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祖傳針灸按摩傳真
發表於 : 2008-04-02 , 7:20
趙氏祖傳針灸按摩傳真
前言
針灸詳見於《內經》,醫聖張仲景闡明湯液,仍兼及刺法,散見於《傷寒雜病論》中。孫真人著《千金方》亦針藥兼重,記載有存,班班可考。後世著書立說者,不乏良醫,但多詳於湯劑,而針灸多從缺略,良以技術玄妙,難索真傳,而傳人尤不易得,間有回春妙手,針起膏肓;又或秘而不宣,往往技隨身沒,如《廣陵散》之竟成絕響,此針灸學所以得真傳者鳳毛麟角耳。
先外祖父趙熙,字緝庵,號遁仙(1877―1938年),為三晉名醫碩儒,工書能文,生平服膺儒術,博學多識,悲天憫人,得家傳針灸之秘訣,以針灸名于時,奏效如神。至其救人救世之隱衷,則最仰慕孫真人、傅青主之愛國思想和民族氣節,而志節亦相仿佛,皆慨嘆民族孱弱,外侮欺凌,忠義勃發,常蟠結鬱積於胸中,又不能伸其攘夷之夙志,于是曠懷高蹈,絕世欲,卻征聘,決不肯屈節辱身,惟寄托醫業以避世,此並非以醫鳴也,其用意所在,為國為民強身健體,即隱以復興中華為己任,此先賢秘密之苦心,非淺人所能窺測者。其以金針渡世,精研醫理,嘗謂:“上古療疾,始而祈禱,而祝由,而針砭,至神農嘗百草,乃有藥物,故《內經》首《靈樞》於《素問》,誠以針灸一道,治疾較捷,非深明十二經脈之流注標本經絡,何能知氣血之升降出入,合天地之化育,執行不息哉?”于是竭畢生之心力於針灸,家傳師授,益友觀摩,於民國十二年(1923年)在針灸受到摧殘之時,著成《針灸傳真》八卷,出版於代縣亨利石印局,僅印數百冊石印術。風行遐邇。其繼承經典理論,唯恐失傳,故曰“傳真”。該書體例謹嚴,取材淵博,取穴精當,功效確實,時人折服,為清末民初第一部針灸學巨著,在針灸界享譽甚高,因印數很少,至今已行將絕扳。
先外公視術非一家私產,對於世醫死持“傳媳不傳女”之說,深表厭棄,特傳授其子女。不幸國難驟起,倭寇侵擾,三晉淪陷,其不願受日偽軍脅迫,悲憤成疾,抱恨以歿,痛何如之,臨終遺言,命其女趙玉青(彩藍)整理遺著。
先母趙玉青(l918—1988年)孝女也,其幼承庭訓,長繼衣缽,從小隨父學文習醫,精通文學、史學、哲學和中醫經典理論,針藥並用,醫儒兼備,不為良相,卻成良醫矣。
1938年先母奉其父遺命,雖身處國難,猶能負父書,間關遠行,寢食弗忘,避冠離鄉,儲存勿失,曆經艱險,攜其弟、妹從山西逃難至西安,憫人之疾苦,慨藥物之缺乏,遂提倡針灸,以紹其先嚴遺志。時遇陝西名醫黃竹齋舉辦省中醫考試。先母考第一名,其弟趙繼周(培業)考第二名,黃老接見前三名時,始知先母是其至友世交趙緝庵先生之女,便收為徒弟。
1943年先母在西安創辦了婦孺診療所、抗戰家屬義務診療所,救治了大批難民和抗屬,同時發起“中華針灸醫學婦女研究會”,義務傳播針灸,表現了極大的愛國熱忱。因父書繁重,不便初學,擷其菁華,參以己見,著成《針灸傳真精義》二卷,以淺近文字闡明針灸學之精義,不惟家學之薪傳,可作醫宗之寶鑑。
1945年先母被中央國醫館董事長焦易堂先生聘為西京國粹中醫總院主任醫師,教濟災危,壽世壽民。
1948年先母被北平名醫施今墨聘為華北國醫學院教授,《針灸傳真精義》亦為當時教材。
解放後,先母考入衛生部中醫進修學校,畢業分配在中央衛生研究院中醫研究所工作。研究醫學史和針灸學。1955年奉調籌建中醫研究院,是中國中醫研究院建院的元老之一。
先母家學淵遠,治學嚴謹,其治事之勤,有如其治學之初,仍靡寒靡暑,雞鳴則起,黃卷青燈,困心衡慮,虛懷好學,百折不澆,艱苦奮鬥,勇敢有為,而隨時隨地,手到病除,立起沉痾者,蓋指不勝屈,在醫療、教學之科研諸方面均有很深造詣,發表了數十篇研究著述。三年災害時期,自己忍饑工作,卻把定量供應的食品送給空腹來針灸的病人,以免暈針,祟高的醫德和精湛的醫術,深受群眾愛戴,自己卻積勞成疾,仍抱病工作和學習,為中醫事業嘔心瀝血。
十年浩劫,先母被壞人誣陷,遭受政治迫害,在惡境和病痛雙重折磨下,身心健康受到慘酷摧殘,數次死而復生。筆者亦被殘酷株連迫害,大難不死。家被打砸搶抄,大部心血資料等均被毀,家傳金針、麝香至今不知下落,洗劫之餘,僅存殘餘資料,本書聊撮數端,略見治驗,仍可見先母幼承家學,濟世活人的記載。
