,如果你不能從下腳的第一步,漸漸的微漸去修的話,這個事情沒有我們份的這個事情沒有我們份的,所以身體也好,精神也好,知識也好,如果說自己覺得不對,那個時候趕快說,嘿唷!我宿生因地當中沒有努力,現在趁這個機會趕快努力!千萬不要說:哎呀,我不行啊,然後退,沒有我們退路的,如果在這種狀態當中,你儘量地好好把這個好好的前後反復反復多思惟,然後呢,找種種的經論上面來認識,告訴自己,噯!我跑到這裡地方來是學佛?還是學我?我是要求無邊的大勝利,所以下一點苦功?還是貪眼前的小便宜,準備下地獄?這個概念一定要辨別得清清楚楚。故應善知諸能修證菩提方便,策舉其心啊,則辨諸利如在掌內!所以這個地方啊,真正重要的,喏!善知呢!要對於我們所求的以及如何去求得,修證的這一個正確的內涵啊,要了解,要正確的了解,而且要非常善巧的了解,你了解了這種情況之下,你的心理自然而然不會退怯的,那時候打起精神來,你能夠這樣去做的話,還辦諸利啊,所有下面的大利啊,如在掌內,就在你手上,這千真萬確的事實,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別的事情啊,容或還要藉重外面的很多東西,簡單容易極了,就在你的起心動念之間,你心裡一動,那這樣轉過來,就是這樣,你心裡一動啊,這個羅漢馬上恭恭敬敬讓你走在前頭,反過來,你心裡一動,哈,這地獄的鬼就高興有事可做了,啊,可以來燒你,可以來煎你了,就這麼差一點點,喏噢!所以任何的時候,記住,跨一步,也祇要你跨一步,但是你必須要跨這一步,你能夠這樣做的話,這是剎那剎在除過,剎那剎那即淨罪,就是這樣,這絕對正確,絕對正確,平常我們碰到一點小事情,如果說在這個上面,不認識,轉不過來,那就應該好好的警惕。
【如本生論云:「怯弱無益悅匱乏,是故不應徒憂惱。若依能辦利聰叡,雖極難事只易脫,故莫恐怖莫憂惱,如其 便辦所作,智者成堅而策舉,辦一切利如在掌。」】
這樣告訴我們,你心理面的退怯,哎呀,自己呀
【聖者無著數數說為:「當具二事、一雖善了知於廣大法學習道理,應無怯弱。二於下劣功德不應喜足。」】
那末這一個地方啊,無著菩隆經常告訴我們,我們修行的時候,這個地方要特別兩件事情。第一個呢!喏!應該啊!善了知,啊!啊....這個要善巧的了解,那末這個廣大的佛法怎麼去學,怎麼去智,了解了這個東西以後啊!照著去做,破除自己怯弱之心,啊!這個具足了夠不夠?還不夠,還要有下劣功德不應喜足。這一點非常重要,否則的話,我們得到了一點點而沾沾自喜,我們現在有太多的這種情況,我記得上次曾經跟你們說過一個事情,就是我早幾年,現在也有十幾年以前了,在美國,跟你談的這一位洋人,他剛開始的時候,他是學生當中最好的一個,懂得也多,平常的時候,出力也多,但是到最後啊,是最糟糕的一個,為什麼,得少為足,他動不動就說,哎呀,他已經懂了,就是這樣囉,你叫他進步啊,他就是進不上,我們現在就是這個樣,的的確確太糟糕,太糟糕,所以啊!在這個上面,我寫了昨天講的那個精進五項啊,那個是出在大智度論的上面的,今天黑板上寫的精進五項是瑜伽師地論上面的性相二宗,今天第一個環甲精進,什麼叫環甲精進呢/就是啊,先啊,上面說的心理建設,心理建設,你能夠起這個意志,能夠透過正確的認識,建立起來,建立起來,有堅強的意志力量,對於自己該如何做法,看得清清楚楚,巷所以啊!有力量,那末然後呢?第二個叫加行精進,有了這個心理的建設,進一步啊!就開始這個行持-加行。什麼叫無下呢?就是對於下劣的事情,不耽著,也不會退怯,有非常強悍的信心,在這廣大法當中啊!這樣「做去」,這樣去做,再下面呢?「無退」、無退是什麼呢?因為你有了前面這個力量,學這個廣大法,修廣大行要無量無邊不管任何情況下,你保持這樣,絕不為外面的困難所動啊!也絕不為一切障礙所障礙,這樣才能夠達到究竟圓滿的程度,最後一個叫「無著」,呃噯!它最後的啊,千萬不要得到一點點就以為滿足,我們一定要這個把握得住,所以關於這一點,真要做到的話,當然有它必然的條件,可是最重要的還是什麼呢?對完整教理的認識,如果你了解了正確的這個教理以後,一方面固然讓你能夠如理如法的走上去,一方面你才曉得你要走的整個的內涵是什麼,要不然的話,我們難免會產生這種現象,啊,呢!祇要拜了幾下佛囉,哎喲,覺得心理面好像很清涼,哎呀,然後呢就覺得拜佛好得不得了,唸了幾聲佛啦,稍微心理面乃是坐在那個地方打瞌睡,就覺得哎呀這個打坐好得不得了,實際上呢?真的根本在那兒昏沈當中,他還不肯捨,種種的現在,太多這種現象,到於說更進一步說,就稱你打坐得了定了,就稱你參禪開了悟了,就稱你念佛得到了一心不亂,乃到於得到了念佛三昧了,對不起,那還是初步,這是我們必定要知道的,就沾沾自喜,那個整個的最大的限制就在這裡,所以瑜伽師地論上面有告訴我們----五具愛,所以修學佛法最大的幾個障礙,這個最後一個啊,得微少善便生喜足,這個五具愛,以前曾經說過了,願戀諸欲啊,願戀其身,願戀諸欲、樂相雜住,缺隨順教,最後一個呢?得微少善便生喜足,所以對於這個下劣的功德不應喜足,所以佛到最後的話,到十八不共法當中有精進無間,他們的的確確,他那個精進,永遠永遠在那兒保持著最大的這種這樣的情況,這樣無喜足,這樣才能夠圓滿,
p. 313
【然現在人,若生少分相似功德,或生少分真實功德,便覺已進極大道位,計唯修此便為滿足。】
現在那些人啊,那個是不是噢!我們現在呢,那是宗大師的時候,離開我們現在是六百多年,那個時候的佛法,比我們現在不曉得好多少,說,那怕生起一點少分的相似功德,這個是最可怕,相似的喔,錯的呢!啊!進一步就說是真實的,也是少分的真實功德,自己覺得,哎呀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了,就覺得修這個已經就滿足了,錯了,
【若為智者知道扼要,依於教裡善為開曉,謂此雖是一分功德,然唯以此全無所至。】
那個時候,如果說他有幸而碰見一下真正的善知識,了解以後,依照著如法如理的教授,善巧地告訴他-這個不對,你單單這樣的話,得不到什麼好的結果,啊在這種狀態下常常產生一個什麼,什麼後果呢?
【果能了解意必怯退,】
碰到人就呀一聽見啊!哎喲這樣啊!呀喲!那這麼難行,我怎麼辦啊,怯弱了。
【是故能於一分功德不執為足,要求上勝,及知須學無邊學處而無怯弱,極為稀少。】
所以真實說起來啊,能夠不像上面這樣啊,得到一點點繼續上進,得到一點去上進,能夠這樣做而對這件事情啊,不怯弱的這種人是非常難能可貴,但實際上我們就要如此,就要如此,說起來這個事情也並不難,所以本論一開頭的時候說,本論四點殊勝當中,四點當中,就告訴我們說,我們現在修學的第一個,對道的總體有一個認識,然後呢,當然這個前面一定是外緣----是依善知識,裡邊吶,認識了以後,現在能修的就下去,不能修的不要棄捨,正因為不能修,現在修下面的,所以努力積這個因,增長了結果的話,你步步上昇,所以你祇要一開頭這樣有一個認識,步步上昇的話,他就不會產生像現在那裡這種狀態,得到一點啊,就以為喜足,就不求上進,如果人家告訴他以後啊!他不是怯弱麼,還有一種啊就執著的時候啊,還反對別地人,這個這種狀態都是自己傷害自己啊!這個所以難能可貴,所以這種地方啊!我們又重新可以想一想,為什麼華嚴當中啊,雖然說的圓滿的大法,可是啊!走這一條路的人啊!很少!噢!法華同樣的佛說,每一個眾生最後都成佛,卻是無量無邊,吶!這個事實擺在這裡,然後呢原因何在?原因何在?再說一遍,啊!所以啊!諸位一定有機會去看一看,我一直想找一個機會帶著大家念一遍,重要的關鍵指出來,那未在這地方我先指出來:佛一再說:「我無量劫以來,一直就把圓滿的教法告訴大家,可是不幸的很,你們啊都不能如理如量接受我圓滿的教法,祇跟你們自己相應的,找你們歡喜的。」這個所以他說小根木草,中草中根,大草大根,天上是普雨甘露,無有不滋潤的地方,偏偏你那個根你只有收那麼一點點,注定你啊就這個。這樣,現在我們經過這一番研討以後,現在了解你這樣去做的結果啊!不但對我們沒有幫助啊!反而是頭大損害我們,這種道理啊,我們一定要善巧了知,不是聽過就完了,那個時候自然而然會能夠策發我們,策發我們。所以現在我們啊!的的確確不必忙著一定要修,哎喲趕快要修一個什麼,啊呀要打坐呀、要學禪定呀!啊得什麼一心不亂,倒是應該把完整的教法先應該正確的認識,然後呢不斷地去加以探討,如理思惟,產生堅固的定解,到那個時候,你的的確確的一定會產生像經上所說的必然這種效果,那個時候成佛啊,就像在你手上一樣,就像在你手上一樣,那麼眼前呢?說破除這個精進的違緣,換句話說,這些違緣會障礙我們精進的,不外這個幾個理由,現在一一如理如法的破除了,下面進一步還要順緣,噯!對喲,還要資糧,後面這個障礙你的拿掉了以後,還要推動你,他還有一個方便善巧,
【第二積集順緣護助資糧分四,① 發勝解力,② 發堅固力,③ 發歡喜力,④ 暫止息力。】
他分四部份,我們一步一步深入地去看下去:
【諸論中說:欲為進依,此中勝能即是欲樂。】
經論上面都告訴我們,精進的根由在什麼地方,欲,欲樂,這樣!那麼所以這個欲是善法欲,換句話說,你對你所對的這件事情,產生一個絕大的好樂之心,欲我們人人都有的,強烈的不得了,不幸的這個欲都是惡法欲,所以由於這個欲的推動,把我們送到地獄去,現在呢!我們要策發善法欲,有了這個善法欲就勤精進,善法欲是什麼呢?就是勝解。所以這個地方勝解就是欲樂。
【須發此者,如云:「我從昔至今,於法離勝能,感如此困乏,故難棄法解,佛說一切善,根本為勝解。 」】
這下面說的,祖師印的,說,我從無始以來到現在,因為沒有佛法的勝解,所以才感得眼前啊身心的種種困擾啊!種種的貧乏啊!哎啊!所以了解這個,那一個人肯啊,放掉這個東西啊,這個最重要的,我們唯一應該把握得住法的勝解,現在忙這忙那個,都是開玩笑啊!當然你發了大菩提心,行大菩提行,那是該行的時候候,否則的話,這件事情我們要清楚,這個啊是騙得了別人是騙不了自己,騙得了自己是騙不了因果,最清楚,最明白啊!所以說不管你說什麼,你說自己問:「我來修行嗎?我來救人嗎?我來幹什麼嗎?」不管你要求開悟也好,要求往生也好,要持戒也好,那個地方檢查一下,對於佛法的正確認識有沒有?如果沒有,別的先不忙,第一個有這個,這是根本。你談到了這個根本,才能夠在這個根本上面增長,才談得到修行啊!佛說得清清楚楚,一切善的根本是什麼啊?對於正法的正確地了解,而且這個了解叫勝解,要了解到什麼程度,不為外境所動!啊,要不然你所聽的時候蠻好,碰見事情來啊,又不行了,這個不稱勝解,這樣現在我們啊,的的確確宿生有大善根,聽見了這個道理,但是真正有勝解的人,說實在的還是沒有,真正有了勝解的話,外面什麼東西都動不了你,什麼東西都動不了你的,我記得祖師這種有很多這種公案,有一個人去學禪,他因為學禪全部的精神擺在那個地方,結果把家裡面冷落了,這個家裡面冷落了以後,實在不曉得怎麼辦是好啊!難免就發生意外,他學好以後回去,丈夫回來,啊....姦夫看見原來那個主人回來了,馬上躲起來,其實他看得清清楚楚,要是我們碰見這種情況,那還得了啊,結果他把他請出來:叫他的太太好好的,你燒一點菜,燒好了以後,他還不吃,說:叫她,床底下某人把他請出啊!他弄得他臉紅耳赤,請出來以後,他說:「我真感謝你,我一直在外面,我家裡面沒有人招呼,現在我已經了解這種事情,太感激你了,好,好現在一切都送給你,」這真正修行人,雖然這個故事,噢!這個現在,我們自己看看這個是什麼?得到勝解以後的必然效果,當然可能更高,所以我們現在常說要修行,說是說修行,這個也放不下,那個也放不下,這個人情世故,牽絲攀藤一大堆,外面的是這個,然後裡面的嘛,啊喲!等一下冷了不行,熱了不行,出了汗又不行,這個也那個那個也弄了一大堆,那個累贅是越來越多啊!為什麼原因啊?就在這裡,根本,根本,所以我們啊!的的確確的這一點事情啊,我只是策勵我自己,我自己這個毛病,儘管我在這裡給大家說,這個坦白地說,我一直在這個毛病當中,正因為自己曉得自己的毛病,所以深深見到這個毛病的可怕,所以我想說不定啊!在座的同修當中,也有心向上,那麼,那個地方啊!自己啊!要啊!好好地真正下功夫啊!不要在文字上上面轉啊!下面說勝解如何而起呢?對呀,這個東西這麼好,怎麼生起呢?下面:
【如云:「又此之根本恆修異熟果。」】
就這麼簡單,你要得到勝解,就是這個修異熟果,而且要恆修,要多修,異熟果什麼啊?就是你什麼因感什麼果,現在你放不下嘛,沒有錯,你放不下,放不下結了因,你看看這樣放不下的果是什麼?你說所以放不下是為什麼?要得一點點的好處,結果你放不下,結果,真正的結果是什麼?大大的傷害你啊!不得了地傷害你啊!呃!現在是的你放掉一點點,好像是打一針這麼刺痛一下,乃至動手術割掉一下,但是大大地保護你啊!所以
【此說修習後黑白業生愛非愛諸果道理。】
所以這個就告訴我們,你從什麼樣的業,感什麼樣的果,造了黑業是一定感非愛之果,造了白業自然感可愛之果。總之,我們時時提醒自己,佛法沒有別的,講因果,業感,緣起。更進一層--空,就這麼,就這麼,
【諸論又說信為欲依,以後二種深忍之信,能引取捨二種欲故。】
是的那麼現在要策發那個善法欲,那個欲......又靠什麼來的呢?靠信來的,論上面說,信為欲依,這什麼信啊!是兩種深忍之信,那兩種啊?那兩種啊?就是進樣子的啊,上面是黑業啊,是感得非愛果,白業啊是感得可愛之果,對於這個關係啊,深深地忍可於心,不是浮在嘴上面的,不是浮在耳根旁的,而是從心底裡面深深的,然後你因為深入我們的心腦當中,所以自然我們做任何事情,曉得該怎麼做,該做的是取,不該做的是捨,因為對這個有堅定不移的信心,所以才能夠產生欲樂,的的確確推動我們是欲樂,可是所以你推動你的話,你目的求什麼?要求好,現在你了解了,如理地信得過,了解這樣對你好的話,那個時候這個善法欲生起來了,否則你不解的話,這個欲始終是什麼?貪欲!三毒之欲,然後不管你用什麼美麗的藉口,世間聖法也好,佛法也好,是越弄越害,是越弄越糟,
【此是思惟諸總業果,及特思惟諸菩隆行所有勝利,及越諸行所有過患諸因果等。】
它下面告訴我們的,思惟一些什麼呢?就是說啊,這個業感果啊!這樣說,特別呢,思惟菩隆行的殊勝的利益。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0
- 文章: 33486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32卷 B面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32卷 B面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別呢?思惟菩薩行的殊勝的利益,這是從它的好的那一面看,反過來呢?就違越,越諸行,違反了,超越了這個的所有的種種的過患的因果,你把這兩個真正地肯擺在我們心裡面一轉的話,的的確確沒有一個人例外地,他一定會全心全力走到這條路上去第,走到這條路上去地,所以前天那個同學跑得來,問我這個問題,也就是說,平常我們的概念啊往往一種似是而非的概念,自己覺得對了,啊!好像是這個樣,所以我建議大家你們應該空的時候討論,這個我想,我下個禮拜回來的時候,會安排那個課,必定要把我們平常這個惱筋裡的這種錯誤的概念,似是而非的,要把它找出來,然後呢?要把它改善它,就算你沒有能力,聽聽別人的話,心裡面也會增長,那個時候我們才有機會呀!真正的能夠策發那個淨信心的種子,有了這個淨信心的種子加強它,才有這種淨信心的果,有了這個淨信心的話,那個時候你的善法才生得起來,那個時候修行,就有可能,就有可能。
p. 313 (10)
【如是勝解大乘入大乘門,即是誓除自他一切過失,誓引自他一一功德。】
你那個時候有了這樣上面的幾個層次,一步一步得到了這個勝解,那個時候了解,啊!原來我們真正走的最好的路是這個,於是啊!就誓願,發誓一定要淨除自他一切過失,一定要真正啊!圓滿自他一切功德,必然會產生的,所以他前面告訴我們啊!這個次第,所以第一個欲為進依,我們第一個咬找到欲,欲是依勝解,那麼勝解怎麼來的呢?修異熟果,然後呢?這個是什麼?根據這個,要深忍之信,更從這個深忍之信,這個淨信啊!這推到必定要找到善知識,現在我們非常幸運,有這麼好的一本論,有這麼好的環境配合在這裏,內外都具足啊!所以這個因緣,如果你平 白放過的話那不得了啊!那非常可怕,尤其是現在在這個因緣當中,如果你自己不小心,產生什麼?第一個浪費,浪費本身就是一個最可惜的事情,如果在這個浪費當中,你還扭錯一點點的話,那不得了啊!那不得了啊!所以弄錯是什麼樣呢?譬如說我們現在說,啊!註定你啊!就永遠窮苦喔!所以這一點啊!我就特別的提醒大家一下,這我想,諸位所以願意在這個地方啊!跟我一樣,大家互相鞭策的原因,就是我們大家怕在這個情況之下,得到了這麼好環境啊!不但不能浪費,還要扭錯,那個後果非常可怕,我們也不妨從本論上面,一向告訴我們的,他的殊勝的利益是什麼?錯了以後,他的過患是什麼?常常去想,繼續
【然一一過及其習氣究竟清淨,一一功德畢竟圓滿,必須經歷多劫修習,不見我有淨除過失引發功德一分精進,我 實徒耗有暇之身,如是思惟自行策發。】
好!懂得了上面這個道理啊!好了,說你要淨除一切的功德,要達到究竟清淨過很長的時間,而我們現在呢?對不起!這個都沒有,要做這東西,要精進,如果在,哦!要淨除一切的過失,要達到究竟的清淨,以及修習功德要究竟圓滿啊!要經這種狀態當中啊!喚啊!我們得到了這暇滿難得的人身寶啊!啊!讓它空空的過掉啊,不可以啊!自然而然啊!就努力的策勵自己,否則你不懂得這個道理的話,一所見啊!要除無邊的過施,要集無邊的功德的話,唉啊!害怕的退怯,一個退怯,從此完了,然後你如理了解一個精進的話,那麼對了!你只要跨一步,時時跨一步,的的確確這個菩提啊!就在我們手上,
【如云:「我應除自他,無量諸過失,然盡一一過,須經諸劫海,未見我有此,斷過精進分,墮無量共處, 我心何不裂。】
我們看下面就說,唉啊!說我現在啊!要想除自他的一切的過失,但是呢?任何一個過失要經過這麼長的時間,但是反過來,我們自己身心上面找一找,我們有這個能力嗎?沒有,乃至於有了這個精進心嗎?唉啊!沒有,所以啊!因為這樣的關係,結果嘛,一直在這個無量的大苦當中啊,所以下面叫什麼叫我們心何不裂啊!說我們現在啊!真正不應該忍的就是這個,無明應該把這個事情啊!看見了以後,然後呢?心裡邊說,嘿!我這樣什麼?不要眼前一點小小的事情啊!人家說幾句,唉啊!心裡面就自己嘀咕,一點小的事情哦!就嘀咕,這種事情根本動不了你,真正是要什麼?就是思惟法,唉啊!想想我這樣,那不可以,那個絕對不可以,一想到這個大痛苦,一想到我們不能淨除這個大痛苦,那個時心裡面啊!就要熱惱得不得了,就像要真正地達到大傷害一樣,你有了這個力量就行了,那就行了,我們啊!現在不是跟煩惱鬥的這個力量,而是被煩惱轉到這種狀態,一點點小的利益,就被它牽去,一點點小的煩惱就被它牽去,然後呢?我們忍受它,還覺得為自己忙,結果害了自己,所以說,
p. 314
【我應勤引發,自他眾功德,然修一一德,須歷經劫海。我終未能起修此德一分,我將難得芋E空棄實奇哉。】
好的方面來說,我要啊!成就自他一切功德,啊!任何一個功德要經過這麼長的時候,現在呢?我們沒有這樣修啊!啊!這個不可以啊!目前,尤其是我們得到了這樣的暇滿。人身,這個暇滿人身,包括了能修的身,以及應修所修的法,就白白的浪費掉了,那個實在說起來啊!真是教奇哉,啊!是是是,算什麼啊!這種地方是我們真正應該策勵地,這個教什麼?第一個勝解力,啊!勝解力,上面說的雖然簡單,可是我們真正眼前應該努力地就要不斷地努力這個事情喔!要不斷真正地努力就是努力這個。第二
【堅固力者。謂何事發起精進,即於彼事究竟不退。】
由於前面發了那個勝解力以後,然後呢?心裡面一心一意被這個善法欲所策動,你就努力去做了,那麼,等到你去做的事情,要注意要第二個力量堅固力,對於你所作地發起了精進要一直作下去,達到究竟而不能退轉,這個很重要,所以他下面呢?先防反面地,然後呢?正顯
【此初不應率爾而行,當善觀察,見其能辦次乃進趣,若不能者則莫趣入,與其既行中間廢捨,莫若最初不趣為勝】
怎麼樣達到那堅固力呢?說在我們剛開始的時候不要率爾,好像很輕率的隨便就這麼開始去做了,要好好地善巧地去觀察,看見、了解,的確的他是,吧能做了,那麼然後去辦,假定說,覺得還不行,那麼先不要去做,為什麼啊?與其中做了以後不行退捨的話,不如最初不做,為什麼原因呢?他下面,
【其因相者,以於中間棄捨誓願,若成串習,由此等流,則餘生中亦棄所受學處等故。】
我們作什麼事情啊!中間啊棄捨掉了,這個養成功習慣以後,由於這個習慣,等流習氣啊!你將來也是會這樣去做地,這一點也許我們並不知道,說以前究竟怎麼樣,會到現在,現前究竟怎麼樣,將來不知道,可是假定我們仔細檢查我們內心的眼前的心裡狀態就看得很清楚,就看得很清楚,我們大家都是已經坐在這個地方,沒有一個人例外的,來的時候都有一番好心,啊!要學佛啊!要這樣啊!要那個樣啊!結果進來了以後呢?是不是真的能夠如理的一點都沒有退怯的這個現在走啊,不一定,不一定,啊!所以我們經常有這一句話,雖然這是句笑話,而經常有的不說明了大部份犯的這個毛病,什麼話啊!出家一年,然後呢?出家三年,一年是佛在眼前,三年是到了天邊,再以後沒有了,為什麼原因?就是這個,這個我們不必管眼前,這個狀態就是,那麼我們以前就養成功習慣,然後我們檢查檢查我們自己心裡也是這樣,剛開始的時候,心將很猛利,來了以後,看看不對勁,然後呢?到那個時候,或者拖拖拉拉,或者嘛,就下去了,下去有各式各樣,這個情況我們就很容易了解,不是不談這一定,這是我們增上的習氣,宿生的習氣使然,是不是每個人都是如此不千真萬確的,所以我一開頭的時候,我就大家說,我自己啊!就一直在毛病當中,不過我幸運的,幸運的就是這個拉鋸戰,拉了幾趟以後,總算沒有退下來,慢慢的拉上去了,這樣,我看見真正上去的那個,那的確不同,的卻不同,他就是慢慢的總愈來愈深,愈來愈深。而且你去看的話,都有一日千里上升的情勢,一日千里上升的情勢,這種善知識當代有,我保證你們有,但是呢?有一個問題,前面一再說過了,這個東西非要你自己努力,到時看得見,否則你看不見,絕對看不見,他也不會給你看,真正修行人的話,他不會把修行貼在面孔上,你心裡不相應,你也不曉得他心裡用功怎麼個用法,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現在我們繼續下去,不但餘生這樣,
【於現法中增長眾惡,於餘生中增長苦果。】
啊!現在呢?增長種種的惡業,將來呢?增長苦果,為什麼?本來你要修善法的,現在棄捨掉了,當然棄捨善法,就是惡法,既然棄捨了善法,修了惡法嘛,將來當然嘛增長了苦果了,那還有什麼話好說,前面特別說明的發菩提心的時候,說啊你,許一個人,說我給你一個東西,到那個時候沒有了,現在你許法界一切有情的東西,到那個時候沒有了,這有何等可怕啊!這樣啊!
【又因先思作此事故,未修餘善,退捨先作其果下劣,即此一事亦未究竟,故其所作終無圓滿。】
他說,本來啊,你要作這件事情,因為你要作這件事情,所以別的事情不作了,結果呢?別的事情嘛你沒作,現在你作的事情嘛又退捨了,害了,對不對,先前要作的事情,你說我現在不做,不忙這個,忙這個,譬如拿我們現在來說吧!假定我們不修學佛法,至少我們的時間上面還作一點事情啊!然後呢?賺一點錢啊!供養、供養,上面供養父母,對社會上一點貢獻,現在我們這些都不管了,跑到佛門當中來,張開嘴巴來吃,就這樣,結果呢?你跑到佛門當中,你也沒有好好的做,世間的事情你也荒廢掉了,這不是很明白嗎?兩頭皆捨啊!即此一事亦未究竟啊!唉,那麼你現在要做的也沒究竟,所以啊!所作終無圓滿。
【總之誓作何事,其事未成亦障餘事,】
這個很清楚,如果是這件事情作不成功的話,其他的事情也跟著弄垮,
【由其等流,令其誓願所受律儀,亦不堅固。】
這個習性,平常我們說習性難改,習性難改,而且我們另外一個力場說,一了解,我們一直在我們習性所使當中,所以平常我們說是說,唉呀!就是這樣啊!就是莫奈何它啊!要著眼!如果這個地方不著眼,不從這個病根上面除去的話,是永無了期,所以古德們,總告訴我們,剛開始要五停心觀,為什麼?就是剛開始的時候,這個強烈的熾盛煩惱,這個強烈的熾盛煩惱,就是無始以來強烈的習氣,如果你在這個地方不努力去加以對治的話,不管你說什麼都是空話,始終被這個裡邊的轉,這一點啊!我們確切應該記住的,
【「如云:「先應觀加行,應作不應作,未作為第一,作後不應退。」】
先我們看看啊!我們要作的事情,啊!該不該作,能不能作,沒有作最好,然後已經作了,絕對不應該退,所以現在這個地方注意啊!啊!我們現在已經到了什麼地步了,碰見這種情況,了解了是我們怯弱會怯弱,可是我的感覺當中啊!不是退,在我們現在這個已經站的位置上面,我們第一個把它牢牢的守住,在上面增強,那這樣的話,我們就有希望,你一退的話,那剛才說的,完了,完了,兩頭棄捨,而且這個習性啊!會生生世世的輾轉增上,太重要太重要了,
【「餘生亦成習,當增諸惡苦,障餘及果劣,此亦未能辦。」」】
將來養成功了習慣,而且增長種種的惡,這個前面已經說過了。
【是故願令誓願究竟,應修三慢,】
下面告訴我們,你要想誓願堅固,他有個好的方法,什麼?修三慢,這個妙不可言,這個妙不可言,那麼在正式解釋那個三慢之前啊!常常啊!發現有一個事實,說某人啊!他以前啊!出了一次的家,然後呢?不能如法的作,然後因為這個善根,啊!雖然墮落了,然後呢?出來,碰見下一個佛出世,那個時候善根成熟了,他就成就了,大部份的地方,經常有這說法,我們樣樣說對啊!這樣,現在教你爬上去,真辛苦啊!啊!好好好,那反正我種了善根,那將來總有一天會成熟的,這個事情要曉得,不是啊,是自己告訴我們自己的,這件事情是幫助那些人,他萬一沒有辦法可想的時候,你給他種了一個善根啊!他總遲早要出來的,對我們自己來說的話,你應該深入的了解喔!說種了這個善根以後,是你的果不成熟的話,只要種下去,它遲早會成熟,現在這個裡邊,你必須比一下,在還沒有成熟之前,這一段時候幹些什麼,受無邊大苦,然後呢?最後沒有錯他成熟了,成熟的時候是不是掉下來,你坐在這裏成熟了,沒有!然後,你還是拼命去作,為什麼,因為你受了絕大的苦受,那個時候,內心更起大的力量,我們願意嗎?我們現在所以上不去的原因是什麼?就是怕那一點苦啊!所以這個是我們現在這個如理的教法,應該策勵的,所以對於自學來說,千萬注意,千萬注意,你幫助別人是莫奈何的時候,才是如此,所以你了解了這一點,那自然不一樣,你說來說去一句話,你對圓滿的教法認識了以後啊!自然而然會到說想我們,只有一條路,反過來說,瞭解了以後,自然而然會遇到你非走這條路不可,只有這一條路,沒有第二條路好走的,而要想幫助我們逼上去,一個辦法,書本闔上來的時候,緊跟著,在還沒有闔的之前,約束自己,把那個聽見的不要忘掉,不要說,還沒有闔書本,心裡已經想了,唉啊!怎麼還沒有下課,我還準備忙這個事情,那你註定一點用場都沒有,註定一點用場都沒有,你這個教法聽的時候都已經準備捨棄它了,到外緣一來,課一下,當然你捨棄它了,不是很清楚,很明白嘛!你必須要在聽的時候,聽對了,你必定要把握得住,下了課以後,牢牢的拿著這個東西去,能夠這樣的努力去作,才有機會喔!所以前面這個所有講的道理,在這個地方,都是他的基礎,基礎如果不建立起來,後面一定不行,所以你有了這個,然後牢牢的把握住,這樣的堅強的心,才能夠擋的住,同時在這個地方也告訴我們,我們精進第一個,擐甲,就是心裡面先披起來,反過來呢?就是什麼?退弱,所以你還沒有作,心裡面啊!這個假已經棄甲,盔甲倒掉了,已經是準備打敗仗,準備逃走,當然到那時候非逃走不可!對這個概念先認識,然後再談得到三慢,否則講那個三慢啊!還是口頭禪,飄在口上面,下面三慢是什麼?
【如云:「業惑功能,三事應我慢。」】
對於這個三件事情,業、惑、功能,對於這個事情,應該生慢,嘿!妙了,佛法裡面處處地方叫我們除貪、瞋、癡、慢、疑,但是啊!大乘佛法當中,都是教我們利用這個貪瞋痴慢疑來對治我們的三毒,前面說,我們不忍,要瞋,瞋什麼?瞋我們的煩惱,對了,我們要貪,貪什麼?貪功德,對了,善法欲嘛!然後要慢,慢什?就在這個上面去慢,現在我們看看如何慢法,
【其業慢者,謂自修道全不賴他為作助伴,唯應自修。如云:「謂我應自為,此即事業慢。」】
這個什麼叫作慢?慢的形相就是我,我行,我高,我厲害,現在對什麼慢啊!對事業,這個業,說現在我要積的造的什麼善淨之業,這個業我來啊!一點不靠他人,不管別人,只有自己修,這樣,所以啊!就像說,我應自為,這個就教做事業慢,所以你真正懂得了這個道理以後,平常我們注意眼前一切的事情的話,你就歡喜來不及,不要說唉呀他不做,唉呀!他不酢吧!他自己白白浪費了集聚功德的時間呀!我做,這個功德就是我的,這個時候,才真正用得上我的時候,
【親友書亦云:「解脫唯依於自修,非他於此能助伴。」】
解脫是靠你自己的,別人沒辦法幫你忙,千真萬確的,不要說人啊!佛都沒辦法,佛只能告訴你這個道理,你要你自己如法如理,聽的道理去作啊!
【此是念其我當自修,不希望他,與慢相似,假名為慢。】
這個就是說,在這個地方啊!策勵我們,說讓我們心心念念說這個靠我自己,我一定要自己去修,不能靠他的,因為不能靠他,所以也不希望他,這個相跟慢相似,所以教做慢,這個叫做業慢,業慢,這個親友書是龍樹菩薩寫的,實際上呢?在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上面也說的清清楚楚,說我們應該怎麼如理思惟啊!說若我不做的話,不得果報,若我不自作的話,不從他來,換句話說,我不做沒有果報,反過來,我不自作,絕對不會別的地方來,別人沒辦法幫你忙,而我做了以後呢?一定不會失去,就是業的定義就是如此嘛!所以現在既然你要好的果,就要好的業因啊!這個業因也沒別的,就靠你,所以別的地方,我拿我我我,我一來的話,這個面就來,耶!這個地方妙極了,他前面告訴我們拿掉他,這個地方要利用它結果利用它你成就了,所以這個地方千萬我們真正應該提起來的,就怕你不提這個,這個叫做業慢,這個叫做業慢,這個才是我們真正應該慢的地方,第一是功能慢,
【功能慢者,謂諸眾生隨煩惱轉,尚不能辦自己利義,況能利他,念我能引自他利義而勤修行。】
那麼怎麼叫做功能慢呢!功能就是有做了這個事情,就有功德,它有能力可以等到我們要得到的種種好處,說那個一切眾生都是隨煩惱在轉,因為他跟著煩惱在轉,真正自己的利益都作不到,他是想要得到利益,結果因為弄錯了,在無明當中,結果害了自己,他自己都在害自己,還要談利他嗎?唉啊!只有我啊!能夠,不但能夠自己利益自己,還能夠幫助別人啊!現在為了這樣的大好處啊!努力勤懇的修行,
【如云:「此世隨惑轉,無能引自利,眾生非如我,故我應修此。」】
說世間的人啊!都跟著煩惱在轉啊!連他自己的利益,都沒有辦法,啊!那些人都不像我這樣,所以我要,那個時候也是跟慢相似的,
p. 315
【又此諸人於下劣業且勤不捨,我今此業能引妙果何故不為,作是思已而正修習。】
你再看看旁人!為這種下劣,美得不得了毫無意義的事情,唉啊!這個人忙這個,那個人忙那個,忙得不得了,我現在忙的事情,可以引發無邊勝妙大果為什麼不幹啊!他們那些人種一點田,唉啊!忙得要命,現在我能夠得到無比的佛果啊,為什麼不做啊!唉啊!早晨的的確確不要等到他三點五十分打板,我三點二十分就起來了,乃至於二點鐘就起來了,就這樣,自然你能夠如是思惟的修習,
【如云:「餘尚勤劣業,我如何閑住。」】
別人都忙著毫不相干的,我怎麼可以停在那個地方啊!
