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府穴L-1{手太陰肺經}

一針二灸三用藥,『針』為極大功能效用!有關穴道,皆可在此貼!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33408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中府穴L-1{手太陰肺經}

文章: # 86273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中府(肺募穴)
【定位】距胸骨正中線六寸,平第一肋間處取穴。
【主治】咳嗽,氣喘,喉痺,胸中脹滿或疼痛,肩背痛。
【刺灸法】向外斜刺 0.5-0.8 寸。
中府.jpg
圖片引用 經絡與穴道--木下晴部、代田文彥合著
您沒有權限檢視這篇文章所附加的檔案。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33408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中府L-1{手太陰肺經}

文章: # 86274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中府
胸壁之外上部,平第一肋間隙,距胸骨正中線六寸,仰臥取穴
肅降肺氣,和胃利水 咳嗽、氣喘、胸痛、胸中煩熱、面腹腫、食不下、嘔噦、肩背痛、皮膚痛 募穴

中府 ZhōngFǔ
[定位] 在胸外側部,雲門下1寸,平第一肋間隙處,距前正中線6寸。

[解剖] 當胸大肌、胸小肌處,內側深層為第一 肋間內、外肌;上外側有腋動、靜脈, 胸肩峰動、靜脈;布有鎖骨上神經中間支,胸前神經分支及第一肋間神經外側皮支。

[主治] 咳嗽,氣喘,肺脹滿,胸痛,肩背痛。

[配伍] 配尺澤治咳嗽;配肩髎治肩痛。

[刺灸法] 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內深刺,以免傷及肺臟。

[附註] 肺的募穴,手、足太陰經交會穴。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33408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中府L-1{手太陰肺經}

文章: # 86275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中府  
手足太陰之會,肺募。
[別名] 膺中府,膺俞,府中俞。  (注:本書中的所有穴名,包括別名皆直接引自中國家標準準出版社1994年7月第一版發行的《腧穴臨證指要》一書。)
[穴義] 收募三焦腑中的氣態物輸供手太陰肺經。
[名解]
1)中府。中,與外相對,內部也。府,臟腑也。中府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來自臟腑。本穴為肺經首穴,氣血物質來自由胸腹包膜包裹的各個臟器,故名中府。
2)膺中府、膺俞、府中俞。膺,胸也。俞,輸送之意。府,臟腑也。穴名之意皆指本穴的氣血物質來源於胸腹內部。
3)肺募。肺經經脈的氣血物質由本穴募集並傳輸肺經。(中府穴何以是肺之募穴?肺經經脈的起始點何以在前胸上部而不在其它之處?這是因為,其一,肺所主的物質為人體中比重最小的氣態物,氣態物在人體系統中通過運動後它總是向人體系統重力場中的最高位元置聚集;其二,永遠不同的系統角度考察,人體中有多個不同系統層次的重力場對人體中的氣態物起著制約作用,有區域性的三焦腑重力場,有整體的脊骨重力場,而除人體系統自身的重力場之外還有地球重力場。在以二腎為重力場坐標中心的三焦腑重力場中,離腎最遠的胸上外部為最高,在以脊骨中心為人體整體重力場坐標中心的脊骨重力場中,離脊骨最遠的胸上外部也是最高,而從地球重力場來看,人體無論是平趟還是直立,胸上外部都是處於三焦腑系統的高位元之處。由于上述的原因,胸上外部的中府穴就成了在人體系統及地球系統兩個重力場合作用下的最高位元置,因此三焦腑中的氣態物在中府穴處聚集並向肺經傳輸,中府穴也就成為了肺經募穴。)
4)手足太陰之會。中府穴為手足太陰之會,非指本穴的氣血物質由手太陰和足太陰二經物質交會而成,而是指本穴的氣血物質同時具有此二經氣血物質的特性,以“手足太陰”名之是為了和其它的交會穴統一說法。(中府穴的氣血物質來源於三焦腑中各個臟器的氣化之氣,它不光包括肺的氣化之氣,也包括心的氣化之氣、脾的氣化之氣和腎的氣化之氣。由于肺的氣化之氣比重最小,因此在三焦腑包膜的最高位元置處所聚集的肺之氣最多。由于脾臟的燥熱之故,脾臟氣化的氣態物中比重較小的部分它也在三焦腑包膜的最高位元置處聚集並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中府穴中的氣血物質分佈是肺氣最多,脾氣其次,其它臟器的氣化之氣很少,腎的氣化之氣最少,它主要體現了肺與脾二臟的氣血特性,故稱手足太陰之會。)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水濕氣態物,以肺氣和脾氣為主,分佈為少氣多血,即是氣壓低、溫度高。
[執行規律] 體內的溫熱水濕氣態物由三焦腑系統躍遷到體表系統的皮部層次。
[功能作用] 以水濕氣態物的形式由三焦腑系統向體表系統輸送高溫能量、體液及各種營養物質;通過向外輸送物質能量的形式來調節改變三焦腑系統和體表系統的溫、壓狀況。
[治法] 肺虛肺寒肺濕則多灸或久留針補之;肺實肺熱肺燥則急瀉之或用水針,莫灸。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33408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中府穴L-1{手太陰肺經}

文章: # 86276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中府 (Zhōngfǔ, LU 1)肺之募穴
【定位】 在胸外上方,前正中線旁開6寸,平第1肋間隙處。仰臥取穴
【解剖】 當胸大肌、胸小肌處,內側深層為第1肋間內、外肌;上外側有腋動、靜脈, 胸肩峰動、靜脈;布有鎖骨上神經中間支,胸前神經分支及第1肋間神經外側皮支
【功能】 肅降肺氣,和胃利水
【主治】 ①咳嗽、氣喘、胸滿痛、胸中煩熱、面腹腫、食不下、嘔噦;②肩背痛、皮膚痛
【操作】 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內深刺,以免傷及肺臟、引起氣胸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33408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中府穴L-1{手太陰肺經}

文章: # 89470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中府(一名膺俞)
雲門下一寸六分,乳上三肋間,動脈應手陷中,去胸中行各六寸,
肺之募,(募猶結募也言經氣聚此)手足太陰二脈之會。針三分,留五呼,灸五壯。
主腹脹,四肢腫,食不下,喘氣胸滿,肩背痛,嘔﹝口宛﹞,欬逆上氣,肺系急,肺寒,
胸悚悚,膽熱嘔逆,欬唾濁涕,風汗出,皮痛而腫,少氣,不得臥,傷中熱,
飛尸遁注,癭瘤。


針灸大成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1.針灸(穴道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