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廣 II】1~100講 (廣海明月)

福智廣論|宗大師:【今勤瑜伽多寡聞 廣聞不善於修要 觀視佛語多片眼 復乏理辯教義力】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般若般羅密
版面規則
此區專為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所設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全廣 II】1~100講 (廣海明月)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各講連結: :->:
1講 2講 3講 4講 5講 6講 7講 8講 9講 10講 11講 12講 13講 14講 15講
16講 17講 18講 19講 20講 21講 22講 23講 24講 25講 26講 27講 28講 29講 30講
31講 32講 33講 34講 35講 36講 37講 38講 39講 40講 41講 42講 43講 44講 45講
46講 47講 48講 49講 50講 51講 52講 53講 54講 55講 56講 57講 58講 59講 60講
61講 62講 63講 64講 65講 66講 67講 68講 69講 70講 71講 72講 73講 74講 75講
76講 77講 78講 79講 80講 81講 82講 83講 84講 85講 86講 87講 88講 89講 90講
91講 92講 93講 94講 95講 96講 97講 98講 99講 100講

:->: 【全廣 II】101講以後
1A-1講手抄1冊 P3-L1 ~ P4-L2-全球廣論 II

🍃廣海明月0001講🍁提起歡喜心深入道次第
講次 | 0001 (2018-04-02 ~ 2018-04-04)
標題 | 提起歡喜心深入道次第
音檔 | 1A 00:00 ~ 02:34
廣論段落 | (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開經偈 )
手抄頁/行 | 第1冊 P3-L1 ~ P4-L2 ( 2016 南普陀版:第1冊 P3-L1 ~ P3-LL1 )
手抄段落 | ( 最開頭 )……這是一種損失

🍃廣海明月0001講🍁提起歡喜心深入道次第


:wan: 真如老師講授
  廣大的學員大家好!非常開心,第一輪的全廣在所有同學的努力下結束了。我想參加第二輪的全廣,所以自己對研討有一個深深的期待就是:希望不管我們身在何處,到了研討的時刻,我們此刻就都在專心致志地學習《廣論》。這樣的時刻,希望成為我們生命中最最美好的回憶,也是我們隔著千萬里能夠相聚的一個難得的時光,所以我是很開心、很開心的!00’50”

  我想像著,大家在不同的國家,你們是坐在沙發上嗎?坐在椅子上嗎?你們還是在哪裡呢?你們是聚上一小組、一小組的,當然還有的研討班是隔著國家,他們是每個國家一兩個、一兩個人這樣的一個研討班,都非常非常地不容易。無論如何,我們將開始第二輪了,所以我是非常非常開心地能夠參與這個學習,然後希望我們能夠共同進步。1’23”

  那麼一開始就是,今天先聽一小段師父的開示:
師父 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遍)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今天我們開始修習《菩提道次第廣論》,這是宗喀巴大師所造的。平常我們前面先要提一個重點,通常我們稱為「玄義」,也就是把我們所要學的這個內容,它主要的綱領、特質,簡單而扼要地把這個重點說明。不過,對我們現在在座的大部分同修來說,是初機,剛剛進入佛門,所以用平常正規的這種狀態來說的話,大家不一定能夠體會到、領會到它的深入的正確的意義。結果呢,花了很多的時間而得到很小的受益,這個其次。進一步,因為他不了解,剛開始聽了這個不懂的東西,沒有興趣,把他的這個熱忱會減少,這是一種損失。
4’06”
  聽這一小段,大家聽到師父帶我們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時候,學過《三十五佛懺》的同學都知道,一聲南無釋迦牟尼佛能消萬劫的罪障。那麼剛才是我們隨著師父念了三句「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所以這一刻的時光對你我來說非常地珍貴,因為我們專心地持誦,可以消萬劫的業障。4’42”

  然後下面「無上甚深微妙法」,剛開始學的時候,因為師父的講說,所以我們會覺得《菩提道次第》還是滿親切的,但是它確實是無上、甚深、又微妙的法。又多麼地難遇呢?「百千萬劫難遭遇」。這個遇到難遇妙法的時光,和我們難得人身的這樣的一個時間,學過第一輪《廣論》的同學都知道「盲龜遇浮木」這個譬喻,實際上得到人身是很難的、遇到教法是很難的。得到了人身、遇到了教法,又能生起信心還是非常難的。有了信心,又能夠在聞法上——我「今」,現在,「見聞」,然後能夠在心裡邊「受持」。所以我們所有的人一起來發心,非常非常地希願能夠得到佛陀真實的意趣。5’46”

  師父在這裡邊說:《菩提道次第廣論》是宗喀巴大師造的。然後下面說:如果用一個綱領式、特質式、扼要式地把重點說明——說「玄義」,其實一般的初機還不太理解。剛進佛門,用這種方式大家不一定能夠體會到。講到這一點的時候,師父加大了一個用語,說:「不一定能夠體會到、領會到它深入的正確的意義。」注意哦!深入的正確的意義,這句話其實對我們的人生有著很大的醒覺作用吧!比如說,我們做哪一件事是對我們的生命有著極其深遠、深入,而又極其正確的意義呢?那麼聞法算不算一個呢?6’44”

  然後師父非常非常擔心,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卻得到很小的受益,因為我們沒有體會到,因為我們是初機。談到這一點,可能一些同學說:「我們不是初機了,我們學了一輪了。」可能還有的同學說學了好幾輪了。那學了好幾輪之後,你的心有沒有隨著一輪又一輪,變得越來越輕巧呢?當我們在這個人世間,遇到種種境界的磨折的時候,自己有沒有越會飛翔?在面對很多困境的時候,會不會保持正念、保持陽光的這樣一個心態?7’35”

  如果學了好幾輪之後,發現自己有的時候還是心意沉沉,那麼這一輪的學習就很期待我們能再度地注入正法的強大力量。因為我們在一起學,當你覺得感覺麻木,或者注意力不集中,或者你沒有心力,我一直會在這邊提醒你、提醒你;當然大家也會提醒我按時開始上課,我們一起來學。所以非常期待不要花了很多時間,卻得到很少的受益。師父很擔心我們這樣子,所以師父要採用一個下面的講法,他會在下一段講。8’18”

  師父說「這是其次」,進一步師父又幫我們想了。師父說:如果花了很多時間,得到了很小的受益,又沒有體會到、領會到它深入的正確的意義的話,剛開始聽了不懂的東西,沒有興趣,把他的這個熱忱就會減少。聽了一個不懂的東西就沒有熱忱,沒有熱忱的話,師父後面一句話,注意哦!後面那句話,記得!說:「這是一種損失!」什麼是一種損失啊?就是我們開始聽佛法的時候沒有聽懂,沒有聽懂的時候產生不了熱忱,有一類人會這樣。但是我也看到還有一類人,他聽不懂他更想聽。當然也有一類人,費了好大力氣聽不懂,他就放棄了。9’09”

  大家看一看,師父想把這麼美妙的一本無上甚深微妙的法給我們講的時候,他抱持著一個非常非常小心的心,小心地呵護著我們。那些由於慧力不夠啊,由於經驗不足等等產生的不理解,甚至對正法沒有熱忱,師父非常擔心我們錯過這個跟《菩提道次第廣論》,或者說跟教法相遇的時光。所以可以想見,他在給我們講這本論的時候,曾經經歷了多少?多少次站在我們的角度上去考慮,我們學這本論的難點是什麼?那麼他在講的時候,儘量避開我們容易產生困難的那些方式。也可以說,把每一個學員看得像他的掌上明珠一般,因為進了《廣論》課堂之後,最好能夠了解、深入地了解它正確的意義。10’10”

  所以讀到這一小段的時候我是很感動的,因為師父非常害怕我們由於聽了不懂、沒有熱忱、沒有興趣,對正法的這個熱忱的興趣減少之後,我們錯失了生命最殊勝的一段因緣。師父說:「這是一種損失!」很顯然他絕對不希望這種損失發生,如果發生了,他不希望繼續。所以一開頭,師父的悲心就躍然紙上,或者說清晰地傳到你我的耳中。要知道師父為了把這部《廣論》講到你我的心中,他曾經用了多大的心血,用了多少在經驗上的摸索,他珍惜地愛護著每一個能夠聽到《廣論》的同學,特別害怕大家沒有興趣。11’10”

  那麼重點出現了!這一輪的學習,就希望我們能夠提起很強的一個歡喜心。當然說,歡喜心這件事如果沒有、硬提的話,這好像有點困難。關鍵是我希望你是不由自主地深入其中,因為這正是《菩提道次第》的魅力所在,也是師父的善巧和悲心,在《廣論》中幾乎洋溢在每一個字裡行間的這樣一件事情。11’43”

  所以我會認為,提起歡喜心有那麼難嗎?諸位想一想。不管你學幾輪了,希望對於這一輪的研討《廣論》,還是抱著強烈的期待、保持著初心。就像剛上學的小朋友那樣,想要重新再學一遍——這裡邊還有多少多少內涵,是我當初完全忽略的?甚至我自己的聽聞前行也麻木了,甚至對師父的感恩心也慢慢地變淡......如果有上述這類老學員的習慣的話,大家聽了之後,就好自地向心內觀察。我也是,我要向心內觀察。12’22”

  總之,期待這一輪的《廣論》學習,我們要把我們對正法深沉的這種熱忱和歡喜心,供養給師父、供養給釋迦牟尼佛,還有千千萬萬為了救度我們努力成佛,努力把自己修成菩薩再成佛的所有善知識。總之很期待跟大家一起隨著師父的講說,我們在智慧和悲心的虛空中,盡情遨遊的這樣的時光!12’54”

  好!今天就先講到這兒,謝謝大家,謝謝!12’58”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 0002講-運用聽來的簡明道理,產生善法欲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1A-2講手抄1冊 P4-L3 ~ P4-LL5-全球廣論 II

講次 | 0002 (2018-04-05 ~ 2018-04-08)
標題 | 運用聽來的簡明道理,產生善法欲
音檔 | 1A 02:34 ~ 04:10
手抄頁/行 | 第1冊 P4-L3 ~ P4-LL5 ( 2016 南普陀版:第1冊 P4-L1 ~ P4-L9 )
手抄段落 | 所以我改變一個方法講……這個首先來說明

🍀廣海明月 0002講🍁運用聽來的簡明道理,產生善法欲


1A-2
:wan: 真如老師講授
  法師、同學們好!今天我們將要一起共學下一節。在學習之前,希望大家能夠稍稍策勵自己的發心,就是不要以一個非常平常的狀態來聽這一節課。我們要有一個大乘的殊勝發心——為了利益無窮無盡的有情,我們必須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必須要聽聞正法,所以我們現在就來聽聞法,以此作為能夠成就無上正等菩提的因。所以不管這一天的生活是如何地忙亂,你有多少心事、有多少委屈、有多少好像還沒有做完的事情,但是當我們打開《廣論》坐在這裡的時候,就請大家把那些忙碌的外緣都止息掉,專注地傾聽師父的法音,我們一起在心靈的深處給自己一個法的饗宴!1’15”

  好,那麼我們現在就開始一起聽一小段師父的開示:
師父 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所以我改變一個方法講。我頭上只是非常簡明地來說,而把這個簡明的理由,就馬上能夠運用在我們身心上頭的。那麼,提起我們對本論的一個興趣、好樂,了解了本論的殊勝,產生一個善法欲——換句話說,一種強有力的欲望。本來這個欲望通於世間的,現在我們這個欲望是追求善法的欲望;而這個善法欲,是策發我們精進的必要的基礎,有了這個,那麼才能夠得到佛法的真正的好處。換句話說,真正講修行上去的步驟是這個樣的。等到我們把本論順著次第一步一步學下去,有了一個正確的概念,然後我們再提綱挈領,把這樣的一部大論作一個綜合的結論,那個結論以後作為我們行持的準則。實際上這個最後的結論,本來就是在最先應該講的玄義。這個是首先的說明。
3’01”

  剛才我們就聽了那一小段,不知道大家在聽的時候有沒有走神?有沒有特別專注地聽?那麼我現在來就這一段提幾個問題,大家如果有手抄的話可以看,如果沒有手抄的話,你就想辦法聽,看你剛才聽的東西,在腦海裡有多少印象。3’23”

  在這一小段裡,我要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真正修行上去的步驟到底是什麼呢?你們可以想一想喔,在這一段真正修行上去的步驟是怎樣的呢?這是一個問題。應該在最後面講的那個結論,師父說就是在最先講的「玄義」,實際上應該作為我們行持的一個什麼?準則!所以師父作這樣一個很簡明的說法。4’01”

  我又要提問題了,注意喔!為了了解它深入、正確的意義,花了很多時間我們也沒有得到,只得到很小的受益;師父害怕這樣我們不懂,會減緩善法欲,說這是一種損失。那麼師父把它改變成什麼樣子呢?師父說:「非常簡明地來說」,這是第一步。那請問第二步是什麼呀?記得嗎?有誰回答嗎?第二步是什麼?第二步是不是「把這個簡明的理由,運用在我們的身心上頭」?是不是?注意喔!把這個簡單的理由用在我們身心上,前面還有兩個字不要忽略掉,就是「馬上」!師父說:「就馬上」,下面還有兩個字「能夠」,「就馬上能夠運用在我們身心上頭的」。說:「非常簡明地來說」,把這個理由非常簡明地說出來,而且「馬上能夠運用到我們身心上頭的」,因此:「那麼,提起我們對本論的一個興趣、好樂」。5’15”

  為什麼把一個簡明的道理馬上能夠運用到我們的身心上頭,我們就能夠提起對本論的一個興趣和愛好呢?很顯然,管用嘛!實用,對不對?假如我去買一個想用的東西,拿回家之後......比如最簡單的一個東西吧!吹風機。打開之後,一開電門它不會吹,或者它吹的風是亂風,或者夾頭髮,那麼這種都是不能用的。如果給我們一個非常非常美的真理,馬上能用在身心上,然後能夠解決問題,啊!我們內心裡一定是很興奮的,覺得很期待!5’57”

  所以師父說:「了解了本論的殊勝,產生一個善法欲。」就是你有一個希求心。所謂的希求心,就像吃了一個好吃的,吃完了過一會兒之後你就覺得:「啊!回味起來那個味道真是美呀!下次還要再吃一次。」就是重複地再去、想得到的,對法的一種善法欲。然後師父解釋「善法欲」,說:「換句話說,一種強有力的欲望。本來這個欲望通於世間的,現在我們這個欲望......」注意喔!師父用了「強有力的希求善法的欲望」。6’38”

  那麼我們為什麼對這個善法產生了這樣強烈希求的願望呢?就是因為這麼簡明的道理聽清楚了,又馬上能夠用在身心上面——觀察自己的心。對周圍的環境用一個什麼樣的觀點呢?應該說,去評判也好、念恩也好,應該用什麼樣的正知見去看。一旦我們慢慢地去訓練這個的時候,我們就會在內心深處,生出一種至少是對周圍環境的諒解,有的時候也會發生對自我的諒解。或者比如說,現在你可能很累很累,你的心很想休息一下,那你是否能隨著我講的東西感覺到慢慢地有點恢復氣力,沒那麼累了?因為在聽法的時候,會讓特別特別疲憊的心得到一個休息和調整的感覺,這也是法能帶給我們的利益。7’48”

  所以,如果我們曾經在一個地方很好地調整自己,或者走投無路的時候從什麼地方得到了啟示,然後突然找到了希望,而這些在法上都可以得到,那麼我們就會有善法欲——師父在這裡邊說「強有力的善法欲」。8’10”

  「而這個善法欲」,師父下面提出了我最開始提的問題:真正修行上去的步驟是什麼?你們還記得這問題吧?「而這個善法欲,是策發我們精進必要的基礎」。所以善法欲的意思就是——你要很想學、你要很高興學。注意!這不是要求,而是你心裡就是這種滋味、就是這種感覺——很想學,學起來覺得開心、覺得沒有負擔。不但沒有負擔,還把每天工作中、生活中、人事上,或者你跟自己彆扭的那些心情、也說不明白的那種感覺,透過研討《廣論》,不知道為什麼就好像沒那麼沉重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還是那句話——我們就會帶一種歡喜心想要再去聞法。這種心就是精進的基礎,因為精進的定義就是「勇於善」,它在善上非常勇;「勇」還有一種非常歡喜的意思。9’14”

  注意喔!注意!不要走神!師父說:「有了這個,才能夠得到佛法真正的好處。」問大家一句:師父希望誰得到佛法真正的好處啊?就現在在聽聞的你,有想嗎?師父就是希望在聽聞的你——正在聽聞的我,得到佛法的好處。那麼這個好處,一定是聽了簡明的道理,把它用在身心上,然後產生善法欲,慢慢地獲得精進,這樣得到的。9’51”

  所以師父說,等到我們獲得了這個精進之後,其實就可以得到佛法的好處了。因為他有一個很歡喜地去行持法的基本心態,應該說很陽光、正面的心態,開啟了我們內心中很多的正能量,讓我們慢慢地擺脫負面作意、負面思惟、悲觀的理路。乃至平常習慣在一堆煩惱裡邊左纏右纏、上纏下纏,就是不肯出來!但是《廣論》一打開,師父的法音開始出現的時候,哎!突然攪煩惱那個續流就斷掉了,我們就開始專心在法上,這無疑是我們生命一個很大的期待和喜悅。所以希望大家能因為上這節課,自己感到歡喜呀!10’47”

  然後師父講到最後一段,說:有了一個這樣的正確概念,然後順著次第一步一步地學下去,到最後提綱挈領變成一個行持的準則。這是最後的結論嘛!講了這一段。11’01”

  所以,這一小段最重要的問題應該就是善法欲。但是善法欲是怎麼形成的?就是聽到了一個道理——正念之後,大家要在身心上去訓練。那麼請問:這一段師父對我們最深的期待是什麼?就是期待大家把簡明的道理聽了之後,要馬上在身心上去實踐;實踐了之後,才會知道佛法的美妙。也就是能不能用聽來的這個道理,來改變我們的身心世界?11’40”

