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女科證治》
版主: MissC
版面規則
有關婦女、嬰兒(小孩)的疾病,歡迎在此貼!中醫婦兒科
有關婦女、嬰兒(小孩)的疾病,歡迎在此貼!中醫婦兒科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36
- 文章: 33811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竹林女科證治》
《竹林女科證治》
全部內容123
作者:?朝代:?年份:?
序
原序
卷一
調經上
月經先期
月經後期
月經或前或後
月經慪期
過期經行
形瘦經不
形瘦過期經行
形肥過期經行
一月經再行
每月經來二到三次
經來不止
數月行經
經來色紫
經來色淡
形瘦經少
形肥經少
經來過多
經來如豬肝水
經來如屋漏水
經來如黃泥水
經來如銅綠水
經來全白色
經來成塊如蔥
經來臭如腐肉
經來如魚腦髓
經來如牛膜片
經來下肉胞
經由口鼻出
逆經咳嗽氣急
經從大小便出
經來吊陰痛
經來小便痛
經來脅氣痛
經來遍身痛
經前腹痛
經來腰腹痛
經來小腹痛
經來未盡腹痛
經來潮熱氣痛
經來儘後作
經後腹痛
經來嘔吐
經來飲食後即吐
經來浮腫
經來洩瀉
經來常咳嗽
經來下白寸蟲
經來吐蟲
經來潮熱不食
經來傷寒厥冷
經來狂言訥語
經前經後痢疾
熱入血室
石瘕證治
血結成瘕
腸覃證治
調經下
十三四歲經證
十五六歲經證
十七八歲經證
十九二十歲經證
二十一二歲經證
二十三四歲經證
二十五六歲經證
二十七八歲經證
二十九三十歲經證
三十二三歲經證
三十四五歲經證
三十六七歲經證
三十八九歲經證
四旬四一經證
四十二三經證
四十四五經證
四六四七經證
四旬七八經證
四九五旬經證
五旬後經證
心虛經閉
脾虛經閉
形肥痰熱經閉
形肥痰滯經閉
形瘦血鬱經閉
形瘦血熱經閉
過食生冷經閉
過食辛熱經閉
房事觸傷經閉
性急多怒經閉
氣鬱血滯經閉
經閉浮腫
經閉腹大如
室女經閉浮腫
室女經閉脹痛
室女實熱經閉
室女虛熱經閉
室女經閉腹痛
室女經閉勞竇
室女經閉骨蒸
師尼室寡經閉
婦女失志經閉
崩漏標本證治
崩漏虛實證治
崩漏不止證治
鬱氣崩漏
腎虛崩漏
怒後崩漏
崩久不止
久崩成漏
崩後下白帶
漏下不止
殺血心痛
帶下虛熱
赤白帶下證治
瘦人赤帶多熱
肥人白帶多痰
白帶腥臭
白帶腹痛
白淫證治
白濁證治
卷二
安胎上
妊娠脈搏訣歌
驗胎有無
脈辨男女歌
胎辨男女法
預知男女法
轉女為男法
妊娠宜禁房勞
懷孕宜小勤勞
妊娠宜戒生冷
懷孕宜慎寒溫
妊娠宜知靜養
妊娠宜戒惱怒
妊娠須知調護
懷孕宜飲食
妊娠飲食禁忌
妊娠藥物禁忌
妊娠宜服藥餌
妊娠護胎法
初月胎形
二月胎形
三月胎形
四月胎形
五月胎形
六月胎形
七月胎形
八月胎形
九月胎形
十月胎形
初月養胎
二月養胎
三月養胎
四月養胎
五月養胎
六月養胎
七月養胎
八月養胎
九月養胎
十月養胎
初月胎證
二月胎證
三月胎證
四月胎證
五月胎證
六月胎證
七月胎證
八月胎證
九月胎證
十月胎證
安胎總論
胎寒不安
胎熱不安
胎虛不安
胎實不安
胎痿不長
胎氣上逼
胎氣攻心
胎哮喘急
胎動
