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石

介紹單味藥物!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3
文章: 3348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秋石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秋石
內容:補腎水,潤三焦
性味:鹹溫。
功用:滋腎水,潤三焦,養丹田,安五臟,退骨蒸,軟堅塊。
主治:治虛勞咳嗽,白濁遺精,為滋陰降火之聖藥。
若煎煉失道,多服誤服,反生燥喝之患(鹹能走血,且經煉,中寓暖氣,使虛陽妄作,則真水愈虧。)
《蒙筌》曰︰每月取童便,每缸用石膏七錢,桑條攪澄,傾去清液,如此二三次,乃入秋露水攪澄(故名秋石)如此數次,滓穢淨,鹹味減,以重紙鋪灰上晒干,刮去在下重濁,取輕清者為秋石。世醫不取秋時,雜收人溺,以皂莢水澄晒為陰煉,火 為陽煉,盡失于道,安能應病?況經火煉,性卻變溫耶(秋石再研入罐,鐵盞蓋定,鹽泥固濟升打,升起盞上者名秋冰。味淡而香,乃秋石之精英也。
《保壽堂方》︰用童男童女小便,各煉成秋石,其色如雪,和勻加乳汁,日晒夜露,取日精月華,干即加乳。待四十九日足,收貯配藥。
《摘玄》曰︰腫脹忌鹽,只以秋石拌飲食佳。


書名:本草備要
作者:汪昂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3
文章: 3348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秋石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秋石
「釋名」用石膏浸入童便中製成。精緻的稱為秋冰。

「氣味」鹹、溫、無毒。

「主治」虛勞冷疾,小便頻數,漏精白濁。製成的方劑有秋石還元丹、陰陽二煉丹、秋冰乳粉丸、直指秋石丸、秋石交感丹、秋石四精丸、秋石精丸等。

《本草綱目》 in>: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3
文章: 3348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秋石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秋石
補腎水、潤三焦.

鹹平.滋腎水.潤三焦.養丹田.安五臟.退骨蒸.軟堅塊.治虛勞咳嗽.白濁遺精.

為滋陰降火之藥.煎煉失道.多服誤服.反生燥渴之患.(咸能走血、且經煉、中寓暖氣、使虛陽妄動、則真水愈虧.)秋月取童便.每缸用石膏七錢、桑條攪澄.傾去清液.如此三次.乃入秋露水攪澄.(故名秋石、如此數次.)滓穢淨.鹹味減.以重紙鋪灰上曬乾.刮去在下重濁.取輕清者.為秋石.世醫不取秋時.雜收人溺.以皂莢水澄曬為陰煉.火煉為陽煉.盡失於道.安能應病.況經火煉.性卻變溫耶.(腫脹忌鹽、只以秋石拌飲食、佳.

秋石再研入罐、鐵盞蓋定、鹽泥固濟升打、升起盞上名秋冰、味淡而香、乃秋石之精英也.)

《本草從新》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3
文章: 3348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秋石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本草乘雅半偈》
秋石
(蒙筌)

【氣味】鹹溫,無毒。

【主治】主滋腎水,養丹田,返本還元,歸根復命,安五臟,潤三焦,消痰咳,退骨蒸,軟堅塊,明目清心,延年益壽。

【核】曰∶制煉秋石,為丹家秘法,世所煉者,皆渣魄,不堪用也。其法宜秋月取,用人尿二三石,入鍋內,桑薪緩緩煎收,勿使鍋岸生,有則竹刀掠下,或沸滾泛溢,亦以竹枝頻攪遂定,俟干成滓,即去薪,緩火焙燥。分置陽城罐,上餘空二寸許蓋覆磁盞,封固罐口。養火一周,其藥漸生,輕盈如雪,瑩潔可愛。或成五色,或像物形,此屬上乘。宜密貯銀瓶,藏陰靜處,不則風化成水,复須升養,仍結如霜,但少堅實爾。又制既濟玄黍秘法,選端潔童男女,各認溺器,各陸續取溺,煎煉成滓,各升取上乘秋石,各取溺器白,曬焙令幹。先置女於銀釜之底,次置男秋石於女之上,次置女秋石於男秋石之上,次置男於女秋石之上,次第安置,上餘二寸,六一泥封固,三方火溫養七日,則粒粒丹紅,交結釜頂,此更屬無上乘,藏貯亦如秋石法。

