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皮
IMG_3212C.jpg
【藥用】本品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根皮。
【性味與歸經】辛、苦,微寒。入心、肝、腎經。
【功效】清熱涼血,活血散瘀。
【臨床應用】
1.用於溫熱病、熱入營血、高熱、舌絳、身發斑疹,血熱妄行、吐血、衄血、尿血,以及陰虛發熱等症。牡丹皮清營血之實熱,同時還能治陰虛發熱。清血分實熱,常與鮮生地、赤芍等同用;療虛熱,常與大生地、知母、青蒿、鱉甲等藥相配伍;治血熱妄行,常與鮮茅根、側柏葉、山梔等同用。
2.用於經閉、跌扑損傷,瘡癰腫毒、腸癰等症。經閉、損傷,皆有氣血瘀滯,由於絡道瘀阻,常發生疼痛。丹皮能活血散瘀,使瘀滯散而氣血流暢,疼痛得解,常和當歸、赤芍、桃仁、紅花等同用。
3.對於瘡癰腫毒、腸癰等症,本品也是常用的藥物。療瘡癰可配合清熱解毒藥如銀花、連翹、地丁草之類;治腸癰初起未能膿者可和大黃、芒硝、桃仁、冬瓜子等同用;已成膿者合紅藤、連翹、敗醬草之類應用。
【處方用名】粉丹皮、丹皮(生用,用於清實熱、瀉虛火,活血敗瘀)炒丹皮、丹皮炭(炒至黑色用,用於涼血止血)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按語】丹皮善清血,而又活血,因而有涼血散瘀的功效,使血流暢而不留瘀,血熱清而不妄行。故對血熱熾盛、肝腎火旺及瘀血阻滯等症,都恃為要藥。本品配鮮生地,能清熱涼血;配大生地,則滋腎瀉火;配山梔,則清肝泄熱;配赤芍、桃仁,則活血散瘀;配側柏葉、鮮茅根,則涼血止血。
【方劑舉例】牡丹散《證治準繩》:牡丹皮、芍藥、當歸、紅花、乾漆、蘇木、沒藥、莪朮、鬼箭羽、延胡、烏藥、陳皮、甘草、桂枝。治虛損精閉、潮熱體疲、午後發燒。牡丹皮散《證治準繩》:丹皮、赤芍、生地、當歸、桃仁、川芎、乳香、沒藥、骨碎補、續斷。治跌仆損傷、滯血疼痛。
中草藥入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