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
張仲景,名機,東漢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南陽縣人),約生於東漢和平一年(150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拜師:張仲景生活的年代戰爭頻繁,社會動盪,疫癘流行,民不聊生。他看到史書中記載扁鵲治病一望便知病在何處(見齊?琱蔽漕搳^十分感慨,想到:前人能做到,我們為何不能?當今居世之士,只知競逐權勢,追求名利,不問人民疾苦,不留心醫藥,精究方術,以解除人民的疾苦呢?因此,他便決心研究醫學,以救死扶傷,解除人民病痛為職志。張仲景少年聰敏、穩重、善思、好學。他拜同郡張伯祖為師,立志終身致力於發展祖國醫學事業。“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很快,“仲景之術精于伯祖”(《襄陽府志》)
著書:建安年間瘟疫大流行,人民死亡慘重,甚至舉族滅絕。正象曹操之子曹植在《曹集詮評•說疫氣》中所說:“家家有僵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人死之多,使一些城鎮成了空都。張仲景宗族二百多人,建安紀年以來,未到十年,死於大疫者竟達三分之二,傷寒占百分之七十。面對這種慘痛的景象,張仲景“勤求古訓,博采眾方”,總結繼承了漢以前的醫學理論和實踐,收集民間許多驗方,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寫成了醫學巨著《傷寒雜病論》。書中把疾病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症狀,根據病人體質的強弱,引起生理及病理的變化,以及病勢進退緩急等變化,歸經為六個證侯類型。其中三陽經證多為熱證、實證,三陰經證多為寒證、虛證。張仲景根據六經辨證的理論,採用汗、吐、下、和、溫、清、消、補法進行臨床治療。
坐堂:張仲景主張醫學要不斷進步,醫生對患者要熱情負責。相傳,他做長沙太守時也不忘為百姓解除疾苦。在封建時代,做官的不能入民宅,也不能隨便接近百姓。但他認為只有接觸百姓,才能給他們治病,也才能提高醫術。於是他想出了一個辦法,即擇定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兩天,大開衙門,不問政事,而專為百姓治病。他堂堂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個仔細地給百姓治病。時間久了,形成了慣例。每逢初一和十五這兩天,他的衙門前就聚集了許多來自各方的病人等候看病。為紀念張仲景,後來人們就把坐在藥鋪(店)?媯馱H看病的醫生通稱為“坐堂醫生”。(《名醫治學錄》)
貢獻:《傷寒雜病論》確立了祖國醫學“辨證論治”的規律,它奠定了中醫治療學的基礎,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藥具備的經典著作,開創了祖國醫學辨證論治的先河;同時在製劑學方面也有獨到之處,對後世也有深遠的影響。因此,歷代醫家無不尊張仲景為“醫聖”,故有“醫聖者,即醫中之堯舜也,榮膺此譽者,唯仲景先師。”與張仲景同時代的華佗(鏈結),讀了《傷寒論》後喜曰:“此真活人也”。南北朝時陶弘景(鏈結)說:“惟仲景一方,最為眾方之祖”。唐代醫家孫思邈(鏈結)說:“江南諸師秘仲景方不傳”。可見張仲景醫方的寶貴。《傷寒論》至今仍指導著臨床實踐,也是醫家必讀。
張仲景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4
- 文章: 3348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中華名醫 張仲景
張仲景,名機,字仲景,約在東漢和平元年(西元一五0年)出生在南郡陽縣【今河南省南陽縣】的一個大族,是我國古代醫學史上一位傑出的醫學家。
幼年的張仲景也和一般子弟一樣,先在家塾裏頌讀『四書』及『五經』。由於天資聰穎再加上他十分努力、用功,十多歲時便已顯露出才氣不凡,父母對他也很滿意,希望日後他能穩入仕途,為張氏家族光宗耀祖。
