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 ─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

佛陀示現八萬六千四百善巧法門,發菩提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3348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大佛頂首楞嚴經 ─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大佛頂首楞嚴經 ─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


http://www.amitofo3.net/books/b060.html

耳根靈明不受塵 圓通本妙全體現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修行的法門很多,有八萬四千法門,《楞嚴經》二十五圓通告訴我們可以用耳根、眼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來修,乃至於依風大、地大、水大、火大起修。不管我們修任何法門,總是要有個依據,譬如修數息觀,是依風大來修;念佛─南無阿彌陀佛,是依聲塵來修;觀世音菩薩用耳根起修,因為六根中耳根最好修。

  為什麼耳根最好修呢?因為耳根有一千二百個功德,最為圓滿。在《楞嚴經》中,將六根功德做了一個比較,立了一個標準,以一千二百個功德為最高的標準。其中耳根的功德最殊勝,有一千二百個功德,所以我們選擇最利的根來修,就容易契入三摩地。   
 
  眼根不如耳根,只有八百功德。我們的眼睛「後暗前明」,見前不能見後,見明不能見暗;看得到前面,看不到後面,電燈打開時可以看得見,如果把電燈一關,黑漆漆的,眼睛就看不見。「左右旁觀,三分之二」,以看兩邊來講,只看得到三分之二,還有一分看不見,所以給它打一個分數,只有八百功德。而耳根在電燈打開時聽得見,電燈關掉時也聽得見,無論是明、暗、動、靜、遠、近、前、後、牆外、牆內,只要我們一靜下來都能聽得見,證明耳根是很聰利的,所以有一千二百個功德。
 
  鼻根好不好呢?鼻根也不好,「有出有入,而闕中交。」我們在呼吸的時候,鼻子聞得到香、臭的味道,但是在出入息中間產生空檔,這時候就不知道是香、是臭,雖然一剎那很快就過去了,可是還有一段時間聞不到味道,所以和耳根比起來還是不如,給它打一個分數,只有八百功德。
  舌根就很利了,能夠宣說世間、出世間的智慧,所以在《楞嚴經》上說:「言有方分,理無窮盡。」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度了無量無邊的眾生。言語從舌根上出來,如果我們的舌根失去了作用,不但不知道酸、甜、苦、辣,就連話都不能講了。所以舌根的功能很大,宣說世出世法的智慧,使眾生能夠離苦得樂,超凡入聖,因此舌根功德也有一千二百。

  身根的功德只有八百。什麼是身根?我們坐在教室裡感覺清涼,這就是身根的作用;覺得悶熱,也是身根的作用。身根雖然知道冷暖,知道哪個是順境、那個是逆境,但是有一個原則,必須因緣和合才知道;因緣不和合,身根就不知道。所以身根雖然有能知順逆的作用,假使外面沒有緣,身根也就失去了作用。什麼是沒有緣?外面的境界不現前,氣候沒有順、逆這些境界,身根就不知道。所以身根的功德是不如耳根,也只有八百。

  意根,意根能夠含攝三世、包納十方,所以也有一千二百個功德。過去、現在、未來,乃至於十方世界,無論是空間、時間,都在我們的意根中,不但如此,要想超凡入聖也是在我們的意根。所以意根清淨就是一朵白蓮花,意根不清淨就是黑暗,就是一朵鐵蓮花。因為意根有如此大的作用,所以也有一千二百個功德。雖然意根也有一千二百個功德,但是意根不容易修,因為心猿意馬。耳根就不像意根跑來跑去,它很穩定、很平靜。所以六根比較起來雖然各有功德,但還是以耳根最殊勝,因此觀世音佛傳授觀世音菩薩用耳根來修。

  我們明白了選擇耳根的原因,耳根最殊勝的道理,那麼如何修呢?觀音法門是從耳根上反聞聞自性,不是聽外面的聲音,而是自己往裡面聽。一般人也知道兩眼內視、兩耳內聽,但是眾生都只是往外聽,而不知道往裡面收回來,只知道兩個眼睛往外看,而不知道看內。所以佛法要六根內照,不但是眼根、耳根內照,六根都往裡面收攝。一般人常認為我拜觀世音菩薩、求觀世音菩薩、供養觀世音菩薩,所以認為修的是觀音法門,這是不對的。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說明古佛授法,觀世音佛傳授觀世音菩薩法門。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