落實政策後,先母又以超人的頑強毅力,忍受著癌痛的折磨,1986年整理出版了其父遺稿《針灸要訣與按摩十法》一書。1989年該書被中國科協評為“中國優秀科技圖書”,收入《中國優秀科技圖書要覽》一書。讀其書,如見其人,其書可傳,其人更可傳。是書一出,庶針灸之學不視為私人之珍秘,可用為普世之慈航。方今醫業發達,科目繁多,得此更燦然大備。父作子述,先外公及先母救人濟世之功得以不朽。母親在生命最後階段,仍忍痛著書,書稿未完,病情惡化,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精神催人淚下,感人至深,赍志長逝,良堪痛悼!遺囑命吾完成未竟事業。
吾自幼受母親教誨,每值憂患困苦,母親奮然勉勵:“經一番挫折,長一番精神,種種危難,是吾人上進之階梯。由刻苦中鍛煉出來,方是有用的人,真血淚要流灑在筆墨間,認識人要在曆史上認識,創造自己之史實,方不愧萬物之靈的人。”吾輩對東方傳統文化有儲存、整理、發揚、創造之責任,以“勤”、“恆”二字貫徹始終,自然有成。服膺母言,力行不怠,匯通中西,取人之長,彌己之短,願竭駑鈍,篤志苦學,於痛歿母親大故之後,揮淚潑墨,為先人存其手澤,傳其術於後世,並使後人明其心績,一以紀念先母,一以弘揚國粹,使行將絕版的家傳珍籍重放光芒,以《針灸傳真》和《針灸傳真精義》為藍本,合并分類重編,加注標點符號,引證經典出處,又新增了新的內容。
書分十卷,一至四卷為《針灸傳真》和《針灸傳真精義》部分的內容,集祖傳家學之心得經驗,其中所列進針法、退針法、循切法、迎隨法等皆與市醫針法不同,與其它針灸諸書所載亦多異。第五卷“按摩點穴暨太極內功”為本人新增內容。第六卷“《內經》刺法”原著者於《內經》發明刺法處,無不廣泛搜羅,並詳加注解。第七卷“名醫刺法”,其匯集了古代名醫有關刺法的精闢論述、臨床經驗及針灸歌賦、要訣等。第八卷“考正穴法”,其辨經絡、繪圖形,說明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的位置、主治,更正他書之訛誤。第九卷“陰陽五行四診八綱”引自《針灸傳真精義》,闡明陰陽五行之起源、演化,四診八綱之重要性,務使眼到口到心到,然後詳病之源,始能對症施治。第十卷“趙玉青教授臨證經驗暨部分醫案”,可見其妙手回春之精湛醫術。
本書集古代針灸精華與趙氏一家三代祖傳絕技於一爐,是理論聯系實踐的結晶,是對針灸按摩真諦的高度總結,為從事針灸專業的學者、臨床醫生及愛好者提供了寶責的參考資料。由於本人水平有限,不當之處望同道指正。
本書承蒙衛生部胡熙明副部長、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王雪苔主席、中國中醫研究院針灸研究所程莘農教授、李傳傑教授和西苑醫院葉成亮主任醫師的支援、審閱,為之題詞、作序,特請老美術家張一忱照原圖重新繪圖,在此一並特表謝忱。北京紅十字朝陽醫院中醫師李雯等友人協助做了一定工作,值此致謝。
趙壽毛l992年於北京天橋醫院
遁仙公傳略
先父諱熙,字緝庵,自號遁仙,山西代縣人。生於1877年12月,卒於1938年l月。自幼刻苦學習,經、史、子、集無一不通,除精通文學、史學,書法更佳,清末辛醜年(1901年)科試拔貢。他繼承祖傳中醫學術,熟讀中醫經典古籍,理論結合實踐,針藥並用,療效極高,當時譽為三晉名醫。曾任過代縣中學、省立第三女子師範、省立第五師範、省立國民師範等學校的校醫兼教員,以及山西中醫改進研究會講師,桃李滿門。他畢生以治病救人,教育學生,著書立說為己任,一點一滴的心血均注集在《夏屋山房筆記》中。
當時所處的曆史背景,先是北洋統治下於1914年公開提出取消中醫藥,激起全國中醫藥界的公憤,聯合起來,屢次進行請願鬥爭。1927年以後,國民黨統治時期,仍然歧視中醫,摧殘中醫,致祖國醫學一蹶不振,針灸學術更是寂然無聲!先父不忍為人民健康服務的祖國醫學湮沒,慨然揮筆編著《針灸傳真》八卷,這是辛亥革命以後的第一部針灸學巨著,他希望拋磚引玉,使針灸學術掌握在仁人義士手中而發揚光大。遂下定決心,認真實踐,在實踐中求真理,最後又總結了數十年臨床經驗,著出《針灸要訣》、《按摩十法》、《針灸釋穴圖表》,《針灸驗案》各一卷,發揮了金針指標相互配合套用的功效,這是他老人家對針灸學術的主要貢獻!