隨著時間的推移,仲景讀書日益廣博,有一次,他偶然得到一部司馬遷撰著的《史記》。其中有一篇《扁鵲倉公列傳》,深深的吸引了他,扁鵲、倉公等名醫的神奇醫述術,在他的腦海中不時縈繞,使他逐漸對醫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此後,他有意識地尋來一些醫學書籍認真閱讀,徜徉於醫學的奧祕之中,探索的勁頭也由此一發而不可收。他憧憬著長大能像扁鵲那樣做一名濟世活人的醫生。但是在當時漢代的社會中,由於醫生的社會地位很低下,所以很多父母都不肯把小孩送去學醫,更別說仲景這樣的大家子弟了,可是仲景從小就非常坳,一旦決定了便不會改變,所以這使其父母很不放心。
東漢時期,醫學雖然已有了很大發展,但巫術仍有相當大的影響。很多平民百姓生病了,信巫術而不信醫的也很普遍。所以,醫、巫之間的鬥爭也是屢見不鮮。張仲景面對巫醫的騙術及其危害,在深惡痛絕的同時,反覆向人們宣傳:『厥身已斃,神明消滅。』說明人死以後,並無靈魂存在,勸導人們不要迷信鬼神,輕信巫者的蠱惑。
在臨床實驗中,他也憑藉高明的醫術和巫者展開爭鋒相對的爭論。當時醫界的臨床診治,多是以方適病,按圖索驥,不能分辨不同情況,區別對待,因此療效往往大受影響。但是張仲景在數十年臨證中,以樸素的辨症法總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提出了異中求同、同中求異的診療方法,療效非常高。
他主張先辨別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後對症下藥,才能藥到病除。他這種診療觀點,生動地體現了經他確立的中醫『辨症論治』的治療原則。此外,他在長期臨床實踐中,對傳染性疾病的診治積累了豐富的知識總結出少獨創的經驗。皇甫謐對仲景的醫術十分敬服,曾說:『雖扁鵲,倉公無以加也』。張仲景經過多年艱苦的努力,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終於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成為與扁鵲、倉公齊名的一代名醫!
資料來源:http://knight.fcu.edu.tw/~a18/Doctors/DoctorChang.htm
幼年的張仲景也和一般子弟一樣,先在家塾裏頌讀『四書』及『五經』。由於天資聰穎再加上他十分努力、用功,十多歲時便已顯露出才氣不凡,父母對他也很滿意,希望日後他能穩入仕途,為張氏家族光宗耀祖。
隨著時間的推移,仲景讀書日益廣博,有一次,他偶然得到一部司馬遷撰著的《史記》。其中有一篇《扁鵲倉公列傳》,深深的吸引了他,扁鵲、倉公等名醫的神奇醫述術,在他的腦海中不時縈繞,使他逐漸對醫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此後,他有意識地尋來一些醫學書籍認真閱讀,徜徉於醫學的奧祕之中,探索的勁頭也由此一發而不可收。他憧憬著長大能像扁鵲那樣做一名濟世活人的醫生。但是在當時漢代的社會中,由於醫生的社會地位很低下,所以很多父母都不肯把小孩送去學醫,更別說仲景這樣的大家子弟了,可是仲景從小就非常坳,一旦決定了便不會改變,所以這使其父母很不放心。
東漢時期,醫學雖然已有了很大發展,但巫術仍有相當大的影響。很多平民百姓生病了,信巫術而不信醫的也很普遍。所以,醫、巫之間的鬥爭也是屢見不鮮。張仲景面對巫醫的騙術及其危害,在深惡痛絕的同時,反覆向人們宣傳:『厥身已斃,神明消滅。』說明人死以後,並無靈魂存在,勸導人們不要迷信鬼神,輕信巫者的蠱惑。
在臨床實驗中,他也憑藉高明的醫術和巫者展開爭鋒相對的爭論。當時醫界的臨床診治,多是以方適病,按圖索驥,不能分辨不同情況,區別對待,因此療效往往大受影響。但是張仲景在數十年臨證中,以樸素的辨症法總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提出了異中求同、同中求異的診療方法,療效非常高。
他主張先辨別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後對症下藥,才能藥到病除。他這種診療觀點,生動地體現了經他確立的中醫『辨症論治』的治療原則。此外,他在長期臨床實踐中,對傳染性疾病的診治積累了豐富的知識總結出少獨創的經驗。皇甫謐對仲景的醫術十分敬服,曾說:『雖扁鵲,倉公無以加也』。張仲景經過多年艱苦的努力,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終於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成為與扁鵲、倉公齊名的一代名醫!
