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

一針二灸三用藥,『針』為極大功能效用!有關穴道,皆可在此貼!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3
文章: 33404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子午流注

文章: # 41874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子午流注
子午流注者,謂剛柔相配,陰陽相合,氣血回圈,時穴開闔也。何以子午言之?曰:子時一刻,乃一陽之生;至午時一刻,乃一陰之生,故以子午分之而得乎中也。流者,往也。注者,住也。天乾有十,經有十二: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已脾、庚大腸、辛肺、壬膀胱、癸腎,餘兩經,三焦、包絡也。三焦乃陽氣之父,包絡乃陰血之母,此二經雖寄於壬癸,亦分派於十乾,每經之中,有井、滎、俞、經、合,以配金、水、木、火、土,是故陰井木而陽井金,陰滎火而陽滎水,陰俞土而陽俞木,陰經金而陽經火,陰合水而陽合土。經中有返本還元者,乃十二經出入之門也。陽經有原,遇俞穴並過之,陰經無原,以俞穴即代之。是以甲出丘墟,乙太衝之例。又按《千金》雲:六陰經亦有原穴,乙中都,丁通裏,己公孫,辛列缺,癸水泉,包絡內關是也。故陽日氣先行,而血後隨也。陰日血先行,而氣後隨也。得時為之開,失時為之闔,陽乾注腑,甲、丙、戊、庚、壬而重見者氣納於三焦;陰乾注臟,乙、丁、己、辛癸而重見者,血納包絡。如甲日甲戌時,以開膽井,至戊寅時正當胃俞,而又並過膽原,重見甲申時,氣納三焦,滎穴屬水,甲屬木,是以水生木,謂甲合還元化本。又如乙日乙酉時,以開肝井,至己醜時當脾之俞,並過肝原,重見乙未時,血納包絡滎穴屬火,乙屬木,是以木生火也。餘仿此。俱以子午相生,陰陽相濟也。陽日無陰時,陰日無陽時,故甲與己合,乙與庚合,丙與辛合,丁與壬合,戊與癸合也。何謂甲與己合?曰:中央戊己屬土,畏東方甲乙之木所克,戊乃陽為兄,己屬陰為妹,戊兄遂將己妹,嫁與木家,與甲為妻,庶得陰陽和合,而不相傷,所以甲與己合。餘皆然。子午之法,盡於此矣。

徐氏子午流注逐日按時定穴歌

甲日戌時膽竅陰,丙子時中前谷滎,戊寅陷谷陽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

庚辰經注陽溪穴,壬午膀胱委中尋,甲申時納三焦水,滎合天乾取液門。

乙日酉時肝大敦,丁亥時滎少府心,己醜太白太衝穴,辛卯經渠是肺經,

癸已腎宮陰谷合,乙未勞宮火穴滎。

丙日申時少澤當,戊戌內庭治脹康,庚子時在三間俞,本原腕骨可祛黃,

壬寅經火崑崙上,甲辰陽陵泉合長,丙午時受三焦木,中渚之中仔細詳。

丁日未時心少衝,己酉大都脾土逢,辛亥太淵神門穴,癸醜復溜腎水通,

乙卯肝經曲泉合,丁已包絡大陵中。

戊日午時曆兌先,庚申滎穴二間遷,壬戌膀胱尋束骨,衝陽土穴必還原,

甲子膽經陽輔是,丙寅小海穴安然,戊辰氣納三焦脈,經穴支溝刺必痊。

己日巳時隱白始,辛未時中魚際取,癸酉太溪太白原,乙亥中封內踝比,

丁醜時合少海心,己卯間使包絡止。

庚日辰時商陽居,壬午膀胱通谷之,甲申臨泣為俞木,合谷金原返本歸,

丙戌小腸陽谷火,戊子時居三裏宜,庚寅氣納三焦合,天井之中不用疑。

辛日卯時少商本,癸巳然谷何須忖,乙未太衝原太淵,丁酉心經靈道引,

己亥脾合陰陵泉,辛丑曲澤包絡準。

壬日寅時起至陰,甲辰膽脈俠溪滎,丙午小腸後溪俞,返求京骨本原尋,

三焦寄有陽池穴,返本還原似嫡親。戊申時註解溪胃,大腸庚戌曲池真,

壬子氣納三焦寄,井穴關衝一片金,關衝屬金壬屬水,子母相生恩義深。

癸日亥時井湧泉,乙醜行間穴必然,丁卯俞穴神門是,本尋腎水太溪原,

包絡大陵原並過,己巳商丘內踝邊,辛未肺經合尺澤,癸酉中衝包絡連,

子午截時安定穴,留傳後學莫忘言。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3
文章: 33404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子午流注

文章: # 66376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子午流注

子午流注是我國古代中醫聖賢揭示出來的一種規律:因太陽與地球位置的變化,其引力使人體的12條經脈在12個不同的時辰有興有衰。

子時(23點至l點),膽經最旺。中醫理論認為:“肝之餘氣,泄於膽,聚而成精。膽為中正之官,五臟六腑取決於膽。氣以壯膽,邪不能侵。膽氣虛則怯,氣短,謀慮而不能決斷。”由此可見膽的重要性。有些人隨便切掉膽是輕率的表現。膽汁需要新陳代謝。人在子時前入眠,膽方能完成代謝。“膽有多清,腦有多清。”

