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蹊穴(陽溪) LI-5 {手陽明大腸經}

一針二灸三用藥,『針』為極大功能效用!有關穴道,皆可在此貼!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陽蹊穴(陽溪) LI-5 {手陽明大腸經}

文章: # 79965未閱讀文章 MissC »

手陽明大腸經:陽谿穴
作者﹕林貴


95.JPG
一、陽谿穴主治

此穴為手陽明大腸經之經穴,經穴為大腸經經氣行經之處(經者如水之行也),經主治喘咳寒熱,陽谿穴五行屬火,五行火剋金。大腸經經脈循行從手走頭的過程中,循頸、上頰、入下齒、交人中、上挾鼻孔,經氣瀰散於頭面、五官各部。《醫宗金鑑》:「陽谿主治諸熱症、癮疹、痂疥、頭痛、牙痛、咽喉痛、狂妄、驚恐見鬼等症。」現代醫家用陽谿穴治療小兒拇指內屈,能上翹。

二、取穴法及操作方法

【取穴法】

俯掌,在腕背橈側,拇指翹起時,兩筋凹陷中。即拇短伸肌腱與拇長伸肌腱之間的凹陷中

【操作方法】

方法是以大拇指指腹按壓在陽谿穴上,食指頂挾住腕背下方,大拇指行順時針揉按,由輕到重,反覆幾次。一般經5分鐘後,症狀可緩解。

【註】

使用針灸,請在專業中醫人員的指導下執行。

io:
您沒有權限檢視這篇文章所附加的檔案。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6
文章: 33408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陽蹊穴 LI-5 {手陽明大腸經}

文章: # 86582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陽蹊穴 LI-5 {手陽明大腸經}

陽谿 (經穴)
【定位】腕背橫紋橈側,拇長伸肌腱與拇短伸肌腱之間凹陷中。
【主治】咽喉腫痛,目赤腫痛,頭痛,手腕部疼痛,耳鳴耳聾。
【刺灸法】直刺 0.3-0.5 寸。
陽蹊.jpg
圖片引用 經絡與穴道--木下晴部、代田文彥合著
您沒有權限檢視這篇文章所附加的檔案。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6
文章: 33408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陽蹊穴 LI-5 {手陽明大腸經}

文章: # 86583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陽谿
腕背橈側,姆指翹起時,當姆短伸肌腱與姆長伸肌腱之間的凹陷中取穴。
清熱安神、明目利咽 頭痛、耳聾耳鳴、咽喉腫痛、齒痛、目赤目翳、熱病心煩、癲、狂、癮風、瘡痂、臂腕痛。 經穴

陽谿

<<取穴治<;>

1. 握拳側置於合谷穴直上一寸二分部位, 陷中取之。

2. 將拇食二指伸直, 拇指上翹, 在歧骨後方現深凹處是穴。

3. 當第一掌骨之後端按之極痠楚。

<<穴性<;>

袪風瀉火, 疏散陽明邪熱。

<<主治<;>

頭痛、目赤、耳聾、耳鳴、喉痺、腕痛、妄言、煩躁、小兒消化不良等

<<臨床應用與伍<;>

1.配二間治牙疼、腰痛、喉痺。

2.配偏歷、列缺治腕部腱鞘炎等病症。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6
文章: 33408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陽蹊穴 LI-5 {手陽明大腸經}

文章: # 86584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陽溪 Yángxī
[定位] 在腕背橫紋橈側,手拇指向上翹時,當拇短伸肌腱與拇長伸肌腱之間的凹陷中。

[解剖] 當拇短、長伸肌腱之間;有頭靜脈、橈動脈的腕背支;布有橈神經淺支。

[主治] 頭痛,目赤腫痛,耳聾,耳鳴,齒痛, 咽喉腫痛,手腕痛。

[配伍] 配合谷治頭痛。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附註] 手陽明經所行為“經”。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6
文章: 33408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陽蹊穴 LI-5 {手陽明大腸經}

文章: # 86585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陽蹊   
經穴,屬火。 
[別名] 中魁。 
[穴義] 大腸經氣血在此吸熱蒸升上行天部。 
[名解]
1)陽蹊。陽,熱也、氣也,指本穴的氣血物質為陽熱之氣。溪,路徑也。陽蹊名意指大腸經經氣在此吸熱後蒸升上行天部。本穴物質為合谷穴傳來的水濕風氣,至此後吸熱蒸升並上行於天部,故名陽蹊。
2)中魁。中,與旁相對,正也,指本穴氣血執行的路線是大腸之正經。魁,首也,與尾相對,指本穴的氣血物質為陽熱之氣,首為陽,尾為陰也。中魁名意指本穴向大腸本經輸送陽熱之氣。
3)大腸經經穴。經,動而不居也。大腸經經氣由本穴經過,故為大腸經經穴。
4)本穴屬火。屬火,指本穴氣血物質執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內容。本穴物質為合谷穴傳輸至此的水濕雲氣,水濕雲氣吸熱後上炎於天部,表現出火的炎上特徵,故本穴屬火。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天部的陽熱之氣。
[執行規律] 穴內經氣由天之中下部上炎至天之天部。
[功能作用] 吸收天部之熱並向天部提供水濕。
[治法] 寒則點刺出血而後溫灸,熱則瀉針出氣,。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6
文章: 33408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陽蹊穴 LI-5 {手陽明大腸經}

文章: # 86586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陽蹊 (Yángxī,LI 5) 經穴
【定位】 腕背橫紋橈側,當拇短伸肌腱與拇長伸肌腱之間的凹陷中
【解剖】 當拇短、長伸肌腱之間;有頭靜脈、橈動脈的腕背支;布有橈神經淺支。
【主治】 ①手腕痛;②頭痛,目赤腫痛,耳聾等頭面五官疾患。
【操作】 直刺0.5~0.8寸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6
文章: 33408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陽蹊穴 LI-5 {手陽明大腸經}

文章: # 89525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陽谿
(一名中魁)
腕中上側兩筋間陷中,手陽明大腸脈所行,為經火,銅人針三分,
留七呼,灸灸三壯。主狂言喜笑,見鬼,熱病煩心,目風赤爛有翳,厥逆頭痛,
胸滿不得息,寒熱瘧疾,寒嗽嘔沫,喉痺,耳鳴,耳聾,驚掣,肘臂不舉,痂疥。

針灸大成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1.針灸(穴道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