臟連丸
《中國藥典》:臟連丸
【處方】 黃連 25g 黃芩 150g 地黃 75g 赤芍 50g 當歸 50g槐角100g槐花75g 荊芥穗50g 地榆炭75g阿膠50g
【性狀】 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苦。
【炮製】 上十味,粉碎成粗粉。另取豬大腸350g,洗淨,切段,與粗粉拌勻,蒸透,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用煉蜜6~10g,加適量的水氾丸,乾燥,製成水蜜丸;或加煉蜜80~110g製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 清腸止血。用於腸熱便血,肛門灼熱,痔瘡腫痛。
【用法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6~9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規格】 大蜜丸每丸重9g
【貯藏】 密封。
【摘錄】 《中國藥典》
《古今醫統》卷四十二:臟連丸
【處方】大鷹爪黃連 250克槐花米60克枳殼 30克防風粉草槐角香附子豬牙皂角木香各15克
【制法】上藥除香附外,共為細末。再用陳熟倉米130克,同香附一處為末,用豬大臟約62厘米長,水洗淨,裝人香附、倉米縛定口,量用水700毫升入砂鍋中,炭火煮幹即添水,慢慢煮爛豬臟如泥,取起和藥搗如糊,再入黃連等末同搗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腸風臟毒下血。
【用法用量】 空腹時用米飲下80丸。
【注意】 服藥期間,忌食麵、蒜、生冷,煎炙之物。
【摘錄】 《古今醫統》卷四十二
《外科啟玄》卷十二:臟連丸
【處方】胡黃連 荊芥穗地榆各30克槐花45克槐樹木耳45克
【制法】 上為細末,用活鯽魚1尾,重300克,去腸、刺,取肉搗如泥和作團,用健豬大腸頭46.5厘米,翻過,去油洗淨,裝前藥扎定煮熱。空腹時食之。至重不過二次,服之甚效。如年久日遠,以藥末曬乾為末,蜜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多年痔漏。
【用法用量】 每服3克,空腹時用酒或白湯送下。
【摘錄】 《外科啟玄》卷十二
臟連丸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2
- 文章: 33856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臟連丸
《外科大成》卷二:臟連丸
【處方】 黃連 500克槐花250克
【制法】 上藥為末,用雄豬肥壯大腸,以酒醋洗淨,入藥扎兩頭;次用韭菜2.5~3千克,一半鋪甑底,藥腸盤於上,一半蓋之,文火蒸,以腸脂化盡,腸皮如油紙薄為度,去腸取藥曬乾,稀糊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清腸涼血。治痔漏並腸風下血,及水瀉、痢疾。
【用法用量】 每日二服,每服9克,白滾湯送下。
【摘錄】 《外科大成》卷二
《本草綱目拾遺》卷五:臟連丸
【別名】白銀定子(《本草綱目拾遺》卷五)。
【處方】胡黃連(淨末)250克通血香4.5克雄豬大腸(盡頭一段)37厘米
【制法】溫湯洗淨,將黃連末及通血香灌人腸內,兩頭用白絲線紮緊,用酒1.25升,放新砂鍋內煮酒將乾為度,取起腸藥,各搗如泥,倘藥爛,曬一時,复搗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痔漏無論新久,但發作時便下血作痛,肛門墜重者。如有膿血不止,腫痛難坐者,亦可用之。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空腹時用溫酒進下。久服除根。治漏有孔者,只須半月見功。
【摘錄】 《本草綱目拾遺》卷五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臟連丸
【處方】 黃芩 7.22千克槐角(炒)4.8千克生地3.6千克赤芍藥2.4千克槐花(炒)3.6千克阿膠(炒珠)2.4千克地榆炭3.6千克當歸 2.4千克芥穗2.4千克黃連 1.2千克
【制法】 用豬大腸約4.48米,將群藥研粗末裝入,兩頭紮住,蒸熟曬乾,共研為細扮,過羅,煉蜜為丸,每丸重9克。
【功能主治】 潤腸清熱,止血通便。治腸風便血,痔瘡漏瘡,大便秘結,肛門腫痛。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日服二次,溫開水送服。
【摘錄】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處方】 黃連 500克槐花250克
【制法】 上藥為末,用雄豬肥壯大腸,以酒醋洗淨,入藥扎兩頭;次用韭菜2.5~3千克,一半鋪甑底,藥腸盤於上,一半蓋之,文火蒸,以腸脂化盡,腸皮如油紙薄為度,去腸取藥曬乾,稀糊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清腸涼血。治痔漏並腸風下血,及水瀉、痢疾。
【用法用量】 每日二服,每服9克,白滾湯送下。
【摘錄】 《外科大成》卷二
《本草綱目拾遺》卷五:臟連丸
【別名】白銀定子(《本草綱目拾遺》卷五)。
【處方】胡黃連(淨末)250克通血香4.5克雄豬大腸(盡頭一段)37厘米
【制法】溫湯洗淨,將黃連末及通血香灌人腸內,兩頭用白絲線紮緊,用酒1.25升,放新砂鍋內煮酒將乾為度,取起腸藥,各搗如泥,倘藥爛,曬一時,复搗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痔漏無論新久,但發作時便下血作痛,肛門墜重者。如有膿血不止,腫痛難坐者,亦可用之。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空腹時用溫酒進下。久服除根。治漏有孔者,只須半月見功。
【摘錄】 《本草綱目拾遺》卷五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臟連丸
【處方】 黃芩 7.22千克槐角(炒)4.8千克生地3.6千克赤芍藥2.4千克槐花(炒)3.6千克阿膠(炒珠)2.4千克地榆炭3.6千克當歸 2.4千克芥穗2.4千克黃連 1.2千克
【制法】 用豬大腸約4.48米,將群藥研粗末裝入,兩頭紮住,蒸熟曬乾,共研為細扮,過羅,煉蜜為丸,每丸重9克。
【功能主治】 潤腸清熱,止血通便。治腸風便血,痔瘡漏瘡,大便秘結,肛門腫痛。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日服二次,溫開水送服。
【摘錄】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