資料來源:http://knight.fcu.edu.tw/~a18/Doctors/DoctorChang.htm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4
- 文章: 3348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巧治病嬰
巧治病嬰
一天,張仲景行醫來到一座府城。只見城門口人頭攢動,人人爭看一張告示。他擠上前一看,原來是:五十七歲的知府十世單傳的一個兒子一出娘胎就生了病,正張榜尋醫呢!張仲景思索良久,伸手把告示撕下,被公差帶進了府衙。
知府見撕告示的是個二十多歲的青年人,衣衫襤褸,象個叫化子,本打算不理,但又見他眉清目秀,沉穩大方,似乎胸有成竹,便疑惑地把他讓進了內室。
內室已站滿了府城裏有名的醫生,個個望著床上的嬰兒耷拉著腦袋。他們上下打量了一番張仲景,一齊露出鄙夷的神色。張仲景也不搭話,低頭仔細地觀察病嬰。只見他掰開嬰兒的小嘴看了一下,拿起小手撫摸一會兒,沉吟片刻,輕輕地點了下頭,隨即吩咐家人在磚地上鋪一張蘆席,潑上兩桶井水,把嬰兒放在上邊,又扯下一根頭髮,插進嬰兒的鼻孔,輕輕地撚動著,不到半個時辰,嬰兒手腳舞動起來,“哇”地一聲哭了。全場嘩然。知府忙問緣由,張仲景解釋道:“嬰兒母親懷孕期間,飲酒過度,故胎兒酒醉未醒。”眾醫生面面相覷,自愧不如。
知府也算中個清正之官,尤其慕賢愛才,本想款留他住上幾日,見張仲景惦念家中,也祇好作罷。知府又以重金相贈,張仲景堅持不受,只求借馬還家。知府滿口應允,卻牽來了一匹又瘦又弱的拐腿老馬。
張仲景毫不介意,騎著拐腿馬踏上歸途,逢村過店,沿途為老百姓治好許多疑難疾病,一個多月後,才回到家鄉。當他走近家門時,一下子愣住了,家裏完全變了樣。向妻子一問,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那知府趁他騎著拐腿老馬趕路之際,已派人運來木料石材,為他修造了住房和藥店,購置許多藥物,並在藥店門楣上懸掛一幅匾額,上書五個大字:“醫聖張仲景”。
一天,張仲景行醫來到一座府城。只見城門口人頭攢動,人人爭看一張告示。他擠上前一看,原來是:五十七歲的知府十世單傳的一個兒子一出娘胎就生了病,正張榜尋醫呢!張仲景思索良久,伸手把告示撕下,被公差帶進了府衙。
知府見撕告示的是個二十多歲的青年人,衣衫襤褸,象個叫化子,本打算不理,但又見他眉清目秀,沉穩大方,似乎胸有成竹,便疑惑地把他讓進了內室。
內室已站滿了府城裏有名的醫生,個個望著床上的嬰兒耷拉著腦袋。他們上下打量了一番張仲景,一齊露出鄙夷的神色。張仲景也不搭話,低頭仔細地觀察病嬰。只見他掰開嬰兒的小嘴看了一下,拿起小手撫摸一會兒,沉吟片刻,輕輕地點了下頭,隨即吩咐家人在磚地上鋪一張蘆席,潑上兩桶井水,把嬰兒放在上邊,又扯下一根頭髮,插進嬰兒的鼻孔,輕輕地撚動著,不到半個時辰,嬰兒手腳舞動起來,“哇”地一聲哭了。全場嘩然。知府忙問緣由,張仲景解釋道:“嬰兒母親懷孕期間,飲酒過度,故胎兒酒醉未醒。”眾醫生面面相覷,自愧不如。
知府也算中個清正之官,尤其慕賢愛才,本想款留他住上幾日,見張仲景惦念家中,也祇好作罷。知府又以重金相贈,張仲景堅持不受,只求借馬還家。知府滿口應允,卻牽來了一匹又瘦又弱的拐腿老馬。
張仲景毫不介意,騎著拐腿馬踏上歸途,逢村過店,沿途為老百姓治好許多疑難疾病,一個多月後,才回到家鄉。當他走近家門時,一下子愣住了,家裏完全變了樣。向妻子一問,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那知府趁他騎著拐腿老馬趕路之際,已派人運來木料石材,為他修造了住房和藥店,購置許多藥物,並在藥店門楣上懸掛一幅匾額,上書五個大字:“醫聖張仲景”。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4
- 文章: 3348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醫聖——張仲景
醫聖——張仲景