  在這裡邊我作一個簡要的分析:把簡明的理路馬上運用到我們身心上頭的話,會產生什麼作用呢?比如第一點,如果我們身心上頭是苦的話,一定要有一個對付苦的辦法;這個對付苦的辦法,一定是從聽聞師父講的這個《廣論》中來,或者你從聽聞其他教典裡來的。那麼要觀察一下:這個苦到底有沒有因?是無端生起的,還是有因的?如果這個苦有因,這個因到底是不能改變的,還是可以被消除的?如果這個苦和它的苦因都是可以被改變和消除的,那我們現在所遇到的境遇呀,還有各種不理想的狀況都是可以改變的。光是知道這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其實我們就稍稍有一點沒那麼沉重了,不是嗎?12’39”

  所以佛法其實講的就是向內調伏、調伏身心,然後能帶來心靈的喜悅、擺脫心靈的重負。它就是在處處研究我們現行的煩惱——現在正在進行的這種煩惱,它的本質是什麼?它有沒有苦因,可以把苦因拿掉?那麼快樂雖然好像有的時候離我們很遙遠,但是有時候也垂手可得。而我們此處想要尋覓的快樂,到底是什麼等級的快樂?大家可以稍稍期待一下,那就是下一段。13’18”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0003講-菩提──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海明月0003講🍁菩提──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1A-3講手抄稿1冊 P4LL4 ~ P5-LL1全球廣論 II

講次 | 0003 (2018-04-09 ~ 2018-04-11)
標題 | 菩提──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音檔 | 1A 04:10 ~ 07:05
手抄頁/行 | 第1冊 P4LL4 ~ P5-LL1 ( 2016 南普陀版:第1冊 P4-LL7 ~ P5-LL3 )
手抄段落 | 所以現在我們用簡單的……叫作「道」,這麼簡單


🍃廣海明月0003講🍁菩提──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1A-3
:wan: 真如老師講授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繼續學習下一段。還是要注意策勵自己的發心,在聽聞的時候有一個大乘的意樂。因為這大乘的意樂其實就像一個方向一樣,它會把我們聽這一節課哪怕是幾分鐘所造作的這個業,都引領到無上菩提的方向。而引領到無上菩提的方向,就好比是一滴水的善,我們把它放進了大海,那麼這一滴水就永不乾涸。然後在聽完的時候,再把它回向無上菩提,所以就做了一個非常完美的聽聞——發心、正行和結行。

  好,那現在我們接著聽一段。00’46”
師父 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 寫:  所以現在我們用簡單的方法。《菩提道次第廣論》,那麼說些什麼呢?簡單地說一下。「菩提」,翻成功我們中文叫作「覺」,大家曉得——覺悟。是覺悟些什麼呀?平常我們說叫「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那麼這個我們也不必一個一個解釋,拿我們最現實的,也最具體的說明——我們目前大家追求的是什麼?快樂!昨天說過了,簡單地說是這樣;更深一層地,或者是仔細一點講的話,要想把痛苦解除、要想快樂得到。當你把痛苦徹底解除的時候,得到的快樂是圓滿的,不會有毛病的,這樣;應該說,不會有毛病的,但是並不圓滿。而不但這個快樂沒有毛病,而且圓滿的,這樣2’01”
那麼我們為什麼得不到呢?我們這麼努力去做,為什麼得不到呢?原因是說,我們雖然認真去做了,因為我們並沒有對我們所做的事情有正確的認識;沒有正確的認識,你雖然辛苦忙了半天,卻不一定有好結果。比如說我們生了病要去找醫生,你去找醫生,假定你對這個醫生有沒有本事、這個藥對不對你都不知道,隨便找一個蒙古大夫,隨便弄一點藥吃吃的話,病治不好;不但治不好,乃至於更加重你的病苦。同樣地,世間的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所以我們雖然要求這個好的目的,但是因為並不了解怎麼去做。2’58”
  今天師父就先講了一下《菩提道次第廣論》「菩提」這兩個字。請問大家:菩提翻成中文叫什麼呀?覺!談到「覺」,就有三方面,一個是什麼?自覺。還有什麼?覺他。然後第三個是覺行圓滿,在這裡面就沒有解釋了。但是師父是怎麼解釋啊?師父說:「拿我們最現實的,也最具體的說明——我們目前大家追求的是什麼?」大家追求的是什麼呀?「快樂!」所有人都要追求快樂,連小鳥、小昆蟲......什麼都是在追求快樂。那麼師父說:「更深一層地,或者仔細一點講,要想把痛苦除掉、要想快樂得到。」這個過程,除掉的痛苦是徹底解除、得到的快樂是圓滿的話,那是正確的。4’06”

  師父在這裡面就舉出了,注意喔!想一想上一段我們學的,怎麼樣用一個簡明的道理,馬上用到身心上頭,我們就提起了興趣、產生了善法欲呢?就是因為佛法攸關於我們的苦樂問題——這個覺悟啊!「覺悟」也是淨化和證達的意思,中文用兩個字表達就是覺悟。覺悟就是已經到達生命的一個圓滿的境地,這裡面指的是無上菩提。4’37”

  那無上菩提之路說起來是什麼呢?就是步步離苦、步步得樂的這一條路。如果我們知道:喔!佛法原來是一步一步讓我的身心擺脫痛苦、一步一步得到快樂的話,那不是人人都欣樂之、人人都嚮往嗎?所以,大家想一想,如果這樣的話,我們會不會有善法欲呢?我們聽來的這樣簡明的道理,可以用在身心上除苦引樂,然後每天步步積累、步步積累,這樣的生活誰不嚮往呢?所以師父在本論的開頭,希望我們把聽來的佛法用在身心上,去掉痛苦、得到平靜和歡樂,這就是我們對《廣論》產生的希求心。大家可以想一想是不是很踏實?是不是很接地氣?很現實、很現實!所以佛法的作用,也是非常非常實惠的。5’40”

  那麼既然這麼好,說有一種可以徹底地把痛苦都去掉,把所有的快樂都圓滿這樣一條無上菩提之路。對比一下我們的現狀吧!然後師父就說了:「我們為什麼得不到呢?」現在我們為什麼得不到呢?分析的原因就是:認真做了沒?認真了。那什麼原因呢?就是我們對所做的事情沒有正確的認識。提到這一點的話,可能就要產生廣泛的討論了。6’12”

  因為沒有正確的認識,所以忙了半天,都不一定有好結果。一般說教育小孩這件事,大家就都有經驗了。一個小孩子,比如他認為背書有什麼重要的呢?他認為玩比較重要,玩就像大人工作一般重要,為什麼要坐在學堂裡背書,犧牲掉那麼多珍貴的玩的時間呢?如果一個孩子,讓他盡興地玩,玩到十八歲的話,那整個青少年就什麼都學不到了。所以一定也要對坐在課堂裡讀書有個正確的認識,然後才能夠不辜負光陰。所以這個正確的認識,就有賴於家長和老師對我們這些所謂的小小頑童的慈愛和管束。6’57”

  那麼對於我們想要達成無上菩提的人來說,沒有一個這樣的老師引導我們,告訴我們正確的離苦得樂之道是什麼,甚至心裡正在進行的這個苦認不認識?還要進行下去嗎?離開痛苦的辦法在當下到底是什麼呢?如果沒有得到一個好醫生,生了病的話,可能還會病上加病。如果我們家裡附近有一個名醫,可能無形中就會成為你的一個依靠,有點病你就去問他:「怎麼回事啊?」然後這醫生態度又特別好,會特別慈悲告訴你,又給你開藥、又關注你。那你想想,他是不是人生路上的一個良伴,一個絕對不可或缺的真摯朋友?我覺得師父就是在用這樣一個非常非常親切的辦法,把一位非常非常偉大的人物、或者對我們生命的苦樂息息相關的人介紹給我們。那個人到底是誰呢?接著往下聽!7’59”
師父 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  那麼現在有這麼一個人,他是徹底完全覺悟了,告訴我們這個道理,所以這個叫作「覺」。覺悟什麼呢?任何一件事情對、錯,他完全了解了,這樣,那所謂這菩提就是覺的意思。那麼我們要想得到這個結果的話,不但聽到那個道理就算了,還要照著它去做,所以你照著它這個方法走上去的這個步驟,叫作「道」,這麼簡單。8’43”
  所以師父要給我們介紹的這個偉大人物,可能學過的同學早都知道,就是我們偉大的佛陀!師父用非常親切的引導,從我們身心的苦樂這點開始,發現我們都沒法讓自己一直永久處在快樂的狀態,甚至有了痛苦,擺脫掉的時間也很長,甚至有些痛苦就緊緊地撕咬著自己的身心,是沒法擺脫掉的,變成一生一世的牽纏和羈絆。那麼有沒有一個人,他的痛苦全部解除了、他的快樂全部都圓滿了?師父就在滿天的星辰之中,引導我們去看佛陀——這位非常耀眼、比星星更耀眼的導師!9’35”

  那麼說:他把生命所有的苦都解決、樂都得到了。然後師父說:他完成了三種——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任何一件事情的對和錯全部都了解了。師父就告訴我們說,在宇宙間、在天地間、在人世間,曾經有這樣一顆心,而且它現在也是存在的,這顆心是存在的。他心中有一個量,這個量,就是對所有的事情完全沒有顛倒的看法;他的見解一如繼往地清澈和準確、乃至精確,沒有一絲絲的錯謬。所以他去除苦因的方式是正確的,苦因被去掉了,所以苦果沒有;那麼得到快樂的因是正確的、是種下去了,繼而令它圓滿,所以他的快樂也圓滿了。這苦和樂的去除和得到,只是源於這顆非常非常有智慧的心,他對一切事情有正確的知見、有正確的看法,完全沒有顛倒。10’41”

  他告訴我們得到菩提的辦法,那這個辦法到底是什麼呢?就是「道」——菩提道,師父就解釋第二個字了。大家有沒有看到,師父把這個「道」字解釋得是何等地親切——就是佛陀告訴你一個方法,那個方法就是怎麼樣能夠得到全部的快樂呢?怎麼樣能夠幫我們生命所有的痛苦都去除掉呢?天底下有這樣的事情可以達到嗎?像我這樣每天煩煩惱惱,也沒有什麼心力,又很多事情在忙的人,真的有機會會晤到偉大的佛陀嗎?能夠知道這樣了不起、如此親切溫馨的「道」嗎?打開本論就是了!師父已經走到我們中間,在為我們講述了。所以這是一件多美好的事情!大家一定要好好地珍惜每天跟師父會晤的時間,也是跟佛陀、祖師們會晤的時間——就是在研討的時刻啊!謝謝!11’46”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 0004講-質正量圓,次第無誤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海明月 0004講🍁質正量圓,次第無誤
1A-4講手抄1冊P6-L1 ~ P8-LL7全球廣論 II

日期 2018/04/12-04/15
卷次/段落 1A第4段
手抄頁/行 2015:1冊 P6-L1 ~ P8-LL7(2016:1冊 P5-LL2 ~ P8-L8)
手抄段落:那麼下面的「次第」呢……這個首先說明一下。
音檔起訖 1A 07:05 ~ 12:16
:wan:

🍀廣海明月 0004講🍁質正量圓,次第無誤


真如老師講授
好,接下來請大家繼續向下聽。
  
師父 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那麼下面的「次第」呢?任何走這個路,一定有的次第,一定有的次第,比如說我們爬樓梯,一定是下面一階階上來,沒有一個事情是例外的。不要小看這個喔,不要小看它呀!實際上那個次第是非常重要的。平常我們做任何事情的時候,要注意的幾樣東西,平常我們說:質、量;質是講這個東西對不對,量是講這個夠不夠。隨便譬如我現在說前面一杯水,我要喝水,那麼不僅僅是它水對不對,當然不但對不對,還髒不髒,這個是就它的質純淨與否。單單這個質夠不夠?不夠!你說一滴水也是,一滴水喝了不能解決你的渴,還要什麼?量。所以質是要正,量是要足。除了這個對不對?還要一樣東西──次第。1’03”
  小事情我們往往不大注意,忽視掉了,實際上次第是非常重要。平常舉一個非常簡單的比喻,我們燒飯。我們大家曉得要米、要水,然後要火,把幾樣東西要洗。這個我們不能說反正要火、要水,大家混在一塊兒來,這個不按次第不行。你一定把那個米拿來先洗乾淨了,加了水,放下去燒。你不能說反正要水、要火,我先燒完了以後再洗,那個沒有用,那個沒有用。燒焦了,你怎麼可以?就算不燒焦,燒出來,髒的怎麼可以?譬如說燒菜──那是米的話,已經弄乾淨了──燒菜的話,你不能說那個菜田裡拔出來,我燒完了再洗,這個裡邊都是泥巴,然後乃至於有農藥,一吃下去,本來給你營養的,反而把你毒死。所以「次第」,所以現在我們說,我們要想達到這樣的一個目的,應該走這樣的路,這個路過程當中還有必然的這個次第。2’14”
  大家都有聽清喔?這一段師父是解釋了一下「次第」。次第,顧名思義就是先後的次第。談到次第,一定是先做什麼、再做什麼、再做什麼。那麼這個次第是不是固定的?還是可以相互移動的?然後師父講了前面的例子,比如講了燒飯等等,這個顯然是不能夠移動的,它的次第是絕對要固定的。就是先做什麼、後做什麼事,比如說先洗菜,然後煮菜、吃菜,這個是不能翻過來的。2’56”
  所以,師父在這裡邊提到了質量,質要正,量要足,然後這個次第絕對不是一件小事情,說大家不要忽略它!提到這一點,我想問大家:請問此處的次第,是對什麼事情的次第呢?是在談這個「道」的次第,對不對?那麼次第,師父用非常簡明的、我們每天生活中會遇到的事情來告訴我們:次第這件事,必須是先走下面的臺階,然後才能夠上上面的臺階。比如這本《廣論》,它用三主要道攝要,先是出離心,然後菩提心,然後空性。比如一個弟子想要尋覓真理的時候,先要尋覓善知識,善知識要有德相,這個弟子要具足弟子相,然後師生相應,才能夠生起道次第最初的上師相應的量,才能得到後面的量。這一切都是有完整清晰的次第,諸佛菩薩在千經萬論裡都在講這樣一個次第。4’13”
  那麼此時此刻,師父把這個「次第」、「次第」二字送到我們的耳畔,一定要注意到這是關於「無上菩提道」的次第,和平常怎麼燒飯啊……我們平常的那些,是有著深廣意義的不同。舉個簡單例子,如何建立教法呢?它的次第是什麼呢?所以師父就建立了僧團。那麼在建立僧團之前,師父就想要把《菩提道次第廣論》講給很多很多的居士聽。在這個過程中,經歷了很多起起伏伏、天南海北的這種──捧著這本書,想把這本道次第無上的法寶送給我們。可以想像他老人家經歷了多少艱辛地探索,找到現在這種解釋的方式,我們一聽就明白了,然後可以把心放進去,想要了解《菩提道次第廣論》到底在說什麼。師父的悲心和善巧,讓我們非常輕鬆地去了解什麼叫次第。5’26”
當然談到「次第」兩個字,現在我們寺院五大論班的法師,學習到了比如說《攝類學》的次第是什麼、《心類學》的次第,還有《釋量論》,乃至《現觀》、《中觀》、《俱舍》等等的次第,尤其是在成菩薩道的次第裡,學習到了初地到十地的功德。可是在此處,師父就用煮飯啊、一杯水呀、上樓梯呀這麼簡明的喻,讓我們趣入到對無上菩提的次第的探討和希求。6’02”
  所以在此很感恩師父,能用這樣非常平白的道理,讓我們知道次第這件事實際上是很大很大的!如果沒有前面的次第,那麼將沒有後面的次第;如果前面的次第沒好好努力的話,腳下的一步沒有,怎麼可能有以後的路呢?那麼此時此刻當下的你我在做什麼呢?我們就是在一起聽聞《菩提道次第廣論》,師父在解釋「次第」這兩個字。而這兩個字對我們生命的無上的意義是什麼呢?就是我們將了解如何徹底地離苦、如何究竟地得樂,它的次第是什麼。就如了解登一個樓梯、煮一個飯的次第一般的簡明的方式趣入,我們將要在我們的心中、在我們的生命中,開始對無上菩提之路的探索,這一定是一件很令人驚喜的事情。所以「次第」二字,終於落到我們的識田裡了!7’12”
  那麼這個次第,將在我們的生命中揭示出一重比一重的美好、一重比一重的欣喜。這個次第可能是經典裡面師父給我們講的次第,這個次第同時也是我們認識自心之後,在自心中所看到的次第。那麼這個次第一定是步步離苦、步步得樂,它是從眼下的迷惘、眼下的沉悶,慢慢地變清晰,看清腳下踩的是什麼?當下一步是什麼?當下一步的離苦得樂究竟是怎麼走法?所以還是回歸到佛法的實用性,它非常非常地貼緊我們的身心,它是腳踏實地的一條路,不是玄而又玄的空中樓閣,看著很好、說著很好聽可是不實用,不是這樣的!完全不是這樣的!8’11”
  師父指給我們的,就是這樣非常踏實、有次第可循的,而且非常真實的離苦得樂的一條路。所以非常希望大家能夠好好地珍惜每一次學習的機會,把它好好地努力下去,看一看這個次第到底在我們的生命中重要到什麼程度?尤其是──最初的次第是什麼呢?步步的次第又是什麼呢?如果這所有的次第都關係著我的苦樂,那麼真的是一件很令人新奇的事情。8’49”
  
