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養生之道 ◎郭燕橋80歲

介紹養生藥膳、養生茶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3385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FW:養生之道 ◎郭燕橋80歲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主  題:FW:養生之道 ◎郭燕橋80歲
發 表 人:懸壺子
公告日期:2002-05-04 07:53:58

養生之道 ◎郭燕橋  

世界上任何機械和工具,使用久了都會遭受損耗,要求保持經久耐用,須靠使用人平時的檢查保養;但最後還是歸於報銷作廢,終止一切。人的身體也如同上述情況,所以必須屆齡退休,按時做身體健康檢查,發現毛病,要及時醫治,不可拖延,始能保持健康長壽。政府開辦「全民健康保險」,照顧全民的身體健康,確是一項非常值得歌頌的「德政」。但要「延年益壽」,完全要靠個人平時注意自身的養生之道。

  養生之道大略有下面五點,如能一一實踐,保證你活得健康快樂。

  一、注意飲食和睡眠。維生素、蛋白質、磷、鈣、鐵、鈉等都是人體每天要補充的,只要營養足夠,熱量不缺,身體各部機能自然正常。中國人常說的「粗茶淡飯」是最適合老年人的,每餐大魚、大肉不一定好,如超過所需熱量,身體必定會發胖,肥胖使生活頗多不便,它是一種病態。每餐最好多吃綠色的蔬菜,飯後需要吃一些新鮮水果。適合自身口味的水果,酸、甜、苦、辣、香,各取所好,對胃口反應舒適的即是好水果;但不宜超量,吃多了超過分量又成為多餘的負擔。不偏食,營養必夠,更重要的是定時飲食。至於睡眠(包括午睡),必須有規律,定時起床;所謂吃得下,睡得著,自然大、小便正常,保持排泄系統健康,各種疾病自然遠離。

  二、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個人的生活作息,都有個人的理想和生活起居的方式。定時起床、運動、睡眠,是每個人最需要養成的。上班族、已退休的人,其生活方式各不相同。藝術家、文學作家、音樂家、體育家、歌手、報人、商人、學生、三班制工作者,以及其他各行各業的人,因為要配合自己的工作,各有各的生活起居方式;自行訂定每日作息時間表,按時實踐,習慣就會養成,所謂「習慣成自然」,生活作息就會上軌道,上了軌道就會感覺一切都很愜意,自然,人體的新陳代謝就很正常,容易消除疲勞。不管上班工作或休閒度假,必然心曠神怡,精神飽滿,工作順利,一切怡然自得,少有煩惱,家庭祥和,過著幸福人生。

  三、經常運動健身。大家都知道,機器用久了會運轉不靈,需要加些潤滑油,使其恢復正常。一個人不停地用腦、用心、用手腳,時間久了,身體某些地方會發生障礙,如果自己不注意,情況就會加重,小病變成大病;如某部關節不靈,或某處肌肉痠麻,日久會發生難以想像無法治療的病變,如再延誤診治就要增加病痛的嚴重。身體如能自年輕時代起就開始注意保養,每日定時適量運動,可以使血液暢通,促使經絡、關節、體能保持青年時代的靈活;就像機器適時適量的添加潤滑油,使體內五臟六腑、內分泌、血液循環、消化、排泄等系統得到迅速流暢運轉的效果,將體內的毒性物質不知不覺的排出體外,使身體長保青春健康。年輕人體格強壯,精神健旺,可以從事拳術、拳擊、球類、田徑等激烈運動;老年人則只適合柔軟的運動,如太極拳、八段錦、香功、外丹功以及其他柔和的氣功或慢跑。六十五歲即已進入老人階段,惟現代科學昌明,醫學發達,保健知識豐富,故老人身體矍鑠者比比皆是;但畢竟歲月不饒人,更應注意自己的健康,所以運動要有?琱腄A不可一天打魚,三天曬網,使其間斷,日久自然功效顯著。有八十、九十、甚至一百多歲的老年人看上去滿面紅光,不遜中年人的健康體力,如已過世的郎靜山先生,活到一百多歲,尚手提皮包,到處攝影。今國之大老,資政陳立夫先生,每日不斷地練「內八段」,晨起淋浴,如此有?琲犒B動,他的攝護腺腫大不用開刀就好了。另一位張雲家先生,原患嚴重尿失禁,住醫院治療八個月,自悟有效的療法︱︱每天早晨練拳腳體操之後,用雙拳交替在自己的小肚子(肚臍下丹田處)及膀胱處,猛打六百六十六下。日日如此,半年下來,不但排尿有力,蓄尿功能也大增,尤其夜晚,一覺睡到天亮,連一次小便也沒有,這情況是一般青少年才有的特徵,如今竟在他七十六歲的老年人身上奇跡般的發生,足見「有?甯隻言之本」。

