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題:FW: 靜坐 醒腦
發 表 人:懸壺子
公告日期:2005-03-14 15:18:01
靜坐 醒腦 【編譯朱邦賢卅華盛頓郵報電】
腦部研究已獲致具體證據,證實佛教徒數百年來修習的靜坐確有功效──精神規律和靜坐可以改變腦部工作狀況,讓人格外清醒。 懸壺子按:感謝HOU找尋
這些改變的心理狀態,傳統上可用超凡的術語描述,但最近幾年,威斯康辛大學研究人員和西藏喇嘛合作,將這種精神經驗解釋成高頻率的科學語言。研究人員專注左前額葉腦皮層,這個部位剛好在左前額後方,是與靜坐有關的腦部活動特別密集之處。
威斯康辛大學功能腦部想像和行為實驗室的神經科學家戴維生說:「我們發現,長期靜坐的人腦部活動現象是我們前所未見的。靜坐對腦部所產生的效果,就如同平常練習有助於高爾夫和網球選手磨練球技一般。」戴維生表示,這意味腦部可以訓練,從而實際改變,影響之大,很少人可以想像。
這與科學家從前相信的現象剛好相反──腦神經細胞間的枝纏葉繞早年時期即已固定,成年後不會改變。但過去十年中,此一假設已被推翻。
戴維生說,最新研究結果顯示,藉靜坐進行精神訓練,可以改變腦內工作和循環。
戴維生的新發現係來自他和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的合作。1992年達賴因獲悉戴維生研究情感的神經科學,遂邀請戴維生到他在印度達蘭沙拉的家。
西藏人經常靜坐已有數百年歷史。從一開始,達賴即很有興趣讓戴維生研究他手下喇嘛的靜坐心境,3年前,達賴甚至花了兩天時間拜訪戴維生的實驗室。達賴甚至派了8位最有成就的靜坐專家前往戴維生的實驗室接受實驗。
戴維生從研究獲致的結論是,靜坐不但可以在短期內改變腦部的工作情況,甚至可能產生永久性的改變。他說,這種改變係根據一項事實──甚至在喇嘛開始靜坐前,他們腦部的伽瑪波活動都比控制組多得多。幾年前,麻州大學研究員卡巴辛也獲致類似結論。
哈佛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研究人員目前正在測試上述喇嘛不同層面的靜坐,觀察他們將想像影像化,並控制思維的能力。戴維生也計畫進行進一步研究。戴維生說:「我們發現,心靈或腦部有受過訓練,實質上和沒受過訓練的不同。」 【2005/01/20 民生報】
FW: 靜坐 醒腦
版主: MissC
from~KingNet
經坐一詞,表面上的字義是靜心安坐,如果深究其涵義,可能會發現 深奧無比。自古以來,儒家、道家、與佛家都講求靜坐的工夫。
「靜坐」 係指源於拉丁文meditari的英文字meditation。 按拉丁文的原意,是指「沉思之方法」, 故而有的將該英文字義為「冥思」。
用意在表明靜坐是一種改變意識狀態的方法,冥思只是在靜坐時達到某種意識境界的方法之一。有的靜坐,並不注重沉思冥想;甚至強調靜坐時排除腦中一切思念,使之充分寧靜,從而臻於忘我、無我、忘物、無物的超逸境界。
開放式靜坐
是指靜坐時心中不預作任何期待,完全以一種純然空無的心態,去迎 接任何進入心靈的新經驗。因此,靜坐時絕不將生活中任何煩心的現 實問題帶入其中,而是先決定不作任何事,不想任何問題,不尋求任 何答案,不企求任何目的;只需完全放鬆自己的肉體和心靈,不加任 何控制,讓它自由運作,自由流變;使自己的意識像飛鳥掠過天空, 像波浪湧起海面一樣的自然;隨遇而安,只需保持感受,不加任何控 制。如此,身心方面即可獲得靜息。
專注式靜坐
是指靜坐實心勿旁顧,將意識活動專注於眼前一個目的物,從而排除 環境中一切外在刺激的干擾,藉以達到暫時忘卻自我,忘卻一切煩惱 ,忘卻外在世界的超脫境界。用來做為專注的目的物,可以用一花瓶 ,可以用一炷香,也可以用牆上的掛鐘。靜坐時對目的物專注,並非 專心注意去仔細觀察分析目的物的特徵,而只是以專注目的物為手段 ,使自己的意識不致受到周圍環境中其他刺激的干擾,從而達到靜坐 的目的,因此,用做專注的目的物,在性質上不宜太複雜,也不能太 新奇。專注目的物的功用,只是因其存在而不致使人分心而已。
1靜坐的內外環境均須安靜;內環境指個人的心境,外環境則指己身所處的物理環境。
2靜坐時必須有一個供做心向專注的目的物;該目的物可以是重覆的一個單字或一種聲音,也可以是一個抽象的圖形。。
3靜坐時必須保持被動的心態;屏除一切雜念,要心如止水,無所思,無所欲,靜候心靈波動的自然起伏。