【 】曰∶物熟曰秋,石言量也。溺緣潤下水,藉火大既濟而允升,培後天之形臟,副先天之神藏者也。故諸證咸從形臟生,力轉神藏仍與形臟俱。若玄黍為陰陽合璧,復還圓象,使得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3
文章: 3348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秋石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本草易讀》
秋石
乃人尿同秋露、石膏所澄。

鹹,溫,無毒。主治同人中白。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3
文章: 3348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秋石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本草擇要綱目》
秋石
【氣味】

鹹寒無毒.

【主治】

虛勞冷疾.小便遺數.漏精白濁.滋腎水.養丹田.潤三焦.消痰咳.退骨蒸.軟堅塊.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3
文章: 3348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秋石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秋石
(人)滌腎熱

秋石(專入腎)。本於人溺。因秋露水攪澄曬乾刮取而成。故名秋石。味鹹氣溫。據書載能滋陰潤臟。退蒸軟堅。治癆止嗽。通溺利便。澀精固氣。且云經火煉。去其咸寒。轉為溫補。溫而不燥。潤而不滯。清不損元。降不敗胃。為滋陰降火之聖藥。(為精火兩衰而用。)然繡竊謂補處少而清處多。溫處少而寒處多。(溫止由於火。而非溺中濁氣。具有溫補之性也。)虛勞火重。服此似不甚礙。(以其具有清火之性耳。)間有微功。亦非補中正劑。(補中惟參耆。惟附桂。惟地茱。乃補中正劑耳。)若使氣薄。火衰水氾。縱經煉。終不免有虛虛之禍矣!(大黃縱經煉。亦不能以補命門之火。以其氣質本寒故也。)法於秋時取童便。每缸用石膏七錢。桑攪澄。傾去清液。如此二三次。乃入秋露水攪澄。如此數次。穢淨咸減。以重紙鋪上。曬乾。刮去在下重濁。取輕清為秋石。再研入罐。鐵盞蓋定。鹽泥固濟。升打。升起盞上者名秋水。味淡而香。乃秋石之精英也。

《本草求真》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3
文章: 3348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秋石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秋石
味鹹,性微寒無毒,入肺腎二經。主滋腎水,返本還元,養丹田,歸根復命,安和五臟,潤澤三焦,消欬逆稠痰,退骨蒸勞熱,能除鼓脹,亦軟堅積,明目清心,延年益壽。

按∶秋石之咸,本專入腎,而肺即其母也,故併入之。須用陰陽煉者,兼而服之,得坎離既濟之義,東坡有煉法可用。

《雷公炮製藥性解》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3
文章: 3348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秋石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淡秋石
來源古代用石膏浸入童便中製成。現時用人中白浸去咸臭,曬乾,研成粉,再加白芨將水拌和,製成方塊。

性味鹹,寒。

功能主治滋陰退熱。適用於骨蒸勞熱,咽痛,口瘡等症。

用法用量一錢至二錢,煎服。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3
文章: 3348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全國中草藥彙編》:秋石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全國中草藥彙編》:秋石
拼音 Qiū Shí

別名盆秋石

來源食鹽的加工品。

原形態本品呈饅頭狀或瓷碗狀。

生境分部安徽。

性味鹹,寒。

功能主治固氣澀精,明目清心。主治氣弱骨蒸,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1~3錢。

備註北京市市售品的秋石即以食鹽熬製而成,與《本草蒙荃》記載的秋石不同。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3
文章: 3348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中藥大辭典》:秋石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中藥大辭典》:秋石
拼音 Qiū Shí

