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針穴區分布圖

有關中醫眼科
版面規則
有關中醫眼科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3348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眼針穴區分布圖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眼針穴區分布圖
eye.jpg
- 眼針法 -
【概述】
眼針法開始套用於20世紀70年代,是針灸家彭靜山根據古代關於“看眼察病”的記載,通過數以萬計的病人的反復觀察和治療實踐,才得以形成的一種微針療法。眼針法,穴區較少,又都在眼睛周圍,容易掌握;只在皮下針刺,也比較安全。
眼針穴區


眼計分為八個經區共十三個穴區。也就是說,穴區是包含在經區當中的。
(1)經區劃分法:兩眼向前平視,經瞳孔中心做一水平線並延伸過內外眼角;再從瞳孔中心引此線的垂直線,並延伸過上下眼眶。這樣就成四個象限。
再在兩側分別引線,將每一象限分為兩個相等欄位。
即為八個相等區,也就是八個經區。
(2)穴區命名與定位:八個經區中,除上焦、中焦和下焦三穴區各佔據一個經區外,其餘五個經區,每個經區都平分為兩個穴區,共計十三穴區,分別以中醫臟腑命名。各穴區名稱為:一區:肺和大腸;二區:腎和膀胱;三區:上焦;四區:肝和膽;
五區:中焦,六區:心和小腸;七區:牌和胃;八區:
下焦。
眼針穴區的具體針刺點均在每一穴區的中間,眼眶外距離眼球一橫指處。其中。眶上的刺激點在眉毛下緣,眶下刺激點約離眼眶邊緣2分處。共13個刺激點,被稱為“眼周眶區穴”。
(3)功能與主治:眼針的每一穴區都代表其命名臟腑的功能,主治這一臟腑的病症。其中三焦的功能和主治較傳統的提法有所延伸。上焦代表隔肌以上各臟器的功能,包括頭面、上肢、胸背及心肺等;
中焦代表隔以下臍以上臟器的功能,包括腰背和上腹部;下焦代表臍以下臟腑功能,包括腰骶、盆腔、泌尿生殖系統及下肢等,當然也主治各代表臟器的疾病。從已有經驗看,眼針主要治療功能性和疼痛性病症。
【器具藥物】
 
【動作方法】
(1)取穴:眼針選穴有三種方法。
循經選穴:仔細觀察眼部球結膜上各經區或穴區,凡有血管形態或色澤變化的,並在相應的臟腑器官有病變的,就取該穴。
看眼選穴:不論什麼病,只依據經穴區內血管形態、色澤變化,凡變化明顯者,即取該穴。
病位選穴:即依據經穴區所代表的臟腑欄位,不管什麼病,即在其代表穴區內針刺。如中風偏癱,因為上、下焦代表上、下肢,故可選此二穴區針刺即可。
選穴時可據病情取一側或雙側。
(2)刺法:一般用32號半寸毫針。進針前,先以左手指按壓固定眼球,使眶內皮膚繃緊,右手持針,輕輕刺人。可直刺或橫刺。直刺時達骨膜即可,不能過深;橫刺為沿皮刺人,由經區邊緣進針,不可超越所選的經區,針刺人以2~4分為宜。進針後可略作提插撚轉,動作要輕巧。目的是使之得氣,得氣感通常為觸電感、酸、麻及涼、熱等。留針時間一般為10~15分鐘,可每隔5分鐘運針l次,方法是以拇指甲輕刮針柄,或輕微撚轉,幅度以不超過10度為宜。

【適應病症】
眼針主要用於中風(腦出血、腦梗塞等)偏癱,以發病在3個月以內、肢體未出現變形者,效果最佳。尚可用於頭痛、牙痛、急性扭挫傷、坐
骨神經痛、痛經、胃腸痙攣等治療。

【注意事項】
眼針時要避免刺傷眼球。在針刺左眼第八區及右眼第四區時,不能過深,以防誤傷內毗動脈,造成出血。眼瞼肥厚,眼瞼靜脈明顯或局部有病損的,應慎用眼針。

本欄目僅供學習與參考,切勿模仿施治!

來源:http://www.pharmnet.com.cn/tcm/zjdq/zjjs/100013.html
您沒有權限檢視這篇文章所附加的檔案。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中醫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