胎漏
痛胎
滑胎
胎熱
胎寒
小產
半產
小產胞宮下陷
安胎下
暗產須知
妊娠至寶
惡阻
子氣
子滿
子腫
子暈
子癇
子懸
子煩
子咳
子瘧
子啼
子喑
轉胞
子淋
子痢
妊娠衄血
妊娠吐衄
妊娠怔忡
妊娠消渴
妊娠臟
妊娠燥渴
妊娠霍亂
妊娠洩瀉
妊娠大便虛急
妊娠遺尿
妊娠白帶
妊娠傷食
妊娠傷寒
妊娠中寒
妊娠中風
妊娠蠑螈
妊娠中惡
妊娠中暑
妊娠頭痛
妊娠耳鳴
妊娠口痛
妊娠喉嚨痛
妊娠心痛
妊娠乳腫
妊娠腰痛
妊娠腹痛
妊娠心腹痛
妊娠小腹痛
妊娠血塊痛
妊娠腹癰
妊娠陰癢
妊娠陰腫
妊娠腳痛
妊娠癱瘓
妊娠遍身酸懶
妊娠遍身搔癢
火熱侵胎
房勞傷胎
跌撲傷胎
毒藥傷胎
毒物傷胎
鬼胎
胎死腹中
雙胎證治
預防難產
卷三
保產上
保產總論
滑胎
催生
產室
穩婆
弄痛
試痛
脈訣
臨產宜正臥
睡是妙策
忍痛
惜力
慢臨盆
臨產宜飲食
臨產貴運動
臨產禁巫邪
正產
難產
橫產
倒產
坐產
偏產
礙產
盤腸產
熱產
凍產
驚產
傷產
臨產服藥
臨產安慰
臨產血暈
交骨不開
胞衣不下
膀胱落下
子宮脫出
損破脬胞
產門不閉
產後調護
產後禁忌
乳少
乳出
吹乳
乳
乳癰
乳岩
盤腸產治
產後舌不收
產後乳懸
產下肉線
子母蟲
腸癢
產後身冷
兒枕頭痛
惡露不下
保產下
產後總論
血塊作痛
產後調治
惡露不下
惡露不止
外感發熱
火證發熱
陰虛發熱
氣虛發熱
乍寒乍熱
太陽感風
少陽感風
陽明感風
厥陰感風
少陰感風
風寒發厥
產後中風
虛極生風
咳嗽
喘促
蓐勞
產後發痙
鬱冒
血暈
血脫
虛汗
頭痛
脅痛
心腹痛
臍腹痛
心痛
遍身痛
腹痛
腰痛
腿痛
香港腳
失音不語
狂言訒語
驚悸
怔忡
嘔吐
消渴
霍亂
洩瀉
瀉痢
淋瀝
浮腫
小便不利
小便尿血
大便閉結
大便下血
附靈樞保產黑神丹
卷四
求嗣上
求嗣總論
求嗣脈訣
相女有法
子嗣專責男子
求嗣必先養精
養精須寡慾
養精須勞
養精須息怒
養精須戒酒
養精須慎味
煉精之法
君相二火須知
男女情興
種子時候
進火妙訣
男有三至
女有五至
女有五傷
女有五候
遲速異勢
強弱殊情
童稚不孕
交合避忌
暗產須防
蓄外家之法
種子葯食宜慎
男子艱嗣病源
婦人不孕病源
種子誤治辨明
男子陰虛艱嗣
男子精少艱嗣
男子瘦弱艱嗣
男子精薄艱嗣
男子精滑艱嗣
男子精清艱嗣
男子精冷艱嗣
男子精寒艱嗣
男子虛寒艱嗣
男子陽痿艱嗣
男子陽虛艱嗣
男子火盛艱嗣
男子陽極艱嗣
男子雞精艱嗣
婦人虛弱不孕
婦人臟寒不孕
婦人形肥不孕
婦人瘦弱不孕
婦人素弱不孕
婦人相火盛
婦人脾胃寒
婦人氣鬱不孕
婦人血滯不孕
婦人經亂不孕
婦人經水不調
求嗣下
拭口法
開口法
斷臍法
裹臍法
浴兒法
護兒法
乳兒法
養兒訣
抱兒法
擇乳母法
藏胎衣法
回氣法
遍身無皮
遍身水泡
足趾向後
不啼
懸癰
馬牙
鵝口白屑
乳蕈
重舌
木舌
弄舌
夜啼
驚啼
臍風
噤口
撮口
感冒
吐乳
吐嘔不乳
眼閉
口角流涎
赤遊丹毒
蝦蟆瘟
胎黃
胎赤
胎青
走馬牙疳
舌瘡
腮腫
熱瘡
禿瘡
龜背
龜胸
外腎縮入
陰囊光腫
二便不通
小便不通
胎疝
木疝
肛門腫
解顱
囟陷
發不生
齒不生
頭項軟
口軟
手軟
腳軟
斷乳法
病
繼病
跋
全部內容123
作者:?朝代:?年份:?