先父秉性忠厚,態度和藹,熱愛病人,行醫中常主動復診,認真觀察,及時治療,有時把自己採制的中草藥送給貧苦病人服用,有時把按摩、灸法教給病人家屬,廢寢忘食,一心為病人,隨請隨到,風雨無阻。在農村義務診病,有時步行,有時騎驢,不辭勞苦。在學校除本校師生職工外,還有家屬及附近群眾,接踵求診,總是耐心認真診治,特別是對貧苦患者,均設法說明。晉奉之戰以後,雁門一帶瘟疫大作,他星夜救治病人,以清肝膽、培元氣、解瘟毒的醫則,針藥並用,救治病人甚多,並在實踐中帶出許多門人。
先父最重視醫德,精心治病救人,絲毫不苟,尤其對貧苦農民,非常同情,有求必應。他經常教育我們說:“醫乃仁術,要急病人之所急,不能以醫謀利,希望汝等繼承家學,認真鑽研,發揚光大,為民眾解除疾苦,一定要掌握好針灸學術,多救治貧苦病人。貧苦病者最信賴針灸,用針灸治病,針一根,艾一撮,經濟簡便,解除病痛,立竿見影。但針灸動作,必須嚴謹負責,一絲不苟。手如握虎,勢若擒龍,專心致志,集中精神觀察病人防止事故。”並舉古代醫家高貴品德史例說明,同時指出:《內經》是我國第一部醫書,既寫出預防疾病、治療疾病的法則,又寫出醫德方面的教言,把醫學和醫德同時傳授。人是萬物之靈,既有物質,又有精神,醫者的語言態度、行為,都能影響病人,要牢牢掌握治神的原則。如果違背精誠醫德,就是醫林蟊賊。古代醫家認為:不為良相,願為良醫。良相能治國安邦,良醫能濟世活人,職責是何等重大,學醫要精益求精,防止庸醫殺人。必須盡心竭力為病人,才能取得療效,只有醫者和病者同心協作,才能戰勝疾病。道德每個公民都應該有,對醫者則要求更嚴格。”先父為了提倡針灸學,與了針灸書,深恐無醫德者學會針灸,不關心人民健康,有損醫德,又加寫了一篇“論濫傳針灸之罪”,排在《釬灸傳真》一書前面,對學針灸者的品德提出嚴格要求。
先父的學術思想是繼承祖國醫學《內經》、《難經》、《甲乙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經典醫學傳統理論,辨證施治,針藥並用。他惟恐針灸學術失傳,所以寫針灸書時叫《針灸傳真》,認為必須繼承,才能發揚。此外還主張系統整理古代醫籍,為後來研究打基礎。
他認為醫家要從病人利益出發,不能有任何門戶之見,該用針,該用藥,要根據病清需要,對古方套用,靈活化裁,既不背過,又不泥古,不論古今中外,誰的法子好,就用誰的。認為治病不難,認病難,認病準確,才能手到病除。岐黃、仲景之書是掌握辨證施治必讀之書,該用針、該用藥,準確套用。致病因素由情志妄用,則非針藥所能湊效,古代‘治神”的理論應進一步發揮。醫家應毫不保守,有得就寫出來,才能流傳。治療後要如實記載起來,以便從中吸取經驗教訓,改進工作,並便於供給別人參考。
對新的醫學知識,先父也樂於學習,如唐容川的《中西匯通五種》、張錫純的《醫學衷中參西錄》,經常閱讀,可惜這些書從來不談針灸。當上海東方醫學書局成立時,他曾讓我報名為基本讀戶,希望能看到日本針灸譯本,並提出改進針器的意見。
