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相關報導
禽流感與流感大流行Q & A
一. 什麼是禽流感?為什麼會造成人類的流感大流行?
禽流感是一種由家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感染。此病毒自
然存在於鳥類的消化道中,一般不發病。禽流感病毒可分為高致
病性和低致病性兩種。受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的鳥類,呈現
羽毛明顯凌亂,食慾減退,停止產蛋,雞冠呈紫色,病徵開始出
現後迅速惡化,家禽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致死率可高達80%
以上。
目前H5N1 型禽流感病毒因基因突變造成可禽傳人,在一段時
間後並與人類流感病毒進行基因交換適應於人體即可有效地人傳
人,終將導致全球性、致命性的人類流感大爆發。所以流感大流
行又稱「殺手流感」或「超級流感」。禽流感病毒種類很多,目前
以H5N1 造成大流行的可能性最大。
二.什麼是H5N1?
A 型流感病毒具有多種不同的亞型。這些亞型係依據A 型流感
病毒表面的血凝集素(HA 蛋白),以及神經胺酸? (NA 蛋白)配對而
成。A 型流感病毒的HA 蛋白有H1~H16 等16 種,而NA 蛋白可分為
N1~N9 等9 種,所以HA 和NA 可配成144 種不同的亞型。A 型流感
病毒的所有亞型都能夠在禽鳥類中發現。A/H5N1 禽流感病毒亦稱
為「H5N1 病毒」,是一種主要存在於鳥類的A 型流感病毒亞型。它
於1961 年在南非從鳥類(燕鷗)中首次分離。H5N1 病毒在鳥類中傳
染性非常強並可致命。自1997 年以來,亦有人類遭受該病毒感染
個案,但它在人類之間傳播的能力,目前資料顯示非常低。
三. 為什麼全球如此重視禽流感?
現今全球交通頻繁,病毒可經由禽畜及其製品之生產、交易
途徑,侯鳥的遷徙,被感染禽鳥的走私、販賣,以及人類的旅遊
來往等因素,迅速散播。禽流感一旦入侵對整個國民健康,人民生
計,社會安定,農經產業等均會造成嚴重衝擊。若禽流感不幸演
變至可人傳人,那更將是全球人類的浩劫。
1. 危及生命
1918 年的西班牙流感病毒曾席捲全球造成超過2000 萬人
死亡。1957 年亞洲型流感的流行造成150 萬∼450 萬人死
亡。第3 次大流行(1968 年香港型)也造成上百萬人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預估最近若爆發世界性大流行,全球將有
200~700 萬人死亡。
2. 影響經濟
若發生高病原性禽流感疫情,感染區內所有家禽一律撲殺,
導致消費者恐慌,禽品消費大幅減少,影響層面包括餐
飲業、通路商、加工廠、養禽業、獸醫師、飼料業、中
間承銷商和屠宰業等,禽品無法外銷,撲殺感染區家禽
補償費,緊急防疫,穩定禽品價格及後續如禽場消毒、
禽鳥屍體處理和受害業者紓困貸款,造成經濟損失及觀
光業的蕭條。病毒若演變成人傳人,所有社會經濟活動
面臨停頓,損失將無法估計。
3. 醫療系統面臨前所未有之衝擊
由於須要接受治療的病人驟增,醫護人員照顧患者若沒有
防護造成感染,醫院人手會因疫情而變得短缺,抗病毒
藥及治療繼發性感染的抗生素需求大增,符合當時流行
株疫苗研製產出需數個月,醫護界將承受莫大壓力;醫
療設施將負荷過重,而且因為病患、人手及資源服務的
優先順序,使得非緊急工作會延期進行。
4. 產生恐慌
從人類歷史觀之,只要是不明疫病,即有可能使民眾生活
在恐懼之中。往往由於疾病的傳播快速、死亡率高,再
加上病毒分離耗時,更加重了疫病的神秘色彩,人們身
心壓力交雜,也使得社會瀕臨崩潰。
四.那些動物會感染禽流感?
大部分的禽鳥類都會感染家禽流行性感冒,目前發現家禽流
行性感冒也可傳染人類。水禽類如水鳥、鴨可能是禽流感病毒帶
原者,而陸禽如雞、火雞、鴕鳥感染則造成大規模死亡。目前研
3
究調查資料顯示,H5N1 禽流感病毒已漸跨越宿主障礙,而感染到
豬、馬及貓科動物(貓、虎、果子狸等)。
五.禽流感有沒有藥醫?
有的。抗流感病毒藥劑目前有兩類,一類係屬M2 蛋白抑制劑,
如Amatadine,但已知目前的H5N1 病毒具抗藥性且具較多副作
用;另一類為神經胺酸抑制þ 劑,如Oseltamivir(Tamiflu) 、
Relenza,它對A、B 型流感均具良好治療效果,但需於發病後48
小時內服用,使用後可縮短病程、減輕疾病癥候嚴重度、減少併
發症發生率。此類抗病毒藥劑對於禽流感病毒如H5N1 亦可有療
效。抗病毒藥劑係屬處方用藥,故需經醫師指示下才能使用,以
防止產生抗藥性。
禽流感相關報導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6
- 文章: 33855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禽流感相關報導
六.國人應如何避免禽流感?