序
原序
卷一
調經上
月經先期
月經後期
月經或前或後
月經慪期
過期經行
形瘦經不
形瘦過期經行
形肥過期經行
一月經再行
每月經來二到三次
經來不止
數月行經
經來色紫
經來色淡
形瘦經少
形肥經少
經來過多
經來如豬肝水
經來如屋漏水
經來如黃泥水
經來如銅綠水
經來全白色
經來成塊如蔥
經來臭如腐肉
經來如魚腦髓
經來如牛膜片
經來下肉胞
經由口鼻出
逆經咳嗽氣急
經從大小便出
經來吊陰痛
經來小便痛
經來脅氣痛
經來遍身痛
經前腹痛
經來腰腹痛
經來小腹痛
經來未盡腹痛
經來潮熱氣痛
經來儘後作
經後腹痛
經來嘔吐
經來飲食後即吐
經來浮腫
經來洩瀉
經來常咳嗽
經來下白寸蟲
經來吐蟲
經來潮熱不食
經來傷寒厥冷
經來狂言訥語
經前經後痢疾
熱入血室
石瘕證治
血結成瘕
腸覃證治
調經下
十三四歲經證
十五六歲經證
十七八歲經證
十九二十歲經證
二十一二歲經證
二十三四歲經證
二十五六歲經證
二十七八歲經證
二十九三十歲經證
三十二三歲經證
三十四五歲經證
三十六七歲經證
三十八九歲經證
四旬四一經證
四十二三經證
四十四五經證
四六四七經證
四旬七八經證
四九五旬經證
五旬後經證
心虛經閉
脾虛經閉
形肥痰熱經閉
形肥痰滯經閉
形瘦血鬱經閉
形瘦血熱經閉
過食生冷經閉
過食辛熱經閉
房事觸傷經閉
性急多怒經閉
氣鬱血滯經閉
經閉浮腫
經閉腹大如
室女經閉浮腫
室女經閉脹痛
室女實熱經閉
室女虛熱經閉
室女經閉腹痛
室女經閉勞竇
室女經閉骨蒸
師尼室寡經閉
婦女失志經閉
崩漏標本證治
崩漏虛實證治
崩漏不止證治
鬱氣崩漏
腎虛崩漏
怒後崩漏
崩久不止
久崩成漏
崩後下白帶
漏下不止
殺血心痛
帶下虛熱
赤白帶下證治
瘦人赤帶多熱
肥人白帶多痰
白帶腥臭
白帶腹痛
白淫證治
白濁證治
卷二
安胎上
妊娠脈搏訣歌
驗胎有無
脈辨男女歌
胎辨男女法
預知男女法
轉女為男法
妊娠宜禁房勞
懷孕宜小勤勞
妊娠宜戒生冷
懷孕宜慎寒溫
妊娠宜知靜養
妊娠宜戒惱怒
妊娠須知調護
懷孕宜飲食
妊娠飲食禁忌
妊娠藥物禁忌
妊娠宜服藥餌
妊娠護胎法
初月胎形
二月胎形
三月胎形
四月胎形
五月胎形
六月胎形
七月胎形
八月胎形
九月胎形
十月胎形
初月養胎
二月養胎
三月養胎
四月養胎
五月養胎
六月養胎
七月養胎
八月養胎
九月養胎
十月養胎
初月胎證
二月胎證
三月胎證
四月胎證
五月胎證
六月胎證
七月胎證
八月胎證
九月胎證
十月胎證
安胎總論
胎寒不安
胎熱不安
胎虛不安
胎實不安
胎痿不長
胎氣上逼
胎氣攻心
胎哮喘急
胎動
胎漏
痛胎
滑胎
胎熱
胎寒
小產
半產
小產胞宮下陷
安胎下
暗產須知
妊娠至寶
惡阻
子氣
子滿
子腫
子暈
子癇
子懸
子煩
子咳
子瘧
子啼
子喑
轉胞
子淋
子痢
妊娠衄血
妊娠吐衄
妊娠怔忡
妊娠消渴
妊娠臟
妊娠燥渴
妊娠霍亂
妊娠洩瀉
妊娠大便虛急
妊娠遺尿
妊娠白帶
妊娠傷食
妊娠傷寒
妊娠中寒
妊娠中風
妊娠蠑螈
妊娠中惡
妊娠中暑
妊娠頭痛
妊娠耳鳴
妊娠口痛
妊娠喉嚨痛
妊娠心痛
妊娠乳腫
妊娠腰痛
妊娠腹痛
妊娠心腹痛
妊娠小腹痛
妊娠血塊痛
妊娠腹癰
妊娠陰癢
妊娠陰腫
妊娠腳痛
妊娠癱瘓
妊娠遍身酸懶
妊娠遍身搔癢
火熱侵胎
房勞傷胎
跌撲傷胎
毒藥傷胎
毒物傷胎
鬼胎
胎死腹中
雙胎證治
