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翼方(卷第五起)

有關內科方面,請在此貼!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65
文章: 3394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千金翼方(卷第五起)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千金翼方卷第五起
第一、二、三、四卷放於中藥區


婦人一
論曰婦人之病難療,比之丈夫十倍費功,所以古人別立婦人之方焉是以今方具在四卷,
一卷泛療婦人,三卷專論產後,好學者宜細意用心觀之,迺得其深趣耳。

2=標題= 婦人求子第一(論一首、方七首)
論曰,夫人求子者服藥須有次第,不得不知,其次第者,男服七子散,女服盪胞湯,
及坐藥,并服紫石門冬丸,則無不得效矣,不知此者得力鮮焉。
七子散主丈夫風虛目闇精氣衰少無子補不足方
牡荊子、五味子、菟絲子、車前子、菥子、石斛、薯蕷、乾地黃、杜仲(去皮炙)、
鹿茸(炙)、遠志(各貳兩)、附子(炮去皮)、蛇子、芎藭(各壹兩半)、
山茱萸、天雄(炮去皮)、人參、茯苓、黃耆、牛膝(各伍分)、桂心(貳兩半)、
巴戟天(參兩)、肉蓯蓉(柒分)、鍾乳(貳兩亦得)
右貳拾肆味,擣篩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二,不知,加至二匕,以知為度,
忌生冷醋滑豬雞魚蒜油麵,不能酒者,蜜和丸服亦佳,一方加覆盆子二兩,
行房法一依素女經,女人月信斷一日為男,二日為女,三日為男,四日為女,
以外無子,每日午時夜半後行事,生子吉,餘時生子不吉。
盪胞湯主婦人斷緒二三十年,及生來無子并數數失子,服此皆有子長命無病方。
n朴消、桃仁(去皮尖兩人者熬)、茯苓、牡丹皮、大黃(各參兩)、人參、桂心、
芍藥、厚朴(炙)、細辛、牛膝、當歸、橘皮(各貳兩)、附子(壹兩半炮去皮)、
蟲(去翅足熬)、水蛭(各陸拾枚熬)
右壹拾陸味,咀,以酒五升水六升合漬一宿,煮取三升,分肆服,日參,夜一服,
每服相去三時辰,少時更服如常,覆被少取汗,汗不出,冬月著火籠,
必下積血及冷赤膿如赤小豆汁,本為婦人子宮內有此惡物令然,或天陰臍下痛,
或月水不調,為有冷血不受胎,若斟酌下盡,氣力弱大困不堪更服,
亦一日二三服即止,如大悶不堪,可食酢飯冷漿一口即止,然恐去惡物不盡,
不大得藥力,若能忍服盡大好,一日後仍著導藥。(千金更有桔梗甘草各貳兩)
坐導藥方
皂莢(壹兩灸去皮子)、五味子、乾薑、細辛(各參兩)、葶藶子(熬)、
苦瓠(各參分千金作山茱萸)、礬石(燒半日)、大黃、戎鹽、蜀椒(汗)、
當歸(各貳兩)
右壹拾壹味,擣篩,內輕絹袋子中,如指許大,長三寸,盛藥令滿,內子門中,
坐臥任意,勿行走急,小便時即去之,仍易新者,一日當下青黃冷汁,汁盡止,
即可幸御,自有子,若未見病出,亦可至十日安之,
(千金無葶藶一本又有砒霜三分)、著藥後一日,迺服紫石天門冬丸。
紫石天門冬圓
紫石英(七日研之)、烏頭(炮去皮)、天門冬(各參兩去心)、烏賊魚骨、
牛膝(各壹兩半)、人參、牡丹皮、桑寄生、乾薑、細辛、厚朴(炙)、食茱萸、
續斷(各五分)、署預(壹兩半)、柏子仁(壹兩)、牡荊子(千金作牡蒙)、
禹餘糧、紫葳、石斛、辛夷心、卷柏、當歸、芎藭、桂心、乾地黃、甘草(灸各貳兩)
右貳拾陸味擣篩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酒服十九日三,稍加至參拾丸慎如藥法。
白薇丸主久無子或斷緒上熱下冷百病皆療方
白薇、車前子(各三分)、澤蘭、太一餘、赤石脂、細辛、人參、
桃仁(去皮尖熬)、覆盆子、麥門冬(去心)、白芷(各一兩半)、紫石英、
石膏(研)、木、菴子、卷柏(各伍分)、蒲黃、桂心(各二兩半)、當歸、
芎藭、蛇子(各一兩)、乾薑、蜀椒(汗)、乾地黃(各三兩)、茯苓、
遠志(去心)、白龍骨(各二兩)、橘皮(半兩)
右貳拾捌味,擣篩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酒服拾伍丸,日再,增至肆拾丸,
以知為度,亦可增至伍拾丸,慎豬雞蒜生冷醋滑驢馬等肉,覺有娠則止,祕之,
勿妄傳也。
慶雲散主丈夫陽氣不足不能施化施化無成方
覆盆子、五味子(各貳升)、菟絲子(壹升)、白朮(熬令色亦變)、
石斛(各三兩)、天雄(壹兩炮去皮)、天門冬(玖兩去心)、紫石英(貳兩)、
桑寄生(肆兩)
右玖味,擣篩為散,先食酒服方寸匕,日三,素不耐冷者,去寄生加細辛肆兩,
陽氣不少而無子者,去石斛加檳榔拾伍枚,良。
承澤丸主婦人下焦三十六疾不孕絕產方
梅核仁、辛夷(各壹升)、葛上亭長(柒枚)、澤蘭子(伍合)、溲疏、
本(各壹兩)
右陸味,擣篩為末,煉蜜和丸如大豆,先食酒服貳丸,日三,不知,稍增之,
若腹中無堅積者,去亭長加通草壹兩,惡甘者和藥先以苦酒搜散,乃內少蜜,和為丸。

2=標題= 婦人積聚第二(方一十三首)
牡蒙丸主男子疝瘕女子血瘕心腹堅積聚乳餘疾,小腹堅滿貫臍痛,熱中腰背痛,
小便不利,大便難,不下,食有伏蠱臚脹腫,久寒熱胃管有邪氣方。
牡蒙、蓯蓉、烏喙(炮去皮)、石膏(研)、藜蘆(各三分)、
巴豆(陸拾枚去心皮熬)、乾薑、桂心(各二兩)、半夏(伍分洗)
右玖味,擣篩為末,別擣巴豆如膏,合諸藥,令調和,擣至熟以飲服如小豆貳丸,
日三,如不相得,入少蜜。
烏頭丸主心腹積聚,膈中氣悶脹滿,疝瘕,內傷瘀血產乳眾病及諸不足方。
烏頭(炮去皮)、巴豆(去心皮熬各半兩)、人參、消石(各壹兩)、
大黃(二兩)、戎鹽(壹兩半)、苦參、黃芩、蟲(熬)、半夏(洗)、
桂心(各三分)
右壹拾壹味,擣篩為末,內蜜青牛膽汁拌和,擣三千杵,丸如梧桐子大,宿不食,
酒服五丸,臥須,當下,黃者,心腹積也,青如粥汁者,膈上邪氣也,
下崩血如腐者,內傷也,赤如血者,乳餘疾也,如蠱刺者,蟲也,下已必渴,
渴飲粥,飢食蘇糜,三日後當溫食,食必肥濃,四十日平復。
乾薑丸治婦人瘕結脅肋下疾。
乾薑(壹兩半)、芎藭、芍藥(各貳兩)、前胡(熬)、乾地黃(熬)、
桃仁(熬去皮尖兩仁者)、茯苓(各壹兩)、人參、當歸(各參兩)、
杏仁(熬去皮尖兩仁者)、朴硝、蜀椒(汗)、蠐螬(熬)、蟲(熬)、
蟲(去翅足熬)、水蛭(各壹合熬)
右壹拾陸味,擣篩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未食,以飲服參丸,
可增至拾丸(千金用大黃柴胡各貳兩無前胡地黃)
生地黃丸主婦人臍下結堅大如杯升,月經不通,發熱往來,下痢羸瘦,此為氣瘕也,
若生肉癥不可瘥,未生癥者可療方。
生地黃(參拾斤擣絞取汁)、乾漆(壹斤熬擣篩為末)
右二味相和微火煎,令可圓藥成丸如梧桐子大,食後,
以酒服五圓(千金云服圓集驗至七八圓止)
遼東都尉所上圓主臍下堅癖無所不療。
恒山、巴豆(去心皮熬)、大黃(各壹分)、天雄(貳枚大者炮)、
雚蘆(壹兩半一方貳兩)、乾薑、人參、苦參、丹參、沙參、玄參、細辛、
白薇(各分)、龍膽、牡蒙(各壹兩)、芍藥、附子(炮去皮)、狼牙、牛膝、
茯苓(各伍分)
右貳拾味,擣篩為末,煉蜜和丸,宿勿食,酒服伍圓,日參,主大羸瘦而黃,
月水不調,當十五日服之下長蟲,或下種種病出,二十五日腹中所苦悉愈,肌膚充盛,
五十日萬病除矣,斷緒者皆有子也。
五京圓主婦人腹中積聚九痛七害,久寒腰中冷引小腹害食苦下,或熱痢得冷便下方。
乾薑(參兩)、黃芩(壹兩)、吳茱萸(壹升)、附子(炮去皮)、狼毒、當歸、
牡蠣(各貳兩熬)
右柒味,擣篩為末,煉蜜和圓如梧桐子大,酒日服伍圓,加至拾圓,
此出京氏五君,故名五京圓,久患冷,當服之。
雞鳴紫圓主婦人腹中癥瘕積聚。
大黃(貳兩)、前胡、人參(各肆兩)、皂莢(炙去皮子)、藜蘆、
巴豆(去皮心熬)、礜石(鍊)、烏喙(炮去皮各半兩)、代赭(伍分)、
阿膠(壹兩半炙)、桂心(壹分)、杏仁(去皮尖熬)、乾薑、甘草(各參分)
右壹拾肆味,擣篩為末,煉蜜和圓,雞鳴時飲服壹圓,如梧桐子,日益壹圓,
至伍圓止,仍從壹圓起,下白者風也,赤者癥瘕也,青者疝也,黃者心腹病也,
如白泔爛腐者水也。
炭皮圓主婦人憂恚心下支滿膈氣,腹熱月經不利血氣上搶心欲嘔不可眠懈怠不勤。
炭皮、芎藭(各壹分)、桂心、乾薑、乾漆(熬)、白朮(各壹分半)、
\n蜀椒(汗)、黃芩、芍藥、土瓜根、大黃(灸令煙出)、蟲(各半兩去翅足熬)
右壹拾貳味,擣篩為末,煉蜜和圓如梧桐子,飲服五圓,日參,不知,稍增之。
七氣圓主婦人勞氣食氣胃滿氣吐逆大下氣,其病短氣胃脅滿氣結痛,小便赤黃頭重方。
葶藶子(熬)、半夏(各壹兩洗)、大黃、玄參、人參、苦參、麥門冬(去心)、
黃芩、乾薑、芎藭、遠志(去心各壹兩半)、消石(壹兩)、瞿麥(壹兩半)
右壹拾參味,擣篩為末,煉蜜和圓如梧桐子,以酒服陸圓,日一服,亦理嘔逆,
破積聚。
半夏湯主嫪人滿心下堅,咽中貼貼如有灸腐,咽之不下吐之不出方。
半夏(壹升洗)、生薑(伍兩)、茯苓、厚朴(各肆兩)
右肆味,咀,以水陸升,煮取參升,分參服。(千金有蘇葉貳兩)
厚朴湯主婦人下焦勞冷膀胱腎氣損弱曰汁與小便俱出,厚朴如手大長肆寸去皮灸削,
以酒伍升煮兩沸,去滓,取桂心壹尺絹篩,內汁中調和,宿勿食,曉頓服之。
溫經湯主婦人小腹痛方
茯苓(陸兩)、芍藥、土瓜根(各參兩)、薏苡仁(半升)
右肆味,咀,以酒參升,漬一宿,曉加參升,水煎取貳升,分再服之。
大補內黃耆湯主婦人七傷骨髓疼小腹急滿,面目黃黑不能食飲,
并諸虛不足少氣心悸不安方。
黃耆、半夏(各參兩洗)、大棗(參拾枚)、當歸、乾地黃、桂心、人參、茯苓、
遠心(去心)、芍藥、澤瀉、五味子、麥門冬(去心)、白朮、甘草(各貳兩炙)、
乾薑(肆兩)
右壹拾陸味,咀,以水壹斗半,煮取貳升,壹服五合,日參。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65
文章: 3394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千金翼方 卷第五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千金翼方 卷第五

婦人乳疾第三(六六首)
治乳堅方
當歸、芍藥、黃耆、蒺藜子、雞骨、附子(炮去皮)、枳實(各貳兩灸)、
桂心(參兩)、人參、薏苡仁(各壹兩)
右壹拾味擣篩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治乳癰始作方
大黃、楝實、芍藥、馬蹄(炙)
右肆味,等分,擣篩為散,酒服方寸匕,取汗出差,
(廣濟云治乳癰大堅硬赤紫色衣不得近痛不可忍經宿乃消)
排膿散主乳癰方
鐵粉、細辛、芎藭、人參、防風、乾薑、黃芩、桂心、芍藥、蓯蓉(各壹兩)、
當歸、甘草(灸各伍分)
右壹拾貳味,擣篩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服加至一匕半,服十日,
膿血出多,勿怪,是惡物除。
生魚薄乳癰方
生鯽魚(長五寸)、伏龍肝、大黃、莽草(各陸兩)
右肆味,別擣魚如膏,下篩,三物更擣令調,以生地黃汁和如粥,傅腫上,
日五六,夜二三。
治乳癰,初有異則行此湯,并將圓補之即愈方。
麥門冬(壹升去心)、黃芩、黃耆、芍藥、茯苓、甘草(炙)、通草(各貳兩)、
桑寄生、防風、人參(各參兩)、糖(捌兩)、大棗(拾枚)
右壹拾貳味,咀,以水壹斗,煮取參升,去滓,內糖,分肆服。
次服天門冬圓
天門冬(伍兩去心)、通草、黃耆、防風、乾地黃、桑寄生、人參(各貳兩)、
羌活(參兩)、大黃(貳兩半)、白芷(壹兩半)、升麻(壹兩半)、澤蘭、茯神、
天雄(炮去皮)、黃芩、枳實(炙)、五味子(各壹兩)
右壹拾柒味,擣篩為末,煉蜜和圓,酒服貳拾圓,日二加至參拾圓

2=標題= 婦人雜病第四(方一十三首)
治婦人斷產方
故蠶子布壹尺,燒一味末,酒下,終身不復懷孕也。治婦人無故尿血方。
龍骨(伍兩)
右壹味,擣篩為散,酒服方寸匕,空腹服,日三,久者貳拾(服愈)。
又方 鹿角(屑)、大豆黃卷、桂心(各壹兩)
右參味,擣篩為散,空腹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方 舡故茹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亦主遺屎。
治婦人遺尿不知出時方 白薇、芍藥(各貳兩半)
右貳味,擣篩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方 礬石(熬)、牡蠣(熬各參兩)
右貳味,擣篩為散,酒服方寸匕,亦治丈夫。
治妊娠得熱病五六日小便不利熱入五藏方 葵子(壹升)、榆白皮(壹把切)
右貳味,水伍升煮五沸,服一升,日三服。
又方 葵子、茯苓(各壹兩)
右貳味,擣篩為散水服方寸匕,日三,小便利,則止。
治婦人小便不通方 葵子(貳升)、朴消(壹兩)
右貳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
治婦人卒不得小便方 杏仁柒枚熬令變色去皮尖
右壹味,擣篩為散,以水服之,立下。
又方 紫菀為末,井花水服三指撮,立通。
治丈夫婦人轉胞不得小便八九日方 滑石(壹兩碎)、寒水石(壹兩碎)、
葵子(壹升)
右參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服一升,即利。
婦人經服硫黃圓忽患頭痛項冷,冷歇心煩熱,眉骨眼眥癢痛,
有時生瘡喉中乾燥四肢痛癢方。栝樓根、麥門冬(去心)、龍膽(各參兩)、
土瓜根(捌兩)、大黃(貳兩)、杏仁(壹升去尖皮兩仁熬)
右陸味,擣篩為末,別擣杏仁如泥,煉蜜和圓如梧桐子大,飲下拾圓,日三,
稍加至二十圓。