【然修此二,非輕蔑他而自憍慢,謂應觀為可悲愍相,無慢雜柔糅。】
但是這個地方不是自己驕慢!是說別人看見,唉啊!這個人真可惜啊!他不懂啊!我懂啊!所以這個地方並沒有真正的慢,
【如云:「非以慢修此,自無慢為勝。」】
不是真正拿慢心,而實際上心裡面並沒有慢,這個才對的,
【由念我餘則不能,與慢相似假名為慢。】
因為這個地方說這個是有功德的,別人作下劣的事情毫無意思的,所以說別人不能,真是可憐者,而我能夠,這種形相啊!是跟慢相似,所以叫做慢,叫功能慢。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別呢?思惟菩薩行的殊勝的利益,這是從它的好的那一面看,反過來呢?就違越,越諸行,違反了,超越了這個的所有的種種的過患的因果,你把這兩個真正地肯擺在我們心裡面一轉的話,的的確確沒有一個人例外地,他一定會全心全力走到這條路上去第,走到這條路上去地,所以前天那個同學跑得來,問我這個問題,也就是說,平常我們的概念啊往往一種似是而非的概念,自己覺得對了,啊!好像是這個樣,所以我建議大家你們應該空的時候討論,這個我想,我下個禮拜回來的時候,會安排那個課,必定要把我們平常這個惱筋裡的這種錯誤的概念,似是而非的,要把它找出來,然後呢?要把它改善它,就算你沒有能力,聽聽別人的話,心裡面也會增長,那個時候我們才有機會呀!真正的能夠策發那個淨信心的種子,有了這個淨信心的種子加強它,才有這種淨信心的果,有了這個淨信心的話,那個時候你的善法才生得起來,那個時候修行,就有可能,就有可能。
p. 313 (10)
【如是勝解大乘入大乘門,即是誓除自他一切過失,誓引自他一一功德。】
你那個時候有了這樣上面的幾個層次,一步一步得到了這個勝解,那個時候了解,啊!原來我們真正走的最好的路是這個,於是啊!就誓願,發誓一定要淨除自他一切過失,一定要真正啊!圓滿自他一切功德,必然會產生的,所以他前面告訴我們啊!這個次第,所以第一個欲為進依,我們第一個咬找到欲,欲是依勝解,那麼勝解怎麼來的呢?修異熟果,然後呢?這個是什麼?根據這個,要深忍之信,更從這個深忍之信,這個淨信啊!這推到必定要找到善知識,現在我們非常幸運,有這麼好的一本論,有這麼好的環境配合在這裏,內外都具足啊!所以這個因緣,如果你平 白放過的話那不得了啊!那非常可怕,尤其是現在在這個因緣當中,如果你自己不小心,產生什麼?第一個浪費,浪費本身就是一個最可惜的事情,如果在這個浪費當中,你還扭錯一點點的話,那不得了啊!那不得了啊!所以弄錯是什麼樣呢?譬如說我們現在說,啊!註定你啊!就永遠窮苦喔!所以這一點啊!我就特別的提醒大家一下,這我想,諸位所以願意在這個地方啊!跟我一樣,大家互相鞭策的原因,就是我們大家怕在這個情況之下,得到了這麼好環境啊!不但不能浪費,還要扭錯,那個後果非常可怕,我們也不妨從本論上面,一向告訴我們的,他的殊勝的利益是什麼?錯了以後,他的過患是什麼?常常去想,繼續
【然一一過及其習氣究竟清淨,一一功德畢竟圓滿,必須經歷多劫修習,不見我有淨除過失引發功德一分精進,我 實徒耗有暇之身,如是思惟自行策發。】
好!懂得了上面這個道理啊!好了,說你要淨除一切的功德,要達到究竟清淨過很長的時間,而我們現在呢?對不起!這個都沒有,要做這東西,要精進,如果在,哦!要淨除一切的過失,要達到究竟的清淨,以及修習功德要究竟圓滿啊!要經這種狀態當中啊!喚啊!我們得到了這暇滿難得的人身寶啊!啊!讓它空空的過掉啊,不可以啊!自然而然啊!就努力的策勵自己,否則你不懂得這個道理的話,一所見啊!要除無邊的過施,要集無邊的功德的話,唉啊!害怕的退怯,一個退怯,從此完了,然後你如理了解一個精進的話,那麼對了!你只要跨一步,時時跨一步,的的確確這個菩提啊!就在我們手上,
【如云:「我應除自他,無量諸過失,然盡一一過,須經諸劫海,未見我有此,斷過精進分,墮無量共處, 我心何不裂。】
我們看下面就說,唉啊!說我現在啊!要想除自他的一切的過失,但是呢?任何一個過失要經過這麼長的時間,但是反過來,我們自己身心上面找一找,我們有這個能力嗎?沒有,乃至於有了這個精進心嗎?唉啊!沒有,所以啊!因為這樣的關係,結果嘛,一直在這個無量的大苦當中啊,所以下面叫什麼叫我們心何不裂啊!說我們現在啊!真正不應該忍的就是這個,無明應該把這個事情啊!看見了以後,然後呢?心裡邊說,嘿!我這樣什麼?不要眼前一點小小的事情啊!人家說幾句,唉啊!心裡面就自己嘀咕,一點小的事情哦!就嘀咕,這種事情根本動不了你,真正是要什麼?就是思惟法,唉啊!想想我這樣,那不可以,那個絕對不可以,一想到這個大痛苦,一想到我們不能淨除這個大痛苦,那個時心裡面啊!就要熱惱得不得了,就像要真正地達到大傷害一樣,你有了這個力量就行了,那就行了,我們啊!現在不是跟煩惱鬥的這個力量,而是被煩惱轉到這種狀態,一點點小的利益,就被它牽去,一點點小的煩惱就被它牽去,然後呢?我們忍受它,還覺得為自己忙,結果害了自己,所以說,
p. 314
【我應勤引發,自他眾功德,然修一一德,須歷經劫海。我終未能起修此德一分,我將難得芋E空棄實奇哉。】
好的方面來說,我要啊!成就自他一切功德,啊!任何一個功德要經過這麼長的時候,現在呢?我們沒有這樣修啊!啊!這個不可以啊!目前,尤其是我們得到了這樣的暇滿。人身,這個暇滿人身,包括了能修的身,以及應修所修的法,就白白的浪費掉了,那個實在說起來啊!真是教奇哉,啊!是是是,算什麼啊!這種地方是我們真正應該策勵地,這個教什麼?第一個勝解力,啊!勝解力,上面說的雖然簡單,可是我們真正眼前應該努力地就要不斷地努力這個事情喔!要不斷真正地努力就是努力這個。第二
【堅固力者。謂何事發起精進,即於彼事究竟不退。】
由於前面發了那個勝解力以後,然後呢?心裡面一心一意被這個善法欲所策動,你就努力去做了,那麼,等到你去做的事情,要注意要第二個力量堅固力,對於你所作地發起了精進要一直作下去,達到究竟而不能退轉,這個很重要,所以他下面呢?先防反面地,然後呢?正顯
【此初不應率爾而行,當善觀察,見其能辦次乃進趣,若不能者則莫趣入,與其既行中間廢捨,莫若最初不趣為勝】
怎麼樣達到那堅固力呢?說在我們剛開始的時候不要率爾,好像很輕率的隨便就這麼開始去做了,要好好地善巧地去觀察,看見、了解,的確的他是,吧能做了,那麼然後去辦,假定說,覺得還不行,那麼先不要去做,為什麼啊?與其中做了以後不行退捨的話,不如最初不做,為什麼原因呢?他下面,
【其因相者,以於中間棄捨誓願,若成串習,由此等流,則餘生中亦棄所受學處等故。】
我們作什麼事情啊!中間啊棄捨掉了,這個養成功習慣以後,由於這個習慣,等流習氣啊!你將來也是會這樣去做地,這一點也許我們並不知道,說以前究竟怎麼樣,會到現在,現前究竟怎麼樣,將來不知道,可是假定我們仔細檢查我們內心的眼前的心裡狀態就看得很清楚,就看得很清楚,我們大家都是已經坐在這個地方,沒有一個人例外的,來的時候都有一番好心,啊!要學佛啊!要這樣啊!要那個樣啊!結果進來了以後呢?是不是真的能夠如理的一點都沒有退怯的這個現在走啊,不一定,不一定,啊!所以我們經常有這一句話,雖然這是句笑話,而經常有的不說明了大部份犯的這個毛病,什麼話啊!出家一年,然後呢?出家三年,一年是佛在眼前,三年是到了天邊,再以後沒有了,為什麼原因?就是這個,這個我們不必管眼前,這個狀態就是,那麼我們以前就養成功習慣,然後我們檢查檢查我們自己心裡也是這樣,剛開始的時候,心將很猛利,來了以後,看看不對勁,然後呢?到那個時候,或者拖拖拉拉,或者嘛,就下去了,下去有各式各樣,這個情況我們就很容易了解,不是不談這一定,這是我們增上的習氣,宿生的習氣使然,是不是每個人都是如此不千真萬確的,所以我一開頭的時候,我就大家說,我自己啊!就一直在毛病當中,不過我幸運的,幸運的就是這個拉鋸戰,拉了幾趟以後,總算沒有退下來,慢慢的拉上去了,這樣,我看見真正上去的那個,那的確不同,的卻不同,他就是慢慢的總愈來愈深,愈來愈深。而且你去看的話,都有一日千里上升的情勢,一日千里上升的情勢,這種善知識當代有,我保證你們有,但是呢?有一個問題,前面一再說過了,這個東西非要你自己努力,到時看得見,否則你看不見,絕對看不見,他也不會給你看,真正修行人的話,他不會把修行貼在面孔上,你心裡不相應,你也不曉得他心裡用功怎麼個用法,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現在我們繼續下去,不但餘生這樣,
【於現法中增長眾惡,於餘生中增長苦果。】
啊!現在呢?增長種種的惡業,將來呢?增長苦果,為什麼?本來你要修善法的,現在棄捨掉了,當然棄捨善法,就是惡法,既然棄捨了善法,修了惡法嘛,將來當然嘛增長了苦果了,那還有什麼話好說,前面特別說明的發菩提心的時候,說啊你,許一個人,說我給你一個東西,到那個時候沒有了,現在你許法界一切有情的東西,到那個時候沒有了,這有何等可怕啊!這樣啊!
【又因先思作此事故,未修餘善,退捨先作其果下劣,即此一事亦未究竟,故其所作終無圓滿。】
他說,本來啊,你要作這件事情,因為你要作這件事情,所以別的事情不作了,結果呢?別的事情嘛你沒作,現在你作的事情嘛又退捨了,害了,對不對,先前要作的事情,你說我現在不做,不忙這個,忙這個,譬如拿我們現在來說吧!假定我們不修學佛法,至少我們的時間上面還作一點事情啊!然後呢?賺一點錢啊!供養、供養,上面供養父母,對社會上一點貢獻,現在我們這些都不管了,跑到佛門當中來,張開嘴巴來吃,就這樣,結果呢?你跑到佛門當中,你也沒有好好的做,世間的事情你也荒廢掉了,這不是很明白嗎?兩頭皆捨啊!即此一事亦未究竟啊!唉,那麼你現在要做的也沒究竟,所以啊!所作終無圓滿。
【總之誓作何事,其事未成亦障餘事,】
這個很清楚,如果是這件事情作不成功的話,其他的事情也跟著弄垮,
【由其等流,令其誓願所受律儀,亦不堅固。】
這個習性,平常我們說習性難改,習性難改,而且我們另外一個力場說,一了解,我們一直在我們習性所使當中,所以平常我們說是說,唉呀!就是這樣啊!就是莫奈何它啊!要著眼!如果這個地方不著眼,不從這個病根上面除去的話,是永無了期,所以古德們,總告訴我們,剛開始要五停心觀,為什麼?就是剛開始的時候,這個強烈的熾盛煩惱,這個強烈的熾盛煩惱,就是無始以來強烈的習氣,如果你在這個地方不努力去加以對治的話,不管你說什麼都是空話,始終被這個裡邊的轉,這一點啊!我們確切應該記住的,
【「如云:「先應觀加行,應作不應作,未作為第一,作後不應退。」】
先我們看看啊!我們要作的事情,啊!該不該作,能不能作,沒有作最好,然後已經作了,絕對不應該退,所以現在這個地方注意啊!啊!我們現在已經到了什麼地步了,碰見這種情況,了解了是我們怯弱會怯弱,可是我的感覺當中啊!不是退,在我們現在這個已經站的位置上面,我們第一個把它牢牢的守住,在上面增強,那這樣的話,我們就有希望,你一退的話,那剛才說的,完了,完了,兩頭棄捨,而且這個習性啊!會生生世世的輾轉增上,太重要太重要了,
【「餘生亦成習,當增諸惡苦,障餘及果劣,此亦未能辦。」」】
將來養成功了習慣,而且增長種種的惡,這個前面已經說過了。
【是故願令誓願究竟,應修三慢,】
下面告訴我們,你要想誓願堅固,他有個好的方法,什麼?修三慢,這個妙不可言,這個妙不可言,那麼在正式解釋那個三慢之前啊!常常啊!發現有一個事實,說某人啊!他以前啊!出了一次的家,然後呢?不能如法的作,然後因為這個善根,啊!雖然墮落了,然後呢?出來,碰見下一個佛出世,那個時候善根成熟了,他就成就了,大部份的地方,經常有這說法,我們樣樣說對啊!這樣,現在教你爬上去,真辛苦啊!啊!好好好,那反正我種了善根,那將來總有一天會成熟的,這個事情要曉得,不是啊,是自己告訴我們自己的,這件事情是幫助那些人,他萬一沒有辦法可想的時候,你給他種了一個善根啊!他總遲早要出來的,對我們自己來說的話,你應該深入的了解喔!說種了這個善根以後,是你的果不成熟的話,只要種下去,它遲早會成熟,現在這個裡邊,你必須比一下,在還沒有成熟之前,這一段時候幹些什麼,受無邊大苦,然後呢?最後沒有錯他成熟了,成熟的時候是不是掉下來,你坐在這裏成熟了,沒有!然後,你還是拼命去作,為什麼,因為你受了絕大的苦受,那個時候,內心更起大的力量,我們願意嗎?我們現在所以上不去的原因是什麼?就是怕那一點苦啊!所以這個是我們現在這個如理的教法,應該策勵的,所以對於自學來說,千萬注意,千萬注意,你幫助別人是莫奈何的時候,才是如此,所以你了解了這一點,那自然不一樣,你說來說去一句話,你對圓滿的教法認識了以後啊!自然而然會到說想我們,只有一條路,反過來說,瞭解了以後,自然而然會遇到你非走這條路不可,只有這一條路,沒有第二條路好走的,而要想幫助我們逼上去,一個辦法,書本闔上來的時候,緊跟著,在還沒有闔的之前,約束自己,把那個聽見的不要忘掉,不要說,還沒有闔書本,心裡已經想了,唉啊!怎麼還沒有下課,我還準備忙這個事情,那你註定一點用場都沒有,註定一點用場都沒有,你這個教法聽的時候都已經準備捨棄它了,到外緣一來,課一下,當然你捨棄它了,不是很清楚,很明白嘛!你必須要在聽的時候,聽對了,你必定要把握得住,下了課以後,牢牢的拿著這個東西去,能夠這樣的努力去作,才有機會喔!所以前面這個所有講的道理,在這個地方,都是他的基礎,基礎如果不建立起來,後面一定不行,所以你有了這個,然後牢牢的把握住,這樣的堅強的心,才能夠擋的住,同時在這個地方也告訴我們,我們精進第一個,擐甲,就是心裡面先披起來,反過來呢?就是什麼?退弱,所以你還沒有作,心裡面啊!這個假已經棄甲,盔甲倒掉了,已經是準備打敗仗,準備逃走,當然到那時候非逃走不可!對這個概念先認識,然後再談得到三慢,否則講那個三慢啊!還是口頭禪,飄在口上面,下面三慢是什麼?
【如云:「業惑功能,三事應我慢。」】
對於這個三件事情,業、惑、功能,對於這個事情,應該生慢,嘿!妙了,佛法裡面處處地方叫我們除貪、瞋、癡、慢、疑,但是啊!大乘佛法當中,都是教我們利用這個貪瞋痴慢疑來對治我們的三毒,前面說,我們不忍,要瞋,瞋什麼?瞋我們的煩惱,對了,我們要貪,貪什麼?貪功德,對了,善法欲嘛!然後要慢,慢什?就在這個上面去慢,現在我們看看如何慢法,
【其業慢者,謂自修道全不賴他為作助伴,唯應自修。如云:「謂我應自為,此即事業慢。」】
這個什麼叫作慢?慢的形相就是我,我行,我高,我厲害,現在對什麼慢啊!對事業,這個業,說現在我要積的造的什麼善淨之業,這個業我來啊!一點不靠他人,不管別人,只有自己修,這樣,所以啊!就像說,我應自為,這個就教做事業慢,所以你真正懂得了這個道理以後,平常我們注意眼前一切的事情的話,你就歡喜來不及,不要說唉呀他不做,唉呀!他不酢吧!他自己白白浪費了集聚功德的時間呀!我做,這個功德就是我的,這個時候,才真正用得上我的時候,
【親友書亦云:「解脫唯依於自修,非他於此能助伴。」】
解脫是靠你自己的,別人沒辦法幫你忙,千真萬確的,不要說人啊!佛都沒辦法,佛只能告訴你這個道理,你要你自己如法如理,聽的道理去作啊!
【此是念其我當自修,不希望他,與慢相似,假名為慢。】
這個就是說,在這個地方啊!策勵我們,說讓我們心心念念說這個靠我自己,我一定要自己去修,不能靠他的,因為不能靠他,所以也不希望他,這個相跟慢相似,所以教做慢,這個叫做業慢,業慢,這個親友書是龍樹菩薩寫的,實際上呢?在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上面也說的清清楚楚,說我們應該怎麼如理思惟啊!說若我不做的話,不得果報,若我不自作的話,不從他來,換句話說,我不做沒有果報,反過來,我不自作,絕對不會別的地方來,別人沒辦法幫你忙,而我做了以後呢?一定不會失去,就是業的定義就是如此嘛!所以現在既然你要好的果,就要好的業因啊!這個業因也沒別的,就靠你,所以別的地方,我拿我我我,我一來的話,這個面就來,耶!這個地方妙極了,他前面告訴我們拿掉他,這個地方要利用它結果利用它你成就了,所以這個地方千萬我們真正應該提起來的,就怕你不提這個,這個叫做業慢,這個叫做業慢,這個才是我們真正應該慢的地方,第一是功能慢,
【功能慢者,謂諸眾生隨煩惱轉,尚不能辦自己利義,況能利他,念我能引自他利義而勤修行。】
那麼怎麼叫做功能慢呢!功能就是有做了這個事情,就有功德,它有能力可以等到我們要得到的種種好處,說那個一切眾生都是隨煩惱在轉,因為他跟著煩惱在轉,真正自己的利益都作不到,他是想要得到利益,結果因為弄錯了,在無明當中,結果害了自己,他自己都在害自己,還要談利他嗎?唉啊!只有我啊!能夠,不但能夠自己利益自己,還能夠幫助別人啊!現在為了這樣的大好處啊!努力勤懇的修行,
【如云:「此世隨惑轉,無能引自利,眾生非如我,故我應修此。」】
說世間的人啊!都跟著煩惱在轉啊!連他自己的利益,都沒有辦法,啊!那些人都不像我這樣,所以我要,那個時候也是跟慢相似的,
p. 315
【又此諸人於下劣業且勤不捨,我今此業能引妙果何故不為,作是思已而正修習。】
你再看看旁人!為這種下劣,美得不得了毫無意義的事情,唉啊!這個人忙這個,那個人忙那個,忙得不得了,我現在忙的事情,可以引發無邊勝妙大果為什麼不幹啊!他們那些人種一點田,唉啊!忙得要命,現在我能夠得到無比的佛果啊,為什麼不做啊!唉啊!早晨的的確確不要等到他三點五十分打板,我三點二十分就起來了,乃至於二點鐘就起來了,就這樣,自然你能夠如是思惟的修習,
【如云:「餘尚勤劣業,我如何閑住。」】
別人都忙著毫不相干的,我怎麼可以停在那個地方啊!
【然修此二,非輕蔑他而自憍慢,謂應觀為可悲愍相,無慢雜柔糅。】
但是這個地方不是自己驕慢!是說別人看見,唉啊!這個人真可惜啊!他不懂啊!我懂啊!所以這個地方並沒有真正的慢,
【如云:「非以慢修此,自無慢為勝。」】
不是真正拿慢心,而實際上心裡面並沒有慢,這個才對的,
【由念我餘則不能,與慢相似假名為慢。】
因為這個地方說這個是有功德的,別人作下劣的事情毫無意思的,所以說別人不能,真是可憐者,而我能夠,這種形相啊!是跟慢相似,所以叫做慢,叫功能慢。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0
- 文章: 33486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33卷 A面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33卷 A面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翻到菩提道次第廣論315頁,上次,講那個精進,已經講到順著這個次第,是正式的講精進有二個 ,一個是違緣,是什麼是障礙我們精進的違緣?把它消除掉,消除了這個違緣,我們在精進之前,還 要四樣東西。順緣,幫助我們精進的,這個四樣東西,第一個─勝解力,第二個─堅固力,關於這裡,請諸位特別注意,佛法整個的中心,是菩提心,但是要想得到這圓滿結果的,最重要的是精進 ,是精進,所以,我們大家記住,一開頭的時候,特別經論上的證明當中,兩句話,你們特別注意,資糧善中,精進是第一,在積聚資糧的時候,精進是第一,還有呢?唯有精進是修學菩薩的唯一的勝因,這兩句話,「唯一」,注意,就是這個,經上面呢,反過來告訴我們,誰一有懈怠,那麼誰,就不可能修習成功,這在305頁上面,大家,請大家回過頭來看一下,305頁第六行,最末
【莊嚴經論亦云:「資糧善中。精進第一」】
在我們現在修學的過程當中,最主要的積聚資糧,而在積聚資糧當中呢,根本精進是第一,由於這個,依於這個 根本,積這個資糧之善,其他的跟著而來,如果這個沒有,其他都沒有,這是第一個,然後呢,瑜珈師地論上面是, 跳過二行,
【菩薩地云:「唯有精進是能修證菩薩善法最勝之因,餘則不爾」】
其他的不行,啊,這個是論上面,那麼經上面呢,是最後一行,海慧清問經云,反過來說,有懈怠者,懈怠就是 精進恰恰相反,那麼菩提遙遠最極遙遠,根本你就無法碰到它,
【諸懈怠者無有布施。乃至無慧,】
布施跟慧那是六度,就說,就自利方面,你有這種東西,根本沒有無法真正利益你自己,
【諸懈怠者無利他行。】
自利既不行,當然利他更談不到,那麼,下面呢,
【念任經亦云:「誰有諸煩惱,獨本謂懈怠,】
誰有煩惱,煩惱的根本在那裡,就是這個,根本唯一的,唯一的根本—懈怠,一有懈怠,一切都沒有了,這個是就我們精進一度來特別來說明一點,所以諸位同修,或者是,對整個的輪廓還並不了解,必須從頭開始,好好的注意,其次在過程當中的時候,對於這個,一步一步加深,乃至於到現在精進,這個概念必定要把握得住,有正確的認識,再才談得到修學佛法,否則所有的修行,始終都是戲論,戲論,拿我們現在來說,那是開開玩笑的,這個可並不是跟別人開玩笑,而是跟我們自己開玩笑, 而這個玩笑,不是像我們現在輕輕鬆鬆的,很輕鬆的玩笑,這個玩笑,是把我們長劫在生死苦海當中,在地獄當中燒煮,這個玩笑是萬萬開不得的,這我們必須應該了解的不要說,在沒有進入佛門談不到,進入佛門以後,如果你不認識這一點,乃至於認識了,不從這個上頭試去行持,始終是在這種狀態,這是真正對不起我們自己的事情。現在我們繼續下去,心精進的時候,堅固力,要想堅固呢,令我們誓願堅固,應該修三慢,前面已經講了二個,第一個是業慢,然後功能慢,現在呢,煩惱慢。315頁第3行,最後,
p. 315 (3)
【煩惱慢者,謂一切種輕毀煩惱,我當勝此,終不使此有勝於我,】
前面特別說明的,這個煩惱慢是什麼?就是說,「煩惱」是我們了解這是什麼,我們對這個煩惱生起高慢心來, 就是說,我不怕你,超過你,壓服你,所以在任何情況之下,輕視,這個是我們心理上面的一種概念,換句話,心理 建設,毀,要摧毀,由於這個正確的認識,建立了這個心理建設以後,進一步,在行持上面,我們真正要做到的,輕 毀這個煩惱,毀,摧毀,我應該勝過它,絕不讓煩惱勝過於我,這個就是煩惱慢的特質,下面看,
【為欲摧伏諸所治品,令心勇悍令心堅穩。】
為了要想降伏,摧毀種種所對治的,啊,我們現在對治的,無非是說,所知障,煩惱障,總的來說,「惑」「煩 惱」,就是根本,這個必須要條件,令心勇悍令心堅穩,那麼,這個地方的勇悍應該說就是精進,特質是對善所緣, 我們一定要分別善巧善惡,這個精進,不是說我勤勤懇懇努力,有很多人非常勤懇,唉,做起來比什麼人都肯做,可 是,對不起!他在懈怠當中,在煩惱當中,我們看哦!世間那個壞人,唉,那些壞人,做起殺人放火的事情來,比誰 都精進哦!就是這個樣,然後呢,我們看動物,哦,這個螞蟻是最精進哦!一天到晚,乒乒碰碰,不停的跑,所以, 單單勤勞,不是精進,精進是一定有它的特質在,就是說,正確的,如法的,如理的,一點不錯的,在這一個法上面 ,先把心理啊,建立起來,然後呢,由於這種心理呀,要亳不退怯,要能夠克服一切的困難的,這一種心情啊,跟著 身口的行為,所以這個叫精進,這一地方對這一點要首先哪,生起這勇悍之心,而把這個勇悍之心堅穩,堅是堅固絕 不動搖啊,穩就是絕不動搖,
【如云:「我當勝一切,不使誰勝我,諸佛獅子兒,應住此我慢。」若不如是而退弱者,障品雖小亦能為害。】
就是說,這種心理面是什麼?我要超勝一切,絕不為一切勝過於我,為什麼?我們現在既然在這個地方,是發心修學無上菩提,這個是的的確確是真諸佛的真子啊,這個是獅子之兒,這個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努力的,我應該住在這一點上面,住在這一點上面,假定不這樣的話,你心裡面啊,還沒有走啊,已經啊,退弱。唉呀!這麼難啊!怎麼這麼行啊,心裡面啊,這個怯弱,這樣怯弱的話,稱得上是獅子兒嗎?佛為法王,所謂獅吼,他不為一切所退,而能夠退卻一切,這個是我們必定應該如此的。所以,你一有了退卻的話,那,你什麼都做不成,就算是很小的一點障礙的話,你也沒辦法,你也沒辦法,眼前我們太多小事情,那怕叫你拿一個東西,唉呀,我站起來,就是懶得站起來,拿一個東西啊,拿一個東西啊,這一點,我們應該認識。
【如云:「若遇死毒蛇,烏亦如鵬鳥,若我太軟弱,小罪亦為損,怯劣棄功用,豈能脫匱乏。】
這個,我們真正能夠有啟發了這個大精進心的話,那任何東西都不怕,否則呢,什麼東西啊,都啊,這個會擋住我們,都會擋住我們,只要我們那個心,能夠建立起來的話,所以說,如果我們心裡面太軟弱的話,一點點小小的罪啊,都能夠啊,損害我們,都能夠啊,損害我們,上面這個死毒蛇,烏亦如鵬鳥的話,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只要能夠心理建立起來的話,你不怕它,你不怕它,它一定能夠啊,克服,它莫奈何你,你能夠克服它,這樣,本來鵬鳥,那個是最了不起的,是專門對治這個的,啊,現在呢,假定說,你的的確確能夠生起這個慢心來,所謂這個慢,不是真正的慢啊,你不怕它,你能夠克服它,這樣,換句話說,我在心理上面先建設起來,我一定要把你制伏,一定要把你殺死,再多的東西,在你看起來,亳不在乎,就是你的心理先建設起來,你就能夠啊,克服一切,否則,對不起啊,你就算是要想做,那真正的東西,你都碰不到,而是,實際上,沒有用的東西,你在這地方逞勇敢,這個東西,亳無意思,這意思就是這樣,說因為你內心上面沒辦法生起這一種精進力量,而自己退卻,自己怕,就覺得,唉呀,我很差呀,這是怯弱,一來的話,你就不可能挻起來,努力照著前面這樣去的話,啊,一切都要靠我做,我這樣做,倒是有種種的殊勝的功能,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你就沒有辦法真正的努力,既然沒有辦法在因地上面下這個正確的因,你怎麼可能得到正確的果,既然這樣的話,當然,你樣樣不如,樣樣欠缺,你怎麼可能從這個安樂當中得到圓滿的結果?反過來說,一樣東西都沒有,
【霞惹瓦云:】
那個祖師說,
【「棄法之樂,較往昔樂全無過上,於現法中若棄正法,應思當來所受諸苦無有邊際。若自不能勤加功用, 煩惱亦必 不覺悲愍,對治不說汝不能修,我自圓滿,諸佛菩薩亦不能救。」】
那麼,這個大祖師,就告訴我們這麼說,是的,我們要修學佛法,這麼大困難,說,唉呀!這麼大困難,我不行啊,所以的的確確我們說這樣啊,實在是條件不夠啦,慢慢的再來,說慢慢的再來,實際上是放下了,就不做了,那是什麼呢?棄法,捨棄正法,換句話說,不去如理修行,你所以不去如理修行,不能上進是為什麼?怕苦?反過來說,你想我找一點快樂,結果呢?你不如法行持,真正得到的快樂,如何呀?比較一下較往昔樂,說,你放掉了這個法的這個快樂並不見得好呀!並不見得好呀!但是,因為你棄捨了正法,而現在棄捨正法的原因是你怕苦,想得到快樂,結果你真的棄了苦了嗎?放掉了法以後得到快樂了嗎?沒有,這第一個,而更進一步想,將來呢?這就嚴重了,這就嚴重了,你因為捨棄掉了正法,將來受無量無邊的大苦,永遠在輪迴當中啊,這個事情嚴重啊,為什麼?為什麼是這樣?要曉得,一切法,只有一個原則,如此因感如此果,如果你在因地上面不努力去做,絕不可能有這個相應的正果出現,所以,如果我們自己不努力去用
【若能生起如前我慢,障品雖大不能為障,是故應須發起慢心。】
假定能夠生起像前面所說的這種心力,這種心力,那麼再大的障礙,對不起!它沒辦法擋礙你,沒辦法擋得住,障礙我們,所以,我們必定要發起這樣的
【如云:「若起慢功用,障大亦難勝,故心應堅固,摧伏諸罪惡。」】
所以說,假定你能夠生起像前面所說的慢的這種功能,這個功效一旦生起來,再大的障礙,它絕對不會勝過你,不會勝過你,所以在這一點修對治的精進上頭,我們心裡邊,應該有正確的認識,努力的建立起來,使它堅穩,然後靠著這個力量啊,去摧伏一切罪惡,
【若不爾者,修行之人為罪所勝,猶願戰勝三界煩惱,實為智者所恥之處。】
這一段話,值得我們每一位同修啊,再三反省,假定我們不能像前面這樣說,說我們心裡面,有這個認識,然後根據這個正確的認識,注意啊!始終是,第一個如理,你自以為懂得很多,不如理的話,那一點用處都沒有,你走錯了,還有呢?如量,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還要夠量。假定你不能這樣做,自覺得是修行,結果修了半天,為罪所勝,我們修,是修什麼?淨除一切罪垢,結果修了半天,反而增長罪過,被罪過所勝啊,還在說,我要戰勝三界煩惱,還要自立立人,這實在是很可笑,很可恥。所以,真正智者,這一個地方佛菩薩,乃至於說稍微啊明眼一點的人,看起來啊都會笑我們,都會笑我們,這千真萬確的。我們現在說起來是修學佛法的人,拿世間的標準來說,那都是高人一等的人,而佛法的特質要摧伏煩惱,然後,淨化一切罪障,然後把自己這個理路了解了以後,去幫助別人,告訴別人,自己淨化了,不為煩惱所染,然後進一步,推己及人。結果,弄了半天,現在自己都困在煩惱裡面邊,一天到晚煩煩惱惱,說要戰勝煩惱,那不是開玩笑嗎?所以
【如云:「我為罪所勝,勝三界可笑。」】
啊,笑我自己啊,都被這個罪惡所克服,居然說要想超過,要想克服這個三界,那真是可笑啊。這個最後下面說,
【此由輕毀諸煩惱故,欲為摧伏,故假名煩惱我慢。】
它所以立這個我慢這個名字並不是真的跟那個煩惱相應,跟那個慢煩惱相應,而是說,我們要摧伏這個煩惱,不被這個煩惱啊所壓服,平常我們看見煩惱,這心裡面就覺得,我不行啊,像前面所說的,唉喲,要修的佛啊,這麼個難行,要修學佛的方法又這麼做苦的事情,而時間呢又這麼長遠,唉呀!心裡想想,我不行啊,自己輕輕的怯弱,退卻了,結果呢?為煩惱所降服現在不!現在不!我絕對不怕它,把這個煩惱啊,根本不放在眼裡邊,所以這個輕,要去摧毀它,這種心情啊,就跟那個慢相似的,前面也說過了。是啊,我們要摧伏它,所以在這個上頭假名叫煩惱我慢,我不怕煩惱,換句話說。那麼這個第三煩惱慢。
【諸作釋者雖有異說,然覺此說與論相符。】
關於前面這個解釋啊,有不同的這個祖師們不同的解釋,但是這個裡面啊比較起來像上面那個說法呀,覺得跟原來這個論啊說得最相應,最相應,所以嘛,就把這個拿來這地方啊解釋一下,說明一下,這樣的修學的話,我們精進當中啊,就能夠啊法如理的做到了,
【如是應斷希望於他,當擐誓甲願我自作,此復覺其非餘所能,唯我始能自負其任。如是見己,正修之時,令心堅固,唯應向外摧伏煩惱,不令煩惱向內摧伏。】
