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辛

介紹單味藥物!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8
文章: 3348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細辛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細辛
 禁忌:味厚性烈,不可過用
   性味:辛溫
 功能:(1)水停心下,則腎燥,細辛之辛,能行水氣以潤之。
       (2)雖手少陰引經(心),乃足少陰本藥(腎)。
       (3)能通精氣,利九竅,故耳聾鼻齆,倒睫便濇者宜之。
       (4)散結溫經,破痰下乳,行血發汗。
 主治:(1)辛溫散風邪,故諸風痺痛,咳嗽上氣,頭痛脊強者宜之。
       (2)辛散浮熱,故口瘡喉痺,鼻淵齒者宜之。
       (3)辛益肝膽,故膽虛驚,風眼淚下者宜之。
 性狀:味極辛,產華陰者真。
 炮製:揀去雙葉者用。
 配伍:惡黃耆山茱,畏硝石滑石,反藜蘆。
 備註:(1)專治少陰頭痛,獨活為使。
       (2)「發汗」:能發少陰之汗,仲景治少陰證反發熱。
       (3)「不可過用」:不可過一錢,多則氣不通悶絕而死,雖死無傷可驗。
       (4)「產華陰者真」:杜衡、鬼督郵、徐長卿皆可亂之。
您沒有權限檢視這篇文章所附加的檔案。
最後由 懸壺子 於 2006-02-20 , 8:26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8
文章: 3348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本草綱目(明-李時珍)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本草綱目(明-李時珍)
懸壺子按:本品是具有毒性,現代醫學化驗細辛對心臟會有麻痺,而本草綱目記載是有點出入,在此聲明!

細辛釋名亦名小辛、少辛。
  氣味辛、溫、無毒。李時珍說:辛、溫能散,所以各種風寒、風濕、頭痛、痰飲、胸中帶氣、驚等症,可用本品治療。
  主治1、中風(突然倒下,不省人事)。用細辛末吹入鼻中。 懸壺子按:生命請求醫,資料僅供參考!
  2、虛寒嘔噦,飲食不下。用細辛(去葉)半兩、丁香二錢半,共研為末。
  每服一錢,柿蒂湯送下。
  3、小兒客忤(按:本病症狀是:面青,驚痛,不能說話;或頸項強硬,出現險象;或在夜中忽然驚啼不止)。用細辛、桂心,等分為末,每服少許放入小兒口中。
  4、口舌生瘡。用細辛、黃連,等分為末,搽患處,漱去涎汁。治小兒口瘡,可用醋調細辛末貼敷臍上。
  5、牙齒腫痛。口中潰爛,用細辛煎成濃汁,多次漱口,熱含冷吐。
  6、鼻中息肉。用細辛末時時吹入。
  7、耳聾。用細辛末溶在黃蠟中,團成小丸。每棉裹一丸。塞耳中。此方名「聰耳丸」。
  細辛釋名亦名小辛、少辛。
  氣味辛、溫、無毒。李時珍說:辛、溫能散,所以各種風寒、風濕、頭痛、痰飲、胸中帶氣、驚等症,可用本品治療。


[album]1814[/album]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8
文章: 3348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中草藥入門學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中草藥入門學
北細辛、細辛(喜淨,曬乾,切碎用)炙細辛(用蜂蜜拌炙,減少溫散之性)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一錢五分,煎服。外用適量。
【按語】細辛既能外散風寒,又能內祛陰寒,同時止痛、鎮咳功效較佳。本品雖有較好的散寒作用,但發汗作用力較弱,一般解表方劑中不作主藥,臨床用於風寒表症主要有兩個方面:或者外助麻黃以發汗解表,內助附子以扶陽溫腎,治療陽虛體質的外感風寒,形寒怯冷等症;或者取其兼有止咳、鎮痛作用,用於風寒表症兼有頭痛、身痛或咳嗽等症。此外,在鎮咳方面,可配合乾薑以溫肺化痰,配五味子以開闔並施,配麻黃宣暢肺氣;在止痛方面,可配合白芷治牙痛,配川芎治頭痛,配烏頭治痹痛,都是常用的配伍應用方法,可供參考。
【方劑舉例】小青龍湯(《傷寒論》)麻黃、桂枝、細辛、芍藥、五味子、乾薑、半夏、甘草治痰飲咳嗽氣喘。麻黃附子細辛湯(《傷寒論》)麻黃、附子、細辛治陽虛而兼外感,身發熱,惡寒甚劇,雖厚衣重被其寒不減,神衰欲寐。懸壺子按:生命請求醫,資料僅供參考!