  釋迦牟尼佛說法的時候,參加法會的人很多,有聲聞弟子、菩薩弟子,還有人天。就如同我們現在講經一樣,當中也有在家弟子、出家弟子。當釋迦牟尼佛正說法時,觀世音菩薩也在場,因此聽到釋迦牟尼佛告訴大眾,希望大眾將所證的圓通境界說出來,法布施與大眾分享;二方面做為參考;三方面,使大眾對修行有信心,相信自己根據這個法門用功學習,也可以成道、證果。所以觀世音菩薩從法座上起身,欲陳述自己修證的圓通境界。
 
「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這是一種禮節,是最敬禮。佛在上面說法,下面的弟子聽到佛的開示,承佛的指示欲仰白佛時,先要有種禮貌--頂禮佛足。這裡不是問訊禮,而是最隆重的禮節,是五體投地的接足禮。以我們的頭部、兩隻手、兩個膝蓋著地,然後將手掌翻過來,希望佛祖慈悲,將他的兩隻腳踩在我們的手上,這就是最恭敬的禮節,稱為最敬禮。 一方面以最恭敬的心禮佛,希望佛祖慈光加被;二方面藉頂禮來破除我慢。因為以我們最尊貴的頂部,頂禮佛陀最下面的腳印,如此頂禮無形中就能夠破除自己的我執、我慢。
 
「而白佛言」
   白是秉白,向釋迦牟尼佛秉白。觀世音菩薩從他的法座起立,以最恭敬的最敬禮頂禮佛足後,開始發言。
 
「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
  憶是回憶、想念。觀世音菩薩回憶過去生中非常遙遠之前的那一個時節,所以說是經過無數恆河沙劫,「劫」表示很長的時間,因為沒有辦法用年、月、日說明,所以用劫來代表。「無數恆河沙劫」,印度有一條恆河,恆河裡面的沙非常細、非常多。這裡的恆河沙劫是一種譬喻,形容時間像印度恆河沙那麼長的劫數,這個時間實在是非常遙遠,很難計量。同時還「無數」,沒有辦法用心思、言語來計度、計算。

「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

  在這麼長遠的那一個時間,有一尊佛出現於世,就和現在的釋迦牟尼佛出現於世是一樣的道理。出現於世做什麼呢?普度眾生。那一尊佛的名字稱為觀世音佛,諸佛菩薩同名共姓的很多,像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觀世音都有很多同名共姓的,就我們這個世界也有很多人同名共姓,所以佛法不離世間法。

「我於彼佛,發菩提心」

  觀世音菩薩過去無量劫前向觀世音佛學習,並且發了菩提心。所謂發菩提心,即上求下化,上成佛道、下化眾生,希望成就如來的種智,這就是發了菩提心願。有了菩提心願,繼續不斷的修加行,修一切善法,加功用行,慢慢業障消除,心清淨了,真正是有一點契悟菩提心,菩提心現前,這才真正是有點發心,稱為發菩提心。

  所謂發菩提心,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而且時時刻刻檢討反省我們心中有沒有煩惱,有沒有貪心、癡心、瞋心、慢心、疑心。如果有,就要馬上改過。經常有慚愧心、時時檢討、反省、誦經、持咒、參禪,如此忽然悟到這念心,真正這念心現前,就稱為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有深淺,修種種法門加功用行,使自己能降伏煩惱,稱為伏心菩提;慢慢心愈來愈細,業障愈來愈輕,明白這念心了,稱為明心菩提;由明心菩提繼續再用功修行,達到分證菩提心,最後是究竟菩提心。所以觀世音菩薩不但發大願,發菩提心,而且還契悟這念心。
 
「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觀世音菩薩真正想「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所以觀世音佛教他一個法門,教他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聞慧、思慧、修慧,聞就是聽,從耳朵聽進去,聽了以後不是從左耳進、右耳出,這不算是聞,還要思。思就是想一想,把道理想清楚、想明白。以佛法來講,修空觀、修假觀、修中道實相觀,這都是思。所謂思,就是想這個真理、這個道理。思的當下與這念心、這個真理相應了就是修,所以思的當下就是修。一般中根、下根的人,聞了以後再思,思了以後把道理記在筆記本上,以後慢慢再去實踐;上根的人,聞了馬上就思,思就是修,修的時候一剎那就入三摩地,是相連的。