師父 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那麼下面叫「廣」,「廣」是詳細地來說明這件事情,來說明這件事情。我這地方再特別說明一下,我完全都是用最通俗的名字來講。下面大家也許說,那平常我們這樣,好像聽那個書本上面,也許你有可能兩種反應,大家注意喔:一種,大家如果習慣於平常我們這種教學方式的話,也許覺得這個好像不夠書卷氣;還有一種,也許習慣了,聽完了這個很歡喜的話,就不再歡喜平常我們一般的正規狀態。那麼這兩點,我們都這地方要說明要改善的。9’39”
  第一種情況,他習慣了文謅謅的這種語言以後,驟然聽了以後覺得不大習慣,那這是難免的。但是我們要了解,你今天跑得來聽這個東西,你目的幹什麼?假定說你是學文的、學什麼的,那對!用不著到我們這個地方來,你可以到普通的文學院裡邊去,哪一個學校,研究佛教史、研究中國文學、然後研究西藏文學,寫出最好的文字來,根本用不著到這裡來!我們這裡主要的目的是,要了解了講修持,然後照著去修持的話,證得這個覺悟的、圓滿的果。所以真正的重點擺在這裡,你不要忘記掉了!所以在這個場合之下,為了適應我們的條件,這樣!那麼你慢慢地、慢慢地自然心裡面,就不會受以前習慣的影響。10’40”
  還有一種,也就是我們在這裡聽的倒滿歡喜,覺得:哎呀,這個講的道理,的的確確聽完了我馬上可以用上,很高興!於是不知不覺又會產生這種心理──在別的地方聽見這種照著次第去講的很多文字,你會排斥它,說:「唉,你看,那些講了個半天沒用!」這種心理也絕不可以!要曉得,它語言文字是絕不可少的,絕不可少的,做任何事情;修學佛法亦復如是,必定要透過這一個東西來說明,次第地深入我們才能夠懂得。只是我們目前狀態是因為條件所限,所以不能用得它深的地方去才這樣的,這個我們要了解,這個是要了解。所以,這兩種情況我就事先先說明避免,越到後來,我越是會用比較像學校裡念書這樣,用各式各樣的成語、文字來表達。這個首先說明一下。11’55”

  這兩小段,開始講到「廣」了,就是廣泛地討論這件事、詳細地討論這件事,師父說他儘量用通俗的方式來講。其實我讀過師父的幾篇日記,師父的日記跟《廣論》的講法簡直是完全地天壤之別。師父的日記有點像半古文那樣,非常地簡潔,有的時候八個字表達的意思,可能要想很久。不是用這種好像散文的方式表達、像跟我們聊家常一樣這樣親切地表達出來的。12’29”
  注意哦!在這裡邊師父點我們這種現行,就是「配不配我們胃口」的意思──你習慣說法師用什麼方式講給你呢?比如很多小孩也是,他之所以不願意聽爸爸媽媽的話,他覺得:「哎!我爸爸態度應該好點。」或者:「我媽媽應該說幾句、對我表達一些她很愛我呀,或者很心疼我這樣的觀點,我才能夠接受訓斥。」總之,我們在學習的時候,會有一些條件、有一些條條框框,覺得教我的人應該是這樣的、應該是那樣的等等這樣的習慣吧!13’11”
  而且師父在前面還講說:「一開始的時候你可能不習慣,後來你習慣了之後,又對另一種不習慣。」師父說這兩種都要改善。注意哦!接下去的時候,對於喜歡聽文謅謅的,師父就非常地犀利說:「就去文學院聽!」其實我也是比較喜歡文學的。但是師父用這樣的方式講的話,也會同時還有一種優美的旋律。那麼這種優美的旋律,它常常緊扣著我們的心,我們的心中出現什麼樣的一個非理作意,哎!師父馬上就在帶子裡講了。說:「你想要做什麼?你想要聽到優美的文字啊,還是想要聽到什麼呀?那你是去念文學院,還是來聽解決生死道理的?還是來聽佛法的呀?」就是發現目的、宗旨好像偏移了,不知不覺偏移了。哎!師父就輕輕點一下,好像是說:「哎!某人啊,你又在想什麼呀?」14’15”
  所以,在這裡邊再次地強調:我們這裡主要的目的要了解,了解了要講修持,講了修持之後要照著去修持,證得這個覺悟的圓滿的果。所以它真正的重點放在哪裡呢?放在我們要了解真理;了解了真理之後,要想法去行持;行持後才慢慢去證得那個結果。14’44”
  所以真理用什麼方式傳播的?那麼為什麼他會有這樣的選擇方式?他可能是根據廣大的漢地有情能夠應機的一個程度,不要講得太深。因為這樣一本《廣論》最初拿到手裡的時候──在十多年前我碰到,那個時候很多人都會害怕,說:「哇!這一本佛教撰著如此地厚、如此地專業,我們能學嗎?」其中廣論班同學還有一些沒上過學、不認識字,我還碰到過連名字都不會寫的!他也在廣論班裡,他就負責聽,連筆記也不會寫。這樣的同學都會對師父講的法生起這樣的好樂心,所以可以想像他傳遞的面是非常非常廣泛的,用這樣的文字。15’29”
  那麼也聽過很重視文字的我的一些朋友,他們會跟我說:「哎呀!這些例子太多了,好像講得有點散。」當時我們在討論,我說:「『散』是什麼意思啊?是偏離主題的意思嗎?」我們就探討這個問題。當時我說:「師父舉的每一個喻,其實你在你的內心上觀察一下,都可能發現一種現行。不透過這些喻,實際上我們很難把佛法在身心上找到落腳點。」所以師父在這裡邊,就是希望我們不要對這種講的方式起太多的負面作意,這樣的話會影響我們專注在法義上。一旦法義聽不清楚,我們將無法把法義在內心上找到落腳點。這些勸慰非常地親切、非常地關注,就像一個父親勸自己說:「啊!在修這個車的時候,你要注意怎麼樣去拿扳手啊!怎麼樣去上油啊!怎麼樣把車輪倒過來的時候不要砸到你自己的鼻子啊!」等等,所以它是非常親切實用的方法。16’36”
  在這裡再再地提醒我們說:為什麼來聽這節課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修行自己呀!修行自己什麼呢?就是要把痛苦的、不悅意的、纏繞身心的那些麻煩,透過聽聞佛法的緣故,能夠慢慢去解除種種繫縛,讓佛法成為生命清涼的一劑美藥,而且我們服著的時候覺得很愉悅、很歡喜。所有的喻、所有的理路,都只是為了指向這一點──也就是讓我們快樂,讓我們能夠清涼,讓我們不要活得那麼糾結。17’19”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0005講-凡夫能成佛是天大的好消息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海明月0005講🍁凡夫能成佛是天大的好消息
1A-5講手抄1冊P8-LL6 ~ P9-L1全球廣論 II

講次 | 0005 (2018-04-16 ~ 2018-04-18)
標題 | 凡夫能成佛是天大的好消息
音檔 | 1A 12:16 ~ 13:26
手抄頁/行 | 第1冊 P8-LL6 ~ P9-L1 ( 2016 南普陀版:第1冊 P8-LL7 ~ P8-LL1 )
手抄段落 | 那麼,所謂《廣論》的「論」……就是本論的我們要學的

🍃廣海明月0005講🍁凡夫能成佛是天大的好消息


:wan:
真如老師講授

法師們好,同學們好!很開心又到了我們一起研討《廣論》的時間。
  在研討之前,大家還是要端正一下自己的意樂——是為了求取無上菩提,我們開始研討《廣論》。為什麼要取證無上菩提呢?因為我們在輪迴的世界。輪迴的世界是被苦性所攝的,而我們要追求的無上菩提是被樂性所攝的。所有的心都有離苦得樂的趨向性,那麼你我也同樣在這個離苦得樂的趨向性中。所以為了能夠達到生命最究竟、最圓滿的無苦的境界,我們虔誠地、莊嚴地坐在這裡,莊重地坐在這裡,並且有一個大乘的發心——為了利益無窮無盡的有情,我們必須去希求佛果,所以要來聽聞。1’04”
  聽聞的時候,因為時間很短,所以請大家一定要專注!不知道你們回去有沒有自己看書一下呀,或者自己聽帶一下?如果自己看一下、琢磨一下,我們再來研討,可能你會覺得首先更熟練一點;另外,你看看自己學這一段的思路還有你的受用,和我們一起學了之後,有一些什麼樣的改變。1’34”
現在我們還是一起把這一段聽一下。注意聽!1’45”
  
師父 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
那麼所謂《廣論》的「論」,最後一個,平常我們就說,詳細地來討論,詳細地來討論這件事情。所以從這個題目上面,我們可以曉得說,我們現在學這個東西,就是怎麼樣從我們凡夫下腳第一步開始,一直走上去,走到圓滿成佛的這條路。而這條路的過程當中,不管就它內容的正確與否來說,就它應該完成的數量來說,以及走上去的次第來說,它都有一個完整詳細的說明,詳細的說明。我們從這個上面,有了一個正確的認識,你照著一步一步實踐的話,就可以達到最高圓滿的境界,最高圓滿的境界,這就是本論的我們要學的。2’53”
  好,先聽這一小段。聽了之後,我想提一個問題,大家想一想。師父說:「詳細地討論、詳細地討論這件事情。」請問是什麼事情呀?有人答嗎?能答出來嗎?什麼事情啊?詳細地討論什麼事情?不知道你們私下的答案是什麼呀?現在好想全部都聽一遍。有人答說是「菩提」嗎?對吧!菩提就是「覺」嘛,討論怎麼樣去成就無上菩提。3’42”
  所以注意哦!師父說這件事情要被詳細地討論,而且師父重複一下:「詳細地討論。」那麼這件事情就在師父的講說中進入了你我的生命。我們平常生活中會有這件事情、那件事情,比如說去上班了、洗衣服了,或者思考一些這樣、那樣的事情。但是,如何去求證無上菩提的這件事情,有沒有詳細地討論?比如說這一年的積蓄怎麼花費呀,每天去菜市場買什麼菜、煮哪一道菜,還有商量家人的一些事情啊、朋友的事情,我們都會很詳細地討論;但是有沒有人跟我們一起討論怎麼樣趣向無上菩提呢?4’41”
  那麼在此處,師父就提出了「詳細地討論這件事情」。這件事情是什麼事情呢?就是我們究竟地離苦得樂這件偉大的事情、微妙的事情、神奇的事情;又是常常被我們忽略的事情,沒有時間討論的事情。5’06”
  所以師父說:「從這個題目上面,我們可以知道說,我們現在學這個東西」,我們現在學!想一想,很多年前師父講到「我們現在學」!學什麼呢?「就是怎麼樣從我們凡夫下腳第一步開始,一直走上去,走到圓滿成佛的這條路。」注意哦!師父殷殷渴盼的內心,在這一句話已經說得非常非常明顯了。說:「我們現在開始學這個!」學什麼呀?凡夫從哪裡學呢?就是下腳的第一步,第一步!第一步是什麼呢?就是從什麼也不知道開始,說:「有無上菩提這回事嗎?有生死輪迴嗎?有解脫道嗎?」甚至說:「人在生死之間還需要一個善知識嗎?還需要對善知識修信嗎?」以前的你我什麼都不知道,但是師父並沒有嫌棄我們什麼都不知道,正因為我們什麼都不知道,所以師父說:「我們現在學。」就好像慈愛的爸爸、媽媽,拉著不會走路的小孩子的手在教他,反正連滾帶爬開始,然後站起來走,就是從下腳的第一步開始。6’38”
  師父的期待非常地美,就是一直走上去,走到圓滿成佛的這條路。看看!第一盤還沒講完,師父就已經提出了「圓滿成佛的這條路」。當這幾個字落入你我的耳根,融進了我們的內心的時候,這幾個字在我們生命中所產生的作用,是非常非常震撼的!因為我們居然知道了有成佛這件事!居然知道了有一個善知識,將在《廣論》裡和我們詳細地討論關於「我」怎麼樣成佛的事情。這個「我」,是坐在你的錄音機邊啊,還是手機旁、坐在什麼旁邊跟我們一起學《廣論》的,就是很多個「我」。居然有一個善知識跟我們討論「我」怎麼樣成佛這件事情!所以不管我知道得多少、我習氣多重啊、我沒有時間啊、我笨啊,甚至我身體不好呀,我把其他的事情做完我就沒有體力學......這都沒關係!因為就這麼短的時間,師父還是來為我們講這件事了,我們遇到他了!7’55”
  這條路的過程,注意!師父會非常非常在意它的「清淨」。舉個簡單例子,假如說瓷碗,你的傳承清不清淨?是不是最著名的那個瓷都製造出來的?他有講到一個傳承的清淨——內容一定要非常地正確,正確與否要討論。還有「數量」是怎麼樣的呢?所謂數量,如果說燒一個瓷器的話,就還是要講火候。像我們做餅也要講火候,火候一大就糊了、不能吃了;就算蒸馬鈴薯都要講火候,因為火候一過了之後可能就不好吃了,所以它的火候到什麼程度就應該轉換一下。還有走上去的「次第」,就是先幹什麼、再幹什麼、再幹什麼。有沒有發現是手把手地教啊?所以它都有一個完整詳細的說明。然後「詳細的說明」,師父又說了一遍:「詳細的說明。」8’54”
  「我們從這上面,有了一個正確的認識」,注意!因為有詳細的說明、有善知識為我們講,然後我們從這上面就得到了一個正確的認識。我不知道對這句話大家懷不懷疑自己?有很多人會認為:「即使老師講,我也得不到正確的認識。」但是師父會認為,我們從這個上面是可以得到正確的認識的哦!如果你第一次得不到、第二次得不到,就重複幾次嘛!重複地學習是可以得到的。9’27”
  我以前曾經問過仁波切說:「我覺得自己有點笨,怎麼樣能夠變得聰明一些呢?怎麼樣可以修成不忘陀羅尼,學什麼馬上都能記住?」後來仁波切就走到我旁邊,把經典在我頭上輕輕拍了三下,說:「給你不忘陀羅尼了!」然後說:「重複!重複!重複!」所以重複地學習,可能是我們領會一個我們並不熟悉的、很重要的智慧的辦法。所以不要小看我們的學習能力!我們的心一旦聽到了善知識的法音,內心裡生起了渴仰之心,然後將這樣的心慢慢去增廣的時候,誰知道你有一天會有一個怎樣的進步呢?10’16”
  所以不要一開始就覺得自己不行哦!因為其實你不行,你也沒有什麼證據呀!有什麼證據說自己就不會得到正確的認識呢?師父都這樣信心滿滿的,師父說:「有了一個正確的認識,你照著一步一步實踐的話,就可以達到最高圓滿的境界,最高圓滿的境界,這就是本論要我們學的。」幾句話哦,幾句話,把《菩提道次第廣論》一開始到最後達到的高度標示出來了。高度是什麼呢?就是你我生命最高、最圓滿的境界。那就是完全沒有一絲絲痛苦、沒有一絲絲迷惘的一個境界,生命裡所有的苦澀都消失了,所有的不知道也都消失了。因為佛陀有一個名字叫正遍知——什麼都知道,只要是心所對境、只要是存在的、只要是有的,他全都可以了解,而且可以最正確、最徹底、最詳盡地了解。我們透過修鍊,也可以讓我們的心達到那樣一個境界。11’26”
  注意哦!師父在此處指出了,我們是可以有那樣一條路的可能性的。他就是來到這個世界,告訴你我:我們雖是凡夫,但是有了正確的認識之後,我們是可以一步一步照著次第來,可以走上無上菩提之路。這是一個很大的喜訊吧!所以在我們給自己規定的這種進步空間和小小的視野裡邊,如果沒有善知識的指引,我們用怎樣的目力也無法看到無上菩提恢宏的方向。我們怎麼可能在心續裡有這樣一個志向,說我可以成就無上菩提呢?可是藉借著師父,注意哦!就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名字上,師父就在你我的心中放下了一個鴻鵠之志——我們要求取無上菩提!我們要有這樣的一個信心:凡夫從腳下的第一步下腳處開始,我們一步一步地走,是可以走上徹底地離苦得樂的那一天、那美好的高度。為什麼呢?因為師父牽著我們走,因為師父走在我們旁邊,因為他舉著燈陪著我們走,只要不放開手,就可以一直一直走,走到那個地方。13’00”
  所以,雖然在討論《菩提道次第廣論》的「論」字,是不是在討論我們的生命明天會怎樣?你希望你的生命明天是什麼樣子?我希望我的生命明天是什麼樣子?師父希望我們大家的生命明天是什麼樣子?如果沒有善知識來開啟我們的慧力,怎麼敢去期望完全沒有痛苦的生存?生存怎麼可能離開痛苦?離開痛苦豈會有幸福的感覺呢?所以藉借著善知識的指引,我們可以遙望一下——也許有一天,你我因為跟隨善知識步步前進,不停地精進的原因,會走到完全沒有痛苦的、大徹大悟的那個境界。所以這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吧!好好地歡喜一下哦!14’03”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 0006講-當下就有將來能做到的因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海明月 0006講🍁當下就有將來能做到的因
1A-6講手抄1冊P9-L2 ~ P9-LL4全球廣論 II

講次 | 0006 (2018-04-19 ~ 2018-04-22)
標題 | 振興西藏佛法的宗喀巴大師
音檔 | 1A 13:26 ~ 15:41
手抄頁/行 | 第1冊 P9-L2 ~ P9-LL4 ( 2016 南普陀版:第1冊 P9-L1 ~ P9-LL6 )
手抄段落 | 那麼這個作者是宗喀巴大師……佛法整個復興,整個復興。