【文獻摘錄】《本經》:「主咳逆上氣,頭痛腦動,百節拘攣,風濕痹痛,死肌。」《本草衍義》:「治頭面風痛,不可缺此。」《本草別說》:「若單用末,不可過一錢,多則氣悶塞不通則死。」


[album]1815[/album]
剪裁
[album]1816[/album]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8
文章: 3348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本草求真 清 黃宮繡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本草求真 清 黃宮繡

細辛〔山草〕
{宣散腎經風寒}
細辛〔耑入腎,兼入肝膽〕味辛而厚,氣溫而烈,為足少陰腎溫經主藥;
凡風寒邪入至陰見本經頭痛〔太陽頭痛在腦後,陽明頭痛在額,少陽頭痛在兩角,
厥陰頭痛在巔頂,少陰頭痛在腦齒。〕,腰脊俱強,口瘡喉痺,鼻淵齒,水停心下,
口吐涎沫〔成無己曰:水停心下,不行則腎氣燥,宜辛以潤之,
細辛之辛以行水氣而潤燥。〕,耳聾鼻癰,倒睫便濇者,並宜用此調治。
或用獨活為使,俾在表之陽邪可表,而在裏之伏邪可除;故書載能通關利竅,
破痰下乳,行血發汗。〔仲景治少陰症反發熱,麻黃附子細辛湯以發少陰之汗。〕
且走腎者必兼肝與膽,膽虛驚及風眼淚下者,得此辛散宣通,而令淚收驚除。
至書所云服能入腎潤燥,非是火盛水衰,陰被陽涸而成,實因陰盛陽衰,
火屈於水而致也;遇此辛以除寒,溫以燥濕,則陰得解而不凝矣,豈剛燥不撓之謂也乎
〔時珍曰:氣之厚者,能發陽中之陽也;辛溫能散,
故諸風寒風濕頭痛痰飲胸中滯氣驚者宜用之;口瘡喉痺齒諸痛用之者,
取其能散浮熱,亦火鬱則發之之義也;辛能泄肺,故風寒咳嗽上氣者宜用之;
辛能散燥,故通少陰及耳竅便濇者宜用之。〕;世之論藥性者,每鮮如此體會,
但知就燥論燥,而致固執不通,獨不思經有云: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乎。
然味厚性烈,所用止宜數分,過則氣塞命傾〔承曰:細辛多則氣悶塞不通者死,
雖死無傷,近年開平獄中嘗治此,不可不知。〕;若血虛頭痛者,尤宜戒焉。
產華陰者真。〔時珍曰:葉似小葵,柔莖細根,直而色紫,味極辛者,細辛也,杜衡、
鬼督郵、徐長卿皆可亂之。〕去雙葉者用。〔雙葉服之害人。〕惡黃耆、山茱萸,
畏硝石、滑石,反藜蘆。
IMG_4040C.jpg
IMG_4041C.jpg
您沒有權限檢視這篇文章所附加的檔案。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8
文章: 3348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細辛的相關藥對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細辛的相關藥對

fiend 版主提供 http://www.fengshui-chinese.com/discuz/ ... ?tid=45513

藥對標簽: 麻黃、細辛
性味: 麻黃:辛、微苦、溫。細辛:辛、溫。
歸經: 麻黃:歸肺、膀胱經。細辛:歸肺、腎經。
功效: 麻黃:發汗,平喘,利水。細辛:祛風,散寒,行水,開竅。
主治: 1、風寒感冒。咳喘,頭痛,關節痛。2、急性鼻炎、過敏性鼻炎。
作用分類: 解表藥
配伍機制: 麻黃為解表第一要藥,平喘利水作用強,細辛祛風、散寒止痛力強,且具有溫化作用,二藥伍用,加強瞭解表散寒之力。此外,二藥一平喘。一化飲,互補為用,肺中痰飲、喘咳可平。
使用方式用量: 麻黃:1.5-10g;細辛:3-12g。
臨床套用: 麻黃:治傷寒表實,發熱惡寒無汗,頭痛鼻塞,骨節疼痛;咳嗽氣喘;風水浮腫,小便不利;風邪頑痺,皮膚不仁,風疹瘙癢。細辛:治風冷頭痛,鼻淵,齒痛,痰飲咳逆,風濕痺痛。
藥對出處: 麻黃配細辛,見於《傷寒論》麻黃附子細辛湯。
各家論述: 《內經》曰:“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辛潤之。麻黃之甘,以解少陰之寒;細辛、附子之辛,以溫少陰之經。”