先父熱愛祖國醫學遺產,雖然醫術精湛,仍虛心好學,破除門戶之見,能夠兼學各家專長,整理提高,不斷改進手法,從實踐中總結經驗。在半封建,半殖民地黑暗的舊社會,中醫被摧殘,但他老人家毫不氣餒,仍然堅持不懈,著書立說,為振興中醫學術而努力。他整理了我國古代針灸經驗,編著了《針灸傳真》八卷,包括“傳真二卷”、“《內經》刺法二卷”、“名醫刺法二卷”、“考正穴法二卷(附圖)”。書成後,商諸孫祥麟先生,並在孫先生支援下(孫先生當時是駐防雁門關的騎兵團長,善針灸),於1923年出版於代縣石印局。為了編印此書,先父不辭勞苦,並有好多篇是親自刻印於石版上,並住在石印局內,認真校正。但出版時,將孫先生署名在最前面,孫先生團部軍醫王鬱文先生也列在作者內。當我們從《夏屋山房筆記》中看到他者人家用行書寫的《針灸傳真》八卷大方本手稿時(個別地方有修改圈點,也是他老人家親筆寫的),問他為什麼以三人合著出版?先父說:“《針灸傳真》這部書僅是我著作中的一部分,只要能把書印出去,可望針灸學術在一蹶不振的時代得到宣傳,能為廣大人民解除疾苦,是我最大的愉快!古代醫學家寫出巨著。不著撰人者很多,只要寫書的動機和目的明確,登斯民於壽域,功在後世,個人名利何足計較?張仲景悲天憫人寫出《傷寒論》,李時珍曆盡艱苦寫出《本草綱自》;貢獻在人類,豈是考慮自己得失者所能理解?一部《內經》巨著,以黃帝、岐伯等問答討論形式,傳於後世,並未署名作者,成為我國第一部醫學經典著作。著書立說事業是偉大的,個人名利是渺小的,乘時竊位,欺世盜名是可恥的。我個人單幹,限於人力物力,想完成整理古代醫學文獻的曆史工作是很難成功的,苟有支援我出版,願與之合作,我亦樂於署合著之名。我所有醫學資料手稿均在《夏屋山房筆記》中,有待將來分類整理,各自成帙,希望有志同道合者共同研究。合作問世,也可叫《夏屋山房醫學叢書》,惜雖有千裏馬而遇不到伯樂!當今之世,祖國醫學處於自生自滅中,辦中醫學校備不了案,中醫治療排斥在公醫待遇之外,就是寫了中醫著作,也很難出版,有權勢者,數典忘祖,消滅中醫,奄奄一息的中醫事業,只靠個人及二三知已苟延殘喘!但我國廣大人民需要中醫,世界人類也歡迎中醫,特別是東鄰日本醫學家對中醫研究有成績,重視針灸學術的研究,我國絕版了的《十四經發揮》,日本視如珍寶,為我們儲存下來。有益於人類的東西是消滅不了的,汝等要堅定信心,繼承發揚祖國醫學,要謙虛謹慎,學別人之所長,要和同道忠誠合作,以事業為重,不要計較個人得失。”這段教言,永志難忘!
先父生活儉樸,不慕虛榮,一生專心研究醫學,不論嚴寒酷暑,總是黃卷青燈。伏案著述醫學文稿。他最崇拜孫思邈、傅青主的愛國思想和民族氣節,一心向住,以渡亂世,所以自號遁仙。所寫作品《夏屋山房筆記》是先父一生心血總庫,其中包括:中醫經典著作閱讀心得,辨證施治醫案、藥物學知識、《易經》和醫學之關系、氣候和人身氣血之關系、祖傳秘方、外科單方、膏藥方(這些方子都是趙龍光祖先親筆本),還有文學、史學、古代天文學星座圖解、河圖洛書解說、孫武子兵書注解,武術螳螂拳、七星步圖等,共數十卷,這些手稿我都親眼看過,有些也套用過。這部豐富的學習資料,因卷帙太多,儲於木櫥內,無法轉移,毀於“七·七”事變國難中!
先父為了便於臨床運用針刺時減輕患者痛苦,根據自己常用的針灸手法,把針刺補法、潟法、平補平潟法,注痛法等歸納總結了36條,並將金針、指標相互配合之使用方式及病例用淺近易懂的文言寫出來,著成《針灸要訣》、《按摩十法》、《針灸經穴圖表》、《針灸驗案》各一卷,稿成後未及出版,‘七·七”事變,國破家亡,經過親朋轉移,才把這部書稿儲存下來。
“七·七”事變後,雁門失守,家鄉淪陷、先父在敵偽威逼下,堅貞不屈,誓死不做亡國奴,拒絕參加偽維持會,惜著作未盡,懷恨而逝!臨終遺囑我們,繼承他的遺志,不當亡國奴,往大西北逃難,寧願上了帕米爾高原,也不在賣國統治下做奴隸,要獻身救國,宏揚祖國醫學!