  運動因每個人的體質和生理狀況各有不同,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體項目,練習的方法對,必事半功倍。筆者本人,三十多歲時曾患嚴重神經衰弱症,在辦公室每日撰寫全組許多公文稿,一用腦,頭就非常痛,忍痛辦公約二年。後在住處臺北萬華,每日早晨與臺糖前輩周宣德(號子慎)先生共同練太極拳,之後,精神逐漸轉好,頭痛亦漸痊癒,故每日必練太極拳。二十年前又習外丹功、六字訣;七年前又練少林氣功。民國八十一年春,同內人到福建探親,共同學會「香功」,自助旅遊各處名勝時,早晚都續練香功,精神爽朗,行動自如,功效顯著。
  四、養成一、二種嗜好。一般人的日常生活,總是勤儉勞動,日子久了,必然感到乏味,所以在工作之餘,應選擇一、二種嗜好,作為精神食糧,幫助修身養性,使身心情感平衡。我國除了傳統的琴、棋、書、畫、詩文外,尚有中、西方的美術、音樂、歌唱、戲劇、寫作、語文等,以及旅遊、探訪國、內外名勝古蹟、資料收集、剪貼,參觀各種展覽等活動,對於身心的調劑,收效甚宏;但須配合自己的興趣、時間、經濟,適當選擇,範圍不要太廣,廣則不能專精;充分利用業餘的寶貴時間,但要有?琱腄B毅力不斷的研習,日久就會進步,然後精進磨練,自然有所成就,進入堂奧;尤其年老的人,更需要動腦、動口、動手腳,如能與青年人打成一片更好,一方面可以忘記年歲,振奮精神,使自己年輕活潑,所謂「不知老之將至」,人老,心絕對不可以老。一個人視野寬闊,心胸廣大,一切看得開,自然不會與人爭長短得失,計高下利害。志在研習某種學術,以此交會同道,善緣廣結,最後必有意想不到的收穫。這在休閒或退休後,不但有所寄托,且不會太閒無所事事,有時還會感覺時間不夠用,提高奮發向上的志氣,增加業餘和退休後的生活情趣,使人生多彩多姿,不覺空虛,更不會寂寞。

  五、選擇自己喜愛的宗教虔誠信仰。世界上各種宗教林立,支派繁多,選擇契合自己心靈的正信宗教,終身虔誠信仰。有了宗教的信仰,就會發生力量,有了力量,作任何事都能得心應手,順利完成。宗教的教義,大都是博愛、慈悲、嚴己寬人、利國、利民、利他;教人實事求是、遵守法紀、揚善抑惡、光明磊落、豁達大度、胸懷開闊。這樣便能增強社會的祥和團結,感化重財輕德的邪惡分子,棄邪歸正,成為社會有用之人。宗教勸人修德,也是修心養性,重點在使世人保持心境澄明,過幸福快樂的生活。虔誠的信仰者,絕對不會自私自利,一切都能為對方著想,提得起放得下,悲天憫人,寬大為懷,處處以助人為樂。這樣的人,身心自然平衡,不為任何事件爭得失利害,更無私心、嫉妒心,一切平和,眾生平等。宗教的力量非常廣大,它不是迷信,它是科學的,它是包羅萬象的,只要你一心一意的真誠信仰,美好的世界就在眼前。信仰宗教,千萬要放大眼光選擇正信宗教;報紙、電視時常報導某些人假宗教之名,行斂財騙色之實,所以要慎重選擇,一旦信上邪教,遭受損失,後悔莫及。

  綜上所談,是筆者個人養生體驗,拉雜寫來,以供同道共同研究商討。鄙人今年(民國八十七年)虛屆八旬,所遇、所見、所聞均屬有限,到目前為止,尚在不斷學習,所謂學無止境,不懂的事甚多,懂的事太少,所言不知是對或錯?希望讀者不吝指教!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6.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