藥對標簽: 白芷、細辛
性味: 白芷:辛、溫。細辛:辛、溫。
歸經: 白芷:歸肺、胃經。細辛:歸肺、腎經。
功效: 白芷:祛風,燥濕,消腫,止痛。細辛:祛風,散寒,行水,開竅。
主治: 1、風寒感冒,頭身疼痛。2、頭痛、牙痛、眉楞骨痛,風濕痺痛。3、鼻竇炎。
作用分類: 解表藥
配伍機制: 二藥均善解表祛風、通竅止痛,辛香善走竄,通經力強。細辛偏於入腎經驅逐風寒,入肺溫化痰飲,擅治少陰頭痛,白芷偏於入胃經發散風寒,擅治陽明頭痛。二藥相須為用,解表通竅、止痛效力增強,為祛風、止痛、通鼻竅常用對藥。
使用方式用量: 白芷:10-15g;細辛:3-12g。
臨床套用: 白芷:治頭痛,眉稜骨痛,齒痛,鼻淵,寒濕腹痛,腸風痔痛,赤白帶下,廱疽瘡瘍,皮膚燥癢,疥癬。細辛:治風冷頭痛,鼻淵,齒痛,痰飲咳逆,風濕痺痛。
藥對出處: 白芷配細辛,見於《種福堂公選良方》白芷細辛吹鼻散。
各家論述: 王好古:“白芷同辛夷、細辛用治鼻病,入內托散用長肌肉,則入陽明可知矣。”

藥對標簽: 辛夷、細辛
性味: 辛夷:辛、溫。細辛:辛、溫。
歸經: 辛夷:歸肺、胃經。細辛:歸肺、腎經。
功效: 辛夷:祛風,通竅。細辛:祛風,散寒,行水,開竅。
主治: 1、風寒感冒,頭痛而脹,鼻塞不通。2、急、慢性鼻炎,鼻竇炎,過敏性或肥大性鼻炎。
作用分類: 解表藥
配伍機制: 辛夷善宣通鼻竅。細辛散寒化飲,善行能通九竅,長於通鼻竅,止痛力強。辛夷解表力弱,能輔佐細辛發散表邪,二藥配伍,解表力加強,通鼻竅效力大增。
使用方式用量: 辛夷:3-9g;細辛:3-12g。
臨床套用: 辛夷:治頭痛,鼻淵,鼻塞不通,齒痛。細辛:治風冷頭痛,鼻淵,齒痛,痰飲咳逆,風濕痺痛。
藥對出處: 辛夷配細辛,見於《證治準繩》川芎散。
各家論述: 王好古:“白芷、辛夷、細辛用治鼻病,入內托散用長肌肉,則入陽明可知矣。”

藥對標簽: 獨活、細辛
性味: 獨活:辛、苦、溫。細辛:辛、溫。
歸經: 獨活:歸肝、腎、膀胱經。細辛:歸肺、腎經。
功效: 獨活:祛風,勝濕,散寒,止痛。細辛:祛風,散寒,行水,開竅。
主治: 1、風寒感冒,頭痛如劈,腰膝寒涼,骨節酸楚。2、風濕性關節炎。
作用分類: 解表藥
配伍機制: 獨活散寒燥濕,溫經通痺,入腎經,作用在裡在下,止痛效果顯。細辛發散風寒,善治頭面部諸風之疾,可引少陰之寒達於肌表。二藥配伍,相須為用,一上一下,獨活得細辛之升,能祛頭面風寒,細辛可助獨活引腎經風寒而使之外散。共奏散寒除濕,通痺止痛之功。
使用方式用量: 獨活:6-15g;細辛:3-12g。
臨床套用: 獨活:治風寒濕痺,腰膝痠痛,手腳攣痛,慢性氣管炎,頭痛,齒痛。細辛:治風冷頭痛,鼻淵,齒痛,痰飲咳逆,風濕痺痛。
藥對出處: 獨活配細辛,見於《症因脈治》獨活細辛湯。
各家論述: 《本草匯言》:“細辛,……佐獨活能除少陰頭痛……。”