1. 避免接觸禽鳥及其分泌物,若不慎接觸,應馬上以肥皂徹
底清潔雙手。
2. 避免生食禽類及其製品(包含蛋類及相關產品如鴨血)。
3. 非必要或無防護下,請避免到生禽宰殺處所及養禽場、活
禽市場。
4. 禽畜業工作者於作業過程時,應穿戴個人防護設施,工作
後,應做好清消工作。
5. 一般民眾平時應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注意飲食均衡、
適當運動及休息,維護身體健康。
6. 有禽鳥接觸史、流行地區旅遊史之民眾,若出現發燒、喉
嚨痛、咳嗽、結膜炎等症狀,請戴口罩儘速至掛有新型流
行性感冒採檢醫療機構標章之醫療院所採檢、就醫,並主
動告知接觸史、工作內容及旅遊史等。
七.出外旅遊如何避免感染禽流感?
1. 非必要或無防護下,請盡量避免前往禽流感流行地區。
2. 如果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等類流感症狀,則旅程延期
或取消。
3. 在旅途中避免接觸(包括餵食)禽鳥及其分泌物,若不慎
4.接觸,應馬上以肥皂徹底清潔雙手。
4. 注意飲食衛生,務必熟食且避免生食禽類及其製品。
5. 返台入境時,若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等類流感症狀,
請填妥「SARS 及其他傳染病防制調查表」,並戴口罩儘
速至掛有新型流行性感冒採檢醫療機構標章之醫療院所
採檢、就醫,並主動告知接觸史、工作內容及旅遊史等。
八.家裡如果有養禽類的人要怎麼辦?
1. 避免直接接觸家禽、鳥類或其糞便,尤其是幼童及老人等體
弱者。
2. 接觸過家禽、鳥類或其分泌物後,要立刻用肥皂和清水徹底
洗淨雙手。
3. 禽畜業工作者於作業過程時,應穿戴個人防護用具,工作
後,應沐浴更衣做好清消工作。
4. 增強自己的抵抗力,實踐健康生活模式,包括:均衡飲食、
適量運動、充足休息、減少壓力及不吸菸。
5. 維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
如保持雙手清潔,並用正確方法洗手。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口鼻,並將痰涎或鼻涕用紙巾包好棄於
垃圾箱內,然後洗手。
6. 做好自我體溫監測,如出現感冒症狀便要戴上口罩,儘速至
新型流行性感冒採檢醫療機構採檢、就醫以免傳染他人,並
向醫護人員說明曾與禽鳥接觸。
九. 目前全球人類感染禽流感的現況如何?
1997 年香港家禽禽流感爆發期間,首次發現A/H5N1 由鳥傳播
至人的病例。有18 個人發生嚴重的呼吸道疾病,其中6 人死亡。
1999 年及2003 年香港分別有2 個女孩及1 男孩感染A/H9N2 低病
原性禽流感,但症狀輕微。另在2003 在荷蘭傳出A/N7H7 爆發傳
染,89 位感染者中有1 位獸醫師死亡,主要症狀為結膜炎,肺炎及
呼吸道症狀不明顯。香港在2003 年2 月, 再次發現H5N1 個案,
一個家庭中的兩個成員(爸爸與兒子),當他們從中國福建旅行回
5
到香港後,父親發病去世,但兒子康復。2004 年加拿大出現H7N3
感染的2 個病例,沒有人死亡,症狀為肺炎及結膜炎。
東南亞國家在家禽的H5N1 大規模爆發時出現人的感染病例,
自2003 年迄2005 前9 月15 日,人類感染禽流感A/H5N1 的國家
有泰國、越南、印尼和柬埔寨,總計114 人感染其中59 人死亡,
平均死亡率為五成,現在專家逐漸知道何時投藥可產生最好效
果,死亡率已降至三成左右。
十.人類感染禽流感有哪些症狀?
感染禽流感的初期病徵與人類流感相似,包括發燒、頭痛、
肌肉痛、流鼻水、咳嗽、喉嚨痛及結膜炎(如荷蘭之H7N7 感染者),
另據越南感染H5N1 的病例資料顯示,亦有腹瀉的症狀發生;而後
期則可能發展為高燒、肺炎、呼吸衰竭、多重器官衰竭及死亡。
1. 避免接觸禽鳥及其分泌物,若不慎接觸,應馬上以肥皂徹
底清潔雙手。
2. 避免生食禽類及其製品(包含蛋類及相關產品如鴨血)。
3. 非必要或無防護下,請避免到生禽宰殺處所及養禽場、活
禽市場。
4. 禽畜業工作者於作業過程時,應穿戴個人防護設施,工作
後,應做好清消工作。
5. 一般民眾平時應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注意飲食均衡、
適當運動及休息,維護身體健康。
6. 有禽鳥接觸史、流行地區旅遊史之民眾,若出現發燒、喉
嚨痛、咳嗽、結膜炎等症狀,請戴口罩儘速至掛有新型流
行性感冒採檢醫療機構標章之醫療院所採檢、就醫,並主
動告知接觸史、工作內容及旅遊史等。
七.出外旅遊如何避免感染禽流感?