預防難產
卷三
保產上
保產總論
滑胎
催生
產室
穩婆
弄痛
試痛
脈訣
臨產宜正臥
睡是妙策
忍痛
惜力
慢臨盆
臨產宜飲食
臨產貴運動
臨產禁巫邪
正產
難產
橫產
倒產
坐產
偏產
礙產
盤腸產
熱產
凍產
驚產
傷產
臨產服藥
臨產安慰
臨產血暈
交骨不開
胞衣不下
膀胱落下
子宮脫出
損破脬胞
產門不閉
產後調護
產後禁忌
乳少
乳出
吹乳
乳
乳癰
乳岩
盤腸產治
產後舌不收
產後乳懸
產下肉線
子母蟲
腸癢
產後身冷
兒枕頭痛
惡露不下
保產下
產後總論
血塊作痛
產後調治
惡露不下
惡露不止
外感發熱
火證發熱
陰虛發熱
氣虛發熱
乍寒乍熱
太陽感風
少陽感風
陽明感風
厥陰感風
少陰感風
風寒發厥
產後中風
虛極生風
咳嗽
喘促
蓐勞
產後發痙
鬱冒
血暈
血脫
虛汗
頭痛
脅痛
心腹痛
臍腹痛
心痛
遍身痛
腹痛
腰痛
腿痛
香港腳
失音不語
狂言訒語
驚悸
怔忡
嘔吐
消渴
霍亂
洩瀉
瀉痢
淋瀝
浮腫
小便不利
小便尿血
大便閉結
大便下血
附靈樞保產黑神丹
卷四
求嗣上
求嗣總論
求嗣脈訣
相女有法
子嗣專責男子
求嗣必先養精
養精須寡慾
養精須勞
養精須息怒
養精須戒酒
養精須慎味
煉精之法
君相二火須知
男女情興
種子時候
進火妙訣
男有三至
女有五至
女有五傷
女有五候
遲速異勢
強弱殊情
童稚不孕
交合避忌
暗產須防
蓄外家之法
種子葯食宜慎
男子艱嗣病源
婦人不孕病源
種子誤治辨明
男子陰虛艱嗣
男子精少艱嗣
男子瘦弱艱嗣
男子精薄艱嗣
男子精滑艱嗣
男子精清艱嗣
男子精冷艱嗣
男子精寒艱嗣
男子虛寒艱嗣
男子陽痿艱嗣
男子陽虛艱嗣
男子火盛艱嗣
男子陽極艱嗣
男子雞精艱嗣
婦人虛弱不孕
婦人臟寒不孕
婦人形肥不孕
婦人瘦弱不孕
婦人素弱不孕
婦人相火盛
婦人脾胃寒
婦人氣鬱不孕
婦人血滯不孕
婦人經亂不孕
婦人經水不調
求嗣下
拭口法
開口法
斷臍法
裹臍法
浴兒法
護兒法
乳兒法
養兒訣
抱兒法
擇乳母法
藏胎衣法
回氣法
遍身無皮
遍身水泡
足趾向後
不啼
懸癰
馬牙
鵝口白屑
乳蕈
重舌
木舌
弄舌
夜啼
驚啼
臍風
噤口
撮口
感冒
吐乳
吐嘔不乳
眼閉
口角流涎
赤遊丹毒
蝦蟆瘟
胎黃
胎赤
胎青
走馬牙疳
舌瘡
腮腫
熱瘡
禿瘡
龜背
龜胸
外腎縮入
陰囊光腫
二便不通
小便不通
胎疝
木疝
肛門腫
解顱
囟陷
發不生
齒不生
頭項軟
口軟
手軟
腳軟
斷乳法
病
繼病
跋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36
- 文章: 33811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竹林女科證治》
序
紹興在昔為會稽郡,山水佳麗。 自東晉以來,其地多禪宮梵剎。 相傳,時有高僧異人,隱見山中,四方人士; 聞其勝者,競欲往從之游也。 蕭山有寺,曰竹林,其創建殆不可考。 寺僧得異人術,薺治疾病,於女科尤精。 病者遣媪,以所患聞於老僧,老僧應手付方,投無不效。 以此竹林女科之名,震於遐迩,遂為會稽郡增一勝事。 釋氏言∶如來出世為大醫王,五地菩薩,方便度生,以薺方藥,治療諸病。 意者,老僧或通其奧,而廣其傳,與未可知也。 嘗謂醫學,至我朝名流輩出,撰著巨集富。 新建喻征君嘉言,外服儒內聯悶心宗,由曹洞五位君臣旨訣,妙悟醫理。 至今論醫者,率稱喻征君,能發揮軒岐、仲景不傳之秘,斯固非近世緕流釋子,所可幾及。 又陽曲傅征君青主,以女科為海內宗仰。 其辨證精確,而立方簡要,論者鹹譽。 其談論不落古人窠臼,制方不失古人準繩矣。 若茲編,則別類分門,至纖至悉,所列經驗方詳搜,而撮其要,誠足補傅征君女科所未備,固宜二書並行,以資世人擇取也。 先是寺僧,珍秘不以宣示。 道光間,旌德汪氏,得鈔本,刊於鄂中。