別名秋丹石(《本草蒙筌》)。

出處《品匯精要》

來源為人中白和食鹽的加工品。古代亦有用人尿、秋露水和石膏等加工製成。

制法有淡秋石和鹹秋石二種。淡秋石:取漂淨曬乾的人中白,研成粉末,加白及漿水作輔料,拌和後,用模型印成小方塊,曬乾。咸秋石:取食鹽加潔淨泉水煎煮,過濾,將濾液加熱蒸發,乾燥成粉霜,稱為"秋石霜"。再將秋石霜放在有蓋的瓷碗內,置爐火上煅二小時,冷卻後即凝成塊狀固體。

①葉夢得《水雲錄》:"世之煉秋石者,但得火煉之法,此藥須兼陰陽二煉,方為至藥。陽煉法,用人尿十餘石,各用木桶盛,每石入皂莢汁一碗,竹杖急攪百千下,候澄,去清留垽,並作一桶,如前攪澄,取濃汁一、二斗,濾浄,入鍋熬幹,刮下搗細,再以清湯煮化,筲箕鋪紙淋過再熬,如此數次,直待色白如雪方止,用沙盒固濟,火煅成質,傾出,如藥未成,更煅一、二次,候色如瑩玉,細研,入沙盒內固濟,頂火養七晝夜,取出攤土上,去火毒,為末。陰煉法,用人尿四、五石,以大缸盛,入新水一半,攪千迴,澄定,去清留垽,又入新水攪澄,直候無臭氣,澄下如膩粉,方以曝幹,刮下再研,以男兒乳和如膏,烈日硒幹,如此九度,為末。"

②《本草蒙筌》:"秋時聚童溺,每溺一缸,投石膏末七錢,桑條攪混二次,過半刻許,其精英漸沉於底,清液白浮於上,候其澄定,將液傾流,再以別溺滿攙如前,投末混攪,傾上留底,俱勿差違。待溺攙完,清液頓盡,方入秋露水一桶於內,亦以桑條攪之,水靜,再傾,如此數度,滓穢洗滌;污味鹹除,制畢,重紙封面,灰參待乾成有堅凝,囫圇取出。其英華之輕清者自浮結面上,質白。原石膏末並餘滓之重濁者,並沉聚底下,質緇而黯,面者留用,底者刮遺。若復入罐固封,文火煅煉半刻,色雖白甚,性卻變溫,終不及曬者優也。"

③《本經逢原》:"陰收秋石法,將鉛球大小數十枚,俱兩片合成,多鑽孔眼,入尿桶中浸,每日傾去宿尿,換溺浸之。經秋收取,置鉛罐藏之。陽煉秋石,將草鞋數百雙,舊者尤佳,長流水漂曬七日,去黃色,浸尿桶中,日曬夜浸,一月許,曝幹,烈日中燒灰,須頻挑撥令燒盡,滾湯淋汁澄數日,鍋內燒乾,重加雨水煮溶,篾箉紙數重,濾浄再澄,半月餘,銀缶器內煮幹,色白如霜。鉛罐收之。又陽煉法,以童子小便,入鍋熬幹,其鍋先燒通紅,香油熬過洗淨,則不粘滯傷鍋,初如油腳,入陽城罐或小鐵釜中。煅通紅,用熱水溶化,置有嘴壺中,將草掩塞壺口,徐徐傾出,下以竹箉襯紙濾清,再以文火收乾,鉛罐收之,則不溶化。"

性狀 ①淡秋石(《本經逢原》)

