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進補》中藥也是藥 防無虛濫補

有關中醫方面,請在此貼!謝謝!如果有侵權,歡迎來信告知!

版主: MissC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3385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冬季進補》中藥也是藥 防無虛濫補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冬季進補》中藥也是藥 防無虛濫補

台灣新生報台灣新生報 – 2014年12月7日 上午12:00
冬天進補有相關原則應注意。中華中醫學會理事長陳曉鈞表示,中藥也是藥,傳統對於吃中藥抱著「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觀念是不正確的,因為「補益方」並不是適合每個人,進補需視個人的體質因素,依不同的藥材配方做調理。對於有特殊體質、疾病的族群,進補前最好諮詢中醫師,才能補的安心又健康。
北醫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陳萍和表示,冬季進補,一方面要避免「無虛濫補」。中醫主張「虛者補之」,需要進補的體虛者和病人,運用藥物有效成分來調節體內陰陽平衡,能達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目的,使陽氣固密不散;陰陽雙方保持動態平衡,才能使人精神旺盛,生命活動正常,否則「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但是,若無虛證,就不必服用補養藥物。因為若無虛而濫補,會擾亂人體臟腑的生理功能。因此,進補一要對症,二要適度。若一旦誤補致藥不對証,則「實而誤補,固必增邪」。為此,在進補先應在醫生的診查指導下辨證施補,確認體質虛實,以避免無虛濫補的影響。且只要身體恢復健康,就不適合再繼續服用補品了。
陳萍和表示,另一方面還要避免「虛不受補」,濫用補藥。以免體質虛弱者在進補之後,其病痛不減,相反的,還出現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像是陰虛火旺者在服用補氣補陽類藥物(如人參、鹿茸之類)後,造成生理功能亢盛,產生口乾、煩躁、亢奮、失眠、尿黃、便秘、鼻血等。脾胃虛弱,進補助滯,在服用補血助陰類藥物(如當歸、熟地等)時,舌苔多滋膩,腹脹院痞,噯氣,食少納呆,以致進補助滯。應針對不同虛證,選用相對應的補養食物和藥物,才可達到效果,而這些都要詢問中醫師後才能決定,不建議自行購買使用。
中醫師陳潮宗表示,進補的原則包括應注意,避免亂進補;以免熱量超標增加肥胖問題,血中脂肪、膽固醇增加,誘發心血管疾病。以及避免慕名進補;如高麗參價格高,又是補藥中的聖藥,但如果體質不和反而可能導致過度興奮、煩躁激動、血壓升高。
陳潮宗表示,不當的進補,容易產生中醫所說的「上火」問題;主要是因為人體陰陽不協調,內火旺。當體內陰陽失調後,常見出現內熱明顯,對應不同的臟腑,會有不同的症狀出現,如心火旺,就會心悸失眠、心煩;胃火大,就有胃痛、排便乾燥、口臭等症狀;肺火旺,可能出現咳血、咳嗽、黃痰等症狀。若是慢性疾病患者,則有可能會造成症狀或病情的加重,如痛風患者,可能會因為攝取過量高普林成份,而誘發症狀發作。
中醫師陳曉鈞表示,相關族群、進補時機應注意,包括:一、忌感冒、發炎反應時進補:如感冒、喉嚨痛、發燒、外傷等不宜進補。二、患有慢性疾病者:如心血管疾病之高血壓、心臟病、動脈硬化、肝病、糖尿病、腎臟疾病、痛風等慢性疾病患者,若不適當的進補,有可能會激發疾病的發作。三、有胃腸潰瘍、胃腸脹、消化不良、痔瘡等胃腸疾患或口乾舌燥、心情煩躁、皮膚癢、便秘等火氣大的狀況,不可服用躁熱溫補,或加酒在補藥中,會加重病情。四、對於懷孕及適逢生理周期的女性,進補也該小心評估其適當性。尤其對於活血化瘀藥的使用要小心,且補藥中避免加入酒。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1.中醫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