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地黃丸

由兩位藥以上組成,稱之為方劑!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2
文章: 33811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明目地黃丸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明目地黃丸
《中國藥典》:明目地黃丸
處方 熟地黃160g 山茱萸(制)80g 牡丹皮60g 山藥80g 茯苓60g 澤瀉60g 枸杞子60g 菊花60g 當歸60g 白芍60g 蒺藜60g 石決明(煅)80g
性狀 為黑褐色至黑色的水蜜丸、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 氣微香,味先甜而後苦、澀。
炮製 上十二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 每100g粉末用煉蜜35~50g加適量的水泛丸,乾燥,製成水蜜丸; 或加煉蜜90~110g製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 滋腎,養肝,明目。 用於肝腎陰虛,目澀畏光,視物模糊,迎風流淚。
用法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規格 大蜜丸每丸重9g
貯藏 密封。
摘錄 《中國藥典》


《萬病回春》卷五:明目地黃丸
處方 懷生地(酒洗)熟地各120克 知母(鹽水炒)黃柏(酒炒)各60克 菟絲子(酒制)獨活各30克 甘枸杞60克 川牛膝(酒洗)90克 沙苑蒺藜(炒)90克
制法 上藥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生精養血,補腎益肝,祛風明目,治翳膜遮睛,羞澀多淚,及暴赤熱眼。
用法用量 每服80丸,夏月用淡鹽湯下,余月酒下。
摘錄 《萬病回春》卷五


《審視瑤函》卷五:明目地黃丸
處方 熟地黃(焙乾)120克 生地黃(酒洗)山藥 澤瀉 山茱萸(去核,酒洗)牡丹皮(酒洗)柴胡 茯神(乳蒸,曬乾)當歸身(酒洗)五味子(烘乾)各60克
制法 上藥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腎虛目暗不明。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空腹時用淡鹽湯送下。
注意 服藥期間忌食蘿蔔。
摘錄 《審視瑤函》卷五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2
文章: 33811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明目地黃丸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醫學心悟》卷四:明目地黃丸
處方
生地(酒洗)500克 牛膝60克 麥冬180克 當歸150克 枸杞子90克
制法
上藥研末,用甘菊花180克熬膏,和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
治內障,隱澀羞明,細小沉陷。
用法用量 每服9克,開水下。
摘錄 《醫學心悟》卷四


《醫略六書》卷二十一:明目地黃丸
處方
熟地黃150克 萸肉60克 澤瀉30克 丹皮45克 茯苓60克(去木)山藥90克(炒)當歸60克 川芎30克 麥冬90克(去心)石斛90克
制法 上藥為末,蜜丸。
功能主治
補腎滋陰,養肝明目。 治肝腎不足,兩目昏暗,脈虛者。
用法用量
每次9克,用開水送下。
備註
方中熟地、萸肉補腎養肝; 山藥補脾益真陰; 丹皮涼血退陰火,當歸、川芎養血活血; 茯苓、澤瀉滲利濕熱; 麥冬、石斛滋陰潤燥。 配合成方,共奏補腎滋陰,養肝明目之功。
摘錄 《醫略六書》卷二十一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上海方):明目地黃丸
處方
熟地240克 茯苓 牡丹皮(酒炒)各90克 澤瀉(鹽酒炒)90克 懷山藥(炒)120克 山茱萸肉(酒炒)120克 白芍藥(炒)白菊花 當歸 枸杞子 白蒺藜(炒)各90克 石決明120克
制法
共研細粉,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視物模糊,目澀羞明。
用法用量
每服9克,淡鹽湯送服。
摘錄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上海方)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3.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