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體建築和周遭的庭園景觀。」
瞻仰大道從中央路為起點,長三十五公尺
,寬二十四公尺,鋪設潔白的觀音石。
大道的盡頭就是抬高一點五米的道侶廣場
,可拾階而上,殘障者可沿坡道進入。廣
場以灰色花崗石鋪設,寬闊恢宏,可容納萬人以上在此集會。

「屋頂的三疊造型代表佛教三寶──佛、法、僧;覆蓋的屋瓦是銅片。」
徐群倫如數家珍:「銅片質量輕、耐久、抗風、抗震,可減低不少結構重
量的負擔。而且銅片會變色,最後變成綠色,就是銅綠。」
靜思堂整體外觀全部採用自然材料,除了銅瓦之外,就是石材和木材等,
希望隨著時序的變遷,呈現出歷史的歲月感覺。
背倚巍峨的中央山脈,面向浩瀚的太平洋;靜思堂將古典之美與現代科技
兼容並蓄,它將跨越時空,絕對是一座佛教的精神堡壘;一座藝術的殿堂
;一座具有歷史性、時代性、恆久性的建築。
資料來源:慈濟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