張仲景是中國東漢時期傑出的醫學家,有醫聖之稱。他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確立了祖國醫學辨證論治理論體系。另外,他具有高超的望診醫術。下面,就有一例敘述這點。
據說有一天,他遇到聞名當世的才子王仲宣,當時王仲宣有二十多歲,張仲景看了看他後,對他說:“你已身患疾病,到四十歲時就會落眉毛,落眉半年之後就會死去。”並且告訴王仲宣服用五石湯可免一死。王仲宣不相信他的話,拿了五石湯但沒有服用。過了幾天,張仲景又見到王仲宣,就問他:“你服藥了嗎?”王仲宣說:“服了。”張仲景說:“從你的氣色看來,你並沒有服藥,你為何這樣輕視生命呢?”王仲宣依然不相信,後來過了二十年,果然如張仲景所說,王仲宣開始落眉毛,187天後死了。跟二十年前張仲景說的一樣。
由此可見,他醫術相當高超的,尤其是望診,很厲害吧!所以忠告大家一句,千萬不要諱疾忌醫。
張仲景是中國東漢時期傑出的醫學家,有醫聖之稱。他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確立了祖國醫學辨證論治理論體系。另外,他具有高超的望診醫術。下面,就有一例敘述這點。
據說有一天,他遇到聞名當世的才子王仲宣,當時王仲宣有二十多歲,張仲景看了看他後,對他說:“你已身患疾病,到四十歲時就會落眉毛,落眉半年之後就會死去。”並且告訴王仲宣服用五石湯可免一死。王仲宣不相信他的話,拿了五石湯但沒有服用。過了幾天,張仲景又見到王仲宣,就問他:“你服藥了嗎?”王仲宣說:“服了。”張仲景說:“從你的氣色看來,你並沒有服藥,你為何這樣輕視生命呢?”王仲宣依然不相信,後來過了二十年,果然如張仲景所說,王仲宣開始落眉毛,187天後死了。跟二十年前張仲景說的一樣。
由此可見,他醫術相當高超的,尤其是望診,很厲害吧!所以忠告大家一句,千萬不要諱疾忌醫。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4
- 文章: 33489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Re: 張仲景
張仲景
張仲景名機,史稱醫聖。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鄧縣穰東鎮張寨村,另說河南南陽市)人。生於東漢桓帝元嘉、永興年間,(約公元150~154年),死於建安最後幾年(約公元215~219年)。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
張仲景從小嗜好醫學,年輕時曾跟同郡張伯祖學醫。經過多年的刻苦鑽研和臨床實踐,醫名大振,成為中國醫學史上一位傑出的醫學家。
張仲景生活在東漢末年。當時疫疾廣氾流行,大批的人死亡,據載自漢獻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十年內有三分之二的人死於傳染病,其中傷寒病佔百分之七十。張仲景刻苦學習《內經》,廣氾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的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辯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曆代醫學家的推崇。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氾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傷寒雜病論》序中有這樣一段話:“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生長全,以養其身”,表現了仲景作為醫學大家的仁心仁德,後人尊稱他為“醫宗之聖”。
現在有關張仲景的事物有張仲景六味地黃丸。目前在南陽市有醫聖祠,是紀念張仲景的地方。
張仲景治療傷寒熱病,有獨特的功效,其用藥的要點在於精,簡,直中病情,不象現代中醫那樣,用西醫的思維方式與邏輯來看病,為後世中醫的楷模和學習的典範!!