:wan: 真如老師講授

  又到了學習《廣論》的時間了!00’03”
  我們的生命在一刻不停地向前,我們的心續也在刹那刹那的遷流之中,沒有停頓的時候。在這個遷流的、一直向前的續流之中,如果能夠達成越往前走越是快樂、離開的痛苦越多,那麼這個遷流無疑是值得我們欣喜的;但是如果越往前走越黑、苦澀越多,那麼就是令人滿懷憂慮的。所以,為了改變我們的現在,為了改變我們的明天,我們坐在這裡來觀察自己的心、來學習如何調整。用現在的努力,調整明天的生命狀況,其實就是我們要做的。所以,還是要有一個為利無窮無盡的有情,我們要希求佛果的發心。1’04”
  常常會想:為什麼一定要一個大乘的發心?因為有一個大乘的發心之後,才能取得佛果,到最後其實得到最圓滿狀態的還是自己。當我們發心去照顧所有所有的有情,有一天所有的美好就都會落到自己的心上,成熟在自己的身心上,這就是因果奇妙的道理。1’30”
  所以一會兒在聽師父的帶子的時候,大家要專注。不知道你是不是現在還是很忙,在很忙的時候,「啊!研討時間到了,趕快打開!」你的心是不是還馬不停蹄地緣在你剛才忙的那件事情上?注意哦!注意哦!現在上課了,上課了!要注意,上課了!要開始聽師父的帶子了,要把自己的心專注在聽聞上。因為每天只有這麼少的時間,所以一定要惜時如金——不是「時」,是惜分鐘如金、惜秒如金!所以在聽的時候,儘量不要走神!2’10”
  好!現在開始聽。2’13”
師父 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那麼這個作者是宗喀巴大師,作者是宗喀巴大師。這個地方,請翻開書本前面有一個彩色的照片,
塔爾寺宗喀巴大師法照
塔爾寺宗喀巴大師法照
130006pc.jpg (626.46 KiB) 已瀏覽 24198 次
彩色的照片,這張照片是非常莊嚴、非常莊嚴!
那麼我簡單地把宗喀巴大師的他的歷史啊介紹一下:他是青海人,青海西寧附近的人,西寧就是青海省的省會。他生在元朝——元順帝,順帝就是元朝最末一代皇帝——相當於西曆的一千三百五十七年,一千三百五十七年。他從小就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很小就出家,然後到十六歲就進西藏。因為這個青海一帶,在我們中國靠那個角,包括青海啊,然後西康啊,然後四川的一部分哪、西藏啊,那個都是藏族的區域,藏族的區域。他們信的都是佛教,而是屬於佛教當中的密教一支,密教一支。那麼在這一個藏語的佛法系統當中,它的教育的中心是在拉薩,在拉薩。所以這位宗喀巴大師在十六歲的時候,也受了他師長的影響,進拉薩去求學;以後一生就在西藏,而且把西藏的佛法整個復興,整個復興。4’26”
  好!剛才聽的時候有沒有專注啊?師父最先講的是什麼呀?一張照片是不是?我們這裡邊可能有學了《廣論》好多年的同學,回想起一開始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其實很多居士的反應是趕快翻、翻、翻,翻到《廣論》上的那張照片開始看,然後一邊看那張照片,會一邊聽師父為我們介紹宗喀巴大師。5’00”
  那尊宗大師的像就是在塔爾寺。我和鳳山寺的法師也去朝禮過,我們想去拍照,結果那邊佛殿裡是不許打閃光燈的。那個佛殿不是很大,其實裡邊不打閃光燈是拍不清楚的,那天還有點陰天。當時我們就在宗大師殿外面一直繞啊,然後在祈求。要是不打閃光燈,陽光也出不來,實際上我們拍不到宗大師的照片的,因為我們想拍正面,還想拍側面的。然後突然間我就發現,佛殿裡宗大師的臉突然全部都亮起來,整個佛像都亮起來了。我就很驚訝說:「哎!到底是怎麼回事?」一看,哇!一道陽光,完全地就從那個寺門——那個是很小的佛殿的門,直接全部滿滿地照耀在宗大師的這尊像上。好像宗大師就是張開手在那兒等我們說:「快拍照吧!快拍吧!趁著現在陽光很好。」那時候我們都特別高興,然後馬上就拍下來了,就是跟封面那張一樣的。6’09”
  「宗喀巴」其實不是宗大師的名字,是「宗喀」那個地方的大師,所以後來就都稱為宗喀巴大師。這裡邊,注意哦!師父介紹了宗大師是什麼朝代的人呀?你們自己回答哦!小的時候聰不聰明呢?幾歲的時候,由於聽他師父的話就進西藏了對吧?去拉薩求學。注意!有一句最重要的話就是——宗喀巴大師把西藏的佛法整個地復興。注意哦,整個地復興哦!就是佛教的綿延、佛教的繁榮,他一肩挑,整個地把佛教振興起來了。7’01”
  因為近幾年也會碰到比如說尼泊爾的佛教徒、美國的佛教徒、加拿大的佛教徒,還有緬甸的佛教徒。其實只要是佛教徒,大家在一個陌生地方相遇了,都會非常非常開心的。大家都關心著佛教的現狀,也關心著佛教的未來。其實我們知道佛陀的教育非常非常地珍貴,對於全人類來說,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一筆智慧、慈悲的財富。如果佛教能夠長久地振興下去、繁榮下去,那麼對每一個有情來說,真的是有著無限的利益。那麼宗喀巴大師,就是把西藏的佛教整個地振興起來,可以說如日中天。師父就要把聚光燈照在宗大師的身上,讓我們這些人穿越了時光,好像坐在宗大師的對面,去凝視著他——這位把整個西藏佛教振興起來的偉大高僧。8’08”
  其實在拉薩還有他的塑像,有一尊塑像非常非常像他本人,面容非常地親切和藹,有一種很溫和的氣質,很慈悲。可以說,凝視著這張照片的時候,我們也只能從宗大師的廣傳或者略傳之中,去體會宗大師是聰明到何種程度、勤奮到何種程度,對佛教又振興到何種程度。他的講說、辯論,還有著述,都達到了登峰造極的一個不可思議的成就。8’49”
  我很多次看到師父捧著《菩提道次第廣論》。師父走到哪裡都帶著《廣論》,師父每一次來給我上課的時候,也都帶著《廣論》。他從房間裡出來的時候總是捧著兩本書,一本是《菩提道次第廣論》,一本是《南山律》。注意!他是雙手捧著,捧在心口。一看到師父那樣莊嚴地走出來,就會覺得他捧著好像比他自己的生命更加珍貴的一個寶物,他要把這個寶物送給我們。我也曾經看過很多次,師父在祈求宗喀巴大師的時候痛哭流涕,一直說:「不要將經典當容易看啊!」還有一次,我看見師父在讀經典的時候,讀著、讀著就趴在桌上開始哭了!我是說,這本《菩提道次第廣論》,師父為了求到它的傳承,為了給我們講,可能流了好多好多的眼淚吧!翻譯它的法尊法師,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淚!還有將佛法傳承到今天的祖師、佛菩薩們,為了保留這個清淨的傳承,又流了多少眼淚!10’10”
  我也曾經去過宗大師在拉薩閉過關的那座山。他不是坐在一個大石頭上說法嗎?我有去看他坐的大石頭,其實是一個非常樸素的石頭。那座山幾乎沒有什麼樹,樹很少的,所以一看可以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都是那種圓圓的石頭,摸起來很光滑。當時是跟仁波切爬到那座山上,當時我非常懷疑我能不能爬上去,因為從小沒爬過山。但是上師在前面,我也在後面,結果好像很輕鬆就爬上去了。我們爬到一半的時候,從後面來了三個出家人。哇!他們身上背的東西,看起來像一輛小車,都是用行李背在上面的,人壓得快成九十度了。然後我就問仁波切說:「他們拿的是什麼?」仁波切說:「他們要去山上閉關,拿的應該是吃的一些東西。」然後我說:「背這麼重的東西能爬山嗎?」師父說:「那你看看吧,一會兒我們誰走得快?」11’14”
  結果過了一會兒之後,那三個出家人已經遠遠地走在前面。然後再一會兒看,他們就剩個影子。過一會兒看,他們已經在另一道山崗!看起來是滿神奇的,好像在飛一樣,很快就到另一座山了!就是在另一條遠方的山脈,看到有三個小身影,就是那出家人。11’32”
  然後到了宗大師閉關的那個關房,那個關房是很小的,據說是後人把它建起來的,很小、很小!那附近還有克主傑、賈曹傑尊者打坐的地方。據說宗大師剛去那座山上的時候還沒有泉水,後來是吉祥天母的坐騎用腳踏出來的。這是一個傳說,但是真的是那個地方出現泉水,然後我還去了那個泉!去到那個泉的時候,非常奇怪,前面的山上都沒有什麼樹、沒有什麼草,到了那個地方之後,突然發現:哇,草好綠啊!綠到什麼程度?好像玉一樣,軟軟的,好像是最漂亮的草。到這一區為什麼草這麼多呢?當時那個關房也有一個出家人,他就帶著我們走啊、走啊,就走到一個地方,他在上面搭了一個小屋子。然後他就把那個鐵蓋子打開,是側面的,它上面是封著的,就像一個門一樣。他把那扇門打開,哇!哪得清如許的那個泉啊,太清澈了!然後他就拿著一個水瓢,盛滿了送給我說:「哎呀!這是加持啊,你快喝了吧!」那山裡的泉水是很冷很冷的,我平常是不能喝冷水的,因為害怕胃疼。那天就不管了,這是加持,就開始拿那一瓢水先喝了,然後又擦頭上祈求加持!聽說很多人喝了那個泉水胃病就好了,很神奇的!而且我留心了一下,那個泉水裡還有長出幾朵小花,是黃色的,非常地美!13’09”
  離開那個泉,在宗大師的關房旁徘徊了許久,捨不得離開。後來找一塊草地靜靜地坐下來的時候,其實那個地方還是有很高的大樹,然後你看一看遠山,看一看天上的流雲,那些煩煩惱惱的事都飄走了,心裡有一種恭敬和虔誠地想念宗大師的感覺。想著他把這麼美的菩提道次第留給了我們,想著他為了無窮無盡的有情,在那一生的示現中,居然振興了佛教,給六百年後的我們帶來了這麼多的欣喜、這麼多的感動,所以是很難忘、很難忘的人!13’59”
  如果不是師父拉著我們,讓我們凝視到宗喀巴大師,實際上你我又怎麼會知道世上曾經有一位這麼偉大的高僧?又怎麼會成年累月地學他親筆寫的著作,教我們如何去成佛的?這些事情真的都是非常新奇的,居然就成熟在你我的生命中了。所以還是好好地隨喜、好好地開心吧!不管你有多少不開心的事情,有多少求不得的那些心事,但是我們值遇了師父、值遇了這麼好的教法,這應該是生命中最值得慶祝、最燦爛的事情,所以還是請你微笑吧!14’47”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0007講-藏王迎娶文成公主、創造藏文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海明月0007講🍁藏王迎娶文成公主、創造藏文
1A-7講手抄1冊 P9-LL3 ~ P10-LL2全球廣論 II

講次 | 0007 (2018-04-23 ~ 2018-04-25)
標題 | 藏王迎娶文成公主、創造藏文
音檔 | 1A 15:41 ~ 18:26
手抄頁/行 | 第1冊 P9-LL3 ~ P10-LL2 ( 2016 南普陀版:第1冊 P9-LL5 ~ P10-LL5 )
手抄段落 | 那麼在這裡,我也不妨……這個我們順便一提。

🍃廣海明月0007講🍁藏王迎娶文成公主、創造藏文


:wan: 真如老師講授

  前一節課師父就幫我們介紹宗喀巴大師。那麼接下來,師父會簡略地介紹一下藏傳一系的佛法。所以在上課的時候,請大家把心慢慢地靜下來,讓那些喧雜的思路,還有那些忙亂的節奏感慢慢地平靜下來,讓我們專注地聽師父的帶子。因為在下面的這個帶子中,師父會給我們介紹幾位偉大的人物,他們為佛教的發展做出了豐功偉績,所以非常非常值得我們感恩和銘記。那麼下面我們就開始聽第一小段。1’02”
師父 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  那麼在這裡,我也不妨把這個藏傳一系的佛法,簡單地介紹一下。因為這個在我們國內平常是少傳聞,所以我簡單地說明一下。那個西藏的佛法開始的時候,是松贊岡布王,那個人相當於我們唐朝初年,唐朝初年。唐以前是南北朝,南北朝下面是隋、唐,這樣。那麼那個松贊岡布王就是隋、唐那個時候的人,他也是西藏人當中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那麼,那個時候我們中國也碰見我們所謂唐初,那是中國最盛的時候——唐太宗。所以中國歷史上,不管西藏,有這麼一段佳話:唐太宗的公主文成公主,就嫁給那個松贊岡布王,那個時候進去的時候,帶了很多佛經進去。那個松贊岡布王不但娶了唐朝的公主,另外他也娶了一個尼泊爾的夫人。那麼同樣地,那個時候尼泊爾也是佛教的國家,所以從這兩個地方傳進去了大量的佛法。2’42”
  好,大家有仔細地聽吧?這個段落我把它分得很短,有點擔心長了之後大家走神。師父說:「簡單地介紹一下,因為這個在我們國內平常很少傳聞。」就是藏傳一系的佛法,我們是很少知道的。我們可以想一想,在很多年前,師父開始不管走到哪裡都帶著《菩提道次第廣論》,他自己學習,然後又開始給大家講《廣論》,開始講了很多次,講到後來都剩下師父一個人。所以到底如何把《菩提道次第廣論》這樣一本精彩的佛教論著介紹給我們這些漢人,實際上是很有難度的。雖然很多年前尊法師就已經把它翻譯過來了,所以我們是用漢語學的,但是剛開始看到《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時候,大家可能覺得這是一部深奧的佛教撰著,可能要花下血本的時間才能夠學懂,通常都怖畏它的深度和學習時間的長度,所以大家都學著學著就沒有心力了。4’01”
  可以想一想,師父在那樣的一種狀態下——大家都不知道宗大師的名字,也不了解《菩提道次第廣論》,在這種狀態下他一個人,一次又一次地講、一次又一次地講,經歷了多少失敗。在面對我們無知的曠野,他沒有任何的怖畏心,一直這樣單槍匹馬地穿越我們這片無知的黑暗。所以看到這「很少傳聞」的時候,我心裡還是有一點酸楚,又非常地感恩,又非常地酸楚,覺得師父真的是很不容易,才把《菩提道次第廣論》送到你我的面前,送到我們的心中。4’51”
  那麼現在師父要介紹的,實際上是一幅恢宏的歷史畫卷。這幅歷史畫卷可能是沉重的,但這裡邊也有非常非常絢麗的色彩。這裡邊就提到了唐朝的松贊岡布王,然後提到了我們都非常非常熟悉的文成公主。我去拉薩大昭寺禮拜的時候,有看到文成公主帶到西藏的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的等身像,現在是在大昭寺,原來聽說是在小昭寺,又更早聽說好像是供奉在「烏仗那」這麼一個地方。5’33”
  文成公主帶到西藏的釋迦佛十二歲的等身像,大家都知道,宗大師對他獻過五佛冠,把他變成了報身佛的裝飾。據說往昔他也是帶著佛冠的,是遵循往昔的傳統而做的。那供上佛冠的主要目的是什麼呢?符合報身的裝飾這樣的一個緣起,是希望直至輪迴的盡頭之間,眾生的福田能夠永遠堅固地存在,宗大師是為了這樣一個緣起而供的。6’14”
  那尊佛像是人們每天大排長龍,都去貼金、去禮拜,然後去供養、去祈求。那次我們去禮拜的時候,有幸跟隨著仁波切,排在朝聖隊伍的最前面,因為仁波切,所以大昭寺的法師特別把佛龕的門打開。那一刻,彷彿時光靜止,看著仁波切——他平常非常地威嚴,當然也非常地慈愛,居然如赤子般捧著哈達走到釋迦佛像前,他輕輕地把頭俯在釋迦佛的膝前,深深祈禱的身影,今天想來,歷歷在目,讓我的心靈震顫!所以當時我也學著仁波切,把頭靠在釋迦佛的膝上祈求。那一刻彷彿萬籟俱寂,好像一個流浪的孩兒,靠在慈父的膝上。只有佛陀萬古的慈悲,充滿我的心,充滿著宇宙。雖然時間不長,但卻在記憶中永恆!7’38”
  現在想起來,還是非常感動的。
  另外在拉薩也有看過松贊岡布王還有文成公主的塑像。可能去朝禮的人都會想要看一看文成公主的塑像,塑得像度母一樣,非常非常地莊嚴!在很多很多西藏人的心中,文成公主像佛菩薩一樣,因為她把大量的佛法帶給了西藏。所以漢傳佛教,由我們美麗慈悲的唐朝公主帶到了藏地,有沒有覺得這是非常美好的佛教史上的佳話!8’18”
  佛教的傳承源遠流長,它能夠綿延到我們現在這個時代,還能聽到從那麼古老傳到現代的這個佛法傳承,很珍貴、也很稀有吧!所以你我共聚此時,聆聽這珍奇的時光,真的是非常地難能可貴!
  請大家繼續聽。8’43”
師父 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那麼,這個松贊岡布王不但振興了佛法,這個西藏的文字也是那個松贊岡布王時候建立起來的,他特別派一個大臣,到別的地方去,然後學好了帶回來。最後呢,學的是印度,把印度那個母語,經過了他自己的認識以後,適應西藏,造了那個藏文。所以這個藏文雖然跟梵文是不一樣,但是脫胎於梵文,脫胎於梵文。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它翻譯過去,它有種種的方便。譬如說,拿我們現在的語言來說,你這英文翻成功中文,跟英文翻成德文、法文不太一樣,他們西方語言轉變一下容易,因為他們語言相似,語言相似,就是這個道理,這個我們順便一提。9’46”
  在這一小段裡,我再提一個問題:松贊岡布王不但振興了佛法,而且西藏的文字是什麼時候建立的?也是那時候建立。那時候有一個大臣叫吞彌桑布札,對吧?非常有名的大臣,他創立了西藏的文字。現在《菩提道次第廣論》被翻譯成很多國的文字,我在很多年前就看過英文的、蒙文的、韓文的、日文的......很多國的文字都有《菩提道次第廣論》,所以它傳播得是滿廣泛的。10’28”
  在提到文字的部分,師父都很珍惜字紙,字紙是不亂丟的。為什麼呢?出於對文字的敬重。因為文字的來源也是非常地源遠流長,也是很不容易的傳承。所以對於字紙,不是隨便寫完了就把它放在那兒,尤其是佛法字紙,都要非常非常恭敬地、好好地放在盒子裡,供在什麼地方。那麼對經典,就要更加好好地恭敬受持!10’56”
  這裡邊談到藏文,大家都知道鳳山寺很多法師在學習藏文。很多年前,應該是二十多年前了吧!師父就請鳳山寺的法師們開始學習藏文。經過了二十多年的基礎,才有今天的譯經事業,才能翻譯《四家合註》。但是師父在讓我們學習藏文的時候,對於漢語的古文也非常非常地重視。師父認為用漢語來傳播佛法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們寺院的僧人也一定要把漢語學好,而且這是母語,要非常非常地熟練。所以這麼多年過去了,很感恩師父對於建立教法這樣的一個遠見。二十年前學了藏文到現在,我們寺院的很多法師啊,比如說他們可以看藏文的《金鬘論》、看藏文的原典......很多註釋都可以看藏文的原典。這個在二十年前,到鳳山寺出家的法師是不能想像的;但是二十年之後的鳳山寺,走進一班你就看到大家都捧著藏文書看,幾乎是很普遍的一件事情。12’06”
  所以,熟悉一個語言、沿著這個語言理解佛法,這樣的深度和精確度,實際上是一件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我們寺院的很多法師也都非常非常地努力,希望藉借著自己的努力,能把宗大師的教法更廣泛、更深刻地用漢文自利利他吧,傳遞給很多很多對宗大師教法很有信心的,乃至世界各地用各種語系的人們。因為現在僧團裡有法師用英文講法,然後現在應該也有法文、有韓文,可能以後還有很多的不同的語言。所以說很高興有這麼多的語言形式,讓擁有各種語言形式的人們都能夠接觸到佛法,都能夠去學習如何離苦、如何得樂。所以也感謝佛陀的恩德,感謝先輩祖師他們深深的恩德!13’10”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 0008講-靜命蓮師入藏、朗達瑪滅法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海明月 0008講🍁靜命蓮師入藏、朗達瑪滅法
講次 | 0008 (2018-04-26 ~ 2018-04-29)
標題 | 靜命蓮師入藏、朗達瑪滅法
音檔 | 1A 18:26 ~ 22:42
手抄頁/行 | 第1冊 P10-LL1 ~ P12-LL5 ( 2016 南普陀版:第1冊 P10-LL4 ~ P12-L9 )
手抄段落 | 那麼除了文字以外……情況我們可以想見。