2=標題= 婦人面藥第五(論一首 方三十九首)
論曰,面脂手膏,衣香藻豆,仕人貴勝,皆是所要,然今之醫門極為祕惜,
不許子弟洩漏一法,至於父子之間亦不傳示,然聖人立法,欲使家家悉解,人人自知,
豈使愚於天下,令至道不行,擁蔽聖人之意,甚可怪也。
面脂主面及黶黑皯,凡是面上之病悉皆主之方。
丁香(拾分)、零陵香、桃仁(去皮)、土瓜根、白歛、白芨、梔子花、沈香、
防風、當歸、辛夷、麝香(研)、芎藭、商陸(各參兩)、白芷、萎蕤、菟絲子、
甘松香、藿香(各拾五分)、蜀水花、青木香(各貳兩)、茯苓(拾肆分)、木蘭皮、
本、白殭蠶(各貳兩半)、冬瓜仁(肆兩)、鵝脂、羊髓(各壹升半)、
羊腎脂(壹升)、豬(陸具)、清酒(伍升)、生豬肪脂(參大升)
右參拾貳味,切,以上件酒挼豬汁,漬藥一宿於脂中,以炭火煎三上三下,
白芷黃綿濾貯器中,以塗面。
面脂方
防風、芎藭、白芷、白殭蠶、本、萎蕤、茯苓、白歛、細辛、土瓜根、栝樓仁、
桃仁(去皮尖)、蜀水花、青木香、當歸、辛夷(各半兩)、鵝脂(壹升)、
羊腎脂(壹升)、豬脂(貳升)
右壹拾玖味,細切綿裏,酒二升漬一日一夜,內脂中,急火煎之,三上三下,
然後緩火一夜,藥成去滓,以寒水石粉半兩內脂中,以柳木篦熟攪,任用之。
又方
杏仁(貳升去皮尖)、白附子(參兩)、密陀僧(貳兩研如粉)、
生白羊髓(貳升半)、真珠(拾肆枚研如粉)、白鮮皮(壹兩)、雞子白(柒枚)、
胡粉(貳兩以帛肆重裹壹石米下蒸之熟下陰乾)
右捌味,以清酒貳升半,先取杏仁盆中研之如膏,又下雞子白研二百遍,
又下羊髓研貳百遍,擣篩諸藥內之,研五百遍至千遍,彌佳,初研杏仁即少少下酒薄,
漸漸下使盡,藥成,以指捻看如脂,即可用也,草藥絹篩直取細如粉佳。
又方
當歸、芎藭、細辛(各伍分)、蜀水花、密陀僧、商陸、辛夷、木蘭皮、栝樓、
白殭蠶、本、桃花、香附子、杜蘅、鷹屎、零陵香、萎蕤、土瓜根(各參分)、
麝香、丁香(各半兩)、白朮(貳兩)、白芷(柒分)、白附子、玉屑(各壹兩)、
鵝脂(在合)、鹿髓(壹升)、白蠟(肆兩)、豬膏(貳兩)、羊髓(壹升)
右貳拾玖味,細切,醋浸密封一宿,明曉,以豬膏煎三上三下,以白芷黃為藥成,
去滓攪數萬遍,令色白,傅面,慎風日,良。
面膏方
杜蘅、牡蠣(熬一云杜苦)、防風、本、細辛、白附子、白芷、當歸、木蘭皮、
白朮、獨活、萎蕤、天雄、茯苓、玉屑(各壹兩)、菟絲子、防己、商陸、梔子花、
橘皮(一云橘仁)、白歛、人參(各參兩)、甘松香、青木香、藿香、零陵香、
丁香(各貳兩)、麝香(半兩)、白犬脂、白鵝脂(鵝脂以羊髓代之)、
牛髓(各壹升)、羊(參具)
右參拾貳味,以水浸膏髓等五日,日別再易水,又五日,日別一易水,又十日,
二日一易水,凡二十日止,以酒壹升,挼羊令消盡去脈,乃細切香於瓷器中浸之,
密封一宿,曉以諸脂等合煎三上三下,以酒水氣盡為候,即以綿布絞去滓,研之千遍,
待凝乃止,使白如雪,每夜塗面,晝則洗卻,更塗新者,
十日以後色等桃花(外臺有冬瓜仁蘼蕪花無白歛人參)
面膏主有及瘰并皮膚皴劈方
防風、本、辛夷、芍藥、當歸、白芷、牛膝、商陸、細辛、密陀僧、芎藭、
獨活、雞舌香、零陵香、萎蕤、木蘭皮、麝香、丁香、未穿真珠(各壹兩)、蕤仁、
杏仁(各貳兩去皮尖)、牛髓(伍升)、油(壹升)、臘月豬脂(參升煉)、
鹿腦(各壹具若無鹿羊腦亦得)
右貳拾伍味,先以水浸腦髓使白藿香以上,咀如麥片,乃於腦髓脂油內煎之,
三上三下,即以綿裹搦去滓,乃內麝香及真珠末,研之千遍凝即塗面上甚妙。
(今據藥止二十六味後云藿香以上而方中無藿香必脫漏參味也)
又方
香附子(拾枚大者)、白芷(壹兩)、零陵香(貳兩)、茯苓(壹大兩細切)、
蔓菁油(貳升無即豬脂代之)、牛髓羊髓(各壹斗)、白蠟(捌兩)、麝香(半兩)
右玖味切,以油髓微火煎五物,令色變,去滓,內麝香,研千遍,凝,
每澡豆洗面而塗之。
面藥方
朱砂(研)、雄黃(研)、水銀霜(各半兩)、胡粉(貳團)、黃鷹屎(壹升)
右伍味,合和淨洗面,夜塗之,以壹兩藥和面脂令稠如泥,先於夜欲臥時,
澡豆淨洗面,并手乾拭,以藥塗面,厚薄如尋常塗面厚薄,乃以指細細熟摩之,
令藥與肉相入,乃臥,一上經五日五夜勿洗面,止就上作粧即得要不洗面,
至第六夜洗面塗一如前法,滿三度洗更不塗也,一如常洗面也,其色光淨,
與未塗時百倍也。
悅澤面方\r
雄黃(研)、朱砂(研)、白殭蠶(各壹兩)、真珠(拾枚研末)
右肆味,並粉末之,以面脂和胡粉,內藥和攪,塗面作粧,曉以醋漿水洗面訖,
乃塗之,三十日後如凝脂,五十歲人塗之,面如弱冠,夜常塗之勿絕。
令面生光方 密陀僧研以乳煎之塗面即生光
令面白媚好方 白附子、白芷、杜若、赤石脂、白石脂、杏仁(去皮尖)、桃花、
瓜子、牛膝、雞矢白、萎蕤、遠志(去心)
右膏拾貳味,各三分擣篩為末,以人乳汁一升白蜜一升和,空腹服柒圓,日三服。
鹿角塗面方 鹿角(壹握)、芎藭、細辛、白歛、白木、白附子、天門冬(去心)、
白芷(各貳兩)、杏仁(貳柒枚去皮尖)、牛乳(參升)
右壹拾味,鹿角以水漬之百日令軟,內乳中,微火煎之,令汁竭出角,
以白練袋盛之,餘藥勿收,至夜,取牛乳石上摩鹿角塗面,曉以清漿水洗之,
令老如少也。(一方用酥參兩)
急面皮方 大豬蹄一具治如食法,水二升清漿水一升不渝,金中煎成膠以洗面,
又和澡豆,夜塗面,曉以漿水洗,令面皮急矣。
治婦人令好顏色方 女菀(貳兩半)、鈆丹(伍分)
右貳味,擣篩為散,酒服一刀圭,日再服,男十日,女二十日,
知則止黑色皆從大便出,色白如雪。
又方 白瓜子(伍分)、白楊皮(參分)、桃花(壹兩)
右參味,擣篩為散,以飲服方寸匕,日三服,三十日面白,五十日手足白,一云,
欲白加瓜子,欲赤加桃花。
令人面手白淨澡豆方 白鮮皮、白殭蠶、白附子、鷹矢白、白芷、芎藭、白朮、
青木香(一方用本)、甘松香、白檀香、麝香、丁香(各參兩)、桂心(陸兩)、
瓜子(壹兩一方用土瓜根)、杏仁(參拾枚去皮尖)、豬(參具)、
白梅(參柒枚)、冬瓜仁(伍合)、雞子白(柒枚)、麵(參升)
右貳拾味,先以豬和麵暴令乾,然後合諸藥擣篩為散,又和白豆屑二升,
用洗手面,十日內色白如雪,二十日如凝脂。(千金有棗參拾枚無桂心)
又方 麝香(貳分)、豬(兩具)、大豆黃卷(壹升伍合)、桃花(壹兩)、
菟絲子(參兩)、冬葵子(伍合一云冬瓜子)、白附子(貳兩)、木蘭皮(參兩)、
萎蕤(貳合)、梔子花(貳兩)、首蓿(壹兩)
右壹拾壹味,以水浸豬三四度易水,血色及浮脂盡乃擣諸味為散,和令相得暴,
擣篩,以洗手面,面淨光潤而香,一方若無前件可得者,直取苜蓿香一升,
土瓜根商陸青木香各一兩,合擣為散,洗手面大佳。
澡豆方 細辛(半兩)、白朮(參分)、栝樓(貳枚)、土瓜根(參分)、
皂莢(伍挺炙去皮子)、商陸(壹兩半)、冬瓜仁(半升)、雀矢(半合)、
菟絲子(貳合)、豬 (壹具去脂)、本、防風、白芒、白附子、茯苓、
杏仁(去皮尖)、桃仁(去皮尖各壹兩)、豆末(肆升)、麵(壹升)
右壹拾玖味,擣細篩以麵漿煮豬壹具令爛,取汁和散作餅子,暴之令乾,
更熟擣細羅之,以洗手面甚佳。
又方 丁香、沈香、青木香、桃花、鍾乳粉、真珠、玉屑、蜀水花、
木瓜花(各參兩)、花、梨花、紅蓮花、李花、櫻桃花、白蜀葵花、
旋復花(各肆兩)、麝香(壹銖)
右壹拾柒味,擣諸花,別擣諸香,真珠玉屑別研成粉,合和大豆末柒合,
研之千遍,密貯勿洩,常用洗手面作粧,一百日,其面如玉光淨潤澤,臭氣粉滓皆除,
咽喉臂膞皆用洗之,悉得如意。
治面瘡瘢三十年以上并冷瘡蟲瘢令滅方
斑貓(去翅足熬)、巴豆(去心皮熬各參枚)、胡粉、鵝脂、金洮沙、密陀僧、
高良薑、海蛤(各參兩)
右捌味,為粉,以鵝脂和夜半塗,曉以甘草湯洗之。
治面皯方 礬石(燒)、硫黃、白附子(各壹兩)
右參味,細研,以大醋一盞浸之一宿,淨洗面塗之,慎風。
治面方 白附子、青木香、麝香、由跋、細辛(各貳兩)
右五味,細末,水和之塗面日三。(外臺方無細辛)
又方 木蘭皮(伍兩取厚者)、梔子仁(陸兩)
右貳味,為散,以蜜漿服方寸匕,日三服。
治面甚如麻豆痛癢搔之黃水出及黑色黯黮不可去方
冬瓜子、柏子仁、茯苓、冬葵子
右肆味,等分,擣篩飲服方寸匕,日二服。(外臺方無冬瓜子)
白膏主面疥癰惡瘡方 附子(拾伍枚)、蜀椒(一升)、野葛(一尺伍寸)
右參味切,醋漬一宿,豬膏一斤煎附子黃,去滓塗之,日三。
梔子圓治酒鼻方 梔子仁(參升)、芎藭(肆兩)、大黃(陸兩)、
好豉(熬參升)、木蘭皮(半斤)、甘草(炙肆兩)
右陸味,擣篩為末,煉蜜和圓如梧桐子,以飲服拾圓,日三服,稍加至貳拾伍圓。
又傅方 疾蔾子、梔子仁、豉(各一兩熬)、木蘭皮(半斤一方無)
右肆味,為末,以醋漿水和之如泥,夜塗上,日未出時以煖水洗之,亦滅瘢痕。
又方 鸕矢(一斤)
右壹味,擣篩,臘月豬脂和如泥,夜塗之。
飛水銀霜方 水銀(一斤)、朴消(捌兩)、大醋(半升)、黃礬(拾兩)、
錫(貳拾兩成鍊二遍者)、玄精(陸兩)、鹽花(參斤)
右柒味,先鍊錫訖,又溫水銀令熱,乃投錫中,又擣玄精黃礬令細,以絹篩之,
又擣錫令碎,以鹽花并玄精等合和,以醋拌之令濕,以鹽花壹斤藉底,乃布藥令平,
以朴消蓋上訖,以盆蓋合,以鹽灰為泥,泥縫固際乾之,微火三日,武火四日,
凡七日去火,一日開之,掃取極須勤心守,勿令須間懈慢大失矣。
鍊粉方 胡粉三大升,盆中盛水,投粉於中熟攪,以雞羽水上掃取,
以舊破雞子拾枚去黃瀉白於瓷中,以粉置其上,以瓷密蓋之伍升米下蒸之,
乃暴乾研用傅面百倍省面有光。
滅瘢方 衣魚(二枚)、白石脂(壹分)、鴈屎(三分)、白附子(一分)、
白殭蠶(半兩)
右伍味,為末,臘月豬脂和傅,慎生冷風日,令肌膩。
滅瘢方 丹參、羊脂
右貳味,和煎傅之,滅瘢神妙。
又方 以蜜塗之佳
又方 取禹餘半夏等分擣末,以雞子黃和,先以新布拭瘢上令赤,以塗之,勿見,
塗之二十日,十年瘢並滅。
手膏方 桃仁、杏仁(各貳拾枚去皮尖)、橘仁(壹合)、赤瓝(拾枚)、
大棗(三拾枚)、辛夷、芎藭、當歸、牛腦、羊腦、白狗腦(各貳兩無白狗諸狗亦得)
右壹拾壹味,先以酒漬腦,又別以酒陸升煮赤瓝以上藥,令沸停冷,乃和諸腦等,
然後碎辛夷三味以綿裏之,去棗皮核,合內酒中,以瓷器貯之,五日以後,先淨訖,
取塗手甚光潤而忌近火灸手。
治手足皴裂血出疼痛方 取豬著熱酒中以洗之即瘥。
治冬月冒涉凍凌面目手足瘃壞及始熱疼痛欲瘃方
取麥窠煮取濃汁熱漬手足兼洗之一二五即度瘥。
治手足皴凍欲脫方 椒、芎藭(各半兩)、白芷(壹分)、防風(一分)、
薑(一分作鹽)
右伍味,以水肆升煎令濃,塗洗之三數遍即瘥。
治凍傷十指欲墮方 取馬矢參升煮令麻沸漬冷易之半日愈。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65
文章: 3394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千金翼方 卷第五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卷第五
熏衣浥衣香第六(方六首)
熏衣香方
薰陸香(捌兩)、藿香、覽採(各三兩一方無)、甲香(貳兩)、詹糖(伍兩)、
青桂皮(伍兩)
右陸味,末,前件乾香中,先取硬者黏濕難碎者,各別擣,或細切咀使如黍粟,
然後一一薄布於盤上,自餘別擣;亦別布於其上,有須篩下者,以紗,不得木,
細別煎蜜,就盤上以手搜搦令勻,然後擣之,燥濕必須調適,不得過度,太燥則難圓,
太濕則難燒,濕則香氣不發,燥則煙多,煙多則惟有焦臭無芬芳,
是故香復須麤細燥濕合度,蜜與香相稱,火又須微使香與綠煙而共盡。
浥衣香方 沈香、首蓿香(各伍兩)、丁香、甘松香、藿香、青木香、艾納香、
雞舌香、雀腦香(各壹兩)、麝香(半兩)、白檀香(參兩)、零陵香(拾兩)
右壹拾貳味,各擣令加黍粟麩糠等物令細末,乃和令相得,若置衣箱中,
必須綿裏之,不得用紙,秋冬猶者,盛熱暑之時令香速浥,凡諸早香不但須新,
及時乃佳若欲少作者,準此為天率也。
乾香方 丁香(壹兩)、麝香、白檀、沈香(各半兩)、零陵香(伍兩)、
甘松香(柒兩)、藿香(捌兩)
右柒味,先擣丁香令碎,次擣甘松香,合擣訖,乃和麝香合和浥衣。
五香圓并湯主療一切腫下氣散毒心痛方
丁香、藿香、零陵香、青木香、甘松香(各參兩)、桂心、白芷、當歸、香附子、
檳榔(各壹兩)、麝香(壹銖)、
右壹拾壹味,擣篩為末,煉蜜和擣千杵,圓如梧子大,含咽令津盡,日三夜一,
一日一夜用拾貳圓,當即覺香,五日身香,十日衣被香,忌食五辛,其湯法,
取檳榔以前隨多少皆等分,以水微微火上煮一炊久,大沸定,內麝香末壹銖勿去滓,
澄清,服壹升,凡丁腫口中喉中腳底背甲下癰疽痔漏皆服之,其湯不瘥,作圓含之,
數以湯洗之。(一方有豆蔻無麝香)
十香圓令人身體百處皆香方
沈香、麝香、白檀香、青木香、零陵香、白芷、甘松香、藿香、細辛、芎藭、
檳榔、豆蔻(各壹兩)、香附子(半兩)、丁香(參分)
右壹拾肆味,擣篩為末,煉蜜和綿裹如梧子大,日夕含之,咽津味盡即止,
忌五辛。
香粉方
白附子、茯苓、白朮、白芷、白歛、白檀(各壹兩)、沈香、青木香、雞舌香、
零陵香、丁香、藿香(各貳兩)、麝香(壹分)、粉英(陸升)
右壹拾肆味,各細擣篩絹下以取色青黑者,乃麤擣紗下貯粉囊中,置大合子內,
以粉覆之,密閉七日後取之,粉香至盛而色白,如本欲為香粉者,
不問香之白黑悉以和粉,粉雖香而色至黑,必須分別用之,不可悉和之,
粉囊以熟雙紃作之。

2=標題= 令身香第七(方一十三首)
香身方 甘草(伍分炙)、芎藭(壹兩)、白芷(參分)
右參味,擣篩為散,以飲服方寸匕,日三服,三十日口香,四十日身香。
又方 瓜子、松根白皮、大棗(各壹兩)
右參味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二服,百日衣被皆香。
十日身香,二十日肉香,三十日骨香,五十日遠聞香,六十日透衣香,
(一方有白芷)
治諸身體臭方 竹葉(拾兩)、桃白皮(肆兩)
方貳味,以水壹石貳斗煮取五斗,浴身即香也。
治諸腋臭方 伏龍肝為末,和作泥傅之,瘥。
又方 牛脂和胡粉參合煎令可圓,塗之。
又方 三年苦酒和石塗之。
又方 赤銅屑以大醋和銅器中炒令極熱以布裹熨腋下,冷則易之,瘥。
又方 青木香(貳兩)、附子、石灰(各壹兩)、礬石(半兩燒)、米粉(壹升)
右伍味,擣篩為散,如常粉腋良。
又方 馬齒草壹束,擣碎以蜜和作團紙裹之以泥,紙上厚半寸,暴乾,以火燒熟破取,
更以少許蜜和,仍令熱,勿使冷也,先以生布揩之,然後藥夾腋下令極痛,
亦忍不能得,然後以手巾勒兩臂著身即瘥。
石灰散方 石灰(壹升)、青木香、楓香、薰陸香、丁香、陽起石(各貳兩)、
橘皮(貳兩)、礬石(肆兩)
右捌味,並熬,擣篩為散,以綿作袋,麤如肆指,長四寸,展使著藥,
先以布揩令痛,夾之也。
又方 石灰(伍合)、馬齒草(貳兩)、礬石(參兩燒)、甘松香(壹兩)
右肆味,合擣篩,先以生布揩病上令黃汁出,拭乾,以散傅之,滿三日瘥,永除。
又方 二月社日盜取社家糜饋一團猥地摩腋下三七遍擲著五道頭,勿令人知 瘥,
人知即不效。

2=標題= 生髮黑髮第八(方一十九首)
治髮薄不生方
先以醋泔清洗禿處,以生布揩令火熱,臘月脂并細研鐵生煎三沸,塗之日三遍。
生髮鬚膏方 附子、荊實(各貳兩)、松葉、柏葉(各參兩)、烏雞脂(參合)
右伍味,咀,合盛新瓦瓶中,陰乾百日出,擣以馬鬐膏和如薄粥,
塗頭髮如澤法裹絮中,無令中風,三十日長。
生髮膏令髮速長而黑傅藥時特忌風方
烏喙、莽草、續斷、皂莢、澤蘭、白朮、細辛、竹葉(各壹兩)、防風、
辛夷(各壹兩)、柏葉(細切肆兩)、杏仁(別擣)、松葉(各參兩)、豬脂(參升)
右壹拾肆味,切,先以三年大醋參漬令一宿,內藥脂中,煎三上三下,膏成去滓,
塗髮及頂上。(千金有石南)
生髮膏主髮鬢禿落不生方
升麻、薺苨(各貳兩)、莽草、白芷、防風(各壹兩)、蜣蜋(肆枚)、馬鬐脂、
驢鬐脂、雄雞脂(一云熊脂)、豬脂、狗脂(各伍合)
右拾壹味,藥伍味,脂取成煎者,並切,以醋漬一宿,曉合煎之,沸則停火,
冷更上,一沸停,三上三下,去滓傅頭,以當澤用之三十日生矣。
又方 羊矢灰灌取汁洗之,三日一洗,不過十洗,即生矣。
治髮落方。柏葉(切壹升)、附子(貳兩)
右貳味,擣篩豬脂和,作參拾圓,洗髮時即內壹圓泔中,髮不落,
其藥以布裹密器貯,勿令洩氣。
長髮方 蔓荊子(參升)、大附子(參枚)
右貳味,咀,以酒壹斗貳升漬之,盛瓷瓶中封頭二十日,取雞肪煎以塗之,
澤以汁櫛髮,十日長一尺,勿逼面塗。
又方 麻子仁(參升)、秦椒(參升)
右貳味,合以泔漬一宿,以沐髮長矣。
又方 麻子(貳升)、白桐葉(壹把)
右貳味,以米泔汁煮去滓,適寒溫,沐二十日長矣。
治髮落方 石灰參升,水拌令濕炒令極焦,停冷,以絹袋貯之,以酒參升漬之密封,
冬二七日,春秋七日,取酒溫服一合,常令酒氣相接,七日落止,百日服之,
終身不落新髮生也。
又方 桑白皮壹石,以水壹石煮三沸,以沐髮三過即止。
令白髮還黑方。
隴西白芷、旋復花、秦椒(各壹升)、桂心(壹尺)
右肆味,擣篩為散,以井花水服方寸匕,日三服,三十日還黑,禁房室。
又方 烏麻九蒸九暴,擣末,棗膏和圓,久服之。
又方。八角附子(壹枚)、大酢(半升)
右貳味,於銅器中煎取兩沸,內好礬石,大如碁子壹枚,消盡,內脂參兩,
和令相得,下之攪至凝,內竹筒中,拔白髮,以膏塗上,即生黑髮。
髮黃方 臘月,豬膏和羊矢灰蒲灰等分傅之,三日一為取黑止。
又方 以醋煮大豆爛去豆煎冷稠塗髮。
又方 熊脂塗髮梳之散頭底,伏地一食頃,即出形盡當黑,用之不過一升。
染髮方 石榴參顆皮葉亦得針沙如棗核許大,醋陸升水參升,和藥合煮,
得壹千沸即熟灰汁洗乾染之。
瓜子散治頭髮早白,又主虛勞腦髓空竭胃氣不和諸藏虛絕血氣不足故令人髮早白,
少而筭髮及憂愁早白,遠視風淚出手足煩熱,恍惚忘誤,連年下痢,
服之一年後大驗。
瓜子(壹升)、白芷(去皮)、當歸、芎藭、甘草(炙各貳兩)
右伍味,擣篩為散,食後服方寸匕,日三,酒漿湯飲任性服之(一方有松子貳兩)
千金翼方卷第五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65
文章: 3394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千金翼方卷第六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千金翼方卷第六

婦人二

2=標題= 產後心悶第一(方四首)
治產後心悶眼不得開方
當產婦頭頂上取髮如指大,令人用力挽之,眼即開。
單行羚羊角散治產後心悶是血氣上衝心方
羚羊角(壹枚燒成灰)
右壹味擣篩為散,取東流水服方寸匕,若不瘥,須臾更服,取瘥止。
單行羊角散治產後心悶方
羊角(燒作灰)
右壹味,擣篩為散,以溫酒服方寸匕,若不瘥,須臾更服,取瘥止,亦治產難。
單行生赤小豆散主產後心悶方
赤小豆
右壹味,擣篩為散,以東流水服方寸匕,不瘥,須臾更服,即愈。