這是第一點,就像上面所說的這一個,根據這一點,現在的的確確這個東西啊只有我來做,只有我來做,這個你作這個你的,別人做,你得不到,只要你做了,它一定有這個功效,一定不會失去。所以有了這個了解了以後啊,自己的內心當中啊就去建立起這一個正確的認識,所以我們說心理建設,這地方叫擐誓甲,啊,擐甲精進。啊,這一東西,一定要我自己去做,啊,這決是決對不是別的人所能做的。實際上呢,別的人能做,可是對不起!別人做了以後跟你不相干啊,你的事情只有你來做,啊,只是這樣。那麼,而且必須要我親自負起這個責任來,以正確的如理的見到,這樣的一個實際狀態,然後呢,經過了思惟、觀察,不斷的修習以後啊,使得自己的內心啊產生堅固,把這個正確的認識,而且達到非常堅穩的一種狀態,在這種狀態當中啊一心一意的要摧伏煩惱,而決不讓煩惱啊來控制我們。說實在的,現在我們修行人最可憐的事情啊,說起來是說修行,修行,一天到晚在煩惱當中轉,真正最可憐的不在煩惱當中轉,什麼是煩惱大家都還不知道。我們大家再回憶一下,想想看,對不對?所以前面每一個地方都告訴我們,一開頭就告訴我們斷三過具六想,那時候聞還根本談不到,它為什麼要具六想?第一個想是什麼?說我們在長夜無明貪瞋痴三毒當中,居然沒有一個人曉得我們在三毒,在貪瞋痴當中,這第一種狀態。那麼,一步一步深入,一步一步的上來,告訴我們始終是這種狀態,乃至於我們有了正確的認識,開始修行 ,所對治的唯一的方法,一定要依著,這一個戒、定、慧三個次序。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翻到菩提道次第廣論315頁,上次,講那個精進,已經講到順著這個次第,是正式的講精進有二個 ,一個是違緣,是什麼是障礙我們精進的違緣?把它消除掉,消除了這個違緣,我們在精進之前,還 要四樣東西。順緣,幫助我們精進的,這個四樣東西,第一個─勝解力,第二個─堅固力,關於這裡,請諸位特別注意,佛法整個的中心,是菩提心,但是要想得到這圓滿結果的,最重要的是精進 ,是精進,所以,我們大家記住,一開頭的時候,特別經論上的證明當中,兩句話,你們特別注意,資糧善中,精進是第一,在積聚資糧的時候,精進是第一,還有呢?唯有精進是修學菩薩的唯一的勝因,這兩句話,「唯一」,注意,就是這個,經上面呢,反過來告訴我們,誰一有懈怠,那麼誰,就不可能修習成功,這在305頁上面,大家,請大家回過頭來看一下,305頁第六行,最末
【莊嚴經論亦云:「資糧善中。精進第一」】
在我們現在修學的過程當中,最主要的積聚資糧,而在積聚資糧當中呢,根本精進是第一,由於這個,依於這個 根本,積這個資糧之善,其他的跟著而來,如果這個沒有,其他都沒有,這是第一個,然後呢,瑜珈師地論上面是, 跳過二行,
【菩薩地云:「唯有精進是能修證菩薩善法最勝之因,餘則不爾」】
其他的不行,啊,這個是論上面,那麼經上面呢,是最後一行,海慧清問經云,反過來說,有懈怠者,懈怠就是 精進恰恰相反,那麼菩提遙遠最極遙遠,根本你就無法碰到它,
【諸懈怠者無有布施。乃至無慧,】
布施跟慧那是六度,就說,就自利方面,你有這種東西,根本沒有無法真正利益你自己,
【諸懈怠者無利他行。】
自利既不行,當然利他更談不到,那麼,下面呢,
【念任經亦云:「誰有諸煩惱,獨本謂懈怠,】
誰有煩惱,煩惱的根本在那裡,就是這個,根本唯一的,唯一的根本—懈怠,一有懈怠,一切都沒有了,這個是就我們精進一度來特別來說明一點,所以諸位同修,或者是,對整個的輪廓還並不了解,必須從頭開始,好好的注意,其次在過程當中的時候,對於這個,一步一步加深,乃至於到現在精進,這個概念必定要把握得住,有正確的認識,再才談得到修學佛法,否則所有的修行,始終都是戲論,戲論,拿我們現在來說,那是開開玩笑的,這個可並不是跟別人開玩笑,而是跟我們自己開玩笑, 而這個玩笑,不是像我們現在輕輕鬆鬆的,很輕鬆的玩笑,這個玩笑,是把我們長劫在生死苦海當中,在地獄當中燒煮,這個玩笑是萬萬開不得的,這我們必須應該了解的不要說,在沒有進入佛門談不到,進入佛門以後,如果你不認識這一點,乃至於認識了,不從這個上頭試去行持,始終是在這種狀態,這是真正對不起我們自己的事情。現在我們繼續下去,心精進的時候,堅固力,要想堅固呢,令我們誓願堅固,應該修三慢,前面已經講了二個,第一個是業慢,然後功能慢,現在呢,煩惱慢。315頁第3行,最後,
p. 315 (3)
【煩惱慢者,謂一切種輕毀煩惱,我當勝此,終不使此有勝於我,】
前面特別說明的,這個煩惱慢是什麼?就是說,「煩惱」是我們了解這是什麼,我們對這個煩惱生起高慢心來, 就是說,我不怕你,超過你,壓服你,所以在任何情況之下,輕視,這個是我們心理上面的一種概念,換句話,心理 建設,毀,要摧毀,由於這個正確的認識,建立了這個心理建設以後,進一步,在行持上面,我們真正要做到的,輕 毀這個煩惱,毀,摧毀,我應該勝過它,絕不讓煩惱勝過於我,這個就是煩惱慢的特質,下面看,
【為欲摧伏諸所治品,令心勇悍令心堅穩。】
為了要想降伏,摧毀種種所對治的,啊,我們現在對治的,無非是說,所知障,煩惱障,總的來說,「惑」「煩 惱」,就是根本,這個必須要條件,令心勇悍令心堅穩,那麼,這個地方的勇悍應該說就是精進,特質是對善所緣, 我們一定要分別善巧善惡,這個精進,不是說我勤勤懇懇努力,有很多人非常勤懇,唉,做起來比什麼人都肯做,可 是,對不起!他在懈怠當中,在煩惱當中,我們看哦!世間那個壞人,唉,那些壞人,做起殺人放火的事情來,比誰 都精進哦!就是這個樣,然後呢,我們看動物,哦,這個螞蟻是最精進哦!一天到晚,乒乒碰碰,不停的跑,所以, 單單勤勞,不是精進,精進是一定有它的特質在,就是說,正確的,如法的,如理的,一點不錯的,在這一個法上面 ,先把心理啊,建立起來,然後呢,由於這種心理呀,要亳不退怯,要能夠克服一切的困難的,這一種心情啊,跟著 身口的行為,所以這個叫精進,這一地方對這一點要首先哪,生起這勇悍之心,而把這個勇悍之心堅穩,堅是堅固絕 不動搖啊,穩就是絕不動搖,
【如云:「我當勝一切,不使誰勝我,諸佛獅子兒,應住此我慢。」若不如是而退弱者,障品雖小亦能為害。】
就是說,這種心理面是什麼?我要超勝一切,絕不為一切勝過於我,為什麼?我們現在既然在這個地方,是發心修學無上菩提,這個是的的確確是真諸佛的真子啊,這個是獅子之兒,這個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努力的,我應該住在這一點上面,住在這一點上面,假定不這樣的話,你心裡面啊,還沒有走啊,已經啊,退弱。唉呀!這麼難啊!怎麼這麼行啊,心裡面啊,這個怯弱,這樣怯弱的話,稱得上是獅子兒嗎?佛為法王,所謂獅吼,他不為一切所退,而能夠退卻一切,這個是我們必定應該如此的。所以,你一有了退卻的話,那,你什麼都做不成,就算是很小的一點障礙的話,你也沒辦法,你也沒辦法,眼前我們太多小事情,那怕叫你拿一個東西,唉呀,我站起來,就是懶得站起來,拿一個東西啊,拿一個東西啊,這一點,我們應該認識。
【如云:「若遇死毒蛇,烏亦如鵬鳥,若我太軟弱,小罪亦為損,怯劣棄功用,豈能脫匱乏。】
這個,我們真正能夠有啟發了這個大精進心的話,那任何東西都不怕,否則呢,什麼東西啊,都啊,這個會擋住我們,都會擋住我們,只要我們那個心,能夠建立起來的話,所以說,如果我們心裡面太軟弱的話,一點點小小的罪啊,都能夠啊,損害我們,都能夠啊,損害我們,上面這個死毒蛇,烏亦如鵬鳥的話,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只要能夠心理建立起來的話,你不怕它,你不怕它,它一定能夠啊,克服,它莫奈何你,你能夠克服它,這樣,本來鵬鳥,那個是最了不起的,是專門對治這個的,啊,現在呢,假定說,你的的確確能夠生起這個慢心來,所謂這個慢,不是真正的慢啊,你不怕它,你能夠克服它,這樣,換句話說,我在心理上面先建設起來,我一定要把你制伏,一定要把你殺死,再多的東西,在你看起來,亳不在乎,就是你的心理先建設起來,你就能夠啊,克服一切,否則,對不起啊,你就算是要想做,那真正的東西,你都碰不到,而是,實際上,沒有用的東西,你在這地方逞勇敢,這個東西,亳無意思,這意思就是這樣,說因為你內心上面沒辦法生起這一種精進力量,而自己退卻,自己怕,就覺得,唉呀,我很差呀,這是怯弱,一來的話,你就不可能挻起來,努力照著前面這樣去的話,啊,一切都要靠我做,我這樣做,倒是有種種的殊勝的功能,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你就沒有辦法真正的努力,既然沒有辦法在因地上面下這個正確的因,你怎麼可能得到正確的果,既然這樣的話,當然,你樣樣不如,樣樣欠缺,你怎麼可能從這個安樂當中得到圓滿的結果?反過來說,一樣東西都沒有,
【霞惹瓦云:】
那個祖師說,
【「棄法之樂,較往昔樂全無過上,於現法中若棄正法,應思當來所受諸苦無有邊際。若自不能勤加功用, 煩惱亦必 不覺悲愍,對治不說汝不能修,我自圓滿,諸佛菩薩亦不能救。」】
那麼,這個大祖師,就告訴我們這麼說,是的,我們要修學佛法,這麼大困難,說,唉呀!這麼大困難,我不行啊,所以的的確確我們說這樣啊,實在是條件不夠啦,慢慢的再來,說慢慢的再來,實際上是放下了,就不做了,那是什麼呢?棄法,捨棄正法,換句話說,不去如理修行,你所以不去如理修行,不能上進是為什麼?怕苦?反過來說,你想我找一點快樂,結果呢?你不如法行持,真正得到的快樂,如何呀?比較一下較往昔樂,說,你放掉了這個法的這個快樂並不見得好呀!並不見得好呀!但是,因為你棄捨了正法,而現在棄捨正法的原因是你怕苦,想得到快樂,結果你真的棄了苦了嗎?放掉了法以後得到快樂了嗎?沒有,這第一個,而更進一步想,將來呢?這就嚴重了,這就嚴重了,你因為捨棄掉了正法,將來受無量無邊的大苦,永遠在輪迴當中啊,這個事情嚴重啊,為什麼?為什麼是這樣?要曉得,一切法,只有一個原則,如此因感如此果,如果你在因地上面不努力去做,絕不可能有這個相應的正果出現,所以,如果我們自己不努力去用
【若能生起如前我慢,障品雖大不能為障,是故應須發起慢心。】
假定能夠生起像前面所說的這種心力,這種心力,那麼再大的障礙,對不起!它沒辦法擋礙你,沒辦法擋得住,障礙我們,所以,我們必定要發起這樣的
【如云:「若起慢功用,障大亦難勝,故心應堅固,摧伏諸罪惡。」】
所以說,假定你能夠生起像前面所說的慢的這種功能,這個功效一旦生起來,再大的障礙,它絕對不會勝過你,不會勝過你,所以在這一點修對治的精進上頭,我們心裡邊,應該有正確的認識,努力的建立起來,使它堅穩,然後靠著這個力量啊,去摧伏一切罪惡,
【若不爾者,修行之人為罪所勝,猶願戰勝三界煩惱,實為智者所恥之處。】
這一段話,值得我們每一位同修啊,再三反省,假定我們不能像前面這樣說,說我們心裡面,有這個認識,然後根據這個正確的認識,注意啊!始終是,第一個如理,你自以為懂得很多,不如理的話,那一點用處都沒有,你走錯了,還有呢?如量,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還要夠量。假定你不能這樣做,自覺得是修行,結果修了半天,為罪所勝,我們修,是修什麼?淨除一切罪垢,結果修了半天,反而增長罪過,被罪過所勝啊,還在說,我要戰勝三界煩惱,還要自立立人,這實在是很可笑,很可恥。所以,真正智者,這一個地方佛菩薩,乃至於說稍微啊明眼一點的人,看起來啊都會笑我們,都會笑我們,這千真萬確的。我們現在說起來是修學佛法的人,拿世間的標準來說,那都是高人一等的人,而佛法的特質要摧伏煩惱,然後,淨化一切罪障,然後把自己這個理路了解了以後,去幫助別人,告訴別人,自己淨化了,不為煩惱所染,然後進一步,推己及人。結果,弄了半天,現在自己都困在煩惱裡面邊,一天到晚煩煩惱惱,說要戰勝煩惱,那不是開玩笑嗎?所以
【如云:「我為罪所勝,勝三界可笑。」】
啊,笑我自己啊,都被這個罪惡所克服,居然說要想超過,要想克服這個三界,那真是可笑啊。這個最後下面說,
【此由輕毀諸煩惱故,欲為摧伏,故假名煩惱我慢。】
它所以立這個我慢這個名字並不是真的跟那個煩惱相應,跟那個慢煩惱相應,而是說,我們要摧伏這個煩惱,不被這個煩惱啊所壓服,平常我們看見煩惱,這心裡面就覺得,我不行啊,像前面所說的,唉喲,要修的佛啊,這麼個難行,要修學佛的方法又這麼做苦的事情,而時間呢又這麼長遠,唉呀!心裡想想,我不行啊,自己輕輕的怯弱,退卻了,結果呢?為煩惱所降服現在不!現在不!我絕對不怕它,把這個煩惱啊,根本不放在眼裡邊,所以這個輕,要去摧毀它,這種心情啊,就跟那個慢相似的,前面也說過了。是啊,我們要摧伏它,所以在這個上頭假名叫煩惱我慢,我不怕煩惱,換句話說。那麼這個第三煩惱慢。
【諸作釋者雖有異說,然覺此說與論相符。】
關於前面這個解釋啊,有不同的這個祖師們不同的解釋,但是這個裡面啊比較起來像上面那個說法呀,覺得跟原來這個論啊說得最相應,最相應,所以嘛,就把這個拿來這地方啊解釋一下,說明一下,這樣的修學的話,我們精進當中啊,就能夠啊法如理的做到了,
【如是應斷希望於他,當擐誓甲願我自作,此復覺其非餘所能,唯我始能自負其任。如是見己,正修之時,令心堅固,唯應向外摧伏煩惱,不令煩惱向內摧伏。】
這是第一點,就像上面所說的這一個,根據這一點,現在的的確確這個東西啊只有我來做,只有我來做,這個你作這個你的,別人做,你得不到,只要你做了,它一定有這個功效,一定不會失去。所以有了這個了解了以後啊,自己的內心當中啊就去建立起這一個正確的認識,所以我們說心理建設,這地方叫擐誓甲,啊,擐甲精進。啊,這一東西,一定要我自己去做,啊,這決是決對不是別的人所能做的。實際上呢,別的人能做,可是對不起!別人做了以後跟你不相干啊,你的事情只有你來做,啊,只是這樣。那麼,而且必須要我親自負起這個責任來,以正確的如理的見到,這樣的一個實際狀態,然後呢,經過了思惟、觀察,不斷的修習以後啊,使得自己的內心啊產生堅固,把這個正確的認識,而且達到非常堅穩的一種狀態,在這種狀態當中啊一心一意的要摧伏煩惱,而決不讓煩惱啊來控制我們。說實在的,現在我們修行人最可憐的事情啊,說起來是說修行,修行,一天到晚在煩惱當中轉,真正最可憐的不在煩惱當中轉,什麼是煩惱大家都還不知道。我們大家再回憶一下,想想看,對不對?所以前面每一個地方都告訴我們,一開頭就告訴我們斷三過具六想,那時候聞還根本談不到,它為什麼要具六想?第一個想是什麼?說我們在長夜無明貪瞋痴三毒當中,居然沒有一個人曉得我們在三毒,在貪瞋痴當中,這第一種狀態。那麼,一步一步深入,一步一步的上來,告訴我們始終是這種狀態,乃至於我們有了正確的認識,開始修行 ,所對治的唯一的方法,一定要依著,這一個戒、定、慧三個次序。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0
- 文章: 33486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33卷 B面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33卷 B面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唯一的方法一定要依著這一個戒、定、慧三個次序。而戒定慧三個次序,持戒,它不先說戒怎麼持,先告訴我們為甚麼會犯戒。犯戒的四因你們還記得不記得﹖記得記不得﹖第一個是甚麼﹖無知﹗一點都沒錯,我們根本都不知道。所以我在這個地方,是特別,說起來也可以說非常慚愧、非常痛心的,啊乃至於到以後,覺的絕大部份同修跟我犯同樣的毛病,甚麼﹖無知﹗唉呀﹗自己還覺得很修行﹗喔我一天拜多少拜、哎呀盤在那兒,可以盤盤幾個鐘頭、哎我一天念多少佛、唉一天我吃一餐,唉我早晨幾點鐘起來,晚上幾點鐘這樣,忙了個半天,真的對了嗎﹖我不能說你錯,但是真正的對錯不在這個上面判斷的。所以我們必定要瞭解,我們必定要瞭解,修行的特質是甚麼﹖目地是甚麼﹖如何修行方法﹖這一個非常重要。原因無非是要想從生死的苦海當中透脫出來,如果只想為我們自己好。小乘羅漢﹗也好,假定想幫助別人,同樣一個理由,同樣一個理由,一個只管你自己,還有要把盡法界、虛空界一切有情救出來,問題是一樣的。你的煩惱就是他們的煩惱,所以你必定要對這個問題根本解決。那麼這個痛苦的根本問題在那理呢﹖假定你不知道,說修,修些甚麼呢﹖這個很清楚、很明白,很清楚、很明白。所以有很多人修行,唉喲﹗我不怕苦﹗結果啊你雖然苦啊是無業苦行。他因為沒有把握住這一個生死的根源何在,所以在這一點上面,在這個地方要特別再提醒一下,你必定要瞭解,瞭解了以後,然後把整個的綱要輪廓認識了以後,說﹗現在曉得了啊﹗原來這個痛苦的根源是業,業的主導是惑,就是無知、無明﹗然後呢﹖真正你祇要把惑盡除了,下面的問題都解決了。那麼為了淨這個惑起見,有種種不同的方法,那個時候你拜佛,拜佛對。打坐、打坐對。念佛、念佛對。當然你起得早那更好。耶﹗反過來說,你一天到晚睡大覺也一樣,這千真萬確的事實哦﹗所以當初臨濟的弟子,是臨濟吧﹖我記不起來了,唉喔他那個盛唐的時候,禪是最發達的時候,啊那個是臨濟啊,還是記不住了,反正鐵牛很有名的禪師啊,大家到禪堂裡面瞪大了眼睛在那拼命用功,結果他老兄跑到後面去呼呼睡大覺,老師看見了說別人在那兒多用功,你在那兒睡大覺幹甚麼﹖跑去那邊一看,他根本看見老師來,理都不理。就是這樣﹗嘿結果老師說了幾句話以後,發現那個弟子對了,然後呢出來,你們看看,你們在這理自己用功,你們看看後面這個後生小伙子,你們用些甚麼功?大家覺得哎喲在那兒用了功半天不對,真的跑到後面去看看,他在那兒睡覺﹗哎喲睡覺就是真的用功喔﹗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喔﹗所以說明了這個甚麼﹖你真正的把握了這個重心,你能夠把煩腦降服,對了﹗不過這地方順便一說,我們不要說他既然這樣,那我也睡覺去了,那你就完全錯了,完全錯了﹗這是告訴我們,你必定要把握得住這重心在甚麼地方,你如果重心把握得住的話,你不管用那一種形式都對,就是這樣﹗這個是最主要的原因。所以我們在這地方特別說明,啊現在這個地方所指的,修行最重要的資量善當中,精進第一。那麼精進的特質是甚麼﹖一定是修這個善法,然後呢﹖這個精進建立起來了,摧伏煩惱,不讓那個煩惱來摧伏我們啊﹗現在我們繼續下去。
p. 316
【更思中途棄捨誓願所有過失。善思擇已,隨所作事,一切誓願悉願究竟,乃至未獲堅穩以來淨修其心。 】
我們進一步該想一想,假定說啊修了以後,中間哎呀不行不行,然後呢,唉呀不行啊,你中途退下來的話,這一個過失,這一個患害啊,那是非常厲害,非常厲害,非常嚴重啊﹗前面已經說過了,你能夠對這個道理正確地善巧思惟、觀察以後,那麼你做甚麼事情一定照著這個次第這樣去做。那樣去做的話啊,你使得你的要想做到的一定做得到,所以令我們的誓願要得到究竟,得到圓滿。所以在你還沒有有正確認識之前,以及雖然認識了,不堅固不堅穩,這一個時候努力的修學,啊努力的修學,所以乃至於沒有獲得堅穩這個心的時候,要淨修其心,淨修其心,這個地方啊,未護,應該未護,應該是未護,不過這個字我的還要去查一下看。繼續下去,第三個力,堅固力下面以後呢﹖
【發歡喜力者。如是由其猛利欲樂勝解之力,精進未生能令生起。又令已生不退之因,謂由成就堅固之力或我慢力。最初入時歡喜而入,已趣入時,於其事業不欲斷絕無飽意樂者,即歡喜 】
那麼什麼是歡喜力呢?前面說像我們前面說的這樣次第,由於引發了這個勝解,勝解的話就是對這個法的正確認 識而確定不為所動,這叫勝解。那麼既然在這個地方引發的勝解是甚麼﹖喔對善法﹗原來這東西有這麼樣的好處啊﹗ 啊到那個時候,你內心當中就產生那麼好樂之心,一心一意要在這個善法上面努力,那個心理邊產生堅強猛利的心情 。那麼這個心一生的話,這個精進沒有生起來,就生起來了,生起來了。生起來了以後,正式地去做的時候如果不堅 不穩的話,慢慢的做起來會退的。所以進一步,由於這個堅固力的話,使得生起來的精進心不退、不退。所以第一個 是生起那個心。第二個呢﹖去做的時候,內心當中堅固。還有一點,盡力去做這個事情。因為你前面有勝解之力,而 且有堅固之力,做的時候很歡喜。喔繼續不斷的向上,下面這個很重要啊,能夠對於我們所做的事業,這個事業是修 行的事業,不斷絕,啊不會中斷乃至於無飽意樂,啊一直做啊,一直覺得繼續下去的力量叫做歡喜力,這個地方講一 下,這個地方講一下。我們大部份的同修,我想大家都有這個感覺,大家覺得聽見了佛法,唉呀好啊,修行好啊,一 心一意地跑來修行,結果剛開始來的時候啊,是一鼓作氣,然後咬緊牙關,衝將進來,弄弄弄弄弄哇慢慢慢慢這個每況愈下,每況愈下,再而衰,這個氣啊衰了,三而竭,到最後啊像洩了皮球一樣,一點都沒有了。不要說歡喜,痛苦 無比就是,放嘛又放不下,提嘛又提不起。怎麼精進法,耶他現在妙了,不,不,進來的時候,固然先策發這個勝解 之力,然後呢還沒有修的時後,把那個殊勝的見解還產生非常堅穩的力量,然後呢趣入了以候就產生很歡喜的這個心 情。這個歡喜不是別的歡喜,就是說對你所修的這個內涵,就是說我們念佛,是愈念啊愈歡喜,拜佛亦然,做任何事 也是亦然。不但歡喜,而且你愈做愈歡喜,因為他好嘛!因為是愈做愈歡喜,所以你就捨不得放下,這個叫歡喜力, 這個叫歡喜力。所以古德們念佛時常常說,這句佛號念起來親切無比,親切甚麼﹖這我們人人歡喜的,唉呀覺得親切 好歡喜,如果念佛的好。別的呢﹖沒有一個例外的,修行必須要的,它並沒有把歡喜那個名詞說出來,但是正規上去 的沒有一個例外的,都有這個內涵,所以越做啊越快樂,這叫現法樂住,學禪定的,這是為甚麼他們成就的原因。我 們現在呢?說實在的,的的確確是宿有善根,宿生沒有善根不可能進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因為這個宿生的善根 ,這一世遇了緣以後啊,他策發了,然後哇!這鼓氣啊,就起來了,就像那個青蛙吹起來的時候,鼓了下面那個大大 的像個氣泡一樣,但是因為你沒有如法,不能如法的行持,所以吹吹吹吹,那個氣就後繼無力,慢慢慢慢越來越不對 ,越來越不對,越來越不對,等到出家三年,佛在天邊,再下去沒影子了。現在不是,發歡喜力,那麼假定你做這件事情,越做越歡喜,叫你放掉你捨得嗎﹖我想誰都捨不得,不要說在這個地方,在前面剛開始講的時候,道前基礎講正修的時後,曾經說過一個道理,大家還記得不記得?說讓修行做為你的朋友,不要把修行做為你的冤家,還記得嗎﹖那就是這樣,你會覺得越修行越喜歡,就像看見好朋友一樣,你看見朋友啊,就是會啊﹗大家也歡喜,就像平常我們一樣,坐在那裡上課,不一定大家開心。下了課,如果跟朋友聊起天來,聊得沒個完,為甚麼﹖歡喜嘛﹗他就有這樣的吸引的力量,唉從頭一路上面都告訴我們這個,不過呢,越向後,說得越清楚,現在在這個地方說得最透徹。這個力量我們一定要引發,如果我們真的能夠引發了這個以後,好哩﹗這個力量會源源不斷,人家看起來唉啊你這種人啊真是啊苦腦無比,可是我卻是很快樂。古人一直說貧道貧道,這是身貧道不貧。窮沒關係,那怕沒地方住,我住在樹底下,住一晚也可以,然後的的確確我沒有錢呢,討飯,討到好的固然好,討到壞的也一樣,討不到餓也不怕,這個原因就在這理,否則儘管我們出了家了,樣樣現成,弄到後來還是踏在那理,所以說應引發啊﹗那麼進一步要引發修學善法當中所得到跟法相應的法樂,這個是最重要最重要的。那麼這個法樂怎麼樣的
【應發何等無飽之理,如云:「此於所作業,如欲遊戲樂,應著其事業,喜此業無飽。」】
就像啊我們作事情一樣的,這個做事情像玩一樣。唉呀因為玩的快樂,所以是越玩越快樂,越玩是越快樂,怎麼樣啊也不覺得滿,不覺得夠,要怎麼樣好呀﹗所以我們看看佛陀的因地當中,的的確確他身身世世做這種事情,我們看起來唉呀捨頭目腦髓,他假定真把它看成苦事,誰願意做啊﹖沒有一個人願意做的,說實在話。現在真正問題在那裡呢﹖始終是這一個,所以前面在忍辱波羅蜜當中,第三個諦察法忍當中,說得很清楚,不解五趣欲樂。現在我們修行最苦腦的事情,最大的障礙,說實在的並沒有真實地瞭解佛法得特質在甚麼地方。然後呢我們聽見了一點名詞﹗摸到了一點行相,自己覺得修行,乒乒乓乓地撞進去,佛法的特質在那裡啊﹖不知道,因為你不知道,照著我自己的心裡想,唉呀我覺得我去苦行,我覺得我去念佛,我覺得我去拜佛,我覺得我去參禪,結果參禪的人啊跟兩條腿過意不去。哎呀盤了個半天啊,越盤越痛,越盤越酸,如果是大幸而克服了以後,跑了人家告訴去,喔伊我能夠盤兩個鐘頭。其實盤兩個鐘頭在幹甚麼﹖誰都不知道。最大的情況呼呼大睡,這千真萬確的事實,你不妨去看看,當然我不是說盤腿的人都是這樣,真正了不起的人都是這樣來的。所以我剛才一再地說明了這一點,一再地說明了這一點,就是我們必定要瞭解佛法的特質是甚麼,你要瞭解他的內涵,的的確確你啊有一種無上的妙樂在裡頭,這個就是歡喜力。你如果能夠這樣做的話,啊!不要說啊,在那個地方盤兩個小時、二十個小時,前面說的,時間長不是害怕的原因對不對﹖痛苦才是﹗一分鐘的痛苦都受不了,快樂的時候,如果是快樂的話,我們就怕時間短呢,越長越好呀﹖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這地方,我們特別要有的認識。所以在修其因三業不似無飽,不對,不對,這個我們還沒說到那地方,其次無飽
【謂應勵力發起喜心,如同小兒遊戲之業,無飽足心。又如樂果無所飽滿,其因之葉亦應無飽。如諸俗人於安樂果能不能得,尚有猶預且策勵轉,況行此業決定能生安樂之果。】
下面說的,所以對這個地方我們應該努力啟發這個歡喜之心。歡喜什麼﹖法、跟法相應。那個就像小孩子啊玩的事情,這小孩子玩的事情啊,他永遠沒有飽滿的,趴在那個地上,你別看他,你叫他進來啊,他也不願意,唉呀苦苦惱惱、拖拖拉拉的,其實啊我們現在啊,我們現在都是這樣,唉呀我們說起來真是可憐,我們在世間的標準來衡量是大人,拿佛法的標準來說,哇我們能夠像小孩子已經不錯了喔,我們像小孩已經不錯了喔,我們在長夜無明當中,夢都沒有醒啊,眼睛都沒開啊,不曉得在忙些什麼啊﹖所以啊我們現在啊應該對我們的佛法努力歡喜,所以第一個,一定先把佛的圓滿的這種狀態讓我們認識,說啊你這麼做呀有什麼殊勝的大利益,不這樣做呀,有什麼絕大的禍害,因為這樣的是非好惡,有了一個圓滿的比較以後,那個時候,我們一心一意要得到這個快樂的果,實際上這。的的確確是我們人人所要的,沒有一個人例外的,說你活在世界上要什麼﹖我要找苦,沒有一個人。修學佛法的人固然是,所有世間沒有一個人。做生意,那怕強盜,他為什麼要這樣去做啊﹖快樂嘛很簡單啊﹗不同的是﹗他沒有瞭解真正的苦樂的因果,是不如理如此而已。對這個究竟的果是一樣的。所以現在既然我們了解了要得到這個圓滿快樂的果,這個果是我們只嫌少不嫌多,那麼既然如此的話,你要想得到圓滿的果,幹什麼﹖我們瞭解一定要在圓滿的因上面去下,由這樣一分因,必定感這樣一分的果,既然你對這快樂的果啊不嫌多只嫌少的話,你在下這個圓滿果的因,這個業因上頭也應該如此,是亦應無飽。現在我們退一步來說,這世間的俗人,忙這些事情啊,這樣忙完了半天,是不是真正能得到安樂的果啊﹖他還不一定耶﹗但是他還拼命努力,這是千真萬確的。世間人作生意,然後呢種田,在春天種下去他不能保證說今年的秋天一定有收成耶,喔萬一來陣颱風,喔萬一病虫害,萬一什麼﹗作生意人萬一到那個時候,市場上面尤其是現在這裡有什麼風暴,喔他不管﹗大家拼命努力去作,而我們現在修學佛法的人,由於前面的這樣的認真的修學,跟隨善知識,如理去瞭解,經過我們的理智的抉擇辨別,千真萬確,確定有這個果,那麼我們會不努力在業因上面嗎﹖當然絕對應該努力,這是可以肯定的。所以說來說去,修學佛法始終有一樣最重要的,正知見。所以佛在任何地方都說,佛法的中心是什麼?正見,八正道,正見真正的佛法的中心是八正道,沒有一個例外的。持戒,持戒的重要是什麼﹖正見,所以我們六和合的僧團當中,第一個,見和,這是非常重要的,那麼這個地方也是如此。我們得到了這個正確的認識以後,就覺得唷﹗你這樣做一定得到圓滿的果報。反過來說,你為了要求這樣的圓滿的果報,那麼一定要在這因地上面認真地做
【如云:「成樂否無定,尚為樂作業,若業定感樂,不修云何樂。】
世間那些事情啊忙了半天,是不是一定得到快樂啊﹖還不一定啊﹗還不一定啊﹗尚且啊為了這種事情而忙了個不得了,而且很樂意的去做。現在呢我們所造的這種業因啊,是一定能夠感得樂果的,啊在這種情況之下,你不去修的話,你怎麼會快樂呢﹖就像作生意的一樣,明明曉得這個東西做出去的話賺錢的,結果你眼看著別人在那兒賺大錢,你停在那裡心裡面實在過意不去,對不對﹖我們人人可以瞭解到的,啊人人可以瞭解到的事情。喔說現在眼前哪那個錢喔,奉送給別人,不送給你,唉呀你心裡面過意不去,那個錢並不快樂,可是你曉得那個錢可以換得你要的快樂,啊所以你得到那個錢,說來了個快樂。現在我們也是一樣啊,我們對佛法確定曉得能夠得到快樂的。這樣,所以如果不在這上面因地當中下的話,你心裡面應該為這個難過呀﹗所以你只要真正得到正見的話,是必然有的現象,所以我們現在說,哎呀要修行啊,就覺得提不起來,原因是什麼﹖就是這個正見未得。如果你把那個正見產生了很正確的認識的話,你看的很清楚,何況前面後面一再告訴我們不要等到那個果出現,就在那個因地當中你去作的時後,那個時後已經本身快樂了,何況還有大果在後頭,而這個大果是更大的快樂。說來說去始終有一個問題,啊缺少正確的認識,缺少正確的認識。所以我在黑板上面特別把這個五礙始終寫在上頭,你們常常提。第四個缺隨順教,跟那個正法相應的完整的如理的教授不夠,沒有乃至於不夠。最後一個呢雖然有了,但是呢你去修的時
【又以此理亦不應飽足。如云:「諸欲如刀蜜,尚且無飽足,況福感樂果,寂靜何故飽。」如鋒刀蜜雖亦略有甜味 可嘗,但若舔之必能割舌,可愛欲塵雖與現前少分安樂,然生現後極大痛苦,其受用者尚無飽足。況諸資糧能與無罪現前久遠無邊安樂,何應飽足。】