🍀廣海明月 0008講🍁靜命蓮師入藏、朗達瑪滅法


:wan: 真如老師講授

  好,那我們再聽下一段。
師父 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  那麼除了文字以外,制定法律,最主要地佛法那個時候奠了基。之後有一個皇帝叫持松德貞,或叫赤松德貞,這個也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皇帝、藏王。那麼他又大大地振興佛法,從印度請了一位大成就者,大成就者所謂靜命大論師,到西藏去弘法,所以西藏的正式有三寶所謂僧伽等等,從那位大師開始的。不過當時西藏的地方上面有一種土著的教,叫作苯教,我們有的時候稱它為黑苯教,那個勢力很強,那是民間的鬼神這些。所以不但民間反對勢力很強,而且黑苯教裡那個鬼神,那個東西還是很有力量的。其實我們現在世間也是一樣,你看什麼十八王公啊或者什麼,那種鬼神是有他的力量。那黑苯教裡邊,他們還有他們的什麼咒術啊,各式各樣的這種怪招,所以這個佛法剛進去的時候遭到了種種魔難。 [01′39″]

  那麼這個靜命大師,這是一位了不起的成就者,就說:「像這種魔難,我沒有力量克服它,現在印度有一位佛教的大成就者——蓮花生大士,如果請到他的話,那一定沒有問題。」那麼這個藏王就努力去請。這也是因緣成熟,那個時候那位大師也正好從印度向東方走,那麼正好到尼泊爾,於是藏王派去的使者遇上,就把他請進去。請進去了以後,這個蓮花生大士是顯密圓融的成就者,他有種種的殊勝的方法,所以把那些各式各樣作祟的妖魔鬼怪一一降服,大弘教法,這樣,大弘教法! [02′39″]
  在這裡邊提到了兩位偉大的高僧,一位就是赤松德贊那個時候迎請的靜命大論師——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有三寶、開始有僧伽;後來,靜命論師說還是要請蓮花生大士——蓮花生大士現在我們知道的人就多了,可能二十多年前知道的人也不多。所以這兩位大師都被迎請到了西藏。 [03′13″]
  在這裡邊,師父還順便介紹了一下苯教。像以前我也跟師父說我要去哪兒學習呀、去藏地學習呀、學經典啊,那時候師父就非常非常殷重地叮嚀說:「去那麼遠的地方學習的話,一定要跟隨一個善知識!因為如果你不跟隨善知識、你自己亂闖的話,實際上到了那裡之後,你可能都分不清楚佛教和苯教的出家人,就外表的僧服都看不出來,你可能都學了苯教還不知道。」所以師父那個時候就特別特別強烈地建議說去求法一定要依止善知識,跟隨善知識的指導,不要自己亂闖,因為我們並沒有擇法眼,也不知道當地的狀況是什麼,語言也有隔閡,什麼都是不熟的。所以當時師父還特別特別囑咐說:「一定要跟隨善知識,這樣的話我們才能夠參訪到真正的善知識,才能夠從善知識那裡得到擇法慧,然後去選擇一條真正的求法的路,真正地能夠聽聞到清淨正法的路,而不辜負了大好的光陰。」 [04′37″]
  所以在這裡邊提到了這兩位大師,首先把三寶帶到了藏地,接著降魔呀、做了各種降伏的事業,那就是蓮花生大士。大家再接著聽: [04′49″]
師父 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不過因為剛開始初初建立,雖然剛開始是建立了,等到蓮花生大士走了不久,它那個基礎沒有穩固,所以很快地又衰下來了,衰下來了。再加上過了一百多年以後,就發生了一個很不幸的事情。就是那個赤松德貞又傳了幾代以後,我一下子記不住幾代,它那個一個皇帝叫朗達瑪,他反對佛法,反對佛法,所以皇家聽了那個黑苯教的影響,整個把佛法摧毀,整個摧毀。 [05′35″]
那個時候相當於我們的唐朝唐武宗,我們中國歷史上面也曾經所謂「三武一宗之難」,那幾個皇帝都是反對佛法的,以皇家的命令把廟拆掉,叫和尚還俗。那個時候朗達瑪也是這個樣,所以把它徹底地摧毀掉,摧毀掉了以後,後來那簡直是一蹶不振。在我們中國來說的話,因為已經很普遍了,所以這個三武雖然摧了以後,還可以恢復一點,西藏簡直是恢復以後就不成樣子。那麼就這樣經過了一百多年的時候,那個教法是非常地亂、非常地亂,平常的時候大家都是憑個人的想像,憑個人的想像,所以這個凌亂的情況我們可以想見。 [06′32″]
  不知道剛才大家有沒有認真聽哦?在靜命大師和蓮花生大士之後,發生了非常不幸的事情,就是朗達瑪破壞佛法,他破壞佛法的深度是很深的,狀況是很慘的。當時藏區只剩下三位比丘,有出家人想要求受比丘戒,但是因為至少必須有五位比丘才能傳比丘戒,所以就從漢地請來兩位比丘,再加上原本的三位比丘,一起為藏區的出家人傳授了比丘戒。所以到現在為止,藏系出家人的僧服上有一塊藍布,那塊藍布就是為了紀念和感恩漢族的出家人把比丘戒傳給了他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留心,他們的袈裟上有一塊藍布?可見佛法的弘傳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 [07′36″]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0009講-阿底峽尊者捨壽入藏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海明月0009講🍁阿底峽尊者捨壽入藏|【全廣II】光明版4K|真如老師|2018-04-30 ~ 05-02|全球廣論第二輪

講次 | 0009 (2018-04-30 ~ 2018-05-02)
標題 | 阿底峽尊者捨壽入藏
音檔 | 1A 22:42 ~ 25:49
手抄頁/行 | 第1冊 P12-LL4 ~ P14-L1 ( 2016 南普陀版:第1冊 P12-LL7 ~ P13-LL1 )
手抄段落 | 那時候到朗達瑪再傳……是我們以前都不知道的。

🍃廣海明月0009講🍁阿底峽尊者捨壽入藏


:wan: 真如老師講授
師父 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  那時候到朗達瑪再傳的下面,另外有一個藏王,朗達瑪下面那個西藏的政治,這個政治方面發生過一個政變,那我們不去談它。所以那個皇室也就分了幾支,其中有一支靠西邊的,一個國王信佛,那麼一方面是信佛,一方面想到他祖先在佛法上的這種擁護、輝煌,所以他心裡面非常痛心,他就發心到西藏去再去求法。 [0′34″]
  結果他們祖孫兩代聚全國的精華,花了很長的一段時候,到印度去請了印度的大成就者──阿底峽尊者。阿底峽尊者是印度當年的一個最高成就者,關於阿底峽尊者的內容,我們講到本論的傳承、師承的時候,它有一個說明,所以我這裡不詳細講。阿底峽尊者到了西藏以後,把佛法振興起來,從阿底峽尊者振興以後的西藏的佛法,叫作新教,在這個之前叫作舊教。譬如我們現在聽見我們這裡國內也有,藏密,所謂寧瑪,就叫舊教,其他的就是白教啊,然後花教、黃教這是新教。新教就是阿底峽尊者以後,經過革新以後的新興的這種,當然佛法的中心沒變,不過它的作法是比較改善了。 [1′43″]
  經過了阿底峽尊者這樣一個努力以後,它就復興。復興了以後,但是畢竟前面那個基礎並不穩固,所以阿底峽尊者復興了以後,慢慢、慢慢、慢慢地,又慢慢、慢慢地過了一些時候,又開始有一點衰頹現象,有一點衰頹現象。後來呢又經過宗喀巴大師又起來,宗喀巴大師距離阿底峽尊者是三百多年,不到四百年,阿底峽尊者相當於我們宋朝初年,宋初,那麼這個宗喀巴大師是元朝末年。經過了宗喀巴大師這樣地一次徹底地改革以後,所以西藏的佛教如日中天,到今天已經有六百多年了,已經有六百多年了。宗喀巴大師改革以前,已經是很衰;一下達到那個頂峰,而且能夠維持這個局面,經過很長一段時候,現在也慢慢地、慢慢地向下。雖然向下,但是它還保持著非常完整的內容在,非常完整的內容在。這一點是我們以前都不知道的。
[3′07″]
  接著就講到了阿底峽尊者。如果有看《阿底峽尊者傳》的話,就知道有這樣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智光王,他因為要去請阿底峽尊者,被鄰國的國王關起來了。因為他準備了很多金子想要去請阿底峽尊者,那個關他的王就說:「你們要拿出跟這個王身高等量的黃金,我才能把你們這個王放回去!」所以他的侄子菩提光王,就去籌黃金,結果籌到了只差一個頭這樣多的黃金。當時智光王、菩提光王他們見面之後,智光王就跟他說:「你還是把這些黃金拿去印度請阿底峽尊者,請大善知識來振興佛法吧!我這樣一條命,你把我從監獄裡帶回去,又對佛法能有多大的幫忙呢?」他是捨命請求善知識來西藏弘揚佛法,所以他的恩德對我們是非常非常深的!04:16

  在《阿底峽尊者傳》中說,也是經歷了很多挫折,阿底峽尊者最後是捨壽二十年來到了西藏。阿底峽尊者來到了西藏之後,就遇到了他的心子──種敦巴尊者,這又是一段師生的千古佳話。阿底峽尊者來到西藏之後,聽說聶塘有很多花,尊者很喜歡聶塘草原上的野花;還有印度有很多很多大象,西藏卻一隻大象也沒有,所以阿底峽尊者應該是思念故鄉吧!非常想念大象的叫聲,於是弟子們發明了一種長號的吹法,聽起來非常像大象的叫聲,來供養尊者。據說阿底峽尊者每次聽了都很歡喜。05:08

  他住在聶塘寺,為了把佛法傳到這樣的地方,捨壽了二十載。他在印度的時候,身上掛了一百零八座寺院的鑰匙,所以真的是印度佛教的頂嚴,這樣的一位頂嚴要請到西藏,大家可以想像是多麼困難的事情!當初我們玄奘大師去印度,後來回來的時候,不是也有國王因為搶玄奘大師差點刀兵相見嗎?搶高僧!所以迎請高僧是非常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但是他們居然完成了這樣一個偉大的壯舉。05:47

  以前去朝禮聶塘寺──阿底峽尊者曾經駐錫過的寺院,因為那天去得早了,寺院還沒開門,天還有點黑黑的。當時有一些人在寺院門口,好像在烤馬鈴薯,我們一行人就在外面等著,在想什麼時候能開大門,因為我們接下來還要坐飛機。後來想一想,看來等不到開門了,我就把一串水晶念珠從大門上扔進去了,想說:「啊!供養阿底峽尊者曾經駐錫過的寺院,供養阿底峽尊者。」06:23

  聽說阿底峽尊者不是有一尊度母嗎?有什麼事情,阿底峽尊者都趕快去祈求那尊度母。我把念珠從那個大門上扔進去,然後在門口祈求,因為那個寺院應該是出家人都沒有起來,太早了。然後我就在門口想著要不要走,結果旁邊烤馬鈴薯、烤土豆的那一群人,覺得可能我是從很遠的地方來的,沒有見到可能有點傷感。然後他們就起來一起去敲那個寺院的大門,大概四、五個人一起去敲,說藏文,說:「開門啊!師父!」我想應該是:「開門啊!師父!」大家就一起喊。07:00

  結果喊了一會兒,把裡面的出家人喊出來了,他說:「什麼事情?」我說:「我想拜見那尊度母。」然後那個出家人說:「好吧!那你就跟我來吧!」其實都沒有燈,他當時是拿了一盞很小的油燈在前面引領著我們,進入那殿堂也全都是黑的。他說:「你是不是就想要看阿底峽尊者帶到西藏的那尊度母像?」然後帶著我。因為周圍都黑的,什麼也看不到,走、走、走,知道是走進殿堂了。然後拿那個小油燈一照,哇!就是那尊度母!它是一尊很小尊的度母像,可能是很多年、很多年了,但是那個寺院還是把它珍藏得非常非常好的。07:45
n.jpg
n.jpg (36.38 KiB) 已瀏覽 24151 次
  然後我就在那尊度母像面前跪下來祈求,他就拿著一盞小燈讓我看那尊度母像,很小尊的!那是阿底峽尊者從印度帶到西藏的,所以看了還是非常非常感動!那個出家人也沒講話,就拿著那盞燈在旁邊照著,等著我們禮拜、祈求。然後等著這所有的祈求完成之後,他又把我們送回去。那個出家人,其實都沒有看清楚他長什麼樣,然後我們就離開了聶塘寺。在離開的時候天還沒有亮,我回頭想看清他的模樣,但是還是沒有看清,後來就趕飛機了。 08:20

  可能現在我們聽起來,啊!印度的大成就者來到了西藏這件事,好像像傳說那樣、像一個故事那樣。但是你去過他駐錫過的寺院,你就知道他真的來過!那裡邊還有他隨身帶的佛像,他每天祈求的度母像還留在那裡。所以那個時候就會覺得:啊!滿天滿地都洋溢著阿底峽尊者對我們的慈悲,把這個傳承從那個時候傳到現在、到你我面前,這個《菩提道次第廣論》,都有阿底峽尊者的傳承。他為了傳這個傳承,捨壽二十載,我覺得我們所有的人都不應該忘記這樣一位大善知識。注意喔!他離開他的家鄉,語言不通、飲食不適應,又想看花,又想念大象的叫聲──在西藏是完全聽不到喲!氣候可能也是非常不適應吧!所以他是在怎樣艱難的狀態下把佛法傳承下來,用怎樣的勇氣和毅力、用自己的生命把這個傳承傳下來!09:33

  所以祈願所有的大善知識能夠長久住世!也祈願我們所有這些能夠聽到傳承教法的人,能把這樣珍貴的傳承好好地珍惜在自己的心上,好好地受持!因為這就是對前輩祖師們的一種報答、一種感恩。你們覺得呢?09:58

卓瑪拉康度母寺中阿底峽尊者自印度攜來之綠度母像、白法螺及不離塔(第2張)
IMG_4477度母寺綠度母像及白法螺.JPG
IMG_4477度母寺綠度母像及白法螺.JPG (569.02 KiB) 已瀏覽 24151 次
151ceb27e25fe3.jpg
151ceb27e25fe3.jpg (127.6 KiB) 已瀏覽 24151 次
Edit註解: 相關資料:阿底峽尊者的能言度母像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 0010講-效學太虛大師,將教法一肩擔承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海明月 0010講🍁效學太虛大師,將教法一肩擔承

講次 | 0010 (2018-05-03 ~ 2018-05-06)
標題 | 效學太虛大師,將教法一肩擔承
音檔 | 1A 25:49 ~ 27:23
手抄頁/行 | 第1冊 P14-L2 ~ P14-LL4 ( 2016 南普陀版:第1冊 P14-L1 ~ P14-LL6 )
手抄段落 | 那麼幸好民國初年有幾位……那麼佛法也是如此。