1. 非必要或無防護下,請盡量避免前往禽流感流行地區。
2. 如果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等類流感症狀,則旅程延期
或取消。
3. 在旅途中避免接觸(包括餵食)禽鳥及其分泌物,若不慎
4.接觸,應馬上以肥皂徹底清潔雙手。
4. 注意飲食衛生,務必熟食且避免生食禽類及其製品。
5. 返台入境時,若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等類流感症狀,
請填妥「SARS 及其他傳染病防制調查表」,並戴口罩儘
速至掛有新型流行性感冒採檢醫療機構標章之醫療院所
採檢、就醫,並主動告知接觸史、工作內容及旅遊史等。
八.家裡如果有養禽類的人要怎麼辦?
1. 避免直接接觸家禽、鳥類或其糞便,尤其是幼童及老人等體
弱者。
2. 接觸過家禽、鳥類或其分泌物後,要立刻用肥皂和清水徹底
洗淨雙手。
3. 禽畜業工作者於作業過程時,應穿戴個人防護用具,工作
後,應沐浴更衣做好清消工作。
4. 增強自己的抵抗力,實踐健康生活模式,包括:均衡飲食、
適量運動、充足休息、減少壓力及不吸菸。
5. 維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
如保持雙手清潔,並用正確方法洗手。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口鼻,並將痰涎或鼻涕用紙巾包好棄於
垃圾箱內,然後洗手。
6. 做好自我體溫監測,如出現感冒症狀便要戴上口罩,儘速至
新型流行性感冒採檢醫療機構採檢、就醫以免傳染他人,並
向醫護人員說明曾與禽鳥接觸。
九. 目前全球人類感染禽流感的現況如何?
1997 年香港家禽禽流感爆發期間,首次發現A/H5N1 由鳥傳播
至人的病例。有18 個人發生嚴重的呼吸道疾病,其中6 人死亡。
1999 年及2003 年香港分別有2 個女孩及1 男孩感染A/H9N2 低病
原性禽流感,但症狀輕微。另在2003 在荷蘭傳出A/N7H7 爆發傳
染,89 位感染者中有1 位獸醫師死亡,主要症狀為結膜炎,肺炎及
呼吸道症狀不明顯。香港在2003 年2 月, 再次發現H5N1 個案,
一個家庭中的兩個成員(爸爸與兒子),當他們從中國福建旅行回
5
到香港後,父親發病去世,但兒子康復。2004 年加拿大出現H7N3
感染的2 個病例,沒有人死亡,症狀為肺炎及結膜炎。
東南亞國家在家禽的H5N1 大規模爆發時出現人的感染病例,
自2003 年迄2005 前9 月15 日,人類感染禽流感A/H5N1 的國家
有泰國、越南、印尼和柬埔寨,總計114 人感染其中59 人死亡,
平均死亡率為五成,現在專家逐漸知道何時投藥可產生最好效
果,死亡率已降至三成左右。
十.人類感染禽流感有哪些症狀?
感染禽流感的初期病徵與人類流感相似,包括發燒、頭痛、
肌肉痛、流鼻水、咳嗽、喉嚨痛及結膜炎(如荷蘭之H7N7 感染者),
另據越南感染H5N1 的病例資料顯示,亦有腹瀉的症狀發生;而後
期則可能發展為高燒、肺炎、呼吸衰竭、多重器官衰竭及死亡。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6
- 文章: 33855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禽流感相關報導
十一.禽流感與SARS 那一樣比較可怕?
禽流感與SARS 產生的症狀相似,我國曾有防止SARS 經驗及
目前規劃三大策略四道防線,若疫苗研發成功,抗病毒藥物準備充
分,即時監測系統和檢驗能力,應可將傷害減至最低。
WHO 預估若爆發流感大流行,全球將有200 至700 萬人死亡,
將重創全球經濟。
另依據美國CDC 之預測模式推估,一旦禽流感演變成人傳人
的新型流感且爆發大流行,我國可能有高達530 萬人遭受感染,7
萬多人住院,14,000 多人死亡,對國內社會經濟衝擊遠超過SARS
來襲的10 倍以上。
十二.禽流感如何演變為流感大流行?
禽流感病毒在鳥類中持續散播,而此病毒具有容易產生變異
的能力,加上禽鳥類與家畜、人類的活動範圍接近,跨物種而感
染另一物種如豬、人即可能獲得不同基因,例如患者同時受到人
類流感病毒及禽流感病毒感染,就有可能成為病毒的「混合管
道」,產生基因重組,成為新品種病毒;當此病毒有能力傳染給人,
並引起嚴重疾病時,即已具備流感大流行病毒株的特質,它一旦
適應人類生理環境,且易於在人與人間傳播時,即意味著流感大
6
流行可能發生;但要預計這種情況何時發生、規模如何等,目前
是有些困難。
十三.流感大流行真的會來嗎?
1997 年香港首次出現人類感染H5N1 禽流感病毒的事件,造成
18 人感染,6 人死亡,致死率達三成左右;而自2003 年底以來至
2005 年9 月15 日止,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資料顯示,已有越
南、泰國、柬埔寨、印尼等四個東南亞國家,相繼發生人類感染
H5N1 禽流感病毒的疫情,總計已有114 人感染,59 人死亡,致死
率則高達五成左右;病毒亦隨著時間而持續變異。
這些年來,亞洲地區陸續已有13 個國家先後出現家禽感染
H5N1 禽流感的疫情,台灣目前雖非疫區,但位處禽流感高危險地
區,應加強警戒。環視如此的疫情,世界衛生組織及流感專家都
一致認為,禽流感已不是「會不會來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來
的問題」。雖然目前尚未證實有效人傳人案例,但在流感大流行無
法避免的前提下,政府與民間應共同攜手作好準備。
十四.明年(2006)一月到三月會發生大流行,是真的嗎?