鹹豐間,板毀於兵燹,而書亦鮮存。 吾友山陰俞子藜生,嘗錄而藏之。 光緒辛卯昌翰與俞子,再聚皖江幕府,出是書屬為之序。 固醵資刊行。 以公諸世。 昌翰謂∶竹林之醫,其裨益僅一隅耳。 茲編出將不脛而走,病者不待召醫診視,而按方服藥,其應如響,是胥一世之女子,疵疠夭札,而概予救濟焉。 洵有如釋氏所雲∶以薺方藥療治諸病者,惟俞子之功德,為不可沒也。
光緒辛卯季夏桐城方昌翰謹序
原序
竹林女科,膾炙人口,聞其名而未見其書。 嘉慶丁醜,致中侍嚴君,於臺灣道署,不惜重貲,購得原本,偶遇施治,奏效如神,欲刊布流傳而未果。 越數載,中筮仕湖北任武穴同知,公餘之暇,翻閱此書,付諸剞劂氏,以公於世。 所願習是書者,認證確切,按方投治,毋嫌抄襲,毋參私見,毋涉歧疑,庶不失作者之苦心。 且使天下閨閣女流,共登乎仁壽之域,何慶如之。 刻成為敘其巔末如此,書仍原名,存其真也。 亦信以傳信之意也,是為序。
道光七年嘉平月旌德正軒汪致中書於武穴官署
紹興在昔為會稽郡,山水佳麗。 自東晉以來,其地多禪宮梵剎。 相傳,時有高僧異人,隱見山中,四方人士; 聞其勝者,競欲往從之游也。 蕭山有寺,曰竹林,其創建殆不可考。 寺僧得異人術,薺治疾病,於女科尤精。 病者遣媪,以所患聞於老僧,老僧應手付方,投無不效。 以此竹林女科之名,震於遐迩,遂為會稽郡增一勝事。 釋氏言∶如來出世為大醫王,五地菩薩,方便度生,以薺方藥,治療諸病。 意者,老僧或通其奧,而廣其傳,與未可知也。 嘗謂醫學,至我朝名流輩出,撰著巨集富。 新建喻征君嘉言,外服儒內聯悶心宗,由曹洞五位君臣旨訣,妙悟醫理。 至今論醫者,率稱喻征君,能發揮軒岐、仲景不傳之秘,斯固非近世緕流釋子,所可幾及。 又陽曲傅征君青主,以女科為海內宗仰。 其辨證精確,而立方簡要,論者鹹譽。 其談論不落古人窠臼,制方不失古人準繩矣。 若茲編,則別類分門,至纖至悉,所列經驗方詳搜,而撮其要,誠足補傅征君女科所未備,固宜二書並行,以資世人擇取也。 先是寺僧,珍秘不以宣示。 道光間,旌德汪氏,得鈔本,刊於鄂中。
鹹豐間,板毀於兵燹,而書亦鮮存。 吾友山陰俞子藜生,嘗錄而藏之。 光緒辛卯昌翰與俞子,再聚皖江幕府,出是書屬為之序。 固醵資刊行。 以公諸世。 昌翰謂∶竹林之醫,其裨益僅一隅耳。 茲編出將不脛而走,病者不待召醫診視,而按方服藥,其應如響,是胥一世之女子,疵疠夭札,而概予救濟焉。 洵有如釋氏所雲∶以薺方藥療治諸病者,惟俞子之功德,為不可沒也。
光緒辛卯季夏桐城方昌翰謹序
原序
竹林女科,膾炙人口,聞其名而未見其書。 嘉慶丁醜,致中侍嚴君,於臺灣道署,不惜重貲,購得原本,偶遇施治,奏效如神,欲刊布流傳而未果。 越數載,中筮仕湖北任武穴同知,公餘之暇,翻閱此書,付諸剞劂氏,以公於世。 所願習是書者,認證確切,按方投治,毋嫌抄襲,毋參私見,毋涉歧疑,庶不失作者之苦心。 且使天下閨閣女流,共登乎仁壽之域,何慶如之。 刻成為敘其巔末如此,書仍原名,存其真也。 亦信以傳信之意也,是為序。