多為灰白色或淡紅色小方塊,表面不甚光滑,無光澤。質硬而脆。味淡。以塊整、乾燥、無咸臭味者為佳。

主產華東。

②咸秋石,又名:盆秋石

為盆狀或饅頭狀結晶塊,潔白或淡黃色,有光澤。質硬。味鹹。以色白、整塊者為佳。

主產安徽。

化學成分淡秋石主為尿酸鈣與磷酸鈣。咸秋石含氯59.82%,硫酸鹽0.70%,鈉38.79%,鉀0.49彩,鈣0.29%,稀鹽酸不溶物0.02%等;此外,尚含微量的鎂與硝酸鹽。北京市售秋石,其組成與上記咸秋石相似;另謂主要成分為氯化鈉及硫酸鈉,而安徽省桐城製造秋石,也用食鹽為主要原料。總之,咸秋石的主要成分為食鹽。

性味鹹,寒,

①《醫學入門》:"味鹹,無毒。"

②《本草從新》:"咸平。"

③《本草便讀》:"咸寒。"

歸經入肺、腎經。

①《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肺、腎二經。"

②《得配本草》:"入足少陰經。"

功能主治滋陰降火。治骨蒸勞熱,咳嗽,咳血,咽喉腫痛,噎食反胃,遺精,白濁,膏淋,婦女赤白帶下。

①《本草蒙筌》:"滋腎水,養丹田,安和五臟,潤澤三焦,消欬逆稠痰,退骨蒸邪熱,積塊軟堅,明日清心。"

②《醫學入門》:"治羸弱久嗽,眼昏頭眩,腹脹喘滿,腰膝酸疼,遺精白濁。"

③《綱目》:"治虛勞冷疾,小便遺數。"

④《本草備要》:"滋陰降火。"

⑤《本經逢原)):"能滋陰降火而不傷胃,補益下元真火,散瘀血,助陰精,降邪火,歸真陽,止虛熱嗽血,骨蒸勞瘵。"

⑥《現代實用中藥》:"內服多用淡秋石,應用於口腔及喉頭慢性諸炎症。咸秋石多作口腔咽喉瘡之外用藥。"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散,1.5~3錢。外用:研末撒。

注意脾、胃虛寒者忌服。

複方 ①治男子婦人虛勞瘦:秋石一兩,干山藥一兩。研末,別以酒調山藥為糊,丸如梧桐子大,又以乾山藥為衣。每服二十丸,溫酒米飲任下。(《洪氏集驗方》)

②補腎水,治虛勞:真秋石十兩,白茯苓四兩,蓮肉四兩,山藥四兩,小茴香二兩。酒丸,空心米飲下。女子加生地二兩,熟地四兩,川芎三兩。紅棗肉為丸。(《何氏濟生論》秋石丹)

③治思慮色欲過度,損傷心氣,遺精、小便數:秋石、白茯苓各四兩,蓮肉、芡實各二兩。為末,蒸棗肉和丸、梧子大。每空心鹽湯下三十丸。(《永類鈐方》秋石四精丸)

④治白濁遺精:秋石一兩,白茯苓五錢,菟絲子(炒)五錢。為末,用百沸湯一盞,井華水一盞,煮糊丸梧於大。每服一百丸,鹽湯下。(《鄭氏家傳方》秋石交感丹)

⑤治濁氣乾清,精散而成膏淋,黃白赤黯,如肥膏蜜油之狀:秋石、鹿角膠(炒)、桑螵蛸(炙)各半兩,白茯苓一兩。為末,糕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人參湯下。(《仁齋直指方》秋石丸)

⑥治赤白帶下:真秋石研末,蒸棗肉搗丸梧子大。每服六十丸,空心醋湯下。(《摘元方》)

⑦治噎食反胃:秋石,每用一錢,白湯下。(《醫方摘要》)

各家論述 ①《摘元方》:"腫脹忌鹽,只以秋石拌飲食,得腫脹消,以鹽入罐煅過,少少用之。"