4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事項是保持身心安適。靜坐者永遠遵循的八字訣則是:輕鬆、舒適、安靜、自然。
1在安靜的房間內,盤腿坐在軟墊上。 房間的燈光必須柔和,不宜太亮。
2閉上眼睛。
3儘量放鬆全身肌肉,嘗試先從腳部開始,然後由下而上,一直放鬆到頭部。
4用鼻子呼吸,並使自己感覺到空氣從鼻孔出入。在每次呼氣時,心中默數「一」。如此繼續進行20分鐘,自行停止。睜開眼睛看看時間(預計每次20分鐘),但切記不用鬧鐘。停止後,再闔起眼睛休息一兩分鐘,一段練習,即告停止。
5只要保持練習,不求急功,不必擔心是否有進步。身心一時不能隨心所欲達到深度放鬆的目的,也不必著急。只要持續練習,繼續遵守八字訣,最後終會獲致靜坐的效益。
6每天練習一次或兩次,但練習時間必須在飯後兩小時。
靜坐的生理效應
靜坐的目的是以自行運作的方式,在靜坐時,迅速使身心平靜下來, 一則使身體立刻獲得休息,二則減緩因生活壓力帶來的焦慮。在生理 上,長期焦慮的結果,往往形成高血壓及心跳氣促等慢性疾病。
靜坐的心理效應
一般集中在對兩方面問題的探討:一方面是嘗試驗證靜坐是否真的像 宣傳者所稱能促動智力發展、提升學業成績、調適心理障礙,甚至改 善人際關係。另一方面的研究,是想了解練習靜坐,是否有助於戒除 吸煙、酗酒以及吸食毒品等不良習慣。
「靜坐」 係指源於拉丁文meditari的英文字meditation。 按拉丁文的原意,是指「沉思之方法」, 故而有的將該英文字義為「冥思」。
用意在表明靜坐是一種改變意識狀態的方法,冥思只是在靜坐時達到某種意識境界的方法之一。有的靜坐,並不注重沉思冥想;甚至強調靜坐時排除腦中一切思念,使之充分寧靜,從而臻於忘我、無我、忘物、無物的超逸境界。
開放式靜坐
是指靜坐時心中不預作任何期待,完全以一種純然空無的心態,去迎 接任何進入心靈的新經驗。因此,靜坐時絕不將生活中任何煩心的現 實問題帶入其中,而是先決定不作任何事,不想任何問題,不尋求任 何答案,不企求任何目的;只需完全放鬆自己的肉體和心靈,不加任 何控制,讓它自由運作,自由流變;使自己的意識像飛鳥掠過天空, 像波浪湧起海面一樣的自然;隨遇而安,只需保持感受,不加任何控 制。如此,身心方面即可獲得靜息。
專注式靜坐
是指靜坐實心勿旁顧,將意識活動專注於眼前一個目的物,從而排除 環境中一切外在刺激的干擾,藉以達到暫時忘卻自我,忘卻一切煩惱 ,忘卻外在世界的超脫境界。用來做為專注的目的物,可以用一花瓶 ,可以用一炷香,也可以用牆上的掛鐘。靜坐時對目的物專注,並非 專心注意去仔細觀察分析目的物的特徵,而只是以專注目的物為手段 ,使自己的意識不致受到周圍環境中其他刺激的干擾,從而達到靜坐 的目的,因此,用做專注的目的物,在性質上不宜太複雜,也不能太 新奇。專注目的物的功用,只是因其存在而不致使人分心而已。
1靜坐的內外環境均須安靜;內環境指個人的心境,外環境則指己身所處的物理環境。
2靜坐時必須有一個供做心向專注的目的物;該目的物可以是重覆的一個單字或一種聲音,也可以是一個抽象的圖形。。
3靜坐時必須保持被動的心態;屏除一切雜念,要心如止水,無所思,無所欲,靜候心靈波動的自然起伏。
4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事項是保持身心安適。靜坐者永遠遵循的八字訣則是:輕鬆、舒適、安靜、自然。
1在安靜的房間內,盤腿坐在軟墊上。 房間的燈光必須柔和,不宜太亮。
2閉上眼睛。
3儘量放鬆全身肌肉,嘗試先從腳部開始,然後由下而上,一直放鬆到頭部。
4用鼻子呼吸,並使自己感覺到空氣從鼻孔出入。在每次呼氣時,心中默數「一」。如此繼續進行20分鐘,自行停止。睜開眼睛看看時間(預計每次20分鐘),但切記不用鬧鐘。停止後,再闔起眼睛休息一兩分鐘,一段練習,即告停止。
5只要保持練習,不求急功,不必擔心是否有進步。身心一時不能隨心所欲達到深度放鬆的目的,也不必著急。只要持續練習,繼續遵守八字訣,最後終會獲致靜坐的效益。
6每天練習一次或兩次,但練習時間必須在飯後兩小時。
靜坐的生理效應
靜坐的目的是以自行運作的方式,在靜坐時,迅速使身心平靜下來, 一則使身體立刻獲得休息,二則減緩因生活壓力帶來的焦慮。在生理 上,長期焦慮的結果,往往形成高血壓及心跳氣促等慢性疾病。
靜坐的心理效應
一般集中在對兩方面問題的探討:一方面是嘗試驗證靜坐是否真的像 宣傳者所稱能促動智力發展、提升學業成績、調適心理障礙,甚至改 善人際關係。另一方面的研究,是想了解練習靜坐,是否有助於戒除 吸煙、酗酒以及吸食毒品等不良習慣。
有你在,真的很幸福 ...