這個不但得到快樂,而且這個快樂還不應該飽足,不應該得到了啊可以了,可以了。不可以﹗為什麼呀﹖下面說就像刀上的蜜,刀頭的蜜。我們對刀上的蜜都不飽足的,刀上的蜜那是好危險,而且又是一點點,現在我們修學佛法,這個所感的果報是寂靜的,不但沒有危險,而且是絕對圓滿。所以下面說啊,刀頭這個蜜啊雖然有點甜味,但是你舔它,一定把你的舌頭割掉。現在世間上面很多這種塵欲,看起來蠻可愛,眼前好像有一點點安樂,但是後面生絕大,厚的痛苦的果報。而我們對這個事情尚且沒有飽足,我想這是我們人人感受得到的,我們到了冬天,睡在這個被窩裡面很舒服,可是到了夏天吹涼風很舒服,跑到廚房裡去嘛,吃起來又放不下,聊起天來,教你不聊還覺得不行,這種事情,眼前是一點點的快樂,而且將來有無邊的大痛苦,我們從來沒有感覺飽滿過,千真萬確的事實。不管什麼眼前的這些事情,而我們修學佛法,積集這個資量啊,能夠得到無罪,它總是反顯的,它反顯的有個原因,一切的過失都沒有的,只有好處,這個好處包括兩方面,不但究竟圓滿,而且眼前又好。反過來說,眼前已經好的,就後是更好的,無量無邊,對這樣的,怎麼我們會覺得說啊夠了,夠了,不應該﹗這個才是我們應該努力無飽的,永遠追求下去的。
【如是思已,應當發生無飽意樂,故為圓滿所修善業,乃至未生如日中時,日熾諸象趣向可意蓮池之心,應善修習。】
這樣的善巧思惟了以後,我們第三個不但要歡喜,而且對這個歡喜要無飽,這個意樂就是內心當中,不夠﹗不夠,越多越好,越多越好。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唯一的方法一定要依著這一個戒、定、慧三個次序。而戒定慧三個次序,持戒,它不先說戒怎麼持,先告訴我們為甚麼會犯戒。犯戒的四因你們還記得不記得﹖記得記不得﹖第一個是甚麼﹖無知﹗一點都沒錯,我們根本都不知道。所以我在這個地方,是特別,說起來也可以說非常慚愧、非常痛心的,啊乃至於到以後,覺的絕大部份同修跟我犯同樣的毛病,甚麼﹖無知﹗唉呀﹗自己還覺得很修行﹗喔我一天拜多少拜、哎呀盤在那兒,可以盤盤幾個鐘頭、哎我一天念多少佛、唉一天我吃一餐,唉我早晨幾點鐘起來,晚上幾點鐘這樣,忙了個半天,真的對了嗎﹖我不能說你錯,但是真正的對錯不在這個上面判斷的。所以我們必定要瞭解,我們必定要瞭解,修行的特質是甚麼﹖目地是甚麼﹖如何修行方法﹖這一個非常重要。原因無非是要想從生死的苦海當中透脫出來,如果只想為我們自己好。小乘羅漢﹗也好,假定想幫助別人,同樣一個理由,同樣一個理由,一個只管你自己,還有要把盡法界、虛空界一切有情救出來,問題是一樣的。你的煩惱就是他們的煩惱,所以你必定要對這個問題根本解決。那麼這個痛苦的根本問題在那理呢﹖假定你不知道,說修,修些甚麼呢﹖這個很清楚、很明白,很清楚、很明白。所以有很多人修行,唉喲﹗我不怕苦﹗結果啊你雖然苦啊是無業苦行。他因為沒有把握住這一個生死的根源何在,所以在這一點上面,在這個地方要特別再提醒一下,你必定要瞭解,瞭解了以後,然後把整個的綱要輪廓認識了以後,說﹗現在曉得了啊﹗原來這個痛苦的根源是業,業的主導是惑,就是無知、無明﹗然後呢﹖真正你祇要把惑盡除了,下面的問題都解決了。那麼為了淨這個惑起見,有種種不同的方法,那個時候你拜佛,拜佛對。打坐、打坐對。念佛、念佛對。當然你起得早那更好。耶﹗反過來說,你一天到晚睡大覺也一樣,這千真萬確的事實哦﹗所以當初臨濟的弟子,是臨濟吧﹖我記不起來了,唉喔他那個盛唐的時候,禪是最發達的時候,啊那個是臨濟啊,還是記不住了,反正鐵牛很有名的禪師啊,大家到禪堂裡面瞪大了眼睛在那拼命用功,結果他老兄跑到後面去呼呼睡大覺,老師看見了說別人在那兒多用功,你在那兒睡大覺幹甚麼﹖跑去那邊一看,他根本看見老師來,理都不理。就是這樣﹗嘿結果老師說了幾句話以後,發現那個弟子對了,然後呢出來,你們看看,你們在這理自己用功,你們看看後面這個後生小伙子,你們用些甚麼功?大家覺得哎喲在那兒用了功半天不對,真的跑到後面去看看,他在那兒睡覺﹗哎喲睡覺就是真的用功喔﹗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喔﹗所以說明了這個甚麼﹖你真正的把握了這個重心,你能夠把煩腦降服,對了﹗不過這地方順便一說,我們不要說他既然這樣,那我也睡覺去了,那你就完全錯了,完全錯了﹗這是告訴我們,你必定要把握得住這重心在甚麼地方,你如果重心把握得住的話,你不管用那一種形式都對,就是這樣﹗這個是最主要的原因。所以我們在這地方特別說明,啊現在這個地方所指的,修行最重要的資量善當中,精進第一。那麼精進的特質是甚麼﹖一定是修這個善法,然後呢﹖這個精進建立起來了,摧伏煩惱,不讓那個煩惱來摧伏我們啊﹗現在我們繼續下去。
p. 316
【更思中途棄捨誓願所有過失。善思擇已,隨所作事,一切誓願悉願究竟,乃至未獲堅穩以來淨修其心。 】
我們進一步該想一想,假定說啊修了以後,中間哎呀不行不行,然後呢,唉呀不行啊,你中途退下來的話,這一個過失,這一個患害啊,那是非常厲害,非常厲害,非常嚴重啊﹗前面已經說過了,你能夠對這個道理正確地善巧思惟、觀察以後,那麼你做甚麼事情一定照著這個次第這樣去做。那樣去做的話啊,你使得你的要想做到的一定做得到,所以令我們的誓願要得到究竟,得到圓滿。所以在你還沒有有正確認識之前,以及雖然認識了,不堅固不堅穩,這一個時候努力的修學,啊努力的修學,所以乃至於沒有獲得堅穩這個心的時候,要淨修其心,淨修其心,這個地方啊,未護,應該未護,應該是未護,不過這個字我的還要去查一下看。繼續下去,第三個力,堅固力下面以後呢﹖
【發歡喜力者。如是由其猛利欲樂勝解之力,精進未生能令生起。又令已生不退之因,謂由成就堅固之力或我慢力。最初入時歡喜而入,已趣入時,於其事業不欲斷絕無飽意樂者,即歡喜 】
那麼什麼是歡喜力呢?前面說像我們前面說的這樣次第,由於引發了這個勝解,勝解的話就是對這個法的正確認 識而確定不為所動,這叫勝解。那麼既然在這個地方引發的勝解是甚麼﹖喔對善法﹗原來這東西有這麼樣的好處啊﹗ 啊到那個時候,你內心當中就產生那麼好樂之心,一心一意要在這個善法上面努力,那個心理邊產生堅強猛利的心情 。那麼這個心一生的話,這個精進沒有生起來,就生起來了,生起來了。生起來了以後,正式地去做的時候如果不堅 不穩的話,慢慢的做起來會退的。所以進一步,由於這個堅固力的話,使得生起來的精進心不退、不退。所以第一個 是生起那個心。第二個呢﹖去做的時候,內心當中堅固。還有一點,盡力去做這個事情。因為你前面有勝解之力,而 且有堅固之力,做的時候很歡喜。喔繼續不斷的向上,下面這個很重要啊,能夠對於我們所做的事業,這個事業是修 行的事業,不斷絕,啊不會中斷乃至於無飽意樂,啊一直做啊,一直覺得繼續下去的力量叫做歡喜力,這個地方講一 下,這個地方講一下。我們大部份的同修,我想大家都有這個感覺,大家覺得聽見了佛法,唉呀好啊,修行好啊,一 心一意地跑來修行,結果剛開始來的時候啊,是一鼓作氣,然後咬緊牙關,衝將進來,弄弄弄弄弄哇慢慢慢慢這個每況愈下,每況愈下,再而衰,這個氣啊衰了,三而竭,到最後啊像洩了皮球一樣,一點都沒有了。不要說歡喜,痛苦 無比就是,放嘛又放不下,提嘛又提不起。怎麼精進法,耶他現在妙了,不,不,進來的時候,固然先策發這個勝解 之力,然後呢還沒有修的時後,把那個殊勝的見解還產生非常堅穩的力量,然後呢趣入了以候就產生很歡喜的這個心 情。這個歡喜不是別的歡喜,就是說對你所修的這個內涵,就是說我們念佛,是愈念啊愈歡喜,拜佛亦然,做任何事 也是亦然。不但歡喜,而且你愈做愈歡喜,因為他好嘛!因為是愈做愈歡喜,所以你就捨不得放下,這個叫歡喜力, 這個叫歡喜力。所以古德們念佛時常常說,這句佛號念起來親切無比,親切甚麼﹖這我們人人歡喜的,唉呀覺得親切 好歡喜,如果念佛的好。別的呢﹖沒有一個例外的,修行必須要的,它並沒有把歡喜那個名詞說出來,但是正規上去 的沒有一個例外的,都有這個內涵,所以越做啊越快樂,這叫現法樂住,學禪定的,這是為甚麼他們成就的原因。我 們現在呢?說實在的,的的確確是宿有善根,宿生沒有善根不可能進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因為這個宿生的善根 ,這一世遇了緣以後啊,他策發了,然後哇!這鼓氣啊,就起來了,就像那個青蛙吹起來的時候,鼓了下面那個大大 的像個氣泡一樣,但是因為你沒有如法,不能如法的行持,所以吹吹吹吹,那個氣就後繼無力,慢慢慢慢越來越不對 ,越來越不對,越來越不對,等到出家三年,佛在天邊,再下去沒影子了。現在不是,發歡喜力,那麼假定你做這件事情,越做越歡喜,叫你放掉你捨得嗎﹖我想誰都捨不得,不要說在這個地方,在前面剛開始講的時候,道前基礎講正修的時後,曾經說過一個道理,大家還記得不記得?說讓修行做為你的朋友,不要把修行做為你的冤家,還記得嗎﹖那就是這樣,你會覺得越修行越喜歡,就像看見好朋友一樣,你看見朋友啊,就是會啊﹗大家也歡喜,就像平常我們一樣,坐在那裡上課,不一定大家開心。下了課,如果跟朋友聊起天來,聊得沒個完,為甚麼﹖歡喜嘛﹗他就有這樣的吸引的力量,唉從頭一路上面都告訴我們這個,不過呢,越向後,說得越清楚,現在在這個地方說得最透徹。這個力量我們一定要引發,如果我們真的能夠引發了這個以後,好哩﹗這個力量會源源不斷,人家看起來唉啊你這種人啊真是啊苦腦無比,可是我卻是很快樂。古人一直說貧道貧道,這是身貧道不貧。窮沒關係,那怕沒地方住,我住在樹底下,住一晚也可以,然後的的確確我沒有錢呢,討飯,討到好的固然好,討到壞的也一樣,討不到餓也不怕,這個原因就在這理,否則儘管我們出了家了,樣樣現成,弄到後來還是踏在那理,所以說應引發啊﹗那麼進一步要引發修學善法當中所得到跟法相應的法樂,這個是最重要最重要的。那麼這個法樂怎麼樣的
【應發何等無飽之理,如云:「此於所作業,如欲遊戲樂,應著其事業,喜此業無飽。」】
就像啊我們作事情一樣的,這個做事情像玩一樣。唉呀因為玩的快樂,所以是越玩越快樂,越玩是越快樂,怎麼樣啊也不覺得滿,不覺得夠,要怎麼樣好呀﹗所以我們看看佛陀的因地當中,的的確確他身身世世做這種事情,我們看起來唉呀捨頭目腦髓,他假定真把它看成苦事,誰願意做啊﹖沒有一個人願意做的,說實在話。現在真正問題在那裡呢﹖始終是這一個,所以前面在忍辱波羅蜜當中,第三個諦察法忍當中,說得很清楚,不解五趣欲樂。現在我們修行最苦腦的事情,最大的障礙,說實在的並沒有真實地瞭解佛法得特質在甚麼地方。然後呢我們聽見了一點名詞﹗摸到了一點行相,自己覺得修行,乒乒乓乓地撞進去,佛法的特質在那裡啊﹖不知道,因為你不知道,照著我自己的心裡想,唉呀我覺得我去苦行,我覺得我去念佛,我覺得我去拜佛,我覺得我去參禪,結果參禪的人啊跟兩條腿過意不去。哎呀盤了個半天啊,越盤越痛,越盤越酸,如果是大幸而克服了以後,跑了人家告訴去,喔伊我能夠盤兩個鐘頭。其實盤兩個鐘頭在幹甚麼﹖誰都不知道。最大的情況呼呼大睡,這千真萬確的事實,你不妨去看看,當然我不是說盤腿的人都是這樣,真正了不起的人都是這樣來的。所以我剛才一再地說明了這一點,一再地說明了這一點,就是我們必定要瞭解佛法的特質是甚麼,你要瞭解他的內涵,的的確確你啊有一種無上的妙樂在裡頭,這個就是歡喜力。你如果能夠這樣做的話,啊!不要說啊,在那個地方盤兩個小時、二十個小時,前面說的,時間長不是害怕的原因對不對﹖痛苦才是﹗一分鐘的痛苦都受不了,快樂的時候,如果是快樂的話,我們就怕時間短呢,越長越好呀﹖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這地方,我們特別要有的認識。所以在修其因三業不似無飽,不對,不對,這個我們還沒說到那地方,其次無飽
【謂應勵力發起喜心,如同小兒遊戲之業,無飽足心。又如樂果無所飽滿,其因之葉亦應無飽。如諸俗人於安樂果能不能得,尚有猶預且策勵轉,況行此業決定能生安樂之果。】
下面說的,所以對這個地方我們應該努力啟發這個歡喜之心。歡喜什麼﹖法、跟法相應。那個就像小孩子啊玩的事情,這小孩子玩的事情啊,他永遠沒有飽滿的,趴在那個地上,你別看他,你叫他進來啊,他也不願意,唉呀苦苦惱惱、拖拖拉拉的,其實啊我們現在啊,我們現在都是這樣,唉呀我們說起來真是可憐,我們在世間的標準來衡量是大人,拿佛法的標準來說,哇我們能夠像小孩子已經不錯了喔,我們像小孩已經不錯了喔,我們在長夜無明當中,夢都沒有醒啊,眼睛都沒開啊,不曉得在忙些什麼啊﹖所以啊我們現在啊應該對我們的佛法努力歡喜,所以第一個,一定先把佛的圓滿的這種狀態讓我們認識,說啊你這麼做呀有什麼殊勝的大利益,不這樣做呀,有什麼絕大的禍害,因為這樣的是非好惡,有了一個圓滿的比較以後,那個時候,我們一心一意要得到這個快樂的果,實際上這。的的確確是我們人人所要的,沒有一個人例外的,說你活在世界上要什麼﹖我要找苦,沒有一個人。修學佛法的人固然是,所有世間沒有一個人。做生意,那怕強盜,他為什麼要這樣去做啊﹖快樂嘛很簡單啊﹗不同的是﹗他沒有瞭解真正的苦樂的因果,是不如理如此而已。對這個究竟的果是一樣的。所以現在既然我們了解了要得到這個圓滿快樂的果,這個果是我們只嫌少不嫌多,那麼既然如此的話,你要想得到圓滿的果,幹什麼﹖我們瞭解一定要在圓滿的因上面去下,由這樣一分因,必定感這樣一分的果,既然你對這快樂的果啊不嫌多只嫌少的話,你在下這個圓滿果的因,這個業因上頭也應該如此,是亦應無飽。現在我們退一步來說,這世間的俗人,忙這些事情啊,這樣忙完了半天,是不是真正能得到安樂的果啊﹖他還不一定耶﹗但是他還拼命努力,這是千真萬確的。世間人作生意,然後呢種田,在春天種下去他不能保證說今年的秋天一定有收成耶,喔萬一來陣颱風,喔萬一病虫害,萬一什麼﹗作生意人萬一到那個時候,市場上面尤其是現在這裡有什麼風暴,喔他不管﹗大家拼命努力去作,而我們現在修學佛法的人,由於前面的這樣的認真的修學,跟隨善知識,如理去瞭解,經過我們的理智的抉擇辨別,千真萬確,確定有這個果,那麼我們會不努力在業因上面嗎﹖當然絕對應該努力,這是可以肯定的。所以說來說去,修學佛法始終有一樣最重要的,正知見。所以佛在任何地方都說,佛法的中心是什麼?正見,八正道,正見真正的佛法的中心是八正道,沒有一個例外的。持戒,持戒的重要是什麼﹖正見,所以我們六和合的僧團當中,第一個,見和,這是非常重要的,那麼這個地方也是如此。我們得到了這個正確的認識以後,就覺得唷﹗你這樣做一定得到圓滿的果報。反過來說,你為了要求這樣的圓滿的果報,那麼一定要在這因地上面認真地做
【如云:「成樂否無定,尚為樂作業,若業定感樂,不修云何樂。】
世間那些事情啊忙了半天,是不是一定得到快樂啊﹖還不一定啊﹗還不一定啊﹗尚且啊為了這種事情而忙了個不得了,而且很樂意的去做。現在呢我們所造的這種業因啊,是一定能夠感得樂果的,啊在這種情況之下,你不去修的話,你怎麼會快樂呢﹖就像作生意的一樣,明明曉得這個東西做出去的話賺錢的,結果你眼看著別人在那兒賺大錢,你停在那裡心裡面實在過意不去,對不對﹖我們人人可以瞭解到的,啊人人可以瞭解到的事情。喔說現在眼前哪那個錢喔,奉送給別人,不送給你,唉呀你心裡面過意不去,那個錢並不快樂,可是你曉得那個錢可以換得你要的快樂,啊所以你得到那個錢,說來了個快樂。現在我們也是一樣啊,我們對佛法確定曉得能夠得到快樂的。這樣,所以如果不在這上面因地當中下的話,你心裡面應該為這個難過呀﹗所以你只要真正得到正見的話,是必然有的現象,所以我們現在說,哎呀要修行啊,就覺得提不起來,原因是什麼﹖就是這個正見未得。如果你把那個正見產生了很正確的認識的話,你看的很清楚,何況前面後面一再告訴我們不要等到那個果出現,就在那個因地當中你去作的時後,那個時後已經本身快樂了,何況還有大果在後頭,而這個大果是更大的快樂。說來說去始終有一個問題,啊缺少正確的認識,缺少正確的認識。所以我在黑板上面特別把這個五礙始終寫在上頭,你們常常提。第四個缺隨順教,跟那個正法相應的完整的如理的教授不夠,沒有乃至於不夠。最後一個呢雖然有了,但是呢你去修的時
【又以此理亦不應飽足。如云:「諸欲如刀蜜,尚且無飽足,況福感樂果,寂靜何故飽。」如鋒刀蜜雖亦略有甜味 可嘗,但若舔之必能割舌,可愛欲塵雖與現前少分安樂,然生現後極大痛苦,其受用者尚無飽足。況諸資糧能與無罪現前久遠無邊安樂,何應飽足。】
這個不但得到快樂,而且這個快樂還不應該飽足,不應該得到了啊可以了,可以了。不可以﹗為什麼呀﹖下面說就像刀上的蜜,刀頭的蜜。我們對刀上的蜜都不飽足的,刀上的蜜那是好危險,而且又是一點點,現在我們修學佛法,這個所感的果報是寂靜的,不但沒有危險,而且是絕對圓滿。所以下面說啊,刀頭這個蜜啊雖然有點甜味,但是你舔它,一定把你的舌頭割掉。現在世間上面很多這種塵欲,看起來蠻可愛,眼前好像有一點點安樂,但是後面生絕大,厚的痛苦的果報。而我們對這個事情尚且沒有飽足,我想這是我們人人感受得到的,我們到了冬天,睡在這個被窩裡面很舒服,可是到了夏天吹涼風很舒服,跑到廚房裡去嘛,吃起來又放不下,聊起天來,教你不聊還覺得不行,這種事情,眼前是一點點的快樂,而且將來有無邊的大痛苦,我們從來沒有感覺飽滿過,千真萬確的事實。不管什麼眼前的這些事情,而我們修學佛法,積集這個資量啊,能夠得到無罪,它總是反顯的,它反顯的有個原因,一切的過失都沒有的,只有好處,這個好處包括兩方面,不但究竟圓滿,而且眼前又好。反過來說,眼前已經好的,就後是更好的,無量無邊,對這樣的,怎麼我們會覺得說啊夠了,夠了,不應該﹗這個才是我們應該努力無飽的,永遠追求下去的。
【如是思已,應當發生無飽意樂,故為圓滿所修善業,乃至未生如日中時,日熾諸象趣向可意蓮池之心,應善修習。】
這樣的善巧思惟了以後,我們第三個不但要歡喜,而且對這個歡喜要無飽,這個意樂就是內心當中,不夠﹗不夠,越多越好,越多越好。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0
- 文章: 33486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34卷 A面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34卷 A面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後啊!我們第三個啊!不但要歡喜,而且對這個歡喜阿!要無飽,這個意樂就是內心當中啊,不夠不夠,愈多 愈好,愈多愈好,所以對我們所修的圓滿的事業,就像什麼樣呢?就像這個這個印度啊,哎啊這個天氣熱得個不得了 ,啊說那個象啊,那個皮又厚,被那個太陽曬得啊,啊哎所以啊,跑到那個什麼可意蓮池,啊,那個地方啊不但哪水 清涼,而且啊那個這個所謂啊,花又美麗又清涼又美麗啊,就他太陽曬得啊,無可奈何的時候,跑到那個地方,那種 心情,只要這種心情還沒有生起來,我們一直努力的修學,等到你修學了以後,有了這種心情啊,自然而然,一直為 這個心情啊推動你去努力。
【如云:「為圓滿業故,如日中熾象,遇池而入池,亦應趣其業。」】
我們為了求得圓滿的這個啊,應啊,為了求圓滿的果,那麼忙這個圓滿的業因的時候啊,就像什麼啊,就像上面 說的這個故事一樣,太陽日正當中的,被曬那個太陽,跑到一個這麼清涼美好的蓮池當中,啊心裡面也應該這樣去做 ,也應該這樣去做,總之這一點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你有了這個力量的話,修學佛法自然解決,不過到這裡啊有 一個問題,大家說啊哎聽來是很好,可是啊修起來為什麼心裡始終是苦苦惱惱,這個快樂生不起來呢?原因是什麼? 很多,但是呢最主要的我們要了解,第一個根本因要把握住,有了這個根本因,進一步是圓滿因,什麼是根本因啊? 正知見,你必定要對佛法有正確的認識,這樣,而這個事情啊,還是靠什麼啊,靠我們宿生的善根,的的確確的。我 們今天有幸而接觸了佛法以後啊,這個剛進來的時候,這個力量都很強,一鼓作氣,那麼這個作氣呢,還要看個人的 善根,有很多人善根足啊,他可以維持很久,善根差,維持就不久了。如果說我們諸位修學佛法,的的確確上了道, 越修越快樂,那是對了。不過這個快樂啊,一定要拿教理來衡量喔,所以佛法始終是什麼?最重要的正知見,這個正 知見啊,一定是以無垢的經論的教理作為衡準的,你得到了這個正確的認識以後,因為你們所了解修學的內涵,然後 呢,照著這樣去做,從善知識那裡,所以必定要善知識的話,就是他是個經驗過來人,然後呢聽聞正確的方法,聽聞 的時候雖然你沒有體會得到,可是你一聽覺得喔!對啊,有道理,有道理,所以這個還要靠你呀自己的如理的思擇, 不是聽完了書本一合放在那裡,那沒有用,這佛說得非常清楚,佛的信心叫淨信,什麼叫淨信啊?淨字的特質是什麼 啊?哪就是這個,他的的確確不是說啊誰告訴你相信他,如果說你沒有如理抉擇的話,這個人告訴你這樣那個人告訴 你這樣,到那個時候啊害了,那就害了,一貫道也是,盧勝彥也是,你跟著那一個對啊?跑到佛法門當中就算你走對 了,他叫念佛的說念佛的好,參禪的說參禪的好,你也是莫奈何。上面啊說到這個歡喜力的這個心情啊,這是一件非 常重要的事情,非常重要的事情,總之我們哪要使得自己的內心啊對佛法有了認識以後,然後呢你呀去如理思惟如理 體驗,到時候自然而然啊你會生起跟這個法相應的,那麼關於這個道理呢,我想我不必多講,啊,你們啊就把前面所 說的很多這種事實啊,來在內心當中,深深的啊策勵自己,遵照那個次第,萬一到這個地方還了解的不清楚,那麼照 前面去找,反過來當這個地方深的地方,你有了正確的認識,前面的淺近的地方啊,自然都一一迎刃而解,因為這樣 啊所以啊,你是愈學啊是愈快樂,愈修是愈高興,就這樣,愈修是愈高興,那麼這個就是說,當我們啊正式進入以後 ,對於我們所修的佛法,能夠繼續不斷的力量是歡喜力,而對於這個歡喜力啊,永無飽足之感,永無飽足之感,我們 平常說乃至菩提,乃至於到成就菩提了,一直要做,這個這句話下面,你們不要誤解,以為到了菩提就不要做了,到 了菩提成了佛果以後啊,他永遠以這個無限大相應的這種精進力,他不要,任運的就是這樣,所以十八不共法當中啊 ,精進無間,他那個精進達到了頂點以後嘿,,卻是永遠以這種大精進力量上前,這個是理論是如此,我們看看事實 呢?呶,不是嗎?佛在世的時候,他為老比丘穿針,伺候病人,處處地方說明這個事情,哦一個年紀老的比丘啊,補 衣服啊看不見啊,哎啊這針怎麼穿也穿不過去啊,他就說,啊呀,我現在年紀大了,這個看不見了,哪一個人幫幫我 忙啊,佛聽見了馬上過去,啊然後呢,啊哎,你不行啊我幫你忙,這個老比丘一下,什麼?佛來給他穿啊,不可以不 可以,他馬上啊就給他穿,有一趟啊佛在那兒生病了,那麼不大舒服啊,在那兒休息,那麼阿難啊為那個新來的新戒 的年輕比丘們講說,講到精進兩個字啊,佛就雖然病了就坐起來,他說阿難你在那兒講精進啊,阿難說是是是,他聽 見了無比的歡喜,這個處處地方說明什麼?無飽意樂,不要說行,乃至於聽見這個名詞啊,就歡喜,說我們前面啊,曾經說過,入行論上面告訴我們,困難不應退皆以修力成,先聞名生畏,後無彼不樂,大家還記得這個偈子吧,這個困難啊不應該退,這個退啊,決對不是被困難而退,為什麼呀,真正重要的不在困難不困難,而真正重要的在應該不應該,你如果正確的了解了以後,說這才是應該做的,應該做的事情啊你不要怕;你只要是如理的去修習,一定能夠成就,就像平常事情,先頭你聽見他的名字就害怕的要命!到後來沒有他啊,你還少不了了,我常常舉一個比喻說辣椒,第一次嚐到那個辣椒,吐了個半天,用水弄了個半天,我自己怎麼樣我忘記掉了,容或有容或沒有,可是我的的確確看見那小弟弟們,吃了個辣椒,弄了個水哈了半天,唉哦!苦啊!鬧啊,唉,但是等他長大了,沒有辣椒沒有味道,就是這個樣子,所以我們現在也是那樣,儘管開頭有困難,你只要如理去做,到後來啊,哇,不要說去做的時候你歡喜得不得了,一聽見這個名字,你在病當中都坐起來,那是誰啊,佛,他親自告訴我們,這件事情這麼個好法,想想看,你有這樣的精進力量,那一樣事情做不成功啊!現在說實在的,我們為了這種世間的小小利益,忙得是啊放不下,這個放不下,這事情前面一再說的,這個啊眼前的小利,將來 究竟有沒有結果都放不下,何況這個佛法,最可憐的,始終前面告訴我們的,啊,這些一步一步的如理的這樣上來, 那麼這樣,雖然無飽足,唉,妙了雖然無飽足啊,他下面還告訴你啊,雖然你無飽足啊,又要停一下,現在養成我們 沒有修的時候啊,他叫我們趕快站起來,要努力,真正修的時候,他還很巧妙的告訴你們暫止息,你啊還要休息休息,不過這個休息啊是暫時的,下面看,
p. 317
【暫止息力者。發勤精進身心疲勞須暫止息,】
這個暫止息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從前面,從勝解開始,然後由於勝解得堅固,而歡喜行持的時候,策發我們努力去做,那個時候去做的時候,我們身心都會疲勞,當這個時候的他要休息,要休息的, 一直要等到你身心完全調柔了,完全調柔了,跟定慧完全相應了,那個時候自然任運是無功用行,為什麼要這樣呀, 它下面解釋這個道理,
【若不爾者則極厭離,能障後時發精進故。】
就說假定你不休息那麼弄到後來啊,你感覺得疲倦的不得了,因為疲倦啊,所以你心裡面是厭煩,因為厭煩,你就遠離精進,因為遠離了精進,以後就沒辦法認真修行了,所以這修行這東西,的確是要得其善巧,使得我們愈修愈快樂,我們上面剛才講的那些事情啊,就真是可憐啊,靠宿生的善根推動我們,結果我們進來了以後沒有得到如理的方法,是愈修愈苦,善根深厚一點的還咬緊牙關,可是一點味道都沒得,啊,這個是好可惜的事情,現在呢?得到了歡喜呀!他還要讓你停止,前面我曾經給大家說過,我自己的經驗也是如此,將來你們體會了一定會體會得到,我相信在座的有的同修說不定也已經體會得到,當你啊正在恰到好處的時候,讓你休息一下停下來,你雖然身停了,心裡面你一直在想,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何況是你累的時候,這是一個最佳的方法,所以你把握住了這個原則,正知見得到了,你怎麼做就對,不過呢!下面說是
【修習無間仍發精進,】
唉,等到休息了一下,等到疲勞恢復了,繼續的努力,
【前事究竟,不應以此便為喜足,應於上勝更發精進。】
下面這句話很重要啊,短暫的一點事情是累的時候啊要這樣的休息,然後呢當你這樣精進,那件事情究竟圓滿了 以後啊,還不可以停止哦,不要以此便為喜足,在這個上面啊,還要啊什麼啊,應於上勝更發精進,比你現在做的那 件事情,還要向上還要超勝的,繼續精進,這個話怎麼講,這個話怎麼講,這一點對我們是特別重要,不管我們現在 修學是從那一個路進去,說持戒、學教、參禪、念佛,哦我們剛開始進入佛門當中,說受戒,哎呀,然後呢戰戰兢兢 那個戒相,然後呢做的戒相當中啊,完全百分之百的做對了,那個時候啊不要停止,不要說哎喲我做對了,這個人不 對那個人不對,你錯了,我們必定要懂得法體行相,這一個次第,就算法體行相圓滿了解了,你曉得戒是什麼啊,定 慧之基,真正的根本是在啟發定慧,戒只是破煩惱,定縛慧殺,這樣的,這個才是持戒,所以在這種狀態當中不要說我們還沒有踫到邊的人,不會爭論是非,你是我非,就算你那個戒相持得,哇,像佛一樣,那正好那個時候你有了基礎深入定慧,就算你得到了定慧以後,趁這個機會濟度眾生,眾生無邊,那有停止的時候,學教,也是,現在我們學了一點,懂得了好像樣樣都懂,我自已以前一直犯這個毛病,所以我說到那裡啊,都是以很懺悔的心情,告訴大家我的毛病,因為懂得一點點文字,好像什麼
【如云:「苦時力衰乏,為從故暫捨,為趣從後故,善竟即應捨。」】
哎,那我們現在真實如理的做了,那麼做了一些時候啊,慢慢的做得很累了,或者是體力的衰,或者是心力的疲,那麼為了以後繼續精進,暫停一下。休息以後,努力向上,這樣的步步上進,這個是對於過程當中, 同樣的做任何一件事情,當這件事情做圓滿了以後啊,捨掉了,馬上再繼續進步,
【此後所說極為重要】
哦,這個後面就講的非常重要哦,
【若以前德而為喜足,則能障礙修證眾多勝功德故。」 】
這個太重要了,假定你在這個上面不認識,就以這個做為沾沾自喜就以為足夠,在修行的廣大的功德,那障礙太大太大,前面這個精進一度,你們務必要好好的認識,前面已經說過,今天再說一遍,關於這個忍進兩點太重要太重要了。
【此又顯示發精進規,謂應俱斷,太為熾然,功用過猛及太緩散,當恆相續如瀑流水。】
麼這個地方又特別的說明一件事情,這個暫止息力,特別說明,這個發精進的這個方法,這個善巧啊,該呀應設得其中道,過分的不可以,太猛熾然不可以,太散不可以,所以佛就調琴喻,調得太緊了繃斷掉了,太散了那琴彈不出聲音來,那像什麼啊,像這個瀑流水一樣,一直繼續這才對,關於這一點我們要了解,所以精進一定有幾個特質,那個大家還記得瑜伽師地論上面告訴我們,第一個說披甲精進,然後加行精進,然後無下無退無足。在第一個披甲的時候,就是我們心理建設的時候,這一個認識要十足十的,要十二萬分,百分之一百不夠,還要超過一點,百分之一百的話不夠,這個是心理建設,然後你真的去加行的時,不要說百分之一百,不可以,百分之一百二十固然不可以,百分之一百都不要,你有一分力量用三分,有三分力量用七分,要保留一點,就是這樣,等到慢慢慢慢的力量愈來愈強,這個才可以。前面告訴我們,這裡又告訴我們要這樣,
【吉祥敬母云:「修殊之時,尊曾四急緩,故尊諸勝德,前後無差別。」】
真正修這樣的殊勝相應法的時候,世尊他做的時候,是恰如其分,不太急不太緩。因為能夠這樣,所以他一直在上進,所以他前後沒有什麼差別。我們常常說龜兔賽跑,你別看那個烏龜跑得慢,卻先到。
【博朵瓦亦云:「如席摩主巴之逐盜者無益,應如經巴之逐盜者,】
他們兩個人啊,同樣去追強盜,一個捉到了一個捉不到,為什麼?他下面說: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後啊!我們第三個啊!不但要歡喜,而且對這個歡喜阿!要無飽,這個意樂就是內心當中啊,不夠不夠,愈多 愈好,愈多愈好,所以對我們所修的圓滿的事業,就像什麼樣呢?就像這個這個印度啊,哎啊這個天氣熱得個不得了 ,啊說那個象啊,那個皮又厚,被那個太陽曬得啊,啊哎所以啊,跑到那個什麼可意蓮池,啊,那個地方啊不但哪水 清涼,而且啊那個這個所謂啊,花又美麗又清涼又美麗啊,就他太陽曬得啊,無可奈何的時候,跑到那個地方,那種 心情,只要這種心情還沒有生起來,我們一直努力的修學,等到你修學了以後,有了這種心情啊,自然而然,一直為 這個心情啊推動你去努力。
【如云:「為圓滿業故,如日中熾象,遇池而入池,亦應趣其業。」】