②《綱目》:"葉夢得《水雲錄》極稱陰、陽二煉之妙,而《瑣碎錄》乃云秋石味鹹走血,使水不制火,久服令人成渴疾。蓋此物既經煅煉,其氣近溫,服者多是淫欲之人,藉此放肆,虛陽妄作,真水愈涸,安得不渴耶,配甚則加以陽藥,助其邪火乎,惟丹田虛冷者,服之可耳。觀病淋者,水虛火極,則煎熬成沙石,小便之煉成秋石,與此一理也。"

③《本經逢原》:"秋石以秋命名,專取秋氣下降之意。他時制者,功力則殊。火盛者宜生宜淡,陰虛者宜熟宜咸。凡勞瘵陰火亢極,而不受參、耆補益者,立秋石丸三方,次第施治,或服或噙,則喘咳氣息漸平,痰亦易出,嗽亦省力,以其性味鹹降,而無上逆之患也。先用韭汁炒黑大黃淨末,與秋石等分,煮紅棗肉為丸,空心服三錢,清熱散血;次用貝母、秋石末各等分,生甘草末減半,仍用紅棗肉為丸,服之以止嗽消痰;後用人參、秋石等分,炙甘草末減半,亦棗肉丸,以補氣安神。製劑之多少,隨瘀熱元氣而施,不可限以分兩。其陰煉淡者,性最下滲,苟非陰分熱極,難以輕投。陰虛多火,小便頻數,精氣不固者誤服,令人小便不禁,甚則令人夢洩。其咸者可代鹽蘸物食之,喘咳煩渴不寐者,以半錢匙,沖開水服之,即得安寐,覺時滿口生津 ,亦不作渴,補陰之功可知。陰煉淡秋石,治夏暑熱淋,小便不通及濁淋、沙石淋、血淋,老人小便淋瀝澀痛。"

④《醫林纂要》:"秋石,潤下作咸之性,大約如鹽,第本於人身,得陰陽之化,自三焦而降,為舊由之道,又重之徵以石膏,和以秋露,則滋益真陰,補心清肺,去腎水之穢濁,利三焦之決瀆,自應有勝於鹽者。至於軟堅去瘀,亦與鹽同,其能治勞熱骨蒸,虛火咳嗽,白濁遺精之功,自不可昧。《內經》雲,咸走血,血病無多食咸者,以人或失血已多,血液枯少,不宜更以咸滲之耳,非指火逆血妄,火鬱血瘀而言也。血妄血瘀,正宜咸補心以靖之、散之矣,安得複有無多食咸之戒。今人於虛羸火妄、吐血、咯血及腹腫鼓脹,每戒食鹽,而勸服秋石,夫潤下作咸,秋石與鹽,亦復何異歟。"

⑤《本草求真》:"秋石,據書載能滋陰潤臟,退蒸軟堅,治癆止嗽,通淋利便,澀精固氣,且云經火煅煉,去其咸寒,轉為溫補,溫而不燥,潤而不滯,清不損元,降不敗胃,為滋陰降火之藥。然竊謂補處少而清處多,溫處少而寒處多(溫止由於火煅,而非溺中濁氣,具有溫補之性也)。虛勞火重,服此似不甚礙,間有微功,亦非補中正劑,若使氣薄,火衰水氾,縱經煅煉,終不免有虛虛之禍矣(大黃縱經煅煉,亦不能補命門之火,以其氣質寒故也)。"

摘錄《中藥大辭典》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3
文章: 3348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秋石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秋石
拼音 Qiū Shí

英文名 Prepared Salt, Urine Deposit preparation

別名秋丹石、秋冰、淡秋石、秋石丹

出處出自《品匯精要》

來源藥材基源:為人中白和食鹽的加工品。古代亦有用人尿、秋露水和石膏等加工製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生境分部主產華東。

