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火車頭遠離~ 前教育部長吳京壼腹癌病逝成醫

有關西醫方面,請在此貼!謝謝!如果有侵權,歡迎來信告知!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3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教改火車頭遠離~ 前教育部長吳京壼腹癌病逝成醫

未閱讀文章 MissC »

教改火車頭遠離~ 前教育部長吳京壼腹癌病逝成醫
東森
記者葉正玲/台北報導



前教育部長吳京今(14)日中午12時06分因壼腹癌,病逝成大醫院,享年74歲,校方已成立治喪委員會,預定1月27日在台南市立殯儀館家祭、公祭及出殯。在吳京擔任部長期間,推動多項教改,有「教改火車頭」之稱,對教育貢獻良多。

吳京出生於民國23年4月9日,成大土木系45級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流體力學博士。民國83年8月1日回國接任成大第一任遴選校長。

成大表示,吳京在擔任校長期間,經常帶著一把高腳椅遠赴全國各明星高中推銷成功大學,打響成大招牌,讓成大各系所的大學入學排名大幅提昇,是成大師生最敬仰的校長之一。今天知道最敬愛的校長不幸辭世後,成大師生都感到相當不捨與哀悼。

吳京於85年6月出任教育部長任內,推動落實常態編班、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提升技職教育尊嚴等多項重要政策,尤其是建立「三條國道系統」,透過普通、技職、終身三條教育國道,藉以暢通升學管道,紓解升學壓力,讓孩子快樂學習。

只要認為是「正確」的事,他一定勇往直前,吳京於教育部長任內推動教改,扮演著「教改火車頭」的角色,想到什麼就做什麼,有「點子王」、「旋風」之稱,「孩子不能等」成為他的口頭禪,並且積極廢止升學主義、提出「九年一貫」新課程

87年2月,吳京卸下教育部長一職返回成大;94年11月發現罹患壼腹癌,手術後狀況良好,他平常都住在美國或台南市,去年底從中國大陸返台後,身體不適,住進成大醫院接受治療,今天中午病逝,當時吳京的太太張紫君陪侍在身旁。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3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教改火車頭遠離~ 前教育部長吳京壼腹癌病逝成醫

未閱讀文章 MissC »

醫藥小辭典/壺腹癌極罕見 5年存活率15% 
東森
記者蔣文宜/台北報導



前教育部長、前成功大學校長吳京今(14)天中午左右因壺腹癌,病逝於成功大學附設醫院,享年74歲。醫師指出,壺腹癌是十二指腸癌一種,很難早期發現,極易轉移,因為離胰臟等重要器官太近,不僅開刀還需重建,是腹腔高難度的手術之一,根據統計,5年存活率只有15%。

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指出,總膽管和胰管會合進入十二指腸的開口,這個部位有如壺狀,稱為瓦特壺腹。壺腹周圍癌包括胰頭癌、壺腹癌、總膽管下端癌及壺腹周圍十二指腸癌。

王輝明說,壺腹癌臨床症狀的表現以黃疸為最常見,多半是由於腫瘤壓迫到總膽管引起阻塞性黃疸引起,所以通常等到患者出現深茶色尿、眼白變黃及大便成灰色時,才會發現已經罹患壺腹癌。

王輝明進一步說明,壺腹癌的位置周邊太多重要器官,整個胰臟頭、十二指腸必須切除,腸道、膽道必須再做改道重建,他說除了腹部主動脈手術、心脾胃等器官等重要手術,壺腹癌堪為「腹腔四大手術之一」,手術困難程度可見一斑。

由於壺腹癌非常容易轉移,如肝臟、淋巴腺,轉移後更增加治療困難度,過去統計,開刀完後5年存活率也只有15%左右,若未動手術壽命可能撐不過半年。目前醫學上尚未找到確切致病原因。

io: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33856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教改火車頭遠離~ 前教育部長吳京壼腹癌病逝成醫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腹癌 應為 :->: 腹癌
http://tw.18dao.net/%E6%BC%A2%E8%AA%9E% ... /%E5%A3%BC

唸 ㄎㄨㄣˇ
唸 ㄏㄨˊ

新聞辭典:壺腹癌
http://www.rti.org.tw/News/NewsContentH ... =96246&t=1

壺腹癌的症狀是黃疸、消化不良、食欲不佳、腹痛、消瘦等,治療的方法是開刀切除再化療,目前並無療效突破的藥物問世,醫界嚐試投以抑制癌細胞新生血管的標靶藥物,部分病人得以延長生命,整體療效有待繼續觀察。
圖檔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3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教改火車頭遠離~ 前教育部長吳京壼腹癌病逝成醫

未閱讀文章 MissC »

2008.03.28  中國時報
飲食西化 壺腹周圍癌日增
陳怡妏/台北報導



 壺腹周圍癌發現不易,有時發現時已是晚期,不但手術治療困難重重,也仍無有效化療藥物。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一般外科主任游伯齡指出,由於飲食西化,未來壺腹周圍癌發生率會愈來愈高,民眾若有無痛黃疸症狀,要提高警覺。

 陽明院區一般外科主治醫師王心儀昨日發表一名55歲男性壺腹周圍癌案例。王心儀表示,患者自述一開始症狀是身體容易疲倦、食慾不振、小便變黃,以為是工作太忙水喝太少所致,也沒有看醫生,過了一段時間,不但眼睛與皮膚都有黃疸現象,後來連大便也異常變成灰白色,趕緊就醫才發現是壺腹周圍癌。

 游伯齡表示,壺腹周圍癌泛指胰頭癌、壺腹癌、總膽管下端癌及壺腹周圍12指腸癌,癌症死因排名第10,發生原因無法確定,流行病學觀察相關危險因子為吸菸、高動物性脂肪飲食、咖啡、慢性胰臟發炎及糖尿病等。

 游伯齡指出,壺腹周圍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因此民眾對身體發出的任何警訊都要時別留意;無痛性黃疸症狀為症狀之一,民眾可能因為不痛就不在意,但是黃疸出現後的病程進展相當快速,約莫半年的時間,就可能已經惡化到無法手術治療,以胰頭癌為例,有高達8成5的比率無法進行手術。

 游伯齡表示,難以早期發現,發現又難以治療的壺腹周圍癌,因飲食西化將來發生率會愈來愈高,提醒民眾要多留意身體各項警訊,有異狀第一線檢查可從血液腫瘤標記,以及腹部超音波開始。

io: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2.西醫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