我們為了求得圓滿的這個啊,應啊,為了求圓滿的果,那麼忙這個圓滿的業因的時候啊,就像什麼啊,就像上面 說的這個故事一樣,太陽日正當中的,被曬那個太陽,跑到一個這麼清涼美好的蓮池當中,啊心裡面也應該這樣去做 ,也應該這樣去做,總之這一點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你有了這個力量的話,修學佛法自然解決,不過到這裡啊有 一個問題,大家說啊哎聽來是很好,可是啊修起來為什麼心裡始終是苦苦惱惱,這個快樂生不起來呢?原因是什麼? 很多,但是呢最主要的我們要了解,第一個根本因要把握住,有了這個根本因,進一步是圓滿因,什麼是根本因啊? 正知見,你必定要對佛法有正確的認識,這樣,而這個事情啊,還是靠什麼啊,靠我們宿生的善根,的的確確的。我 們今天有幸而接觸了佛法以後啊,這個剛進來的時候,這個力量都很強,一鼓作氣,那麼這個作氣呢,還要看個人的 善根,有很多人善根足啊,他可以維持很久,善根差,維持就不久了。如果說我們諸位修學佛法,的的確確上了道, 越修越快樂,那是對了。不過這個快樂啊,一定要拿教理來衡量喔,所以佛法始終是什麼?最重要的正知見,這個正 知見啊,一定是以無垢的經論的教理作為衡準的,你得到了這個正確的認識以後,因為你們所了解修學的內涵,然後 呢,照著這樣去做,從善知識那裡,所以必定要善知識的話,就是他是個經驗過來人,然後呢聽聞正確的方法,聽聞 的時候雖然你沒有體會得到,可是你一聽覺得喔!對啊,有道理,有道理,所以這個還要靠你呀自己的如理的思擇, 不是聽完了書本一合放在那裡,那沒有用,這佛說得非常清楚,佛的信心叫淨信,什麼叫淨信啊?淨字的特質是什麼 啊?哪就是這個,他的的確確不是說啊誰告訴你相信他,如果說你沒有如理抉擇的話,這個人告訴你這樣那個人告訴 你這樣,到那個時候啊害了,那就害了,一貫道也是,盧勝彥也是,你跟著那一個對啊?跑到佛法門當中就算你走對 了,他叫念佛的說念佛的好,參禪的說參禪的好,你也是莫奈何。上面啊說到這個歡喜力的這個心情啊,這是一件非 常重要的事情,非常重要的事情,總之我們哪要使得自己的內心啊對佛法有了認識以後,然後呢你呀去如理思惟如理 體驗,到時候自然而然啊你會生起跟這個法相應的,那麼關於這個道理呢,我想我不必多講,啊,你們啊就把前面所 說的很多這種事實啊,來在內心當中,深深的啊策勵自己,遵照那個次第,萬一到這個地方還了解的不清楚,那麼照 前面去找,反過來當這個地方深的地方,你有了正確的認識,前面的淺近的地方啊,自然都一一迎刃而解,因為這樣 啊所以啊,你是愈學啊是愈快樂,愈修是愈高興,就這樣,愈修是愈高興,那麼這個就是說,當我們啊正式進入以後 ,對於我們所修的佛法,能夠繼續不斷的力量是歡喜力,而對於這個歡喜力啊,永無飽足之感,永無飽足之感,我們 平常說乃至菩提,乃至於到成就菩提了,一直要做,這個這句話下面,你們不要誤解,以為到了菩提就不要做了,到 了菩提成了佛果以後啊,他永遠以這個無限大相應的這種精進力,他不要,任運的就是這樣,所以十八不共法當中啊 ,精進無間,他那個精進達到了頂點以後嘿,,卻是永遠以這種大精進力量上前,這個是理論是如此,我們看看事實 呢?呶,不是嗎?佛在世的時候,他為老比丘穿針,伺候病人,處處地方說明這個事情,哦一個年紀老的比丘啊,補 衣服啊看不見啊,哎啊這針怎麼穿也穿不過去啊,他就說,啊呀,我現在年紀大了,這個看不見了,哪一個人幫幫我 忙啊,佛聽見了馬上過去,啊然後呢,啊哎,你不行啊我幫你忙,這個老比丘一下,什麼?佛來給他穿啊,不可以不 可以,他馬上啊就給他穿,有一趟啊佛在那兒生病了,那麼不大舒服啊,在那兒休息,那麼阿難啊為那個新來的新戒 的年輕比丘們講說,講到精進兩個字啊,佛就雖然病了就坐起來,他說阿難你在那兒講精進啊,阿難說是是是,他聽 見了無比的歡喜,這個處處地方說明什麼?無飽意樂,不要說行,乃至於聽見這個名詞啊,就歡喜,說我們前面啊,曾經說過,入行論上面告訴我們,困難不應退皆以修力成,先聞名生畏,後無彼不樂,大家還記得這個偈子吧,這個困難啊不應該退,這個退啊,決對不是被困難而退,為什麼呀,真正重要的不在困難不困難,而真正重要的在應該不應該,你如果正確的了解了以後,說這才是應該做的,應該做的事情啊你不要怕;你只要是如理的去修習,一定能夠成就,就像平常事情,先頭你聽見他的名字就害怕的要命!到後來沒有他啊,你還少不了了,我常常舉一個比喻說辣椒,第一次嚐到那個辣椒,吐了個半天,用水弄了個半天,我自己怎麼樣我忘記掉了,容或有容或沒有,可是我的的確確看見那小弟弟們,吃了個辣椒,弄了個水哈了半天,唉哦!苦啊!鬧啊,唉,但是等他長大了,沒有辣椒沒有味道,就是這個樣子,所以我們現在也是那樣,儘管開頭有困難,你只要如理去做,到後來啊,哇,不要說去做的時候你歡喜得不得了,一聽見這個名字,你在病當中都坐起來,那是誰啊,佛,他親自告訴我們,這件事情這麼個好法,想想看,你有這樣的精進力量,那一樣事情做不成功啊!現在說實在的,我們為了這種世間的小小利益,忙得是啊放不下,這個放不下,這事情前面一再說的,這個啊眼前的小利,將來 究竟有沒有結果都放不下,何況這個佛法,最可憐的,始終前面告訴我們的,啊,這些一步一步的如理的這樣上來, 那麼這樣,雖然無飽足,唉,妙了雖然無飽足啊,他下面還告訴你啊,雖然你無飽足啊,又要停一下,現在養成我們 沒有修的時候啊,他叫我們趕快站起來,要努力,真正修的時候,他還很巧妙的告訴你們暫止息,你啊還要休息休息,不過這個休息啊是暫時的,下面看,
p. 317
【暫止息力者。發勤精進身心疲勞須暫止息,】
這個暫止息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從前面,從勝解開始,然後由於勝解得堅固,而歡喜行持的時候,策發我們努力去做,那個時候去做的時候,我們身心都會疲勞,當這個時候的他要休息,要休息的, 一直要等到你身心完全調柔了,完全調柔了,跟定慧完全相應了,那個時候自然任運是無功用行,為什麼要這樣呀, 它下面解釋這個道理,
【若不爾者則極厭離,能障後時發精進故。】
就說假定你不休息那麼弄到後來啊,你感覺得疲倦的不得了,因為疲倦啊,所以你心裡面是厭煩,因為厭煩,你就遠離精進,因為遠離了精進,以後就沒辦法認真修行了,所以這修行這東西,的確是要得其善巧,使得我們愈修愈快樂,我們上面剛才講的那些事情啊,就真是可憐啊,靠宿生的善根推動我們,結果我們進來了以後沒有得到如理的方法,是愈修愈苦,善根深厚一點的還咬緊牙關,可是一點味道都沒得,啊,這個是好可惜的事情,現在呢?得到了歡喜呀!他還要讓你停止,前面我曾經給大家說過,我自己的經驗也是如此,將來你們體會了一定會體會得到,我相信在座的有的同修說不定也已經體會得到,當你啊正在恰到好處的時候,讓你休息一下停下來,你雖然身停了,心裡面你一直在想,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何況是你累的時候,這是一個最佳的方法,所以你把握住了這個原則,正知見得到了,你怎麼做就對,不過呢!下面說是
【修習無間仍發精進,】
唉,等到休息了一下,等到疲勞恢復了,繼續的努力,
【前事究竟,不應以此便為喜足,應於上勝更發精進。】
下面這句話很重要啊,短暫的一點事情是累的時候啊要這樣的休息,然後呢當你這樣精進,那件事情究竟圓滿了 以後啊,還不可以停止哦,不要以此便為喜足,在這個上面啊,還要啊什麼啊,應於上勝更發精進,比你現在做的那 件事情,還要向上還要超勝的,繼續精進,這個話怎麼講,這個話怎麼講,這一點對我們是特別重要,不管我們現在 修學是從那一個路進去,說持戒、學教、參禪、念佛,哦我們剛開始進入佛門當中,說受戒,哎呀,然後呢戰戰兢兢 那個戒相,然後呢做的戒相當中啊,完全百分之百的做對了,那個時候啊不要停止,不要說哎喲我做對了,這個人不 對那個人不對,你錯了,我們必定要懂得法體行相,這一個次第,就算法體行相圓滿了解了,你曉得戒是什麼啊,定 慧之基,真正的根本是在啟發定慧,戒只是破煩惱,定縛慧殺,這樣的,這個才是持戒,所以在這種狀態當中不要說我們還沒有踫到邊的人,不會爭論是非,你是我非,就算你那個戒相持得,哇,像佛一樣,那正好那個時候你有了基礎深入定慧,就算你得到了定慧以後,趁這個機會濟度眾生,眾生無邊,那有停止的時候,學教,也是,現在我們學了一點,懂得了好像樣樣都懂,我自已以前一直犯這個毛病,所以我說到那裡啊,都是以很懺悔的心情,告訴大家我的毛病,因為懂得一點點文字,好像什麼
【如云:「苦時力衰乏,為從故暫捨,為趣從後故,善竟即應捨。」】
哎,那我們現在真實如理的做了,那麼做了一些時候啊,慢慢的做得很累了,或者是體力的衰,或者是心力的疲,那麼為了以後繼續精進,暫停一下。休息以後,努力向上,這樣的步步上進,這個是對於過程當中, 同樣的做任何一件事情,當這件事情做圓滿了以後啊,捨掉了,馬上再繼續進步,
【此後所說極為重要】
哦,這個後面就講的非常重要哦,
【若以前德而為喜足,則能障礙修證眾多勝功德故。」 】
這個太重要了,假定你在這個上面不認識,就以這個做為沾沾自喜就以為足夠,在修行的廣大的功德,那障礙太大太大,前面這個精進一度,你們務必要好好的認識,前面已經說過,今天再說一遍,關於這個忍進兩點太重要太重要了。
【此又顯示發精進規,謂應俱斷,太為熾然,功用過猛及太緩散,當恆相續如瀑流水。】
麼這個地方又特別的說明一件事情,這個暫止息力,特別說明,這個發精進的這個方法,這個善巧啊,該呀應設得其中道,過分的不可以,太猛熾然不可以,太散不可以,所以佛就調琴喻,調得太緊了繃斷掉了,太散了那琴彈不出聲音來,那像什麼啊,像這個瀑流水一樣,一直繼續這才對,關於這一點我們要了解,所以精進一定有幾個特質,那個大家還記得瑜伽師地論上面告訴我們,第一個說披甲精進,然後加行精進,然後無下無退無足。在第一個披甲的時候,就是我們心理建設的時候,這一個認識要十足十的,要十二萬分,百分之一百不夠,還要超過一點,百分之一百的話不夠,這個是心理建設,然後你真的去加行的時,不要說百分之一百,不可以,百分之一百二十固然不可以,百分之一百都不要,你有一分力量用三分,有三分力量用七分,要保留一點,就是這樣,等到慢慢慢慢的力量愈來愈強,這個才可以。前面告訴我們,這裡又告訴我們要這樣,
【吉祥敬母云:「修殊之時,尊曾四急緩,故尊諸勝德,前後無差別。」】
真正修這樣的殊勝相應法的時候,世尊他做的時候,是恰如其分,不太急不太緩。因為能夠這樣,所以他一直在上進,所以他前後沒有什麼差別。我們常常說龜兔賽跑,你別看那個烏龜跑得慢,卻先到。
【博朵瓦亦云:「如席摩主巴之逐盜者無益,應如經巴之逐盜者,】
他們兩個人啊,同樣去追強盜,一個捉到了一個捉不到,為什麼?他下面說: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0
- 文章: 33486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34卷 B面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34卷 B面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先預備,次乃至未及盜處而追,如是緩追,又須耐久。譬若全不停息速猛而進,走至極乏,坐不能起 ,等同未 進。」】
這個很容易懂,說我們要追強盜,先看看自己的氣力,嗯,怎麼弄法,啊,譬如說我們要去捉強盜去的時候,看 看我的氣力比強盜大不大。如果不大的話,還要找些同伴,還要手上武器等等,每一樣東西準備好,然後呢你慢慢去 追,不必猛追,要耐久,而不是一口氣拼命追,然後呢跑了個精疲了盡,塌在那裡好了,強盜逃掉了,那不行這個煩 惱啊是亦復如是,亦復如此,那麼說到這地方啊,我這兩天哪到台北去,台北去有個因綠,就是有個居士他也聽說了 ,這個懺悔這個法殊勝啊,他也跑得來問起那個懺悔,那麼我也特別去給他說了一下,啊那天啊這個林居士也一起去 ,啊他聽得很高興。中間有一個小小的插曲,他以前是這個念佛的,後來因為聽了這個論以後啊,他覺得唉啊不念佛 了,念這個地藏王菩薩。他先沒告訴我,又後來告訴我了,咦,這個念佛有什麼關係啊,而且我覺得末法的時候修念 佛最好,你為什麼不念佛念地藏王菩薩,哦後來他就告訴我,啊哎我說錯了,你錯了,我的真正的用意不在念什麼, 就是念這個的抉竅上面,念這個抉竅上面,所以如果說你覺得,你一開頭的時候你覺得你願意學地藏王菩薩,那好, 你一開頭的時候覺得阿彌陀佛,沒有一個不好的,問題不在念那一個,就是第一個,你要正知見,第二個正知見過程 當中,你走的正確的如理的方法,然後呢,你能夠圓滿把握住了,你怎麼走都對,啊,好,那麼這樣子,哦對對對對 ,以後他就改過來,因為念佛他念得很好,那麼後來拜三十五佛的中間啊,還沒有,這不是這一次,以前啊,在另外 一個地方,他又有個同修跟我說,唉那我拜三十五佛的時候,我不是可以把每一人每一個佛像都看成阿彌陀佛,那可 以嗎?我說可以,當時,實際上呢真正說起來的話,內涵很不一樣,這個我這個地方要特別說明一下,就是對我們一 般人來說,尤其是啊不明教理,他也不想了知教理,或者沒有能力了解的,那最好的方法你隨順著他,跟他相應的, 你叫他換一個啊,啊呀他千辛萬苦弄了半天啊,瞎摸,說不定到時候蠻好念佛,他也念地藏王菩薩,蠻好念地藏王菩 薩,他也念觀世音菩薩,弄得來莫衷一是,啊,如果你分辨得清楚的話,那時候不一樣,學那一個法門那是沒有關係 的,主要的就是說,你一定要瞭解這種情況。那麼,我剛才說,剛才這個回答說,啊你拜三十五佛,究竟有什麼差別 ,因為這個關係啊,我想起來在這個地方說一下。剛才暫止息力裡面啊,特別說明,究竟以後啊不要以此便為喜足, 文字沒有講,我特別說明,我們最初第一因,要完整。你能夠這樣完整的話,將來啊,究竟圓滿的時候啊,必定是最 省事最快速。反之因為眼前力量不夠啊,你覺得想討一個巧的話,結果是吃了大虧上了大當,上誰的大當。不正知見 ,沒得話說還是自己,所以在這個地方啊我應該提醒大家一下,佛佛道同沒一個例外的,十方一切佛是共同一法身, 但是啊所顯的報化相,那是完全不一樣,尤其是化身相,為什麼?化身是應眾生根器,應化之身,應你的根性,用這 種方法,這樣,那麼這個說明什麼啊?眼前我這個條件,要學這個法門,假定是我只是要學羅漢,好,你解決了煩惱 ,可以了,停在那裡也不要動,究竟不究竟啊,不究竟啊,同樣的你念佛,往生到極樂世界,從這條路究竟來看,你 只要走上去了,一定對,所以法華上面說的清清楚楚,不要你得到往生都對啊,法華上面說的很清楚嘛,若人散亂心 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你散亂心跑到廟裡面去,啊呀阿彌陀佛,這麼一句話就成佛了,真的成了佛 嗎?沒有唉,只是成佛的因種下去了,將來遇緣慢慢的策發策發,就成就,遇這個緣還要經過這麼大的長遠的時間, 法華上面也授記說得清清楚楚,經過無量阿僧祇劫,這個無量阿僧祇不是叫我們在這裡睡大覺啊,不是在那地獄裡面 啊,那個沒有用哦,還是在法華上面,你看舍利弗尊者,那些大尊者,一個一個都是這樣,你將來還要供養兩百億恆 河沙數諸佛,如何如何,然後成佛,換句話說,你還要經過這麼長時間,如理修行,然後你成佛,那個因只是種下去 ,然後不斷的與善法欲相應的,現在我們啊,前面中士道的時候,這個十二因緣學過了,大家應該這個理路很清楚, 對不對?這個因怎麼樣感果,靠什麼力量呀,一定是靠一個力量,什麼?如果說,生死當中的話,與無明觸相應的愛 來滋潤它,如果說你跳出生死輪迴的話,應該是明智慧正知見相應的善法欲還是愛來策發他,對不對?那必然還是如 此啊,所以不斷的淨化你的,一步一步的上來,那麼這個時候,他淨化的過程當中,必定什麼啊,把我們不同類型的 煩惱的種子,以及現行習氣,一一淨化,他淨化過程當中,我們什麼樣類形的煩惱,他以什麼方式來對治,這個緣起 不一樣,平常我們世間來說,生了病看醫生,這句話千真萬確就是如此,這句話本身就一句話,這任何病都是說生了 病看醫生,可是你真的看醫生的時候啊,他絕對不是說一個醫生一味藥,你生外科他也這個,內科也這個醫生,這個 不可以,然後呢你傷風也這味藥,感冒傷風一味藥,然後呢癌還是這味藥,肺病也是這個藥,寒病也是這個藥,熱病 也是這個藥,有這樣的道理嗎?請問有這樣的道理嗎?所以大家記住哦,所以我們因地上面啊,務必要知道這個事情 ,務必要知道這個事情,所以不但是說我們凡夫,呶看看呶華嚴、圓教,為什麼他能一生圓曠劫之因,善財童子跟他 的五百個同參呢?他就是找了各式各樣的善知識,因為我們修學過程當中,沒有別的,就是煩惱障所知障,因為每一 種不同的障礙,有他不同的特質,有他不同的對治,要對治他有不同的專門的善知識,專門的醫生,你只要找對了, 的的確確能很快的問題解決,靠什麼?就是因地當中,呶,這個善財童子,在沒有求證之前,他的地位叫十信滿心, 什麼叫十信滿心啊,他那個信心已經徹底淨清嗎,完全不在自己,繞著我轉,淨化了自己,他徹底信得過佛法,徹底 信得過善知識,徹底信得過煩惱非靠善知識對治,所以對這個病找這個人,然後呢這個人解決了,再找這個人,再找 那個人,再找這個人,再找這個人,再找這個人,嘿到最後開始,他這麼高了尚且如此,我們現在下腳第一步不如此 ,等到那一年?或者有人說,是嘛,他這麼高才可以啊,我們那麼差不行啊,我的感覺,不是,不管是高是低,佛法 一個原則,業感緣起,這個大家有沒有人不了解的,我想沒有一個人不了解的,如此因感如此果,你在因地當中下的 什麼因,那麼將來做的無非是把這個因啊慢慢的把他策發圓滿,對不對?他十信滿心,那還是就這個因感這個果,現 在我們下腳第一步也是如此啊,所以我們修學佛法的次第一定是什麼?聞思修,所以善財童子在修的過程當中這樣做 法,那麼修之前面還要什麼啊,還要思,思之前面還要聞對不對?唉,聞的時候你就把這個正因種下去,然後呢根據 這個正因是如理思惟,得到了以後,然後如理修證,這是所以他真正成就的原因,假定在聽聞的時候這個因沒有種下 去的話,對不起!修沒有你的份,所以舍利弗尊者同樣的坐在這個會上面,華嚴會上,大智如舍利弗坐在那裡如聾如 啞,為什麼呀,哪,因為你聞思慧上你沒有種這個正因,這個現在很簡單,我們在那兒講,有很多人歡喜念佛的,他 才聽不進呢,你們說那些,參禪的他一樣聽不進,千真萬確的事實,我們在這裡覺得,哎啊這個好啊,原來告訴我這 個方法,正要告訴我去念佛去參禪哪,並不違背,但是他聽不進,為什麼呀,對不對,道理就在這裡,所以我們務必 要知道,這個因最重要,所以華嚴上面就說的很清楚啊,發心究竟二無別,如是二心初心難,我想在座的有的同修曉 得這句話,華嚴上面說的非常清楚。發起這個心,發什麼?菩提心,跟這個究竟圓滿菩提心,圓滿菩提心什麼啊,圓 教佛啊,這個究竟啊,兩樣東西沒有差別,一點都沒有差別,如是二心,這個兩樣當中啊,初心難,嘿嘿不是成佛難 唉,就是你下這個因難哦,為什麼?你只要這個因對,果一定對,眼前沒有一個事情例外的,啊我燒一個飯你只要啊 ,燒的飯嘛要用米,燒的菜嘛要用菜,然後拿回來,每一個步驟做對了,你不要問他飯好不好熟不熟,一定好,你如 果這個因弄錯了,不管你怎麼忙一定不對,對不對?現在華嚴上面所講的,這個兩個是指修這個位次來說的,修這個 來說就修正,所以說當初見道的時候,見道的這個,跟這個究竟圓滿的這兩樣東西啊,說初心難,但是到現在為止我 們已經了解了,這個修之前要有什麼基礎啊,要有思,思之前要有什麼?要有聞,聞之前要靠善知識,但是他不說善 知識的原因,是為什麼啊,就是說自他兩個力量,不能欠缺,他力外面善知識,自力就是聞思修,尤其真正重要的, 這句話徹底圓滿的來解釋來認識的話,卻不是等到善財童子十信滿心啊,到了那個時候已經來不及了,而是在我們現 在下腳第一步啊,所以有的人已經走了一段路了,那是莫奈何了,那是的確,所以佛絕不是說我這個華嚴最圓滿,不 是的,是!他在華嚴會上說,然後呢對其他的人也是這個圓滿那個圓滿,因為佛只有一個目的,怎麼樣應你們的根性 ,把你們救渡出來,你們已經走了這個路,那麼走了這個路就這個路走下去了,個千真萬確事實啊,所以就實說來那 一個法門那一條路,最極來說究竟成佛,所以法華上面說得清清楚楚,尚暗是對我們如果想走直徑快速的路子,這個 是這條路,這個是這條路,所以已經進入了,那我們讚嘆,好好好,你參禪好,念佛好,持戒好,沒有一個不好,然 後對我來說,我的的確確在現在這個圓滿的教法上面,初心下第一步的話,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啊,先把前面這種啊 ,錯誤的這種因,統統把他洗除乾淨,從頭開始,所以要懺悔,那個時候懺悔的時候啊,不要說,啊我只拜阿彌陀佛 ,如果是只拜阿彌它佛,說實在的,這個廣論也可以不必學了,只要你好好的這樣去一心念佛就行了,啊而且也不必 出家,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啊你到了極樂世界,決定有你的份,慢一點沒有關係嘛,這千真萬確的,懂不懂這個道 理?啊這個概念啊,所以啊,最主要的,所以現在也不是急著大家說,哦聽懂了馬上做到他,不是,第一個要了解他 ,了解他整個的重要的概念在什麼地方,了解了以後呢要認得他,他所指的內涵是什麼?找到自己下腳的地方,凡是 這個東西最主要的,一定要對這個教理的基礎建立的非常穩固,你有了這個教理的基礎,穩固的基礎以後啊,然後你 能夠鑑別是非,什麼情況來都不怕,什麼情況來都不怕,在我們修行過程當中你真正做的時候啊,一定有各式各樣的 ,不同的情況出現,情況出現,假定你了解了這個完整的認識,以後啊,好的當然好的,壞的也是好的,反過來的話 呢,壞的固然是壞的,好的也不一定好,是壞的,這話怎麼講,這要說一下,當然剛才說,如果你不認識這個道理, 壞的,壞的來了你又受不了了,不曉得怎麼辦啊,被他障礙住,然後乃至因為你不認識啊,平常說,人家來啊,對你 有不利,或者什麼,哎喲你生煩惱,輾轉的,那當然是壞了,好的呢?好的你就歡喜了,唉呀覺他好好好好,啊,最 壞的,不是,應該最小的損害是什麼啊,你覺得好好,停在那裡啊,也就不前進了,所以既然不前進的,好嗎?也不 好嘛,好的都是壞的,而弄得不好的話,因為你覺得好了就歡喜耽著啊,所以種種問題引發,人家說著魔等等都是從 這上面,啊唷你覺得好得很,你沒有能力去判別他,下面緊跟著壞就來了,反過來你了解了以後,說好的,好的嘛當 然好的,為什麼壞的也是好的呢?你假定說究竟圓滿了,還要修行嗎?不要修行,所以說既然是你不了解,當然處處 地方都是缺陷都是壞的,現在你認得了曉得啊呀這個壞的,正是我了解了我可以了解了去改善了,這個不是我們修行 正式最重要的這件事情嗎?所以你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啊,就壞的也是好的,無往不利,對不對?所以這個地方呢, 特別的這一件事情上面啊跟大家提醒一下,跟大家提醒一下,所以前面哪這一個順緣,啊下面最後補充一個,這一次 順緣我們再記一記,那幾個順緣啊,勝解力、堅固力、歡喜力、暫止息力,尤其是這個暫止息力的特徵是什麼,你了 解了剛才這個道理,才曉得那個暫止息力的特徵,大的地方來說,善財童子參了一位善知識,他絕對不會說哎唷好了 好了,絕對不會像我們說,啊我現在得到了,這個參禪了,啊大徹大悟了,好了,安然睡覺,不是,祖師說得清清楚 楚,大徹大悟是這個正是如喪考妣,趕快再向前啊,念佛的得到了一心不亂,趕快就是努力上進啊,沒有一個例外的 ,都是如此,所以我們能夠很快的達到這個高深圓滿的境界。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二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三
p. 318
【如是了知精進三種違緣,修習對治。其未生修持,能令生起之順緣,謂勝解力,若已生者能令不退之因 ,謂堅固 力,修彼業時不欲斷絕者,謂歡喜力,更以息捨力勤發精進。若於此理已得善巧,則於精進當發欣樂之力,茲當宣傳。】
現在我們了解了,我們所以不能精進,由三種因緣哪障礙我們,跟這個精進相違背的,那麼,去對治 他,對治的方法前面已經告訴我們,然後呢?你真實去學的時候,未生修持的時候,要想策發我們的 這個精進力,第一個勝解力。生起了這個勝解力,要想去做而使得我們不退的,要堅固力。而這個堅固力的維持繼續向上不斷絕的是歡喜力,最後還要一個暫止息力,才能夠究竟圓滿。對於這一個道理,得到了善巧以後呢,然後怎麼個精進法,怎麼個欣樂法,下面來說明,利用前面告訴我們這種方法,換句話說,現在工具,每一樣工具的特質是什麼,就像看病說藥,藥的特質是什麼?你了解了,怎麼去吃,這個還要有 一番道理,這個道理在下面。
【第三發動精進斷所斷時,】
啊在這個科判上面,就有此身心堪能之理,換句話說,由於前面這個對治了違緣,得到了順緣,那麼然後呢?發 精進啊,使得我們身心都能夠如理如量要做到我們想做的,這個道理在這個地方說明,
【如云:「如與慣戰敵,鬥劍於陣前,當避煩惱劍,返擊煩惱敵。」】
我們真正來精進的時候啊,就像一個什麼啊慣戰,這個慣戰啊就不是初出茅蘆的,這個敵人啊,喝,這個敵人啊 ,卻是一個有經驗的,啊有經驗的,這個經驗的敵人就是我們的煩惱說實在這個煩惱跟著我們無始劫來,啊呀這個煩 惱啊,這真是一個啊沙場老將,像這一種人在對陣的時候,要做兩件事情,第一個呢不要被他刺,現在這個敵人什麼 啊,煩惱,所以這個煩惱的劍啊,你不要被他傷害,要避開他,單單避開不行,一味的逃不行,你還要反擊,要反擊 他,這個很明白,我們打仗的時候都是一樣,不被他打,要打中他,
【如慣戰智者與諸怨敵鬥劍等時,不應專謀害他,當善二事。】
說真正的能征善戰的這種戰士啊,不是一味的專想傷對方,實際上要做二件事情,那兩件事情啊,要善於呀不讓 他打中,避開他對你的進襲,還要進一步第二件事情啊,要去能夠把他打倒,現在我們修行的也是一樣,說
【行者亦爾,與煩惱鬥時,一須善防避煩惱來傷自己,二須依止對治更進害他。】
要做兩件事情,要善巧的防備啊,不要讓那個煩惱來傷我們,因為我們真正的目的要對治他,結果你被煩惱傷避 不開了,你還鬥什麼?進一步呢單單避不行,還要對治他,把他降伏,乃至於徹底的連根拔除。
【若不爾者,雖以對治滅除一分煩惱作用,然餘煩惱,則又劫奪一分善法,或令心中起一大罪,損利平均 ,則諸善 行須難生故。】
若不,假設不這樣的話,雖然啊對治一分的煩惱了,但是呢你這個防了,那一個啊煩惱啊又啊生起來了,把我們 的善法又傷害掉了,乃至於啊使得我們心當中啊生起更大的這個罪惡來,結果兩者當中一對的話,對不起!唉往往啊 抵銷掉了,反至於啊反而虧本啊,這樣,你要想賺錢啊,賺那個善法,法財啊,你生不起來,生不起來,就是我們現 在也是一樣,我們現在啊,說啊呀,要懂得嘛要學教理,結果學得教理以後啊,說不定不小心啊,又為教理所騙,然 後我們就講說啊呀教理說要修行,結果啊又為修行所騙,我想我們啊的的確確每一個人都是一樣,譬如我們現在說修 學佛法要出家,啊呀結果發現跑到出家這個環境當中這個也不理想那個也不理想,出了家跑到這個道場,唉這個道場 不行,跑換到那個,那個地方又不行,又換,換那個地方又不行,是弄來弄去,一生善行是終成過失,然後這種習慣 養成功惡習啊,生生世世在那地方轉,一直在那個這個習性當中轉,就透不過來,所以我們必定要善巧兩件事情,第 一個不要被煩惱啊來傷害你,進一步在這個情況之下,才來對治煩惱,要對治煩惱,所以以我們現在目前來說,譬如 說我們在這個地方啊,講戒,或者不要說戒吧,就是我們常住來講規矩,妙了,這個規矩的特質啊是幹什麼啊,調伏 我們的煩惱的,結果啊我發現啊我們啊大家啊,為了這個規矩,他原意是調伏煩惱的,結果呢?啊大家抬槓了,爭得 個面紅耳赤,你覺得你的規矩對,他覺得他的規矩對,說了半天啊,兩個人啊吵到閰羅王那裡去,閰羅王眼睛一瞪, 好下油鍋,這個是規矩是這樣的嗎?不是哎,不是哎,所以我們必定要了解這一點啊,你必定要把握住這個特質是什 麼,如果說這一個法,不能真正對治你內心煩惱的話,說什麼都是開玩笑、都是戲論,反過來真正能對治你煩惱,睡 覺也是對的。然後呢,所以啊為什麼經上面叫殺無明父,這個父是哦,那我們殺父的話,是五逆十惡啊,嘿但是你殺 對了,殺的什麼啊,無明父,就是我們生死都是從無明而來的,這是根本,你有本事把他殺掉,對啊,沒有錯啊,這 個我們要弄對這一點啊,這個是最最重要的啊,下面緊跟下去。
【喻如欲修法者,覺以先知為要,唯於了解執為堅實極力尋求。此以多聞雖能除遣無知之愚,若不謹慎諸 餘煩惱, 即於爾時染多惡行,致令身心極不調順。】
妙了,就在這個地方,你看,拿我們現實來說吧,我們說修行,修行,說你要曉得怎麼修才對, 你不曉得怎麼修沒有用,所以說這個時候要去了解,然後呢就廣學經論,廣求善知識,結果在這個時候啊,了解執為堅實極力尋求。多聞是能夠把我們的無知的這個愚痴是啊拿掉的,但是啊對不起哦,你也這個時候不知不覺其他的煩惱跟著來了,什麼煩惱,我們往往了解很多以後,自己覺得這個也知道那個也知道,自己的知見,比誰都多,這個也不對那個也不對這個也不對,就是我對,這個煩惱的根本是我啊,結果知道的時候本來是對治煩惱,結果你知道了把這個我是增長得我慢幢高如天,一點用場都沒有,這個餘煩惱沒對治,這個是很重要的,所以說那個時候啊又被其他的這個煩惱侵染來了,結果呢身心極不調柔,所以我剛才說的那個道理就是這樣,常見的這情況就是這樣,大家講規矩,結果弄著規矩吵吵鬧鬧吵了半天,假定佛曉得這個立的規矩是這樣的話,佛在那裡真要會哭了。反過來呢又有一種,
【又如念云:調伏身心要於多聞,若專重其修不防愚敵,不聞不學正法,即是所受律儀進止之處,亦極愚 蒙,則亦恆為眾罪侵害。】
又念:說我想調伏這個身心要多聞。單單修,能夠不能夠防止這個愚痴的敵人,這愚痴什麼?就是你不知道怎麼修啊。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先預備,次乃至未及盜處而追,如是緩追,又須耐久。譬若全不停息速猛而進,走至極乏,坐不能起 ,等同未 進。」】