女趙玉青謹志
l983年於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
書趙緝庵先生傳後
恆岳鐘靈,爰生奇人
絕學濟世,針灸傳真
山河淪陷,赍志以殉
孤女流離,繼述弗泯
泉壤有光,精神長存
撰玄俚辭,藉表景欽
中南山人黃竹齋敬題
前言
針灸詳見於《內經》,醫聖張仲景闡明湯液,仍兼及刺法,散見於《傷寒雜病論》中。孫真人著《千金方》亦針藥兼重,記載有存,班班可考。後世著書立說者,不乏良醫,但多詳於湯劑,而針灸多從缺略,良以技術玄妙,難索真傳,而傳人尤不易得,間有回春妙手,針起膏肓;又或秘而不宣,往往技隨身沒,如《廣陵散》之竟成絕響,此針灸學所以得真傳者鳳毛麟角耳。
先外祖父趙熙,字緝庵,號遁仙(1877―1938年),為三晉名醫碩儒,工書能文,生平服膺儒術,博學多識,悲天憫人,得家傳針灸之秘訣,以針灸名于時,奏效如神。至其救人救世之隱衷,則最仰慕孫真人、傅青主之愛國思想和民族氣節,而志節亦相仿佛,皆慨嘆民族孱弱,外侮欺凌,忠義勃發,常蟠結鬱積於胸中,又不能伸其攘夷之夙志,于是曠懷高蹈,絕世欲,卻征聘,決不肯屈節辱身,惟寄托醫業以避世,此並非以醫鳴也,其用意所在,為國為民強身健體,即隱以復興中華為己任,此先賢秘密之苦心,非淺人所能窺測者。其以金針渡世,精研醫理,嘗謂:“上古療疾,始而祈禱,而祝由,而針砭,至神農嘗百草,乃有藥物,故《內經》首《靈樞》於《素問》,誠以針灸一道,治疾較捷,非深明十二經脈之流注標本經絡,何能知氣血之升降出入,合天地之化育,執行不息哉?”于是竭畢生之心力於針灸,家傳師授,益友觀摩,於民國十二年(1923年)在針灸受到摧殘之時,著成《針灸傳真》八卷,出版於代縣亨利石印局,僅印數百冊石印術。風行遐邇。其繼承經典理論,唯恐失傳,故曰“傳真”。該書體例謹嚴,取材淵博,取穴精當,功效確實,時人折服,為清末民初第一部針灸學巨著,在針灸界享譽甚高,因印數很少,至今已行將絕扳。
先外公視術非一家私產,對於世醫死持“傳媳不傳女”之說,深表厭棄,特傳授其子女。不幸國難驟起,倭寇侵擾,三晉淪陷,其不願受日偽軍脅迫,悲憤成疾,抱恨以歿,痛何如之,臨終遺言,命其女趙玉青(彩藍)整理遺著。
先母趙玉青(l918—1988年)孝女也,其幼承庭訓,長繼衣缽,從小隨父學文習醫,精通文學、史學、哲學和中醫經典理論,針藥並用,醫儒兼備,不為良相,卻成良醫矣。
1938年先母奉其父遺命,雖身處國難,猶能負父書,間關遠行,寢食弗忘,避冠離鄉,儲存勿失,曆經艱險,攜其弟、妹從山西逃難至西安,憫人之疾苦,慨藥物之缺乏,遂提倡針灸,以紹其先嚴遺志。時遇陝西名醫黃竹齋舉辦省中醫考試。先母考第一名,其弟趙繼周(培業)考第二名,黃老接見前三名時,始知先母是其至友世交趙緝庵先生之女,便收為徒弟。
1943年先母在西安創辦了婦孺診療所、抗戰家屬義務診療所,救治了大批難民和抗屬,同時發起“中華針灸醫學婦女研究會”,義務傳播針灸,表現了極大的愛國熱忱。因父書繁重,不便初學,擷其菁華,參以己見,著成《針灸傳真精義》二卷,以淺近文字闡明針灸學之精義,不惟家學之薪傳,可作醫宗之寶鑑。
1945年先母被中央國醫館董事長焦易堂先生聘為西京國粹中醫總院主任醫師,教濟災危,壽世壽民。
1948年先母被北平名醫施今墨聘為華北國醫學院教授,《針灸傳真精義》亦為當時教材。
解放後,先母考入衛生部中醫進修學校,畢業分配在中央衛生研究院中醫研究所工作。研究醫學史和針灸學。1955年奉調籌建中醫研究院,是中國中醫研究院建院的元老之一。
先母家學淵遠,治學嚴謹,其治事之勤,有如其治學之初,仍靡寒靡暑,雞鳴則起,黃卷青燈,困心衡慮,虛懷好學,百折不澆,艱苦奮鬥,勇敢有為,而隨時隨地,手到病除,立起沉痾者,蓋指不勝屈,在醫療、教學之科研諸方面均有很深造詣,發表了數十篇研究著述。三年災害時期,自己忍饑工作,卻把定量供應的食品送給空腹來針灸的病人,以免暈針,祟高的醫德和精湛的醫術,深受群眾愛戴,自己卻積勞成疾,仍抱病工作和學習,為中醫事業嘔心瀝血。
十年浩劫,先母被壞人誣陷,遭受政治迫害,在惡境和病痛雙重折磨下,身心健康受到慘酷摧殘,數次死而復生。筆者亦被殘酷株連迫害,大難不死。家被打砸搶抄,大部心血資料等均被毀,家傳金針、麝香至今不知下落,洗劫之餘,僅存殘餘資料,本書聊撮數端,略見治驗,仍可見先母幼承家學,濟世活人的記載。