🍀廣海明月 0010講🍁效學太虛大師,將教法一肩擔承


:wan: 真如老師講授

  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我們一起研討《廣論》的時候!00:07

  其實每次在上課之前,最好提前有幾分鐘時間讓自己的心寧靜一下,或者認真地策發一下自己的大乘意樂。因為我們平常可能忙的事情比較多,突然開始聽講的話,不知道注意力一下子能不能全部專注上來?如果只要師父的聲音一出現,我們的注意力全部都能夠集中上來,這還可以;但是如果無法集中的話,那麼就要提前準備。這個準備的事情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為一旦準備好自己的恭敬心、虔誠的信心,對法現起了種種勝解作意,那麼我們這簡單的十多分鐘的課,或者一小時的課,它可能會影響我們,成為我無限生命的一個力量。01:09

  那麼為什麼沒有準備、很浮浮泛泛地去上一節課,和經過精心準備的心境、認真地發心,這樣非常殷重地上一節課,對我們生命的影響是天壤之別的?因為我們平常的狀態沒有集中在經典上,比如學習經典它要一個非常恭敬的心,而且要慢慢地學,跟平常做很多事情的速度看起來是不一樣的。因為它需要凝視我們的內心,去看祖師、佛菩薩在說什麼。所以就好像從一個非常非常喧嚷的白晝時光,突然進入到一個明月當空寧靜的夜色之中,心境是非常寧靜、非常愉悅的。打開書的時候比較有耐心,也比較認真地能夠把每一個字聽到心裡去。02:09

  所以我會認為在學《廣論》之前的準備是很重要的,其實就是聽聞軌理。聽聞軌理一旦修成習慣之後,數數思惟聞法勝利,那麼對於大乘發心的策發,正聽聞時聽聞軌理的訓練,乃至聽完之後結行的迴向,其實都有著不可思議的影響。因為這會成為我們的一種習慣!02:37

  比如說我們早晨起來會準備一天的生活,我們上班之前也會準備,乃至我們上辯論場之前也會準備,我們上背書課之前也會準備。那麼我們上廣論課之前的準備到底是什麼呢?就是思惟聞法勝利。思惟到什麼程度呢?最少要讓自己的心動轉,至少讓它寧靜下來,一會兒聽的時候能夠集中心力。尤其對於自己能夠聽聞佛法的時光,要生起非常非常珍惜的這樣一種心情,很難得、很難得的。就是對師父所講的話、對宗大師的《廣論》,一字一句都不想錯過,要把它非常非常清晰明了地聽到自己的內心之中。03:37

  好!那我們就開始聽一段師父講的《廣論》。03:46
師父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  那麼幸好民國初年有幾位了不起的大德,尤其是太虛大師,這個人真是個大菩薩。他以他的心胸,他要全部提起,所以他倡一個口號──八宗並弘。那麼,這個我們換成現代最簡單的話,我要來說一下。平常我們個人修,譬如說他學禪、他學淨,這對我們個人來說,是沒有錯,你可以有成就,而且我們個人修,也必須要走個人的特別的路子,一定是一門深入。但是對整個佛法的弘傳來說的話,這個不夠,這個不夠,一定要各方面的圓滿配合,這樣。譬如說我們現在來造一個房子來說,或者造一個寺院來說,假定說,我今天在這地方要講修行,你說我造個小茅篷,反正是一間,那麼拜佛也在這裡,吃飯也在這裡,睡覺也在這裡,我只要我的修行成功,就行!可是假定說,你要把那個三寶的形相撐持起來的一間大廟,這個不行;你一定要有大殿,有寮房,有大寮,有各式各樣的配合。那麼佛法也是如此。05:23 
  好,上一次師父講了靜命大師、蓮花生大師,然後講到阿底峽尊者、講到宗喀巴大師。現在這幅歷史畫卷又翻到了民國初年有幾位了不起的大德,尤其是八宗並弘的太虛大師。我想有一些老同學可能把這一段也都聽過很多遍了,其實我滿想問問大家的:在這一段裡,我們這一次聽聞,大家會覺得有看到什麼過去忽略過的嗎?就是你忽略的、沒有聽出來的。06:04

  比如師父說:「這個人真是個大菩薩,他以他的心胸,他要全部提起。」全部提起什麼呢?大家的回答是什麼呢?有人可能說是佛教,有人回答說八宗並弘,就是所有佛教的傳承,他全部要擔在自己的肩上,令它弘傳下去。從這樣一個了不起的大德的心胸和他的擔當,然後師父又講到:「平常我們個人修行,譬如說學禪、學淨,對我們自己來說,是沒有錯,都可以有成就的,而且我們也必須要一門深入。」個人修行要一門深入,但是對於佛法的弘傳來說,注意!師父說:「這個不夠」,又說一句:「這個不夠!一定要各方面的圓滿配合。」07:10

  當初可能在學習的時候,這一段也就這樣看過去,覺得師父在讚美太虛大師,在給我們講太虛大師的胸襟是如此地遼闊、恢宏,如此地承擔佛教的弘揚。可是師父為什麼要講呢?為什麼要為我們講他的心胸,他全部提起,而且還要對我們講自己修一門深入是可以的,但是對整個佛法的弘傳來說,這樣是不夠的,一定要各方面圓滿地配合?07:55

  說到這一點的時候,就想問大家一個問題:法師們、居士們,我們是怎麼看待自己對於佛教發展的責任?比如說自己的修行,和對於佛教的弘傳這個責任感和使命感,這兩者是怎樣結合的?如果我們想要發起菩提心,我們要去利益法界的有情,那如何令法界的有情都能得到利益呢?就是一定要給他們建立出離心、菩提心、空性的這樣一個道次第的修持啊!所以如何能令廣大有情的生命離苦得樂?那一定要教法的弘揚!所以弘揚教法,其實就是關心所有的生命,就是有這樣一顆廣大的心可以承載很多很多顆心的離苦得樂。09:02

  其實在這個地方,我覺得師父還是透過歷史畫卷的這些傳承祖師的偉大行相,在讓我們看我們該學的人是什麼樣子,他們怎麼樣面對自己的修行,他們又怎樣把佛教的弘揚荷擔在自己的身上,有著這樣的一種氣魄。那麼現在坐在教室裡或者坐在家裡邊,在研討《廣論》的這些同學們來說,我們對自我的修行、對於佛教的發展──也就是眾生的福祉,應該自己有一個什麼樣的發心呢?因為師父講這一段,一定不是只讓我們聽聽就可以了。啊,聽聽「太虛大師好偉大喔!阿底峽尊者好偉大呀!宗大師好偉大!」偉大之後呢?為什麼要給我們聽這種偉大呢?09:59

  所以師父又說:「假如自己修行的話,蓋個房子、造個小茅篷就可以了,反正就一個茅篷嘛,拜佛也在這裡,吃飯也在這裡,睡眠也在這裡。」像一開始我們剛出來,寺院還沒有蓋的時候,確實就那麼一大間屋子,早課、晚課、中間上課、背書、辯論全在那一間裡邊。那種狀態下,其實如果居士來是完全沒有辦法的,因為沒有地方給大家上課,光是出家人就把整個地板都站滿了,根本沒有居士的立足之地呀!所以要想要弘揚佛法的話,就要蓋一個寺院呀!蓋一個寺院,比如有一百個出家人的話,得有一百個出家人的寮房、一百個出家人的教室、一百個出家人的辯論場,還有護法殿啊、如意寮,還有齋堂。齋堂也要一百人的,然後大雄寶殿至少要比一百人還要多。10:56

  所以你要想弘揚佛法,他就說:「各方面都要圓滿配合。」那麼各方面要圓滿配合,有些人就想起來說:「哇,這樣好累呀!」是有一些人很累的喔!但是如果沒有一些人很辛苦地把佛教撐持下來的話,我們怎麼樣能夠現在又學到《菩提道次第廣論》呢?怎麼可能延續到現在呢?師父講的這麼多祖師,把法傳承到現在,你說哪位祖師不辛苦?但是都樂在其中啊!所以正是因為先輩祖師不畏各種各種困難,堅持把佛法弘揚下來、傳承下來,所以我們現在才有機會。11:39

  正是因為有人荷擔著佛法的重任,我們這個所謂的小我,才能在這些大菩薩們的發心之下,我們能有一間自己的課堂、能有一本自己讀的經論、能有一個佛堂在裡邊靜靜地念經,實際上這是好多好多人成辦的。比如我們生在一個和平的地方,這個地方沒有戰亂,所以我們就可以學習;沒有特別地貧窮,我們都可以有吃的、有住的,教育程度也相當地好,我們讀經典還可以。即使班裡邊有不識字的,透過幾年學《廣論》,都會認字了,這也是非常好的──所以要各方面圓滿地配合!12:25

  在這裡邊師父就給我們打開了非常廣闊的這樣一個角度,讓我們去看教法的發展實際上需要歷代的大德一肩擔承,把這個教法傳承下來。要有傳承教法這樣的發心,和他們這種堅韌不拔的力量,佛教才能夠傳持到現在,才能夠到了你我的眼前、到了你我的耳畔。所以從這一點來說,師父實際上在《廣論》開始的時候、在每一部分講的時候,都非常非常善巧地擴大我們的格局、擴大我們的心胸,讓我們在整個佛教發展上、在關心所有眾生的福祉上,去安立自己的修行。13:16

  所以我會覺得,師父在培養我們成為發大心的、大乘種姓的這樣一個弟子,他真是太善巧、太慈悲了!在很多很多地方,都可以讀到他那滿滿的心意,和那種有的時候簡直是不露痕跡、悄悄地為我們的心,就好像澆一棵苗一樣,來澆點水、培點土,或者對我們輕輕地祝福,讓我們內心的菩提苗芽,能夠不停地成長和茁壯。再學這一段的時候,再想一想師父他是從怎樣的格局,令佛法弘揚下來?14:03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0011講-法尊法師譯經──滴滴心血化為字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海明月0011講🍁法尊法師譯經──滴滴心血化為字
講次 | 0011 (2018-05-07 ~ 2018-05-09)
標題 | 法尊法師譯經──滴滴心血化為字
音檔 | 1A 27:23 ~ 1B 00:50
手抄頁/行 | 第1冊 P14-LL3 ~ P15-L4 ( 2016 南普陀版:第1冊 P14-LL5 ~ P15-L3 )
手抄段落 | 所以像虛大師這種菩薩再來人……就是那「尊法師」。

🍃廣海明月0011講🍁法尊法師譯經──滴滴心血化為字

師父 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   所以像虛大師這種菩薩再來人,他有這樣的願心,結果他門下的弟子,除了我們本來有的台、賢、性、相各方面,以及所謂禪、淨等等。關於密教部分,在我們中國內地,已經失傳很久;以前有,偏於宮廷方面,元、明以來,一直都是這個樣。後來虛大師就為了學這個,派了幾個弟子,一部分向東去學東密,當年的時候是大勇法師什麼,還有呢,後來大勇法師也到西藏去。那麼另外呢,跟大勇法師去,是現在本論的作者──法尊法師。實際上真正到西藏去學藏密的還是有一堆人,而這個裡邊,結果對目前介紹這個藏密過來的,最了不起的一個大功臣,就是那「尊法師」。
[01′14″]

真如老師講授

  剛才我們聽這一段,說像虛大師這種菩薩的再來人,師父在這一段講了:「密教的部分,在中國內地已經失傳了很久了;以前有,是在宮廷裡邊傳的。」然後講到太虛大師派了幾個弟子去學習密法,其中就有大勇法師啊,然後還有誰呀?就是現在本論的翻譯者──法尊法師。但是師父說真正去學習的還有很多人,這裡邊對目前把藏傳佛教介紹過來的,最了不起的大功臣就是「尊法師」!01:59

  提到尊法師,新的同學不知道熟不熟悉,老同學都非常熟了。其實他翻譯了很多很多我們漢傳裡邊沒有的。我今天講一下大家比較熟悉的,譬如說:《菩提道次第廣論》、《菩提道次第略論》、《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集密五次第教授攝要》,還有《菩提道次第攝頌》、《辨了義不了義善說藏論》、《辨了義不了義善說藏論釋難論》、宗大師寫的《緣起讚》、《菩薩戒品釋》──就是專門解釋菩薩戒的,然後《地道建立》、《二十種菩提心法》、〈十萬頌般若經中一百零八句法的略解〉,還有《上師薈供法》等等。法尊法師也曾被譽為是現在的玄奘大師!當然這裡邊還有《現觀莊嚴論》、《辨法法性論》、《七十空性論》、《精研論》、《四百論》、《入中論》、《入中論善顯密意疏》、《入中論疏》,還有《阿毘達磨俱舍論釋.開顯解脫道論》等等。03:09

  可以想像一個人一生啊,從去學藏文到精通藏文、到開始翻譯。他為什麼要翻譯呢?就是為了我們這些漢土的有情能夠了解藏傳佛法,然後做了這麼多辛苦的翻譯呀!現在我們寺院的法師們也在翻譯,我也有參與過一些。在翻譯的時候可以看到真的是滿辛苦的,說「滴滴心血化為字」一點都不過分!有的時候他們都是在學習五大論、辯論完了,早晚課之後再開始翻譯。03:46

  像有的同學從練習翻譯開始,其實都有二十多年的學習生涯了。因為從十多歲到寺院,現在我們譯經院的法師都快四十歲了,所以學了二十多年的藏文。有法師們傳聞說,有的法師做夢都在用藏文說夢話,所以是非常熟練的。但是大家翻譯的時候,還是會遇到比如他們當地的土話呀,我們就不明白了,覺得是什麼意思呢?然後就要請問仁波切呀、請問格西呀,問了之後才會知道當地人都明白的一件事,但是我們漢族人就不懂這是什麼了。可能就像我是東北人嘛!東北人都明白的一句話,要是講給台灣人的話,台灣人完全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同樣,台灣人講一句話講去東北,東北人也不曉得是怎麼回事。因為有地域的隔閡、語言的隔閡,所以譯師、去求法的譯師,就對佛教的弘揚發展,應該說建立了豐功偉績呀!04:48

  像以前聽說也有一位去求法的法師,沒有吃的,就只有幾粒豆子,然後每天吃一粒豆子,堅持學習、堅持翻譯,就這樣過了一週啊!所以去求法的時候,比如說去藏地求法的話,首先就是高山症,再一個就是飲食習慣,然後語言關、你的體力、環境各方面的挑戰,這都是譯師們要穿越的。我們寺院的法師,好就好在沒有去很遠的地方學習,就在自己的寺院裡學會了藏文,然後集體翻譯。所以這要感謝師父的恩德、感謝廣大居士的這種護持吧,才有今天的譯經院。05:40

  提到譯經院,大家就會想到玄奘大師啊,想到義淨大師啊、鳩摩羅什大師啊,然後現代的法尊法師、大勇法師等等,這些了不起的譯師。他們辛辛苦苦地用自己生命點點滴滴的心血,描繪了這個傳承的美麗畫卷,讓我們看起來非常非常地絢麗和感動。所以現在再看到師父介紹:「最了不起的大功臣,就是那『尊法師』!」唸到這「尊法師」的時候,心裡一陣的感動、一陣的溫暖,因為他對我們來說,再也不是一個很陌生的譯師,他是我們生命裡的大恩人!06:28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1B-12講_手抄1冊 P17-L1 ~ P18-L2全球廣論 II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來源: 全球廣論 II

1B-12講_手抄1冊 P17-L1 ~ P18-L2全球廣論 II
講次 | 0012 (2018-05-10 ~ 2018-05-13)
標題 | 尋訪善士、廣學教理的宗大師
音檔 | 1B 00:50 ~ 02:43
手抄頁/行 | 第1冊 P17-L1 ~ P18-L2 ( 2016 南普陀版:第1冊 P17-L1 ~ P18-L1 )
手抄段落 | 那麼,這個是順便說一下……自己有圓滿徹底的認識。


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  那麼,這個是順便說一下。剛才說到宗喀巴大師,把那個完整的教法提起來了,那麼現在呢,我們也有機會接觸到。雖然它現在已經向下了,但是的的確確把我們中國固有的東西,以及現在這個配合起來的話,我的感覺,不管我們自修也好,對佛法的前途也好,那真是前途無量、前途無量。那麼關於這個宗喀巴大師,他自己本人的成就,我也簡單地說一下,這裡。 00:44
  宗喀巴大師,剛開始學的時候,他主要的先由基礎上面──教理,教理。所以他頭上多少年廣學各家各派的東西,各家各派的東西。他只有二十剛出頭一點,進到西藏,沒有幾年就全藏聞名,全藏聞名,換句話說,他這個教理的通達。但是他並不是憑空而來的,以他這樣的一個絕頂聰明的人,他到處去參訪當時的善知識,沒有一個善知識不參訪的,這樣。然後跟他們廣學那些善知識所通達的東西,而學的內容,不拘任何宗派,小乘的《俱舍》,然後呢,大乘的性宗、相宗、因明,乃至密教,然後自己有圓滿徹底的認識。 01′53″

:wan: 真如老師講授

  好,這一段聽完了之後,師父說:「剛才講到宗喀巴大師,把完整的教法提起來了。」那我的問題是:什麼是完整的教法?第二個問題:什麼是提起來?大家想想喔! 02′15″

  接著師父講到:「現在,我們也有機會接觸到」,接觸到什麼呢?被宗大師提起的完整的教法,是這樣吧?說:「雖然它現在已經向下了,但是的的確確把我們中國固有的東西,以及現在這個配合起來。」師父說:「不管自修也好,對佛法的前途也好」,師父用了兩次「前途無量、前途無量!」這也是對完整教法的傳承一種美好的、非常真摯的信心,還有對於能對完整的教法有信心、有法緣接觸到的我們,無論我們自修也好、無論我們發廣大的心也好,師父都說我們應該是前途無量的吧!03:11