自1997 年以來,H5N1 禽流感疫情,持續地威脅到禽鳥類與人
類的生命健康,已造成數億隻禽鳥病死或遭撲殺,而人類感染H5N1
禽流感之病例亦逐漸增加,經WHO 確認的已有114 人感染,59 人
死亡(資料截止日期:2005 年9 月15 日),使得H5N1 禽流感已成
為東南亞國家禽鳥類的地方性傳染病,如此該病毒持續繁衍與變
異,恐將釀成禽流感全球性大爆發。
雖然台灣為非疫區,但每年九月候鳥南遷,且之前於中國青
海與新疆、西伯利亞、哈薩克、蒙古等國相繼傳出候鳥感染H5N1
禽流感而死亡疫情,所以有人擔心未死亡而感染病毒者,將有機
會於此次南遷時帶來病毒的散布,台灣是候鳥過境的一個中途
站,如果沒有作好防範工作,在年底流感盛行季裡,造成人流感
與禽流感病毒基因重組的可能性大增。
據此推估,明年一月到三月極可能是國內爆發禽流感疫情的
危險期。因此,政府已將防範禽流感提升至國安層級,希望全國
上下,政府與民間同心協力作好防治的準備工作。
7
十五.流感大流行可能造成對國人的健康生命危害為何?
依據美國CDC 之預測模式進行演算,一旦禽流感演變成人傳
人的新型流感且爆發大流行,以我國人口學資料以及假定25%的侵
襲率的前提下推估,可能有高達530 萬人遭受感染生病需就醫,7
萬多人住院,1 萬4 千餘人死亡。
禽流感與SARS 產生的症狀相似,我國曾有防止SARS 經驗及
目前規劃三大策略四道防線,若疫苗研發成功,抗病毒藥物準備充
分,即時監測系統和檢驗能力,應可將傷害減至最低。
WHO 預估若爆發流感大流行,全球將有200 至700 萬人死亡,
將重創全球經濟。
另依據美國CDC 之預測模式推估,一旦禽流感演變成人傳人
的新型流感且爆發大流行,我國可能有高達530 萬人遭受感染,7
萬多人住院,14,000 多人死亡,對國內社會經濟衝擊遠超過SARS
來襲的10 倍以上。
十二.禽流感如何演變為流感大流行?
禽流感病毒在鳥類中持續散播,而此病毒具有容易產生變異
的能力,加上禽鳥類與家畜、人類的活動範圍接近,跨物種而感
染另一物種如豬、人即可能獲得不同基因,例如患者同時受到人
類流感病毒及禽流感病毒感染,就有可能成為病毒的「混合管
道」,產生基因重組,成為新品種病毒;當此病毒有能力傳染給人,
並引起嚴重疾病時,即已具備流感大流行病毒株的特質,它一旦
適應人類生理環境,且易於在人與人間傳播時,即意味著流感大
6
流行可能發生;但要預計這種情況何時發生、規模如何等,目前
是有些困難。
十三.流感大流行真的會來嗎?
1997 年香港首次出現人類感染H5N1 禽流感病毒的事件,造成
18 人感染,6 人死亡,致死率達三成左右;而自2003 年底以來至
2005 年9 月15 日止,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資料顯示,已有越
南、泰國、柬埔寨、印尼等四個東南亞國家,相繼發生人類感染
H5N1 禽流感病毒的疫情,總計已有114 人感染,59 人死亡,致死
率則高達五成左右;病毒亦隨著時間而持續變異。
這些年來,亞洲地區陸續已有13 個國家先後出現家禽感染
H5N1 禽流感的疫情,台灣目前雖非疫區,但位處禽流感高危險地
區,應加強警戒。環視如此的疫情,世界衛生組織及流感專家都
一致認為,禽流感已不是「會不會來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來
的問題」。雖然目前尚未證實有效人傳人案例,但在流感大流行無
法避免的前提下,政府與民間應共同攜手作好準備。
十四.明年(2006)一月到三月會發生大流行,是真的嗎?
自1997 年以來,H5N1 禽流感疫情,持續地威脅到禽鳥類與人
類的生命健康,已造成數億隻禽鳥病死或遭撲殺,而人類感染H5N1
禽流感之病例亦逐漸增加,經WHO 確認的已有114 人感染,59 人
死亡(資料截止日期:2005 年9 月15 日),使得H5N1 禽流感已成
為東南亞國家禽鳥類的地方性傳染病,如此該病毒持續繁衍與變
異,恐將釀成禽流感全球性大爆發。
雖然台灣為非疫區,但每年九月候鳥南遷,且之前於中國青
海與新疆、西伯利亞、哈薩克、蒙古等國相繼傳出候鳥感染H5N1
禽流感而死亡疫情,所以有人擔心未死亡而感染病毒者,將有機
會於此次南遷時帶來病毒的散布,台灣是候鳥過境的一個中途
站,如果沒有作好防範工作,在年底流感盛行季裡,造成人流感
與禽流感病毒基因重組的可能性大增。
據此推估,明年一月到三月極可能是國內爆發禽流感疫情的
危險期。因此,政府已將防範禽流感提升至國安層級,希望全國
上下,政府與民間同心協力作好防治的準備工作。
7
十五.流感大流行可能造成對國人的健康生命危害為何?
