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時辰養生法 (中醫與人體日節律)
作者:北京中醫藥大學 曲黎敏
來源:國粹網http://www.gc999.com/zyzy/12scysf.htm
中醫醫理講“因天之序”,就是要因循身體這個“天”本身的運動順序,就是東南西北,就是春夏秋冬,就是生髮、生長、收斂、收藏。違背了這個順序,就要生病,順應這個順序,就健康長壽。因此中醫時間醫學將十二地支作為日節律的指稱。日節律就是指人體一晝夜中陰陽消長、盛衰的情況。
子時,指夜裏11-1點,又稱“人時”,這一時刻本是陽氣發動萬物滋生之時,而人為萬物之靈,故假借以為人之稱。中醫氣機升降沉浮理論認為:人身之氣機,日日俱從子時生髮。“子後則氣生,午後則氣降”(張介賓)。子時氣血流注於膽經。這也是《內經》“凡十一藏取決於膽”一說的根本由來,也就是臟腑功能都取決於膽氣能否生髮。人在日常生活中常有這樣的體會,人們一般夜裏九、十點鐘會有困倦的感覺,但熬到11點時又精神了,這就是膽經生髮的緣故,但子時陽氣的生髮之力尚小,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子”為“鼠”,這時陽氣雖小如老鼠,但異常活躍。因此,保證夜裏11點前睡覺就是通過睡眠保養這點生機。“子”在月份中又代表十一月,強調的是用冬天的收藏來養生機。
丑時,指夜裏1-3點,丑時氣血流注於肝經。肝主血,因此,保證這時的睡眠就是在養肝膽,在養血。而血相較於氣則屬於陰,主斂藏,所以,十二生肖中,“丑”為“牛”,就是說此時生髮之氣雖然更大些了,但不能只升不降,有約束收斂才可以有更大的作為,這就是中國文化的妙處和深刻,因此“丑”字從“又”(手),而連綴其三指,表示想要做事而寒氣泠冽無法作為。而中醫“肝為將軍之官,謀略出焉”也表達同樣的意思,將軍不只是英勇善戰,而是要考量再三才能出擊。
寅時,指夜裏3-5點,寅時氣血流注於肺經。中國古代正月建寅和十二經脈流注起於肺經都是代表開端的意思,是誰的開端呢?是陽氣的開端,也是人的開端。一日之中寅時也是人身體各部開始由靜轉動,各部分對血、氣的需求量都開始增加,這時肺作為“相傅之官”就一定要擔當起均衡天下(身體)的職責,一旦“宣發”、“肅降”失職,就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比如身體各部對血、氣的需求量的增加,會加重心臟的負擔,這就是許多心臟病患者死于淩晨三四點的原因(西醫大概也不懂為什麼死於這個時間)。健康的人這時應該是深睡狀態,即通過深度睡眠來完成生命由靜而動的轉化。可是,身體虛弱的人或老人這時會出現失眠或醒來,這是因為身體各部位對血的需求量增加,相應的腦子得到的血減少了,用中醫的話說,就是只有“宣發”沒有“肅降”了,生命自然就危險了。
卯時,指早晨5-7點,卯時氣血流注於大腸經。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裏”,寅時肺氣實了卯時應有正常的大便,卯時在天地之象代表天門開,代表二月,萬物因陽氣的生髮而冒地而出。
辰時,指上午7-9點,辰時氣血流注於胃經。這時候人吃早餐就如同冒地而出的小草被三月的斜風細雨潤澤一樣必須和重要,這就好象陽氣的生髮要靠陰氣來養,大地需要雷電的鼓蕩和春雨的潤澤。
巳時,指上午9-11點,巳時氣血流注於脾經。中醫認為脾主運化,這也是吃早餐不會令人發胖的原因,如果人體脾的運化功能好的話,就可以順利地消化和吸收。“巳”在月份應四月,陽氣已出,陰氣已藏,山川萬物一片蔥蘢。
午時,指上午11-13點,午時氣血流注於心經。中醫認為心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而午時正是一陰生,陰氣忤逆陽氣之時,正所謂“陰陽相搏謂之神”,對練功者而言,正是練“子午”功的大好時機,而對我們無力主宰自己氣血的人,只有睡眠最接近所謂的“心腎相交”了,所以子時一定要睡覺,午時一定要小憩,這是最能養精氣神的時機。“午” 在月份應五月。
未時,指下午13-15點,未時氣血流注於小腸經。《說文》說“未,味也。六月,滋味也。”而事物的滋味就是精華,中醫小腸的功能就在於吸收精華。
申時,指下午15-17點,申時氣血流注於膀胱經。膀胱經為足太陽之脈,上額頭而至巔頂,氣虛、氣實都容易引起頭痛或兩目外鼓等症,健康的人這時則是學習和讀書的好時光,所以古人主張“朝而受業,夕而習複”。這時由於氣血容易上輸於腦部,學習效率就會很高。又,太陽主管氣化,這時應該多喝水和吃些水果,對養生很好。“申” 在月份應七月。
酉時,指下午17-19點,酉時氣血流注於腎經。“酉”是成就的意思, 在月份應八月。如果說早晨5-7點的卯時代表一天或一年的開門,那麼晚上5-7點的酉時則代表一天或一年的關門.自然天地與人體這個小天地從這一時刻起開始進入秋冬的收斂收藏時機,此時身體所表現出來的病變都是腎的收藏功能出現了問題,而酉時發低熱則是腎氣大傷,尤其是青春期或新婚後的男子要注意這一點。
