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泣穴 ST1{足陽明胃經}

一針二灸三用藥,『針』為極大功能效用!有關穴道,皆可在此貼!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3340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承泣穴 ST1{足陽明胃經}

文章: # 87251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承泣穴 ST1{足陽明胃經}


承泣
【定位】目正視,瞳孔直下,當眶下緣與眼球之間。
【主治】目赤腫痛,夜盲,迎風流淚,眼瞼瞤動,口眼喎斜,近視。
【刺灸法】先固定眼球,沿緣緩慢直刺 0.5-0.8 寸,不宜提插,以免刺破血管引起血腫。
承泣.jpg
圖片引用 經絡與穴道--木下晴部、代田文彥合著
您沒有權限檢視這篇文章所附加的檔案。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3340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承泣穴 S-1{足陽明胃經}

文章: # 87252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承泣
正坐,兩目直視,瞳孔之下0.7寸,當眼球與眶下緣之間取穴。
散風清熱,明目止淚 眼目赤痛、迎風流淚、夜盲、眼瞼瞤動、口眼歪斜 陽蹻、任脈、足陽明之會


承泣 Chéngqì
[定位] 在面部,瞳孔直下,當眼球與眶下緣之間。

[解剖] 在眶下緣上方,眼輪匝肌中,深層眶內有眼球下直肌,下斜肌;有眶下動、靜脈分支,眼動、靜脈的分支;布有眶下神經分支及動眼神經下支的肌支,面神經分支。

[主治] 目赤腫痛,流淚,夜盲,眼瞼瞤動,口眼歪斜。

[配伍] 配太陽治目赫腫痛,配陽白治口眼歪斜。

[刺灸法] 以左手拇指向上輕推眼球,緊靠眶緣緩慢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腫。

[附註] 足陽明經、陽蹻、任脈交會穴。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3340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承泣穴 S-1{足陽明胃經}

文章: # 87253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承泣 陽蹻任脈足陽明之會。
[別名] 鼷穴,面髎,溪穴。
[穴義] 足陽明胃經的氣血由本穴而出。
[名解]
1)承泣。承,受也。泣,淚也、水液也。承泣名意指胃經體內經脈氣血物質由本穴而出。胃經屬陽明經,陽明經多氣多血,多氣,即是多氣態物,多血,血為受熱後變為的紅色液體,也就是既多液又多熱。胃經的體表經脈氣血執行是由頭走足,為下行,與其構成無端回圈的胃經體內經脈部分,氣血物質的執行則為散熱上行。本穴物質即為胃經體內經脈氣血上行所化,在體內經脈中,氣血物質是以氣的形式而上行,由體內經脈出體表經脈後經氣冷卻液化為經水,經水位於胃經之最上部,處於不穩定狀態,如淚液之要滴下,故名承泣。
2)鼷穴、面髎、溪穴。鼷穴,地部之小洞也。面髎,面部之孔隙也。溪穴,孔隙中流水的小溪也。鼷穴、面髎、溪穴名意皆指有地部孔隙溝通陽明胃經體內與體表經脈,氣血物質內外相通。
3)陽蹻任脈足陽明之會。本穴物質由胃經體內經脈氣血外出變化而來,胃經體內經脈氣血出體表後既有液化之水又有溫熱之氣,氣血物質的陰陽相濟之性同於蹻脈,故為蹻脈足陽明之會。此外,本穴的地部經水其性又同於任脈,可循地部別走任脈的承漿穴,故其又為任脈足陽明之會。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3340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承泣穴 S-1{足陽明胃經}

文章: # 87254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承泣(Chéngqì,ST 1) 陽蹻、任脈、足陽明之會
【定位】 目正視,瞳孔直下,當眼球與眶下緣之間;正坐,兩目直視,瞳孔之下0.7寸,當眼球與眶下緣之間取穴
【解剖】 在眶下緣上方,眼輪匝肌中,深層眶內有眼球下直肌,下斜肌;有眶下動、靜脈分支,眼動、靜脈的分支;布有眶下神經分支及動眼神經下支的肌支,面神經分支
【功能】 散風清熱,明目止淚
【主治】 ①目疾,眼目赤痛、迎風流淚、夜盲、眼瞼潤動;②口眼歪斜,面肌痙攣
【操作】 以左手拇指向上輕推眼球,緊靠眶緣緩慢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腫。出針時稍加按壓,以防出血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3340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承泣穴 S-1{足陽明胃經}

文章: # 89341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承泣
目下七分,直瞳子陷中,足陽明陽蹻脈任脈之會,銅人灸三壯,禁針。
針之令人目鳥色,明堂針四分半,不宜灸,灸後令人目下大如拳,息肉日加如桃,
至三十日定不見物。資生云:當不灸不釷。東垣曰:魏邦彥夫人目翳綠色,
從下侵上者,自陽明來也。主目冷淚出上觀,瞳子氧,遠視﹝目巟﹞﹝目巟﹞,昏夜無見,
目瞤動,與項口相引,口眼喎斜,口不能言,面葉葉牽動。眼赤痛,耳鳴耳聾。


針灸大成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1.針灸(穴道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