依據美國CDC 之預測模式進行演算,一旦禽流感演變成人傳
人的新型流感且爆發大流行,以我國人口學資料以及假定25%的侵
襲率的前提下推估,可能有高達530 萬人遭受感染生病需就醫,7
萬多人住院,1 萬4 千餘人死亡。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6
- 文章: 33855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禽流感相關報導
十六.國人為什麼不必對禽流感恐慌?
恐慌心理的形成,主要是來自面對無知的環境而且又有受害
的威脅下,一時不知如何處理而產生;因此,民眾對疾病特性能
有充分認識,另一方面政府有能力可以即時偵測與防治,而這些
作為都要化為事實,讓民眾真正感受到而產生信心,如此國人將
不會產生恐慌心理。
目前政府已透過專家學者確認禽流感若造成大流行時之一些
防治參數,如傳染期、潛伏期、致病機轉及罹病率等,完成各項
標準作業程序書與計畫書等文件,並建置於疾病管制局網頁
(http://flu.cdc.gov.tw)供各界參考;另外也責成各級政府相
關單位依流感大流行防治措施加強技能演練,熟悉指揮、溝通聯
繫管道,落實動員防治能量與時效;最終政府為了達成上述成效,
已加強監測能力,並與國際合作提升防疫措施之研究能量儲備。
十七.流感大流行如何傳染?那些人比較容易被傳染?
流感大流行時是由人傳人,藉著飛沫、接觸及空氣迅速傳播。
依據SARS 的經驗,藉著經商、旅遊者散佈及患者就醫的動線,若
醫師沒有及時察覺到,而造成此病毒而在醫院中散布,醫療照顧
者、接觸者及運送病患者將相繼被感染,所以流感大流行一旦來
臨,醫療體系內醫護作業人員以及人口密集機構內的人員是比較
容易被傳染。
十八.民眾感染新型流感可能出現的症狀?
新型流感,是政府為了防治流感大流行,依傳染病法所公告
的疾病名稱,作為與一般的人流感(流行性感冒)之區別,換言
之,是指具類流感症狀的病人,經採檢而結果驗出是屬流感病毒A
8
型但不是H1 或H3 時,就要把他當作新型流感的疑似病例,而即
時提供抗病毒藥劑治療與各項防疫措施,並進行嚴密的綜合性研
判是否為新型流感確定病例及其型別如H5、H7 等。
感染新型流感的初期病徵與人類流感相似,包括發燒、頭痛、
肌肉痛、流鼻水、咳嗽、喉嚨痛及結膜炎(如荷蘭之H7N7 感染者),
另據越南感染H5N1 的病例資料顯示,亦有腹瀉的症狀發生;而後
期則可能發展為高燒、肺炎、呼吸衰竭、多重器官衰竭及死亡。
十九.「普通」流感與「超級」流感有何不同?
全球各地每年都會出現「普通」流感的流行。所謂流行病,
就是指疾病爆發廣泛出現在一個社區中。「普通」流感是有季節性
的,因流感病毒抗原基因輕微變異所引起,感染率約10%。在台灣
流感的高峰期一般在每年12 月至次年3 月。大部份流行性感冒患
者都能在2 至7 天自行痊癒,產生抗體。但長者,兒童,或糖尿
病、心肺疾病慢性病患者,則會產生併發症,如支氣管炎,肺炎
等,甚至造成死亡,致死率約為0.1%以下。
「超級」流感則指疾病在全球多個國家肆虐,感染者眾,而
疾病也會因為跨境貿易與人口流動量極為迅速在全球的擴散。每
隔約10 到50 年出現一次,並可在一年之中任何時間出現。出現
的原因,是流感病毒出現抗原基因大變異,而造成當時的人口族
群皆無抗體保護,感染率可達20~50%,任何年齡皆有嚴重病情的
風險。「超級」流感通常伴隨較多感染個案及較嚴重的病情,並引
起高死亡率。
二十.為什麼今年要特別加強「普通」流感疫苗的注射?
因疫苗有其特異性,目前每年接種之流感疫苗係針對H1 及H3
流感病毒製造的,而且該病毒基因非常容易發生變異,也因此為
維持其成效有需要每年接種流感疫苗。
最近幾年來,每年冬、春季節,除普通流感盛行以外,其它
如SARS、H5N1 禽流感人類病例也相繼發生,漫延全球,造成社會
經濟重大危害,甚至可能影響到國家安全。因此,對於普通流感
有疫苗可以事先預防,所以借助其高接種率,來控制與區別其它
類似症狀的疫病,得以有效進行防治措施。
9
另外,H5N1 禽流感疫情在許多亞洲國家的養禽場,愈演愈烈,
如在冬季裡國人同時感染到人、禽流感病毒時,則可能造成基因
重組,產出新的H5N1 型流感病毒而且容易適應人類生理環境,屆
時由於民眾都沒它的抗體保護,將可能帶來流感大流行的疫情,
因此有必要特別加強「普通」流感疫苗的注射。
恐慌心理的形成,主要是來自面對無知的環境而且又有受害
的威脅下,一時不知如何處理而產生;因此,民眾對疾病特性能
有充分認識,另一方面政府有能力可以即時偵測與防治,而這些
作為都要化為事實,讓民眾真正感受到而產生信心,如此國人將
不會產生恐慌心理。
目前政府已透過專家學者確認禽流感若造成大流行時之一些
防治參數,如傳染期、潛伏期、致病機轉及罹病率等,完成各項
標準作業程序書與計畫書等文件,並建置於疾病管制局網頁
(http://flu.cdc.gov.tw)供各界參考;另外也責成各級政府相
關單位依流感大流行防治措施加強技能演練,熟悉指揮、溝通聯
繫管道,落實動員防治能量與時效;最終政府為了達成上述成效,
已加強監測能力,並與國際合作提升防疫措施之研究能量儲備。
十七.流感大流行如何傳染?那些人比較容易被傳染?