性狀性狀鑑別為粉狀集合體。呈小方塊形或扁圓形,有的常印有紅色“淡秋石”字樣,直徑1.5-2.2cm。白色或灰白色,表面平坦而不光滑;無光澤,不透明。質硬脆,易砸碎,斷麵粉狀,不平坦。氣微,味淡。本品不溶於水。以塊整、乾燥、無咸臭味者為佳。.淡秋石(《本經逢原》)多為灰白色或淡紅色小方塊,表面不甚光滑,無光澤。質硬而脆。味淡。以塊整、乾燥、無咸臭味者為佳。

化學成分淡秋石主為尿酸鈣(calcium urate)和磷酸鈣(calcium phosphate)。

鑑別 (1)取本品粉末約0.1g,加稀鹽酸2ml,使溶解,濾過,濾液加氨試液調至中性,再加草酸銨試液數滴,即發生白色沉澱;分離,沉澱不溶於醋酸,但溶於鹽酸。(檢查鈣鹽)(2)取本品粉末0.2g,,加碳酸鈉溶液(6mol/L)2ml,加熱,微沸,放冷後,取上清液3滴,加濃硝酸6滴,再加鉬酸銨試液3滴,加熱,即發生黃色沉澱;分離,沉澱溶於氨試液。(檢查磷酸鹽)

炮製有淡秋石和鹹秋石二種。淡秋石:取漂淨曬乾的人中白,研成粉末,加白及漿水作輔料,拌和後,用模型印成小方塊,曬乾。咸秋石:取食鹽加潔淨泉水煎煮,過濾,將濾液加熱蒸發,乾燥成粉霜,稱為秋石霜。再將秋石霜放在有蓋的瓷碗內,置爐火上煅二小時,冷卻後即凝成塊狀固體。

1.葉夢得《水雲錄》:世之煉秋石者,但得火煉之法,此藥須兼陰陽二煉,方為至藥。陽煉法,用人尿十餘石,各用木桶盛,每石入皂莢汁一碗,竹杖急攪百千下,候澄,去清留垽,並作一桶,如前攪澄,取濃汁一、二斗,濾浄,入鍋熬幹,刮下搗細,再以清湯煮化,筲箕鋪紙淋過再熬,如此數次,直待色白如雪方止,用沙盒固濟,火煅成質,傾出,如藥未成,更煅一、二次,候色如瑩玉,細研,入沙盒內固濟,頂火養七晝夜,取出攤土上,去火毒,為末。陰煉法,用人尿四、五石,以大缸盛,入新水一半,攪千迴,澄定,去清留垽,又入新水攪澄,直候無臭氣,澄下如膩粉,方以曝幹,刮下再研,以男兒乳和如膏,烈日曬乾,如此九度,為末。

2.《本草蒙筌》:秋時聚童溺,每溺一缸,投石膏末七錢,桑條攪混二次,過半刻許,其精英漸沉於底,清液白浮於上,候其澄定,將液傾流,再以別溺滿攙如前,投末混攪,傾上留底,俱勿差違。待溺攙完,清液傾盡,方入秋露水一桶於內,亦以桑條攪之,水靜,再傾,如此數度,滓穢洗滌,污味鹹除,制畢,重紙封面,灰參待乾成有堅凝,囫圇取出。其英華之輕清者自浮結面上,質白。原石膏末並餘滓之重濁者,並沉聚底下,質緇而黯,面者留用,底者刮遺。若復入罐固封,文火鍛煉半刻,色雖白甚,性卻變溫,終不及曬者優也。

3.《本經逢原》:陰收秋石法,將鉛球大小數十枚,俱兩片合成,多鑽孔眼,入尿桶中浸,每日傾去宿尿,換溺浸之。經秋收取,置鉛罐藏之。陽煉秋石,將草鞋數百雙,舊者尤佳,長流水漂曬七日,去黃色,浸尿桶中,日曬夜浸,一月許,曝幹,烈日中燒灰,須頻挑撥令燒盡,滾湯淋汁澄數日,鍋內燒乾,重加雨水煮溶,篾箉紙數重,濾浄再澄,半月餘,銀缶器內煮幹,色白如霜。鉛罐收之。又陽煉法,以童子小便,入鍋熬幹,其鍋先燒通紅,香油熬過洗淨,則不粘滯傷鍋,初如油腳,入陽城罐或小鐵釜中。煅通紅,用熱水溶化,置有嘴壺中,將草掩塞壺口,徐徐傾出,下以竹箉襯紙濾清,再以文火收乾,鉛罐收之,則不溶化。