藥對標簽: 附子、細辛
性味: 附子:辛甘、熱、有毒。細辛:辛、溫。
歸經: 附子:歸心、脾、胃經。細辛:歸肺、腎經。
功效: 附子:回陽補火,散寒除濕。細辛:祛風,散寒,行水,開竅。
主治: 1、陽虛感冒,形寒肢冷,頭身疼痛。2、風濕性關節炎。
作用分類: 溫裡藥
配伍機制: 附子長於溫散裡寒。細辛長於疏散表寒,止痛。二藥配伍,表裡兼顧,陽復表解,在內之寒附子溫之細辛助之;在外之寒細辛疏之附子輔之。加強溫陽解表、散寒止痛功效。
使用方式用量: 附子:6-9g;細辛:3-9g。
臨床套用: 附子: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洩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痺,痿躄拘攣,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細辛:治風冷頭痛,鼻淵,齒痛,痰飲咳逆,風濕痺痛。
藥對出處: 附子配細辛,見於《傷寒論》麻黃附子細辛湯。
各家論述: 《本草匯言》:“細辛,佐姜、桂能驅臟腑之寒,佐附子能散諸疾之冷。……”李杲:“細辛,治邪在?堣妒瞴A故仲景少陰證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也。”

藥對標簽: 乾姜、細辛
性味: 乾姜:辛、熱。細辛:辛、溫。
歸經: 乾姜:歸脾、胃、肺經。細辛:歸肺、腎經。
功效: 乾姜:溫中逐寒,回陽通脈。細辛:祛風,散寒,行水,開竅。
主治: 咳嗽,痰喘,胸痺。
作用分類: 溫裡藥
配伍機制: 二藥均有溫肺化飲、止痛作用。乾姜長於溫肺散寒,守而不走。細辛長於化飲、止痛,走竄解表。二藥配伍相須為用,溫肺散寒,化飲止痛效力增強。
使用方式用量: 乾姜:6-15g;細辛:3-12g。
臨床套用: 乾姜:治心腹冷痛,吐潟,肢冷脈微,寒飲喘咳,風寒濕痺,陽虛吐、衄、下血。細辛:治風冷頭痛,鼻淵,齒痛,痰飲咳逆,風濕痺痛。
藥對出處: 乾姜配細辛,見於《傷寒論》小青龍湯。
各家論述: 《註解傷寒論》:“水停心下而不行,則腎氣燥。《內經》雲,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乾姜、細辛、半夏之辛,以行水氣而潤腎。”

藥對標簽: 細辛、熟地黃
性味: 細辛:辛、溫。熟地黃:甘、微溫。
歸經: 細辛:歸肺、腎經。熟地黃:歸肝、腎經。
功效: 細辛:祛風,散寒,行水,開竅。熟地黃:補血調經,滋腎育陰。
主治: 1.腰部酸重疼痛,轉側不利,勞累或遇涼後加重屬於腎虛寒侵,經絡不利者。2.血虛頭痛。
作用分類: 解表藥
配伍機制: 細辛溫通辛散,發散風寒,祛風止痛,溫肺化飲,為少陰經藥。熟地甘溫,補血生津,滋養肝腎。細辛之辛散能去熟地之呆膩,使之補而不滯;熟地之滋膩可制細辛之燥散,使之散而無過。二藥伍用,一守一走,潤燥並用,補散兼施,互制其短而展其長,具有補腎強腰祛寒止痛之妙用。另外,細辛善於止痛,但其性辛燥升散,得熟地滋陰養血,燥烈升散被抑,而有養血祛風止痛之功。
使用方式用量: 細辛:1-3g;熟地黃:9-15g,大量時30-60g。
臨床套用: 熟地黃甘溫柔潤,有滋心腎,養肝血,填補精髓的功效,為滋陰、養血、補肝腎的要藥。凡肝血虧虛,婦女崩漏,月經不調,或腎陰不足,骨蒸潮熱,盜汗,遺精,腰膝痠軟,消渴以及精血兩虧,耳聾目眩,須發早白等症,均為主藥。
各家論述: 細辛、熟地黃伍用,臨床主要用於陰虛痛證。近代名醫施今墨臨證時,常常大熟地、細辛並書伍用,治療腰痛,確有實效。不論腎虛腰痛,還是風濕腰痛,偏於陰虛者,均可使用(《施今墨對藥臨床經驗集》)。