2=標題= 產後虛煩第二(方一十三首)
薤白湯治產後中煩熱逆氣方
薤白(切)、半夏(洗去滑)、人參、甘草(炙)、知母(各貳兩)、
麥門冬(半升去心)、石膏(肆兩打碎綿裹)、栝樓(參兩)
右捌味,咀,以水壹斗參升,煮取肆升,分為五服,日三夜再,
熱甚者加石膏知母各壹兩。
竹根湯主產後虛煩方
竹根(細切壹斗伍升)
右以水貳斗,煮取柒升,去滓,內小麥貳升大棗貳拾枚復煮,麥熟,
又內甘草壹兩,炙麥門冬壹升去心,湯成去滓,溫服伍合,不瘥,更服取瘥,若短氣,
亦服之極佳。
人參當歸湯主產後煩悶不安方
人參、當歸、芍藥、麥門冬(去心)、粳米(壹升)、乾地黃、桂心(各壹兩)、
大棗(貳拾枚去核)、淡竹葉(切參升)
右玖味,咀,以水壹斗貳升,先煎竹葉及米取捌升,去滓,內藥,煮取參升,
適寒溫分參服,若煩悶不安者,當取豉壹升,以水參升,煮取壹升,盡服之甚良。
竹茹湯主產後內虛煩熱短氣方
甘竹茹、人參、茯苓、黃芩、甘草(炙各壹兩)
右伍味,咀,以水陸升煮取貳升,分參服。
知母湯主產後乍寒乍熱通身溫熱心煩悶方
知母(參兩)、黃芩、芍藥(各貳兩)、桂心、甘草(各壹兩)
右伍味,咀,以水伍升,煮取貳升伍合,分為參服。
(一方不用桂心加生地黃)竹葉湯主產後心煩悶不解方
生淡竹葉(切)、麥門冬(去心)、小麥(各壹升)、大棗(拾肆枚擘)、茯苓、
生薑(各參兩切)、甘草(貳兩炙)
右柒味,咀,以水一斗,先煮竹葉小麥取捌升,內諸藥,煮取參升,分為參服,
若心中虛悸者,加人參貳兩,若其人食少無氣力者,可更加白粳米伍合,
氣逆者加半夏貳兩。
淡竹茹湯主產後虛煩頭痛短氣欲死心中悶亂不起方
生淡竹茹(壹升)、麥門冬(伍合去心)、小麥(伍合)、
大棗(拾肆枚一方用石膏)、生薑(參兩切一方用乾薑)、甘草(炙壹兩)
右陸味,咀,以水捌升煮竹茹小麥,減壹升,仍內諸藥,更煮取貳升,
分為貳服,羸人分為三服,若有人參,內壹兩,若無人參,內茯苓壹兩半亦佳,
人參茯苓皆治心煩悶及心驚悸安定精神,有即為良,無自依本方服一劑,不瘥,
更作服之,若逆氣者,加半夏貳兩洗去滑。
單行白犬骨散主產後煩悶不食方
白犬骨燒之擣篩以水和服方寸匕。
單行小豆散治產後煩悶不能食虛滿方。
小豆參柒枚燒作屑,以冷水和頻服之。
單行滿黃散治產後苦煩悶方
蒲黃
右壹味,以東流水和服方寸匕,極良。
治產後虛熱往來,心中煩滿,骨節疼及頭痛,壯熱晡時甚又似微瘧方。
蜀漆葉、黃芩、桂心、甘草(炙各壹兩)、生地黃(壹斤)、黃耆、
蝭母(各參兩)、芍藥(貳兩)
右捌味,咀,以水壹斗,先煮地黃取柒升,去滓,下諸藥,煮取貳升伍合,
分參服,湯治寒熱不損人。
芍藥湯治產後虛熱頭痛方
白芍藥、乾地黃、牡蠣(各伍兩熬)、桂心(參兩)
右肆味,咀,以水伍升,煮取參升半,分三服湯不損人,無毒,亦治腹中急痛,
若通身發熱更加黃芩貳兩,大熱即除。
鹿角屑豉湯主婦人墮身血不盡去苦煩悶方
鹿角(屑壹兩)、香豉(壹升半)
右貳味,以水參升,先煮豉三沸,去滓,內鹿角屑,攪令調,頓服,須血下。

2=標題= 陰脫第三(方八首)
灰坐漬法主產後陰道不閉方
石灰(壹升熬令能燒草)
右壹味,以水貳斗投灰中,適寒溫入汁中坐漬之,須臾復易如常法,
此是神秘方不傳,已治人有驗。
當歸散治婦人陰脫。
當歸、黃芩(各貳兩)、芍藥(伍分)、蝟皮(半兩)、牡蠣(貳兩半熬)
右伍味,擣篩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禁舉重,良。
黃芩散治婦人陰脫。
黃芩、蝟皮(各半兩)、芍藥(壹兩)、當歸(參分)、牡蠣(熱)、松皮及實
(百日陰乾燒灰一方用狐莖)、竹皮(各貳兩半)
右柒味,擣篩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禁勞,勿冷食。
硫黃散治婦人陰脫。
硫黃(半兩)、烏賊魚骨(半兩)、五味子(參銖)
右參味,擣下篩,以粉其上,良,日再三粉之。
治婦人陰脫鐵精羊脂傳方
羊脂煎訖,適冷煖塗上,以鐵精傅脂上,多少令調,
以火灸布溫以熨上漸推內之,末磁石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亦治脫肛。
治婦人陰癢脫方
礬石(熬)
右壹味,末之,每日空腹酒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方 取車脂傅之即愈。
當歸湯治婦人產後藏中風陰重洗方
當歸、獨活(各參兩)、白芷、地榆皮、礬石(各貳兩熬)
右伍味,咀,以水壹斗伍升,煮取壹斗貳升,以洗浴之。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65
文章: 3394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千金翼方 卷第六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卷第六

惡露第四(方一十八首)
治產後瘕病燒秤鎚酒方
鐵秤鎚燒令極赤,投於酒壹升中浸令無聲,出鎚,頻服之,不瘥更作。
紫湯治產後惡露未盡又兼有風身中急痛
取大豆壹升,先取新布揩之令光,生熬,令豆不復聲纔斷,以清酒壹升投豆中,
停三沸,漉去滓,每服壹升,日三夜一服。
乾地黃湯治產後惡露不盡除諸疾補不足。
乾地黃(參兩)、芎藭、桂心、黃耆、當歸(各參兩)、細辛、人參、茯苓、
防風、芍藥、甘草(炙各壹兩)
右壹拾壹味,咀,以水壹斗,煮取參升,分為三服,日再夜一。
桃仁湯主產後往來寒熱惡血不盡方
桃仁(伍兩去皮尖及雙仁)、吳茱萸(貳升)、黃耆、當歸、芍藥(各貳兩)、
生薑、柴胡(去苗)、百鍊蘇(各捌兩)
右捌味,咀,四物以酒壹斗水貳升合煮,取參升,絞去滓,適寒溫,
先食服一升,日三服。
厚朴湯主產後腹中滿痛惡露不盡方
厚朴(炙)、乾薑(炮)、桂心(各肆兩)、黃芩、芍藥、乾地黃、茯苓、
大黃(各參兩)、桃仁(去尖皮)、蟲(熬去翅足)、甘草(炙各貳兩)、
芒消(壹兩)、枳實(炙)、白朮(各伍兩)
右壹拾肆味,咀,以水壹斗清酒參升合煮,取參升,絞去滓下芒消令烊,
適寒溫服壹升,日三。(一方用梔子抬肆枚)
澤蘭湯主婦人產後惡露不盡,腹痛不除,小腹急痛,痛引腰背,少氣力方。
澤蘭、生地黃、當歸(各貳兩)、生薑、芍藥(各兩)、大棗(拾枚擘)、
甘草(壹兩半炙)
右柒味,切,以水玖升,煮取參升,分為參服,墮身欲死者,服之亦瘥。
甘草湯治產後餘血不盡,逆搶心,手足冷,脣乾腹脹短氣。
甘草(炙)、芍藥、桂心(各參兩)、大黃(肆兩)、阿膠(參兩)
右伍味,咀,以東流水壹斗,煮取參升,絞去滓,內阿膠令烊,分為三服,
一服入腹,面即有顏色,一日一夜盡此三服,即下惡血,將養如新產婦也。
大黃湯治產後惡露不盡。
大黃、當歸、生薑、牡丹(去心)、芍藥、甘草(炙各壹兩)、吳茱萸(壹升)
右柒味,咀,以水壹斗,煮取肆升,分為肆服,一日令盡極佳,加人參貳兩,
名人參大黃湯
當歸湯治產後血留下焦不去。
當歸、桂心、甘草(炙各貳兩)、芎藭、芍藥(各參兩)、乾地黃(肆兩)
右陸味,咀,以水壹斗,煮取伍升,分為五服
柴胡湯治產後往來寒熱惡露不盡。
柴胡(去苗)、生薑(各貳兩切)、桃仁(伍拾枚去皮尖)、當歸、芍藥、
黃耆(各參兩)、吳茱萸(貳升)
右柒味,咀,以清酒壹斗參升,煮取參升,先食服壹升,日三服。
(千金以水煮)
大黃湯主產後餘疾有積血不去,腹大短氣不得飲食,上衝心,時時煩憒逆滿,
手足煩疼,胃中結熱。
大黃、黃芩、甘草(炙各壹兩)、蒲黃(半兩)、大棗(參拾枚擘)
右伍味,咀,以水參升,煮取壹升,清朝服,至日中當利,若下不止,
進冷粥半升即止,若不下,與少熱飲自下,人羸者半之。(千金名蒲黃湯有芒消壹兩)
梔子湯治產後兒生處空,留血不盡,小腹絞痛。
梔子參拾枚,以水壹斗,煮取陸升,內當歸芍藥各參兩,蜜伍合,生薑伍兩,
羊脂壹兩,於梔子汁中,煎取貳升,分為三服。
大黃湯產後血不流方
大黃、黃芩、當歸、芍藥、芒消、甘草(炙各壹兩)、桃仁、
杏仁(各參拾枚去皮尖)
右捌味咀,以水壹斗,煮取參升,去滓,內芒消令烊,分為肆服,法當下利,
利若不止,作白粥飲一盃煖服,去一炊久乃再服。
生地黃湯治產後三日或四五日,腹中餘血未盡,絞痛強滿,氣息不通。
生地黃(伍兩)、生薑(參兩)、大黃、細辛、甘草(炙)、桂心、黃芩、
茯苓、芍藥、當歸(各壹兩半)、大棗(貳拾枚擘)
右壹拾壹味,咀,以水捌升,煮取貳升伍合,分為三服,禁生冷等,良。
大黃乾漆湯治新產後有血腹中切痛。
大黃、乾漆(熬)、乾地黃、乾薑、桂心(各壹兩)
右伍味,咀,以水清酒各五升,煮取參升,去滓,溫服壹升,血當下,若不下,
明日更服壹升,滿三服,病無不瘥。
麻子酒治產後血不去。
麻子伍升,擣,以酒壹斗漬一宿,明旦去滓,服壹升,先食服,不瘥復服壹升,
不吐下,不得與男子交通,一月將養如初產法。
升麻湯治產後惡物不盡或經一月半歲一歲。
升麻參兩,以酒伍升,煮取貳升,分再服,當吐下惡物,莫之極良。
大黃苦酒治產後子血不盡。
大黃捌銖,切,以苦酒貳升合,煮取壹升,適寒溫服之,即血下,甚良。

2=標題= 心痛第五(方四首)
羊桂心湯主產後虛冷心痛方
羊(參斤)、桂心(肆兩)、當歸、乾薑、甘草(炙各參兩)、吳茱萸、
人參、芎藭、乾地黃(各貳兩)
右玖味,咀,以水壹斗煮,取汁伍升,去內藥,煮取貳升半,
分為參服(一方有桔梗參兩)
蜀椒湯主產後心痛此大寒冷所為方
蜀椒(貳合汗去目閉口者)、當歸、半夏(洗去滑)、桂心、甘草(炙)、
茯苓、人參(各貳兩)、芍藥(參兩)、蜜(壹升)、生薑汁(伍合)
右壹拾味,咀,以水玖升煮椒令沸,然後內藥,煮取貳升半,去滓,
內薑汁及蜜,復煎取壹升半,一服伍合,漸加至陸合盡,勿喫冷食佳。
治產後心痛方(一云大巖蜜湯)
乾地黃、當歸、獨活、芍藥、細辛、桂心、乾薑、小草、甘草(炙各參兩)、
吳茱萸(壹升)
右壹拾味,咀,以水玖升,煮取參升,分三服。(千金用蜜五合)
芍藥湯主產後心痛此大寒冷所為方
芍藥、桂心(各參兩)、當歸、半夏(洗去滑)、茯苓(各貳兩)、
蜀椒(貳合汗)、生薑汁(伍合)、蜜(壹升)
右捌味,咀,以水柒升,煮取貳升,去滓,內薑汁及蜜,復煎取貳升伍合,
壹服五合,漸加至陸合,其服藥每相去一炊久再服,忌冷食。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65
文章: 3394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千金翼方 卷第六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千金翼方 卷第六
腹痛第六(方一十六首)
乾地黃湯主產後兩脅滿痛兼除百病。
乾地黃、芍藥(各貳兩)、生薑(伍兩)、當歸、蒲黃(各參兩)、
桂心(陸兩)、大棗(貳拾枚擘)、甘草(炙壹兩)
右捌味,咀,以水壹斗,煮取貳升半,分參服。
芍藥湯主產後腹痛。
芍藥(肆兩)、茯苓(參兩)、人參、乾地黃、甘草(各貳兩)
右伍味,咀,以清酒兼水各陸升,煮取參升,分服日三
豬腎湯治產後腹痛。
豬腎(壹枚)、茱萸(壹升)、黃耆、當歸、芎藭、人參、茯苓、
乾地黃(各貳兩)、生薑(切)、厚朴(炙)、甘草(炙各參兩)、桂心(肆兩)、
半夏(伍兩洗去滑)
右壹拾參味,咀,先以水貳斗煮豬腎令熟取壹斗,吹去肥膩,又以清酒貳升,
煮取參升,分為肆服,日三夜一服。
又方
羊(壹斤半)、白(壹斤)、乾薑、當歸、桂心(各參兩)、芍藥、芎藭、
乾地黃、甘草(炙各貳兩)
右玖味,咀,以水貳斗煮取壹斗,煎取三升,分為肆服,一日令盡。
吳茱萸湯主婦人先有寒冷滿痛,或心腹刺痛,或嘔吐,或食少,或腫,生後益劇,
或寒或下更劇,氣息綿惙欲絕,皆主之。
吳茱萸(二兩)、防風、桔梗、乾薑、乾地黃、當歸、細辛、甘草(炙各半兩)
右捌味,咀,以水肆升,煮取壹升伍合,分為三服。
緩中白湯主產後腹痛少氣。
白、當歸、人參、半夏(洗去滑)、細辛(各貳兩)、天門冬(去心)、芍藥、
乾薑、甘草(炙各陸兩)、生地黃(取汁)、吳茱萸(各壹升)
右壹拾壹味,咀,以水柒升,煮取貳升,壹服壹升,日夜服之令盡。
羊當歸湯主產後腹中心下切痛不能食,往來寒熱,若中風乏氣力方。
羊肉(參斤去脂)、當歸(貳兩)、黃芩(一方用黃耆)、芎藭、
防風(各壹兩一方用人參)、生薑(伍兩)、芍藥、甘草(炙各參兩)
右捌味,咀,以水貳斗煮取壹斗,出肉,內諸藥,煎取參升,分為三服。
蒲黃湯主產後餘疾,中少氣,腹痛頭疼,餘血未盡,除腹中脹滿欲絕方。
蒲黃、生薑、生地黃(各伍兩)、芒消(貳兩)、桃仁(貳拾枚去皮尖)、芎藭、
桂心(各壹兩)、大棗(拾伍枚擘)
右捌味,咀,以水玖升,煮取貳升伍合,去滓,內芒消,分為三服,良驗。
敗醬湯主產後疾痛引腰腹如錐刀刺方
敗醬(參兩)
右壹味切,以水肆升酒貳升微火煎取貳升,適寒溫,服七合,日三,
食前服之大良。(千金有桂心芎藭各壹兩半當歸壹兩為肆味)
芎藭湯主產後腹痛。
芎藭(貳兩)、女萎(伍分)、黃芩、前胡、桃仁(去皮尖)、桂心(各壹兩)、
芍藥、大黃(各壹兩半)、蒲黃(伍合)、生地黃(切壹升半)、甘草(貳兩炙)、
當歸(參分)
右壹拾貳味咀,以水壹升酒參升合,煮取參升,分為肆服,日三夜一服。
(千金有黃耆無黃芩)
獨活湯主產後腹痛引腰脊拘急方
獨活、當歸、芍藥、生薑、桂心(各參兩)、大棗(壹拾枚擘)、甘草(貳兩炙)
右柒味,咀,以水捌升煮取參升,分參服,相去如十里久,進之。
芍藥黃耆湯治產後心腹痛方
芍藥(肆分)、黃耆(參兩)、白芷、桂心、生薑、甘草(炙各貳兩)、
大棗(拾枚擘)
右柒味,咀,以酒并水各伍升合煮取參升,空腹服壹升,日參服。
(千金有人參當歸芎藭地黃茯苓為拾貳味)
桃仁芍藥湯治產後疾痛方
桃仁(半升去尖皮)、芍藥(參兩)、芎藭、當歸、乾漆(熬)、桂心、
甘草(炙各貳兩)
右柒味,咀以水捌升,煮取參升,分為參服,服別相去一炊久再服。
單行茱萸酒治產後腹內疾痛方
吳萸壹升,以酒參升漬壹宿,煎取半升,頓服之,亦可再服之。
單行桂酒主產後疾痛及卒心腹痛方
桂心參兩,切,以酒參升煮取貳升,分為參服。
單行生牛膝酒主產後腹中甚痛方
生牛膝根伍兩,切,以酒伍升,煮取貳升,分為貳服,若用乾牛膝,
須以酒漬之,然後可煮。

