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疱疹 小心變為神經痛
自由 更新日期:"2011/04/09 04:11"
記者蘇金鳳/台中報導
台灣每年約有11萬人被該診斷出罹患帶狀疱疹,患者絕大多數是免疫力較差的老人家、糖尿病患或癌症病人,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痛達一整年,甚至失明。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劉秋松表示,患者多是曾經感染過水痘,但病毒還是會從皮膚經由神經纖維轉移到神經節潛伏,年輕時有足夠的免疫力抑制,一旦年紀大,免疫力下降,病毒就會復發,變成帶狀疱疹。
一般而言,帶狀 疹剛開始的症狀為發燒、全身無力,接著會在身體單側出現一排或一片的紅疹或水泡,之後就會劇烈的疼痛、甚至奇癢無比。
劉秋松指出,種種不適的症狀會在2週至4週後緩和,出疹的部位會發展成膿疱,並且潰爛、結痂。
大多數人會自動痊癒,但有10%至15%的患者會發展成疱疹神經痛,隨著神經節發炎的情況,有些人甚至會痛到1年,甚至還會失明。
他建議,起水泡時,而且是聚在一起而非分散的水泡,就該趕快就醫,可減少神經節發炎的程度。
同時,有人的帶狀疱疹長到臉部或膀胱附近。若長在臉部會比較危險,有可能引發腦膜炎,因此要把握住發病的72小時內,趕快使用抗病毒藥物來治療。
劉秋松表示,台灣目前用抗病毒藥物來壓制初期的發疹,神經痛則用止痛劑、類固醇,嚴重者甚至進行神經阻斷手術,美國及英國則讓老人接種疫苗預防。
帶狀疱疹 小心變為神經痛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
- 文章: 33856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皮蛇疼痛難耐!3方法加速帶狀疱疹痊癒、防復發
皮蛇疼痛難耐!3方法加速帶狀疱疹痊癒、防復發
【早安健康/周舒涵編譯】帶狀疱疹是伴隨疼痛一起產生的小水疱,以前是老年人常罹患的疾病,但現在20到30歲的年輕世代,罹患帶狀疱疹的人數正在增加中。帶狀疱疹容易在疲勞、睡眠不足、生病等免疫力低落時發病,應盡量在初發時期就前去求醫,完治後也需要注意防曬,以免造成斑痕殘留。
帶狀疱疹的特徵是連續刺痛與紅色疹子,會在身體單側發病
許多帶狀疱疹的症狀是從針扎一般的連續刺痛開始的。該開始時會產生像是被蚊蟲叮咬般紅色的疹子,不久之後會變成小水疱。一般而言,水疱會沿著神經在身體單側呈帶狀擴散,但也有不是帶狀的病例發生。
另,雖然常見的帶狀疱疹發生部位是胸部至背部、腹部等身體軀幹的部分,但臉部和四肢也有發病的可能。水疱變成瘡痂之後就算是治好了,在這期間,從產生紅色疹子開始到治療完畢平均需要19天左右的時間。
潛伏的水痘病毒,因為抵抗力低落而發病
日本皮膚科醫師平田雅子指出,帶狀疱疹是因病毒感染而導致的疾病,而非經由他人傳染。主因是小時候罹患的水痘病毒(水痘帶狀疱疹病毒),這種病毒會在水痘治好之後,潛伏於脊髓左右延伸而出的知覺神經,在一些特定時機活性化而發病。
帶狀疱疹容易在免疫力低下的時候發病,例如疲勞、睡眠不足、生病等抵抗力低落的時候。每天都在極大壓力的狀態下工作的人需要特別注意,以及穿得太少導致身體寒冷、沒有攝取充分的營養也都會造成免疫力低落。
盡快就醫較易痊癒,50歲以上民眾可施打疫苗預防
只要聽從醫生的指示,就能完治帶狀疱疹。不好好治療的話疱疹將會惡化在皮膚上殘留痕跡,也可能水疱治好了,但留下疼痛的感覺。
帶狀疱疹初發時常會被誤以為是蚊蟲叮咬,或者是因為使用藥用貼布而起的疹子,但由於抗病毒藥物越早服用越能快速發揮效用,如果產生疱疹症狀,醫師平田雅子建議應盡量在初發時期就去皮膚科或內科就診。