落實政策後,先母又以超人的頑強毅力,忍受著癌痛的折磨,1986年整理出版了其父遺稿《針灸要訣與按摩十法》一書。1989年該書被中國科協評為“中國優秀科技圖書”,收入《中國優秀科技圖書要覽》一書。讀其書,如見其人,其書可傳,其人更可傳。是書一出,庶針灸之學不視為私人之珍秘,可用為普世之慈航。方今醫業發達,科目繁多,得此更燦然大備。父作子述,先外公及先母救人濟世之功得以不朽。母親在生命最後階段,仍忍痛著書,書稿未完,病情惡化,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精神催人淚下,感人至深,赍志長逝,良堪痛悼!遺囑命吾完成未竟事業。
吾自幼受母親教誨,每值憂患困苦,母親奮然勉勵:“經一番挫折,長一番精神,種種危難,是吾人上進之階梯。由刻苦中鍛煉出來,方是有用的人,真血淚要流灑在筆墨間,認識人要在曆史上認識,創造自己之史實,方不愧萬物之靈的人。”吾輩對東方傳統文化有儲存、整理、發揚、創造之責任,以“勤”、“恆”二字貫徹始終,自然有成。服膺母言,力行不怠,匯通中西,取人之長,彌己之短,願竭駑鈍,篤志苦學,於痛歿母親大故之後,揮淚潑墨,為先人存其手澤,傳其術於後世,並使後人明其心績,一以紀念先母,一以弘揚國粹,使行將絕版的家傳珍籍重放光芒,以《針灸傳真》和《針灸傳真精義》為藍本,合并分類重編,加注標點符號,引證經典出處,又新增了新的內容。
書分十卷,一至四卷為《針灸傳真》和《針灸傳真精義》部分的內容,集祖傳家學之心得經驗,其中所列進針法、退針法、循切法、迎隨法等皆與市醫針法不同,與其它針灸諸書所載亦多異。第五卷“按摩點穴暨太極內功”為本人新增內容。第六卷“《內經》刺法”原著者於《內經》發明刺法處,無不廣泛搜羅,並詳加注解。第七卷“名醫刺法”,其匯集了古代名醫有關刺法的精闢論述、臨床經驗及針灸歌賦、要訣等。第八卷“考正穴法”,其辨經絡、繪圖形,說明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的位置、主治,更正他書之訛誤。第九卷“陰陽五行四診八綱”引自《針灸傳真精義》,闡明陰陽五行之起源、演化,四診八綱之重要性,務使眼到口到心到,然後詳病之源,始能對症施治。第十卷“趙玉青教授臨證經驗暨部分醫案”,可見其妙手回春之精湛醫術。
本書集古代針灸精華與趙氏一家三代祖傳絕技於一爐,是理論聯系實踐的結晶,是對針灸按摩真諦的高度總結,為從事針灸專業的學者、臨床醫生及愛好者提供了寶責的參考資料。由於本人水平有限,不當之處望同道指正。
本書承蒙衛生部胡熙明副部長、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王雪苔主席、中國中醫研究院針灸研究所程莘農教授、李傳傑教授和西苑醫院葉成亮主任醫師的支援、審閱,為之題詞、作序,特請老美術家張一忱照原圖重新繪圖,在此一並特表謝忱。北京紅十字朝陽醫院中醫師李雯等友人協助做了一定工作,值此致謝。
趙壽毛l992年於北京天橋醫院
遁仙公傳略
先父諱熙,字緝庵,自號遁仙,山西代縣人。生於1877年12月,卒於1938年l月。自幼刻苦學習,經、史、子、集無一不通,除精通文學、史學,書法更佳,清末辛醜年(1901年)科試拔貢。他繼承祖傳中醫學術,熟讀中醫經典古籍,理論結合實踐,針藥並用,療效極高,當時譽為三晉名醫。曾任過代縣中學、省立第三女子師範、省立第五師範、省立國民師範等學校的校醫兼教員,以及山西中醫改進研究會講師,桃李滿門。他畢生以治病救人,教育學生,著書立說為己任,一點一滴的心血均注集在《夏屋山房筆記》中。
當時所處的曆史背景,先是北洋統治下於1914年公開提出取消中醫藥,激起全國中醫藥界的公憤,聯合起來,屢次進行請願鬥爭。1927年以後,國民黨統治時期,仍然歧視中醫,摧殘中醫,致祖國醫學一蹶不振,針灸學術更是寂然無聲!先父不忍為人民健康服務的祖國醫學湮沒,慨然揮筆編著《針灸傳真》八卷,這是辛亥革命以後的第一部針灸學巨著,他希望拋磚引玉,使針灸學術掌握在仁人義士手中而發揚光大。遂下定決心,認真實踐,在實踐中求真理,最後又總結了數十年臨床經驗,著出《針灸要訣》、《按摩十法》、《針灸釋穴圖表》,《針灸驗案》各一卷,發揮了金針指標相互配合套用的功效,這是他老人家對針灸學術的主要貢獻!