2=標題= 虛損第七(方一十七首)
羊黃耆湯主產後虛之當補益方
羊(參斤)、黃耆、麥門冬(各參兩去心)、大棗(參拾枚擘)、乾地黃、
茯苓、當歸、芍藥、桂心、甘草(炙各貳兩)
右壹拾味,咀,以水貳斗煮,取壹斗,去,內藥,煎取參升,分為參服,
大良。
鹿湯主產後虛悶勞損補之方
鹿(肆斤)、乾地黃、芍藥、茯苓、黃耆、麥門冬(去心)、
甘草(各貳兩炙)、芎藭、當歸、人參(各參兩)、生薑(陸兩)、
大棗(貳拾枚擘)、半夏(壹升洗去滑)
右壹拾參味,咀,以水參斗煮,取貳斗,去,內藥,煎取參升,分為肆服,
日三夜一服。
骨湯治產 後虛之,五勞七傷,虛損不足,藏腑冷熱不調方。
骨(壹具剉)、遠志(去心)、黃耆、芍藥、橘皮、茯神、厚朴(炙)、芎藭、
甘草(炙各參兩)、當歸、乾薑、防風、獨活(各貳兩)、生薑(切)、
桂心(各肆兩)右壹拾伍味,咀,以水參斗煮骨,取壹斗,去滓,內藥,
煮取參升,分為肆服羊 湯主產後及傷身大虛上氣腹痛兼微風方。
羊(貳斤無羊用代)、麥門冬(柒合去心)、生地黃(伍兩)、
大棗(拾貳枚擘)、黃耆、人參、獨活、桂心、茯苓、甘草(炙各貳兩)
右壹拾味,咀,以水貳斗煮,取壹斗,去肉,內藥,煮取參升半,分為肆服,
日三夜一服。(千金有乾薑)
羊生地黃湯主產後三日補中理藏強氣力消化血方
羊(貳斤)、芍藥(參兩)、生地黃(切貳升)、當歸、芎藭、人參、桂心、
甘草(炙各貳兩)右捌味咀以水貳斗煮取壹斗,去肉內藥,煎取參升,
分為肆服日三夜一服。
羊杜仲湯治產後腰痛欬嗽方
羊(肆斤)、杜仲(炙)、紫菀、桂心、當歸、白朮(各參兩)、細辛、
五味子、款冬花、厚朴(炙)、附子(炮去皮)、萆薢、人參、芎藭、黃耆、
甘草(炙各貳兩)、生薑(捌兩切)、大棗(參拾枚擘)
右壹拾捌味,咀以水貳斗煮,取壹斗,去,內藥,煎取參升,分溫三服。
當歸建中湯治產後虛羸不足,腹中疾痛不止,吸吸少氣,或若小腹拘急攣痛引腰背,
不能飲食產後一月,日得服四五劑為善令人強壯內補方。
當歸(肆兩)、桂心(參兩)、甘草(炙貳兩)、芍藥(陸兩)、生薑(參兩)、
大棗(拾貳枚擘)
右陸味咀以水壹斗,煮取參升,分為參服,一日令盡,苦大虛,
內飴糖陸兩作湯成,內之於火上煖,令飴糖消,若無生薑,則以乾薑參兩代之,
若其人去血過多崩傷內衄不止,加地黃陸兩阿膠貳兩,合捌種,作湯成,去滓,
內阿膠,若無當歸,以芎藭代之。內補芎藭湯主婦人產後虛羸,及崩傷過多虛竭,
腹中疾痛。
芎藭、乾地黃(各肆兩)、芍藥(伍兩)、桂心(貳兩)、大棗(肆拾枚擘)、
乾薑
右柒味,咀,以水壹斗貳升,煮取參升,分為參服,若不差,更作至參劑,
若有寒苦微下,加附子參兩,炮,
主婦人虛羸少氣七傷損絕腹中拘急痛崩傷虛竭面目無色及唾血,甚良。
大補中當歸湯治產後虛損不足,腹中拘急,或溺血,小腹苦痛,或從高墮下犯內,
及金瘡血多內傷男子亦宜服之。
當歸、乾薑、續斷、桂心(各參兩)、乾地黃(陸兩)、芍藥(肆兩)、芎藭、
麥門冬(去心)、白芷、甘草(炙各貳兩)、大棗(肆拾枚擘)、吳茱萸(壹升)
右壹拾貳味,咀,以酒壹斗漬藥一宿,明旦以水捌升合煮取伍升,去滓,
分溫伍服,日三夜二服,有黃耆,入貳兩為佳。
緩中湯主婦人產後腹中拘急及虛滿少氣,產後諸虛不足,寬中補寒。
吳茱萸(壹升)、乾薑、當歸、白芷、人參、甘草(炙各貳兩)、
麥門冬(去心)、半夏(洗去滑各參兩)、芍藥(陸兩)、細辛(壹兩)、
生地黃(壹斤取汁)
右壹拾壹味,咀,以水壹斗,煮取三升,去滓,內地黃汁,更上火合煎三兩沸,
溫服壹升,日三服,若無當歸,以芎藭肆兩代之。
大補湯治產後虛不足少氣乏力,腹中拘急痛及諸疾痛,
內崩傷絕虛竭裏急腰及小腹痛。
當歸、乾地黃、半夏(洗去滑)、桂心(各參兩)、吳茱萸(壹升一本無)、
人參、麥門冬(去心)、芎藭、乾薑、甘草(炙)、白芷(各貳兩)、芍藥(肆兩)、
大棗(肆拾枚擘)
右壹拾參味,咀,以水壹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當歸芍藥湯治產後虛逆害飲食方
當歸(壹兩半)、芍藥、人參、桂心、生薑(切)、甘草(炙各壹兩)、
乾地黃(貳兩)、大棗(貳拾枚擘)
右捌味,咀,以水柒升,煮取三升,分為三服。
鮑魚湯主產後腹中虛極,水道閉絕逆脹,咽喉短氣方。
鮑魚(壹斤半)、麻子仁、細辛、茯苓、生薑(切)、切五味子(各壹兩)、
地黃(伍兩)
右柒味,咀,以水壹斗煮鮑魚如食法,取汁柴升,內藥煎取參升,分為參服,
大有神驗。
厚朴湯主產後四日之中血氣口乾噓吸方
厚朴(炙)、枳實(炙)、生薑(各參兩)、芍藥、五味子、茯苓、
前胡(各壹兩)、人參(半兩)、大棗(貳拾枚擘)
右玖味,咀,以水陸升,煮取貳升伍合,分為參服,適寒溫服,禁冷物。
生地黃湯主產後虛損少氣方
生地黃、人參、知母、桂心、厚朴(炙)、甘草(炙各貳兩)、小豆(參升)
右柒味,咀,以水貳斗伍升煮地黃取壹斗,去滓,內藥,煎取參升,分為參服。
賁湯主婦人賁豚氣積勞藏氣不足,中煩燥,關元以下如懷五千錢狀方。
厚朴(炙)、當歸、細辛、芍藥、桔梗、石膏(碎)、桂心(各參兩)、
大黃(伍兩)、乾地黃(肆兩)、乾薑、澤瀉、黃芩、甘草(炙各伍兩)
右壹拾參味,咀以水壹斗,煮取參升,分溫參服,服參劑,佳。
(千金有吳茱萸無大黃)
杏仁湯治產後虛氣方
杏仁(去皮尖雙仁者)、蘇葉(各壹升)、半夏(壹兩洗)、生薑(拾兩)、
桂心(肆兩)、人參、橘皮、麥門冬(去心)、白前(各參兩)
右玖味咀,以水玖升,煮取貳升伍合分參服。
千金翼方卷第六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65
文章: 3394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千金翼方卷第七(婦人三)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千金翼方卷第七(婦人三)

2=標題= 虛乏第一
柏子仁圓主婦人五勞七傷羸弱瘦削,面無顏色,飲食減少,貌失光澤,
及產後半身枯悴,傷墜斷絕無子,令肥白,能久服夫婦不相識神方。
柏子仁、白石英、鍾乳、乾薑、黃耆(各貳兩)、澤蘭(九分取葉熬)、本、
蕪荑(各參分)、芎藭(貳兩半)、防風(伍分)、蜀椒(壹兩半去目及閉口者汗)、
人參、紫石英、石斛、赤石脂、乾地黃、芍藥、五味子、秦艽、肉蓯蓉、厚朴(炙)、
龍骨、防葵、細辛、獨活、杜仲(炙)、白芷、茯苓、桔梗、白朮、桂心(各壹兩)、
當歸、甘草(灸各柒分)
右參拾參味,擣篩為末,練蜜和圓如梧子,空肚煖酒服十圓,不知,
稍增至參拾圓,以知為度,禁食生魚肥豬肉生冷。(千金有烏頭秦艽龍骨防葵茯苓)
小澤蘭圓治婦人產後虛損補益方
澤蘭(九分取葉熬)、蕪荑(熬)、本、厚朴(炙)、細辛、人參、柏子人、
白朮(各參分)、蜀椒(去目閉口者汗)、白芷、乾薑、食茱萸、防風(各壹兩)、
石膏(貳兩)、桂心(半兩)、當歸、芎藭、甘草(炙各柒分)、一方有芍藥壹兩
右壹拾捌味,擣篩為末,煉蜜和圓梧子大,溫酒服貳拾圓,漸加參拾圓,日參服,
忌食生魚肥豬肉。(千金乾姜有茯苓)
大五石澤蘭圓主婦人產後虛損寒中,腹中雷鳴緩急風頭痛寒熱,月經不調,
繞臍惻惻痛,或心下石堅逆害飲食,手足常冷,多夢紛紜,身體痺痛,榮衛不和,
虛弱不能動搖方。
澤蘭(九分取葉熬)、石膏、乾薑、白石英、陽起石(各貳兩)、芎藭、
當歸(各柒兩)、人參、石斛、烏頭(炮去皮)、白朮、續斷、遠志(去心)、
防風(各伍分)、紫石英、禹餘、厚朴(炙)、柏子仁、乾地黃、五味子、細辛、
蜀椒(去目閉口者汗)、龍骨、桂心、茯苓(各壹兩半)、紫菀、山茱萸(各壹兩)、
白芷、 本、蕪荑(各參兩)、鍾乳、黃耆、甘草(炙各貳兩半)
右參拾參味,擣篩為末,煉蜜和圓如梧桐子,酒服貳拾圓,漸加至參拾圓。
(千金無陽起石)
小五石澤蘭圓主婦人勞冷虛損,飲食減少,面失光色,腹中冷痛,月候不調,
吸吸少氣無力,補益溫中方。
澤蘭(九分取葉熬)、本、柏子仁、厚朴(炙)、白朮(各壹兩)、芍藥、
蜀椒(去目閉口者汗)、山茱萸、人參(各伍分)、紫石英、鍾乳、白石英、肉蓯蓉、
礬石(燒)、龍骨、桂心(各壹兩半)、石膏、乾薑、陽起石(各貳兩)、
蕪荑(參分熬)、赤石脂、當歸、甘草(各柒分炙)
右貳拾參味,擣篩為末,鍊蜜和圓如梧子,酒服貳拾圓,加至參拾圓,日參服。
大補益當歸圓治產後虛羸不足,中少氣,腹中拘急疼痛,或引腰背痛,
或產後所下過多不止,虛竭乏氣腹中痛,晝夜不得眠,及崩中面目失色,脣口乾燥,
亦主男子傷絕,或從高墮下內有所傷之處,或損血吐下及金瘡等方。
當歸、芎藭、續斷、乾薑、阿膠(炙)、甘草(炙各肆兩)、附子(炮去皮)、
白芷、吳茱萸、白朮(各參兩)、乾地黃(拾兩)、桂心(貳兩)、赤芍藥(貳兩)
右壹拾參味,擣篩為末,煉蜜和圓如梧子,酒服貳拾圓,日參夜壹,
漸加至伍拾圓,若有真蒲黃,可加壹升為善。
白芷圓治婦人產後所下過多,及崩中傷損,虛竭少氣,面目失色腹中痛方。
白芷、續斷、乾薑、當歸(各參兩)、附子(壹兩炮去皮)、乾地黃(伍兩)、
阿膠(參兩炙)
右柒味,擣篩為末,煉蜜和圓如梧子,酒服貳拾圓日四五服,無當歸,
用芎藭代之亦可,加蒲黃壹兩為善,無續斷,用大薊根代之。
甘草圓主婦人產後心虛不足,虛悸少氣,心神不安,或若恍恍惚惚不自方。
甘草(參兩炙)、人參、澤瀉、桂心(各壹兩)、大棗(伍枚)、遠志(去心)、
茯苓、麥門冬(去心)、菖蒲、乾薑(各貳兩)
右壹拾味,擣篩為末,煉蜜和圓如大豆許,酒服貳拾圓日四五服,夜貳服,不知,
稍增,若無澤瀉,用朮代之,若中冷,增乾薑。
大遠志圓主婦人產後心虛不足,心下虛悸,志意不安,時復憒憒腹中拘急痛,
夜臥不安,中吸吸少氣,藥內補傷損益氣安志定心主諸虛損方。
遠志(去心)、茯苓、桂心、麥門冬(去心)、澤瀉、乾薑、人參、當歸、獨活、
阿膠(炙)、菖蒲、甘草(炙)、白朮(各參兩)、乾地黃(伍兩)、署預(貳兩)
右壹拾伍味,擣篩為末,煉蜜和圓如梧子,空腹溫酒服貳拾圓,日參服,
不知稍加至參拾圓,大虛身體冷少津液,加鍾乳參兩為善,
鍾乳益精氣安心鎮志令人顏色美,至良。人參圓主產後大虛心悸志意不安,
恍惚不自覺,心中畏恐,夜不得眠虛煩少氣方。人參、茯苓、麥門冬(去心)、
甘草(炙各參兩)、桂心(壹兩)、大棗(伍拾枚作膏)、菖蒲、澤瀉、署預、
乾薑(各貳兩)
右壹拾味,擣篩為末,煉蜜棗膏和圓如梧子大,空腹酒下貳拾圓,日參夜壹服,
不知,稍增至參拾圓,若有遠志得貳兩內之為善,氣絕,內當歸獨活各參兩更善,
此方亦治男子虛心悸不定,至良。
生地黃煎治婦人產後虛羸短氣,脅逆滿風寒方。
生地黃(捌兩)、茯苓、麥門冬(各壹斤去心)、桃仁(半升去皮尖)、
甘草(壹尺炙)、人參(參兩)、石斛、桂心、紫菀(各肆兩)
右玖味,合擣篩,以生地黃汁捌升淳清酒捌升合調銅器中炭火上,內鹿角膠壹斤,
數攪之得壹升,次內飴參升白蜜參升,於銅器中釜湯上煎令調,藥成,
先食服如彈丸壹枚,日參,不知,稍加至貳圓。地黃羊脂煎治產後諸病,
羸瘦欲令肥白,食飲平調方。生地黃汁(壹斗)、生薑汁、白蜜(各伍升)、
羊脂(貳斤)
右肆味,先煎地黃汁令得伍升,次內羊脂煎令減半,內薑汁復煎令減,內蜜著,
銅器中重湯煎如飴狀,取煎如雞子大壹枚,投溫酒中,飲日參服。
生飲白草汁治產後勞復及腎勞方
白草壹把
右壹味,擣絞取汁頓服,差,勞復生蟲,去滓取汁,洗眼中蟲出,
又屋漏水洗赤蟲出。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65
文章: 3394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千金翼方 卷第七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卷第七
盜汗第二(方四首)
鯉魚湯主婦人體虛流汗不止,或眠中盜汗方。
鯉魚(貳斤)、白(切壹升)、豉(壹升)、乾薑、桂心(壹兩)
右伍味,先以水壹斗煮魚取六升,去魚,內諸藥,微火煮取貳升,分再服,
取微汗即愈。
竹皮湯治婦人汗血吐血尿血下血。
竹皮(參升)、乾地黃(肆兩)、人參(半兩)、芍藥、當歸、桔梗、
桂心(各兩)、芎藭、甘草(炙各貳兩)
右玖味,咀,以水柒升,煮取參升,分參服。
吳茱萸湯治婦人產後虛羸盜汗時濇濇惡寒。
吳茱萸(參兩)
右壹味,以清酒參升漬之半日,所煮令蟻鼻沸減得貳升,分服壹升,日再,間日飲。
豬膏煎治婦人產後體虛寒熱自汗出。豬膏、生薑汁、白蜜(各一升)、清酒(伍合)
右肆味,合煎令調和,五上五下,膏成,隨意以酒服差,當用炭火上煎。

2=標題= 下乳第三(方一十六首)
鍾乳湯治婦人乳無汁。鍾乳、白石脂、消石(各一分)、通草、生桔梗(各貳分)
右伍味,咀,以水伍升煮,三上三下,餘壹升,去滓,內消石令烊,
絞服無多少,若小兒不能乳大人嗍之。
漏蘆湯治婦人乳無汁。漏蘆、通草(各貳兩)、鍾乳(壹兩)、黍米(壹升)
右肆味,咀,黍米宿漬,揩撻取汁參升,煮藥參沸,去滓飲之日參服。
鯽魚湯婦人下乳汁。鯽魚(長柒寸)、豬肪(半斤)、漏蘆、鍾乳(各貳兩)
右肆味,咀,藥切豬脂魚不須洗,清酒壹斗貳升合煮,魚熟藥成,去滓適寒溫,
分五服,即乳下,良,飲其間相去須臾一飲,令藥力相及。
又方 通草、鍾乳、栝樓實、漏蘆(各參兩)
右肆味,咀,以水壹斗,煮取參升,去滓,飲壹升,日參服。
又方 通草、鍾乳(各肆兩)
右貳味,切,以酒五升漬一宿,明旦煮沸,去滓,服壹升,日參服,夏冷服,
冬溫服之。
又方 石膏肆兩,碎,以水貳升煮參沸,稍稍服一日令盡。
又方 栝樓實壹枚青色大者無大者用小者兩枚無青色者黃色者亦好
右一味,熟擣,以白酒壹斗,煮取肆升,去滓,服壹升,日參服。
又方 鬼箭(伍兩)
右一味,切,以水陸升,煮取肆升,壹服捌合,日參服亦可燒灰水服方寸匕。
鼠肉臛方治婦人乳無汁。
鼠肉(五兩)、羊肉(陸兩)、肉(半斤)
右參味作臛,勿令疾者知之。鮑魚大麻子羹治婦人產後下乳。
鮑魚肉(參斤)、麻子仁(壹升)
右貳味,與鹽豉作羹,任意食之。
又方 通草、鍾乳
右貳味,等分擣篩作麵粥,服方寸匕,日三服,百日後,可兼養兩兒,
通草橫心白者是,勿取羊桃根己黃者無益。
又方 麥門冬(去心)、鍾乳、通草、理石
右肆味,等分,擣篩,空腹酒服方寸匕,日參服。
又方 漏蘆(參分)、鍾乳、栝樓根(合伍分)、蠐螬(參合)
右肆味,擣篩,先食糖水方寸匕,日參服。
又方 栝樓根(參兩)、鍾乳(肆兩)、漏蘆、滑石、通草(各貳兩)、
白頭翁(壹兩)
右陸味,擣篩為散,酒服方寸匕,日再服。
又方 鍾乳、通草(各五分)、雲母(貳兩半)、屋上敗草(貳把燒作灰)、
甘草(壹兩炙)
右五味,擣篩為散,食後以溫漏蘆水服方寸匕,日參服,乳下為度。
又方 麥門冬(去心)、鍾乳、通草、理石、乾地黃、土瓜根、蠐螬(並等分)
右柒味,擣篩為散,食後酒服方寸匕,日參服。

2=標題= 中風第四(方一十一首)
甘草湯治產後在褥,中風背強不能轉動,名曰風。
甘草(炙)、乾地黃、麥門冬(去心)、前胡、黃芩、麻黃(去節)、
栝樓根(各貳兩)、芎藭(壹兩)、葛根(半斤)、杏仁(五十枚去皮尖雙人)
右壹拾味,咀,以水壹斗酒五升合煮葛根,取捌升,去滓,內諸藥煮取貳升,
分再服一劑,不差,更作之,大良。(千金無前胡)
羌活湯治產後中風身體痺疼痛。
羌活、防風、烏頭(炮去皮)、桂心、芍藥、乾地黃(各參兩)、防己、女萎、
麻黃(去節各壹兩)、葛根(半斤)、生薑(各陸兩)、甘草(貳兩炙)
右壹拾貳味,咀,以水玖升清酒參升合煮,取參升,服五合,日三夜壹服極佳。
治產後中風時煩方。
知母、石膏(碎)、芍藥、甘草(炙各貳兩)、半夏(壹升洗)、生薑(切)、
防風、白朮(各參兩)、獨活(肆兩)、桂心(肆兩)
右壹拾味,咀,以水壹斗清酒五升合煮,取參升,分參服。
獨活湯治產後中風口噤不得言。
獨活(五兩)、防風、秦艽、桂心、當歸、附子(炮去皮)、白朮、
甘草(炙各貳兩)、木防己(一兩)、葛根、生薑(各參兩)
右壹拾壹味,咀,以水壹斗貳升,煮取參升,分參服。
竹葉湯治產後中風發熱面正赤喘氣頭痛。
淡竹葉、葛根(各參兩)、人參(壹兩)、防風(貳兩)、
大附子(壹枚炮去皮)、生薑(五兩)、大棗(拾伍枚擘)、桔梗、桂心、
甘草(炙各壹兩)
右壹拾味,咀,以水壹升煮取貳升半,分貳服溫覆使汗出,頸項強,
n用大附子煎藥,揚去沬,若嘔者,加半夏半升洗。防風湯治產後中風裏急短氣。
防風、葛根、當歸、芍藥、人參、乾薑、甘草(炙各貳兩)、獨活(五兩)
右捌味,咀,以水玖升煮取參升,分為參服。
治產後魘言鬼語,由內虛未定,外客風邪所干方。
羊心(壹枚)、遠志(去心)、芍藥、黃芩、牡蠣(熬)、防風、
甘草(炙各貳兩)、乾地黃、人參(各參兩)
右玖味,咀,以水壹斗煮羊心取五升,去心,內諸藥,煎取參升,分為參服。
鹿肉湯治產後風虛頭痛壯熱言語邪僻。
鹿肉(參斤)、半夏(壹升洗去滑)、乾地黃、阿膠(炙)、芎藭(各貳兩)、
芍藥、獨活、生薑(切)、黃耆、黃芩、人參、甘草(炙各參兩)、桂心(貳兩)、
秦艽(五兩)、茯神(肆兩一云茯苓)
右壹拾伍味,咀,以水貳斗煮肉,得壹斗貳升,去肉,下藥,煎取參升,
內膠令烊,分肆服,日參,夜壹服。
防風酒治產後中風。
防風、獨活(各壹斤)、女萎、桂心(各貳兩)、茵芋(壹兩)、石斛(伍兩)
右陸味,咀,以清酒貳斗漬參宿,初服壹合,稍加至參肆合,日參服。
木防己膏治產後中風。
木防己(半斤)、茵芋(五兩)
右貳味切,以苦酒玖升漬壹宿,豬膏肆升煎,三上三下,膏成,灸手摩之千遍,
佳。
獨活(壹斤)、桂心(參兩)、秦艽(伍兩)
右參味,咀,以酒壹斗伍升漬參日,飲伍合,稍加至壹升,不能飲,隨性多少。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65
文章: 3394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千金翼方卷第七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千金翼方卷第七