這個很容易懂,說我們要追強盜,先看看自己的氣力,嗯,怎麼弄法,啊,譬如說我們要去捉強盜去的時候,看 看我的氣力比強盜大不大。如果不大的話,還要找些同伴,還要手上武器等等,每一樣東西準備好,然後呢你慢慢去 追,不必猛追,要耐久,而不是一口氣拼命追,然後呢跑了個精疲了盡,塌在那裡好了,強盜逃掉了,那不行這個煩 惱啊是亦復如是,亦復如此,那麼說到這地方啊,我這兩天哪到台北去,台北去有個因綠,就是有個居士他也聽說了 ,這個懺悔這個法殊勝啊,他也跑得來問起那個懺悔,那麼我也特別去給他說了一下,啊那天啊這個林居士也一起去 ,啊他聽得很高興。中間有一個小小的插曲,他以前是這個念佛的,後來因為聽了這個論以後啊,他覺得唉啊不念佛 了,念這個地藏王菩薩。他先沒告訴我,又後來告訴我了,咦,這個念佛有什麼關係啊,而且我覺得末法的時候修念 佛最好,你為什麼不念佛念地藏王菩薩,哦後來他就告訴我,啊哎我說錯了,你錯了,我的真正的用意不在念什麼, 就是念這個的抉竅上面,念這個抉竅上面,所以如果說你覺得,你一開頭的時候你覺得你願意學地藏王菩薩,那好, 你一開頭的時候覺得阿彌陀佛,沒有一個不好的,問題不在念那一個,就是第一個,你要正知見,第二個正知見過程 當中,你走的正確的如理的方法,然後呢,你能夠圓滿把握住了,你怎麼走都對,啊,好,那麼這樣子,哦對對對對 ,以後他就改過來,因為念佛他念得很好,那麼後來拜三十五佛的中間啊,還沒有,這不是這一次,以前啊,在另外 一個地方,他又有個同修跟我說,唉那我拜三十五佛的時候,我不是可以把每一人每一個佛像都看成阿彌陀佛,那可 以嗎?我說可以,當時,實際上呢真正說起來的話,內涵很不一樣,這個我這個地方要特別說明一下,就是對我們一 般人來說,尤其是啊不明教理,他也不想了知教理,或者沒有能力了解的,那最好的方法你隨順著他,跟他相應的, 你叫他換一個啊,啊呀他千辛萬苦弄了半天啊,瞎摸,說不定到時候蠻好念佛,他也念地藏王菩薩,蠻好念地藏王菩 薩,他也念觀世音菩薩,弄得來莫衷一是,啊,如果你分辨得清楚的話,那時候不一樣,學那一個法門那是沒有關係 的,主要的就是說,你一定要瞭解這種情況。那麼,我剛才說,剛才這個回答說,啊你拜三十五佛,究竟有什麼差別 ,因為這個關係啊,我想起來在這個地方說一下。剛才暫止息力裡面啊,特別說明,究竟以後啊不要以此便為喜足, 文字沒有講,我特別說明,我們最初第一因,要完整。你能夠這樣完整的話,將來啊,究竟圓滿的時候啊,必定是最 省事最快速。反之因為眼前力量不夠啊,你覺得想討一個巧的話,結果是吃了大虧上了大當,上誰的大當。不正知見 ,沒得話說還是自己,所以在這個地方啊我應該提醒大家一下,佛佛道同沒一個例外的,十方一切佛是共同一法身, 但是啊所顯的報化相,那是完全不一樣,尤其是化身相,為什麼?化身是應眾生根器,應化之身,應你的根性,用這 種方法,這樣,那麼這個說明什麼啊?眼前我這個條件,要學這個法門,假定是我只是要學羅漢,好,你解決了煩惱 ,可以了,停在那裡也不要動,究竟不究竟啊,不究竟啊,同樣的你念佛,往生到極樂世界,從這條路究竟來看,你 只要走上去了,一定對,所以法華上面說的清清楚楚,不要你得到往生都對啊,法華上面說的很清楚嘛,若人散亂心 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你散亂心跑到廟裡面去,啊呀阿彌陀佛,這麼一句話就成佛了,真的成了佛 嗎?沒有唉,只是成佛的因種下去了,將來遇緣慢慢的策發策發,就成就,遇這個緣還要經過這麼大的長遠的時間, 法華上面也授記說得清清楚楚,經過無量阿僧祇劫,這個無量阿僧祇不是叫我們在這裡睡大覺啊,不是在那地獄裡面 啊,那個沒有用哦,還是在法華上面,你看舍利弗尊者,那些大尊者,一個一個都是這樣,你將來還要供養兩百億恆 河沙數諸佛,如何如何,然後成佛,換句話說,你還要經過這麼長時間,如理修行,然後你成佛,那個因只是種下去 ,然後不斷的與善法欲相應的,現在我們啊,前面中士道的時候,這個十二因緣學過了,大家應該這個理路很清楚, 對不對?這個因怎麼樣感果,靠什麼力量呀,一定是靠一個力量,什麼?如果說,生死當中的話,與無明觸相應的愛 來滋潤它,如果說你跳出生死輪迴的話,應該是明智慧正知見相應的善法欲還是愛來策發他,對不對?那必然還是如 此啊,所以不斷的淨化你的,一步一步的上來,那麼這個時候,他淨化的過程當中,必定什麼啊,把我們不同類型的 煩惱的種子,以及現行習氣,一一淨化,他淨化過程當中,我們什麼樣類形的煩惱,他以什麼方式來對治,這個緣起 不一樣,平常我們世間來說,生了病看醫生,這句話千真萬確就是如此,這句話本身就一句話,這任何病都是說生了 病看醫生,可是你真的看醫生的時候啊,他絕對不是說一個醫生一味藥,你生外科他也這個,內科也這個醫生,這個 不可以,然後呢你傷風也這味藥,感冒傷風一味藥,然後呢癌還是這味藥,肺病也是這個藥,寒病也是這個藥,熱病 也是這個藥,有這樣的道理嗎?請問有這樣的道理嗎?所以大家記住哦,所以我們因地上面啊,務必要知道這個事情 ,務必要知道這個事情,所以不但是說我們凡夫,呶看看呶華嚴、圓教,為什麼他能一生圓曠劫之因,善財童子跟他 的五百個同參呢?他就是找了各式各樣的善知識,因為我們修學過程當中,沒有別的,就是煩惱障所知障,因為每一 種不同的障礙,有他不同的特質,有他不同的對治,要對治他有不同的專門的善知識,專門的醫生,你只要找對了, 的的確確能很快的問題解決,靠什麼?就是因地當中,呶,這個善財童子,在沒有求證之前,他的地位叫十信滿心, 什麼叫十信滿心啊,他那個信心已經徹底淨清嗎,完全不在自己,繞著我轉,淨化了自己,他徹底信得過佛法,徹底 信得過善知識,徹底信得過煩惱非靠善知識對治,所以對這個病找這個人,然後呢這個人解決了,再找這個人,再找 那個人,再找這個人,再找這個人,再找這個人,嘿到最後開始,他這麼高了尚且如此,我們現在下腳第一步不如此 ,等到那一年?或者有人說,是嘛,他這麼高才可以啊,我們那麼差不行啊,我的感覺,不是,不管是高是低,佛法 一個原則,業感緣起,這個大家有沒有人不了解的,我想沒有一個人不了解的,如此因感如此果,你在因地當中下的 什麼因,那麼將來做的無非是把這個因啊慢慢的把他策發圓滿,對不對?他十信滿心,那還是就這個因感這個果,現 在我們下腳第一步也是如此啊,所以我們修學佛法的次第一定是什麼?聞思修,所以善財童子在修的過程當中這樣做 法,那麼修之前面還要什麼啊,還要思,思之前面還要聞對不對?唉,聞的時候你就把這個正因種下去,然後呢根據 這個正因是如理思惟,得到了以後,然後如理修證,這是所以他真正成就的原因,假定在聽聞的時候這個因沒有種下 去的話,對不起!修沒有你的份,所以舍利弗尊者同樣的坐在這個會上面,華嚴會上,大智如舍利弗坐在那裡如聾如 啞,為什麼呀,哪,因為你聞思慧上你沒有種這個正因,這個現在很簡單,我們在那兒講,有很多人歡喜念佛的,他 才聽不進呢,你們說那些,參禪的他一樣聽不進,千真萬確的事實,我們在這裡覺得,哎啊這個好啊,原來告訴我這 個方法,正要告訴我去念佛去參禪哪,並不違背,但是他聽不進,為什麼呀,對不對,道理就在這裡,所以我們務必 要知道,這個因最重要,所以華嚴上面就說的很清楚啊,發心究竟二無別,如是二心初心難,我想在座的有的同修曉 得這句話,華嚴上面說的非常清楚。發起這個心,發什麼?菩提心,跟這個究竟圓滿菩提心,圓滿菩提心什麼啊,圓 教佛啊,這個究竟啊,兩樣東西沒有差別,一點都沒有差別,如是二心,這個兩樣當中啊,初心難,嘿嘿不是成佛難 唉,就是你下這個因難哦,為什麼?你只要這個因對,果一定對,眼前沒有一個事情例外的,啊我燒一個飯你只要啊 ,燒的飯嘛要用米,燒的菜嘛要用菜,然後拿回來,每一個步驟做對了,你不要問他飯好不好熟不熟,一定好,你如 果這個因弄錯了,不管你怎麼忙一定不對,對不對?現在華嚴上面所講的,這個兩個是指修這個位次來說的,修這個 來說就修正,所以說當初見道的時候,見道的這個,跟這個究竟圓滿的這兩樣東西啊,說初心難,但是到現在為止我 們已經了解了,這個修之前要有什麼基礎啊,要有思,思之前要有什麼?要有聞,聞之前要靠善知識,但是他不說善 知識的原因,是為什麼啊,就是說自他兩個力量,不能欠缺,他力外面善知識,自力就是聞思修,尤其真正重要的, 這句話徹底圓滿的來解釋來認識的話,卻不是等到善財童子十信滿心啊,到了那個時候已經來不及了,而是在我們現 在下腳第一步啊,所以有的人已經走了一段路了,那是莫奈何了,那是的確,所以佛絕不是說我這個華嚴最圓滿,不 是的,是!他在華嚴會上說,然後呢對其他的人也是這個圓滿那個圓滿,因為佛只有一個目的,怎麼樣應你們的根性 ,把你們救渡出來,你們已經走了這個路,那麼走了這個路就這個路走下去了,個千真萬確事實啊,所以就實說來那 一個法門那一條路,最極來說究竟成佛,所以法華上面說得清清楚楚,尚暗是對我們如果想走直徑快速的路子,這個 是這條路,這個是這條路,所以已經進入了,那我們讚嘆,好好好,你參禪好,念佛好,持戒好,沒有一個不好,然 後對我來說,我的的確確在現在這個圓滿的教法上面,初心下第一步的話,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啊,先把前面這種啊 ,錯誤的這種因,統統把他洗除乾淨,從頭開始,所以要懺悔,那個時候懺悔的時候啊,不要說,啊我只拜阿彌陀佛 ,如果是只拜阿彌它佛,說實在的,這個廣論也可以不必學了,只要你好好的這樣去一心念佛就行了,啊而且也不必 出家,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啊你到了極樂世界,決定有你的份,慢一點沒有關係嘛,這千真萬確的,懂不懂這個道 理?啊這個概念啊,所以啊,最主要的,所以現在也不是急著大家說,哦聽懂了馬上做到他,不是,第一個要了解他 ,了解他整個的重要的概念在什麼地方,了解了以後呢要認得他,他所指的內涵是什麼?找到自己下腳的地方,凡是 這個東西最主要的,一定要對這個教理的基礎建立的非常穩固,你有了這個教理的基礎,穩固的基礎以後啊,然後你 能夠鑑別是非,什麼情況來都不怕,什麼情況來都不怕,在我們修行過程當中你真正做的時候啊,一定有各式各樣的 ,不同的情況出現,情況出現,假定你了解了這個完整的認識,以後啊,好的當然好的,壞的也是好的,反過來的話 呢,壞的固然是壞的,好的也不一定好,是壞的,這話怎麼講,這要說一下,當然剛才說,如果你不認識這個道理, 壞的,壞的來了你又受不了了,不曉得怎麼辦啊,被他障礙住,然後乃至因為你不認識啊,平常說,人家來啊,對你 有不利,或者什麼,哎喲你生煩惱,輾轉的,那當然是壞了,好的呢?好的你就歡喜了,唉呀覺他好好好好,啊,最 壞的,不是,應該最小的損害是什麼啊,你覺得好好,停在那裡啊,也就不前進了,所以既然不前進的,好嗎?也不 好嘛,好的都是壞的,而弄得不好的話,因為你覺得好了就歡喜耽著啊,所以種種問題引發,人家說著魔等等都是從 這上面,啊唷你覺得好得很,你沒有能力去判別他,下面緊跟著壞就來了,反過來你了解了以後,說好的,好的嘛當 然好的,為什麼壞的也是好的呢?你假定說究竟圓滿了,還要修行嗎?不要修行,所以說既然是你不了解,當然處處 地方都是缺陷都是壞的,現在你認得了曉得啊呀這個壞的,正是我了解了我可以了解了去改善了,這個不是我們修行 正式最重要的這件事情嗎?所以你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啊,就壞的也是好的,無往不利,對不對?所以這個地方呢, 特別的這一件事情上面啊跟大家提醒一下,跟大家提醒一下,所以前面哪這一個順緣,啊下面最後補充一個,這一次 順緣我們再記一記,那幾個順緣啊,勝解力、堅固力、歡喜力、暫止息力,尤其是這個暫止息力的特徵是什麼,你了 解了剛才這個道理,才曉得那個暫止息力的特徵,大的地方來說,善財童子參了一位善知識,他絕對不會說哎唷好了 好了,絕對不會像我們說,啊我現在得到了,這個參禪了,啊大徹大悟了,好了,安然睡覺,不是,祖師說得清清楚 楚,大徹大悟是這個正是如喪考妣,趕快再向前啊,念佛的得到了一心不亂,趕快就是努力上進啊,沒有一個例外的 ,都是如此,所以我們能夠很快的達到這個高深圓滿的境界。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二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三
p. 318
【如是了知精進三種違緣,修習對治。其未生修持,能令生起之順緣,謂勝解力,若已生者能令不退之因 ,謂堅固 力,修彼業時不欲斷絕者,謂歡喜力,更以息捨力勤發精進。若於此理已得善巧,則於精進當發欣樂之力,茲當宣傳。】
現在我們了解了,我們所以不能精進,由三種因緣哪障礙我們,跟這個精進相違背的,那麼,去對治 他,對治的方法前面已經告訴我們,然後呢?你真實去學的時候,未生修持的時候,要想策發我們的 這個精進力,第一個勝解力。生起了這個勝解力,要想去做而使得我們不退的,要堅固力。而這個堅固力的維持繼續向上不斷絕的是歡喜力,最後還要一個暫止息力,才能夠究竟圓滿。對於這一個道理,得到了善巧以後呢,然後怎麼個精進法,怎麼個欣樂法,下面來說明,利用前面告訴我們這種方法,換句話說,現在工具,每一樣工具的特質是什麼,就像看病說藥,藥的特質是什麼?你了解了,怎麼去吃,這個還要有 一番道理,這個道理在下面。
【第三發動精進斷所斷時,】
啊在這個科判上面,就有此身心堪能之理,換句話說,由於前面這個對治了違緣,得到了順緣,那麼然後呢?發 精進啊,使得我們身心都能夠如理如量要做到我們想做的,這個道理在這個地方說明,
【如云:「如與慣戰敵,鬥劍於陣前,當避煩惱劍,返擊煩惱敵。」】
我們真正來精進的時候啊,就像一個什麼啊慣戰,這個慣戰啊就不是初出茅蘆的,這個敵人啊,喝,這個敵人啊 ,卻是一個有經驗的,啊有經驗的,這個經驗的敵人就是我們的煩惱說實在這個煩惱跟著我們無始劫來,啊呀這個煩 惱啊,這真是一個啊沙場老將,像這一種人在對陣的時候,要做兩件事情,第一個呢不要被他刺,現在這個敵人什麼 啊,煩惱,所以這個煩惱的劍啊,你不要被他傷害,要避開他,單單避開不行,一味的逃不行,你還要反擊,要反擊 他,這個很明白,我們打仗的時候都是一樣,不被他打,要打中他,
【如慣戰智者與諸怨敵鬥劍等時,不應專謀害他,當善二事。】
說真正的能征善戰的這種戰士啊,不是一味的專想傷對方,實際上要做二件事情,那兩件事情啊,要善於呀不讓 他打中,避開他對你的進襲,還要進一步第二件事情啊,要去能夠把他打倒,現在我們修行的也是一樣,說
【行者亦爾,與煩惱鬥時,一須善防避煩惱來傷自己,二須依止對治更進害他。】
要做兩件事情,要善巧的防備啊,不要讓那個煩惱來傷我們,因為我們真正的目的要對治他,結果你被煩惱傷避 不開了,你還鬥什麼?進一步呢單單避不行,還要對治他,把他降伏,乃至於徹底的連根拔除。
【若不爾者,雖以對治滅除一分煩惱作用,然餘煩惱,則又劫奪一分善法,或令心中起一大罪,損利平均 ,則諸善 行須難生故。】
若不,假設不這樣的話,雖然啊對治一分的煩惱了,但是呢你這個防了,那一個啊煩惱啊又啊生起來了,把我們 的善法又傷害掉了,乃至於啊使得我們心當中啊生起更大的這個罪惡來,結果兩者當中一對的話,對不起!唉往往啊 抵銷掉了,反至於啊反而虧本啊,這樣,你要想賺錢啊,賺那個善法,法財啊,你生不起來,生不起來,就是我們現 在也是一樣,我們現在啊,說啊呀,要懂得嘛要學教理,結果學得教理以後啊,說不定不小心啊,又為教理所騙,然 後我們就講說啊呀教理說要修行,結果啊又為修行所騙,我想我們啊的的確確每一個人都是一樣,譬如我們現在說修 學佛法要出家,啊呀結果發現跑到出家這個環境當中這個也不理想那個也不理想,出了家跑到這個道場,唉這個道場 不行,跑換到那個,那個地方又不行,又換,換那個地方又不行,是弄來弄去,一生善行是終成過失,然後這種習慣 養成功惡習啊,生生世世在那地方轉,一直在那個這個習性當中轉,就透不過來,所以我們必定要善巧兩件事情,第 一個不要被煩惱啊來傷害你,進一步在這個情況之下,才來對治煩惱,要對治煩惱,所以以我們現在目前來說,譬如 說我們在這個地方啊,講戒,或者不要說戒吧,就是我們常住來講規矩,妙了,這個規矩的特質啊是幹什麼啊,調伏 我們的煩惱的,結果啊我發現啊我們啊大家啊,為了這個規矩,他原意是調伏煩惱的,結果呢?啊大家抬槓了,爭得 個面紅耳赤,你覺得你的規矩對,他覺得他的規矩對,說了半天啊,兩個人啊吵到閰羅王那裡去,閰羅王眼睛一瞪, 好下油鍋,這個是規矩是這樣的嗎?不是哎,不是哎,所以我們必定要了解這一點啊,你必定要把握住這個特質是什 麼,如果說這一個法,不能真正對治你內心煩惱的話,說什麼都是開玩笑、都是戲論,反過來真正能對治你煩惱,睡 覺也是對的。然後呢,所以啊為什麼經上面叫殺無明父,這個父是哦,那我們殺父的話,是五逆十惡啊,嘿但是你殺 對了,殺的什麼啊,無明父,就是我們生死都是從無明而來的,這是根本,你有本事把他殺掉,對啊,沒有錯啊,這 個我們要弄對這一點啊,這個是最最重要的啊,下面緊跟下去。
【喻如欲修法者,覺以先知為要,唯於了解執為堅實極力尋求。此以多聞雖能除遣無知之愚,若不謹慎諸 餘煩惱, 即於爾時染多惡行,致令身心極不調順。】
妙了,就在這個地方,你看,拿我們現實來說吧,我們說修行,修行,說你要曉得怎麼修才對, 你不曉得怎麼修沒有用,所以說這個時候要去了解,然後呢就廣學經論,廣求善知識,結果在這個時候啊,了解執為堅實極力尋求。多聞是能夠把我們的無知的這個愚痴是啊拿掉的,但是啊對不起哦,你也這個時候不知不覺其他的煩惱跟著來了,什麼煩惱,我們往往了解很多以後,自己覺得這個也知道那個也知道,自己的知見,比誰都多,這個也不對那個也不對這個也不對,就是我對,這個煩惱的根本是我啊,結果知道的時候本來是對治煩惱,結果你知道了把這個我是增長得我慢幢高如天,一點用場都沒有,這個餘煩惱沒對治,這個是很重要的,所以說那個時候啊又被其他的這個煩惱侵染來了,結果呢身心極不調柔,所以我剛才說的那個道理就是這樣,常見的這情況就是這樣,大家講規矩,結果弄著規矩吵吵鬧鬧吵了半天,假定佛曉得這個立的規矩是這樣的話,佛在那裡真要會哭了。反過來呢又有一種,
【又如念云:調伏身心要於多聞,若專重其修不防愚敵,不聞不學正法,即是所受律儀進止之處,亦極愚 蒙,則亦恆為眾罪侵害。】
又念:說我想調伏這個身心要多聞。單單修,能夠不能夠防止這個愚痴的敵人,這愚痴什麼?就是你不知道怎麼修啊。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0
- 文章: 33486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35卷 A面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35卷 A面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知道怎麼修啊﹖假定你說,哦﹗我現在看了前面這種情況,說,啊有眼前太多這種情況,就說,都是這樣的, 學的人啊﹖因為他學了半天,不曉得怎麼修﹖然後講修的人啊,這種都是好人哦,看見說,他本來學了以後要講修的 ,結果學了以後反而這樣的話,那沒有意思,我就不要學。這個發心倒是正確的,可是,不幸的話,你不學,你怎麼 曉得修法﹖修些什麼﹖嗯﹗那個時候啊,愚痴,所以他不聞、不學。既然也不聽聞,不好好的學,就自己所受的律儀 等等,也不了解。起心動念固然不一定對啊,然後呢﹖這個(動聲發語)更是糟糕,所以怎麼辦﹖這個怎麼辦﹖所以 兩樣東西啊,都要努力防止。下面的比喻,
p. 319
【又如臨陣手劍失落,恐被他殺,無間拾取。如是與煩惱鬥時,若失明記取捨進止所緣行相憶念之劍,恐墮惡趣,亦須無間依止正念。】
嗯﹗這個比喻就像我們打仗的時候,真正打仗的時候,當然你拿著劍跟人家鬥,那個唯一的那個時候,就是你手 上的利劍哦。現在我們修學佛法的利劍什麼﹖你們知道不知道﹖正知見。正念,正知就這個。啊﹗正念、正知這個最 重要的。你唯持拿著這個東西,才對。啊﹗打仗的時候,就是你手上的這個利劍。手上這個利劍。哦﹗萬一不小心手 上那個利劍,一旦失掉了以後,對不起。你只有被他殺,所以必定要一掉下去,馬上撿起來,絕對不能掉在那裏,站 在那裏,站在那裏,對不起﹖你就被傷了。所以我們跟煩惱鬥的時侯啊,若失明記,就是啊,很清楚,明白的記住這 個正念,這個念些什麼﹖下面取捨進止所緣行相憶念之劍,什麼是該作的,取。什麼是不該作的,是捨。啊,該取的 向前,該捨的停止。這個心裏邊所應該的叫所緣的行相。這個靠什麼﹖正念。啊﹗因為一旦失去了以後,對不起,你 就跟著雜染邪念轉。跟著雜染邪念轉的話,就造了惡業惡因,一定墮落,所以啊,一定要無間的,這個無間啊,中間 絕不能一刻的停止。這是所以為什麼念佛的人啊,必定要追頂深深,不要讓那個邪念進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參 禪的人啊,他在沒有開悟之間,一定要看,說,那個一念不在,暫時不在,猶如死人。這個道理一定是這樣。持惑的 更是如此,持戒的更是如此,一定是這個正知見,正念,正見,一定要依止著。而旦這個依止的方法無間,那一念掉 掉了,那一念就不對。你別以為我們現在在這裏,好像沒有作壞,這是無記當中,這個無記本身就是錯的。當然無記 有兩種,一種叫有覆無覆,譬如說我覺得現在這個時候,心裏面所作的規規矩矩。站的正正確確,這個是無覆無記, 對的,這個跟正念相應的。然後你塌下來了以後,覺得噯呀﹗現在這個很舒服,這個是有覆無記,這已經錯了。持戒 不可以這樣的,啊這是我們務必要知道的。那麼你說,那這樣不要修學了,要哦,修學了,所以他前面告訴我們啊, 吃飯的該怎麼吃,睡覺的時候,該怎麼睡,譬如睡下來了,是,我心裏還是保持的清清楚楚,為了法,勤精進,所以 躺下來,這個正念沒有動哦。然後呢﹖身放鬆,心可以放鬆,這個念卻是安住在正念上頭哦。所以他每一個地方,有 非常善巧,正確的,明白的指導。這是所以為什麼﹖他二十四小時當中,你只要得到了這個東西,醒的時候,固然增 長功德,睡覺也在增長功德啊。所以念佛固然可以去,持戒更穩啊,為什麼﹖那就是這樣麼。你的二十四小時,無時 無刻不在增長那個善淨的業,那有不去的道理。就是這樣啊,那持戒是根也,都能夠這麼好也,這就是依止這個正念 要無間的。所以說,
【如云:「臨陣劍失落,畏佈速拾取,如是落念劍,畏地獄速取。」】
下面這個說,很容易。啊﹗說打仗的時候,一旦掉掉了這個寶劍的話,哦﹗趕快撿起來,現在我們這個正念的這 個劍啊,也是一樣啊,一掉掉了,對不起,三惡道,不一定是現在,但是你只要沒有跳出生死輪迴,遲早問題。而這 個遲早啊,我們了解了無常的話,哎呀﹗那的確是下面一口氣不來,就不知道那裏去了。龍猛菩薩亦說此念極為重要 ,如云,「大王佛善說,念身為共道,故應勤守念,失念壞諸法。」所以下面說啊,哎呀﹗這個佛親口最正確的告訴 我們啊,這個我們不管一切法,三乘的共道,這個什麼—念正念,這個身就是它念的本體,你在這個時候,要勤勤懇 懇的切守謢到。啊,一旦這個正念不在的話,那麼其他的一切法都失壞了。下面一句話重要哦。又所念境先以慧別, 次乃念取,以念無擇境力故。這個念的境啊,為什麼叫做正念啊﹖一定是先拿智慧來辨別、決擇,然後呢﹖安住在這 個經過正念辨別,決擇的這個念實上面,不要把它掉掉。所以說,以你智慧來決擇,然後呢﹖保持下去的這個念叫正 念。因為這個念本身它並沒有力量曉得對、錯。對的時候取,錯的是捨。所以就實說來一定是正知正念,啊這個怎麼 樣善巧運用正知正念﹖前面曾經簡單的提示,在後面會有詳細說明。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三,319頁請翻開。我們繼說下去。現在照著這個次第我們了解,重新注意一下。說修學 佛法最重要的,精進。資糧善中進第一。嗯﹗有了這個,那麼所有的,其它的,一切的跟著來。如果沒有的話,雖然 修學佛法,始終是戲論。始終是戲論。談戲論還好,一個不小心啊,就滑下去,這個後果是非常可怕。那麼,所以他 前面告訴我們,發精進的方便。啊﹗先是精進的殊勝的利益,精進的過患。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以後,推動我們去學 ,進一步是告訴我們怎麼策發這個精進的方便,那個時候,才談的到精進的內容。那麼正式精進的時候呢﹖又說明精 進的特則是什麼﹖用這個東西,對治的內容是什麼﹖對治就是換句話說,我們凡夫,為什麼是凡夫﹖為什麼在生死苦 海當中,毛病在那裏﹖要針對箸這個毛病,把那個病根,把它拿掉它。啊﹗那末這個有兩個原因,一個說前面已經說 明了,所以精進的違緣啊,那末這兩個當中分成三部分。然後呢﹖順緣就是現在我們講這個,有了精進的順緣以後, 用它來修行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兩件事情,第一個不單單是說我們啊向前衝,我們還要防止被煩惱來襲擊。這個觀 念啊非常重要,然後呢﹖這個觀念一定要拿來,把它所指的心裡的行相什麼﹖認的清清楚楚。所以談到這個地方,我 們一定要把前面啊,從前面的基礎,下士、中士,這個下士當中的業這個道理,這個如果不清楚,後面都不清楚,有 了業以後,進一步了解煩惱的行相是什麼﹖這個特別重要,這一切佛法的根本。這兩樣東西,如東你不了解這個業的 特則的話,那怎麼講都是空話,儘管你講的頭碩是道,可是你並不了解,那這個業在你身心上面的發生的現象。當我 們面對一切環境的時候,為什麼心理會這樣﹖為什麼會那樣﹖這個種種,就是兩樣東西,一個是業,一個是煩惱,惑 ,換句話說,你認得它了,就是正知見,由此導向智慧,整個的佛法,就在這裏說的。那麼,現在我們以精進來對煩 惱的時候,它最主要的,就是什麼呢﹖要把這個正念提起來,但是這個正念本身,所謂正是什麼﹖正確無誤的,這個 念本身啊,就是你維持著這個正確無誤的這個概念。所以這是兩樣東西。啊,你防止的力量是這個念,可是這個念要 在正才行。所以那個是靠什麼呢﹖靠知見。所以他。昨天說到第三行。說
【念境先以慧別,】
要以智慧來辨別,說那一個對,那一個錯。然後呢﹖錯的去掉,對的提起。要把這個對的這概念,維持在念頭上 面不鬆懈,這個叫做正念。所以他特別告訴我們,這個念本身,它並沒有能力選擇是非,繼說下去,今天。
【慧須分別何法者,謂總諸經中所說一切應進止之處,尤以自所受律儀中應取應捨。】
那麼這個地方告訴我們了,是的,那個念啊,先要智慧來分別得清清楚楚,那麼現在這個智慧是分別什麼呢﹖換 句話說,這個地方我們首先要了解,佛一切的經論當中告訴我們,修行過程當中,什麼是該作的—進。什麼是不該作 的,應該止。啊﹗應該止。那麼,而這個裏邊,特別是自己所受的戒,律儀就是戒。啊,那麼該作的要作,不該作的 要捨。這個裏邊特則要把握住,戒的基本的精神,始終是正知見,你有了這個正知見以後,平常我們說正知見,正知 見好像我們懂得一點道理,不是哦﹖真正的正見,戒體本身就是這個東西,說這個你確實見到了,然後呢﹖留下一個 非常深刻的一種心種,起心動念之間,自然而然這種力量會升起來了。就這樣。所以將來關於這個道理,講到在家備 覽啊,這個三種決擇戒體的時候,那個時候會說明它。說明它。所以歷來我們中國的大祖師,所以選擇南山一宗的它 根本原因,就在這個地方,根本在這個地方,所以這一點啊,以後慢慢的再來談。總元這地方,我們要了解,那個正 知見,不是說,啊﹗我會講啊,看見那書上面去說一下,不是,這是引導我們正知見的必須要的前方便步驟。你必定 要把這個文字所指的內涵是什麼﹖這個內涵就是我們身心上頭,現行的這種狀態。那一地方是跟煩惱相應的,如何是 正確的佛法,然後怎麼樣把它轉化它,這個你要看得清清楚楚,而且產生非常堅穩的力量,你了這個內心的這種力量 以後,起心動念自然而然會,噯﹗墮時警覺警惕,這一點這個地方說明一下。
【若能於彼住念正知,其所修法乃能圓滿。】
那下面就明了,假定你能夠在這樣的狀態之下,經過正確無誤的如理聽聞,如理思惟,得到決定勝解,然後呢﹖ 這個正念啊,把持得住啊,這個正念包括了正念,正知。那麼你一切時處,以這個東西提持住,以這個為根本,發自 於身口的行為,這個法圓滿了。這個法圓滿了。假定是沒有這個特點的話呢﹖
【若唯於住心所緣修念正知,全無所益。】
假定說你沒有這個,你只是說你的心啊,安住在這個上面啊,那沒有什麼用處﹖這個心安住在上面,換句話說, 儘管你不散亂,自己覺得很好,對不起,這個不相應。這個不相應。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必定要了解,這個定這個東西 啊,它是共外道的,但是定這個東西是一個最好的必要的工具,必要的工具,修學佛法必須要定這工具,這個善巧方 便。所以說共外道的,就我們前面說是叫共因,啊﹗它的不共因不在這個正念,不在那個定上頭,不在那個定上頭。 你要想得到解脫生死的這個不共之因是智慧。要想策發大菩提救度法界一切有情它的不共因是悲智雙運的這個特則, 你要把這兩樣東西圓滿的話,一定要,不要說圓滿,要真實的能夠深入的話,一定要加上這個定的不共因。那麼念這 個什麼呢﹖念是定的前方便,一定要先要念,然後才進一步的話,念力現起以後下面再到定。這個現念我們一定要有 一個正確的認識啊。眼前我只說一個大概,等到再下面特別講奢摩他的時候,換句話說講止的時候啊,那個的行相, 決擇的非常細微,等到關於奢摩他那一部分了解了,眼前不管他是外道也好,內道也好,乃至於禪宗這些概念,你都 很清楚,很明白。啊,不過這裏我們要特別注意哦,現在這個地方的話,屬於我們修學佛法的不共的特則在那裏﹖你 要把握得住。所以平常我們很多人說,噯呀﹗我心很亂啊,然後呢﹖要學學定啊。對不起。如果是你沒有把握住中心 的話,上面說的很清楚,對於真正啊,跳出生死這件事情啊,毫無意思,毫無意思。就算你在長劫安住要這定當中, 對於我們世間人來說不錯,噯喲﹗這個八萬四千大劫啊,大的不得了,你真正的見到實相的人來說啊,這個無常相, 不管你多大,不管你多大,那始終都在虛妄顛倒當中,這個長期跟煞那沒有什麼差別的,這個根本的因,我們一定要 認得。下面,
【又如陣中,先必勵力令劍不失,設有所失無間急取,是因實畏所殺,非僅空言故。】