  那麼再問大家一個問題:什麼叫「前途無量」?如果你自己修的話,前途無量是什麼呢?對於佛法、教法的傳承來說,前途無量又是什麼呢?03:27

  在下一段又介紹了,說宗喀巴大師在開始學的時候,他主要先由基礎上面的教理,廣學各家各派的教理,所以二十歲剛出頭的時候已經全藏聞名了。注意喔!師父說這個教理他是非常通達的。師父在這裡邊成立宗大師是一個非常聰明,而且是絕頂聰明的人,他到處去參訪當時的善知識,沒有一個不參訪的。那這一句我問大家一下:一般我們都認為無師自通是最聰明的,對吧?那這麼絕頂聰明的人,為什麼還要到處去學呢?04:14

  再問大家一個問題:那是不是因為他絕頂聰明,所以才知道要到處去學呢?然後「廣學那些善知識所通達的東西」喔!那這個人聰不聰明呢?04:27

  「而所學的內容,不拘任何宗派,小乘的《俱舍》等等,然後性宗、相宗、因明,乃至密教,他都有自己最圓滿的認識。」這麼絕頂聰明的人,參訪了那麼多大善知識,跟那麼多大善知識學,所以最後得到自己圓滿的認識。04:46

  這一段師父有沒有立出他自己的觀點呢?雖然是介紹宗大師的,但是有沒有想我們學佛開始的時候,要不要重視學教理呢?因為還記得師父在上一面提到朗達瑪破壞佛法,後來說破壞得不成樣子,又後來講到有一點恢復。恢復一百多年之後,那個教法也是非常地亂、非常地亂!然後師父用怎樣的語調形容它亂呢?注意聽!注意聽!「平常的時候,大家都是憑個人的想像,憑個人的想像,所以這個凌亂的情況我們可以想見。」注意喔!非常亂、非常亂,大家都是憑個人想像的時候,那已經是亂到極點了,這個見解是在說什麼呢?傳承已經沒有了,對於經典的解釋、論典的解釋,大家都在憑個人的想像。就是想像力怎麼解釋就怎麼解釋,已經沒有師師相承的這樣一個傳承了,那就是亂到極點了!06:05

  那麼今天有講到,宗大師這麼絕頂聰明的人,他到處去參學當時的善知識,把他們所通達的內容不拘宗派地全部都學來了,就是各個傳承都學來了,所以成為了當時的頂嚴,非常非常聞名!大家學了《廣論》就會看到各種說法全部是有依據的,佛陀是怎麼說的、祖師又是怎麼講的,正確的觀點是什麼。所以佛教是一個非常非常嚴謹的思辨過程,它不是憑想像力而構建的一個玄學,它是非常非常嚴謹的,由於思路、由於抉擇而成立出來的教理。透過跟隨善知識聽聞,聽聞之後得到聞慧,然後再進行思考得到思慧──得到自己不可動搖的這種見解,然後再依照這個來修行轉變。就是聞的時候也轉變心,思的時候也轉變心,再由修再轉變心,完成對內心強大的轉變。07:14

  所以推動命運的那雙手是什麼呢?是思想。那麼思想如何才能夠從片面的、局限的,甚至是顛倒的,變成是廣泛的、全面的、清淨的呢?就是要聽聞教典。所以為什麼佛法亂的時候,它的相狀會是修行人都憑各自的想像?就是沒有一個經典的依據,沒有可靠傳承教法的教理來指導大家的修行,那盞教理的明燈大家已經看不清楚了,所以個人的經驗就變成了好像很重要的事情。所以師父也再再地告誡我們說,像宗大師這樣絕頂聰明的人都去跟所有的善知識學,那麼又何況是我呢?說學佛法不能夠憑藉自己的主觀臆斷、主觀想像,要看看傳承是怎麼說的、經上是怎麼說的、論是怎麼講的。那麼這麼說有道理嗎?要經過內心的反覆思辨、再再地去思考,所以它會被稱為是智慧之學。08:37

  學了幾年之後,你就會發現自己比過去聰明多了。對事情的判斷力會比過去迅速,對什麼事情都會有非常認真、很負責任的一番探索,不會大而化之。因為《廣論》每行字、每行字,都是要我們認真地探索教理是在說什麼?所破是什麼?所立是什麼?在我們內心的行相又是什麼?你的說法有傳承嗎?有依據嗎?09:05

  所以在譯經院法師們大會校討論的時候,大家都要說:「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你這樣說有依據否?他這樣說有依據否?」不會說:「我覺得怎樣、我覺得怎樣……」就算是再來人,正因為他是再來人,所以他更加地重視教典。因為如果教典失傳了的話,我們怎麼樣修行啊?我們怎麼樣知道哪裡是解脫、什麼是菩提心、什麼是空性啊?所以認真地學教理,然後可以使教正法傳持下去。那教正法能夠傳承下去,就會有證正法。09:41

  所以每一個在此時此刻認真地聽師父帶子的我們,都在為傳持教法奉獻出自己的力量,因為我們對這個教法有很大的信心的緣故。可以自己隨喜一下,因為我們不是靠個人的想像力在修行,我們是依照嚴格教理的論典、依靠善知識的講解,然後再反覆、多次地學習。像有的學員已經學二十年了,學二十年了之後,你是會覺得《廣論》沒什麼好學的,還是你會發現太多沒有學懂的?還有師父的帶子,聽了多少遍了?聽了多少遍之後,還會發現其中有自己疏漏的地方,甚至有特別大的點都沒有看到。如果這樣的話,那麼二十年的學習,每一年、每一年它都有不一樣的意義,它不僅僅是一個重複,它是一個遞進,它是必須要進步的一個層次。10:40

  我們能學到這種圓滿的教法,而且有這樣了不起的大善知識,把圓滿的教法提起來傳承到我們的面前,所以感謝一切大善知識,尤其感恩那些譯師們,感恩我們的師父。也感恩這個時代,能給我們這樣一個美好的環境,讓我們能夠靜靜地坐在燈下,學著這些聽起來很古老,卻是充滿時代的跳躍感這樣的智慧,應用起來是如此實用,可是它的傳承真的是淵遠流長。所以好好為自己能夠聞法的時光幸福一下吧!真的是非常感恩!11:32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0013講-師父講「大師看病公案」的深刻用心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來源:🍃廣海明月0013講🍁師父講「大師看病公案」的深刻用心

講次 | 0013 (2018-05-14 ~ 2018-05-16)
標題 | 師父講「大師看病公案」的深刻用心
音檔 | 1B 02:43 ~ 05:11
手抄頁/行 | 第1冊 P18-L3 ~ P19-L5 ( 2016 南普陀版:第1冊 P18-L2 ~ P19-L5 )
手抄段落 | 那麼說到他這個人的聰明……到性、相,各宗各派。

🍃廣海明月0013講🍁師父講「大師看病公案」的深刻用心

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  那麼說到他這個人的聰明,我講一個故事,很有意思,就是發生在他身上。他那時候剛進西藏沒多久,那麼有一次生了病,去看醫生。看醫生哪,當地都是最好的醫生,就給他看,看完了以後,把完了脈以後就用藥,這用藥大家要討論一下他的病情什麼等等。結果呀,有意思,這個病人,換句話說,就是宗喀巴大師,他也在這個裡邊參加他的意見,欸,覺得這個脈相是怎麼樣,應該下什麼樣的藥等等。哈!結果所有代他看病的醫生,有一個共同的感受,非常驚訝說:「這個年輕人,了不起!不是我在這裡給他看病,而是我遇見了一個最好的,好的醫學教授,上了一課。平常我不懂的東西,被這個病人一講,都懂了!」我們無法想像的這種事情,這是我們絕對無法想像。01:12

  以我們不妨想一想,為什麼要我們想一想呢?就是說,我們經常拿我們的自己的生活經驗所體會一下,那麼才能夠更深入地了解我們要講的特質、內容。所以我們現在不妨想,我們現在看病,跑到醫院裡去,那個醫生不要說不講,就是跟你細細地講,再詳細講,講了半天,你會不會有什麼印象啊?我們一點印象都沒有,因為醫學這個東西非常複雜。我們現在的這個病,他譬如說要看你的胸部,X 光照,你一看就可以看得出來。然後實驗報告,說你這個紅血球多少,白血球多少。他可沒有喔,就把那地方,脈這麼一把,要我們自己把,把那個脈,根本不曉得它到底是什麼,只覺得撲通、撲通跳幾下。欸,就這麼他這樣的一個年輕人,他就是能夠了解這個,而把當時的名醫,都這樣說服,這是實在絕頂聰明,這樣的一個人!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可以了解,這樣的聰明人,然後廣學──從小乘開始,到性、相,各宗各派。02:29
:wan: 真如老師講授
  好!我現在問大家一個問題:講宗大師的功德、講宗大師聰明絕頂的時候,你們會不會想到師父為什麼會講了這樣一個公案呢?其實宗大師的功德,講、辯、論著都是無與倫比的,那麼為什麼師父講了一個看病這樣的公案呢?你們心裡有這樣的疑惑嗎?有什麼答案嗎?02:57

  那我現在再問大家下一個問題:如果講宗大師講、辯、論著這樣的功德,我們能不能從我們的經驗裡,去體會到宗大師有多了不起呢?我們有沒有講、辯、論著這樣的經驗呢?如果沒有的話,如何去類比出宗大師的絕頂聰明呢?03:20

  這樣的一個角度,是否可以理解師父為什麼從這個角度講宗大師的功德?因為至少我們都去醫院看過醫生,看醫生的時候我們還能參與意見,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要說專家級的名醫,或者最厲害的醫生雲集的專家討論會,就是一個普通的醫生給我們看病,通常講了半天我們也不明白,就是給什麼藥、吃什麼藥,應該是這種狀況吧!就只有用一個看病這樣的例子,我們才會從我們平常的經驗之中去類比一下,這樣一個年輕人──就是大學生啊、中學生這樣的年齡,就可以參與到對於病理狀況啊、藥劑狀況的這種專家級的討論;而且下一步是被專家級的佩服,說一個非常非常厲害的醫學教授、最好的教授。而且是給專家上了一課,平常不懂的東西,被這個病人講了一下,都懂了!成為專家級的醫學教授了。04:27

  這種事情如果發生在哪個大學裡的大學生的話,可能會令整個醫院、令專家滿震動的。那麼假如我們是在專家系統裡,也會很驚愕的,因為他不是這個系統的人。在醫學領域,宗大師都能夠這樣子;就以這樣的聰明程度,再在他擅長的這個聞思修、講、辯、論著的領域裡,那真是大鵬展翅,不可思議的高度!不知道你們可不可以認同我這樣的理解?大家認為呢?05:03

  我覺得師父非常非常貼緊我們的現狀,因為我們無法了解講、辯、論著的功德到底有多高!怎麼樣去想像呢?除非你有一點點經驗。所以特意找了這樣一個看病的例子。你們認為呢?05:21

  「而把當時的名醫,都這樣說服,這實在是絕頂聰明」,最後師父結論到哪裡呢?「這樣的一個人!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可以了解」,可以了解他就這麼聰明!「這樣的聰明人,然後廣學──從小乘開始,到性、相,各宗各派。」以這樣的聰明程度、以那樣的用功程度,然後那麼廣泛地參訪所有的善知識去學習,那可以想像他對教理廣博聞思的程度,達到一個頂級的狀態了!05:59

  那麼下面又是一個問題了:為什麼要一直講宗大師絕頂聰明?越講宗大師絕頂聰明,我們就會覺得:「啊!這是聰明人能走的,我這麼笨的是走不了的!」會不會有這樣的想法呢?因為那都是佛菩薩示現的才能走的,我可能走不了。當我們遙望星星的時候,難道僅僅是為了證明我在地上多麼渺小嗎?佛陀夜睹明星開悟了,我們看到星星,只會想到自己的渺小,還是也會想到很多?建立生命的宗旨啊,或者想一想:這個絕頂聰明的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廣學各宗各派,用了難以想像的努力,為我們示現了講、辯、論著不可思議的種種功德,那他來這邊就是為了表現一下他多聰明、多有智慧,然後就走開了,就是這樣表現一下嗎?日、月、星辰難道是為了自己的光明而顯現的?還是為了能夠給我們照明而出現的?07:13

  再一個問題!「他這麼絕頂聰明,那我太笨了!」我太笨了,然後呢?「所以我就笨下去吧!」或者說:「這是聰明人走的路,我就不走這條路。」還是會覺得:「這麼聰明的人都選擇走這條路,何況我這麼笨的呢?我更要跟著聰明人走了!」這裡邊有好多種思路。有在想嗎?看到了聰明人會絕望嗎?還是看到了聰明人來帶領我們,我們會感到希望?難道我們喜歡被不聰明的人帶著嗎?被不博學的人帶著,我們喜歡追隨這種人嗎?當然不是吧!如果追隨一個不是絕頂聰明、廣學多聞的,我們有什麼成長的空間呢?08:09

  我剛才提到,為什麼不在這裡邊講說宗大師講、辯、論著的功德,而是要說看病?現在能提出這個問題的人,是不是了解了宗大師講、辯、論著的功德了,對不對?然後才能夠提這樣的問題。可是三十年前,師父在講《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時候,有人知道宗大師嗎?我們對藏傳佛教了解的是多少?心裡應該有很多排斥吧、有很多誤解吧!怎麼可能了解到宗大師還有講、辯、論著等等不可思議的功德,怎麼可能去知道他可以一天講二十一部論?然後他可以巡迴辯論《現觀》十一遍,到多少個寺院去巡迴辯論,他每天要背多少書,這個我們是不知道的,也不知道看書!這是師父講了三十年之後我們再來學,有一些學過的同學會提出問題:「為什麼不講講、辯、論著的功德?」09:15

  當時要是講了,講、辯、論著的功德,大家又會生什麼想法呢?講、辯、論著!我要學這樣講、辯、論著,太麻煩了吧!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可以了,這多省事的求解脫的辦法呀!是拒絕聞思經論的。我們覺得學習經論是很麻煩的,我們會找捷徑去取得修行的成功。也沒有想過很多向內調伏啊,乃至到底用什麼樣的發心念這一句佛號,才能真的跟阿彌陀佛相應啊、跟西方極樂世界相應啊……很多東西。沒有對教理作過詳盡地聞思,我們就會覺得:「哎!就是那樣一回事情!」09:57

  在那樣一個時代,師父想要引導我們慢慢地走近宗大師,心裡不要有太多的排斥,所以才講到了這樣一件可以成立宗大師絕頂聰明的事情。你們會不會覺得師父是為我們貼身設計呀?三十年之後,現在學五大論的這麼多了,宗大師的功德、父子三尊的功德也了解很多了。想想當時,他就是千里獨行啊!征服的就是我們無知的曠野,一個人在漢地講!難道不是嗎?10:38

  再問大家一個問題:在師父決定講這本《廣論》的時候,他對宗大師的功德了解得有多深?我們就試想一下,有讀過廣傳嗎?讀過略傳嗎?讀過《應化因緣集》嗎?如果不是深深地為宗大師講、辯、論著的功德所崇仰,怎麼可能挑起這麼重的擔子──到一個人們都不知道他的地方,為我們講述《菩提道次第廣論》?所以他了解宗大師的功德一定是非常非常密集、非常非常多的,但是他卻講了這個!來我們這邊,我們那時候是沒有多少人知道的,所以就等於心裡好像有海一樣的含量,只給我們餵一滴水。根據我們的吸收量、信心的程度,合量地給我們設計的這樣一個法宴。想想這是何等的用心啊!11:46

  再想想,我們很多帶班的班長啊,自己考慮考慮自己去帶班的時候,都是一種什麼樣的發心呢?是完全為自己班裡的同學能不能吸收師父講的這一段考慮呢?還是有很多「我要把這段講得好」、「我要把我理解的東西講出去」呀?是完全站在聽聞者是否能理解的角度考慮,是否令聽聞者得到最大的利益?還是有的乾脆就上去炫技──不管能不能聽懂,反正我把我知道的全部都講一遍!講很多很多,可是並不適合大家。12:23

  所以常常說,做一件事情要有一個無染的發心、有一個極為純淨的利他心。從這樣一個小的、師父選擇的這個公案裡邊,是否可以體會到一點?師父了解那麼多,所以他才把這本《廣論》珍惜成這樣子,才不顧一切地給我們講。不管多少次失敗,他還是要給我們講,一定要講到我們能夠生起信心!那個時候他的心應該是堅定、不可動搖。就像我們用我們這個非常非常短淺的智慧去揣測一點點的話,他應該是對宗大師功德的認知已經是不可動搖的,所以才會有如此的勇氣、毅力,用這樣慈悲的心一直講、一直講。13:06

  所以我們能看到的、我們能理解到的善知識的恩德,他對我們的慈悲,總是很局限的。但是正因為我們看到了這種局限,我們可以去想像,還有多少是我們沒有體會過的,甚至連動念都沒有去想的?他講這一個例子到底用了多少心思?在我們這一生,乃至無量劫的無上菩提的這條路上,他為我們詳盡地打算了多少?一定比自己打算的多,這是肯定的!因為我們不懂求無上菩提。13:47

  再想一想,從無限生命的角度來關注我們,在生生世世的這樣一個努力上,這又是他多少次的宣講、多少次的為我們考慮?多少次的考慮我們的吸收量、理解程度?怎樣才能應機、怎樣才能讓大家歡喜地聽完,這又是多少次考慮了呢?所以為什麼說法恩這麼深、這麼重,一字一劫呀!所以要好好地學習呀!14:29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 0014講-無明才是痛苦的根本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來源: 🍀廣海明月 0014講🍁無明才是痛苦的根本

講次 | 0014 (2018-05-17 ~ 2018-05-20)
標題 | 無明才是痛苦的根本
音檔 | 1B 05:11 ~ 06:17
手抄頁/行 | 第1冊 P19-L6 ~ P19-LL3 ( 2016 南普陀版:第1冊 P19-L6 ~ P19-LL3 )
手抄段落 | 我為什麼要提這個事情?……應該擺在心裡想一想的。