心悸第五(方四首)
治產後忽苦心中衝悸,或志意不定,恍恍惚惚言語錯謬心虛所致方。
人參、茯苓(各參兩)、茯神(肆兩)、大棗(參拾枚擘)、生薑(捌兩)、
芍藥、當歸、桂心、甘草(各貳兩)
右玖味,咀,以水壹斗,煮取參升,分服,日參。
治產後忽苦心中衝悸不定,志意不安,言語誤錯,惚惚憒憒不自覺方。
遠志(去心)、人參、麥門冬(去心)、當歸、桂心、甘草(炙各貳兩)、
茯苓(伍兩)、芍藥(壹兩)、生薑(陸兩)、大棗(貳拾枚擘)
右壹拾味,咀,以水壹斗,煮取參升,分參服,日參,羸者分肆服,
產後得此是 是心虛所致,無當歸,用芎藭,若其人心胃中逆氣,則加半夏參兩,
洗去滑。治產後暴苦心悸不定,言語謬誤,恍恍惚惚,心中憒憒,此是心虛所致方。
茯苓(五兩)、芍藥、桂心、當歸、甘草(炙各參兩)、生薑(陸兩)、
大棗(三十枚擘)、麥門冬(去心一升)
右捌味,咀,以水壹斗,煮取參升,分參服,無當歸,用芎藭代,若苦心不定,
加人參遠志各貳兩,若苦煩悶短氣,加生竹葉壹升,先以水壹斗參升煮竹葉取壹斗,
內藥,若有微風,加獨活參兩麻黃貳兩桂心貳兩,用水壹斗五升,
若頸項苦急背中強者,加獨活葛根麻黃桂心各參兩生薑捌兩,以水壹斗五升,
煮取參升半,分四服,日參,夜壹服。治產後心衝恐悸不定,恍恍惚惚不自知覺,
言誤錯誤,虛煩短氣志意不定此是心虛所致方。
遠志(去心貳兩)、人參、茯神、當歸、芍藥、甘草(炙各參兩)、
大棗(參拾枚擘)、麥門冬(壹升去心)
右捌味,咀,以水壹斗,煮取參升,分參服若苦虛煩短氣者,加生淡竹葉壹升,
以水壹斗貳升,煮取壹斗,乃用諸藥,胃中少氣者,益甘草壹兩為善。

2=標題= 下痢第六(方一十七首)
阿膠湯治產後下痢。
阿膠、當歸、黃蘗、黃連(各壹兩)、陳廩米(壹升)、蠟(如碁子參枚)
右陸味,咀,以水捌升煮米蟹目沸,去米內藥,煮取貳升,去滓,內膠蠟令烊,
分肆服,一日令盡。
桂心湯治產後餘寒,下痢便膿血赤白,日數十行,腹痛時時下血。
桂心、甘草(各貳兩)、白蜜(壹升)、乾薑(貳兩)、當歸(參兩)、
赤石脂(拾兩綿裹)、附子(壹兩炮去皮破)
右柒味,咀以水陸升,煮取參升,內蜜再沸,分參服。
羊脂湯治產後下痢諸療不斷。
羊脂(五兩)、當歸、乾薑、黃蘗、黃連(各參兩)
右伍味,咀,以水玖升,煮取參升,去滓,內脂令烊,分參服。
治產後下痢虛乏羸瘦方。
黃雌雞(一隻治如食住去藏勿中水)、赤小豆(貳升)、吳茱萸、獨活、人參、
黃連、甘草(各貳兩)、黃耆、麥門冬(去心)、當歸(各參兩)、大棗(參拾枚擘)
右壹拾壹味,咀,以水貳斗煮雞豆,令餘壹斗,去雞豆澄清。
治產後寒熱下痢方。
鹿肉(參斤)、白(壹把)、人參、當歸、黃芩、桂心、甘草(各壹兩)、
芍藥(貳兩)、豉(壹升)、生薑(切)、乾地黃(各三兩)
右壹拾壹味,咀,以水貳斗煮肉取壹斗,內諸藥,煮取參升,分參服。
當歸湯治產後下痢腹痛。
當歸、龍骨(各參兩)、乾薑、白朮(各貳兩)、芎藭(貳兩半)、熟艾、
附子(炮去皮)、甘草(炙各壹兩)
右捌味,咀,以水陸升煮取參升,分參服,一日令盡。
甘草湯治產後下痢兼虛極白頭翁加阿膠。
白頭翁(貳兩)、黃連、秦皮、黃蘗(各參兩)、加阿膠、甘草(各貳兩)
右陸味,咀,以水柒升,煮取參升,去滓,內膠令烊,分參服。
甲湯治產後早起中風冷洩痢及帶下。
甲(如手大炙令黃)、白頭翁(壹兩)、當歸、黃連、乾薑(各貳兩)、
黃蘗(長壹尺廣三寸)
右陸味,咀,以水柒升,煮取參升,分參服。(子金無白頭翁)
乾地黃湯治產後下痢。
乾地黃(壹兩)、白頭翁、乾薑、黃連(各壹兩)、蜜蠟(方寸)、
阿膠(如手掌大一枚)
右陸味,咀,以水五升,煮取貳升半,去滓,內膠蠟令烊,分參服,
相去一炊頃。(千金無乾薑)
生地黃湯治產後忽著寒熱下痢。
生地黃(五兩)、黃連、桂心、甘草(各壹兩)、淡竹皮(貳升)、
大棗(貳拾枚擘)、赤石脂(貳兩)
右柒味,咀,以水壹斗煮竹皮取柒升,去滓內藥,煮取貳升伍合,分為參服。
藍青丸治產後下痢。
藍青(熬)、鬼臼(各壹兩半)、附子(炮壹兩)、蜀椒(汗壹兩半)、
黃連(五兩去毛)、龍骨、當歸(各參兩)、黃蘗、人參、茯苓(各壹兩)、
厚朴(灸)、阿膠(灸)、艾、甘草(灸各貳兩)、一方用赤石脂肆兩
右壹拾肆味,擣篩為末,鍊蜜和丸如梧子,空腹以飲服貳拾圓。
赤石脂圓治產後下痢。
赤石脂(參兩)、當歸、黃連、乾薑、秦皮、白朮、甘草(灸各貳兩)、
蜀椒(汗)、附子(各壹兩炮去皮)
右玖味,擣末鍊蜜和圓如梧子大,飲服貳拾圓,日參服。
治產後下痢赤散方
赤石脂(參兩)、桂心(壹兩)、代赭(貳兩)
右參味,擣篩為散酒服方寸匕,日參,夜壹服,拾日當愈。
治產後下痢黑散方
麻黃(去節)、貫眾、桂心(各壹兩)、乾漆(熬)、細辛(各貳兩)、
甘草(參兩灸)
右陸味,擣篩為散,麥粥服伍指撮,日再,五日當愈。
治產後下痢黃散方
黃連、大黃(各貳兩)、黃芩、蟲(熬)、乾地黃(各壹兩)
右伍味,擣篩為散,酒服方寸匕,日參服,拾日愈。(千金無大黃)
治妊娠及產後寒熱下痢方
黃蘗(壹斤)、黃連(壹升)、梔子(貳拾枚)
右參味,咀,以水五升漬一宿,煮三沸,服壹升,壹日壹夜令盡,嘔者,
加橘皮壹把生薑貳兩。
治婦人痢欲痢輒先心痛腹脹滿,日夜五六十行方。
神麴(熬)、石榴皮(各捌兩)、黃蘗(切)、黃連(切)、烏梅肉、
艾葉(各壹升)、防已(貳兩)、附子(五兩炮)、乾薑、阿膠(各參兩灸)
右壹拾味,擣篩為末,鍊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飲服貳拾圓,日參,
漸加至參拾肆拾圓。

2=標題= 淋渴第七(方一十一首)
桑螵蛸湯治產後小便數。
桑螵蛸(參拾枚灸)、鹿茸(灸)、黃耆(各參兩)、生薑(肆兩)、人參、
牡蠣(熬)、甘草(灸各貳兩)
右柒味,咀,以水陸升,煮取貳升半,分參服。
栝樓湯治產後小便數兼渴。
栝樓根、黃連、麥門冬(去心各貳兩)、桑螵蛸(貳拾枚灸)、人參、
生薑(切)、甘草(灸各參兩)、大棗(拾伍枚擘)
右捌味,咀,以水柒升,煮取貳升半,分參服。
雞胵湯治產後小便數。
雞胵(貳拾具)雞腸(參具洗)、厚朴(灸)、人參(各貳兩)、
生薑(五兩)、麻黃(肆兩去節)、大棗(貳拾枚擘)、當歸、乾地黃、
甘草(灸各貳兩)
右壹拾味,咀,以水壹斗煮雞胵腸棗子柒升,去滓內藥,煎取參升半,
分參服。
治婦人結氣成淋,小便引痛,上至少腹,或時溺血,或如豆汁,或如膠飴,
每發欲死,食不生肌,面目萎黃,師所不能療方。
貝齒(肆枚燒)、葵子(壹升)、滑石(參兩)、石膏(五兩)
右肆味,咀,以水池升,煮取貳升,去滓,內豬肪一,合更煎三沸,適寒溫,
分參服,病不差,更合服。
石韋湯治產後卒淋血淋氣淋。
石韋(去毛)、黃芩、通草(各壹兩)、榆皮(五兩)、大棗(參拾枚擘)、
葵子(貳升)、生薑(切)、白朮(各參兩一方用芍藥)、甘草(壹兩灸)
右玖味,咀,以水捌升,煮取貳升半,分參服。
葵根湯治產後淋澀。
葵根(切壹升一云乾者貳兩)、車前子、亂髮(燒)、大黃、桂心、
滑石(各壹兩)、通草(三兩)、生薑(陸兩切)
右捌味,咀,以水柒升,煮取貳升半,分為參服。(千金有冬瓜汁柒合)
茅根湯治產後淋。
白茅根(壹斤)、桃膠、甘草(灸各壹兩)、鯉魚齒(壹伯枚擘)、
生薑(參兩切)、人參、地麥(各貳兩)、瞿麥、茯苓(各肆兩)
右玖味,咀,以水一斗煮取貳升半,分參服。
鼠婦散治產後小便不利
鼠婦七枚熬黃酒服之。
滑石散治產後淋澀。滑石(五分)、通草、車前子、葵子(各壹兩)
右肆味,擣篩為散,以漿水服方寸匕,稍加至貳匕。
竹葉湯治產後虛弱少氣力。竹葉、人參、茯苓、甘草(灸各壹兩)、
大棗(拾肆枚擘)、麥門冬(五兩去心)、小麥(五合)、生薑(切)、
半夏(洗各參兩)
右玖味,咀,以水玖升煮竹葉小麥取柒升,去滓,內藥更煮,取貳升半,
服五合日參,夜壹服。
栝樓湯治產後渴不止。
栝樓根(肆兩)、參、麥門冬(各參兩去心)、大棗(參拾枚擘)、
土瓜根(五兩)、乾地黃、甘草(灸各貳兩)
右柒味,咀,以水捌升,煮取貳升半,分參服。
千金翼方卷第七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65
文章: 3394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千金翼方卷第八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千金翼方卷第八