  在《教觀綱宗》裡面講「重慮緣真」,又稱為淨慮。淨慮就是思,就是專門思惟清淨的道理、佛法的真理,一遍、兩遍、三遍,乃至於十遍、百遍,不斷的想這個道理,就是重慮緣真。想了以後忽然一念相應,思就是修,聞就是修,相應就是證,所以從聞思修一下就入到正念、正定。

  儒家也是這麼講:「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光是學,學半天也學不會,什麼道理呢?因為沒有透過我們的智慧、意識將所學的道理經過一番過濾、思惟。經過一番過濾、思惟,所學的道理才是自己的東西,否則左耳進,右耳出,不但理不容易悟到,更沒有辦法契入三摩地正念、正定的境界。三摩地就是正念,就是正定,入了三摩地就達到不退轉,乃至於成道、證果。所以戒、定、慧稱為三無漏學,從聞思修入三摩地,這是最重要的。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第二段是解釋解結修證,所謂依根解結。人有很多的結,有心結、根結。這裡所謂的是解六結,解了六結就可以修成圓通、成道證果。
  
「初於聞中」
  初就是剛剛開始修行的時候,是最初開始修行時,總是要找一個適當的方法。「初於聞中」,就是我們剛剛在聞的時候,這個時候要注意,注意什麼呢?譬如敲擊出一串聲音,這個聲音大眾有沒有聽見?一定說聽見,這就是聞,以耳根來聞。現在師父沒有敲桌子,再問大眾有沒有聽到聲音?一定說沒有聲音。怎麼知道沒有聲音呢?就證明耳根的聞性還存在,並沒有失去作用,所以能夠知道沒有聲音。有聲音,是我們能聽這念心在聽;聲音過去了,我們知道沒有聲音這個心還存在,聞性還存在。所以有聲,我們的聞性存在;無聲,我們能聞之性也是存在,有聲也是聞,無聲也是聞。

  我們明白了聞性,現在就專注聽一個聲音,聽風聲、聽水聲,或是聽鐘的聲音,就是專注,其餘一切都不要想,就是專門注意能聽的這念心和所聽的聲音。假使我們聽的是鐘聲滴答、滴答,這時候只有能聽這念心和所聽這個鐘的聲音,其他任何聲音都不能聽,這就是專注,這就是初於聞中。

  第二步就要修「入流亡所」:什麼是入流?眾生都是出流,心從六根跑出去,流入色、聲、香、味、觸、法,往外面流走了,這就屬於眾生境界。現在從六根中把它收回來,能聞這念心往裡面流,不要往外面跑,就稱為入流。入流如何修呢?只有能聽這個聞性,外面的聲音不要再去聽了,把能聽這念心往裡面收。入流,就是往裡面收,收到一個最高境界,外面的聲音就聽不見了。什麼原因呢?因為這念心從耳根收回來,到達亡所的境界。

  「亡」就是沒有,「所」就是所聽的聲音。聲是塵,塵就是塵勞。假使我們經常聽,聽久了馬上就會打瞌睡,為什麼會打瞌睡?因為聲音是一種刺激,是一種麻痺作用;聲音刺激我們的耳根,聽久了慢慢就中了毒,一中毒瞌睡就來了。現在我們絕對不要中毒,所以就不要跟著外面的聲塵轉,把能聽這個聞性往裡面收,就是入流。我們的聞性就像蝸牛的兩個觸角,角一伸出來,忽然聽到外面的風吹草動,嚇得不得了,馬上把兩個角往裡面收,這就是真正的入流,就是保護自己,一般人都不知道保護自己。

  修行一個是「能」,一個是「所」,要知道有能、有所。能就是能聽這念心,所就是所聽外面的境界。譬如師父說法,大眾聽法,能聽這念心是能;師父在講是聲,是所聽的境界。如果我們用這個功夫,把心往裡面收,最後師父講什麼你都聽不見,這就是亡所,慢慢定力功深了。入流亡所是第二個階段,這是一個法門,先要了解這個法門,如果法門都不了解,怎麼去修呢?就像剛才所說,一般人只是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這是一種感應法門,不是修證法門,但是他們卻認為是修證的法門,觀念知見上就錯誤了。
 