那麼,下面說。這個比喻,前面說過,現在再深一層的運用,比喻說我們在這個軍陣當中,跟敵人戰爭,那個時 候,一定要努力的把手裏邊這個武器,這個寶劍啊擺在手上面,絕對不可以掉掉。萬一不小心掉了,馬上絕不可以停 留,無間是不說等一下,不可以的,馬上拿起來,為什麼啊﹖因為你手上那個武器一掉掉的話,那對那個敵人來,你 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你那個手,你能擋的過他那根寶劍嗎﹖那麼為什麼這樣呢﹖因為你沒有武器對他的話,你只有 被他所殺,啊﹗這個打仗的時候,那是硬碰硬,不是啊我們在那紙上談兵啊,哦﹗這不是空話哦。啊﹗那麼打仗是如 此,我們現在修道呢﹖也是一樣的,我們修道所對的對手是誰啊,煩惱敵。我們用的武器是什麼﹖智慧劍。所以說,
【諸修道者,先恐失落明記取捨所有正念,設有所失無間能修者,亦因心中實畏忘失念時,為罪染著墮惡趣果,非虛言故。】
嗯﹗下面就告訴我們了,我們現在真正想修行的人啊,啊也害怕把這個正念啊,忘失掉,掉落了言這個正念什麼 啊﹖那說的很清楚啊,明記取捨,這個正念是告訴你,什麼是該作的﹖什麼是不該作的這個正念。換句話說這個念就 是把這個正知提在這個念頭上面,不要忘失,不要忘失這樣。設有所失,那個時候不是提那個念頭,那是拿那個念頭 提起那個如理的正知,這個是很重要的。所以這個念本身啊,卻像一個有力的手一樣,那麼所提的東西是什麼﹖那個 是智慧劍。這個要很清楚,要很明白的哦。因為我們曉得萬一那個時候,你那個智慧劍破除煩惱的這個武器,一旦掉 掉了以後,對不起,你那個時候就擋不住煩惱,既然擋不住煩惱的話,你被煩惱所侵哪,然後呢﹖為罪染啊,為罪惡 所染著了,在這種情況之下,你會墮落,所以我們才害怕,說耶這個不可以,不可以啊,這個概念啊同樣的道理,你 如果說真的對於煩惱侵犯你了以後,然後被煩惱所轉造惡業,然後一定積惡果,--墮萿,有了正確的認識,那個時 候,你才會心裏面說,噯喲﹗心心念念說不,不,不。假定這個空話的話,嘴巴上面講的時候,你根本不在孚,所以 他告訴我們非虛言故。那個不是空話,要想產生實在的正確的認識的話,那下面又來了,他一再提醒我們。
【能生此心,尤以修習業果為要,】
啊,這個道理所以能夠升的起來,你必定要懂得業果,換句話說,如此的業因必然感的這樣的果報,這個時候我 們所見到的,不是眼前,噯呀﹗這個錢很好啊,收起來放在我袋裏,噯這個很好吃啊,這個名位很好啊,這個地位很 好啊,絕不定看見這東西,而是看見你作了這件事情以後,造了這個業以後是讓你升天,讓你往生淨土,讓你成佛作 祖呀﹗還是眼前貪了一點小便宜,結果把你送下地獄,眼前這是業的因哦﹗真正看的時候,也有這個業感這個果這個 道理,你必定要對這個道理啊,要有非常正確的認識,所以他說,
【吾等若未知此為甚深教授,則為斷絕道中精髓,聰叡所愛功德之本。】
假定關於這個道理你不了解的話,你修學什麼啊﹖都談不到,修學什麼都談不到。修道的真正的精髓,換句話說 這個精華,中心,這個特則在那裏,這個,現在你對這個概念都弄不清楚的話,那不是像樹根一樣,像那精髓一樣, 這個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所喜愛的,這是功德的根本。前面在下士道業果的那個時候,已經特別說明,這一切善法的 根本,一切善法的根本,這個善法是從下士開始,中士、上士,現在講到上士精進的時候,還是這個,要曉得精進的 特別是什麼﹖一定是對正確無誤的善所緣努力,現塹你努力了半天是沒有弄對善惡的話,你努力些什麼﹖所以這地方 又特別告訴我們,而這裏又特別說,叫作甚深教授,別看業果這東西很簡單哦,哦我們講起來因緣果報,講起來啊, 嘴巴上面講的頭頭是道,不一定哦﹖一定是要對這個很細緻的,一點細微的因果心裏看的很清楚,而且如此因感如此 的果清楚明白,隨時隨地心當中,心心念念啊注意這個事情,心念一動就曉得這個我的業因是什麼﹖啊﹗你能夠真正 把握住這一點的話,眼前這種世間的名聞利養的話,你才有機會放得掉,要不然無始以來的習氣啊太嚴重,太嚴重。 噯喲﹗等一下一個人隨便捧你幾句啊,你飄飄然忘的乾乾淨淨,一個人隨便白你一眼的話,噯喲﹗你煩惱升起來,又 忘的乾乾淨淨,那談佛法是一點多沒有用場。然後呢﹖世間上面講那個人事,是這個也不好意思,那個也放不下,這 個也捨不掉,就一樣東西不在乎,佛法。因為什麼﹖佛菩薩坐在那裏,他也不會跟你講交情的,這個很明白擺在這裏 ,我們看起來木頭,人家說泥塑木雕,哎呀﹗這個才是真實的,然後呢﹖佛法在書本上面,它不會拿個喇叭一天到晚 在你耳朵裏面吹的,哎你自己去找看了半天還不一定看得懂咧﹗而世間那種不管是朋支也好,冤家也好,這個朋是如 膏如漆,沾的你更是沾你舒服的很,你放不下。那個冤家瞪大了眼睛要來殺你,你也逃不了,所以處處地方無非是引 發我們貪、瞋、痴這個狀態,必定要靠我們深入的正確的如理的認識,然後不斷的觀察產生這個殊勝的勝解,那時候 內心當中才有這力量抗的住外面這種,所以這地方又再一次強調說明啊,這個如此因感如此果,這業感緣起這個道理 啊,是甚深教授,如果這個不認識的話,那個道的根本就斷掉了,根本斷掉了你還談什麼﹖根本斷掉了還談什麼。那 麼他下面進一步又說了。噯,那麼好,既然這樣那麼根把握住了,那麼往往我們有一個毛病,你把握住根本那就好了 ,小地方好像忽視,所以他又假設。
【若爾何須於微小罪見大怖畏,無間滅除不令相續耶?】
那麼容或有人說:喔,既然這樣的話,那麼真正……。因為真正持戒的時候啊,不但要根本因把握得住,而且圓滿因也一點漏洞都不讓它有,乃至於一點點的小罪啊,也把它看成功大得不得了!所以容或有人這樣說:「好、好,不錯、不錯!那麼我們在大體上面著手,小地方好像可以把它輕鬆一點。」所以他問:「那麼為什麼對於這個小罪啊,要看得這麼個大,也產生這麼大的恐怖,而隨時生起不讓它繼續了,要滅除呢?」回答:
【答:譬如毒箭略傷於身,以此不久毒遍全身,故當速割。如是惡行略傷心時,若捨不顧速遍全心,實非微小速能廣大,故於最初須滅令不生,設已生起無間應斷。】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知道怎麼修啊﹖假定你說,哦﹗我現在看了前面這種情況,說,啊有眼前太多這種情況,就說,都是這樣的, 學的人啊﹖因為他學了半天,不曉得怎麼修﹖然後講修的人啊,這種都是好人哦,看見說,他本來學了以後要講修的 ,結果學了以後反而這樣的話,那沒有意思,我就不要學。這個發心倒是正確的,可是,不幸的話,你不學,你怎麼 曉得修法﹖修些什麼﹖嗯﹗那個時候啊,愚痴,所以他不聞、不學。既然也不聽聞,不好好的學,就自己所受的律儀 等等,也不了解。起心動念固然不一定對啊,然後呢﹖這個(動聲發語)更是糟糕,所以怎麼辦﹖這個怎麼辦﹖所以 兩樣東西啊,都要努力防止。下面的比喻,
p. 319
【又如臨陣手劍失落,恐被他殺,無間拾取。如是與煩惱鬥時,若失明記取捨進止所緣行相憶念之劍,恐墮惡趣,亦須無間依止正念。】
嗯﹗這個比喻就像我們打仗的時候,真正打仗的時候,當然你拿著劍跟人家鬥,那個唯一的那個時候,就是你手 上的利劍哦。現在我們修學佛法的利劍什麼﹖你們知道不知道﹖正知見。正念,正知就這個。啊﹗正念、正知這個最 重要的。你唯持拿著這個東西,才對。啊﹗打仗的時候,就是你手上的這個利劍。手上這個利劍。哦﹗萬一不小心手 上那個利劍,一旦失掉了以後,對不起。你只有被他殺,所以必定要一掉下去,馬上撿起來,絕對不能掉在那裏,站 在那裏,站在那裏,對不起﹖你就被傷了。所以我們跟煩惱鬥的時侯啊,若失明記,就是啊,很清楚,明白的記住這 個正念,這個念些什麼﹖下面取捨進止所緣行相憶念之劍,什麼是該作的,取。什麼是不該作的,是捨。啊,該取的 向前,該捨的停止。這個心裏邊所應該的叫所緣的行相。這個靠什麼﹖正念。啊﹗因為一旦失去了以後,對不起,你 就跟著雜染邪念轉。跟著雜染邪念轉的話,就造了惡業惡因,一定墮落,所以啊,一定要無間的,這個無間啊,中間 絕不能一刻的停止。這是所以為什麼念佛的人啊,必定要追頂深深,不要讓那個邪念進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參 禪的人啊,他在沒有開悟之間,一定要看,說,那個一念不在,暫時不在,猶如死人。這個道理一定是這樣。持惑的 更是如此,持戒的更是如此,一定是這個正知見,正念,正見,一定要依止著。而旦這個依止的方法無間,那一念掉 掉了,那一念就不對。你別以為我們現在在這裏,好像沒有作壞,這是無記當中,這個無記本身就是錯的。當然無記 有兩種,一種叫有覆無覆,譬如說我覺得現在這個時候,心裏面所作的規規矩矩。站的正正確確,這個是無覆無記, 對的,這個跟正念相應的。然後你塌下來了以後,覺得噯呀﹗現在這個很舒服,這個是有覆無記,這已經錯了。持戒 不可以這樣的,啊這是我們務必要知道的。那麼你說,那這樣不要修學了,要哦,修學了,所以他前面告訴我們啊, 吃飯的該怎麼吃,睡覺的時候,該怎麼睡,譬如睡下來了,是,我心裏還是保持的清清楚楚,為了法,勤精進,所以 躺下來,這個正念沒有動哦。然後呢﹖身放鬆,心可以放鬆,這個念卻是安住在正念上頭哦。所以他每一個地方,有 非常善巧,正確的,明白的指導。這是所以為什麼﹖他二十四小時當中,你只要得到了這個東西,醒的時候,固然增 長功德,睡覺也在增長功德啊。所以念佛固然可以去,持戒更穩啊,為什麼﹖那就是這樣麼。你的二十四小時,無時 無刻不在增長那個善淨的業,那有不去的道理。就是這樣啊,那持戒是根也,都能夠這麼好也,這就是依止這個正念 要無間的。所以說,
【如云:「臨陣劍失落,畏佈速拾取,如是落念劍,畏地獄速取。」】
下面這個說,很容易。啊﹗說打仗的時候,一旦掉掉了這個寶劍的話,哦﹗趕快撿起來,現在我們這個正念的這 個劍啊,也是一樣啊,一掉掉了,對不起,三惡道,不一定是現在,但是你只要沒有跳出生死輪迴,遲早問題。而這 個遲早啊,我們了解了無常的話,哎呀﹗那的確是下面一口氣不來,就不知道那裏去了。龍猛菩薩亦說此念極為重要 ,如云,「大王佛善說,念身為共道,故應勤守念,失念壞諸法。」所以下面說啊,哎呀﹗這個佛親口最正確的告訴 我們啊,這個我們不管一切法,三乘的共道,這個什麼—念正念,這個身就是它念的本體,你在這個時候,要勤勤懇 懇的切守謢到。啊,一旦這個正念不在的話,那麼其他的一切法都失壞了。下面一句話重要哦。又所念境先以慧別, 次乃念取,以念無擇境力故。這個念的境啊,為什麼叫做正念啊﹖一定是先拿智慧來辨別、決擇,然後呢﹖安住在這 個經過正念辨別,決擇的這個念實上面,不要把它掉掉。所以說,以你智慧來決擇,然後呢﹖保持下去的這個念叫正 念。因為這個念本身它並沒有力量曉得對、錯。對的時候取,錯的是捨。所以就實說來一定是正知正念,啊這個怎麼 樣善巧運用正知正念﹖前面曾經簡單的提示,在後面會有詳細說明。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三,319頁請翻開。我們繼說下去。現在照著這個次第我們了解,重新注意一下。說修學 佛法最重要的,精進。資糧善中進第一。嗯﹗有了這個,那麼所有的,其它的,一切的跟著來。如果沒有的話,雖然 修學佛法,始終是戲論。始終是戲論。談戲論還好,一個不小心啊,就滑下去,這個後果是非常可怕。那麼,所以他 前面告訴我們,發精進的方便。啊﹗先是精進的殊勝的利益,精進的過患。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以後,推動我們去學 ,進一步是告訴我們怎麼策發這個精進的方便,那個時候,才談的到精進的內容。那麼正式精進的時候呢﹖又說明精 進的特則是什麼﹖用這個東西,對治的內容是什麼﹖對治就是換句話說,我們凡夫,為什麼是凡夫﹖為什麼在生死苦 海當中,毛病在那裏﹖要針對箸這個毛病,把那個病根,把它拿掉它。啊﹗那末這個有兩個原因,一個說前面已經說 明了,所以精進的違緣啊,那末這兩個當中分成三部分。然後呢﹖順緣就是現在我們講這個,有了精進的順緣以後, 用它來修行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兩件事情,第一個不單單是說我們啊向前衝,我們還要防止被煩惱來襲擊。這個觀 念啊非常重要,然後呢﹖這個觀念一定要拿來,把它所指的心裡的行相什麼﹖認的清清楚楚。所以談到這個地方,我 們一定要把前面啊,從前面的基礎,下士、中士,這個下士當中的業這個道理,這個如果不清楚,後面都不清楚,有 了業以後,進一步了解煩惱的行相是什麼﹖這個特別重要,這一切佛法的根本。這兩樣東西,如東你不了解這個業的 特則的話,那怎麼講都是空話,儘管你講的頭碩是道,可是你並不了解,那這個業在你身心上面的發生的現象。當我 們面對一切環境的時候,為什麼心理會這樣﹖為什麼會那樣﹖這個種種,就是兩樣東西,一個是業,一個是煩惱,惑 ,換句話說,你認得它了,就是正知見,由此導向智慧,整個的佛法,就在這裏說的。那麼,現在我們以精進來對煩 惱的時候,它最主要的,就是什麼呢﹖要把這個正念提起來,但是這個正念本身,所謂正是什麼﹖正確無誤的,這個 念本身啊,就是你維持著這個正確無誤的這個概念。所以這是兩樣東西。啊,你防止的力量是這個念,可是這個念要 在正才行。所以那個是靠什麼呢﹖靠知見。所以他。昨天說到第三行。說
【念境先以慧別,】
要以智慧來辨別,說那一個對,那一個錯。然後呢﹖錯的去掉,對的提起。要把這個對的這概念,維持在念頭上 面不鬆懈,這個叫做正念。所以他特別告訴我們,這個念本身,它並沒有能力選擇是非,繼說下去,今天。
【慧須分別何法者,謂總諸經中所說一切應進止之處,尤以自所受律儀中應取應捨。】
那麼這個地方告訴我們了,是的,那個念啊,先要智慧來分別得清清楚楚,那麼現在這個智慧是分別什麼呢﹖換 句話說,這個地方我們首先要了解,佛一切的經論當中告訴我們,修行過程當中,什麼是該作的—進。什麼是不該作 的,應該止。啊﹗應該止。那麼,而這個裏邊,特別是自己所受的戒,律儀就是戒。啊,那麼該作的要作,不該作的 要捨。這個裏邊特則要把握住,戒的基本的精神,始終是正知見,你有了這個正知見以後,平常我們說正知見,正知 見好像我們懂得一點道理,不是哦﹖真正的正見,戒體本身就是這個東西,說這個你確實見到了,然後呢﹖留下一個 非常深刻的一種心種,起心動念之間,自然而然這種力量會升起來了。就這樣。所以將來關於這個道理,講到在家備 覽啊,這個三種決擇戒體的時候,那個時候會說明它。說明它。所以歷來我們中國的大祖師,所以選擇南山一宗的它 根本原因,就在這個地方,根本在這個地方,所以這一點啊,以後慢慢的再來談。總元這地方,我們要了解,那個正 知見,不是說,啊﹗我會講啊,看見那書上面去說一下,不是,這是引導我們正知見的必須要的前方便步驟。你必定 要把這個文字所指的內涵是什麼﹖這個內涵就是我們身心上頭,現行的這種狀態。那一地方是跟煩惱相應的,如何是 正確的佛法,然後怎麼樣把它轉化它,這個你要看得清清楚楚,而且產生非常堅穩的力量,你了這個內心的這種力量 以後,起心動念自然而然會,噯﹗墮時警覺警惕,這一點這個地方說明一下。
【若能於彼住念正知,其所修法乃能圓滿。】
那下面就明了,假定你能夠在這樣的狀態之下,經過正確無誤的如理聽聞,如理思惟,得到決定勝解,然後呢﹖ 這個正念啊,把持得住啊,這個正念包括了正念,正知。那麼你一切時處,以這個東西提持住,以這個為根本,發自 於身口的行為,這個法圓滿了。這個法圓滿了。假定是沒有這個特點的話呢﹖
【若唯於住心所緣修念正知,全無所益。】
假定說你沒有這個,你只是說你的心啊,安住在這個上面啊,那沒有什麼用處﹖這個心安住在上面,換句話說, 儘管你不散亂,自己覺得很好,對不起,這個不相應。這個不相應。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必定要了解,這個定這個東西 啊,它是共外道的,但是定這個東西是一個最好的必要的工具,必要的工具,修學佛法必須要定這工具,這個善巧方 便。所以說共外道的,就我們前面說是叫共因,啊﹗它的不共因不在這個正念,不在那個定上頭,不在那個定上頭。 你要想得到解脫生死的這個不共之因是智慧。要想策發大菩提救度法界一切有情它的不共因是悲智雙運的這個特則, 你要把這兩樣東西圓滿的話,一定要,不要說圓滿,要真實的能夠深入的話,一定要加上這個定的不共因。那麼念這 個什麼呢﹖念是定的前方便,一定要先要念,然後才進一步的話,念力現起以後下面再到定。這個現念我們一定要有 一個正確的認識啊。眼前我只說一個大概,等到再下面特別講奢摩他的時候,換句話說講止的時候啊,那個的行相, 決擇的非常細微,等到關於奢摩他那一部分了解了,眼前不管他是外道也好,內道也好,乃至於禪宗這些概念,你都 很清楚,很明白。啊,不過這裏我們要特別注意哦,現在這個地方的話,屬於我們修學佛法的不共的特則在那裏﹖你 要把握得住。所以平常我們很多人說,噯呀﹗我心很亂啊,然後呢﹖要學學定啊。對不起。如果是你沒有把握住中心 的話,上面說的很清楚,對於真正啊,跳出生死這件事情啊,毫無意思,毫無意思。就算你在長劫安住要這定當中, 對於我們世間人來說不錯,噯喲﹗這個八萬四千大劫啊,大的不得了,你真正的見到實相的人來說啊,這個無常相, 不管你多大,不管你多大,那始終都在虛妄顛倒當中,這個長期跟煞那沒有什麼差別的,這個根本的因,我們一定要 認得。下面,
【又如陣中,先必勵力令劍不失,設有所失無間急取,是因實畏所殺,非僅空言故。】
那麼,下面說。這個比喻,前面說過,現在再深一層的運用,比喻說我們在這個軍陣當中,跟敵人戰爭,那個時 候,一定要努力的把手裏邊這個武器,這個寶劍啊擺在手上面,絕對不可以掉掉。萬一不小心掉了,馬上絕不可以停 留,無間是不說等一下,不可以的,馬上拿起來,為什麼啊﹖因為你手上那個武器一掉掉的話,那對那個敵人來,你 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你那個手,你能擋的過他那根寶劍嗎﹖那麼為什麼這樣呢﹖因為你沒有武器對他的話,你只有 被他所殺,啊﹗這個打仗的時候,那是硬碰硬,不是啊我們在那紙上談兵啊,哦﹗這不是空話哦。啊﹗那麼打仗是如 此,我們現在修道呢﹖也是一樣的,我們修道所對的對手是誰啊,煩惱敵。我們用的武器是什麼﹖智慧劍。所以說,
【諸修道者,先恐失落明記取捨所有正念,設有所失無間能修者,亦因心中實畏忘失念時,為罪染著墮惡趣果,非虛言故。】
嗯﹗下面就告訴我們了,我們現在真正想修行的人啊,啊也害怕把這個正念啊,忘失掉,掉落了言這個正念什麼 啊﹖那說的很清楚啊,明記取捨,這個正念是告訴你,什麼是該作的﹖什麼是不該作的這個正念。換句話說這個念就 是把這個正知提在這個念頭上面,不要忘失,不要忘失這樣。設有所失,那個時候不是提那個念頭,那是拿那個念頭 提起那個如理的正知,這個是很重要的。所以這個念本身啊,卻像一個有力的手一樣,那麼所提的東西是什麼﹖那個 是智慧劍。這個要很清楚,要很明白的哦。因為我們曉得萬一那個時候,你那個智慧劍破除煩惱的這個武器,一旦掉 掉了以後,對不起,你那個時候就擋不住煩惱,既然擋不住煩惱的話,你被煩惱所侵哪,然後呢﹖為罪染啊,為罪惡 所染著了,在這種情況之下,你會墮落,所以我們才害怕,說耶這個不可以,不可以啊,這個概念啊同樣的道理,你 如果說真的對於煩惱侵犯你了以後,然後被煩惱所轉造惡業,然後一定積惡果,--墮萿,有了正確的認識,那個時 候,你才會心裏面說,噯喲﹗心心念念說不,不,不。假定這個空話的話,嘴巴上面講的時候,你根本不在孚,所以 他告訴我們非虛言故。那個不是空話,要想產生實在的正確的認識的話,那下面又來了,他一再提醒我們。
【能生此心,尤以修習業果為要,】
啊,這個道理所以能夠升的起來,你必定要懂得業果,換句話說,如此的業因必然感的這樣的果報,這個時候我 們所見到的,不是眼前,噯呀﹗這個錢很好啊,收起來放在我袋裏,噯這個很好吃啊,這個名位很好啊,這個地位很 好啊,絕不定看見這東西,而是看見你作了這件事情以後,造了這個業以後是讓你升天,讓你往生淨土,讓你成佛作 祖呀﹗還是眼前貪了一點小便宜,結果把你送下地獄,眼前這是業的因哦﹗真正看的時候,也有這個業感這個果這個 道理,你必定要對這個道理啊,要有非常正確的認識,所以他說,
【吾等若未知此為甚深教授,則為斷絕道中精髓,聰叡所愛功德之本。】
假定關於這個道理你不了解的話,你修學什麼啊﹖都談不到,修學什麼都談不到。修道的真正的精髓,換句話說 這個精華,中心,這個特則在那裏,這個,現在你對這個概念都弄不清楚的話,那不是像樹根一樣,像那精髓一樣, 這個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所喜愛的,這是功德的根本。前面在下士道業果的那個時候,已經特別說明,這一切善法的 根本,一切善法的根本,這個善法是從下士開始,中士、上士,現在講到上士精進的時候,還是這個,要曉得精進的 特別是什麼﹖一定是對正確無誤的善所緣努力,現塹你努力了半天是沒有弄對善惡的話,你努力些什麼﹖所以這地方 又特別告訴我們,而這裏又特別說,叫作甚深教授,別看業果這東西很簡單哦,哦我們講起來因緣果報,講起來啊, 嘴巴上面講的頭頭是道,不一定哦﹖一定是要對這個很細緻的,一點細微的因果心裏看的很清楚,而且如此因感如此 的果清楚明白,隨時隨地心當中,心心念念啊注意這個事情,心念一動就曉得這個我的業因是什麼﹖啊﹗你能夠真正 把握住這一點的話,眼前這種世間的名聞利養的話,你才有機會放得掉,要不然無始以來的習氣啊太嚴重,太嚴重。 噯喲﹗等一下一個人隨便捧你幾句啊,你飄飄然忘的乾乾淨淨,一個人隨便白你一眼的話,噯喲﹗你煩惱升起來,又 忘的乾乾淨淨,那談佛法是一點多沒有用場。然後呢﹖世間上面講那個人事,是這個也不好意思,那個也放不下,這 個也捨不掉,就一樣東西不在乎,佛法。因為什麼﹖佛菩薩坐在那裏,他也不會跟你講交情的,這個很明白擺在這裏 ,我們看起來木頭,人家說泥塑木雕,哎呀﹗這個才是真實的,然後呢﹖佛法在書本上面,它不會拿個喇叭一天到晚 在你耳朵裏面吹的,哎你自己去找看了半天還不一定看得懂咧﹗而世間那種不管是朋支也好,冤家也好,這個朋是如 膏如漆,沾的你更是沾你舒服的很,你放不下。那個冤家瞪大了眼睛要來殺你,你也逃不了,所以處處地方無非是引 發我們貪、瞋、痴這個狀態,必定要靠我們深入的正確的如理的認識,然後不斷的觀察產生這個殊勝的勝解,那時候 內心當中才有這力量抗的住外面這種,所以這地方又再一次強調說明啊,這個如此因感如此果,這業感緣起這個道理 啊,是甚深教授,如果這個不認識的話,那個道的根本就斷掉了,根本斷掉了你還談什麼﹖根本斷掉了還談什麼。那 麼他下面進一步又說了。噯,那麼好,既然這樣那麼根把握住了,那麼往往我們有一個毛病,你把握住根本那就好了 ,小地方好像忽視,所以他又假設。
【若爾何須於微小罪見大怖畏,無間滅除不令相續耶?】
那麼容或有人說:喔,既然這樣的話,那麼真正……。因為真正持戒的時候啊,不但要根本因把握得住,而且圓滿因也一點漏洞都不讓它有,乃至於一點點的小罪啊,也把它看成功大得不得了!所以容或有人這樣說:「好、好,不錯、不錯!那麼我們在大體上面著手,小地方好像可以把它輕鬆一點。」所以他問:「那麼為什麼對於這個小罪啊,要看得這麼個大,也產生這麼大的恐怖,而隨時生起不讓它繼續了,要滅除呢?」回答:
【答:譬如毒箭略傷於身,以此不久毒遍全身,故當速割。如是惡行略傷心時,若捨不顧速遍全心,實非微小速能廣大,故於最初須滅令不生,設已生起無間應斷。】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80
- 文章: 33486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35卷 B面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135卷 B面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319 (11)
喏,就是這個道理,就這個道理!就像那個毒箭一樣,你碰在身上的時候啊,你別看這麼一點點哪,一下那個毒就跑到全身;跑到全身你就沒救了,所以啊一碰到馬上要割掉!那麼現在我們罪犯也是一樣,欸,剛剛沾到你心上的時候啊,如果說你讓它去的時候,很快啊,對不起,唉!你就為它所控制,那個事情就不小哦,那個事情很大呀!所以最初啊,一定不要讓它生起,如果生起的話呢,立刻要把它斷除!
所以這個我們平常我想我們都有這個概念,都有這個概念;或者說我們一天到晚在這個裡面,根本不知道!我隨便舉一個例子,嗯,眼前我們一切的事情,譬如說:啊,我在這裡作什麼忙,然後呢旁邊一個人哪,本來跟我們大家一起工作,安排的。以我們這裡來說吧!說我們同組的,今天我們大家分攤在這個地方做,我在這兒忙,他在那兒偷懶,就這樣。你一看見了以後啊,心裡面覺得:「這傢伙在偷懶。」是啊!你看得清清楚楚的。平常我們怎麼辦呢?心裡就嘀咕了:他偷懶,我在那兒做,說起來我們大家一起做;然後呢等一下有人來的時候,欸,他忙得很起勁,好像這樣。
照一般世俗來說,這種是好像順理成章的道理,對不對?實際上請問:你這個心理是什麼心理啊?什麼心理啊?結果你一天到晚在忙這個事情,下次有機會的你要跟他說:「欸,老法師你別看他哦,他啊,這個當你的面這麼認真做,背後啊就這個樣!」然後你心裡上面一天到晚。請問:你這個心理是什麼心理呀?什麼心理呀?我們不懂之前,大家還覺得很有道理,「是嘛,這個傢伙是這樣啊!」如果現在你真正懂得了,懂得什麼?兩樣事情。第一個,煩惱相。就是不管你看得多對,你現在這個心裡邊是什麼?煩惱相,對不起,你錯了!你錯了!更進一步呢,我們也並不懂得這個真正的業感緣起之理,如此業感如此果。我現在這個心裡面是跟煩惱相應的,對不起,你心裡面哪,就算你沒有說他,就算你沒有發瞋心,就算你沒有什麼,這個不是嚴重的引業,可是這個是等流因果,將來你這個心裡面一直跟著無明相轉。第一個,這個很清楚、很明白!
第二個,如果你正確了解的話,哎呀,你那個時候不但不會去責怪他,而且會可憐他:哎呀,我們今天有幸大家跑到佛門當中來啊,這麼樣的一個好機會積聚功德、淨除罪障,他不做,真可憐哪!如果只管自己的話,我一定會想:哎呀,這個好的工作啊,積聚功德他讓給我,我努力。啊,好哇!我好歡喜啊,我多積聚功德呀!所以這樣。然後呢,如果說你談大乘的話,這個上面更應該慈悲憐憫他:他之所以這樣地偷懶的話,正說明他對法不了解,他身也許很健康,這個地方很明白,他心裡邊是個大病人;我自以為修學佛法要解救一切人的人,那麼當然這正是苦眾生,我看見他苦眾生,啊,那個時候……。
你必定先要在這兩個概念很清楚、很明白,然後呢這個時候,你才於前、後兩者之間有個取捨。那麼那個取捨的時候啊,你隨時平常多思惟、多觀察,一定讓那個正知相應的正念提起來。一旦這個煩惱——看見他了,覺得這個傢伙又偷懶!欸,馬上覺得:不對、不對、不對!你只要這個地方停止的話,很快轉過來了。否則的話你在心裡面嘀咕、嘀咕,其實你已經跟著它不曉得到哪裡去了,你那段時候啊,你自己遭了殃了。我想通常情況都是這樣,如果你越是這樣想的話,這個煩惱是越來越盛,你怎麼排也排遣不開。所以一定是當它煩惱剛剛生起來的時候,就是這樣。所以在共中士的時候特別告訴我們哪,這個現在最重要的——鬥煩惱。而鬥煩惱的特質是什麼?「生已無間」,它才生起來,發覺了,哦,對不起!這個我們真正要努力的。那麼在這個上面呢,一點不容許它馬馬虎虎,這個就是精進。你現在把前面的、後面的連貫起來,啊!那個時候才了解這精進的特質是什麼,這個是我們要把握住的。
【如云:「如毒依於血,速能遍全身,如是罪得便,亦能遍全心。」】
就像一樣這個道理。
【若爾欲勝煩惱陣者,云何依止念正知耶?】
好,那麼現在前面這個道理懂了,說我們要戰勝這個煩惱敵人,怎麼樣依止這個正念、正知呢?
【如云:「如執滿缽油,執劍住其後,溢則畏其殺,禁者如是勵。」】
喏,這個經上面告訴我們,就像這個公案當中,說有一個罪犯,這個故事簡單再說一下:有一個犯人他犯了必死之罪,那麼現在有一個辦法可以赦他,說一缽的油拿在這個手上,然後呢繞著這個大街走一圈。如果說你這個缽裡邊的油啊,不掉出來一滴的話,好,赦你的命;如果任何時候,這個油掉出一滴來,那把劍就馬上「嗒!」下去了。大家記得不記得這個公案出在哪裡呀?那我……對!我這地方再說一遍。
那個是在印度當年,因為印度當年這外道很多,很多苦行的人啊,哎呀,做這個、做那個。結果修學佛弟子的人哪,他不一定這樣地苦行,所以有一個國王就說了:「那些外道這麼個努力啊,他也沒辦法真正解決問題,你們現在不這麼努力啊,你憑什麼呢?」然後呢,這一個聖者就回答他,他說:「現在我告訴你一個辦法。」告訴他什麼?就這個辦法,說找監牢裡邊一個必死的犯人,他本來啊要準備殺的,那就叫他捧了這麼一缽的油,跑到這個大街上面去跑一轉─後面那個劊子手就是要殺他,那個人拿著斧頭跟在後頭─然後呢一直跑,跑回來了以後啊……。就說:「喏,先告訴你哦!如果那個你拿著這個缽裡邊的油掉出來的話,那刀就下來了。」結果他居然跑回來的時候啊,欸,油沒滴出來。滴出來了以後啊,這個大王也很奇怪。那個聖者不在這個地方,先問他說:「欸,你今天大街上面這麼熱鬧,你看見什麼?」「我什麼都沒看見。」「怎麼?你什麼都沒看見,怎麼可能呢!」「我只看見我手上面那個油啊,一點滴出去這命就沒有啦!」然後呢他就對那個大王說:「大王,欸,沒錯!所以我們真正修學佛弟子這個是真正重要的,這樣,真正重要的!」
當然說到這裡,也許我們想:哎喲,這個東西好難哪!所以記住哦!這事是難的,修學佛法是苦的,我們千萬不要誤會,「哎呀,跑到這個地方快樂啊!」所以這個地方一再說明,他前面一定先告訴你這個道理是什麼啊?說修學佛法的殊勝的好處,不修學的嚴重的過患。你拿這個力量推動你,然後說,以修學佛法這是苦的,可是這個小苦是換取大苦。這個千萬注意!是啊,我們現在這個概念認識了,那麼到那個時候啊,你自然而然能做得到。
所以剛才前面告訴我們的業果什麼等等,大家還記得吧!在共中士的時候他說得很清楚,這個業感果的這個道理啊,不是我們眼前可以見得到,眼前可以體會得到的。這個道理很深遠的,必定要正確的教授,如理地觀察、思惟、抉擇,產生確定不疑的這個淨信心,那個時候我們心裡面哪,說不從形象上面轉。那個時候我們對於這個經過如理抉擇的殊勝的見解,在策勵我們,那個時候才有力量說:在這麼惡劣的環境當中,我能夠抵擋得住。就像剛才那個人,所以他現在是外面的譬喻,是那眼睛看得見的,我們修學佛法的人哪,要用什麼啊?智慧眼。所以說這個正知見自始至終是個最重要的!