婦人四

2=標題= 崩中第一(方三十六首)
治婦人五崩,身體羸瘦,欬逆煩滿少氣,心下痛,面上生瘡,
腰大痛不可俛仰陰中腫如有瘡之狀,毛中癢時痛與子藏相通,
小便不利常頭眩頸項急痛手足熱氣逆衝急煩不得臥,腹中急痛食不下,吞酢噫苦,
腸鳴漏下赤白黃黑汁大臭如膠污衣狀,熱即下赤,寒即下白,多飲即下黑,
多食即下黃,多藥即下青,喜怒心中常恐,一身不可動搖大惡風寒。
甲散方
甲(灸)、乾薑(各參分)、芎藭、雲母、代赭(各壹兩)、烏賊魚骨、
龍骨、伏龍肝、白堊、蝟皮(灸各壹分)、生鯉魚頭、桂心、白朮(各半兩)、
白殭蠶(半分)
右壹拾肆味,擣篩為散,以淳酒內少蜜服方寸匕,日三,夜貳服,久病者十日差,
新病者五日差,若頭風小腹急,加芎藭桂心各壹兩,佳,忌生冷豬雞魚肉。
治婦人崩中漏下赤白青黑腐臭不可近,令人面黑無顏色,皮骨相連,
月經失度往來無常,小腹弦急或苦絞痛上至於心,兩脅腫脹,令人倚坐,r
氣息乏少食不生肌膚,腰背疼痛,痛連兩腳,不能久立,但欲得臥,
神驗大慎火草散方。
慎火草、白石脂、甲(灸)、黃連、細辛、石斛、芎藭、乾薑、芍藥、當歸、
熟艾、牡蠣(熬)、禹餘糧(各貳兩)、桂心(壹兩)、薔薇根皮、
乾地黃(各肆兩)
右壹拾陸味,擣篩為散,空腹酒服方寸匕,日參服,稍增至貳匕,若寒多,
加附子及椒,用椒當汗,去目閉口者熱多,加知母黃芩,加石斛兩倍,
白多加乾薑白石脂,赤多(一方云青黑)、加桂心代赭各貳兩。治婦人崩中及痢,
一日夜數十起,大命欲死,多取諸根煎,丸得入腹即活,若諸根難悉得者,
第一取薔薇根,令多多乃合之,遇有酒以酒服,無酒以飲服,其種種根當得貳斛為佳。
薔薇根煎方
薔薇根、柿根、菝、懸根(各壹斛)
右肆味皆剉,合著釜中,以水淹使上餘肆伍寸,水煮使參分減壹,去滓,無大釜,
稍煮如初法都畢會汁煎如飴,可為丸如梧桐子大,服拾丸,日參服。
治婦人崩中去赤白或如豆汁伏龍肝湯方
伏龍肝(如彈丸大柒枚)、赤石脂、桂心、艾、甘草(灸各貳兩)、
生地黃(切肆升)、生薑(貳兩)
右柒味,咀,以水壹斗,煮取參升,分肆服,日參,夜壹服。
治婦人崩中,血出不,息逆氣虛煩,熟艾湯方。
熟艾(壹升)、蟹爪(壹升)、淡竹筎(壹把)、伏龍肝(半斤)、
蒲黃(貳兩)、當歸(壹兩)、乾地黃、芍藥、桂心、阿膠、茯苓(各貳兩)、
甘草(伍寸灸)
右壹拾貳味,咀,以水壹斗玖升煮艾,取壹斗,去滓內藥,煮取肆升,
內膠令烊盡,壹服壹升,壹日令盡,羸人以意消息之,可減伍陸合。
治婦人崩中漏血不絕地榆湯方
地榆根、柏葉(各捌兩)、蟹爪、竹茹(各壹升)、漏蘆(參兩)、
茯苓(壹兩)、蒲黃(參合)、乾薑、芍藥、當歸、桂心、甘草(灸各貳兩)
右壹拾參味,咀,以水壹斗伍升煮地榆根,減參升,內諸藥更煮取肆升,分服,
日參,夜壹服。
治婦人產後崩中去血,逆氣盪心,胸生瘡,煩熱,甘草芍藥湯方。
甘草(灸)、芍藥、當歸、人參、白朮(各壹兩)、橘皮(壹把)、大黃(半兩
右柒味,咀,以水肆升,煮取貳升,分再服,相去一炊頃。
治婦人崩中下血櫸柳葉湯方
櫸柳葉(參斤)、麥門冬(去心)、乾薑(各貳兩)、大棗(拾枚擘)、
甘草(壹兩灸)
右伍味,咀,以水壹斗煮櫸柳葉取捌升,去滓,內諸藥,又煮取參升,分參服。
治婦人暴崩中去血不止薊根酒方
大小薊根(各壹斤切)
右二味,以酒壹 漬五宿,服之,隨意多少。治婦人崩中赤白不絕,困篤,
禹餘圓方。禹餘(伍兩)、烏賊魚骨(參兩)、白馬蹄(拾兩灸令糞)、
龍骨(參兩)、鹿茸(貳兩灸)
右伍味,擣篩鍊蜜和丸如梧子,酒服貳拾,丸日貳服,不知,稍加至參拾丸。
治婦人積冷,崩中去血不止,腰背痛,四肢沈重虛極,大牛角中人散方。
牛角中人(壹枚燒)、防風(貳兩)、乾地黃、桑耳、蒲黃、乾薑、赤石脂、
禹餘、續斷、附子(炮去皮)、白朮、龍骨、礬石(燒)、當歸(各參兩)、
人參(壹兩)
右壹拾伍味,擣篩為散,溫酒服方寸,日參服,不知,漸加之。
治婦人崩中下血,虛羸少力,調中補虛止血方。
澤蘭(熬玖分)、蜀椒(去目閉口者汗柒分)、代赭、本、桂心、細辛、
乾薑、防風(各壹兩)、乾地黃、牡蠣(熬各壹兩半)、子仁、厚朴(灸各參分)、
當歸、芎藭、甘草(灸各柒分)、山茱萸、蕪荑(各半兩)
右壹拾柒味,擣篩為末,鍊蜜和丸如梧子,空腹酒服拾丸,日參服,
漸加至貳拾丸,神效。(一方用白芷龍骨各參分人參柒分為貳拾味)
治婦人崩中下血切痛不止方
桑耳(赤色)、牡蠣(熬令變色各參兩)、龍骨(貳兩)、黃芩、芍藥、
甘草(灸各壹兩)
右陸味,擣篩為散,酒服方寸,日參服,稍增,以知為度。
治婦人傷中崩中絕陰,使人怠惰不能動作,胸脅心腹四肢滿,而身寒熱甚溺血,
桑根煎方。
桑根白皮細切壹斗,麻子仁參升,淳清酒參斗,煮得壹斗,絞去滓,
大棗百枚去皮核,飴伍升,阿膠伍兩,白蜜參升,復煎,得玖升,下乾薑末,
厚朴貳寸長貳尺末,蜀椒末參味,各壹升,桂心長壹尺貳寸,甘草捌兩,蘗米末壹升,
乾地黃肆兩,芍藥陸兩,玄參伍兩,丸如彈丸,日參枚。
又方 小薊根葉(剉)、母(各剉拾斤)
右壹味,以水,伍合釜中煮爛熟,去滓,內銅器中煎餘肆升,分肆服壹,
日令盡(梓字未詳不敢刊正)
治婦人崩中方 白茅根(貳斤)、小薊根(伍斤)
右貳味,切,以水伍合煎取肆升,分稍稍服之。
治婦人崩人去血及產後餘病丹參酒方
丹參、地黃、忍冬、地榆、艾(各伍斤)
右五味,先燥熟舂之,以水漬三宿,去滓,煮取汁,以黍米壹斛,釀如酒法,熟,
初服肆合,稍增之,神良。
治婦人崩中去赤白方 取倚死竹蛭,燒,末,飲服半方寸,神良。
治婦人崩中漏下方 取梧桐木長壹尺燒作,灰擣篩為散,以溫酒服方寸,日參服。
治婦人白崩中方 芎藭(貳兩)、乾地黃、阿膠、赤石脂、桂心、小薊根(各貳兩)
右陸味,咀,以酒陸升水四升合煮,取參升,去滓內膠令烊盡,絞去滓,
分參服。(千金有伏龍肝如雞子大柒枚)
治婦人白崩中馬通汁方 白馬通汁(貳升)、乾地黃(肆兩)、芎藭、阿膠、
小薊根、白石脂、桂心(各貳兩)、伏龍肝(如雞子大七枚)
右捌味,咀,以酒柒升合馬通汁煮取參升,去滓內膠冷烊盡,分參服。
治婦人帶下五賁,一日熱病下血,二日寒熱下血,三日月經未斷,為房室即漏血,
四日經來舉重傷妊下血,五日產後藏開經利,五賁之病外實內虛,小牛角散方。
小牛角(伍枚燒令赤)、龍骨(壹兩)、禹餘、乾薑、當歸(各貳兩)、
阿膠(灸)續斷(各參兩)
右柒味,擣篩為散,空腹酒服方寸匕,日參服。
(千金有赤小豆鹿茸烏賊魚骨為拾味)
治婦人縵下十二病絕產,一日白帶,二日赤帶,三日經水不利,四日陰胎,
五日子藏堅,六日子藏僻,七日陰陽痛,八日腹強,(一作內強)九日腹寒,r
十日五藏閉,十一日五藏酸痛,十二日夢與鬼為夫婦,龍骨散方。(縵下千金作淳下)
龍骨(參兩)、白殭蠶(伍枚)、烏賊魚骨、代赭(各肆兩)、半夏(洗)、
桂心、伏龍肝、乾薑、黃蘗(各貳兩)、石韋(去毛)、滑石(各壹兩)
右壹拾壹味,擣篩為散,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多白,
加烏賊魚骨白殭蠶各貳兩,多赤,加代赭伍兩,小腹寒,加黃蘗貳兩,子藏堅,
加薑桂各貳兩,各隨疾增之,服藥三月,有子住藥藥太過多,生兩子,當審方取藥,
寡婦童女不可妄服。
治產後下血不止方 菖蒲(伍兩剉)
右壹味,以清酒伍升,煮取貳升,分貳服。
治婦人下血阿膠散方 阿膠(捌兩灸)、烏賊魚骨(貳兩)、芍藥(肆兩)、
當歸(壹兩)
右肆味,擣篩為散,以蜜溲如麥飯,先食,以羹汁服方寸匕,日參,夜壹服。
(一方桑耳壹兩)
治諸去血蠱方 鹿茸(灸)、當歸(各參兩)、瓜子(伍合)、蒲黃(伍兩)
右肆味,擣篩為散,酒服方寸匕,日參服,不知,稍增。
治婦人漏血崩中鮑魚湯方 鮑魚、當歸(各參兩切)、阿膠(灸肆兩)、
艾(如雞子大參枚)
右肆味,以酒參升水貳升合煮,取貳升伍合,去滓內膠烊令盡,壹服捌合,日參服。
治婦人參拾陸疾,胞中病,漏下日不絕,白堊丸方。
邯鄲白堊、牡蠣(熬)、禹餘、白芷、烏賊魚骨、乾薑、龍骨、白石脂、
桂心、瞿麥、大黃、石韋(去毛)、白歛、細辛、芍藥、黃連、附子(炮去皮)、
鍾乳、茯苓、當歸、蜀椒(汗去目閉口者)、黃芩、甘草(灸各半兩)
右貳拾參味,擣篩末,鍊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服伍丸,日貳,不知,
漸加至拾丸。
治婦人漏血不止大崩中方 龍骨、芎藭、附子(炮去皮)、芍藥、禹餘、
乾薑(各參兩)、赤石脂(肆兩)、當歸、桂心(各壹兩)、甘草(伍分灸)
右壹拾味,擣篩為散,以溫酒服方寸,日參服,稍加至貳,
白多更加赤石脂壹兩。
治婦人漏血積月不止馬通湯方
赤馬通汁(壹升取新馬矢絞取汁乾者水浸絞取無赤馬凡馬亦得)、當歸、
阿膠(灸)、乾薑(各壹兩)、生艾(壹把)、書墨(半彈丸大)
右陸味,咀,以水捌升清酒貳升合煮取參升,去滓,內馬通汁及膠,
微火煎取貳升,適寒溫,分再服,相去壹炊頃飲之。
治婦人白漏不絕馬蹄屑湯方
白馬蹄(灸令焦屑)、赤石脂(各伍兩)、禹餘、烏賊魚骨、龍骨、
牡蠣(熬)、乾地黃、當歸(各肆兩)、附子(參兩炮去皮)、白殭蠶(壹兩熬)、
甘草(貳兩灸)
右壹拾壹味,咀,以水壹斗陸升,煮取參升半,分肆服,日參,夜壹服。
治婦人漏血不止方
乾地黃、大黃(各陸兩)、芎藭(四兩)、阿膠(伍兩)、人參、當歸、
甘草(灸各參兩)
右柒味,咀,以酒壹斗水伍升合煮,取陸升,去滓,內膠烊令盡,壹服升,
日參,夜壹服。
治婦人白漏不絕馬蹄丸方
白馬蹄(肆兩灸令黃)、烏賊魚骨、白殭蠶、赤石脂(各貳兩)、禹餘、
龍骨(各參兩)
右陸味,擣篩為末,鍊蜜和丸如梧子,酒服拾丸,不知,漸加至貳拾丸。
治婦人漏下慎火草散方
慎火草(拾兩熬令黃)、當歸、鹿茸(一作鹿角)、阿膠(灸各肆兩)、
龍骨(貳分)
右伍味,擣篩為散,先,食酒服方寸,日參服。
治婦人漏下不止蒲黃散方
蒲黃(半升)、鹿茸(灸)、當歸(各貳兩)
右參味,擣篩為散,酒服半方寸,日參服,不知,漸加至壹方寸。
治婦人胞落不安血漏不相連,月水過度,往來或多或少,小腹急痛上搶心脅脹,
食不生肌方。
蟬甲(參兩灸)、禹餘、乾地黃(各陸兩)、蜂房(灸)、蛇皮(灸各壹兩)、
蝟皮(壹具灸)、乾薑、防風、烏賊魚骨、桑螵蛸(灸)、蟲(熬)、
甘草(炙各貳兩)
右壹拾貳味,擣篩為末,鍊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腹,酒服拾丸日參服,
漸加至貳拾丸。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65
文章: 3394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卷第八 月水不利第二(方參拾肆首)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卷第八 月水不利第二(方參拾肆首)
治婦人月水不利,閉塞絕產十八年,服此藥二十八日有子,金城太守白薇丸方
白薇、細辛(各伍分)、人參、杜蘅、半夏()、厚朴(灸)、白殭蠶、
牡蒙(各參分)、牛膝、沙參、乾薑(各半兩)、附子(炮壹兩半)、秦艽(半兩)、
當歸(參分)、蜀椒(壹兩半去目閉口者汗)、紫菀(參分)、防風(壹兩半)
右壹拾柒味,擣篩鍊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先,食酒服參丸,不知,稍增至肆伍丸,
此藥不用長服,覺有身則止。(崔氏有桔梗丹參各參分)
治經年月水不利胞中有風冷,故須下之,大黃朴消湯方。
大黃、牛膝(各伍兩)、代赭、乾薑、細辛(各壹兩)、水蛭(熬)、
蟲(夫翅足熬)、芒消(各貳兩)、桃仁(參升去皮尖雙人者)、麻子仁(伍合)、
牡丹皮、紫葳(一云紫菀各參兩)、甘草(灸參兩)、朴消(參兩)
右壹拾肆味,咀,以水壹斗,煮取參升,去滓,內消烊令盡,分參服,五更即,
相去壹炊頃自下之後,將息勿見風。
治婦人月水不利,小腹堅急大便不通,時時見有物下如鼻涕或如雞子白,
皆胞中風冷也方。
大黃(肆兩)、吳茱萸(貳升)、芍藥(參兩)、當歸、乾地黃、黃芩、乾薑、
芎藭、桂心、牡丹皮、芒消、人參、細辛、甘草(灸各貳兩)、水蛭(熬)、
蟲(各伍拾枚去翅足熬)、桃仁(伍拾枚去皮尖)、黃雞(壹隻治如食法勿令中水)
右壹拾捌味咀,以清酒伍升漬藥壹炊久,又別以水貳 煮雞取壹,
去雞下藥合煮取參升,絞去滓,內芒消烊令盡,攪調,適寒溫服壹升,日參服。
治月水不利小腹痛方
牡丹皮、當歸、芎藭、黃芩、大黃、乾薑、人參、細辛、消石、芍藥、桂心、
甘草(灸各貳兩)、水蛭(熬)、蟲(去翅足熬)、桃仁(各伍拾枚去皮尖)、
蠐螬(拾參枚熬)、乾地黃(參兩)、黃雌雞(壹隻治如食法)
右壹拾捌味,咀,以清酒伍升漬壹宿別以水貳斗煮雞,取壹斗伍升,去雞內藥,
煮取參升,去滓,內消石烊令盡適寒溫,壹服壹升,日參服。
治久寒月水不利或多或少方
吳茱萸(參升)、生薑(壹斤)、桂心(壹尺)、大棗(貳拾枚擘)、
桃仁(去皮尖伍拾枚)、人參、芍藥(各參兩)、小麥、半夏(洗各壹升)、
牡丹皮(肆兩)、牛膝(貳兩)、水蛭(熬)、蟲(熬)、蟲(去翅足熬)、
甘草(灸各壹兩)
右壹拾伍味,咀,以清酒參升水壹,煮取參升,去滓,適寒溫,服壹升,
日參服,不能飲酒者以水代之,湯臨欲成,乃內諸蟲,病人不耐藥者則飲柒合。
治婦人月水不利,腹中滿時自減,并男子膀胱滿急,扺党湯。
方、大黃(貳兩)、桃仁(參拾枚去皮尖兩灸)、水蛭(貳拾枚熬)、
虎杖(灸貳兩一云虎等)
右肆味,咀,以水參升,煮取壹升,頓服之,當即下血。
又方
當歸、桂心、乾漆(熬)、大棗(擘)、蟲(去翅足熬)、水蛭(各貳兩熬)
、芍藥、細辛、黃芩、萎蕤、甘草(灸各壹兩)、吳茱萸、桃仁(各壹升去皮尖兩仁)
右壹拾參味,咀,以酒壹斗漬壹宿,明旦煮之取參升,分參服。
治婦人月水不利方
當歸、芍藥、乾薑、芒消、吳茱萸(各貳兩)、大黃(肆兩)、桂心(參兩)、
甘草(灸壹兩)、桃仁(去皮尖參拾枚)
右玖味,咀,以水玖升,煮取參升,去滓,內芒消烊令盡,分參服。
治婦人胸脅滿月水不利,時繞臍苦痛,手足煩熬,兩腳酸。
溫經丸方
乾薑、吳茱萸、附子(炮去皮)、大黃、芍藥(各參兩)、黃芩、乾地黃、當歸、
桂心、白朮(各貳兩)、人參、石韋(各壹兩去毛)、蜀椒(壹合去目及閉口汗)、
桃仁(池拾枚去皮尖及雙仁熬)、薏苡仁(壹升)
右壹拾伍味,擣篩為末,鍊蜜和丸如梧桐子,先食,酒服壹丸,日參服,不知,
稍加之,以知為度。
治婦人月水不利,手足煩熱,腹滿不欲寐,心煩,柒熬丸方。
大黃(半兩熬)、前胡、芒消(各伍分)、乾薑(參分)、茯苓(貳分半)、
杏仁(去皮尖雙仁壹分半熬)、蜀椒(去目及閉口汗)、葶藶(各貳分熬)、
桃仁(貳拾枚去皮尖雙仁熬)、水蛭(半合熬)、蟲(半合去翅足熬)
右壹拾壹味,擣篩為末,鍊蜜和丸如梧桐子,飲服柒丸,日參服,漸加至拾丸,
治寒,先食服之。(千金有芎藭參分)
治婦人帶下,寒氣血積,腰腹痛,月水時復不調,手足厥逆,氣上盪心,害飲食方。
茯苓、枳實(灸)、乾薑(各半兩)、芍藥、黃芩、桂心、甘草(灸各壹兩)
右柒味,咀,以水肆升,煮取貳升,分貳服,服別相去壹炊頃,諸月水不調,
皆悉主之。
治婦人月水不調,或月前或月後或如豆汁,腰痛如折兩腳疼,胞中風冷,
牡丹大黃湯方。
牡丹皮(參兩)、大黃、朴消(各肆兩)桃仁(壹升去皮大雙仁者)、陽起石、
人參、茯苓、水蛭(熬)、蟲(去翅足熬)、甘草(灸各貳兩)
右壹拾味,咀,以水玖升,煮取參升,去滓,內朴消令烊盡,
分參服服別相去如壹炊頃。
治婦人月水不調,或在月前或在月後,或多或少乍赤乍白。
陽起石湯方。
陽起石(貳兩)、附子(壹兩炮去皮)、伏龍肝(伍兩)、生地黃(切壹升)、
乾薑、桂心、人參、甘草(灸各貳兩)、續斷、赤石脂(各參兩)
右壹拾味,咀,以水壹斗,煮取參升貳合,分肆服,日參,夜壹服。
治月水不調,或一月再來,或兩月三月一來,或月前,或月後閉塞不通,
宜服杏仁湯方。杏仁(去皮尖雙仁)、桃仁(去皮尖雙仁)、蟲(去翅足熬)、
水蛭(熬各參拾枚)、大黃(參兩)
右伍味,咀,以水陸升,煮取貳升伍合,分為參服,壹服,
其病當隨大小便有所下,若下多者,止勿服,若少者,則盡貳服。
治婦人產生餘疾月水時來腹中絞痛方
朴消、當歸、薏苡仁、桂心(各貳兩)、大黃(肆兩)、代赭、牛膝、
桃仁(去皮尖兩仁熬各壹兩)
右捌味,擣篩為末,鍊蜜和丸如梧桐子,先食,酒服伍丸,日服,不知,稍增之。
治婦人經水來繞臍痛上搶心胸往來寒熱如瘧狀方
薏苡仁、代赭、牛膝(各貳兩)、茯苓(壹兩)、大黃(捌兩)、
蟲(貳拾枚熬)、桃仁(伍拾枚去皮尖雙仁熬)、桂心(伍寸)
右捌味,擣篩為散,宿不食,明朝空腹溫酒服壹錢匕。
治婦人月事往來腰腹痛方
蟲(肆枚熬)、女青、芎藭(各壹兩)、蜀椒(去目及閉口汗)、乾薑、
大黃(各貳兩)、桂心(半兩)
右柒味,擣篩為散先食酒服壹刀圭,服之拾,日微去下善養之佳。
治婦人月事不通小腹堅痛不得近乾漆湯方
乾漆(熬)、大黃、黃芩、當歸、芒消、桂心(各壹兩)、附子(壹枚炮去皮)、
吳茱萸(壹升)、萎蕤、芍藥、細辛、甘草(灸各壹兩)
右壹拾貳味,咀,以清酒壹斗漬壹宿,煮取參升,絞去滓,內芒消烊令盡,
分參服,服別相去壹炊頃。
又方。大黃(參兩)、桃仁(壹升去皮尖及雙仁)、芒消、土瓜根、當歸、芍藥、
丹砂(研各貳兩)
右柒味,咀,以水玖升,煮取參升,去滓,內砂末及芒消烊令盡,為參服,
服別相去壹炊頃(千金有水蛭貳兩)
治月水不通,心腹絞痛欲死,通血止痛,嚴蜜湯方。
吳茱萸、大黃、當歸、乾薑、蟲(去翅足熬)、水蛭(熬)、乾地黃、
芎藭(各貳兩)、梔子仁(拾肆枚)、桃仁(去皮尖壹升熬)、芍藥(參兩)、細辛、
甘草(灸各壹兩)、桂心(壹兩)、牛膝(參兩)、麻仁(半升)
右壹拾陸味,咀,以水玖升,煮取貳升半,分參服,日參服,服相去壹炊頃。
治瘕月水瘀血不通下病散方
大黃、細辛、朴消(各壹兩)石、附子(炮去皮)、蟲(去翅足熬各參分)、
黃芩、乾薑(各壹兩)、芍藥、土瓜根、代赭、丹砂(各貳兩研)、牛膝(壹斤)、
桃仁(貳升去皮尖雙仁)、蠐螬(貳枚灸)
右壹拾伍味,咀,水酒各伍升漬藥壹宿,明旦乃煮取肆升,去滓,
內朴消消石烊令盡,分肆服,服別相去如壹炊頃,去病後宜食黃鴨羹。
又方
水蛭(熬)、土瓜根、芒消、當歸(各貳兩)、桃仁(壹升去皮尖)、大黃、
桂心、麻子、牛膝(各參兩)
右玖味,咀,以水玖升,煮取參升,去滓,內芒消烊令盡,
分參服服別相去壹炊頃。
治月水不通結成癥堅如石,腹大骨立宜破血下癥物方。
大黃、消石(熬今沸定各陸兩)、蜀椒(去目閉口汗壹兩)、代赭、乾漆(熬)、
芎藭、茯苓、乾薑、蟲(去翅足熬各貳兩)、巴豆(貳拾枚去皮心熬)
右壹拾味,擣篩為末,別治巴豆令如脂鍊蜜丸如梧桐子大,酒服參丸,
漸加至伍丸空腹為始,日貳服。(千金有丹砂樂胡水蛭土瓜根為壹拾肆味)
治產後月水往來,乍多乍少,仍不復通,裏急下引腰身重,牛膝丸方。
牛膝、桂心、大黃、芎藭(各參兩)、當歸、芍藥、人參、牡丹皮(各貳兩)、
水蛭(熬)、蟲(熬去翅足)、蟲(熬各拾枚)、蠐螬(熬)、
蜚蠊蟲(各肆拾枚壹方無)
右壹拾參味,擣篩為末,鍊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腹,溫酒下伍丸,日參服,
不知,漸增至拾丸。
治月水閉不通洒洒往來寒熱方
蟲(壹兩去翅足熬)、桃仁(拾兩去皮尖雙仁熬)、桑螵蛸(半兩)、代赭、
水蛭(熬)、蠐螬(熬各貳兩)、大黃(參兩)
右柒味,擣篩為末,別擣桃仁如膏,乃合藥鍊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酒服伍丸,
日貳服。
治月水不通手足煩熱腹滿,默默不欲寐心煩方。
芎藭(伍兩半)、芒消、迆胡(各伍兩)、茯苓(貳兩)、
杏仁(伍合去皮尖雙仁熬)、大黃(壹斤)、蜀椒(去目閉口者汗)、水蛭(熬)、
蟲(去翅足熬各半兩)、桃仁(壹百枚去皮尖變仁熬)、蟲(熬)、
牡丹皮(各貳兩)、乾薑(陸兩)、葶藶子(伍合熬令紫色)
加壹拾肆味,擣篩為末,別擣桃仁杏仁如泥,鍊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空腹,
酒服柒丸,日參服,不知,稍增之。(此方與前柒熬丸同多參味)
治腰腹痛月水不通利方。
當歸(肆兩)、芎藭、人參、牡蠣(熬)、土瓜根、水蛭(熬各貳兩)、
蟲(去翅足熬)、丹砂(研)、烏頭(炮去皮)、乾漆(熬各壹兩)、
桃仁(伍拾枚去皮尖兩仁熬捌擣如泥)
右壹拾壹味擣篩為末,鍊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腹,酒服參丸,日參服。
治月閉不通不欲食方。
大黃(壹斤)、柴胡、芒消(各伍兩)、牡蠣(熬壹兩)、
葶藶子(貳兩熬令紫色別擣)、芎藭(貳兩半)、乾薑(參兩)、
蜀椒(汗壹 兩去目 閉口者)、茯苓(參兩半)、杏仁(伍合熬別擣如膏)、
蟲(熬去翅足)、水蛭(熬各半兩)、桃仁(柴拾枚去皮尖雙熬別擣如膏)
右壹拾參味,擣篩為末,和前件葶藶桃仁杏仁等脂,鍊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飲服七丸,日再。(亦與七熬丸同多貳味)
治月水不通六七年或腫滿氣逆腹脹癥瘕,服此方數有神效大蟲丸方。
蟲(肆百枚去翅足熬)、水蛭(百枚熬)、蠐螬(壹升熬)、乾地黃、
牡丹皮、乾漆(熬)、土瓜根、芯藥、牛膝、桂心(各肆兩)、黃芩、牡蒙、
桃仁(熬去皮尖雙仁各參兩)、茯苓、海藻(各伍兩)、葶藶(伍合熬令紫色)、
吳茱萸(貳兩)
右壹拾柒味擣篩為末,別擣桃仁葶藶如脂,鍊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酒服柒丸日參服。(千金有芒消人參)
治月水不通閉塞方
牛膝(壹斤)、麻子仁(參升蒸之)、土瓜(參兩)、桃仁(貳升熬去皮尖雙仁)
右肆味,以酒壹斗伍升漬伍宿,壹服伍合,漸增至壹升,日壹服,多飲益佳。
治婦人產後,風冷留血不去,停結月水閉塞方。
菴子、桃仁(去皮尖雙人熬)、麻子仁(碎各貳升)
右參味,以酒參斗合,煮至貳斗,壹服伍合,日參服稍加至壹升,佳。
治月水閉不通,結瘕,腹大如,短氣欲死,虎杖煎方。
虎杖(壹伯斤去頭腦洗去土暴燥切)、土瓜根汁、牛膝汁(各貳斗)
右參味,以水壹斛漬虎杖壹宿,明旦煎餘貳斗,內土瓜牛膝,汁攪令調,
於湯器中煎使如飴糖,酒服壹合,日貳夜壹服,當下,若病去,但令服盡。
治帶下月經閉不通方
大黃(陸兩)、朴消(伍兩)、桃仁(去皮尖及雙仁)、
蟲(去翅足各壹升並熬)
右肆味,擣篩為末,別擣桃仁如膏,以淳苦酒肆升,以銅鐺著火上煎減壹升,
內藥參校之,又減壹升,內朴消,煎如餳可止,丸如雞子,投壹升美酒中,
當宿不食服之,至日西下,或如豆汁,或如雞肝凝血蝦子,或如膏,此是病下也。
治月水不通陰中腫痛菖蒲湯方
菖蒲、當歸(各貳兩)、鉞白(切小壹升)、吳茱萸、阿膠(熬各壹兩)
右伍味,咀,以水玖升,煮取參升,內膠烊今盡,分為參服。

損傷第三(方七首)
治婦人因其夫陰陽過度,玉門疼痛,小便不通,白玉湯方。
白玉(貳兩半)、白朮、澤瀉(各貳兩)、肉蓯蓉、當歸(各伍兩)
右伍味,咀,先以水壹斗煮玉伍拾沸,去玉內藥,煎取貳升,分參服,
每服相去壹炊頃。治婦人傷丈夫,苦頭痛欲嘔心悶,桑白皮湯方。
桑白皮(半兩)、乾薑(壹紫)、桂心(伍寸)、大棗(貳拾枚擘)
右肆味,咀,以水貳大升,煮取捌合,分貳服。
(千金云以酒壹斗煮參肆沸去宰分溫服之適衣無令汗出)
治婦人嫁痛單行方 大黃(參分)
右壹味,切,以好酒壹升煮十沸,頓服。
治婦人小戶嫁痛連日方 芍藥(半兩)、生薑(切)、甘草(灸各參分)、
桂心(壹分)
右肆味,咀,以酒貳升煮參沸,去滓,適寒溫,分服。
治婦人小戶嫁痛單行方 牛膝(伍兩)
右壹味,切,以酒參升煮再沸,去滓,分參服。
治婦人小戶嫁痛方 烏賊魚骨(貳枚)
右壹味,燒成屑,以酒服方寸,日參服,立差。
治婦人妊身為夫所動欲死單行竹瀝汁方。
取淡竹斷兩頭節留中節以火燒中央,以器承兩頭得汁飲之,立差。
千金翼方卷第八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65
文章: 3394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千金翼方卷第九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千金翼方卷第九

