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氣丸

由兩位藥以上組成,稱之為方劑!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33490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痞氣丸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痞氣丸(消導之劑)
總 結:脾積
編 號:006
組 成:黃連、厚朴、砂仁、茵陳、茯苓、澤瀉、乾薑、桂、川烏、黃芩、川椒、吳茱
萸、巴豆霜、白朮、人參
主 治:治脾積在于胃脘,大如盤,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或發黃疸,飲食不為肌膚。
歸 經:足太陰、陽明藥也。
方 義:(1)黃連─瀉熱燥溼,治痞君藥。
(2)厚朴、砂仁─行氣而散滿。
(3)茵陳、苓、瀉─利水以實脾。
(4)黃芩─清肺而養陰。
(5)椒、萸─燥脾而逐冷。
(6)薑、桂、川烏─補命火以生脾土;而薑、桂又能去瘀生新。
(7)巴豆─能消有形積滯,為斬關奪門之將,藉之以為先驅。
(8)加參、朮者,以補脾元,然後可以袪邪也。
變化方:(1)本方除吳茱萸、白朮、茯苓、澤瀉、茵陳、川椒、砂仁,加菖蒲、茯神、
丹參、紅豆,名「伏梁丸」,治心積起臍上至心下,大如臂,令人煩心。
(2)本方除吳茱萸、砂仁、桂、朮、黃芩、澤瀉,加柴胡、莪朮、皂角、昆布
、甘草,名「肥氣丸」,治肝積在左脅下,有頭足,令人發咳痎瘧不已。
(3)本方除吳茱萸、白朮、砂仁、黃芩、茵陳、澤瀉,加紫菀、桔梗、天冬、
白蔻、陳皮、青皮、三稜,名「息賁丸」,淡薑湯下,治肺積在右脅下,令人
灑淅寒熱,咳喘發肺癰。秋冬黃連減半。
(4)本方除吳茱萸、白朮、砂仁、人參、乾薑、川椒、黃芩、茵陳,加菖蒲、
丁香、附子、苦楝、延胡索、獨活、全蠍,名「賁豚丸」,淡鹽湯下,治腎積
發于小腹上至心下,若豚狀,上下無時,令人喘咳骨痿,及男子七疝,女子瘕
聚帶下。
煎服法:蜜丸,燈草湯下。
來 源:東垣

in>: 醫方集解 清朝 汪昂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3.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