性味鹹;寒;無毒

歸經肺;腎經

功能主治滋陰降火;止血消瘀。主虛勞羸瘦;骨蒸勞熱;咳嗽;咳血;咽喉腫痛;遺精;尿頻;白濁;帶下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散,1.5-3錢。外用:研末撒。

注意脾、胃虛寒者忌服。

複方 ①治男子婦人虛勞瘦:秋石一兩,干山藥一兩。研末,別以酒調山藥為糊,丸如梧桐子大,又以乾山藥為衣。每服二十丸,溫酒米飲任下。(《洪氏集驗方》)②補腎水,治虛勞:真秋石十兩,白茯苓四兩,蓮肉四兩,山藥四兩,小茴香二兩。酒丸,空心米飲下。女子加生地二兩,熟地四兩,川芎三兩。紅棗肉為丸。(《何氏濟生論》秋石丹)③治思慮色欲過度,損傷心氣,遺精、小便數:秋石、白茯苓各四兩,蓮肉、芡實各二兩。為末,蒸棗肉和丸、梧子大。每空心鹽湯下三十丸。(《永類鈐方》秋石四精丸)④治白濁遺精:秋石一兩,白茯苓五錢,菟絲子(炒)五錢。為末,用百沸湯一盞,井華水一盞,煮糊丸梧子大。每服一百丸,鹽湯下。(《鄭氏家傳方》秋石交感丹)⑤治濁氣乾清,精散而成膏淋,黃白赤黯,如肥膏蜜油之狀:秋石、鹿角膠(炒)、桑螵蛸(炙)各半兩,白茯苓一兩為末,糕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人參湯下。(《仁齋直指方》秋石丸)⑥治赤白帶下:真秋石研末,蒸棗肉搗丸梧子大。每服六十丸,空心醋湯下。(《摘元方》) ⑦治噎食反胃:秋石,每用一錢,白湯下。(《醫方摘要》)

各家論述 1.《摘元方》:腫脹忌鹽,只以秋石抖飲食,得腫脹消,以鹽入罐煅過,少少用之。

2.《綱目》:葉夢得《水雲錄》極稱陰、陽二煉之妙,而《瑣碎錄》乃云秋石味鹹走血,使水不制火,久服令人成渴疾。蓋此物既經煅煉,其氣近溫,服者多是淫欲之人,藉此放肆,虛陽亡作,真水愈涸,安得不渴耶,況甚則加以陽藥,助其邪火乎,惟丹田虛冷者,服之可耳。觀病淋者,水虛火極,則煎熬成沙石,小便之煉成秋石,與此一理也。

3.《本經逢原》:秋石以秋命名,專取秋氣下降之意。他時制者,功力則殊。火盛者宜生宜淡,陰虛者宜熟宜咸。凡勞瘵陰火亢極,而不受參、耆補益者,立秋石丸三方,次第施治,或服或噙,則喘咳氣息漸平,痰亦易出,嗽亦省力,以其性味咸降,而無上逆之患也。先用韭汁炒黑大黃淨末,與秋石等分,煮紅棗肉為丸,空心服三錢,清熱散血;次用貝母、秋石末各等分,生甘草末減半,仍用紅棗肉為丸,服之以止嗽消痰;後用人參、秋石等分,炙甘草末減半,亦棗肉丸,以補氣安神。製劑之多少,隨瘀熱元氣而施,不可限以分兩。其陰煉淡者,性最下滲,苟非陰分熱極,難以輕投。陰虛多火,小便頻數,精氣不固者誤服,令人小便不禁,甚則令人夢洩。其咸者可代鹽蘸物食之,喘咳煩渴不寐者,以半錢匙,沖開水服之,即得安寐,覺時滿口生津,亦不作渴,補陰之功可知。陰煉淡秋石,治夏暑熱淋,小便不通及濁淋、沙石淋、血淋,老人小便淋瀝澀痛。