先父秉性忠厚,態度和藹,熱愛病人,行醫中常主動復診,認真觀察,及時治療,有時把自己採制的中草藥送給貧苦病人服用,有時把按摩、灸法教給病人家屬,廢寢忘食,一心為病人,隨請隨到,風雨無阻。在農村義務診病,有時步行,有時騎驢,不辭勞苦。在學校除本校師生職工外,還有家屬及附近群眾,接踵求診,總是耐心認真診治,特別是對貧苦患者,均設法說明。晉奉之戰以後,雁門一帶瘟疫大作,他星夜救治病人,以清肝膽、培元氣、解瘟毒的醫則,針藥並用,救治病人甚多,並在實踐中帶出許多門人。
先父最重視醫德,精心治病救人,絲毫不苟,尤其對貧苦農民,非常同情,有求必應。他經常教育我們說:“醫乃仁術,要急病人之所急,不能以醫謀利,希望汝等繼承家學,認真鑽研,發揚光大,為民眾解除疾苦,一定要掌握好針灸學術,多救治貧苦病人。貧苦病者最信賴針灸,用針灸治病,針一根,艾一撮,經濟簡便,解除病痛,立竿見影。但針灸動作,必須嚴謹負責,一絲不苟。手如握虎,勢若擒龍,專心致志,集中精神觀察病人防止事故。”並舉古代醫家高貴品德史例說明,同時指出:《內經》是我國第一部醫書,既寫出預防疾病、治療疾病的法則,又寫出醫德方面的教言,把醫學和醫德同時傳授。人是萬物之靈,既有物質,又有精神,醫者的語言態度、行為,都能影響病人,要牢牢掌握治神的原則。如果違背精誠醫德,就是醫林蟊賊。古代醫家認為:不為良相,願為良醫。良相能治國安邦,良醫能濟世活人,職責是何等重大,學醫要精益求精,防止庸醫殺人。必須盡心竭力為病人,才能取得療效,只有醫者和病者同心協作,才能戰勝疾病。道德每個公民都應該有,對醫者則要求更嚴格。”先父為了提倡針灸學,與了針灸書,深恐無醫德者學會針灸,不關心人民健康,有損醫德,又加寫了一篇“論濫傳針灸之罪”,排在《釬灸傳真》一書前面,對學針灸者的品德提出嚴格要求。
先父的學術思想是繼承祖國醫學《內經》、《難經》、《甲乙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經典醫學傳統理論,辨證施治,針藥並用。他惟恐針灸學術失傳,所以寫針灸書時叫《針灸傳真》,認為必須繼承,才能發揚。此外還主張系統整理古代醫籍,為後來研究打基礎。
他認為醫家要從病人利益出發,不能有任何門戶之見,該用針,該用藥,要根據病清需要,對古方套用,靈活化裁,既不背過,又不泥古,不論古今中外,誰的法子好,就用誰的。認為治病不難,認病難,認病準確,才能手到病除。岐黃、仲景之書是掌握辨證施治必讀之書,該用針、該用藥,準確套用。致病因素由情志妄用,則非針藥所能湊效,古代‘治神”的理論應進一步發揮。醫家應毫不保守,有得就寫出來,才能流傳。治療後要如實記載起來,以便從中吸取經驗教訓,改進工作,並便於供給別人參考。
對新的醫學知識,先父也樂於學習,如唐容川的《中西匯通五種》、張錫純的《醫學衷中參西錄》,經常閱讀,可惜這些書從來不談針灸。當上海東方醫學書局成立時,他曾讓我報名為基本讀戶,希望能看到日本針灸譯本,並提出改進針器的意見。
先父熱愛祖國醫學遺產,雖然醫術精湛,仍虛心好學,破除門戶之見,能夠兼學各家專長,整理提高,不斷改進手法,從實踐中總結經驗。在半封建,半殖民地黑暗的舊社會,中醫被摧殘,但他老人家毫不氣餒,仍然堅持不懈,著書立說,為振興中醫學術而努力。他整理了我國古代針灸經驗,編著了《針灸傳真》八卷,包括“傳真二卷”、“《內經》刺法二卷”、“名醫刺法二卷”、“考正穴法二卷(附圖)”。書成後,商諸孫祥麟先生,並在孫先生支援下(孫先生當時是駐防雁門關的騎兵團長,善針灸),於1923年出版於代縣石印局。為了編印此書,先父不辭勞苦,並有好多篇是親自刻印於石版上,並住在石印局內,認真校正。