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明月 0416講-縱為活命故,不應捨覺心
發表於 : 2022-03-30 , 21:32
416講 417講 418講 419講 420講
421講 422講 423講 424講 425講 426講 427講 428講 429講 430講
廣海明月 0416講縱為活命故,不應捨覺心
廣海明月第416講【全廣 II】
來源:廣海明月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海明月 0416講縱為活命故,不應捨覺心
講次 | 0416 (2022-03-31 ~ 2022-04-03)
標題 | 縱為活命故,不應捨覺心
廣論段落 | P10-L6 ~ P10-L7 如勝金剛頂云……宣說非一。
音檔 | 6B 09:19 ~ 6B 10:26
手抄頁/行 | 第1冊 P184-LL5 ~ P185-L3 ( 2016 南普陀版:P184-LL3 ~ P185-L6 )
手抄段落 | 如《勝金剛頂》云……都是這樣的。
那現在就出現一個問題:死了,菩提心還會在嗎?無限生命的概念,就是:可以不活,但是菩提心要活,對不對?所以就等於有一個高於我們生命的這個心,它就叫菩提心,我們對它看重的程度已經遠遠地超過了我們愛自己的生命。所以金剛乘的典籍對菩提心的重要,就是完全它超越生命這樣的重要,重要到什麼程度?超越生命!02:30
所以下面又說,哪部典籍又說的?《勝金剛頂》。說:「六度彼岸行,畢竟不應捨。」所以你要是個金剛乘的行者,六度彼岸行絕對是不應該捨的!這是僅僅《勝金剛頂》這部典籍這樣說嗎?不是的!「又於咒教,宣說非一。」太多的典籍都是這樣講。所以對於金剛乘什麼是最重要的,我們應該看佛陀在金剛乘的典籍裡是怎麼想的,而不應該憑藉自己的感覺或者自己的判斷。佛在這個典籍裡寫得這麼清楚,就是菩提心勝於生命!那它勝於生命的話,就是趣入金剛乘的行者他生命最重要的核心,就是菩提心。有認真聽嗎?03:22
你要知道,那些以金剛乘成佛的人,他就是用這樣的心思修菩提心的。佛陀也是啊!佛陀為了他的菩提心捨生命就不只一次了。所以金剛乘的那些祖師們,他們就是以這樣生命的看待方式將法傳下來的。它在介紹金剛乘的重點是菩提心,修學金剛乘的人是把菩提心看得比命還更重要地守護這個菩提心!03:50
師父常常說:金剛乘的最大特色,就是把很多矛盾的東西完全結在一起,然後全部通解、全部解開!就是死結的東西放在一起,可是它會走向最美的地方。都是那些非常非常勇猛精進的行者會進入金剛乘,他們不想在輪迴裡浪費時間,所以一定是把這件事看得高於生命。04:16
這段文字是挺令人敬畏的!金剛乘的行者不是念儀軌就完了,他們用生命守護他的菩提心。其實菩薩也是這樣的,但金剛乘尤為嚴格。師父在這裡邊說了,「嚴格地要求」,行持這麼樣嚴格地要求。04:35
不知道看了之後會不會怕?「縱為活命故,不應捨覺心」,這句話你們怕嗎?我破心中怯懦的理路就是──你活命你能活多久呢?還不是有一天死期到了你還得死。你先捨了和你活到壽數死了,差不了多少年,你用那一段時間去護持自己的菩提心的話,那是滿划算的,因為最終得死嘛!因為你不是達到了永生的境界,你最終還得捨棄這個皮囊;那如果你把這個皮囊捨棄的話,你護衛了自己的菩提心。啊!很絢麗、很燦爛、很無悔!05:15
這幾行字在我心裡,有一種非常非常地寧靜、非常地璀璨的感覺。看到這幾行字的時候,好像會全部的注意力停在這個地方,開始看:「縱為活命故,不應捨覺心。」「六度彼岸行,畢竟不應捨。」這是《勝金剛頂》云。阿底峽尊者捨壽二十年去告訴弟子,宗大師把它寫成《菩提道次第廣論》再流傳,然後法尊法師把它翻成漢文再流傳,就是告訴我們一定要發菩提心啊!千萬不可以在佛教中棄捨菩提心。不這樣系統地學習,根本就大、小乘全部是不能區分的,金剛乘也不能區分。05:57
「縱為活命故,不應捨覺心!」師父說這是對佛教的一個最有力的認識,我們一定要把最有力的認識傳承下去,不能傳成後面就剩儀軌。所以一定要傳它的心髓,就是菩提心。而且一定要記著密乘行者是這副樣子──像武士一樣,可以捨生命,不可以捨棄我的使命!武士!06:21
421講 422講 423講 424講 425講 426講 427講 428講 429講 430講
廣海明月 0416講縱為活命故,不應捨覺心
廣海明月第416講【全廣 II】
來源:廣海明月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海明月 0416講縱為活命故,不應捨覺心
講次 | 0416 (2022-03-31 ~ 2022-04-03)
標題 | 縱為活命故,不應捨覺心
廣論段落 | P10-L6 ~ P10-L7 如勝金剛頂云……宣說非一。