藥對標簽: 石膏、細辛
性味: 石膏:辛、甘、大寒。細辛:辛、溫。
歸經: 石膏:歸肺、胃經。細辛:歸肺、腎經。
功效: 石膏:生用解肌清熱,除煩止咳。細辛:祛風,散寒,行水,開竅。
主治: 1.風熱上攻之頭風、頭痛、三叉神經痛。2.胃火上炎牙痛、牙齦腫痛。以齒齦腫脹不明顯者療效為好。
作用分類: 清熱潟火藥
配伍機制: 石膏氣味寒涼,有清洩陽明胃火之功。細辛氣味香竄,氣清而不濁,辛散利竅,有較好的通絡止痛之功。二藥伍用,細辛雖性溫,但被石膏之寒涼所抑制,細辛之升浮又可引石膏上行而清頭面之熱。二藥寒熱相配,各取其用。既能清熱潟火,又能祛風止痛,且二者皆辛散,有“火鬱散之”之義而無遏邪之弊。
使用方式用量: 石膏:6-30g;細辛:1.5-3g。
各家論述: 石膏、細辛二味都具“辛”味,故《瘍醫大全》名“二辛煎”用治陽明胃火,牙齦口舌腫痛等症。細辛現代藥理証明,有良好的解熱作用和局部麻醉作用,對傳導、浸潤及粘膜麻醉均有效果。石膏有清潟陽明胃火之功,凡因胃火亢盛,或邪在氣分之證,每常選用。

藥對標簽: 黃連、細辛
性味: 黃連:苦、寒。細辛:辛、溫。
歸經: 黃連:歸心、肝、胃、大腸經。細辛:歸肺、腎經。
功效: 黃連:潟火,燥濕,解毒,殺蟲。細辛:祛風,散寒,行水,開竅。
主治: 1.心經火盛,口舌生瘡,疼痛難忍之證。2.肝火上炎所致的耳腫耳聾,目赤畏光等證。3.胃火上衝之齒痛齦腫,口臭牙宣等症。
作用分類: 清熱潟火藥
配伍機制: 黃連大苦大寒,清洩胃火;細辛宣散,上行止痛,二藥合用,辛苦共施,寒熱井進,辛以散火,苦以降洩,細辛引黃連達少陰腎經,黃連引細辛達少陰心經,合用清宣心腎鬱火。
使用方式用量: 黃連:6g;細辛:3g。

藥對標簽: 五味子、細辛
性味: 五味子:酸、溫。細辛:辛、溫。
歸經: 五味子:歸肺、腎經。細辛:歸肺、腎經。
功效: 五味子:斂肺止咳,固表斂汗,澀精止潟,生津止渴。細辛:祛風,散寒,行水,開竅。
主治: 1.感冒風寒,咳吐白沫,或寒飲咳喘諸症。2.素有宿飲,復感風寒之咳嗽喘急、痰多稀薄者。
作用分類: 祛痰止咳藥
配伍機制: 五味子酸澀收斂,斂肺滋腎,生津斂汗,澀精止潟;細辛辛散溫通,溫肺化飲,發散風寒,祛風止癢。肺主氣,司呼吸,肺氣宜宣;外感風寒,易致肺氣鬱閉,而治宜宣通肺氣、溫散寒邪為治;細辛辛散開肺,五味子酸收斂肺,二者一開一合,開無耗散肺氣之弊,合無斂遏邪氣之虞,為開合理肺之妙劑,止咳定喘之效尤為顯著。
使用方式用量: 五味子:3-10g;細辛:1-3g。
臨床套用: 臨證具體套用時,各自用量應靈活掌握,咳嗽初起,以開宣為主,多用細辛;久咳之後,以斂肺氣為要,多用五味子。即前人所謂:“新咳多用細辛,久咳多用五味子”。其要旨即在於此。五味子五味具備,獨以酸、鹹為勝,故能收斂肺氣之耗散,益氣生津,並能益腎氣固攝真元。其性溫而不燥,不論肺腎陰虛陽虛都可使用。適用於肺虛久咳,心衰氣短,腎虛滑精,自汗盜汗,津枯口渴,久潟不止等症。
藥對出處: 本藥對源於《傷寒論》小青龍湯、《金匱要略》苓甘五味姜辛湯,前者主治外感風寒,內有寒飲之咳喘惡寒,吐痰清稀;後者主治寒飲咳嗽,痰稀胸滿。