張仲景是中醫界的一位奇才,《傷寒雜病論》是一部奇書,它確立了中醫學重要的理論支柱之一——辨證論治的思想,在中醫學發展程序中,實屬“點睛之筆”。
張仲景為人敬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這部著作當中體現出來的“辨證論治”的重要醫學思想,可以說,它的出現對後世中醫學發展起到了絕對的主宰作用。使用寒涼藥物治療熱性病,是中醫的“正治法”;而使用溫熱的藥物治療,就屬於“反治法”。但是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治療方法都是用於治療熱性疾病的,相同的症狀,不同的治療方法,如何區別和選擇呢?就是要辨證。不僅僅是表面的症狀,還要通過多方面的診斷(望聞問切四診)和醫生的分析(辨證分析)得出證候特點,才能處方。這種“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診斷方法,就是張先師著名的“辨證論治”觀點。這種理論的形成,正是建立在精深的醫理和嚴密的辨證分析的基礎上的,它徹底地否定了僅憑症狀來判斷疾病性質和治療方法的主觀診斷法,也就確立了中醫的又一重要支柱理論——“辨證論治”的原則。
這也是幾千年來中醫長盛不衰,至今仍能傲立於世界醫林的“拿手絕活兒”,也就是通過望、聞、問、切四診,綜合分析疾病的性質,因人、因病、因證來選方用藥,這才符合變化的病情和不同體質的病人,才能做到藥到病除。也可以說,整部《傷寒雜病論》就是針對當時醫生不能具體分析,準確方用藥而著述的一部“糾偏”之書,其中許多條文都是針對所謂“壞症”,就是醫生誤治後出現的問題而進行糾正性治療的。
同時,書中提出了治療外感病時的一種重要的分類方法,就是將病邪由淺入深地分為6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一些共同的症狀特點並衍生出很多變化,這一時期的用方和選藥就可以局限在某一範圍,只要辨證準確,方子的運用就會有很好的療效。這種方法後人稱為“六經辨證”,但“經”絕不同於經絡的“經”,它包含的範圍要寬泛得多。書中的113首處方,也都是頗具奇效的經典配方,被後人稱作“經方”,運用得當,常能頓起大病沉痾,因此,《傷寒論》也被稱為“醫方之祖”。
亂世立志
東漢末年,我國出現了一位偉大的臨床醫學家張仲景。他不僅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以精湛的醫術救治了不少病人,而且寫出了一部創造性的醫學巨著《傷寒雜病論》。這部巨著的問世,使我國臨床醫學和方劑學,發展到較為成熟的階段。
張仲景出生在沒落的官僚家庭。其父親張宗漢是個讀書人,在朝廷做官。由於家庭的特殊條件,使他從小有機會接觸到許多典籍。他也篤實好學,博覽群書,並且酷愛醫學。他從史書上看到扁鵲望診齊桓公的故事,對扁鵲高超的醫術非常欽佩。“餘每覽越人人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嘆其才秀也。”從此他對醫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也為他後來成為一代名醫奠定了基礎。