音檔 | 6B 09:19 ~ 6B 10:26
手抄頁/行 | 第1冊 P184-LL5 ~ P185-L3 ( 2016 南普陀版:P184-LL3 ~ P185-L6 )
手抄段落 | 如《勝金剛頂》云……都是這樣的。
前面的依據是什麼?宗大師引證金剛乘的典籍,哪部典籍?《勝金剛頂》。請問這部典籍是顯教的還是密教的典籍?是密教的,說了什麼呢?「縱為活命故,不應捨覺心。」「縱為活命故,不應捨覺心」,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即使為了活著,都不應該捨棄覺心。看起來這個覺心是比命還重要的!那麼覺心是什麼心啊?覺心是菩提心,在金剛乘的典籍裡對菩提心的安立是:有一個比命、比活著還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菩提心!01:50師父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如《勝金剛頂》云:「縱為活命故,不應捨覺心。」又云:「六度彼岸行,畢竟不應捨。」又餘咒教,宣說非一。
前面說那個道理,第一句話斥破它,所以立那個宗:這個前面說的不對。那麼下面就解釋,最後引,現在你講密教,他現在,我就引密教的經典告訴你,密教的經典上說得清清楚楚,就算你為了命難,你絕對不能捨去這個覺心。覺心就是菩提心,換句話說這個是意樂,這個是發的心,這個密乘當中這樣地嚴格地要求。然後呢行為呢?說「六度到彼岸,畢竟不應捨」。行持些什麼?就這個。你不是說金剛乘嗎?那金剛乘的經典,不但是這個經,還「餘咒教」,其他的密教的經典裡面說得清楚得很啊!都是這樣的。01:07
那現在就出現一個問題:死了,菩提心還會在嗎?無限生命的概念,就是:可以不活,但是菩提心要活,對不對?所以就等於有一個高於我們生命的這個心,它就叫菩提心,我們對它看重的程度已經遠遠地超過了我們愛自己的生命。所以金剛乘的典籍對菩提心的重要,就是完全它超越生命這樣的重要,重要到什麼程度?超越生命!02:30
所以下面又說,哪部典籍又說的?《勝金剛頂》。說:「六度彼岸行,畢竟不應捨。」所以你要是個金剛乘的行者,六度彼岸行絕對是不應該捨的!這是僅僅《勝金剛頂》這部典籍這樣說嗎?不是的!「又於咒教,宣說非一。」太多的典籍都是這樣講。所以對於金剛乘什麼是最重要的,我們應該看佛陀在金剛乘的典籍裡是怎麼想的,而不應該憑藉自己的感覺或者自己的判斷。佛在這個典籍裡寫得這麼清楚,就是菩提心勝於生命!那它勝於生命的話,就是趣入金剛乘的行者他生命最重要的核心,就是菩提心。有認真聽嗎?03:22
你要知道,那些以金剛乘成佛的人,他就是用這樣的心思修菩提心的。佛陀也是啊!佛陀為了他的菩提心捨生命就不只一次了。所以金剛乘的那些祖師們,他們就是以這樣生命的看待方式將法傳下來的。它在介紹金剛乘的重點是菩提心,修學金剛乘的人是把菩提心看得比命還更重要地守護這個菩提心!03:50
師父常常說:金剛乘的最大特色,就是把很多矛盾的東西完全結在一起,然後全部通解、全部解開!就是死結的東西放在一起,可是它會走向最美的地方。都是那些非常非常勇猛精進的行者會進入金剛乘,他們不想在輪迴裡浪費時間,所以一定是把這件事看得高於生命。04:16
這段文字是挺令人敬畏的!金剛乘的行者不是念儀軌就完了,他們用生命守護他的菩提心。其實菩薩也是這樣的,但金剛乘尤為嚴格。師父在這裡邊說了,「嚴格地要求」,行持這麼樣嚴格地要求。04:35
不知道看了之後會不會怕?「縱為活命故,不應捨覺心」,這句話你們怕嗎?我破心中怯懦的理路就是──你活命你能活多久呢?還不是有一天死期到了你還得死。你先捨了和你活到壽數死了,差不了多少年,你用那一段時間去護持自己的菩提心的話,那是滿划算的,因為最終得死嘛!因為你不是達到了永生的境界,你最終還得捨棄這個皮囊;那如果你把這個皮囊捨棄的話,你護衛了自己的菩提心。啊!很絢麗、很燦爛、很無悔!05:15
這幾行字在我心裡,有一種非常非常地寧靜、非常地璀璨的感覺。看到這幾行字的時候,好像會全部的注意力停在這個地方,開始看:「縱為活命故,不應捨覺心。」「六度彼岸行,畢竟不應捨。」這是《勝金剛頂》云。阿底峽尊者捨壽二十年去告訴弟子,宗大師把它寫成《菩提道次第廣論》再流傳,然後法尊法師把它翻成漢文再流傳,就是告訴我們一定要發菩提心啊!千萬不可以在佛教中棄捨菩提心。不這樣系統地學習,根本就大、小乘全部是不能區分的,金剛乘也不能區分。05:57
「縱為活命故,不應捨覺心!」師父說這是對佛教的一個最有力的認識,我們一定要把最有力的認識傳承下去,不能傳成後面就剩儀軌。所以一定要傳它的心髓,就是菩提心。而且一定要記著密乘行者是這副樣子──像武士一樣,可以捨生命,不可以捨棄我的使命!武士!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