道光七年嘉平月旌德正軒汪致中書於武穴官署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36
- 文章: 33811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卷一-調經上-月經先期
卷一-調經上-月經先期
月經先期
經以月至為常,若陽大過而月經趱前一月,忽早一月,則其形色多赤,或紫而濃,其臟氣飲食喜冷畏熱,乃為血熱。 如證挾痰火,宜服加味調經丸。
加味調經丸
香附五斤(分作五股,以酒、醋、鹽湯、童便、米泔各浸三日,仍用原汁煮乾。 再用蔥五斤,取白細切,拌香附焙乾,以蔥白香黃為度) 當歸 白芍 生地黃(各四兩) 黃連 黃芩(各三兩) 川芎 杏仁柴胡(各二兩) 白芷(二兩五錢) 青皮(一兩五錢) 荊芥 滑石(水飛净,各五兩)
共為末,醋麵糊丸,空心白湯下。
月經先期
經以月至為常,若陽大過而月經趱前一月,忽早一月,則其形色多赤,或紫而濃,其臟氣飲食喜冷畏熱,乃為血熱。 如證挾痰火,宜服加味調經丸。
加味調經丸
香附五斤(分作五股,以酒、醋、鹽湯、童便、米泔各浸三日,仍用原汁煮乾。 再用蔥五斤,取白細切,拌香附焙乾,以蔥白香黃為度) 當歸 白芍 生地黃(各四兩) 黃連 黃芩(各三兩) 川芎 杏仁柴胡(各二兩) 白芷(二兩五錢) 青皮(一兩五錢) 荊芥 滑石(水飛净,各五兩)
共為末,醋麵糊丸,空心白湯下。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36
- 文章: 33811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月經後期
月經後期
婦人以血為主,惟能謹於調護,則氣血周流月水自然如期,若陰不足而月經退后一月,忽遲一月,則其形色不鮮,或澀滯而少,其臟氣惡寒喜暖,宜服正經養血湯。
正經養血湯
白芍(酒炒) 當歸(酒洗) 茯苓 白術(蜜炙黃) 阿膠(蛤粉炒,各一錢) 五味子 川椒(炒) 甘草(蜜炙,各二錢) 半夏(薑汁制) 人參(各七分)柴胡(八分) 薑(三片)
水煎,食前服。 如五心煩熱,日晡發熱,加胡黃連五分,不思飲食,加神曲、麥芽(炒)各五分; 頭痛,加川芎七分。
婦人以血為主,惟能謹於調護,則氣血周流月水自然如期,若陰不足而月經退后一月,忽遲一月,則其形色不鮮,或澀滯而少,其臟氣惡寒喜暖,宜服正經養血湯。
正經養血湯
白芍(酒炒) 當歸(酒洗) 茯苓 白術(蜜炙黃) 阿膠(蛤粉炒,各一錢) 五味子 川椒(炒) 甘草(蜜炙,各二錢) 半夏(薑汁制) 人參(各七分)柴胡(八分) 薑(三片)
水煎,食前服。 如五心煩熱,日晡發熱,加胡黃連五分,不思飲食,加神曲、麥芽(炒)各五分; 頭痛,加川芎七分。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36
- 文章: 33811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月經愆期
月經愆期