藥對標簽: 皂莢、細辛
性味: 皂莢:辛、溫、微毒。細辛:辛、溫。
歸經: 皂莢:歸肺、大腸經。細辛:歸肺、腎經。
功效: 皂莢:祛痰,開竅。細辛:祛風,散寒,行水,開竅。
主治: 中風痰厥、癲癇竅閉。
作用分類: 開竅藥
配伍機制: 皂莢辛散走竄,善化膠粘之痰,開風痰之閉塞。細辛辛香宣散,善開結氣、宣鬱滯、利氣開竅。二藥相伍,相輔相成,共奏宣肺氣、化痰涎、開清竅之功。
使用方式用量: 皂莢、細辛等分極細末,吹少許入鼻,旋即得嚏而閉開神清。
臨床套用: 現也有用此二藥合蜂蜜製成通便條,塞入肛門,通過刺激腸壁而促進排便,用治便祕或動力性腸梗阻。
藥對出處: 皂莢、細辛合用,名曰通關散,出自《丹溪心法》,用治中惡客忤、中風或痰厥所致的卒然口噤氣塞、人事不省、牙關緊閉、口流痰誕等症。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8
文章: 3348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細辛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細辛

2005年08月11日
1.英文名稱/拉丁文名稱/拉丁學名:all-grass of Manchurian Wildginger/Herba Asari/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Schmidt var. mandshuricum(Maxim).Kitag.

2.中文名稱及別名:細辛(小辛、細草,少辛,金盆草、獨葉草,山人參)。

3.來源:為馬兜鈴科Aristolochiaceae植物北細辛Asarumheterotropoide Fr.Schimidt var.觀者Mandshuricum(Ma-xim.)Kitag.、漢城細辛Asarumsieboldii Mig.var.seoulense Nakai或華細辛Asarumsieboldii Mig.var.seoulense Nakai或華細辛Asarujsieboldii Mig.的乾燥全草。北細辛與漢城細辛的商品均習稱「遼細辛」。

4.主要活性成分:遼細辛含揮發油約3%,主要成分甲基丁香油酚(Methyleugenol)、有黃樟醚(Safrole)、β-蒎烯(β-Pinene)、優葛縷酮(Eucarvone)、酚性物質、華細辛含揮發油,主含甲基丁香油酚(約占50%)、還有細辛酮(Asarylketone)、蒎烯優葛縷酮黃樟醚1,8-桉葉素(Cineole)、L-細辛素(L-Asarinin約0.2%)、雙葉細辛的揮發油含優葛縷酮、龍腦或愛草腦(Estragole)1,8-桉葉素蒎烯、甲基丁香油酚黃樟醚、科繞魏素(Croweacin)、欖香酯素(Elemicin)、少辛酮(Saishinone)芳樟醇、大牻牛兒三烯醇[Germacra-1(10),4,7(11)-trien-9α-0L]2-甲基-2-乙烯基-3-異丙烯基-5-異丙叉己醇。

5.主要品種:

 A.北細辛(遼細辛),為馬兜鈴科植物北細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Schmidt.Fr.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或漢城細辛Asarum sieboldiiMiq.var.seoulense Nakai的乾燥全草。

 B.華細辛,為馬兜鈴科植物華細辛Asarum sieboldii Miq.的乾燥全草。

6.採收加工:夏季果熟期採收,挖取全草,除去泥土,攤放通風處陰乾。不宜日曬和水洗。

7.炮製:除淨雜質,用水噴潤,及時切段,晾乾。

8.性味與歸經:辛,溫。入肺、腎經。

9.傳統功效:祛風,散寒,行水,開竅。強筋,益腎,消腫。治風冷頭痛,鼻淵,齒痛,痰飲咳逆,風濕痹痛。

10.現代藥理:

 A.局部麻醉作用:甲基丁香酚對每分鐘2毫升(50毫克/毫升)的速度給不同種屬動物分別給藥,一般靜脈注射1~2分鐘可使動物麻醉。

 B.鎮靜、鎮痛、解熱:甲基丁香酚對小鼠有一定的鎮痛作用;給大鼠腹腔注射有明顯的降溫作用,但比氯丙嗪弱。

 C.抗炎:北細辛中提取的揮發油能降低炎症大鼠組織及滲出液中組織胺含量,對角叉菜膠引起的大鼠足趾腫脹有抑制作用。細辛油還能對抗組織胺或前列腺素E2引起的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對大鼠棉球肉芽腫有抑制作用,還可降低正常大鼠腎上腺內維生素C含量。