傷寒上
論曰,傷寒熱病,自古有之,名賢濬哲,多所防禦,至於仲景,特有神功尋思旨趣,
莫測其致,所以醫人未能鑽仰,嘗見太醫療傷寒,惟大青知母等諸冷物投之,
極與仲景本意相反,湯藥雖,百無一效,傷其如此,遂披傷寒大論,鳩集要妙,
以為其方,行之以來,未有不驗,舊法方證,意義幽隱,乃令近智所迷,
覽之者造次難悟,中庸之士,絕而不思,故使閭里之中,歲致夭枉之痛,
遠想令人慨然無巳,今以方證同條,比類相附,須有檢討,倉卒易知,夫尋方之大意,
不過三種,一則桂枝,二則麻黃,三則青龍,此之三方,凡療傷,寒不出之也,
其柴胡等諸方,皆是吐下發汗後不解之事,非是正對之法,術數未,
深而天下名賢止而不學,誠可悲夫,又有僕隸卑下,冒犯風寒,天行疫癘,先被其毒,
憫之酸心,聊述茲意,為之救法,方雖是舊,弘之惟新,好古君子,嘉其博濟之利,
無嗤誚焉。

2=標題= 太陽病用桂枝湯法第一(伍拾柒證方伍首)
論曰,傷寒與病濕病及熱喝相濫,故敘而論之。太陽病發熱無汗而反惡寒,
是為剛。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是為柔。
(一云惡寒)太陽病發熱其沈細,是為。太陽病發其汗因致。
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強,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赤,獨頭動搖是為。
右件狀
太陽病而關節疼煩,其沈緩,為中濕。
病者一身盡疼煩,日晡,日晡即劇,刻此為風濕汗出所致也。
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而身色似熏黃也。
濕家之為病,其人但頭汗出,而背強欲得被覆,若下之早,即嘁或胸滿,小便利,
舌上如胎,此為丹田有熱,胸上有寒渴欲飲則不能飲,而口燥也。濕家下之,
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下利不止者,亦死。問曰,病風濕相搏,身體疼痛,
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溜下不止,師云此可發汗,而其病不愈者,何故,答曰,
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續在,是故不愈,若治風濕者,
發其汗微微似欲出汗者,則風濕俱去也。病人喘,頭痛鼻窒而煩,其大,自能飲食,
腹中獨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窒,內藥鼻中,即愈。
右件濕狀
太陽中熱,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太陽中暍,身熱疼重,而微弱,
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膚中也。太陽中暍,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弦細芤遲,
小便已洗然手足逆冷,小有勞熱,口前,開板齒燥,若發其汗,惡寒則甚,加溫針,
發熱益甚,數下之,淋復甚。
右件暍狀
太之為病,頭項強痛而惡寒。太陽病,其浮。太陽病,發熱汗出而惡風,
其緩為中風。太陽中風,發熱而惡寒。太陽病,三四日不吐下,見芤乃汗之。
夫病有發熱而惡寒者,發於陽也,不熱而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者七日愈,
發於陰者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
其經竟故也,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太陽病,欲解時從已盡未。
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太陽中風,陽浮而陰濡,弱浮者熱自發,
濡弱者汗自出,濇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太陽病,發熱汗出,此為榮弱衛強,故使汗出,以救邪風,桂枝湯主之。
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太陽病,項背強几几,而反汗出惡風,
桂枝湯主之。(木論云桂枝加葛根湯)太陽病,下之其氣上衝,可與桂枝湯,不衝,
不可與之。太陽病,三日已發汗吐下溫針而不解,此為壞病,桂枝湯復不中與也,
觀其證知犯何逆,隨證而治之。桂枝湯本為解肌,其人浮緊發熱無汗,不可與也,
常識此,勿令誤也。酒客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酒客不喜甘故也。喘家作桂枝湯,
加厚朴杏仁佳。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太陽病,初服桂枝湯,而反煩不解者,
當先刺風池風府,乃郤與桂枝湯,則愈。太陽病,外證未解,
其浮弱當以汗解宜桂枝湯。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
宜桂枝湯(一云麻黃湯)太陽病,有外證未解,不可下之,下之為逆,解外宜桂枝湯。
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下之,其浮,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
今浮故在外,當解其外則愈,宜桂枝湯。病常自汗出,此為榮氣和衛氣不和故也,
榮行中,衛行外,復發其汗,衛和則愈。宜桂枝湯。病人藏無他病時發熱,
自汗出而不愈,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愈,宜桂枝湯。傷寒,不大便六七日,
頸痛有熱,與承氣湯,其大便反青,此為不在裏故在表也,當發其汗,頭痛者必衄,
宜桂枝湯。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復煩,其浮數,可復發其汗,宜服桂枝湯。
傷寒,醫下之後,身體疼痛,清便自調,急當救表,宜桂枝湯。太陽病,
未解其陰陽俱停,必先振汗出而解,但陽微者先汗之而解,宜桂枝湯。太陽病未解,
熱結膀胱其人如狂,其血必血下,下者即愈,其外未解,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
宜桂枝湯。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惡寒者,不可攻痞,當先解表,宜桂枝湯。
桂枝湯方
桂枝、芍藥、生薑(各貳兩切)、甘草(貳兩灸)、大棗(拾貳枚擘)
右伍味,咀,參味以水柒升,微火煮取參升,去滓,溫服壹升,
須臾飲熱粥壹升餘,以助藥力,溫覆令汗出壹時許益善,若不汗再服如前,
復不汗後服小促,其間令半日許參服,病重者,壹日壹夜乃差,當晬時觀之,
服壹劑湯病證猶在,當復作服之,至有不汗出,當服參劑乃解。太陽病,
發其汗遂漏而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桂枝中加附子壹枚,炮,即是。太陽病下之其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桂枝去芍藥中加附子壹枚,即是。太陽病,
得之八九日,如瘧,發熱而惡寒,熱多而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再三發,
其微緩者為欲愈,微而惡寒者,此為陰陽俱虛,不可復吐下發汗也,
面色反有熱者,為未欲解,以其不能得汗出,身心當癢,桂枝麻黃各半湯主之。
桂枝(壹兩拾陸銖)、芍藥、生薑(切)、甘草(灸)、麻黃(去節各壹兩)、
大棗(肆枚擘)、杏仁(貳拾肆枚去皮尖兩仁者)右柒味,以水伍升,
先煮麻黃壹貳沸,去上,沬內諸藥煮取壹升捌合,去滓,溫服陸合,
本云桂枝湯參合麻黃湯參合併為陸合,頓服。服桂枝湯大汗出,若洪大,與桂枝湯,
其形如瘧,壹日再發汗出便解,宜桂枝貳麻黃壹湯方。
桂枝(壹兩拾柒銖)、麻黃(拾陸銖)、生薑(切)、芍藥(各壹兩陸銖)、
甘草(壹兩貳銖灸)、大棗(伍枚擘)、杏仁(拾陸枚去皮尖兩仁者)
右柒味,以水柒升煮麻黃壹貳沸,去上沬,內諸藥煮取貳升,去滓,溫服壹升,
日再服,本云桂枝湯貳分麻黃湯壹分合為貳升分貳服,今合為一方。
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微弱,則無陽也,不可發汗,桂枝二越婢一湯主之方。
桂枝、芍藥、甘草(灸)、麻黃(去節各捌銖)、生薑(壹兩參銖切)、
石膏(貳拾肆銖碎)、大棗(肆枚擘)
右柒味,以水伍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沬,內諸藥,煮取貳升,去滓,溫服壹升,
本云當裁為越婢湯桂枝合之飲壹升,今合為壹方桂枝湯貳分。服桂枝湯下之,
頸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方。
茯苓、白朮(各參兩)
右於杜枝湯中惟除去桂枝壹味,加此貳味為湯,服壹升小便即利,
本云桂枝湯今去桂枝加茯苓白。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65
文章: 3394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千金翼方 卷第九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卷第九

太陽病用麻黃湯法第二(壹拾陸證方肆首)
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陰陽俱緊為傷寒。
傷寒一日太陽弱,至四日太陰大。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若靜為不傳,
頗欲嘔若躁煩數急者,乃為傳。傷寒其二陽不見,此為不傳。太陽病,
頭痛發熱身體疼,腰痛骨節疼,惡風無汗而喘,麻黃湯主之。太陽與陽明合病,
喘而胸滿,不可下也,宜麻黃湯。病十日已去,其浮細嗜臥,此為外解,
設胸滿脅痛,與小柴胡湯,浮者麻黃湯主之。太陽病浮緊,無汗而發熱,其身疼痛,
八九日不解,其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微除其人發煩目暝增劇者,必衄衄乃解,
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宜麻黃湯。浮而數者可發其汗,宜麻黃湯。傷寒浮緊,
不發其汗因致衄,宜麻黃湯。浮而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衛,寒則傷榮,
榮衛俱病骨節煩疼,可發其汗,宜麻黃湯。太陽病下之微喘者,外未解故也,
宜麻黃湯。(壹云桂枝湯)
麻黃湯方
麻黃(去節參兩)、桂枝(貳兩)、甘草(壹兩灸)、
杏仁(柒拾枚去皮尖兩仁者)右肆味,以水玖升煮麻黃減貳升,去上沬,內諸藥,
煮取貳升半,去滓,溫服捌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餘如桂枝法。
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方。
葛根(肆兩)、麻黃(參兩去節)、桂枝、芍藥、甘草(灸各貳兩)、
生薑(參兩切)、大棗(拾壹枚擘)
右柒味,以水壹斗煮麻黃葛根,減貳升,去上沬,內諸藥,煮取參升,去滓,
分溫參服,不須與粥,取微汗。
太陽與陽明合病而自利葛根湯主之。(用上方一云用後葛根黃芩黃連湯)
不下利但嘔,葛根加半夏湯主之,葛根湯中加半夏半升,洗即是。
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遂利不止,其促,表未解喘而汗出,宜葛根黃芩黃連湯方。
葛根(半斤)、甘草(貳兩灸)、黃芩、黃連(各參兩)
右肆(味以水捌升先煮葛根減貳升,內諸藥,煮取貳升,去滓分溫再服。

2=標題= 太陽病用青龍湯法第三(肆證方貳首)
太陽中風,浮緊發熱惡寒,身體疼痛不汗出而煩,大青龍湯主之,
若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筋惕肉此為逆也方。
麻黃(去節陸兩)、桂枝(貳兩)、甘草(貳兩灸)、
杏仁(肆拾枚去皮尖兩仁者)、生薑(參兩切)、大棗(拾枚擘)、
石膏(如雞子大碎綿裹)右柒味,以水玖升,先煮麻黃,減貳升,去上沬,內諸藥,
煮取參升,去滓,溫服壹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粉之,壹服汗者,勿再服,
若復服,汗出多,亡陽逆虛,惡風,躁不得眠。傷寒浮緩,其身不疼,但重,
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可與大青龍湯發之。(用上方)傷寒表不解,
心下有水氣欬而發熱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方。
麻黃(去節參兩)、芍藥、細辛、乾薑、甘草(灸)、桂枝(各參兩)、
五味子、半夏(各半升洗)
右捌味,以水壹斗,先煮麻黃,減貳升,去上沬,內諸藥,煮取參升,去滓,
溫服壹升,渴則去半夏加栝樓根參兩,微利者去麻黃加蕘花壹雞子大,熬令赤色,
噎者去麻黃加附子壹枚,炮,小便不利少腹 去麻黃加茯苓肆兩,
喘者去麻黃加杏仁半升,去皮。傷寒,心下有水氣,欬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
而渴者,此為寒去為欲解,小青龍湯主之。(用上方)

2=標題= 太陽病用柴胡湯法第四(壹拾伍證方柒首)
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在於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
休作有時,嘿嘿不欲食飲,藏腑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其嘔小柴胡湯主之,
服柴胡而渴者此為屬陽明,以法治之。得病六七日,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
醫再三下之,不能食,其人脅下滿痛,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與柴胡湯後,
必下重本渴飲水而嘔,柴胡復不中與也,食穀者噦。傷寒四五日,身體熱惡風,
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小柴胡湯主之。傷寒陽澀陰弦,法當腹中急痛,
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與小柴胡湯。(小建中湯見雜療門中)傷寒中風,有柴胡證,
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也,凡柴胡湯證而下之,柴胡證不罷,復與柴胡湯解者,
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
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堅或心下悸,小便不利,
或不渴,外有微熱或欬,小柴胡湯主之。
柴胡(八兩)、黃芩、人參、甘草(灸)、生薑(各三兩切)、半夏(半升洗)、
大棗(拾貳枚擘)右柒味,以水壹斗貳升,煮取陸升,去滓再煎溫服壹升,
日參若胸中煩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樓實壹枚,渴者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
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脅下痞堅者,去大棗加牡蠣陸兩,心下悸小便不利者,
去黃芩加茯苓肆兩,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參兩,溫覆微發其汗,
欬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半升乾薑貳兩。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
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堅,其細,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裏,沈則為病在裏,
汗出亦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有外證,悉入在於裏,此為半在外半在裏,
雖沈緊不得為少陰,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大汗出,故知非少陰也,
可與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用上方)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
日晡所發潮熱而微利,今反利者,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
先再服小柴胡湯,以解其外,後以柴胡加芒消湯主之方。
柴胡(貳兩拾陸銖)、黃芩、人參、甘草(灸)、生薑(各壹兩切)、
半夏(壹合)、大棗(肆枚擘)、芒硝(貳兩)右柒味,以水肆升,煮取貳升,去滓,
溫分再服,以解其外,不解更作。柴胡加大黃芒消桑螵蛸湯方。右以前柒味,
以水柒升,下芒消參合,大黃肆分,桑螵蛸伍枚,煮取壹外半去滓,溫服伍合,\r
微下即愈本云柴胡湯再服以解其外,餘貳升,加芒消大黃桑螵蛸也。傷寒八九日,
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不可轉側,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方。
柴胡(肆兩)、黃芩、人參、生薑(切)、龍骨、牡蠣(熬)、桂枝、茯苓、
鈆丹(各壹兩半)、大黃(貳兩)、半夏(壹合半洗)、大棗(陸枚擘)
右壹拾貳味,以水捌升,煮取肆升,內大黃,切如雞子大,更煮壹兩沸,去滓,
溫服壹升,本云柴胡湯今加龍骨等。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
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宜柴胡桂枝湯。發汗多亡陽狂語者,不可下,
以為可與柴胡桂枝湯,和其榮衛,以通津液,後自愈方。柴胡(肆兩)、黃芩、人參、
生薑(切)、桂枝、芍藥(各壹兩半)、半夏(貳合半洗)、甘草(壹兩灸)、
大棗(陸枚擘)
右玖味,以水陸升,煮取貳升,去滓,溫服壹升,
本云人參湯作如桂枝法加柴胡黃芩,復如柴胡法,今用人參作半劑。傷寒五六日,
其人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而煩,
此為未解,柴胡桂枝乾薑湯主之方。
柴胡(捌兩)、桂枝(參兩)、乾薑(貳兩)、枯樓根(肆兩)、黃芩(參兩)、
牡蠣(貳兩熬)、甘草(貳兩灸)
右柴味,以水壹斗貳升,煮取陸升,去滓,更煎溫服壹升,
日貳服初服微煩汗出愈。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再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續在,
先與小柴胡湯嘔止小安,其人鬱鬱微煩者為未解,與大柴胡湯下者止。
傷寒十餘日,邪氣結在裏,欲復,往來寒熱,當與大柴胡湯。傷寒發熱,汗出不解,
心中痞堅,嘔吐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病人表裏無證,發熱七八日雖 浮數可下之,
宜大柴胡湯。方、柴胡(捌兩)、枳實(肆枚灸)、生薑(伍兩切)、黃芩(參兩)、
芍藥(參兩)、半夏(半升洗)、大(棘拾貳枚擘)
右柒味,以水壹斗貳升,煮取陸升,去滓,更煎溫服壹升,日參服,
壹方加大黃貳兩,若不加恐不名大柴胡湯。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65
文章: 3394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千金翼方 卷第九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卷第九
太陽病用承氣湯法第五(玖證方肆首)
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其胃氣,宜小承氣湯。
太陽病未解,其陰陽俱停,必先振汗出而解,但陽微者,先汗出而解,陰微者,
先下之而解,宜承氣湯。(一云大柴胡湯)傷寒十三日,過經而譫語,內有熱也,
當以湯下之,小便利者,大便當堅,而反利,其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
非其治也,自利者,其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為內實,宜承氣湯。太陽病,
過經十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中痛,大便反溏,其腹微滿鬱鬱微煩,
先時自極吐下者,宜承氣湯。二陽併病,太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汗出,
大便難譫語者,下之愈,宜承氣湯。太陽病,三日,發其汗不解,蒸蒸發熱者,
調胃承氣湯主之。傷寒吐後腹滿者,承氣湯主之。太陽病,吐下發汗後微煩,小便數,
大便因堅,可與小承氣湯和之則愈。承氣湯方 大黃(肆兩)、厚朴(捌兩灸)、
枳實(伍枚灸)、芒消(參合)
右肆味,以水壹斗先煮貳味取伍升,內大黃更煮取貳升,去滓,內芒消更煎壹沸,
分再服,得下者止。
又方 大黃(肆兩)、厚朴(貳兩灸)、枳實(大者參枚灸)
右參味,以水肆,升煮取壹升貳合,去滓,溫分再服,初服譫語即止,
服湯當更衣,不爾盡服之。
又方 大黃(肆兩)、甘草(貳兩灸)、芒消(半兩)
右參味,以水參升煮取壹升,去滓,內芒消更壹沸,頓服,太陽病,不解,
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即愈,其外不解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
外解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方。
桃仁(伍拾枚去皮尖)、大黃(肆兩)、桂枝(貳兩)、甘草(貳兩灸)、
芒消(壹兩)右伍味,以水柒外,煮取貳升半,去滓,內芒消更煎壹沸,分溫參服。