戌時,指晚上19-21點,戌時氣血流注於心包經。中醫認為這時人體的陽氣應該進入了陰的界面,這時陰氣正盛,陽氣將盡,而心包經之“膻中”又主喜樂,通常人們會在這時進行晚間的娛樂活動。
亥時,指晚上21-23點,亥時氣血流注于三焦經。三焦在中醫裏是個不容易說清楚的概念,“焦”字的意思是用小火烤小鳥,因此,三焦無論是指人體上中下,還是裏中外,都是指生命處於一團融融溫暖氣息中,中國人形容它為“氤氳”,中醫把這氤氳交融的狀態歸屬於少陽……故而“亥”這個字非常有意思,象一男子摟抱一懷孕女子,而《說文解字》的第一個字是“一”,最後一個字就是“亥”,如果說“一”在古代文化中代表先天的混沌,那麼“亥”字則表示又回到初始的混沌狀態,生命的輪回重又開始。因此,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我們始終能看到其精神內核的統一性,無論是醫道,還是文字學,你始終能看到古人對宇宙自然生命的理解與態度,並不是只有太陽每日照常升起,人類的生命與生活也會沿著其本來的秩序而運動和發展,都可以在結束的時刻一切又重新開始……
這個時刻人們應該安眠,讓整個身體(三焦)都得到休息和休整,並從這種徹底的休整中孕育新的生機。
(2006年11月27日,北京天人醫易中醫藥研究院版權所有)
(重要聲明:版權所有、如果轉載,請注明‘國粹網’網址及作者)
12時辰養生法 (中醫與人體日節律)
介紹養生藥膳、養生茶
前往
- 一、公開亭
- ↳ 1‧公告版
- ↳ 2‧自我介紹版
- ↳ 3‧論壇教學版(版上使用說明)
- ↳ 4‧建議區(問題反映)
- 二、岐黃懸壺居
- ↳ 1.針灸(穴道按摩)
- ↳ 2.藥物
- ↳ 中藥
- ↳ 青草藥
- ↳ 3.方劑
- ↳ 4.診斷、醫理、病理
- ↳ 5.內科
- ↳ 6.養生
- ↳ 8.婦兒科
- ↳ 西醫婦兒科
- ↳ 9.傷科、眼科、外科(按摩、刮痧)
- ↳ 傷科
- ↳ 外科、喉科
- ↳ 推拿、按摩、刮痧
- ↳ 中醫眼科
- ↳ 西醫眼科
- 三、醫學報導區(市面報章雜誌)
- ↳ 1.中醫報導
- ↳ 2.西醫報導
- ↳ 3.西醫病理、醫理
- ↳ 4.經驗分享區
- ↳ 5.健康操(健康功法)
- ↳ 6.美麗世界
- ↳ 7.綜合版
- 四、心築情巢
- ↳ 1.時光倒流
- ↳ 攝影、相機
- ↳ 湖光山色、唯美映簾版
- ↳ 個人秀版
- ↳ 珍藏版
- ↳ 2.哈拉區(我有話說說)
- ↳ 祝福(真情留言板)
- ↳ 真心話大考驗
- ↳ 世界(網路)趣聞、異聞
- ↳ 大家抱抱版(吐苦水)
- ↳ 3.星相命理
- ↳ 十二星座
- ↳ 命理、生肖、卜(卦)
- ↳ 相學
- ↳ 4.佳文共賞
- ↳ 5.生活分享DIY
- ↳ 6.音樂
- 五、琉璃仙境
- ↳ 1.木本植物區
- ↳ 2.草本植物區
- ↳ 3.水生植物區
- ↳ 4.球根區
- ↳ 5.多肉植物區
- ↳ 6.輕鬆話園藝
- 六、心靈饗宴
- ↳ 福智佛教團體|福智廣論
- ↳ 開示
- ↳ 福智僧團
- ↳ 福智訊息
- ↳ 經典、儀軌、咒
- ↳ 讚頌
- ↳ 作師所喜、正行供養
- ↳ 非官方討論
- ↳ 第17屆印度請法團視聽組
- ↳ 遠離那落迦
- ↳ 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
- ↳ 南山律在家備覽
- ↳ 佛論
- ↳ 道論
- ↳ 儒論
- 七、參考區
- ↳ phpBB參考區
- ↳ phpBB3.3.x
- ↳ phpBB3.2.x
- ↳ phpBB3.0.x
- ↳ phpBB2
- ↳ 架站
- ↳ 竹貓星球
- ↳ phpBB 简体中文社区
- ↳ Joomla
- ↳ joomla英文官網討論區
- ↳ 電腦軟體相關
- ↳ 手機相關討論區
- ↳ 聊天室、測試版及資源回收筒
- ↳ 花坊論壇
- ↳ BNW時尚資訊網
- 友情連結網站
- ↳ 福智佛教團體網站連結
- ↳ 福智僧團全球資訊網
- ↳ 福智全球資訊網
- ↳ 福智佛教基金會
- ↳ 全球廣論 II
- ↳ 《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淺釋
- ↳ 澈見網路電視台
- ↳ 福智台北學苑
- ↳ 福智法人
- ↳ 福智之聲
- ↳ 福智文教基金會
- ↳ 福智讚頌
- ↳ 里仁為美(里仁商店)
- ↳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
- ↳ 精采人生成長學坊
- ↳ 法龍寺
- ↳ 網站推薦
- ↳ 梅珍香
- ↳ 千手互助網
- ↳ 岐黃中醫論壇--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