「所入既寂」
   我們的心往裡面收,收到不動的境界,到達最高的定。「寂」就是不動的境界,既然已經不動,這個時候「動靜二相,了然不生」。聽到聲音,這是動相;現在聽不見外面的聲音,這就是靜相,表示我們的心已經靜下來了。這個時候如果產生執著,也不對,為什麼不對?喜歡這個清淨、喜歡這個安定,認為這個地方很不錯,就著靜-執著靜境為實有。這時雖然打坐的時候感覺很舒服,但是忽然聽到一點聲音,或是聽到有人走路的聲音,馬上就會嚇一跳,就會受不了,會覺得聲音很討厭、很可惡,就會起煩惱、不耐煩,為什麼?著靜。所以動是塵,靜也是塵,靜也不能執著。

  凡夫執著外面的色、聲、香、味、觸,如果眼睛不看,就會很難過;耳朵不聽,也很難過;身體不動,也很難過,為什麼?已經養成這種壞習慣,所以受外面塵勞境界所役使。在世間上無論做任何一種活動,都是負面的作用,做久了都會感覺得身心疲勞。因為外面的境界刺激我們的六根,當刺激到一個程度就會產生毛病,耳朵如此,眼睛也是如此,六根都是如此。

  無論看什麼東西,看久了眼睛都會閉下來,會產生一種疲勞,什麼道理?眼根中毒了。眾生不了解,所以拚命在色、聲、香、味、觸上攀緣,始終靜不下來。然而菩薩是禪悅為食,禪就是寂然不動、清清楚楚這念心。所以靜也不能執著,執著靜就還是塵勞境界。

「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聽到聲音是動相,沒有聽到聲音是靜相,就證明動也是相、靜也是相,現在不執著動和靜,這念心就從聲塵、色塵、味塵上解脫出來。所以雖然得到靜境,靜境也不貪著,因為靜境本來就是如此,如果貪著靜境,又是一個妄想,又是塵勞境界,所以不執著動的境界、也不執著靜的境界。執著就是貪,不貪就是不執著;有等於沒有,這就是不執著。「了然不生」,不知道有動相,也不知道有靜相。

「如是漸增」

   繼續在這念聞性上用功,繼續反聞、收攝,繼續往裡面聽,這時功夫又增加了。

「聞所聞盡,盡聞不住」

  聞到最高的境界,連聞也不執著。前面離開了動相、靜相,這時候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就寂然不動、不攀緣了。這個境界是好嗎?不一定是好,所以還要繼續用功,繼續漸增到六根歸一,六根變成一根。「聞所聞盡」,聞到最後的盡頭,六根變成一根,這時候就有些感應,有些境界。繼續再用功,不執著,「盡聞不住」,不住在六根上,六根歸一的境界還是不執著。不住在這個境界,又是個什麼境界呢?只有覺性存在,能聽這念心存在,六根都不存在了。因為這念心不但脫離了動相、靜相,而且根也不執著了,根結也解了。所以依根解結,動是一個結、靜是一個結,六根也是一個結。六根都不執著、不住,又是一個什麼境界?就是一個覺,覺就是覺性,就是靈知靈覺。

「覺所覺空」

  動相、靜相、六根都沒有了,這個時候只有我們這念心和所感受到的空,整個世間畢竟空寂,什麼都沒有。這是我們自己感受到有這麼一個境界。所有這個時候只有這念心、這個覺性,和所知道外面一個空的境界,所以一切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是是非非、善善惡惡、冤冤親親、都離得乾乾淨淨,只有大眾聽法這念心,和外面所感受到的一種空的境界。

  所以「覺所覺空」,只有能覺之心和所覺空的境界。這個境界就是聲聞羅漢,入了這個定,就會有感應,乃至於有神通。一般人到了這個地方都會產生執著,到了這個地方就什麼都不想修了,所以稱之為無學位。到了這個地方就破了我執,證到人空境界,但是還有法執的境界未破。破法執,就是破除對於這種空的境界的執著,破除了執著就稱為虛空粉碎。沒有證到這個境界的人還覺得奇怪,虛空怎麼能粉碎?其實就是不執著這個境界,繼續用功,虛空就破掉了。虛空破了以後,能覺這念心和所覺這個空結也解除了。