流感大流行時是由人傳人,藉著飛沫、接觸及空氣迅速傳播。
依據SARS 的經驗,藉著經商、旅遊者散佈及患者就醫的動線,若
醫師沒有及時察覺到,而造成此病毒而在醫院中散布,醫療照顧
者、接觸者及運送病患者將相繼被感染,所以流感大流行一旦來
臨,醫療體系內醫護作業人員以及人口密集機構內的人員是比較
容易被傳染。
十八.民眾感染新型流感可能出現的症狀?
新型流感,是政府為了防治流感大流行,依傳染病法所公告
的疾病名稱,作為與一般的人流感(流行性感冒)之區別,換言
之,是指具類流感症狀的病人,經採檢而結果驗出是屬流感病毒A
8
型但不是H1 或H3 時,就要把他當作新型流感的疑似病例,而即
時提供抗病毒藥劑治療與各項防疫措施,並進行嚴密的綜合性研
判是否為新型流感確定病例及其型別如H5、H7 等。
感染新型流感的初期病徵與人類流感相似,包括發燒、頭痛、
肌肉痛、流鼻水、咳嗽、喉嚨痛及結膜炎(如荷蘭之H7N7 感染者),
另據越南感染H5N1 的病例資料顯示,亦有腹瀉的症狀發生;而後
期則可能發展為高燒、肺炎、呼吸衰竭、多重器官衰竭及死亡。
十九.「普通」流感與「超級」流感有何不同?
全球各地每年都會出現「普通」流感的流行。所謂流行病,
就是指疾病爆發廣泛出現在一個社區中。「普通」流感是有季節性
的,因流感病毒抗原基因輕微變異所引起,感染率約10%。在台灣
流感的高峰期一般在每年12 月至次年3 月。大部份流行性感冒患
者都能在2 至7 天自行痊癒,產生抗體。但長者,兒童,或糖尿
病、心肺疾病慢性病患者,則會產生併發症,如支氣管炎,肺炎
等,甚至造成死亡,致死率約為0.1%以下。
「超級」流感則指疾病在全球多個國家肆虐,感染者眾,而
疾病也會因為跨境貿易與人口流動量極為迅速在全球的擴散。每
隔約10 到50 年出現一次,並可在一年之中任何時間出現。出現
的原因,是流感病毒出現抗原基因大變異,而造成當時的人口族
群皆無抗體保護,感染率可達20~50%,任何年齡皆有嚴重病情的
風險。「超級」流感通常伴隨較多感染個案及較嚴重的病情,並引
起高死亡率。
二十.為什麼今年要特別加強「普通」流感疫苗的注射?
因疫苗有其特異性,目前每年接種之流感疫苗係針對H1 及H3
流感病毒製造的,而且該病毒基因非常容易發生變異,也因此為
維持其成效有需要每年接種流感疫苗。
最近幾年來,每年冬、春季節,除普通流感盛行以外,其它
如SARS、H5N1 禽流感人類病例也相繼發生,漫延全球,造成社會
經濟重大危害,甚至可能影響到國家安全。因此,對於普通流感
有疫苗可以事先預防,所以借助其高接種率,來控制與區別其它
類似症狀的疫病,得以有效進行防治措施。
9
另外,H5N1 禽流感疫情在許多亞洲國家的養禽場,愈演愈烈,
如在冬季裡國人同時感染到人、禽流感病毒時,則可能造成基因
重組,產出新的H5N1 型流感病毒而且容易適應人類生理環境,屆
時由於民眾都沒它的抗體保護,將可能帶來流感大流行的疫情,
因此有必要特別加強「普通」流感疫苗的注射。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6
- 文章: 33855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禽流感相關報導
二十一.我國因應流感大流行之策略為何?
