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太多米飯麵條 越容易生病
華人健康網作者: 圖文提供/采實文化 | 華人健康網 – 2014年5月8日 上午9:30
飲食模式攝取了大量醣類,並指出這種飲食方式會導致血糖及胰島素定期上升,易造成糖尿病、冠狀動脈疾病、癌症、老化等,有害人體健康。」因此該書指出:「自人類發明農業以來,生活都以榖物為基礎,但進化所需的時間相當漫長,人類的消化器官尚未適應以榖物為基礎的食物。」因此,人類的身體還不適應大量攝取醣類食物的生活,如果持續下去,將造成許多問題。說得直接一點,「過多的醣類是百病之源」,當我們認為醣類是主食所以每天都要吃時,會離疾病越來越近。
◎吃太好會造成血管老化,是引發動脈硬化的主因
為什麼過多的醣類食物有害身體健康呢?因為攝取醣類會讓身體暫時呈現高血糖狀態,導致荷爾蒙「胰島素」分泌。血糖會因此進入肌肉細胞成為能源,以肝醣(葡萄糖的聚合物)的形態儲存於體內,但存量畢竟有上限,多出來的血糖怎麼辦呢?
多出來的血糖會藉由胰島素轉變成脂肪,而脂肪堆積就會造成「肥胖」。胰島素在缺乏食物的年代,是儲備脂肪以避免挨餓的必要元素。但對於現代人而言,可說是「肥胖荷爾蒙」。此外,反覆讓身體形成高血糖狀態,也會傷害血管。長期下來會讓血管變得脆弱,引發動脈硬化等問題。也就是說,醣類進入體內會導致肥胖或動脈硬化,因此我們更該重視限醣飲食的重要性。
精製食物吃太多,「飯後血糖」會不斷狂飆
人類的身體原本不習慣分泌大量胰島素,相較於人類誕生後的700萬年時光,人類開始攝取榖物(碳水化合物)卻只有短短的1萬年左右。以日本來說,在舊石器時代與繩文時代一直過著狩獵和採集的生活,以動物、魚類、樹果及野菜為糧食。
舊石器時代始於9萬年前,接著進入繩文時代,而繩文時代從1萬6千年前開始到彌生時代為止,大約有1萬3千年。實際上,日本人開始食用米飯則是彌生時代起3千年,遠比想像中來得短。
人類開始耕種以保有穩定的糧食供應後,人口有了爆發性成長。到了18世紀,法國研發碳水化合物的精製技術,19世紀則普及全球,讓白吐司等精製的碳水化合物及加工品變得十分普遍。但精製過的碳水化合物會被人體迅速吸收,導致血糖濃度迅速飆升。在上方的圖表中可看到,食用精製碳水化合物的精緻飲食,和開始農耕前的傳統飲食相比,飯後血糖上升的幅度約多3倍。人類在700萬年的歷史中第一次碰到這種狀況,身體跟不上變化也是理所當然。如果讓糖尿病患攝取醣類,血糖濃度更會飆升到200mg / dl以上,非常可怕。
飲食清淡卻仍得到糖尿病,「不吃主食」後才找回健康
我在52歲時發現自己罹患糖尿病,因為雙親都有糖尿病史,自以為已經很小心。當然,身為醫師我也相當注重健康,但依舊得到糖尿病。說起我患病前的生活,應該比一般人還健康。平時吃糙米、魚肉和蔬菜,盡可能避免油膩的食物,且很少吃肉,多以魚類為主。運動方面也會積極活動身體,每週和朋友打2、3次網球,還會上健身房。
我的飲食以健康的日式料理為主,再加上定期運動,同時避免攝取過多熱量,但年過40後,我的肚子卻慢慢變大。我的身高有167公分,學生時期的體重是56公斤,但是,年過40後,我的體重逐漸上升,50歲達到66公斤,已符合代謝症候群的標準。在這種情況下,我在52歲時罹患糖尿病。某次在飯後測量血糖,居然高達240mg / dl(標準是未滿140mg / dl),讓我大吃一驚。隔天刻意在吃完糙米後再量一次,結果血糖依舊居高不下。
◎不吃主食後,瘦了10公斤,身體也變好了
如果過著糜爛的生活導致這種下場,可說是自作自受。不過,我每天過著如此健康的生活,卻仍然得到這種結果,我想讀者們應該能體會我受到的打擊有多大。
因為糖尿病發作,讓我開始執行限醣飲食,結果呢?身體出現大幅度改善,令我自己也瞠目結舌。半年居然就減輕10公斤,回到學生時期的最佳體重。我以親身的經歷,確實感受到限醣飲食法的驚人成效。
本文出自采實文化《我想跟著名醫這樣吃,半年瘦10公斤》
吃太多米飯麵條 越容易生病
有關西醫方面,請在此貼!謝謝!如果有侵權,歡迎來信告知!