  這個空的境界、靈覺的境界最容易起貪心,一般人證到這個境界都不願放棄,所以禪宗祖師說:「百尺竿頭上的人,雖然得法未為真;百尺竿頭再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一般人都知道祝福他人百尺竿頭再進步,但是百尺竿頭如何再進步?世間上的學問到達登峰造極的境界,這時候要想再往上走,就很難了;乃至於畫家也一樣,畫到最高境界也沒辦法突破,要想再突破,就是百尺竿頭再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我們修行也是如此,修到某一種境界,產生瓶頸,沒辦法突破,如何突破呢?即要虛空粉碎。

「空覺極圓,空所空滅」

  空不執著,覺也不執著,空和覺就變成一個,到達「寂」的境界,內外一如,能所不二,就稱「空所空滅」。空的境界不執著,住在空裡面這念心也不執著,因為這個空只有我們自己所感受得到。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前面所說的境界都是屬於生滅法,這是站在佛的境界。動是生滅法、靜也是生滅法,六根、能覺這念覺心和所覺空的境界都屬於生滅法。為什麼?因為是相對。「生滅既滅」,不執著能覺這念心,也不執著所覺空靈的境界,繼續用功,最後生滅都滅了,寂滅就現前,這念心真正是寂然不動、感而遂通,這時候才是真正的楞嚴大定,真正的三昧現前。

  這一段我們都了解,有三種空性要超越,所以稱為越三空、解六結。六個結都解了,色、受、想、行、識五陰境界也就破掉,於是出五濁惡世,就真正是觀世音菩薩。六個結就是生死根,六結解掉,生死的根也就沒有,那裡還有五陰呢?

   五陰中每一陰都有十種境界,色陰十種、受陰十種、想陰十種、行陰十種、識陰十種,這五十種陰境是不實在的,而眾生把它當作是實實在在的,就產生顛倒。

  所以第一個是解六結,就是往裡面收;動結解了以後解靜結。一般人打坐容易執著靜境,現在我們明白了,打坐時靜境現前也不執著,不執著就是不貪愛,繼續用功,靜的境界突破了,這個結也就解了。其次還有根結,六根也是個結,所以要繼續用功。

  我們的六根不論那一根壞掉,就不能作用,這不是結是什麼呢?如果把根結解掉,則六根不在也就無所謂了。那麼是誰在看、誰在聽?是覺性,是本具的心性。我們每個人都有這念心性,稱為法身慧命。所以根也不住,根結解了,還有能覺這念心和所覺這個空,這時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自己心靈感受到我們這個世界整體是一個畢竟空。

  畢竟空和我們能覺這念心還是屬於相對的境界,既然是相對的境界,還不能成就圓通,所以連能覺這念心和外面所覺空的境界,也不要執著,如此才能「空覺極圓,空所空滅」,虛空粉碎,最後寂滅現前,真正是寂然不動、感而遂通,這念無為心、寂滅心,通通現出來,就能越三空、解六結、破五陰、出五塵,得到兩種最殊勝功德。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總結所證的圓通境界。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
  如果我們真正做到,馬上超越世間和出世間。什麼是世間?世間就是一個動、一個靜,一個根。又如何超越出世間呢?出世間就是一個覺,一個空;動相沒有了,靜相也沒有了,六根感覺也不存在了,只有覺性和外面所感受到的空性、空相,這就屬於出世法,經常在這裡入定,就斷盡見惑和思惑煩惱。   六根本煩惱斷了,沒有貪心、瞋心、癡心、慢心、疑心、邪見,這是不是真正和如來佛一樣呢?不一樣,還有界外塵沙惑和無明惑,所以稱之為出世間,超越三界,只有一個覺性和一個空性,這就稱為入偏空涅槃。如果不執著這念覺性和這個空性,馬上就超越偏空涅槃的境界,超越二乘的聲聞,所以稱為超越出世間法。
 
「十方圓明,獲二殊勝」
  不但十方圓明,過去、現在、未來、空間、時間都變成自己這念心,這個境界就稱為三昧現前,是圓融無礙,光明遍照十方。到達這個境界,一個鐘頭下多少雨點都知道,不需要經過計算馬上就能知道,這就是如來佛的智慧,所以如來佛是正遍知,無所不知,無所不曉。觀世音菩薩從因上起觀行,以聲音悟道,以聲音入道,最後超越我空、法空、空空,空也不執著,越了三空,解了六結,破了五陰,出了五塵,自然而然就十方圓明,這念無為心、寂滅心現前,所有三千大千世間一切眾生的心念都知道。  

