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白朮湯

由兩位藥以上組成,稱之為方劑!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338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麻黃白朮湯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麻黃白朮湯(表裡之劑)
總 結:解表清裡補中
組 成:青皮﹑陳皮﹑黃連﹑黃柏﹑甘草﹑升麻﹑柴胡﹑桂枝﹑人參﹑黃耆﹑蒼白朮﹑
厚朴﹑豬苓茯苓﹑澤瀉﹑吳茱萸﹑白豆蔻﹑炒麴﹑麻黃杏仁
主 治:1.治大便不通,小便赤澀,身面俱腫,色黃麻木。
2.身重如山,喘促無力,吐痰唾沫。
3.發熱時躁,躁已振寒,項額如冰,目中溜火。
4.鼻不聞香,臍有動氣,小腹急痛。
歸 經:此足三陽三陰通治之劑也。
方 義:(1)前證蓋因表裡俱傷,陽氣抑不得升,故風火溼熱鬱而為病也。
(2)桂枝﹑麻黃解表祛風。升麻﹑柴胡,升陽散火。黃連﹑黃柏,燥溼清熱;
而黃柏又能補腎滋陰。蔻﹑朴﹑青﹑陳利氣散滿;而青﹑柴又能平肝;
蔻﹑朴又能溫胃。杏仁利肺下氣;神麴化滯調中;吳萸暖腎溫肝;
參﹑耆﹑甘草﹑蒼白二朮補脾益氣;二苓﹑澤瀉通利小便,使溼去而熱亦
行。
(4)方內未嘗有通大便之葯,蓋清陽升則濁陰自降矣。
炮 製:黃連﹑黃柏酒炒,蒼朮泔浸,甘草炙,白朮土炒,麻黃不去節,杏仁研。
煎服法:分二服。
來 源:東垣

醫方集解 清朝 汪昂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3.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