凡在子時前l至2小時入睡者,晨醒後頭腦清晰、氣色紅潤。反之,經常子時前不入睡者,則氣色青白,特別是膽汁無法正常新陳代謝而變濃結晶,猶如海水中水分蒸發後鹽分濃而曬成鹽一般,形成結石一類病症,其中一部分人還會因此而“膽怯”。

丑時(1點至3點),肝經最旺。肝藏血。人的思維和行動要靠肝血的支援,廢舊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鮮血液需要產生,這種代謝通常在肝經最旺的丑時完成。中醫理論認為:

“人臥則血歸於肝。”如果丑時前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寅時(3點至5點),肺經最旺。“肺朝百脈。”肝在丑時把血液推陳出新之後,將新鮮血液提供給肺¡
A通過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紅潤,精力充沛。

卯時(5點至7點),大腸經最旺。“肺與大腸相表裡。”肺將充足的新鮮血液佈滿全身,緊接著促進大腸經進入興奮狀態,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與營養、排出渣滓的過程。

辰時(7點至9點),胃經最旺。人在7點吃早飯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過盛,會出現嘴唇乾裂或生瘡。

巳時(9點至ll點),脾經最旺。“脾主運化,脾統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總調度,又是人體血液的統領。“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品質好,嘴唇才是紅潤的。唇白標誌血氣不足,唇暗、唇紫標誌寒人脾經。

午時(1 1點至13點),心經最旺。“心主神明,開竅於舌,其華在面。“心氣推動血液運行,養神、養氣、養筋。人在午時能睡片刻,對於養心大有好處,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

未時(13點至15點),小腸經最旺。小腸分清濁,把水液歸於膀胱,糟粕送人大腸,精華上輸送於脾。小腸經在未時對人一天的營養進行調整。

申時(15點至17點),膀胱經最旺。膀胱貯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體外,津液迴圈在體內。若膀胱有熱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遺尿。

酉時(17點至19點),腎經最旺。“腎藏生殖之精和五臟六腑之精。腎為先天之根。”人體經過申時瀉火排毒,腎在酉時進入貯藏精華的階段。

戌時(19點至2l點),心包經最旺。“心包為心之外膜,附有脈絡,氣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傷。”心包是心的保護組織,又是氣血通道。心包經戌時興旺,可清除心臟周圍外邪,使心臟處於完好狀態。

亥時(2l點至23點),三焦經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諸氣、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時三焦通百脈。人如果在亥時睡眠,百脈可休養生息,對身體十分有益。

通過上面講解每日12個時辰與人體12條經脈的關係,可以看出,人是大自然的組成部分,人的生活習慣應該符合自µ

M規律。把人的臟腑在12個時辰中的興衰聯繫起來看,則是環環相扣,十分有序:

子時(23點至1點)膽經旺,膽汁推陳出新;

丑時(1點至3點)肝經旺,肝血推陳出新;

寅時(3點至5點)肺經旺,將肝貯藏的新鮮血液輸送於百脈,迎接新的一天的到來。

卯時(5點至7點)大腸經旺,有利於排泄;

辰時(7點至9點)胃經旺,有利於消化;

巳時(9點至11點)脾經旺,有利於吸收營養、生血;

午時(1l點至13點)心經旺,有利於周身血液迴圈,心火生胃土,有利於消化;

未時(13點至15點)小腸經旺,有利於吸收營養;

申時(15點至17點)膀胱經旺,有利於瀉掉小腸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氣”;

酉時(17點至19點)腎經旺,有利於貯藏一日的臟腑之精華;

戌時(19點至2l點)心包經旺,清理心臟周圍的病邪,以利人進入睡眠,百脈休養生息;

亥時(2l點至23點)三焦通百脈,人應該進入睡眠,百脈休養生息。

從亥時(2l點)開始到寅時(5點)結束,是人體細胞休養生息、推陳出新的時間,也是人隨地球旋轉到背向太陽的一面,陰主靜,是人睡眠的良辰,此時休息,才會有良好的身體和精神狀態。這和睡覺多的嬰兒長得胖、長得快,而愛鬧覺的孩子發育不良是一樣的道理。

植物白天吸取陽光的能量,夜裡生長,所以夜晚在農村的莊稼地裡可聽到拔節的聲音。人類和植物同屬於生物,細胞分裂的時間段大致相同,錯過夜裡睡覺的良辰,細胞的新生遠趕不上消亡,人就會過早地衰老或者患病。人要順其自然,就應跟著太陽走,即天醒我醒,天睡我睡。人在太陽面前小如微塵,“與太陽對著幹”是愚蠢的選擇,遲早會被太陽巨大的引力摧垮
通過前面介紹五臟六腑和12條經脈,可以看出,中醫和西醫對臟腑的著眼點是不同的。西醫講的內臟是狹義的,比如心臟就是心臟,肝臟就是肝臟。中醫卻不同,講的是臟器系統,比如心的概念是以心臟為中心的迴圈網路,上至頭皮,下及腳掌。其他臟腑也是如此,它們的網路從頭到腳無處不有。所以,中醫調養身體注重整體平衡,絕不就事論事,以偏概全。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3
文章: 33404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中國子午流注—氣功針法

文章: # 74271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中國子午流注—氣功針法.pdf {簡體}
您沒有權限檢視這篇文章所附加的檔案。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1.針灸(穴道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