 D.呼吸系統:細辛揮發油能鬆弛組胺、乙酰膽鹼引起的離體氣管痙攣,細辛中甲基丁香沒酚對豚鼠離體氣管有顯著的鬆馳作用。

 E.抑制平滑肌收縮:細辛揮發油低濃度使兔離體子宮、腸管張力先增加後降低,高濃度則呈現抑制作用。

 F.強心:北細辛用乙醇提取至浸膏狀,再加水稀釋成1:2的溶液,能增強犬心肌收縮力,改善泵功能。

 G.抗休克:細辛提取物和細辛中有效成分去甲烏藥堿能提高休克動物的mAp、LVSP和SCBF,降低CVR,作用與多巴胺相似,而不加快心率。

 H.催眠:細辛揮發油中所含的甲基丁香酚給小鼠腹腔注射50毫克/千克,對戊巴比妥鈉的催眠作用有顯著協同作用,並可明顯延長硫噴妥鈉的睡眠時間。

 I.改善微循環:動物實驗表明,細辛對腎上腺素引起的微動脈血流停止或減慢有推遲作用。

 J.抗菌:對革蘭氏陽性菌、枯草桿菌及傷寒桿菌有抑制作用。

 K.促進新陳代謝:細辛中含的去甲烏藥堿具有腎上腺素能β興奮劑樣的廣泛生理作用,具有強心、擴張血管、增強脂質代謝及升高血糖等功效。

 L.耐缺氧:給小鼠腹腔注射細辛油,可明顯延長小鼠缺氧時間。

 M.調節血壓:細辛揮發油對蟾蜍內臟血管灌流顯示有擴張作用,給麻醉犬或貓靜脈注射有降壓作用;但是,其煎劑對貓有升壓作用。

 N.抗過敏,對被動皮膚過敏反應設計實驗模型進行動物實驗,結果提示細辛的甲醇提取物具有抗過敏作用,其有效成分為揮發油中的甲基丁香酚。

 O.免疫調節,抗氧化:細辛具有免疫調節作用和明顯的抗氧化作用,能有效地減少脂質過氧化反應,降低過氧化脂質的含量;能避免有害物質對組織細胞結構和功能的破壞作用。

 P.保護心肌:細辛水煎劑能使受缺糖缺氧性損傷心肌細胞釋放到培養液中的乳酸脫氫酶減少,提示細辛對缺糖缺氧性損傷心肌細胞的細胞膜有直接保護作用。

11.臨床應用:

 A.頭痛,牙痛,痹痛。

 B.口腔炎:細辛粉外用,可治療阿弗他口腔炎。

 C.肌肉注射所引起的腫塊:細辛研末,外敷。

 D.陽萎:細辛5克,水煎代茶飲。

 E.各類神經痛:細辛焙乾,與冰片混合研細,置患側鼻孔前,將藥粉隨氣吸入。

 F.局部麻醉:細辛經乙醚提取的揮發油製成3%的麻醉液,局部注射。

12.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5~5克。外用:研末撒、吹鼻或煎水含漱。

13.宜忌:氣虛多汗,血虛頭痛,陰虛咳嗽等忌服。


(九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台灣)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8
文章: 3348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大花細辛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大花細辛
  Herba Asari Maximi
  (英)Largeflower Wildginger Herb
  【別名】 花臉細辛、花葉細辛、翻天印。

  【來源】 為馬兜鈴科植物大花細辛Asarum maximum Hemsl.的帶根全草。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匍匐根狀莖淺黃色,有多數肉質根,頂端通常生2葉。葉大,質厚,卵狀橢圓形,長16~20cm,寬約8~10cm,頂端銳尖,基部心形;葉柄肉質,長14~20cm,疏被短柔毛。花大,單生莖頂,直徑達6 cm,紫褐色;花柄長2~9 cm;花被筒短,裂片3,寬卵形,長約3cm,寬約4cm,基部具白色的橫皺斑紋;雄蕊12。蒴果肉質,近球形。種子圓錐形,頂端漸尖,背面近平滑。
  生於山坡林下和溪邊陰濕處。分佈於廣東、江西、湖南、湖北、四川、江蘇、浙江。

  【採制】 春、夏採收,洗淨,曬乾。

  【化學成分】 含揮髮油等。

  【性味】 性溫,味辛。

  【功能主治】 散寒止咳,祛痰除風。用於風寒感冒、頭痛、咳喘、風濕痛、四肢麻木、跌傷。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8
文章: 3348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細辛用量小考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細辛用量小考