-● 靜坐與氣功
醫星顧問東暘中醫診所院長
中醫內科陳永宗中醫師
古 老的養生典籍《黃帝內經》說〝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這種崇尚吐納、導引的養生方法,所指的就是集中意志力,透過細、緩、綿、長的深度換息方式,讓體內各組織細胞充分呼吸,進而達到強身防病之目的。靜坐和氣功都是屬於這類的養生方法。
靜坐是放鬆身心、沉澱雜念、返樸歸真的好方法。然而靜坐多半是採用盤腿坐的方式,現代許多人多半有腰臀部或尾椎部的障礙,氣血不易正常流通,若再加上腰椎或脊椎障礙,盤腿坐久了,血液流通更加困難,腰背部肌肉更加繃緊,嚴重者血氣往上沖,容易造成腦部病變、幻聽、幻視或幻覺,出現俗稱〝走火入魔〞的現象。如果這樣持續下去,不但不能達到氣血流通的目的,反而有礙健康。此外,採用意守或冥想方式修練,容易把清氣和濁氣一起存留體內,清濁混雜便不易昇華清氣;除非懂得存留清氣,排除濁氣,不然久之也會造成弊端。
修練氣功,首先要察明自身的狀況。因為個人身體障礙不同,所需調整的情況也就不同。如果沒能查明體質而一味硬練,有時會適得其反,想改善身體就不容易了。如果功法練得好,練完後會有舒適輕鬆感,身體會覺得化開、膨脹開,能融合萬象,暖和輕盈,使全身氣血暢通無阻;功法練得不好,反而會有沉重緊張,轉動不利感。身體會覺得昏睡、沉重、腳熱、緊縮、內熱外寒、感覺到筋骨愈來愈僵硬。
靜坐與氣功都需漸進修練。因為人體生理是漸進適應的,不能突然改變很多;如果急於求成,反而會滋生弊端,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如果修練得當,就能暢通氣血,防病強身。
醫星顧問東暘中醫診所院長
中醫內科陳永宗中醫師
古 老的養生典籍《黃帝內經》說〝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這種崇尚吐納、導引的養生方法,所指的就是集中意志力,透過細、緩、綿、長的深度換息方式,讓體內各組織細胞充分呼吸,進而達到強身防病之目的。靜坐和氣功都是屬於這類的養生方法。
靜坐是放鬆身心、沉澱雜念、返樸歸真的好方法。然而靜坐多半是採用盤腿坐的方式,現代許多人多半有腰臀部或尾椎部的障礙,氣血不易正常流通,若再加上腰椎或脊椎障礙,盤腿坐久了,血液流通更加困難,腰背部肌肉更加繃緊,嚴重者血氣往上沖,容易造成腦部病變、幻聽、幻視或幻覺,出現俗稱〝走火入魔〞的現象。如果這樣持續下去,不但不能達到氣血流通的目的,反而有礙健康。此外,採用意守或冥想方式修練,容易把清氣和濁氣一起存留體內,清濁混雜便不易昇華清氣;除非懂得存留清氣,排除濁氣,不然久之也會造成弊端。
修練氣功,首先要察明自身的狀況。因為個人身體障礙不同,所需調整的情況也就不同。如果沒能查明體質而一味硬練,有時會適得其反,想改善身體就不容易了。如果功法練得好,練完後會有舒適輕鬆感,身體會覺得化開、膨脹開,能融合萬象,暖和輕盈,使全身氣血暢通無阻;功法練得不好,反而會有沉重緊張,轉動不利感。身體會覺得昏睡、沉重、腳熱、緊縮、內熱外寒、感覺到筋骨愈來愈僵硬。
靜坐與氣功都需漸進修練。因為人體生理是漸進適應的,不能突然改變很多;如果急於求成,反而會滋生弊端,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如果修練得當,就能暢通氣血,防病強身。
有你在,真的很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