  釋迦牟尼佛成道後,成就佛的智慧,成佛種智。我們三皈依時,皈依佛,福慧兩足尊,所以到最後都要成佛種智。什麼是種智?就是三智圓明,就是十方圓明。有一個外道想測驗釋迦牟尼佛是不是真正證到佛的智慧。如何測驗呢?這個外道問釋迦牟尼佛:「你既然是成佛了,得一切種智,我現在問你,這顆樹上有多少片葉子?」釋迦牟尼佛就回答樹上有多少片葉子。這個外道他怎麼知道對不對呢?根本不知道。

  不過他還是很聰明,順手就把樹上的葉子抓了幾片下來,握在手心中,不讓釋迦牟尼佛知道,然後再問佛:「我現在已經把樹上的葉子拿了一部分下來,你再以神通眼看看這樹上有多少葉子?」釋迦牟尼佛馬上回答,這樹上已經少了幾片葉子。這時外道才相信如來佛的智慧。佛為什麼知道呢?因為佛已經證到十方圓明的境界。
 
「獲二殊勝」
  不但超越世間和出世間,十方圓明,並且獲得兩種最殊勝的功德。第一、「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和十方諸佛本具的妙明真心變成一個,諸佛有,我們自己也有。這就如同我們同樣在虛空中,你證到這個虛空,我也證到這個虛空,所以與十方諸佛本妙覺心完全相同,同一大慈大悲、普度眾生。

  第二種殊勝功德,「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不但和諸佛同一個心,而且十方眾生的心也在我們當下這念心中,這就是真正證到觀音法門,是果上的觀音,所有一切眾生起心動念都知道,所以果上的觀世音菩薩能聞聲救苦,眾生只要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煩惱及苦難馬上就能夠得到感應,所謂人有誠心、佛有感應,和什麼發生感應呢?和諸佛菩薩所證到的法身、空性、覺性感應。所以一個是因上的觀音,一個是果上的觀音。因上的觀音是以音聲來悟道,反聞聞自性,往裡面聽、往裡面聞,一直聞到破除動相、靜相、根、覺、空,最後所有一切生滅都寂滅,這念不生不滅心現前,就能夠知道所有一切眾生的心念。

  一般人不了解,為什麼十方眾生的心念如來佛都知道呢?如來佛是無念、是無心,無念、無心就沒有內、外、中間,所有十方世界,過去、現在、未來,都在如來佛心中,所以眾生起心動念如來佛都知道。不但如來佛知道,一切鬼神、天仙、菩薩都能了解,了解什麼呢?眾生只要起心動念,聲音就像打雷這麼大。所以我們起心動念時時刻刻都要注意,一不注意,不但自己將來墮入惡道,而且讓一切鬼神、菩薩知道,自己實在是難以自容。

  所以這個法門才是真正的觀音法門,不是一般人所說的拜觀音、念觀音、供養觀音叫觀音法門。念觀音、供養觀音、拜觀音是我們自己懺悔業障,增加善根福德,是一個前方便,也不能說不對。佛法有感應法門、方便法門、究竟法門。

  所謂感應法門,自己沒有功夫,完全憑信心,所謂人有誠心、佛有感應,當人為的力量都無法救度的時候,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有感應,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這就屬於感應法門。第二是方便法門,這一生有家庭、事業,乃至於有種種的因緣不能出家修行,所以在家修菩薩行,護持三寶,修一切善法,誦經、持咒,在八識田中種一個金剛種子,這是方便,等到將來因緣成熟再專修。要想等待將來,也要靠我們現在去種一些因,種植一些金剛種子,種植一些善法、功德,這就是方便。第三是究竟法門,我們現在所講的耳根圓通就是究竟,不要等到來世,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就觀音。如何成就?用耳根來修,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所以這個地方除了超越世間和出世間,十方圓明,還有二種殊勝的功德。成就這兩種殊勝功德,就可以在我們這個世界,乃至於百千世界現三十二應身,和觀世音菩薩一樣,可以在士、農、工、商、學、兵任何行業去度化,也可在畜生道度化眾生,也可以在地獄道度化地獄的眾生,也可以在餓鬼道度化餓鬼道的眾生,也可以在天上度化天上的眾生,可以現比丘相、也可以現比丘尼相,因為在這個境界裡可以現種種身,甚至現了種種身別人還不知道,所以耳根圓通法門是最殊勝的。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佛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