趙慧輝   侯  娜

  中醫業內人士均知“細辛不過錢”這句古訓。2000年藥典也規定,細辛用量1克~3克,多數臨床醫生不敢超越這一規定範圍,有的甚至乾脆棄細辛而不用。細辛真的這麼可怕嗎?我們先來找尋一下這句古訓的源頭。
  據本草文獻,“細辛不過錢”之說源於宋代陳承的《本草別說》:“細辛,若單用末,不可過半錢匕,多用即氣悶塞不通者死……”。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引述陳說:“(承曰)細辛非華陰者不得為真,若單用末,不可過一錢,多則氣悶塞不通者死”,可見,李時珍雖然是收錄陳承的,但他還是將“半錢匕”改成了“一錢”。隋唐以後,“一錢”約合現在的3克。至此以後,“細辛不過錢”之說逐漸成為中醫臨床用藥的一條清規。但陳承的原意是指細辛散劑(單用末)的一次用量,如果不論單用還是合用、入湯劑還是入散劑、研粉與否,而一概將細辛用量限制在一錢範圍之內,是後人的一種誤解。
  儘管如此,古代醫家也有相反的觀點,如張隱庵、張錫純、陳修園等。陳修園在《神農本草經讀》即質疑說:“近醫多以此語忌用,而不知辛香之藥,豈能閉氣?上品無毒之藥何不可多用?”“方書之言,類此者不少,學者不善詳察,而遵信之。”
  早於陳承的醫聖張仲景在《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書中套用細辛的湯劑有20首,其用量多為三兩,且並未言及禁忌。雖然漢代的劑量考證未達成共識,有考證一兩約為15克的,有考證一兩約為3克的,但按少的算,根據《傷寒論講義》:“一兩折合一錢(3克)”,“三兩”折算為現在的計量單位,約為9克。唐代的《千金要方》所載附子散,細辛(入湯劑)用量六兩(隋唐以後,一兩約合現在的30克)。宋代《和劑局方》之加減三五七散,細辛用至一斤八兩。明代《證治準繩》之滑氏補腸湯,細辛用量為三兩。今之醫家也有大量不拘古訓套用細辛,而取得良效的例子。可見,細辛入湯劑用量不應拘泥於一錢(3克)之內。
  我們再來看一下細辛的藥用部位。宋代蘇頌在《本草圖經》中說:細辛“其根細而其味極辛,故名之細辛,二、八月採根,陰乾用。”《本草衍義》亦言:其“極細直,深紫色,味極辛”,並言“細辛,用根。”其它諸多本草學著作,如《別錄》、《證類本草》、《本草綱目》、《和劑局方》、《本草求真》、《雷公炮製論》等,均認為藥材細辛,或去雙葉,或去苗蘆,均取須根入藥。可見,細辛因根細味極辛而得名,根是細辛的極辛部位,也是入藥部位。事實上,直到50年代,細辛入藥一直用根。早在沈括的《夢溪筆淡》中就曾有大量例子敘述:“藥有用根,或用莖葉雖是一物,性或不同,苟未深達其埋,未可妄用”。但是,現代藥材細辛的入藥部位已變為全草。據現代研究,細辛的全草與根,揮髮油的含量有顯著差異。所以古今細辛的藥材已有質的不同,如果仍照搬古代“細辛不過錢”的理論,顯然不在情理之中。
  另外,細辛入湯劑,安全性要遠遠高於散劑。《本草新編》有言:“細辛,止可少用,而不可多用,亦止可共用,而不能獨用。多用則氣耗而增痛,獨用則氣盡而命喪”。根據上海中醫葯大學王智華等人的研究,細辛全草經不同時間煎煮後,其煎液中揮髮油含量隨煎煮時間增加而降低。細辛在煎煮三十分鐘後,其毒性成分黃樟醚的含量能大大下降,不足以引起中毒。故細辛“單用末”,應遵循“細辛不過錢”之說,而入湯劑則可適當加大劑量。細辛在臨床使用中多入湯劑,所以我們不能一味受“細辛不過錢”的束縛,以致影響了細辛應有的功效。
  大量的事實敘述,在現實條件下,“細辛不過錢”之說已不再適用,它既不符合臨床實際,又束縛了醫者的手腳。不同的用藥環境就應當有不同的用藥標準。“細辛不過錢,過錢就危險”,這條界律也應當改改了。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