我國因應流感大流行三大策略和四道防線分述如下:
(一)三大策略
★策略Ⅰ:傳染阻絕手段
儲備安全防護設備,提供第一線防治人員之安全保障,
並規劃大型隔離場所因應發生大流行疫情時,處理出現大量
病患需門診或住院治療,規劃及儲備相關設施及流程。
針對社區、集會、遊行等容易人口密集之場所,及教(保)
育機構停止上課等相關建議要點,視各地病例分布狀況,對
上班上課、集會等活動之管制。
★策略Ⅱ:流感抗病毒藥劑
在疫情入侵,而疫苗尚未發展上市前,抗病毒藥劑對於
民眾為最有效的保護方式,抗病毒藥劑之實施可有效避免後
續之細菌感染帶來嚴重後遺症或死亡,降低疾病嚴重度及死
亡率。以儲備全人口之10%為目標,規劃研發製造技術,儲備
製造能量。另已著手開發國內自行製造克流感的能量。
★策略Ⅲ:新型流感疫苗
疫苗是為預防流感最好的方法,惟因考量資源有限,故
在提供免費疫苗之政策上,應妥適設定施打對象之優先順
序,以期有限資源達到最大效益。新型流感之疫苗在國際間
已在研發之列,一旦完成研發、量產上市,理當視同防疫物
資,有效進行儲備,以提供高危險群、維持社會運作者優先
施打。
(二)四道防線
★防線一:阻絕境外
積極參與國際合防治計畫及加強與友我國家之雙邊合作
10
如美、日、香港、新加坡、英、澳以防泰、越之疫情擴大,
並回應美、日、世衛之呼籲,捐贈越南六十萬劑克流感(六萬
人份),協助控制疫情,將疫情防堵於國外,加強對台商的宣
導及保護。
★防線二:邊境檢疫
加強空港、海港之發燒篩檢及檢疫工作,對來自疫區之
本國及外籍旅客之健康監測。
★防線三:社區防治
加強民眾宣導,結合地方及民間團體,強化民眾社區防
疫之配合度如居家隔離或自主健康管理,及家禽業者之管理。
★防線四:醫療體系之保全
已建置全國感染症醫療網,各縣市均有一家責任醫院,
並由醫學中心支援。全國性流感病毒之檢驗網絡建立,於第
一時間找出病患,避免院內感染。強化各醫療院所之感染控
制能量。
二十二.為什麼世界衛生組織肯定我國對禽流感的防治工作?
世界衛生組織官員肯定台灣因禽流感疫情在中國大陸、東南
亞持續擴散,政府已警覺到威脅而提高防疫至國安層級,陳水扁
總統於94 年8 月19 日召開「禽流感可能入侵防治對策」國安高
層會議,由上而下,引起全民重視共同因應禽流感傳染;並且台
灣已擬訂全國因應流感大流行準備計畫以及動員防治作戰計畫等
文件,透過演習等方式熟練中央與地方分工合作事宜以及暢通指
揮、溝通協調體系,而且台灣也具備參與協助支援國際衛生防疫
能力。
二十三.流感大流行可以避免嗎?
不可避免。自1997 年以來,H5N1 禽流感疫情,持續地威脅到
禽鳥類與人類的生命健康,已造成數億隻禽鳥病死或遭到撲殺,
而人類感染H5N1 禽流感之病例亦逐漸增加,截至2005 年9 月15
日經WHO 確認的已有114 人感染,59 人死亡,使得H5N1 禽流感已
成為東南亞國家禽鳥類的地方性傳染病,如此該病毒持續繁衍與
變異下去,恐將釀成禽流感疫情全球性大爆發。
11
二十四.民眾需要自己購買抗病毒藥物嗎?
不需要,而且不應該。就醫療法言,因為它是處方用藥,即
服藥前應確認為何種疾病,依專業進行診斷,故應由醫師執行之。
另從抗病毒藥劑資源來看,全球目前僅有一家藥廠製造生產克流
感藥物,雖已擴充產能,但仍無法滿足各國所提需求,因此民眾
若要自行儲備,則更容易造成恐慌,況且目前已有研究顯示,祇
要能夠及早監測到疑似病例,而立即進行環帶圍堵措施,將能有
效遏阻疫情之散播。而在感染後發病二日內用藥,即有相當好的
療效,故不宜漫無目的、大規模進行預防性用藥,以免產生抗藥
性。
二十五.民眾需要自己購買口罩嗎?
可以。因為口罩非屬醫療藥品,任何人祇要有呼吸道症狀,
就應該要戴上口罩,避免傳染他人,這才是良好衛生習慣,惟對
一般民眾外科口罩即已足夠。但是政府或醫療機構本身亦應儲
備,以應付大規模疫病發生時之緊急需要之用。
二十六.民眾從那裡可以得到更多禽流感資訊?
疾病管制局全球資訊網站http://flu.cdc.gov.tw 或農委會網站
http://www.coa.gov.tw。
我國因應流感大流行三大策略和四道防線分述如下:
(一)三大策略
★策略Ⅰ:傳染阻絕手段
儲備安全防護設備,提供第一線防治人員之安全保障,
並規劃大型隔離場所因應發生大流行疫情時,處理出現大量
病患需門診或住院治療,規劃及儲備相關設施及流程。
針對社區、集會、遊行等容易人口密集之場所,及教(保)
育機構停止上課等相關建議要點,視各地病例分布狀況,對
上班上課、集會等活動之管制。
★策略Ⅱ:流感抗病毒藥劑
在疫情入侵,而疫苗尚未發展上市前,抗病毒藥劑對於
民眾為最有效的保護方式,抗病毒藥劑之實施可有效避免後
續之細菌感染帶來嚴重後遺症或死亡,降低疾病嚴重度及死
亡率。以儲備全人口之10%為目標,規劃研發製造技術,儲備
製造能量。另已著手開發國內自行製造克流感的能量。
★策略Ⅲ:新型流感疫苗
疫苗是為預防流感最好的方法,惟因考量資源有限,故
在提供免費疫苗之政策上,應妥適設定施打對象之優先順
序,以期有限資源達到最大效益。新型流感之疫苗在國際間
已在研發之列,一旦完成研發、量產上市,理當視同防疫物
資,有效進行儲備,以提供高危險群、維持社會運作者優先
施打。
(二)四道防線
★防線一:阻絕境外
積極參與國際合防治計畫及加強與友我國家之雙邊合作
10
如美、日、香港、新加坡、英、澳以防泰、越之疫情擴大,
並回應美、日、世衛之呼籲,捐贈越南六十萬劑克流感(六萬
人份),協助控制疫情,將疫情防堵於國外,加強對台商的宣
導及保護。
★防線二:邊境檢疫
加強空港、海港之發燒篩檢及檢疫工作,對來自疫區之
本國及外籍旅客之健康監測。
★防線三:社區防治
加強民眾宣導,結合地方及民間團體,強化民眾社區防
疫之配合度如居家隔離或自主健康管理,及家禽業者之管理。
★防線四:醫療體系之保全
已建置全國感染症醫療網,各縣市均有一家責任醫院,
並由醫學中心支援。全國性流感病毒之檢驗網絡建立,於第
一時間找出病患,避免院內感染。強化各醫療院所之感染控
制能量。
二十二.為什麼世界衛生組織肯定我國對禽流感的防治工作?