你從外面轉,離開了這個東西以後的話,那對不起,不管你講持戒也好、念佛也好、參襌也好,都是啊在那裡種點善根哪!最後這個善根成熟的時候,沒有一個例外的,仍舊要走這條路。大家始終記住這個話,始終記住!不是說你種了善根,到那時候躺在那裡,到那個時候根善成熟掉下來,你就成了佛了。那個時候的話,啊!我想不要說我是第一個,十方一切佛啊沒有一個例外的,他們都是會這樣做的。實際上呢,十方一切佛沒有一個例外的,都是這樣地精進過來的。所以我們哪,不想學佛則已,想學「我」啊,那由你去做,不管你怎麼做。然後你被了這身衣服,你說我就是佛,哎,你弄得名氣很大,那是你的事情。要修學佛的話,那這個概念哪,我們一定要照著佛菩薩無垢的經論,如理抉擇,這樣步步深入那才可以。再下去,
【謂應如是策勵廣如迦旃延那因緣,應當了知。】
那麼,上面就說的,這個前面那個公案,那就是那個迦旃延那延尼子見到那個國王的那段公案,上面說的,說剛才說那個聖者就是他。
p. 320
【如是策勵之時,總諸惡行,特見睡等懈怠之因現在前者,應不忍受迎面遏止。】
那麼你經過了上面這樣地努力的時候啊,對於這個種種的惡行,就是跟煩惱相應的,這個擋住它的是,特別說的「特見睡等」哪,注意這個字,「等」是包括很多。這個地方講睡,要我們現在看起來,那個睡算什麼?嘿,妙咧!如果說我們只談說你不要發脾氣啊,不要談,談那個什麼大貪、不要貪污啊,那談不到修道,世間做一個好人都是如此。你真正發大精進的時候,那完全不在這個上頭啊!真正發大精進的時候,的的的確確有它的特別的內容的啊!
所以哪怕是平常人的啊,說這一種小地方。所以我自己始終感念我的善知識,當年剛出家的時候,我始終記得他。他說:欸,早晨那個板,一打。「碰!」一打聽見了,我馬上從床上坐起來,坐在那個地方,眼睛張不開我也絕對不躺下來,閉著。我自己現在越來越了解,所以這個你不拿這個心力去對治的話,沒有用!不是說你懂得了行的,不是說你做到一次行了。我二十多年來,一直到現在還是這個樣,說實在的,我只是說一直保持這個警覺心裡面。到現在還是這樣,一是年紀大了,又是身體不大舒服,的的確確的,啊,坐起來,心裡邊總歸會覺得啊,這個老想躺下來這個念頭,你就是那麼難地克服它。你想這樣地努力尚且如此,如果說你在這個地方馬虎一點的話,是一點用場都沒有!這是說實在話。
不過這一點哪,我並不要求大家去做,只是說但願大家能夠體會到這一點。如果有一點你自己覺得,要想懂得了真的修行的話,這是必然的,這是必然的。就是騙別人容易,騙因果啊是騙不過的,這一點特別注意!就是說,這個的的確確是心裡面你隨時隨地必須注意到:欸,這個是煩惱相應法,這個是煩惱相應法,我絕不能忍受!這個是懈怠之因哪,它任何一個現起的時候,不能忍受,那麼當下就把它擋住它。我們現在不忍受的應該不忍受這個。哎呀,我們現在人家來罵你幾句,是成就我們的忍辱啊,那個就是高興、感謝都不得了,我們卻忍不住。那個煩惱來的時候,這個才是我們的生死大怨家,我們卻歡迎它,還跟著它去作。唉!說這個事情是真是顛倒,真顛倒!不過這個地方要特別說明啊,始終記住:這個修行的特質,你不是說聽見了,我硬來,「啊,那我學不倒單。」千萬不要這樣做!那個次第我想啊,前面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如云:「如蛇入懷中,故應急起立,如是睡懈生,皆應速遏止。」】
就像毒蛇鑽到我們的衣服裡邊,喔!那時候趕快起來呀,把那毒蛇想辦法弄掉;那個懈怠之因,像乃至於睡眠等等的話,馬上要把它擋住它。
【非但斷除,應於犯罪心生不喜,】
這句話喲,這一個很重要哦!不但行為上面斷除,因為行為的根本在哪裡啊?行為的根本在這裡,所以你內心當中應該這樣。所以平常啊注意一件事情:容或我們剛開始的時候,這個行為沒有能夠圓滿做到,但是我們這個正確的知見,一定要一開頭開始建立;你有了這個正知見,然後跟煩惱鬥。所以前面的祖師告訴我們,他說:我啊,有的時候的的確確沒有戰勝煩惱啊,被煩惱打敗了,然後呢被它壓在底下,可是我在下面幹什麼啊?咬牙!換句話說,對不起,我今天儘管打敗了,我不服氣,我要跟你打,要鬥到底!所以雖然是屢戰屢敗,卻是要屢敗屢戰,要有這種精神。這個是靠什麼呢?就是靠我們的內心當中正確的認識。
【謂我往昔如是轉故,乃至現在漂流生死。】
特別提起:是啊,你一天到晚忙這個、歡喜這個、歡喜這個……。你歡喜了半天,結果呢,它不但沒有對你有好處啊,而且現在還把你逼得生死當中啊!你待它這麼好,結果呢它偏偏把你送到地獄裡面去,最好的也在輪迴當中。現在唯一的辦法,照著正法如理行持,以戒定慧這樣做。其中,
【尤以正受菩薩律儀,而反安住學處障品極可訶責,】
而特別是現在我們居然受了戒了,唉!說實在是啊,現在呢或者受了五戒,或者受了沙彌戒,或者受了這比丘戒、菩薩戒。受了這個戒,結果行為反而跟它相反,那實在是太不像話,那太不像話了!我們不要讓人家來訶責,人家來訶責的話,那沒有用啊,要自己訶斥自己啊!而要怎麼辦呢?
【及願今後於如是罪定不令生,防護當來,於彼二心應多修習。】
對這個罪啊,一定不要再生起。還有呢,努力地隨時如理如法地思惟、觀察,說以後啊千萬不要,千萬不要!這一點概念很重要、很重要!那麼真正重要的,就是怎麼辦呢?對這兩種心情要多修習,要多修習。換句話,眼前我們真正修行的,真正修行的修這個,真正修行的修這個。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我們要拜佛、要念佛什麼等等。我們往往不了解這個真正重要,哎呀,覺得:「我一天拜多少拜佛,一天坐多少時候的座。」心裡面哪,坐在這裡的時候不是打妄想,就是打瞌睡,拜佛的時候也是這樣。唉,那時候不曉得是修些什麼啊!這個是真正可憐的地方,真正可憐的地方。
所以記得嗎?這個俞淨意公這一段公案,他還是個共下士哦,只修世間的,只修世間法哦!他立誓改過,只要能做得到,一定努力去做;就是做不到的,下面有一句話很重要的——他一定令這個「善意圓滿」,記得這句話嗎?這句話怎麼講?就是說就算他做不到,他心裡一定說:我一定要做到它!我一定做到它!那麼我現在力量雖然不夠,就好像說叫你拿著個一百斤的東西,我拿了個半天拿不動,但是對不起,我拿不動,我決不放棄,我一定要來想辦法做到它!這個就是真正的狀態。然後呢,碰到這種情況不對的時候我求菩薩,那時候一心一意地求菩薩的加被,消除我的業障。那個時候你要打坐也好、要什麼也好,持戒也好,都對啦!
【如云:「一一罪生時,應當自訶責,必不令更生,恆思如是行。」】
我們現在就是這樣,任何一個罪生起的時候啊,馬上認得,第一個;然後呢訶斥它:嗯,絕對不讓它再生!而我們目前真正要做的事情什麼啊?就是這個,所以叫「恆」,恆是恆常無間,恆常無間;就一切時處真正要做的——思,這個思就是我們心裡真正的行相,這個才是我們目前修行人要做的事情。如果我們果能如此的話,你拜佛、打坐、念佛、持戒固然好,你吃飯、穿衣也好,你睡覺也好,別以為一定要等到禪宗開悟了以後,說「吃飯、穿衣無不是道」哦!我們在聞思境界當中,沒有見道之前,你能夠這樣做的話,也的的確確吃飯、穿衣是無不是道——隨順於道的。你必定要在聞思階段上面有這個因,才能夠感得將來一心不亂,乃至於大徹大悟,乃至於成佛作祖的果,這個因果關係是必然如此!
【應勵修學能相續生有力正念最深之因,謂與善師善友共住及應依止多聞等因。】
好了,最後又特別提出來,特別提出來。上面說明了這個道理以後,說現在,哦!現在我認識了,真正修行是這樣的。那麼眼前既然是要這樣學的話,那麼這個因從哪裡可以得到的呢?就說應該努力修學,修學什麼?能夠生起這樣的正念——這個正念是最正確的、最有力的、最甚深的——靠什麼啊?靠什麼啊?說一定要跟善知識、善友,就是共同同住的人,跟他們共住。然後呢,共住的目的,不是大家在那兒嘻嘻哈哈哦,那完全錯了哦;不是在那兒聊天哪,什麼張三長、李四短哦!「依止多聞等因」,這個都是跟正法相應的,你所以依止善知識是要聽聞正法,所以依止善知識隨時觀摩他,隨時接受他的指導,改正我們自己的錯誤。
注意!要接受他的指導改正我們的錯誤,這個裡邊說明必然的一件事情,就是說:一定對我們這個老習慣不允許它。所以真正修學佛法,一定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這千真萬確!我們本來要這樣的話,說這個不行;本來要那樣的話,這個又不行;我想這樣的話,他偏偏要那樣。我們現在都是這樣,哎呀,是覺得出了家了,好像是:哎呀,這個世間很苦啊,出了家跑到那裡,哦,這樣樣現成啊!所以跑到那裡吃一點小苦,覺得:「唉呀,錯了、錯了。」那是完全錯、完全錯,完全錯、完全錯!這是我們必定要把握得住的,必定要把握住。
所以前面一路上面來說那些東西的話,無非都是說明這個,說善知識的真正的好的地方、殊勝的地方啊,就在這裡。所以我們常常多看那個祖師的傳記的原因這樣;不過問題是這樣,我們看祖師的傳記是讚歎,哎呀,我們人人曉得尊重、恭敬善知識,可是很遺憾的是啊,他寫這個傳記的真正目的,是希望我們也做到。我們往往曉得:哎呀,恭敬他。恭敬了半天哪,就不恭敬自己,所以這個真大遺憾!我現在才了解了:祖師固然要恭敬,我可是更恭敬自己哦!嗯!我要努力的就是這個,祖師告訴我們就是這個!所以啊,我們絕對不要自輕,你自己一輕哪,你完了,一點用場都沒有!事情還沒做,先已經打了退堂鼓,那個不行、那個不行。
那麼關於這個事情,你們特別注意呀!你一定要把十二因緣這個道理弄得很清楚。弄得很清楚以後對我們有絕大的幫助,眼前那個境界來的時候,我們一生都在這個受當中,受當中。那就是說:名色、六入、觸、受,一生都在受當中,在這個境界上頭,換句說話。我們平常因為不以十二因緣講,所以不講這個的,我們只是說:「哎呀,隨緣消舊業,莫再結新殃!」或者我們說:「不要被這境風吹去啊,應該自己把持得住啊!」這我們常常會說的。這個怎麼講?就是這個,當那個境界現起的時候,我們自然順這個境界啊,一種領受、有一種感受。那麼在這種感受當中,平常的時候一定啊,隨順著無明相應的這個愛、取來去做的。因為你這樣的關係,所以下面自然而然哪,把這個前面無明相應的行的業的種子,這個輪轉生死乃至惡道種子滋潤它,就這樣。
所以這個境界現起的時候,你一定要什麼?拿正知見提起來:「欸,來了!」儘管你今天身體不舒服,對不起,你如果有了正確的認識了以後,你會想:我為什麼不舒服啊?造了以往不如理的因。現在要想真正改變它的原因是什麼?一定要如法的不斷的業因啊!然後呢,把已有的惡是淨除它,那麼未生的善從「種」,然後呢「長」,然後呢「結果」。
所以戒經上面說得很清楚、很明白,尤其是《梵網經》上面,如果你遇到種種不如理的事情的話,那時候你怎麼辦?多讀誦、解釋、書寫這個戒經啊!它為什麼你遇見不如理的時候,就讀誦、書寫、解釋啊?因為你這樣的話,這個概念就提起來。這個概念提起來,依著這個正法來做的話,於是你的因地當中啊,不斷地以正知見、善法相應策發,那個以前的惡果你沒有繼續地輾轉下去,到此為止,你沒跟著它轉哪!都靠什麼?這裡——精進。要想精進,一定要得到正確的認識;要想得到正確的認識,一定要多聽聞。從哪裡聽聞啊?嗨!一定要依靠善師、善友——環境,否則我們耳濡目染哪,不知不覺就跟著跑掉了。
【如云:「於此等時中,謂當串習念,此因能遇師,或行應理事。」】
在這個時候啊,我們應該努力修這個。這個原因是什麼啊?你為什麼能夠串習這個最殊勝正念的因啊?這個是要靠善知識,就是上面所說的,遇見如理如量的老師。或者你行那個應理之行。如果你已經有了,就靠你;如果你沒有了,必定要依止善知識。然後依止了善知識,照善知識所正確地引導行如理之行,那樣你漸漸積累就對!
所以他下面總結地又說:
日常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319 (11)
喏,就是這個道理,就這個道理!就像那個毒箭一樣,你碰在身上的時候啊,你別看這麼一點點哪,一下那個毒就跑到全身;跑到全身你就沒救了,所以啊一碰到馬上要割掉!那麼現在我們罪犯也是一樣,欸,剛剛沾到你心上的時候啊,如果說你讓它去的時候,很快啊,對不起,唉!你就為它所控制,那個事情就不小哦,那個事情很大呀!所以最初啊,一定不要讓它生起,如果生起的話呢,立刻要把它斷除!
所以這個我們平常我想我們都有這個概念,都有這個概念;或者說我們一天到晚在這個裡面,根本不知道!我隨便舉一個例子,嗯,眼前我們一切的事情,譬如說:啊,我在這裡作什麼忙,然後呢旁邊一個人哪,本來跟我們大家一起工作,安排的。以我們這裡來說吧!說我們同組的,今天我們大家分攤在這個地方做,我在這兒忙,他在那兒偷懶,就這樣。你一看見了以後啊,心裡面覺得:「這傢伙在偷懶。」是啊!你看得清清楚楚的。平常我們怎麼辦呢?心裡就嘀咕了:他偷懶,我在那兒做,說起來我們大家一起做;然後呢等一下有人來的時候,欸,他忙得很起勁,好像這樣。
照一般世俗來說,這種是好像順理成章的道理,對不對?實際上請問:你這個心理是什麼心理啊?什麼心理啊?結果你一天到晚在忙這個事情,下次有機會的你要跟他說:「欸,老法師你別看他哦,他啊,這個當你的面這麼認真做,背後啊就這個樣!」然後你心裡上面一天到晚。請問:你這個心理是什麼心理呀?什麼心理呀?我們不懂之前,大家還覺得很有道理,「是嘛,這個傢伙是這樣啊!」如果現在你真正懂得了,懂得什麼?兩樣事情。第一個,煩惱相。就是不管你看得多對,你現在這個心裡邊是什麼?煩惱相,對不起,你錯了!你錯了!更進一步呢,我們也並不懂得這個真正的業感緣起之理,如此業感如此果。我現在這個心裡面是跟煩惱相應的,對不起,你心裡面哪,就算你沒有說他,就算你沒有發瞋心,就算你沒有什麼,這個不是嚴重的引業,可是這個是等流因果,將來你這個心裡面一直跟著無明相轉。第一個,這個很清楚、很明白!
第二個,如果你正確了解的話,哎呀,你那個時候不但不會去責怪他,而且會可憐他:哎呀,我們今天有幸大家跑到佛門當中來啊,這麼樣的一個好機會積聚功德、淨除罪障,他不做,真可憐哪!如果只管自己的話,我一定會想:哎呀,這個好的工作啊,積聚功德他讓給我,我努力。啊,好哇!我好歡喜啊,我多積聚功德呀!所以這樣。然後呢,如果說你談大乘的話,這個上面更應該慈悲憐憫他:他之所以這樣地偷懶的話,正說明他對法不了解,他身也許很健康,這個地方很明白,他心裡邊是個大病人;我自以為修學佛法要解救一切人的人,那麼當然這正是苦眾生,我看見他苦眾生,啊,那個時候……。
你必定先要在這兩個概念很清楚、很明白,然後呢這個時候,你才於前、後兩者之間有個取捨。那麼那個取捨的時候啊,你隨時平常多思惟、多觀察,一定讓那個正知相應的正念提起來。一旦這個煩惱——看見他了,覺得這個傢伙又偷懶!欸,馬上覺得:不對、不對、不對!你只要這個地方停止的話,很快轉過來了。否則的話你在心裡面嘀咕、嘀咕,其實你已經跟著它不曉得到哪裡去了,你那段時候啊,你自己遭了殃了。我想通常情況都是這樣,如果你越是這樣想的話,這個煩惱是越來越盛,你怎麼排也排遣不開。所以一定是當它煩惱剛剛生起來的時候,就是這樣。所以在共中士的時候特別告訴我們哪,這個現在最重要的——鬥煩惱。而鬥煩惱的特質是什麼?「生已無間」,它才生起來,發覺了,哦,對不起!這個我們真正要努力的。那麼在這個上面呢,一點不容許它馬馬虎虎,這個就是精進。你現在把前面的、後面的連貫起來,啊!那個時候才了解這精進的特質是什麼,這個是我們要把握住的。
【如云:「如毒依於血,速能遍全身,如是罪得便,亦能遍全心。」】
就像一樣這個道理。
【若爾欲勝煩惱陣者,云何依止念正知耶?】
好,那麼現在前面這個道理懂了,說我們要戰勝這個煩惱敵人,怎麼樣依止這個正念、正知呢?
【如云:「如執滿缽油,執劍住其後,溢則畏其殺,禁者如是勵。」】
喏,這個經上面告訴我們,就像這個公案當中,說有一個罪犯,這個故事簡單再說一下:有一個犯人他犯了必死之罪,那麼現在有一個辦法可以赦他,說一缽的油拿在這個手上,然後呢繞著這個大街走一圈。如果說你這個缽裡邊的油啊,不掉出來一滴的話,好,赦你的命;如果任何時候,這個油掉出一滴來,那把劍就馬上「嗒!」下去了。大家記得不記得這個公案出在哪裡呀?那我……對!我這地方再說一遍。
那個是在印度當年,因為印度當年這外道很多,很多苦行的人啊,哎呀,做這個、做那個。結果修學佛弟子的人哪,他不一定這樣地苦行,所以有一個國王就說了:「那些外道這麼個努力啊,他也沒辦法真正解決問題,你們現在不這麼努力啊,你憑什麼呢?」然後呢,這一個聖者就回答他,他說:「現在我告訴你一個辦法。」告訴他什麼?就這個辦法,說找監牢裡邊一個必死的犯人,他本來啊要準備殺的,那就叫他捧了這麼一缽的油,跑到這個大街上面去跑一轉─後面那個劊子手就是要殺他,那個人拿著斧頭跟在後頭─然後呢一直跑,跑回來了以後啊……。就說:「喏,先告訴你哦!如果那個你拿著這個缽裡邊的油掉出來的話,那刀就下來了。」結果他居然跑回來的時候啊,欸,油沒滴出來。滴出來了以後啊,這個大王也很奇怪。那個聖者不在這個地方,先問他說:「欸,你今天大街上面這麼熱鬧,你看見什麼?」「我什麼都沒看見。」「怎麼?你什麼都沒看見,怎麼可能呢!」「我只看見我手上面那個油啊,一點滴出去這命就沒有啦!」然後呢他就對那個大王說:「大王,欸,沒錯!所以我們真正修學佛弟子這個是真正重要的,這樣,真正重要的!」
當然說到這裡,也許我們想:哎喲,這個東西好難哪!所以記住哦!這事是難的,修學佛法是苦的,我們千萬不要誤會,「哎呀,跑到這個地方快樂啊!」所以這個地方一再說明,他前面一定先告訴你這個道理是什麼啊?說修學佛法的殊勝的好處,不修學的嚴重的過患。你拿這個力量推動你,然後說,以修學佛法這是苦的,可是這個小苦是換取大苦。這個千萬注意!是啊,我們現在這個概念認識了,那麼到那個時候啊,你自然而然能做得到。
所以剛才前面告訴我們的業果什麼等等,大家還記得吧!在共中士的時候他說得很清楚,這個業感果的這個道理啊,不是我們眼前可以見得到,眼前可以體會得到的。這個道理很深遠的,必定要正確的教授,如理地觀察、思惟、抉擇,產生確定不疑的這個淨信心,那個時候我們心裡面哪,說不從形象上面轉。那個時候我們對於這個經過如理抉擇的殊勝的見解,在策勵我們,那個時候才有力量說:在這麼惡劣的環境當中,我能夠抵擋得住。就像剛才那個人,所以他現在是外面的譬喻,是那眼睛看得見的,我們修學佛法的人哪,要用什麼啊?智慧眼。所以說這個正知見自始至終是個最重要的!
你從外面轉,離開了這個東西以後的話,那對不起,不管你講持戒也好、念佛也好、參襌也好,都是啊在那裡種點善根哪!最後這個善根成熟的時候,沒有一個例外的,仍舊要走這條路。大家始終記住這個話,始終記住!不是說你種了善根,到那時候躺在那裡,到那個時候根善成熟掉下來,你就成了佛了。那個時候的話,啊!我想不要說我是第一個,十方一切佛啊沒有一個例外的,他們都是會這樣做的。實際上呢,十方一切佛沒有一個例外的,都是這樣地精進過來的。所以我們哪,不想學佛則已,想學「我」啊,那由你去做,不管你怎麼做。然後你被了這身衣服,你說我就是佛,哎,你弄得名氣很大,那是你的事情。要修學佛的話,那這個概念哪,我們一定要照著佛菩薩無垢的經論,如理抉擇,這樣步步深入那才可以。再下去,
【謂應如是策勵廣如迦旃延那因緣,應當了知。】
那麼,上面就說的,這個前面那個公案,那就是那個迦旃延那延尼子見到那個國王的那段公案,上面說的,說剛才說那個聖者就是他。
p. 320
【如是策勵之時,總諸惡行,特見睡等懈怠之因現在前者,應不忍受迎面遏止。】
那麼你經過了上面這樣地努力的時候啊,對於這個種種的惡行,就是跟煩惱相應的,這個擋住它的是,特別說的「特見睡等」哪,注意這個字,「等」是包括很多。這個地方講睡,要我們現在看起來,那個睡算什麼?嘿,妙咧!如果說我們只談說你不要發脾氣啊,不要談,談那個什麼大貪、不要貪污啊,那談不到修道,世間做一個好人都是如此。你真正發大精進的時候,那完全不在這個上頭啊!真正發大精進的時候,的的的確確有它的特別的內容的啊!
所以哪怕是平常人的啊,說這一種小地方。所以我自己始終感念我的善知識,當年剛出家的時候,我始終記得他。他說:欸,早晨那個板,一打。「碰!」一打聽見了,我馬上從床上坐起來,坐在那個地方,眼睛張不開我也絕對不躺下來,閉著。我自己現在越來越了解,所以這個你不拿這個心力去對治的話,沒有用!不是說你懂得了行的,不是說你做到一次行了。我二十多年來,一直到現在還是這個樣,說實在的,我只是說一直保持這個警覺心裡面。到現在還是這樣,一是年紀大了,又是身體不大舒服,的的確確的,啊,坐起來,心裡邊總歸會覺得啊,這個老想躺下來這個念頭,你就是那麼難地克服它。你想這樣地努力尚且如此,如果說你在這個地方馬虎一點的話,是一點用場都沒有!這是說實在話。
不過這一點哪,我並不要求大家去做,只是說但願大家能夠體會到這一點。如果有一點你自己覺得,要想懂得了真的修行的話,這是必然的,這是必然的。就是騙別人容易,騙因果啊是騙不過的,這一點特別注意!就是說,這個的的確確是心裡面你隨時隨地必須注意到:欸,這個是煩惱相應法,這個是煩惱相應法,我絕不能忍受!這個是懈怠之因哪,它任何一個現起的時候,不能忍受,那麼當下就把它擋住它。我們現在不忍受的應該不忍受這個。哎呀,我們現在人家來罵你幾句,是成就我們的忍辱啊,那個就是高興、感謝都不得了,我們卻忍不住。那個煩惱來的時候,這個才是我們的生死大怨家,我們卻歡迎它,還跟著它去作。唉!說這個事情是真是顛倒,真顛倒!不過這個地方要特別說明啊,始終記住:這個修行的特質,你不是說聽見了,我硬來,「啊,那我學不倒單。」千萬不要這樣做!那個次第我想啊,前面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如云:「如蛇入懷中,故應急起立,如是睡懈生,皆應速遏止。」】
就像毒蛇鑽到我們的衣服裡邊,喔!那時候趕快起來呀,把那毒蛇想辦法弄掉;那個懈怠之因,像乃至於睡眠等等的話,馬上要把它擋住它。
【非但斷除,應於犯罪心生不喜,】
這句話喲,這一個很重要哦!不但行為上面斷除,因為行為的根本在哪裡啊?行為的根本在這裡,所以你內心當中應該這樣。所以平常啊注意一件事情:容或我們剛開始的時候,這個行為沒有能夠圓滿做到,但是我們這個正確的知見,一定要一開頭開始建立;你有了這個正知見,然後跟煩惱鬥。所以前面的祖師告訴我們,他說:我啊,有的時候的的確確沒有戰勝煩惱啊,被煩惱打敗了,然後呢被它壓在底下,可是我在下面幹什麼啊?咬牙!換句話說,對不起,我今天儘管打敗了,我不服氣,我要跟你打,要鬥到底!所以雖然是屢戰屢敗,卻是要屢敗屢戰,要有這種精神。這個是靠什麼呢?就是靠我們的內心當中正確的認識。
【謂我往昔如是轉故,乃至現在漂流生死。】
特別提起:是啊,你一天到晚忙這個、歡喜這個、歡喜這個……。你歡喜了半天,結果呢,它不但沒有對你有好處啊,而且現在還把你逼得生死當中啊!你待它這麼好,結果呢它偏偏把你送到地獄裡面去,最好的也在輪迴當中。現在唯一的辦法,照著正法如理行持,以戒定慧這樣做。其中,
【尤以正受菩薩律儀,而反安住學處障品極可訶責,】
而特別是現在我們居然受了戒了,唉!說實在是啊,現在呢或者受了五戒,或者受了沙彌戒,或者受了這比丘戒、菩薩戒。受了這個戒,結果行為反而跟它相反,那實在是太不像話,那太不像話了!我們不要讓人家來訶責,人家來訶責的話,那沒有用啊,要自己訶斥自己啊!而要怎麼辦呢?
【及願今後於如是罪定不令生,防護當來,於彼二心應多修習。】
對這個罪啊,一定不要再生起。還有呢,努力地隨時如理如法地思惟、觀察,說以後啊千萬不要,千萬不要!這一點概念很重要、很重要!那麼真正重要的,就是怎麼辦呢?對這兩種心情要多修習,要多修習。換句話,眼前我們真正修行的,真正修行的修這個,真正修行的修這個。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我們要拜佛、要念佛什麼等等。我們往往不了解這個真正重要,哎呀,覺得:「我一天拜多少拜佛,一天坐多少時候的座。」心裡面哪,坐在這裡的時候不是打妄想,就是打瞌睡,拜佛的時候也是這樣。唉,那時候不曉得是修些什麼啊!這個是真正可憐的地方,真正可憐的地方。
所以記得嗎?這個俞淨意公這一段公案,他還是個共下士哦,只修世間的,只修世間法哦!他立誓改過,只要能做得到,一定努力去做;就是做不到的,下面有一句話很重要的——他一定令這個「善意圓滿」,記得這句話嗎?這句話怎麼講?就是說就算他做不到,他心裡一定說:我一定要做到它!我一定做到它!那麼我現在力量雖然不夠,就好像說叫你拿著個一百斤的東西,我拿了個半天拿不動,但是對不起,我拿不動,我決不放棄,我一定要來想辦法做到它!這個就是真正的狀態。然後呢,碰到這種情況不對的時候我求菩薩,那時候一心一意地求菩薩的加被,消除我的業障。那個時候你要打坐也好、要什麼也好,持戒也好,都對啦!
【如云:「一一罪生時,應當自訶責,必不令更生,恆思如是行。」】
我們現在就是這樣,任何一個罪生起的時候啊,馬上認得,第一個;然後呢訶斥它:嗯,絕對不讓它再生!而我們目前真正要做的事情什麼啊?就是這個,所以叫「恆」,恆是恆常無間,恆常無間;就一切時處真正要做的——思,這個思就是我們心裡真正的行相,這個才是我們目前修行人要做的事情。如果我們果能如此的話,你拜佛、打坐、念佛、持戒固然好,你吃飯、穿衣也好,你睡覺也好,別以為一定要等到禪宗開悟了以後,說「吃飯、穿衣無不是道」哦!我們在聞思境界當中,沒有見道之前,你能夠這樣做的話,也的的確確吃飯、穿衣是無不是道——隨順於道的。你必定要在聞思階段上面有這個因,才能夠感得將來一心不亂,乃至於大徹大悟,乃至於成佛作祖的果,這個因果關係是必然如此!
【應勵修學能相續生有力正念最深之因,謂與善師善友共住及應依止多聞等因。】
好了,最後又特別提出來,特別提出來。上面說明了這個道理以後,說現在,哦!現在我認識了,真正修行是這樣的。那麼眼前既然是要這樣學的話,那麼這個因從哪裡可以得到的呢?就說應該努力修學,修學什麼?能夠生起這樣的正念——這個正念是最正確的、最有力的、最甚深的——靠什麼啊?靠什麼啊?說一定要跟善知識、善友,就是共同同住的人,跟他們共住。然後呢,共住的目的,不是大家在那兒嘻嘻哈哈哦,那完全錯了哦;不是在那兒聊天哪,什麼張三長、李四短哦!「依止多聞等因」,這個都是跟正法相應的,你所以依止善知識是要聽聞正法,所以依止善知識隨時觀摩他,隨時接受他的指導,改正我們自己的錯誤。
注意!要接受他的指導改正我們的錯誤,這個裡邊說明必然的一件事情,就是說:一定對我們這個老習慣不允許它。所以真正修學佛法,一定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這千真萬確!我們本來要這樣的話,說這個不行;本來要那樣的話,這個又不行;我想這樣的話,他偏偏要那樣。我們現在都是這樣,哎呀,是覺得出了家了,好像是:哎呀,這個世間很苦啊,出了家跑到那裡,哦,這樣樣現成啊!所以跑到那裡吃一點小苦,覺得:「唉呀,錯了、錯了。」那是完全錯、完全錯,完全錯、完全錯!這是我們必定要把握得住的,必定要把握住。
所以前面一路上面來說那些東西的話,無非都是說明這個,說善知識的真正的好的地方、殊勝的地方啊,就在這裡。所以我們常常多看那個祖師的傳記的原因這樣;不過問題是這樣,我們看祖師的傳記是讚歎,哎呀,我們人人曉得尊重、恭敬善知識,可是很遺憾的是啊,他寫這個傳記的真正目的,是希望我們也做到。我們往往曉得:哎呀,恭敬他。恭敬了半天哪,就不恭敬自己,所以這個真大遺憾!我現在才了解了:祖師固然要恭敬,我可是更恭敬自己哦!嗯!我要努力的就是這個,祖師告訴我們就是這個!所以啊,我們絕對不要自輕,你自己一輕哪,你完了,一點用場都沒有!事情還沒做,先已經打了退堂鼓,那個不行、那個不行。
那麼關於這個事情,你們特別注意呀!你一定要把十二因緣這個道理弄得很清楚。弄得很清楚以後對我們有絕大的幫助,眼前那個境界來的時候,我們一生都在這個受當中,受當中。那就是說:名色、六入、觸、受,一生都在受當中,在這個境界上頭,換句說話。我們平常因為不以十二因緣講,所以不講這個的,我們只是說:「哎呀,隨緣消舊業,莫再結新殃!」或者我們說:「不要被這境風吹去啊,應該自己把持得住啊!」這我們常常會說的。這個怎麼講?就是這個,當那個境界現起的時候,我們自然順這個境界啊,一種領受、有一種感受。那麼在這種感受當中,平常的時候一定啊,隨順著無明相應的這個愛、取來去做的。因為你這樣的關係,所以下面自然而然哪,把這個前面無明相應的行的業的種子,這個輪轉生死乃至惡道種子滋潤它,就這樣。
所以這個境界現起的時候,你一定要什麼?拿正知見提起來:「欸,來了!」儘管你今天身體不舒服,對不起,你如果有了正確的認識了以後,你會想:我為什麼不舒服啊?造了以往不如理的因。現在要想真正改變它的原因是什麼?一定要如法的不斷的業因啊!然後呢,把已有的惡是淨除它,那麼未生的善從「種」,然後呢「長」,然後呢「結果」。
所以戒經上面說得很清楚、很明白,尤其是《梵網經》上面,如果你遇到種種不如理的事情的話,那時候你怎麼辦?多讀誦、解釋、書寫這個戒經啊!它為什麼你遇見不如理的時候,就讀誦、書寫、解釋啊?因為你這樣的話,這個概念就提起來。這個概念提起來,依著這個正法來做的話,於是你的因地當中啊,不斷地以正知見、善法相應策發,那個以前的惡果你沒有繼續地輾轉下去,到此為止,你沒跟著它轉哪!都靠什麼?這裡——精進。要想精進,一定要得到正確的認識;要想得到正確的認識,一定要多聽聞。從哪裡聽聞啊?嗨!一定要依靠善師、善友——環境,否則我們耳濡目染哪,不知不覺就跟著跑掉了。
【如云:「於此等時中,謂當串習念,此因能遇師,或行應理事。」】
在這個時候啊,我們應該努力修這個。這個原因是什麼啊?你為什麼能夠串習這個最殊勝正念的因啊?這個是要靠善知識,就是上面所說的,遇見如理如量的老師。或者你行那個應理之行。如果你已經有了,就靠你;如果你沒有了,必定要依止善知識。然後依止了善知識,照善知識所正確地引導行如理之行,那樣你漸漸積累就對!
所以他下面總結地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