在台灣,想要預防帶狀疱疹發病,還可以選擇施打帶狀疱疹疫苗。此疫苗是用減弱的活性水痘病毒製成,施打後可降低發病風險,若發病也可降低症狀的嚴重性。但50歲以下民眾的帶狀疱疹發病機率較低,可以不必急著施打帶狀疱疹疫苗。
預防帶狀疱疹從生活做起
1.忌吃刺激性食物
不吃辛辣、烤炸食物,如辣椒、羊肉及煎炸食物等,及避免喝酒等食用刺激性食物。可以多攝取富含抗氧化物的蔬果等食物(如山楂、藍莓、紅石榴、櫻桃、柚子、橄欖、葡萄、黃瓜、檸檬等),可以加強身體的修復能力。
2.擁有充足睡眠
不熬夜、維持充足的睡眠、避免壓力累積,注重日常的保養,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才能避免「皮蛇」爬上身。
3. 補充維生素B群
可以補充B群綜合維生素,增加抵抗力,幫助神經發炎修復、減少神經痛。
◎提醒◎
帶狀疱疹疫苗一般約6000-7000元,特定過敏體質或是特殊疾病患者不適合施打,也不是全部醫院都有供應,可先使用電話或網路洽詢。
早安健康作者周舒涵/編譯 | 早安健康 – 2016年4月30日 下午3:00
【早安健康/周舒涵編譯】帶狀疱疹是伴隨疼痛一起產生的小水疱,以前是老年人常罹患的疾病,但現在20到30歲的年輕世代,罹患帶狀疱疹的人數正在增加中。帶狀疱疹容易在疲勞、睡眠不足、生病等免疫力低落時發病,應盡量在初發時期就前去求醫,完治後也需要注意防曬,以免造成斑痕殘留。
帶狀疱疹的特徵是連續刺痛與紅色疹子,會在身體單側發病
許多帶狀疱疹的症狀是從針扎一般的連續刺痛開始的。該開始時會產生像是被蚊蟲叮咬般紅色的疹子,不久之後會變成小水疱。一般而言,水疱會沿著神經在身體單側呈帶狀擴散,但也有不是帶狀的病例發生。
另,雖然常見的帶狀疱疹發生部位是胸部至背部、腹部等身體軀幹的部分,但臉部和四肢也有發病的可能。水疱變成瘡痂之後就算是治好了,在這期間,從產生紅色疹子開始到治療完畢平均需要19天左右的時間。
潛伏的水痘病毒,因為抵抗力低落而發病
日本皮膚科醫師平田雅子指出,帶狀疱疹是因病毒感染而導致的疾病,而非經由他人傳染。主因是小時候罹患的水痘病毒(水痘帶狀疱疹病毒),這種病毒會在水痘治好之後,潛伏於脊髓左右延伸而出的知覺神經,在一些特定時機活性化而發病。
帶狀疱疹容易在免疫力低下的時候發病,例如疲勞、睡眠不足、生病等抵抗力低落的時候。每天都在極大壓力的狀態下工作的人需要特別注意,以及穿得太少導致身體寒冷、沒有攝取充分的營養也都會造成免疫力低落。
盡快就醫較易痊癒,50歲以上民眾可施打疫苗預防
只要聽從醫生的指示,就能完治帶狀疱疹。不好好治療的話疱疹將會惡化在皮膚上殘留痕跡,也可能水疱治好了,但留下疼痛的感覺。
帶狀疱疹初發時常會被誤以為是蚊蟲叮咬,或者是因為使用藥用貼布而起的疹子,但由於抗病毒藥物越早服用越能快速發揮效用,如果產生疱疹症狀,醫師平田雅子建議應盡量在初發時期就去皮膚科或內科就診。
在台灣,想要預防帶狀疱疹發病,還可以選擇施打帶狀疱疹疫苗。此疫苗是用減弱的活性水痘病毒製成,施打後可降低發病風險,若發病也可降低症狀的嚴重性。但50歲以下民眾的帶狀疱疹發病機率較低,可以不必急著施打帶狀疱疹疫苗。
預防帶狀疱疹從生活做起
1.忌吃刺激性食物
不吃辛辣、烤炸食物,如辣椒、羊肉及煎炸食物等,及避免喝酒等食用刺激性食物。可以多攝取富含抗氧化物的蔬果等食物(如山楂、藍莓、紅石榴、櫻桃、柚子、橄欖、葡萄、黃瓜、檸檬等),可以加強身體的修復能力。
2.擁有充足睡眠
不熬夜、維持充足的睡眠、避免壓力累積,注重日常的保養,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才能避免「皮蛇」爬上身。
3. 補充維生素B群
可以補充B群綜合維生素,增加抵抗力,幫助神經發炎修復、減少神經痛。
◎提醒◎
帶狀疱疹疫苗一般約6000-7000元,特定過敏體質或是特殊疾病患者不適合施打,也不是全部醫院都有供應,可先使用電話或網路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