經來或前或后,名曰愆期。 此由脾胃虛弱,沖任損傷,氣血不足。 宜服加減八物湯,兼服調經烏雞丸。
加減八物湯
人參(三錢) 白朮 茯苓 甘草(各五錢,炙) 白芍 當歸身 陳皮 香附 牡丹皮(各一錢)
水煎食前服。
調經烏雞丸
白毛烏骨未燉雄雞一隻,約重一斤。 以糯米餵養七日,勿令食蟲蟻,以繩縊死,干 其毛,去肚內雜臟不用。 納生地黃,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各二兩於雞肚內。 以好酒十碗,文火煮爛,取出肚內藥,將雞連骨用桑柴火焙干,仍以前煮過生地黃等藥酒,又浸又焙,至雞骨肉枯為度,研極細末。 再用人參五錢,肉蓯蓉(酒洗净)、破故紙(炒)、砂仁、當歸身、白朮、川芎、丹參、茯苓、甘草(炙)、杜仲(鹽水炒)各一兩,香附米(醋制)四兩。 共為細末,入雞骨絞肉和勻,酒麵糊丸,空心米湯下五十丸。
經來或前或后,名曰愆期。 此由脾胃虛弱,沖任損傷,氣血不足。 宜服加減八物湯,兼服調經烏雞丸。
加減八物湯
人參(三錢) 白朮 茯苓 甘草(各五錢,炙) 白芍 當歸身 陳皮 香附 牡丹皮(各一錢)
水煎食前服。
調經烏雞丸
白毛烏骨未燉雄雞一隻,約重一斤。 以糯米餵養七日,勿令食蟲蟻,以繩縊死,干 其毛,去肚內雜臟不用。 納生地黃,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各二兩於雞肚內。 以好酒十碗,文火煮爛,取出肚內藥,將雞連骨用桑柴火焙干,仍以前煮過生地黃等藥酒,又浸又焙,至雞骨肉枯為度,研極細末。 再用人參五錢,肉蓯蓉(酒洗净)、破故紙(炒)、砂仁、當歸身、白朮、川芎、丹參、茯苓、甘草(炙)、杜仲(鹽水炒)各一兩,香附米(醋制)四兩。 共為細末,入雞骨絞肉和勻,酒麵糊丸,空心米湯下五十丸。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36
- 文章: 33811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形瘦過期經行
形瘦過期經行
形瘦素無他症,而過期經行者,此氣血不足也,宜服十全大補湯。 如食少而脾胃虛弱,過期經行者,此氣衰血少也。 宜服異功散,合芎歸湯,兼服地黃丸。
十全大補湯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炙) 黃 肉桂 熟地黃 白芍 當歸 川芎 薑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異功散
人參 茯苓 白朮 陳皮 甘草(炙)
姜棗為引,食前服。
芎歸湯
當歸身 川芎 香附 枳殼(各一錢,炒) 滑石(二錢)
姜為引。
地黃丸
熟地黃(四兩) 山藥 山茱萸(各二兩) 牡丹皮茯苓(各一兩五錢) 澤瀉 香附(童便制,各一兩)
形瘦素無他症,而過期經行者,此氣血不足也,宜服十全大補湯。 如食少而脾胃虛弱,過期經行者,此氣衰血少也。 宜服異功散,合芎歸湯,兼服地黃丸。
十全大補湯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炙) 黃 肉桂 熟地黃 白芍 當歸 川芎 薑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異功散