前往
- 一、公開亭
- ↳ 1‧公告版
- ↳ 2‧自我介紹版
- ↳ 3‧論壇教學版(版上使用說明)
- ↳ 4‧建議區(問題反映)
- 二、岐黃懸壺居
- ↳ 1.針灸(穴道按摩)
- ↳ 2.藥物
- ↳ 中藥
- ↳ 青草藥
- ↳ 3.方劑
- ↳ 4.診斷、醫理、病理
- ↳ 5.內科
- ↳ 6.養生
- ↳ 8.婦兒科
- ↳ 西醫婦兒科
- ↳ 9.傷科、眼科、外科(按摩、刮痧)
- ↳ 傷科
- ↳ 外科、喉科
- ↳ 推拿、按摩、刮痧
- ↳ 中醫眼科
- ↳ 西醫眼科
- 三、醫學報導區(市面報章雜誌)
- ↳ 1.中醫報導
- ↳ 2.西醫報導
- ↳ 3.西醫病理、醫理
- ↳ 4.經驗分享區
- ↳ 5.健康操(健康功法)
- ↳ 6.美麗世界
- ↳ 7.綜合版
- 四、心築情巢
- ↳ 1.時光倒流
- ↳ 攝影、相機
- ↳ 湖光山色、唯美映簾版
- ↳ 個人秀版
- ↳ 珍藏版
- ↳ 2.哈拉區(我有話說說)
- ↳ 祝福(真情留言板)
- ↳ 真心話大考驗
- ↳ 世界(網路)趣聞、異聞
- ↳ 大家抱抱版(吐苦水)
- ↳ 3.星相命理
- ↳ 十二星座
- ↳ 命理、生肖、卜(卦)
- ↳ 相學
- ↳ 4.佳文共賞
- ↳ 5.生活分享DIY
- ↳ 6.音樂
- 五、琉璃仙境
- ↳ 1.木本植物區
- ↳ 2.草本植物區
- ↳ 3.水生植物區
- ↳ 4.球根區
- ↳ 5.多肉植物區
- ↳ 6.輕鬆話園藝
- 六、心靈饗宴
- ↳ 福智佛教團體|福智廣論
- ↳ 開示
- ↳ 福智僧團
- ↳ 福智訊息
- ↳ 經典、儀軌、咒
- ↳ 讚頌
- ↳ 作師所喜、正行供養
- ↳ 非官方討論
- ↳ 第17屆印度請法團視聽組
- ↳ 遠離那落迦
- ↳ 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
- ↳ 南山律在家備覽
- ↳ 佛論
- ↳ 道論
- ↳ 儒論
- 七、參考區
- ↳ phpBB參考區
- ↳ phpBB3.3.x
- ↳ phpBB3.2.x
- ↳ phpBB3.0.x
- ↳ phpBB2
- ↳ 架站
- ↳ 竹貓星球
- ↳ phpBB 简体中文社区
- ↳ Joomla
- ↳ joomla英文官網討論區
- ↳ 電腦軟體相關
- ↳ 手機相關討論區
- ↳ 聊天室、測試版及資源回收筒
- ↳ 花坊論壇
- ↳ BNW時尚資訊網
- 友情連結網站
- ↳ 福智佛教團體網站連結
- ↳ 福智僧團全球資訊網
- ↳ 福智全球資訊網
- ↳ 福智佛教基金會
- ↳ 全球廣論 II
- ↳ 《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淺釋
- ↳ 澈見網路電視台
- ↳ 福智台北學苑
- ↳ 福智法人
- ↳ 福智之聲
- ↳ 福智文教基金會
- ↳ 福智讚頌
- ↳ 里仁為美(里仁商店)
- ↳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
- ↳ 精采人生成長學坊
- ↳ 法龍寺
- ↳ 網站推薦
- ↳ 梅珍香
- ↳ 千手互助網
- ↳ 岐黃中醫論壇--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