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俞穴、原穴)SP-3 {足太陰脾經}
太白(俞穴、原穴)
【定位】第一跖趾關節後緣,赤白肉際處。
【主治】胃痛,嘔吐,腹脹,瀉泄,痢疾,心煩失眠。
【刺灸法】直刺 0.5-1 寸。
圖片引用 經絡與穴道--木下晴部、代田文彥合著
太白(俞穴、原穴)SP-3 {足太陰脾經}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6
- 文章: 33490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太白(俞穴、原穴)SP-3 {足太陰脾經}
太白
<<取穴法<;>
仰臥伸足、足拇趾第二節末端與掌骨相接之間名為核骨、其後下方當赤白肉際陷中是穴。
<<穴性<;>
扶脾土、和中焦、調氣機、助運化、瀉胸中之氣。
<<主治<;><f280>胃痛、腹脹、倦怠、痢疾。<f>
<<臨床應用與配伍<;>
腹脹、腹痛可配太衝、三陰交、足三里、天樞、中脘、內關。大便難、痔漏可治。
<<取穴法<;>
仰臥伸足、足拇趾第二節末端與掌骨相接之間名為核骨、其後下方當赤白肉際陷中是穴。
<<穴性<;>
扶脾土、和中焦、調氣機、助運化、瀉胸中之氣。
<<主治<;><f280>胃痛、腹脹、倦怠、痢疾。<f>
<<臨床應用與配伍<;>
腹脹、腹痛可配太衝、三陰交、足三里、天樞、中脘、內關。大便難、痔漏可治。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6
- 文章: 33490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太白(俞穴、原穴)SP-3 {足太陰脾經}
太白 俞穴,屬土,足太陰原穴。
【別名】 大白。
【穴義】 脾經的水濕之氣在此吸熱蒸升。
【名解】1)太白。太,大也。白,肺之色也,氣也。太白名意指脾經的水濕雲氣在此吸熱蒸升,化為肺金之氣。本穴物質為大都穴傳來的天部水濕雲氣,至本穴後受長夏熱燥氣化蒸升,在更高的天部層次化為金性之氣,故名太白。大白名意與太白同,大,通太。
2)脾經俞穴。俞,輸也。本穴物質為天之下部的水濕雲氣,吸熱後化為陽氣蒸升於更高的天部層次,為脾經經氣的重要輸出之穴,故為脾經俞穴。
3)本穴屬土。屬土,指本穴氣血物質執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內容。本穴的氣血變化為天之下部的水濕雲氣吸熱後蒸升,表現出脾土對肺金的長養特性,故本穴屬土。
4)足太陰原穴。原,本原也。脾經為少氣多血之經,氣不足、血有餘,而本穴的蒸升之氣同合於足太陰脾經的氣血特性,且能較好地充補脾經經氣的不足,為脾經經氣的供養之源,故為足太陰原穴。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天部之氣。
【執行規律】 由天之下部上行於天之上部。
【功能作用】 生發肺性陽氣。
【治法】 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之。
【別名】 大白。
【穴義】 脾經的水濕之氣在此吸熱蒸升。
【名解】1)太白。太,大也。白,肺之色也,氣也。太白名意指脾經的水濕雲氣在此吸熱蒸升,化為肺金之氣。本穴物質為大都穴傳來的天部水濕雲氣,至本穴後受長夏熱燥氣化蒸升,在更高的天部層次化為金性之氣,故名太白。大白名意與太白同,大,通太。
2)脾經俞穴。俞,輸也。本穴物質為天之下部的水濕雲氣,吸熱後化為陽氣蒸升於更高的天部層次,為脾經經氣的重要輸出之穴,故為脾經俞穴。
3)本穴屬土。屬土,指本穴氣血物質執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內容。本穴的氣血變化為天之下部的水濕雲氣吸熱後蒸升,表現出脾土對肺金的長養特性,故本穴屬土。
4)足太陰原穴。原,本原也。脾經為少氣多血之經,氣不足、血有餘,而本穴的蒸升之氣同合於足太陰脾經的氣血特性,且能較好地充補脾經經氣的不足,為脾經經氣的供養之源,故為足太陰原穴。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天部之氣。
【執行規律】 由天之下部上行於天之上部。
【功能作用】 生發肺性陽氣。
【治法】 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之。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6
- 文章: 33490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太白(俞穴、原穴)SP-3 {足太陰脾經}
太白 (Tàibái, SP 3) 俞穴;原穴
【定位】 第1蹠骨小頭後緣,赤白肉際凹陷處;第一蹠趾關節後緣,赤白肉際處取穴
【解剖】 在拇展肌中;有足背靜脈網,足底內側動脈及足跗內側動脈分支;布有隱神經及腓淺神經分支。
【功能】 健脾化濕、理氣和胃
【主治】 腹痛、腸鳴,腹脹、嘔吐,腹瀉,痢疾、善噫食不化、飢不欲食,胃痛,便秘、痔漏、腳氣、心痛脈緩、胸脅脹痛;體重節痛、痿證。
【操作】 直刺0.5~0.8寸。
【定位】 第1蹠骨小頭後緣,赤白肉際凹陷處;第一蹠趾關節後緣,赤白肉際處取穴
【解剖】 在拇展肌中;有足背靜脈網,足底內側動脈及足跗內側動脈分支;布有隱神經及腓淺神經分支。
【功能】 健脾化濕、理氣和胃
【主治】 腹痛、腸鳴,腹脹、嘔吐,腹瀉,痢疾、善噫食不化、飢不欲食,胃痛,便秘、痔漏、腳氣、心痛脈緩、胸脅脹痛;體重節痛、痿證。
【操作】 直刺0.5~0.8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