4.《醫林纂要》:秋石,潤下作咸之性,大約如鹽,第本於人身,得陰陽之化,自三焦而降,為舊由之道,又重之徵以石膏,和以秋露,則滋益真陰,補心清肺,去腎水之穢濁,利三焦之決瀆,自應有勝於鹽者。至於軟堅去瘀,亦與鹽同,其能治勞熱骨蒸,虛火咳嗽,白濁遺精之功,自不可昧。《內經》雲,咸走血,血病無多食咸者,以人或失血已多,血液枯少,不宜更以咸滲之耳,非指火逆血妄,火鬱血瘀而言也。血妄血瘀,正宜咸補心以靖之、散之矣,安得複有無多食咸之戒。今人於虛羸火妄、吐血、咯血及腹腫鼓脹,每戒食鹽,而勸服秋石,夫潤下作咸,秋石與鹽,亦復何異歟。

5.《本草求真》:秋石,據書載能滋陰潤臟,退蒸軟堅,治癆止嗽,通淋利便,澀精固氣,且云經火煅煉,去其咸寒,轉為溫補,溫而不燥,潤而不滯,清不損元,降不敗胃,為滋陰降火之藥。然竊謂補處少而清處多,溫處少而寒處多(溫止由於火煅,而非溺中濁氣,具有溫補之性也)。虛勞火重,服此似不甚礙,間有微功,亦非補中正劑,若使氣薄,火衰水氾,縱經煅煉,終不免有虛虛之禍矣(大黃縱經煅煉,亦不能補命門之火,以其氣質寒故也)。

6.《本草蒙筌》:滋腎水,養丹田,安和五臟,潤澤三焦,消欬逆稠痰,退骨蒸邪熱,積塊軟堅,明目清心。

7.《本草備要》:滋陰降火。

8.《本經逢原》:能滋陰降火而不傷胃,補益下元真火,散瘀血,助陰精,降邪火,歸真陽,止虛熱嗽血,骨蒸勞瘵。

9.《醫學入門》:治羸弱久嗽,眼昏頭眩,腹脹喘滿,腰膝酸疼,遺精白濁。

10.《綱目》:治虛勞冷疾,小便遺數。

11.《現代實用中藥》:內服多用淡秋石,應用於口腔及喉頭慢性諸炎症。咸秋石多作口腔咽喉瘡之外用藥。

摘錄《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3
文章: 3348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秋石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秋石
鹹,溫。入足少陰經。治勞咳,止遺精,軟堅塊,潤三焦。為滋陰降火之聖藥,亦還元返本之神丹。得白茯苓、菟絲子,治遺濁。配人乳粉,固元陽。入芡實、蓮子,治腎虛溲數。

多服誤服生燥渴。(味鹹而性溫也。)

用淨糞桶二隻,淨磚頭數十塊,置磚桶內,令數十童子便於磚上,俟尿上磚,再加磚一層,再便之,如此層層加法,至滿而止。再將磚漸置別桶,如前法,加至滿桶而止。四五轉易,磚內童便自透。將磚置陰暗地上,磚外發出白霜,羽毛刷下,貯瓷瓶候用。又法∶取童便數桶,每桶入石膏一兩,桑條攪之,澄定傾去清液。如是者二三次。入秋露一桶,攪和澄清。如前法數次,滓穢滌淨,鹹味減除,以重紙鋪灰上曬乾,輕清在上者為秋石,重濁在下者刮去不用。

《得配本草》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