世界衛生組織官員肯定台灣因禽流感疫情在中國大陸、東南
亞持續擴散,政府已警覺到威脅而提高防疫至國安層級,陳水扁
總統於94 年8 月19 日召開「禽流感可能入侵防治對策」國安高
層會議,由上而下,引起全民重視共同因應禽流感傳染;並且台
灣已擬訂全國因應流感大流行準備計畫以及動員防治作戰計畫等
文件,透過演習等方式熟練中央與地方分工合作事宜以及暢通指
揮、溝通協調體系,而且台灣也具備參與協助支援國際衛生防疫
能力。
二十三.流感大流行可以避免嗎?
不可避免。自1997 年以來,H5N1 禽流感疫情,持續地威脅到
禽鳥類與人類的生命健康,已造成數億隻禽鳥病死或遭到撲殺,
而人類感染H5N1 禽流感之病例亦逐漸增加,截至2005 年9 月15
日經WHO 確認的已有114 人感染,59 人死亡,使得H5N1 禽流感已
成為東南亞國家禽鳥類的地方性傳染病,如此該病毒持續繁衍與
變異下去,恐將釀成禽流感疫情全球性大爆發。
11
二十四.民眾需要自己購買抗病毒藥物嗎?
不需要,而且不應該。就醫療法言,因為它是處方用藥,即
服藥前應確認為何種疾病,依專業進行診斷,故應由醫師執行之。
另從抗病毒藥劑資源來看,全球目前僅有一家藥廠製造生產克流
感藥物,雖已擴充產能,但仍無法滿足各國所提需求,因此民眾
若要自行儲備,則更容易造成恐慌,況且目前已有研究顯示,祇
要能夠及早監測到疑似病例,而立即進行環帶圍堵措施,將能有
效遏阻疫情之散播。而在感染後發病二日內用藥,即有相當好的
療效,故不宜漫無目的、大規模進行預防性用藥,以免產生抗藥
性。
二十五.民眾需要自己購買口罩嗎?
可以。因為口罩非屬醫療藥品,任何人祇要有呼吸道症狀,
就應該要戴上口罩,避免傳染他人,這才是良好衛生習慣,惟對
一般民眾外科口罩即已足夠。但是政府或醫療機構本身亦應儲
備,以應付大規模疫病發生時之緊急需要之用。
二十六.民眾從那裡可以得到更多禽流感資訊?
疾病管制局全球資訊網站http://flu.cdc.gov.tw 或農委會網站
http://www.coa.gov.tw。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6
- 文章: 33855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預防禽流感病毒,請確實遵守「五要十不」原
預防禽流感病毒,請確實遵守「五要十不」原則:
五要:
十不:
五要:
- 一、「要」勤洗手:接觸禽鳥肉類及排泄物後,應以肥皂清潔雙手。
二、「要」打「人類流感疫苗」:需與禽鳥長期接觸者(獸醫、禽鳥類養殖、運輸、販售、屠宰業者),請注射人類流感疫苗。
三、「要」熟食:禽流感病毒不耐熱,56℃加熱三小時、60℃加熱三十分鐘、100℃加熱一分鐘即可殺滅,故雞肉、雞蛋均應熟食。
四、「要」均衡飲食、適當運動、充足睡眠和休息、減少壓力。
五、「要」做好自我健康管理,若發燒,應戴口罩立即就醫。
十不:
- 一、「不」靠近、接觸及餵食候鳥及一般禽鳥。
二、「不」至禽流感流行地區參觀禽鳥的養殖或展示,「不」私自攜帶禽鳥入境。
三、「不」讓飼養之禽鳥與其它不同類飼養禽鳥(雞、鴨)、家畜(豬)混居。
四、「不」將飼養之禽鳥(鴿類)野放。
五、「不」購買來路不明之禽鳥肉品。
六、「不」碰觸、販售、購買及攝食罹病禽鳥。
七、「不」隨意棄置病死禽鳥。
八、「不」自行宰殺禽鳥。
九、「不」生食禽鳥類製品(包括蛋類及相關產品)。
十、「不」去擁擠和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減少病毒感染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