人參 茯苓 白朮 陳皮 甘草(炙)
姜棗為引,食前服。
芎歸湯
當歸身 川芎 香附 枳殼(各一錢,炒) 滑石(二錢)
姜為引。
地黃丸
熟地黃(四兩) 山藥 山茱萸(各二兩) 牡丹皮茯苓(各一兩五錢) 澤瀉 香附(童便制,各一兩)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36
- 文章: 33811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每月經來二三次
每月經來二三次
經來幾點而止,過五六日或十日又來幾點,一月之內常行二三次,面色青黃。 先服膠艾湯一二劑,次服紫金丸。
膠艾湯
阿膠 白芍 熟地黃(各一錢) 艾葉(三錢) 川芎(八分) 大棗(三枚)
水煎空心服。
紫金丸
青皮 陳皮(各五錢) 蒼朮 檳榔 砂仁 紅豆(各六錢) 良姜 烏藥 枳殼 香附(各八錢)三棱(一兩) 蓬朮(二兩)
粳米糊丸,食後米湯下百丸(一方無蓬朮、蒼朮、香附)。
經來幾點而止,過五六日或十日又來幾點,一月之內常行二三次,面色青黃。 先服膠艾湯一二劑,次服紫金丸。
膠艾湯
阿膠 白芍 熟地黃(各一錢) 艾葉(三錢) 川芎(八分) 大棗(三枚)
水煎空心服。
紫金丸
青皮 陳皮(各五錢) 蒼朮 檳榔 砂仁 紅豆(各六錢) 良姜 烏藥 枳殼 香附(各八錢)三棱(一兩) 蓬朮(二兩)
粳米糊丸,食後米湯下百丸(一方無蓬朮、蒼朮、香附)。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36
- 文章: 33811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數月行經
數月行經
形盛多痰氣虛,至數月而經始行者,宜服蒼附六君湯,兼服蒼附導痰丸。 若形瘦脾胃虛弱,氣血兩虧,至數月而經始行者,宜服十全大補湯。
蒼附六君湯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炙) 半夏 陳皮 蒼朮(米泔浸) 香附(童便制) 條芩(酒炒) 川芎 當歸枳殼(麸炒)
水煎食前服。
蒼附導痰丸
蒼朮 香附 枳殼(各二兩) 陳皮 茯苓(各一兩五錢) 膽星 甘草(各一兩)
共為末,薑汁和神曲丸,淡薑湯下。
十全大補湯
人參 白朮(蜜炙) 茯苓 甘草(炙) 熟地黃 當歸 川芎 白芍 黃 (蜜炙) 肉桂 姜棗為引。
形盛多痰氣虛,至數月而經始行者,宜服蒼附六君湯,兼服蒼附導痰丸。 若形瘦脾胃虛弱,氣血兩虧,至數月而經始行者,宜服十全大補湯。
蒼附六君湯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炙) 半夏 陳皮 蒼朮(米泔浸) 香附(童便制) 條芩(酒炒) 川芎 當歸枳殼(麸炒)
水煎食前服。
蒼附導痰丸
蒼朮 香附 枳殼(各二兩) 陳皮 茯苓(各一兩五錢) 膽星 甘草(各一兩)
共為末,薑汁和神曲丸,淡薑湯下。
十全大補湯
人參 白朮(蜜炙) 茯苓 甘草(炙) 熟地黃 當歸 川芎 白芍 黃 (蜜炙) 肉桂 姜棗為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