但出版時,將孫先生署名在最前面,孫先生團部軍醫王鬱文先生也列在作者內。當我們從《夏屋山房筆記》中看到他者人家用行書寫的《針灸傳真》八卷大方本手稿時(個別地方有修改圈點,也是他老人家親筆寫的),問他為什麼以三人合著出版?先父說:“《針灸傳真》這部書僅是我著作中的一部分,只要能把書印出去,可望針灸學術在一蹶不振的時代得到宣傳,能為廣大人民解除疾苦,是我最大的愉快!古代醫學家寫出巨著。不著撰人者很多,只要寫書的動機和目的明確,登斯民於壽域,功在後世,個人名利何足計較?張仲景悲天憫人寫出《傷寒論》,李時珍曆盡艱苦寫出《本草綱自》;貢獻在人類,豈是考慮自己得失者所能理解?一部《內經》巨著,以黃帝、岐伯等問答討論形式,傳於後世,並未署名作者,成為我國第一部醫學經典著作。著書立說事業是偉大的,個人名利是渺小的,乘時竊位,欺世盜名是可恥的。我個人單幹,限於人力物力,想完成整理古代醫學文獻的曆史工作是很難成功的,苟有支援我出版,願與之合作,我亦樂於署合著之名。我所有醫學資料手稿均在《夏屋山房筆記》中,有待將來分類整理,各自成帙,希望有志同道合者共同研究。合作問世,也可叫《夏屋山房醫學叢書》,惜雖有千裏馬而遇不到伯樂!當今之世,祖國醫學處於自生自滅中,辦中醫學校備不了案,中醫治療排斥在公醫待遇之外,就是寫了中醫著作,也很難出版,有權勢者,數典忘祖,消滅中醫,奄奄一息的中醫事業,只靠個人及二三知已苟延殘喘!但我國廣大人民需要中醫,世界人類也歡迎中醫,特別是東鄰日本醫學家對中醫研究有成績,重視針灸學術的研究,我國絕版了的《十四經發揮》,日本視如珍寶,為我們儲存下來。有益於人類的東西是消滅不了的,汝等要堅定信心,繼承發揚祖國醫學,要謙虛謹慎,學別人之所長,要和同道忠誠合作,以事業為重,不要計較個人得失。”這段教言,永志難忘!
先父生活儉樸,不慕虛榮,一生專心研究醫學,不論嚴寒酷暑,總是黃卷青燈。伏案著述醫學文稿。他最崇拜孫思邈、傅青主的愛國思想和民族氣節,一心向住,以渡亂世,所以自號遁仙。所寫作品《夏屋山房筆記》是先父一生心血總庫,其中包括:中醫經典著作閱讀心得,辨證施治醫案、藥物學知識、《易經》和醫學之關系、氣候和人身氣血之關系、祖傳秘方、外科單方、膏藥方(這些方子都是趙龍光祖先親筆本),還有文學、史學、古代天文學星座圖解、河圖洛書解說、孫武子兵書注解,武術螳螂拳、七星步圖等,共數十卷,這些手稿我都親眼看過,有些也套用過。這部豐富的學習資料,因卷帙太多,儲於木櫥內,無法轉移,毀於“七·七”事變國難中!
先父為了便於臨床運用針刺時減輕患者痛苦,根據自己常用的針灸手法,把針刺補法、潟法、平補平潟法,注痛法等歸納總結了36條,並將金針、指標相互配合之使用方式及病例用淺近易懂的文言寫出來,著成《針灸要訣》、《按摩十法》、《針灸經穴圖表》、《針灸驗案》各一卷,稿成後未及出版,‘七·七”事變,國破家亡,經過親朋轉移,才把這部書稿儲存下來。
“七·七”事變後,雁門失守,家鄉淪陷、先父在敵偽威逼下,堅貞不屈,誓死不做亡國奴,拒絕參加偽維持會,惜著作未盡,懷恨而逝!臨終遺囑我們,繼承他的遺志,不當亡國奴,往大西北逃難,寧願上了帕米爾高原,也不在賣國統治下做奴隸,要獻身救國,宏揚祖國醫學!
女趙玉青謹志
l983年於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
書趙緝庵先生傳後
恆岳鐘靈,爰生奇人
絕學濟世,針灸傳真
山河淪陷,赍志以殉
孤女流離,繼述弗泯
泉壤有光,精神長存
撰玄俚辭,藉表景欽
中南山人黃竹齋敬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