🍀廣海明月 0014講🍁無明才是痛苦的根本

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  我為什麼要提這個事情?這個地方,大家停一下,讓我們自己做個警惕:我們現在在這個地方,來幹什麼?修學佛法。你為什麼要修學佛法?說目的我們已經了解了,那麼為了達到我們去苦得樂的目的,我們有一個認識,說我們所以得不到的原因,因為對於很多事情,沒有正確的認識,一個專門名詞叫「無明」。換句話說,我們在無明當中,我們的概念,我們的執著,我、我、我!這個東西都是錯誤的根本,痛苦的根本在這裡。唯有一個有正確認識的人,指導了你,你了解了你的錯誤,那個時候心裡面想排斥這個錯誤。不但如此,還要進一步地認識怎麼樣才是正確的,然後照著正確的去做,那個時候,你才能夠轉化得過來。這個道理很清楚,這個道理才是我們真正第一步應該擺在心裡想一想的。01:06


:wan: 真如老師講授
  這一段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特別認真地聽?師父剛剛講到 1B,第一盤磁帶,師父就說:「我為什麼提這個事情?」這個地方注意!師父說:「大家停一下。」師父說了「停一下」!需要停掉什麼東西呢?剛才講了宗大師絕頂聰明的公案,不知道師父是不是又想到我們心裡可能泛起很多東西,然後馬上就調整現行了。說停一下,是什麼東西停一下呢?停一下我們內心中正在進行的那個續流。01:48

  然後接著師父說:「讓我們自己做個警惕。」警惕什麼呢?就是:「我們現在在這個地方,來幹什麼?」師父又提出這個問題。就是此時此刻是誰在這裡?那大家一定答說是「我」!然後「我」在這個地方幹什麼呢?答案:「修學佛法。」再問:「為什麼要修學佛法呢?」說目的已經了解了,是為了去苦得樂。那我們有得到快樂嗎?沒有!苦去掉了嗎?沒有!為什麼呢?師父說:「我們有一個認識,說我們所以得不到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有講吧!說為什麼得不到的原因呢?「因為對很多事情,沒有正確的認識,一個專門的名詞叫『無明』。」師父說:我們在無明當中,概念執著我、我、我!這個東西是錯誤的根本,痛苦的根本在這裡。03:03

  注意喔!剛才上一段講到宗大師的功德,師父小心翼翼地給我們講了這個例子,讓我們去認識一位絕頂聰明的善知識他的智慧、聰明程度。到這裡,你看師父,我覺得又非常勇猛地直接劈向我們的內心。說你在想什麼呢?注意!到這兒來做什麼了?馬上提出此時此刻的「我」在幹什麼?我的目的是什麼?那麼為什麼沒有得到快樂、為什麼沒有離苦?師父直接把「無明」這個概念就在第一盤投到我們眼前了。03:42

  大家都知道無明的概念是在十二因緣那兒才出現的,他在第一盤就一下子推到你面前了!應該說擲地有聲,嚇我們一跳──無明!什麼無明?我們所有的錯誤都是無明!什麼是無明啊?然後師父說痛苦的根本就是這裡。聽了這之後有幾人相信啊?說:「無明是什麼東西呀?為什麼它是痛苦的根本?」我們痛苦的根本不是某人某人沒理解我呀、錢賺得少呀,或者我不要去做我不喜歡的事情,我要去做我喜歡的事情啊!或者我被人家背叛啦,我被騙了!這些是痛苦的根本啊,對不對?還有說:「要學五大論很辛苦啊,提不起心力來的時候還要去聽、還要去辯論、還要去背書,這都是痛苦啊!」為什麼無明是痛苦的根本?我們會相信嗎?04:43

  再說什麼是無明啊?師父說:「我們的概念,我們的執著,我、我、我!這個東西就是錯誤的根本,痛苦的根本就在這裡。」如此地大刀闊斧、如此地勇悍,在第一盤磁帶就把「無明」和「我」這個概念直接拋出來,實在有點像驚天的炸雷一樣炸在我們面前。05:10

  當然在第一盤聽的時候,也有人會對這個點就全部錯過了,因為一開始聽《廣論》的時候,很多人就是喜歡聽,高高興興聽完一輪,其實沒記住多少,就是高興,歡喜心是有了。再細細地學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我們其實忽略了太多,沒想到 1B 就把「無明」拋出來了,就讓我們認識到這個根本。實際上你要再找痛苦的根本的時候,你對這兩個字是會非常深刻的,就像在黑夜的閃電一般明晰那樣的深刻程度。「無明」是什麼?為什麼我執著的「我、我、我」成了痛苦的根本呢?我們的痛苦的根本不都是外在的條件、外在的人,甚至疾病、環境等等,都是這些東西導致的嗎?為什麼「我」成了痛苦的根本呢?所以一定是有一大堆問題,如果就這個問題我們去糾結的話,一定會引生很多很多迷惑的問題。06:11

  這可能師父又會說了:「停!要警惕一下。」我們會發現:「什麼是無明」後面跟著很多很多疑問,什麼都不明白!這個時候師父就說:「那你什麼都不知道怎麼辦呢?」「唯有一個有正確認識的人,指導了你,你了解了你的錯誤。」因為剛才我們就是不了解,我們不承認呀!「你了解了你的錯誤,那個時候心裡想排斥這個錯誤。」注意!看到這兒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疑問?了解了錯誤,到排斥錯誤,其實可能有很長的距離喔!本身了解錯誤就要很長的距離,有些人不覺得,甚至不知道錯誤在哪裡,都在外境上找、在環境上找。而在自我身上去找錯誤,去找下一段生命的一個希望點、一個起飛的點,有多少人呢?因為我們的身語意終究都攀緣在色聲香味觸法,執著在這上面,有多少心力讓所有的精神回歸自心?可能就喝一杯茶的功夫,會靜一靜嗎?連吃飯也變得很匆促、工作也很匆促,跟別人講話呀、做什麼,都是在一個忙亂的節奏之中、緊張的節奏之中,甚至是焦慮的節奏之中,我們如何停啊?如何警惕自己在做什麼?07:41

  所以,又有多少時間去想:現在的痛苦可能是由於我的錯誤導致的,那「我」是什麼錯誤?用多少時間去了解自己錯誤的行為方式、錯誤的語言方式、錯誤的思路?因為一定是錯誤的思路導致的。一開始想問題就想錯了,所以後來都不是自己想要的那樣子。在人生匆促的腳步中,我們有多少時間停下來,在夜晚看一看天上的星星?地上的人們忙成那樣子,碰到月圓的時候,有多少人去欣賞那麼漂亮的月亮在天上?在寂靜的夜空中,那皎潔的月亮那麼美,其實也沒有多少人有時間欣賞了。我的意思是說,在月亮、星光和日出被忽略的時候,我們的身心也被忽略了。我們只是隨逐著一個忙亂的時代腳步、生存的腳步,一天一天、一天一天地這樣過下去。有認真地想一想:我來幹什麼?我此生的目的是什麼嗎?08:56

  有人覺得這問題都是哲學家想的。哲學家為什麼要想這個問題?難道不是想要生命變得更美好嗎?每個人都想要生命變得更美好、生活變得更美好,提升生命的質量,所以全部都在忙。有時間想「無明」嗎?有時間探討這痛苦的根本嗎?甚至從未聽聞過。「什麼事情?無明和我是痛苦的根本,是錯誤的一切?」這件事簡直是太稀有了!如果不是師父在這裡提出來,我們終其一生乃至生生世世,怎麼會想這個念頭呢?怎麼會知道這個信息呢?如果他不來告訴我們,我們怎麼樣知道呢?09:47

  所以了解錯誤這個過程,就是要一個知道錯誤、又改了錯誤,有經驗、又肯告訴我們的人告訴我們才知道。然後我們知錯了就會改,當然會排斥錯誤。如果不知道錯是不會想改的,因為那不是我的錯呀,那是很多很多很多的錯呀,不是我的錯;是他們改了,我的生命才會變得美好,為什麼是我要改我的錯呢?而且這個錯非常地古怪,居然是「我」,居然是「無明」!好像跟什麼事都沒關係,好像是個概念、是個推理,這事情就更令人難以捉摸了!10:31

  所以想探索的人就要沿著探索下去──為什麼高僧會指出生命的痛苦是無明?10:39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0015講-參加廣論班,用佛法改變生命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海明月0015講🍁參加廣論班,用佛法改變生命

講次 | 0015 (2018-05-21 ~ 2018-05-23)
標題 | 參加廣論班,用佛法改變生命
音檔 | 1B 05:11 ~ 06:17
手抄頁/行 | 第1冊 P19-L6 ~ P19-LL3 ( 2016 南普陀版:第1冊 P19-L6 ~ P19-LL3 )
手抄段落 | 我為什麼要提這個事情?……應該擺在心裡想一想的。

🍃廣海明月0015講🍁參加廣論班,用佛法改變生命

:wan: 真如老師講授

  好,我們前一段是用了很大的力氣才知道,了解了錯誤,然後才想排斥錯誤,這就夠了嗎?還是不夠!師父又說:「不但如此,還要進一步認識怎樣是正確的。」知道是對的就可以了嗎?還不行,還要照著去做。了解了什麼是對的,建立了正確的概念和思路,接著這些思路要指導我們的行為。就像一盞燈照亮路,然後我們要在這路上走下去,要邁腳、要抬腳、要走!所以「照著正確的去做」,注意!師父結論:「那個時候,你才能夠轉化得過來。」請問轉化什麼呀?轉化什麼呢?轉什麼?我不知道你們在聽的時候會有多少答案?比如說從錯的轉到正確的來,這是一種答案。還有什麼?轉苦為樂,是嗎?終於找到正確的得到快樂的方式了,我們丟棄了以為快樂、實際上是痛苦的思惟模式和行為模式,那個時候才能轉化得過來!看看這次第喔!這次第是井然有序的,師父娓娓道來。01:22

  接著師父說:「這個道理很清楚。」請問誰清楚呀?師父知不知道我們不清楚啊?但是師父在這裡說:「這個道理是很清楚的。」因為大家都知道,要了解無明就要了解空性,空性就是整本《廣論》後面毗缽舍那的部分,也是整個《般若經》、《金剛經》,還有很多經所闡述的內容。師父說:「這個道理很清楚,這個道理才是我們真正第一步應該擺在心裡想一想的。」第一步喔!什麼是第一步啊?是坐在課堂裡的第一步、研討的第一步,還是人生來應該先想這個問題?當然我們小的時候無法想,聽了之後才會想。想什麼道理呀?痛苦的根本是什麼?為什麼一直要離苦得樂達不到、這麼苦澀?是哪裡錯了嗎?每天拚命地忙就是為了求快樂,為什麼這麼多苦悶?是哪裡錯了嗎?02:36

  如果總是環境錯了,環境好了我們才會快樂,一直沿著這樣怪外境的思路活下去,有沒有希望得到快樂和滿足呢?如果是快樂和痛苦出在我們的思路上,出在我們對事物的認知上,我們並沒有找到快樂的因和痛苦的因,我們努力的一起首就是錯的話,那肯定最後得不到啦!所以師父在這地方讓我們停一下、讓我們警惕一下什麼呢?方向!思路的方向──也即人生的方向!如果那麼想離苦得樂,一定要知道什麼是苦、什麼是樂,然後才開始行動比較正常吧!所以這件事是否在學佛、在開始探討離苦得樂這個問題的時候,第一步應該擺在心裡想一想的?03:33

那我再反問大家:我們有時間把這個問題擺在心裡想嗎?再問:有能力擺進去嗎?有位置嗎?有空閒嗎?心裡被很多東西充滿,有一個小小的空隙擺進去無明和苦樂等等這些問題,有沒有時間想?如果師父沒有給我們講《廣論》、沒有這麼多的研討班,我們有沒有時間想?大家每週辛辛苦苦不管從多遠坐車呀怎樣怎樣,都去研討班裡學習,花三個小時。還有的人輪流參加很多班,從週一到第七天全部都在參加班,他學不夠,各個次第的班他都參加,都在想這個問題吧?04:23

  所以,廣論班是什麼地方呀?比如現在我們聽聞的時候,就是在這個五濁的塵世中,在這忙亂、匆促的腳步聲,在這個時代非常非常喧雜的各種聲音中,擺上這一本《菩提道次第廣論》,然後傾聽師父說法的聲音,讓我們得到那一方寧靜。哪怕是很短,也要思考一下:無明是什麼?苦樂的問題是什麼?我們必須給自己贏得時間去思考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真的很重要!所以師父說:「第一步要擺在心裡。」一定要擺進去,不要沒有時間擺進去!而且一定要想了又想,然後反覆地探索才成。難道不是嗎?05:13

  所以想一想:如果沒有廣論班、沒有僧團,我們哪有時間去探討這個問題?沒有時間去觸及生命最重要的問題,難道不悲哀嗎?那麼現在我們擁有這樣的時間、擁有這樣的因緣,而且這麼多好朋友都在一起討論,難道不應該珍惜嗎?每個人是有每個人的習氣和毛病,有你看不慣的地方,就像你身上也有別人看不慣的地方,大家都相忍著在一起組成一個班,然後互相觀功念恩、互相隨喜,堅持了很多年。所以想一想:從最初什麼也不懂,對「菩提道」全都不懂的狀態下,現在我們可以讀廣傳、傳承祖師傳、各種傳記,甚至都學到五大論了,都開始上攝初班、攝中班了!06:07

  如果沒有師父的步步引導,我們如何在這樣煩亂、繁忙的一生中,能有這樣的時間來讀經典哪!什麼是經典呀?經歷了世世代代的更替、永遠閃耀的人類智慧,就是那些智者的頂嚴留下來的叫經典啊!我們哪有時間會遇經典?而且有一位高僧一句一句講給你聽,還怕你心裡有反感,想各種辦法,就像一個慈母餵一個生病的小孩一樣,想各種辦法──哎!包個糖衣,然後怎麼樣給你吃點好吃的。06:45

  像我小時候是不願意吃藥的,我每一次吃藥都哭,絕對不吃藥!我爸就把藥放在嘴裡,說:「你看啊!這是甜的喔!」然後我爸就先吃。所以我每次吃藥,我爸爸都吃很多藥,然後我才能吃下一粒。我爸爸把那個藥含到嘴裡,我就去扒我爸爸的嘴巴說:「你到底是放在舌頭底下,還是嚥進去了?」我一定要把我爸爸的嘴翻遍了,發現藥確實是嚥進去了,然後我才會吃下一粒。所以那就是幼稚的孩童啊!根本不了解父母的心啊──為了吃藥治病。佛菩薩就像父母一樣,就是想要照顧我們的法身慧命,想盡辦法引領我們走無上菩提之路!這個深恩啊!你我豈能忘懷呀!07:32

  從前一段講宗大師的功德,說他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到這一段提出了無明。那我們學了這兩段之後,到底應該注意什麼呢?可以想一下:那麼絕頂聰明的人,廣學教理去做什麼了呢?絕頂聰明的人應該知道做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離苦得樂的第一步,乃至最究竟的一步。那麼為什麼要依止各大善知識廣學?為什麼要廣學呢?他廣學的經論跟苦樂有沒有關係呢?離苦得樂一定要廣學嗎?那麼絕頂聰明的人,難道不是很容易就獲得嗎?為什麼還要廣學呢?那麼這樣的廣學,為現在的你我樹立了一個什麼樣的榜樣呢?這樣的廣學針對離苦得樂有幫助嗎?甚至是唯一的嗎?廣學就可以破除無明嗎?是破除無明的第一步嗎?08:52

  我是在講宗大師的示現。學經典和苦樂有沒有關係?學經典究竟可不可以去除痛苦,可不可以得到究竟的快樂?是不是離苦得樂的途徑?如果是途徑的話,我們拿多少時間來學習教典呢?如果說它是途徑,為什麼它是途徑呢?因為痛苦如果源於顛倒的認知、源於錯誤的看法,那麼把錯誤的看法顛倒過來的那個就是最重要的。那麼誰的語言、誰的勸說、誰的話語、誰的經典,可以讓我們把心中的錯誤改變呢?說:「法、佛法!」法有什麼樣的作用?能不能改變我們?能不能救護我們?法的定義喔!改變我們什麼呢?一定是改變苦的,然後把沒有得到的快樂得到,這叫改變。救護,救護是什麼意思?如果活得好好的,救我幹什麼呀?一定是從苦的地方救走,救到樂的地方,所以這是法的特質。10:14

  那麼宗喀巴大師廣學多聞的一定就是法,學了這樣的法,就是要用來離苦得樂的。所以師父講了無明,也是要我們用來離苦得樂的,不僅僅是講個道理。雖然看起來像道理,但是你把這個道理實踐了之後,它就是力敵千軍的離苦得樂的那個力量。10:37

  短短的兩段,師父在這裡顯示了「法」的力量。大家要在我們的生命中認知到,善知識最深的恩德就是為我們說法。那麼法對我們生命改變的力量到底是什麼?它的定義就是改變和救護。改變什麼?痛苦的現行,乃至我們趣向痛苦的方向都一併改變。救護什麼?把我們從各種非常可怕的悲傷、焦慮、失落、渺茫、孤獨感等等,這是情緒;還有對死亡的恐怖、對病的恐怖、對失去親人的恐怖、對失去愛的恐怖、對失去錢財的恐怖……,太多恐怖了!救什麼呀?救我們於各種怖畏之中。還有人害怕名聲變不好──叫「惡名怖」,太多怖畏的人生!所以要把我們從那些怖畏之處拯救出來的,就是「法」!「法」有這樣的功德。所以善知識才為我們說法,大家才雲集起來一起聽法、討論法,這是一件多麼有意義的事情!所以大家一定要堅持學下去,要把這件事擺在生命的一個相當重要的位置。是不是應該這樣子呢?12:16
圖檔
發表主題 主題已鎖定

回到「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