2=標題= 太陽病用陷胸湯法第六(參拾壹證方壹拾陸首)
問曰病有結胸,有藏結,其狀何如,答曰,按之痛其寸口浮,關上自沈為結胸,
何謂藏結,曰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下利,陽浮,關上細沈而緊,名為藏結,
舌上白胎滑者為難治,藏結者,無陽證,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胎滑者,
不可攻也,夫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發於陰而反汗之,因作痞,
結胸者,下之早,故令結胸,結胸者,其項亦強,如柔狀下之即和宜大陷胸丸。
結胸證其浮大不可下之,下之即死。結胸證悉具煩躁者死。太陽病浮而動數,
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
其表未解,醫反下之,動數則遲,頭痛即眩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
陽氣內陷,心下因堅,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
其餘無汗齊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沈緊,
心下痛按之如石堅,大陷胸湯主之。但結胸無大熱,此為水結在胸脅,頭微汗出,
大陷胸湯主之,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
日晡如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堅滿而痛不可近,大陷胸湯主之,
若心下滿而堅痛者此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大陷胸丸方
大黃(捌兩)、葶藶子(熬)、杏仁(去皮尖兩仁者)、芒消(各半升)
右肆味,和擣取如彈丸壹枚,甘遂末壹錢匕白蜜壹兩水貳升合煮取壹升,
溫頓服壹宿,乃下。
大陷胸湯方 大黃(陸兩)、甘遂(末壹錢)、芒消(壹升)
右參味,以水陸升先煮大黃取貳升,去滓,內芒消煎壹兩沸內甘遂末,分再服,
壹服得快利止後服。
小結胸者,正在心下按之即痛,其浮滑,小陷胸湯主之。
黃連(壹兩)、半夏(半升洗)、栝樓實(大者壹枚)
右參味,以水陸升先煮栝樓取參升,去滓,內諸藥,煮取貳升,去滓,分溫參服。
太陽病貳參日,不能臥,但欲起者,心下必結,其微弱者,此本寒也,而反下之,
利止者必結胸,未止者四五日復重下之,此為挾熱利。太陽少陽併病而反下之,結胸,
心下堅下利不復止,水漿不肯下,其人必心煩。病在陽當以汗解,
而反以水噀之若灌之,其熱卻不得去,益煩,皮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
宜服文蛤散方。文蛤(伍兩)
右壹味,擣為散,以沸湯伍合和服壹方寸,若不差,與五苓散。
五苓散方 豬苓(拾捌銖去黑皮)、白朮(拾捌銖)、澤瀉(壹兩陸銖)、
茯苓(拾捌銖)、桂枝(半兩)
右伍味,各為散,更於臼中治之,白飲和服方寸,日參服,多飲煖水,汗出愈。
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白散方。
桔梗(拾捌銖)、巴豆(陸鉗去皮心熬赤黑研如脂)、貝母(拾捌銖)
右參味,擣為散,內巴豆,更於臼中治之,白飲和服,強人半錢,羸者減之,
病在上則吐,在下則利,不利進熱粥一杯,利不止,進冷粥一杯,(一云冷水一杯)、
身熱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若以水噀之洗之,更益令熱卻不得出,當汗而不汗即煩,
假令汗出已腹中痛,與芍藥參兩如上法。
太陽與少陽併病,頭痛或眩冒如結胸,心下痞而堅,當刺肺俞肝俞大椎,
第一閒慎不可發汗,發汗即譫語,譫語則弦,五日譫語不止,當刺期門。
心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半夏瀉心湯主之。
半夏(半升洗)、黃芩、乾薑、人參、甘草(各參兩灸)、黃連(壹兩)、
大棗(拾貳枚擘)
右柒味,以水壹斗,煮取陸升,去滓,溫服壹升,日參服。
浮緊而下之,緊反入裏,則作痞,按之自濡,但氣痞耳。
太陽中風吐下嘔逆,表解乃可攻之,其人汗出,發作有時,
頭痛心下痞堅滿引脅下嘔即短氣,此為表解裏未和,十棗湯主之。方
芫花(熬)、甘遂、大戟(各等分)
右參味,擣為散,以水壹升伍合先煮大棗拾枚,取捌合,去棗強人內藥末壹錢,
羸人半錢,溫服平旦服,若下少不利者,明旦更服加半錢,得快下,糜粥自養。
太陽病發其汗,遂發熱惡寒,復下之,則心下痞,此表裏俱虛,
陰陽氣併竭無陽則陰獨復加燒針,胸煩,面色青黃膚,此為難治,
今色微黃手足溫者愈。心下痞,按之自濡,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
方 大黃(貳兩)、黃連(壹兩)
右貳味,以麻沸湯貳升漬之,須 去滓,分溫再服。(此方必有黃芩)
心不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方
附子(壹枚炮別煮取汁)、大黃(貳兩)、黃連、黃芩(各壹兩)
右肆味,以麻沸湯貳升漬之,須 去滓,內附子汁分溫再服,本以下之故心下痞,
與之瀉心其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一方言忍之一日乃愈。(用上方)
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不痞堅乾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而利,
生薑瀉心湯主之。方
生薑(肆兩切)、半夏(半升洗)、乾薑(壹兩)、黃連(壹兩)、人參、
黃芩、甘草(各參兩灸)、大棗(拾貳枚擘)
右捌味,以水壹斗,煮取陸外,去滓溫服壹升,日參服。
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拾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堅而滿,
乾嘔而煩不能得安醫見心下痞,為病不盡,復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
但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之堅甘草瀉,心湯主之。方
甘草(肆兩灸)、黃芩、乾薑(各參兩)、黃連(壹兩)、半夏(半升洗)、
大棗(拾廎枚擘)、一方有人參(參兩)
右陸味,以水壹斗,煮取陸升,去滓,溫服壹升,日參服。
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堅,服瀉心湯,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
而利益甚,理中治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湯主之。
方 赤石脂(壹斤碎)、太一禹餘(壹斤碎)
右貳味,以水陸升,煮取貳升,去滓分溫參服,若不止,當利小便。
傷寒吐下發汗虛煩,甚微,八九日心下痞堅,脅下痛氣上衝,
喉咽眩冒經動惕者,久而成痿。傷寒發汗吐下解後,心下痞堅,噫氣不除者,
旋復代赭湯主之。方
旋復花(參兩)、人參(貳兩)、生薑(伍兩切)、代赭(壹兩碎)、
甘草(參兩灸)、半夏(半升洗)、棗(拾貳枚擘)
右柒味,以水壹斗,煮取陸升,去滓,溫服壹升,日參服。
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挾熱,而利不止,心下痞堅,表裏不解,
桂枝人參湯主之。方
桂枝(肆兩別切)、甘草(肆兩灸)、白朮、人參、乾薑(各貳兩)
右伍味,以水玖升先煮肆味取伍升,去滓,內桂更煮取參升,去滓,溫服壹升,
日再,夜壹服。傷寒大下後復發其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其痞,
當先解表,表解乃攻其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用上方)
病如桂枝證,頭項不強痛,微浮,胸中痞堅氣上衝喉咽不得息,此為胸有寒,
當吐之,宜瓜蒂散方。瓜蒂(熬)、赤小豆(各壹分)
右貳味,擣為散,取半錢,豉壹合,湯柒合漬之,須臾去滓,
內散湯中和頓服之,若不吐稍加之,得快吐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瓜帶散。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65
文章: 3394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千金翼方卷第九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卷第九
太陽病雜療法第七(貳拾證方壹拾參首)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裏證,渴欲飲水,水入而吐,此為水逆,
五苓散主之。(方見結胸悶中)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方
桂枝(參兩)、甘草(貳兩灸)、芍藥(陸兩)、生薑(參兩切)、
大(棗拾壹枚擘)、膠飴(壹升)
右陸味,以水柒升,煮取參升,去滓,內飴,溫服壹升嘔家不可服,以甘故也。
傷寒浮,而醫以火迫劫之,亡陽驚狂,臥起不安,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方
桂枝、生薑(切)、蜀漆(各參兩洗去)、甘草(貳兩灸)、牡蠣(伍兩熬)、
龍骨(肆兩)、大棗(拾貳枚擘)
右柒味,以水捌升先煮蜀漆減貳升,內諸藥,煮取參升,去滓,溫服壹升。
(一法以水壹斗貳升煮取伍升)
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衝者,灸其核上一壯,
與桂枝加桂湯方。
桂枝(伍兩)、芍藥、生薑(各參兩)、大棗(拾貳枚擘)、甘草(貳兩灸)
右伍味,以水柒升煮取參升,去滓,溫服壹升,本云桂枝湯今加桂 伍兩,
所以加桂者,以能洩奔豚氣也。
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方。
桂枝(壹兩)、甘草、龍骨、牡蠣(各貳兩熬)
右肆味,以水伍升,煮取貳升,去滓溫服捌合,日參服。
傷寒加溫針必驚。
太陽病六七日出表證續在,微而沈,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
少腹堅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裏故也,
宜下之以扺當湯。太陽病身黃沈結,少腹堅,小便不利者,為無血,
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扺當湯主之。
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須下之,不可餘藥,
宜扺當丸。扺當湯方
大黃(貳兩破陸片)、桃仁(貳拾枚去皮尖熬)、蟲(去足翅熬)、
水蛭(各拾枚熬)
右肆味,以水伍升,煮取參升,去滓,溫服壹升,不下更服。
扺當丸方 大黃(參兩)、桃仁(貳拾伍枚去皮尖熬)、蟲(去足翅熬)、
水蛭(各貳拾枚熬)
右肆味,擣分為肆丸,以水壹升煮壹丸,取柒合,服晬時當下,不下更服。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七八日熱除,而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
譫語,此為熱入血室,當刺期門隨其虛實而取之。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
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方見柴胡湯門)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了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此為熱入血室,
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當自愈。傷寒無大熱口燥渴而煩,其背微惡寒,白虎湯主之。
傷寒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白虎湯主之。
傷寒浮滑,此以表有熱裏有寒,白虎湯主之方。
知母(陸兩)、石膏(壹斤碎)、甘草(貳兩灸)、粳米(陸合)
右肆味,以水壹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壹升,日參服。
又方 知母(陸兩)、石膏(壹斤碎)、甘草(貳兩灸)、人參(參兩)、
粳米(陸合)
右伍味,以水壹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壹升,日參服,
立夏後至立秋前得用之,立秋後不可服,春三月病常苦裏冷,白虎湯亦不可與之,
與之即嘔利而腹痛,諸亡血及虛家亦不可與白虎湯,得之則腹痛而利,但當溫之。
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與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黃芩湯方 黃芩(參兩)、芍藥、甘草(各貳兩灸)、大棗(壹拾貳枚擘)
右肆味,以水壹斗煮取參升,去滓,溫服壹升,日再,夜壹服。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 半夏(半升洗)、生薑(壹兩半切)
右貳味,加入前方中即是。
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黃連湯主之方。
黃連、甘草(灸)、乾薑)、桂枝、人參(各參兩)、半夏(半升洗)、
大棗(拾貳枚擘)
右柒味,以水壹斗,煮取陸升,去滓,溫分伍服,晝參夜貳服,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朮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下已浮而緊桂枝附子湯主之,r
若其人大便堅小便自利,附子湯主之方
桂枝(肆兩)、附子(參枚炮)、生薑(參兩切)、大棗(拾貳枚擘)、
甘草(貳兩灸)
右伍味,以水陸升,煮取貳升,去滓,分溫參服。
朮附子湯方,於前方中去桂加白朮肆兩即是,壹服覺身痺。
半日許復服之盡,其人如冒狀勿怪,即是附子 併走皮中逐水氣未得除,
故使之耳,法當加桂肆兩,以大便堅小便自利,故不加桂也。
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
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甘草(貳兩灸)、附子(貳枚炮)、白朮(參兩)、桂枝(肆兩)
得微汗即止,能食汗止復煩者,將服伍合,恐壹升多者,後服陸柒合愈。
傷寒結代心動悸灸甘草湯主之方
甘草(肆兩灸)、桂枝、生薑(各參兩切)、麥門冬(去心半升)、
麻子仁(半升)、人參、阿膠(各貳兩)、大棗(參拾枚擘)、生地黃(壹斤切)
右玖味,以清酒柒升水捌升煮取參升,去滓,內膠消烊盡,溫服壹升,日參服。

2=標題= 陽明病狀第八(柒拾伍證方壹拾壹首)
陽明之為病,胃中寒是也。
問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微陽陽明,何謂也,答曰,
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正陽陽明者胃家實是也,微陽陽明者發其汗若利其小便胃中燥,
便難是也。問曰,何緣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發其汗,若下之,亡其津液,
胃中乾燥因為陽明不更衣而便難復,為陽明病也。問曰,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
身熱汗出而不惡寒但反惡熱,問曰,病有得之一日發熱惡寒者何,答曰然,雖二日,
惡寒自罷,即汗出惡熱也,曰惡寒何故自罷答曰陽明處中主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
故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是為陽明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復不徹,
因轉屬陽明。病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是為轉在陽明,
傷寒三日陽明大。病浮而緩手足溫,是為繫在太陰,太陰當發黃,小便自利者,
不能發黃,至七八日而堅,為屬陽明。傷寒傳繫陽明者,其人濈然後汗出。
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浮若緊,下之則腹滿,小便難也。
陽明病,能食為中風,不能食為中寒。陽明病中寒不能食,而小便不利,
手足濈然汗出,此為欲作堅瘕也,必頭堅後溏,所以然者,胃中冷,水穀不別故也。
陽明病,初為欲食之,小便反不數,大便自調,其人骨節疼,翕翕如有熱狀,
奄然發狂,濈然汗出,而解,此為水不勝穀氣,與汗共并,堅者即愈。
陽明病,欲解時,從申盡戍。陽明病,不能食,下之不解,其人不能食,攻其熱,
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其人本虛,攻其熱必噦。陽明病遲,
食難用飽飽即微煩頭眩者,必小便難,此欲作穀疸,雖下之,其腹必如故耳,
所以然者,遲故也。陽明病久久,而堅者,陽明病,當多汗,而反無汗,
其身如蟲行皮中之狀,此為久虛故也。冬陽明病反無汗,但小便利,二三日嘔而欬,
手足若厥者,其人頭必痛,若不嘔不欬手足不厥者,其人頭必痛,
若不嘔不欬手足不厥者,頭不痛。冬陽明病,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而欬者,
其人咽必痛,若不欬者咽不痛。陽明病,浮而緊,其熱必潮,發作有時,
但浮者必盜汗出。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必發黃。陽明病,被火額,
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必發黃。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必衄。
陽明病,本自汗出,醫復重發其汗,病已差,其煩不了了。此大便堅也,必亡津液,
胃中燥故令其堅,尚當問小便日幾行,若本日三四行,今日再行者,必知大便不久出,
今為小便數少,津液當還入胃中,故知必當大便也。夫病陽多者,熱下之則堅,
汗出多極,發其汗亦堅。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也。陽明病,當心下堅滿,
不攻之,攻之遂利不止者,利止者愈。陽明病,合色赤,不可攻之,必發熱,
色黃者小便不利也。陽明病,不吐下而煩者,可與承氣湯。陽明病,其遲,
雖汗出不惡寒,其體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如此者,其外為解,可攻其裏,
手足濈然汗出,此為已堅,承氣湯主之。若汗出多,而微惡寒,外為未解,其熱不潮,
勿與承氣湯,若腹,大而不大便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其胃氣,必令至大下。
陽明病,潮熱微堅,可與承氣湯,不堅勿與之。若不大便六十日,恐有燥屎,
欲知之法,可與小承氣湯,若腹中轉矢氣者,此為有燥屎,乃可攻之,若不轉矢氣者,
此但頭堅後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腹脹滿,不能食,欲食水者即噦,其後發熱者,
必復堅,以小承氣湯和之,若不轉矢氣者,慎不可攻之。夫實則譫語虛則鄭聲,
鄭聲者重語是也直視譫語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陽明病,其人多汗,津液外出,
胃中燥,大便必堅,堅者則譫語,承氣湯主之。陽明病,譫語妄言,發潮熱,
其滑疾,如此者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湯壹升,中轉氣者,復與壹升,
如不轉氣者勿與之,明日又不大便,反微澀,此為裏虛為難治,不得復與承氣湯。
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必有燥屎五六枚,若能食者,但堅耳,
承氣湯主之。陽明病,下血而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當刺期門,
隨其實而寫之,濈然汗出者則愈。汗出而譫語者,有燥屎在胃中,此風也,
過經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語言必亂,以表虛裏實,下之則愈宜承氣湯。傷寒四五日,
沈而喘滿,沉為在裏,而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虛裏實,久則語。
陽明病,下之,心中懊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其人腹微滿頭堅後溏者,
不可下之,有燥屎者,宜承氣湯。病者五六日不大便,繞臍痛躁煩發作有時,
此為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病者煩熱汗出即解,復如瘧狀,日晡所發者屬陽明,
實者當下之,浮虛者當發其汗,下之,宜承氣湯,發汗,宜桂枝湯。
(方見桂枚湯門)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者,此有燥屎,所以然者,
本有宿食故也,宜承氣湯。病者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怫鬱不能臥,
有燥屎故也,宜承氣湯。得病二三日,弱無太陽柴胡證而煩心下堅,至四日雖能食,
以小承氣湯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壹升,不大便六七日,
小便少者,雖不大便,但頭堅後溏,未定成其堅,攻之必溏,當須小便利定堅,
乃可攻之,宜承氣湯。傷寒七八日,日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裏證,大便難微熱者,
此為實,急下之,宜承氣湯。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承氣湯。發汗不解,
腹滿痛,者急下之,宜承氣湯。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承氣湯。
陽明與少陽合病而利不負者為順,滑而數者有宿食,宜承氣湯。
(方並見承氣湯門)陽明病,浮緊,咽乾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
不惡寒反偏惡熱,其身體重,發汗即躁,心中憒憒而反譫語,加溫針,必怵愓,
又煩躁不得眠,下之,胃中空虛客氣 動膈,心中懊,舌上胎者,梔子湯主之。
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若飢不能食,但頭汗出,
梔子湯主之方。梔子(拾肆枚擘)、香豉(肆各綿裏)右貳味,以水肆升,
先煮梔子取貳升半,內豉煮取壹升半,去滓,分再服溫進,壹服得快吐止後服。
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言語向經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
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厥冷,白虎湯主之。(按諸本皆云向經不敢刊改)
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湯主之。(方見雜療中)若浮發熱,渴欲飲水,
小便不利,豬苓湯主之方。豬苓(去黑皮)、茯苓、澤瀉、阿膠、滑石(碎各壹兩)
右伍味,以水肆升先煮肆味取貳升,去滓,內膠烊消溫服柒合,日參服。
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復利其小便故也。
胃中虛冷,其人不能食者,飲水即噦。浮發熱,口乾鼻燥,能食者,即衄。
若浮遲表熱裏寒下利清穀,四逆湯主之方。
甘草(貳兩灸)、乾薑(壹兩半)、附子(壹枚生去皮破捌片)
右參味,以水參升,煮取壹升貳合,去滓,分溫再服,
強人可大附子壹枚乾薑參兩。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而胸脅滿不去,
小柴胡湯主之。陽明病,脅下堅滿,不大便而嘔,舌上胎者,可以小柴胡湯,上焦得,
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陽明中風,浮大,而短氣,
腹都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乾不得汗,其人嗜臥,一身及目悉黃,小便難,
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差,外不解,病過十日續浮,與小柴胡湯,
但浮無餘證,與麻黃湯,不溺腹滿加噦不治。(方見柴胡湯門)陽明病,其遲,
汗出多而微惡寒,表為未解,可發汗,宜桂枝湯。陽明病,浮無汗,
其人必喘發汗即愈,宜麻黃湯。(方並見上)陽明病汗出,若發其汗,小便自利,
此為內竭,雖堅不可攻當須自欲大便,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豬膽汁,皆可以導。
方蜜柒合 右壹味,內銅器中微火煎之,稍凝如飴狀,攪之勿令焦著,
欲可丸捻如指許長貳寸,當熱時,急作令頭銳,以內穀道中,
以手急抱欲大便時乃去之。又方 大豬膽壹枚,瀉汁,和少法醋,以灌穀道中如一食頃,
當大便出宿食惡物,已試甚良。陽明病發熱而汗出,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
其身無有,齊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此為瘀熱在裏身必發黃,茵蔯湯主之。
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小便不利,其腹微滿,茵蔯湯主之。方
茵蔯(陸兩)、梔子(拾肆枚擘)、大黃(貳兩)
右參味,以水壹斗貳升先煮茵蔯減陸升,內貳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溫參服,
小便當利,溺如早莢沬狀,色正赤,壹宿黃從小便去。陽明證,其人喜忘,必有畜血,
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雖堅大便必黑,扺當湯主之。
病者無表裏證,發熱七八日,雖浮數,可下之,
假令下已數不解而合熱消穀喜飢,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扺當湯主之,
若數不解而不下止,必挾熱便膿血。(方見雜療中)
食穀而嘔者屬陽明茱萸湯主之,方
吳茱萸(壹升)、人參(參兩)、生薑(陸兩切)、大棗(拾貳枚擘)、
右肆味,以水柒升,煮取貳升,去滓,溫服柒合,日參服,得湯反劇者,
屬上焦也。陽明病,寸口緩,關上小浮,尺中弱其人發熱而汗出復惡寒,
不嘔但心下痞,此為醫下之也,若不下,其人復不惡寒而渴者,為轉屬陽明,
小便數者,大便即堅,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者但與之,當以法救渴,
n宜五苓散。(方見療痞門)陽微而汗出少者為自如,汗出多者為太過,
太過者陽絕於內亡津液,大便因堅。浮而芤,浮為陽,芤為陰,浮芤相摶,
胃氣則生熱,其陽則絕跌陽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即堅,
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方。
麻子仁(貳升)、芍藥、枳實(灸各捌兩)、大黃(壹斤)、厚朴(壹尺灸)、
杏仁(壹升去皮尖兩人者熬別作脂)
右陸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飲服拾圓日參服,漸加以知為度。
傷寒發其汗,則身目為黃,所以然者,寒濕相摶,在裏不解故也,傷寒其人發黃,
梔子孽皮湯主之方。梔子(拾伍枚擘)、甘草、黃孽(拾伍分)
右參味,以水肆升,煮取貳升,去滓分溫再服。
傷寒瘀熱在裏,身體必黃,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方
麻黃(去節)、連翹(各壹兩)、杏仁(參拾枚去皮尖)、赤小豆(一升)、
大棗(拾貳枚擘)、生梓白皮(切壹斤)、甘草(二兩灸)、一方生薑(貳兩切)
右柒味,以水壹斗煮麻黃壹貳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參升,去滓,溫服壹升。

2=標題= 少陽病狀第九(玖證)
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也。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不可吐下,
吐下則悸而驚。傷寒病,弦細頭痛而發熱,此為屬少陽,少陽不可發汗,
發汗則譫語,為屬胃,胃和即愈,不和煩而悸。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脅下堅滿,
乾嘔不能食飲,往來寒熱而未吐下,其沈緊,可與小柴胡湯,
若己吐下發汗溫針譫語胡證罷,此為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三陽浮大上關止,
但欲寐,目合則汗。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此為陽去入陰故也。
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其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其邪。
傷寒三日少陽小欲已。少陽病欲解時從寅盡辰。
千金翼方卷第九
圖檔
發表主題 主題已鎖定

回到「5.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