當時社會,政治黑暗,朝政腐敗。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兵禍綿延,到處都是戰亂,黎民百姓飽受戰亂之災,加上疫病流行,很多人死於非命,真是
“生靈塗炭,橫屍遍野”,慘不忍睹。而官府衙門不想辦法解救,卻在一味地爭權奪勢,發動戰爭,欺壓百姓。這使張仲景從小就厭惡官場,輕視仕途,憐憫百姓,萌發了學醫救民的願望。漢桓帝延熹四年(公元161年),他10歲左右時,就拜同郡醫生張伯祖為師,學習醫術。
張伯祖當時是一位有名的醫家。他性格沉穩,生活簡樸,對醫學刻苦鑽研。每次給病人看病、開方,都十分精心,深思熟慮。經他治療過的病人,十有八九都能痊愈,他很受百姓尊重。張仲景跟他學醫非常用心,無論是外出診病、抄方抓藥,還是上山採藥、回家砲制,永遠不怕苦不怕累。張伯祖非常喜歡這個學生,把自己畢生行醫積累的豐富經驗,毫無保留地傳給他。比張仲景年長的一個同鄉何颙對他頗為了解,曾說:“君用思精而韻不高,後將為良醫。”意思是說張仲景才思過人,善思好學,聰明穩重,但是沒有做官的氣質和風采,不宜做官。只要專心學醫,將來一定能成為有名的醫家。何颙的話更加堅定了張仲景學醫的信心,從此他學習更加刻苦。他博覽醫書,廣氾吸收各醫家的經驗用於臨床診斷,進步很大,很快便成了一個有名氣的醫生,以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超過了他的老師。當時的人稱贊他“其識用精微過其師”。
獨創醫術
古代封建社會,迷信巫術盛行,巫婆和妖道乘勢興起,坑害百姓,騙取錢財。不少貧苦人家有人得病,就請巫婆和妖道降妖捉怪,用符水治病,結果無辜地被病魔奪去了生命,落得人財兩空。張仲景對這些巫醫、妖道非常痛恨。每次遇到他們裝神弄鬼,誤人性命,他就出面乾預,理直氣壯地和他們爭辯,並用醫療實效來駁斥巫術迷信,奉勸人們相信醫術。
有一次,他遇見一個婦女,一會兒哭一會兒笑,總是疑神疑鬼。病人家屬聽信巫婆的欺騙,以為這是“鬼怪纏身”,要請巫婆為她“驅邪”。張仲景觀察了病人的氣色和病態,又詢問了病人的有關情況,然後對病人家屬說:“她根本不是什麼鬼怪纏身,而是‘熱血入室’,是受了較大刺激造成的。她的病完全可以治好。真正的鬼怪是那些可惡的巫婆,她們是 ‘活鬼’,千萬不能讓她們纏住病人,否則病人會有性命危險。”在征得病人家屬同意後,他研究了治療方法,為病人紮了幾針。幾天後,那婦女的病慢慢好起來,疑鬼疑神的症狀也消失了。張仲景又為她治療了一段時間就痊愈了。從此,一些窮人生了病,便不再相信巫醫的鬼話,而是找張仲景治病。張仲景解救了許多窮苦人。
為了使更多的病人能從巫術迷信中解脫出來,早日康復,張仲景刻苦探索,創立了許多新的醫療方法。一次,有個病人大便乾結,排不出,吃不下飯,很虛弱。張仲景仔細做了檢查,確認是高熱引起的一種便秘症。當時碰到便秘,一般是讓病人服用潟火的藥。但是這個病人身體很虛弱,如果服用潟藥,他會經受不住。但不用潟藥,大便不通,熱邪無法排除。怎麼辦呢?張仲景經過慎重考慮,決定做一種新的嘗試:他取來一些蜂蜜並將它煎乾,捏成細細的長條,制成“藥錠”,慢慢地塞進病人的肛門。“藥錠”進入腸道後,很快溶化,乾結的大便被溶開,一會兒就排了下來。大便暢通,熱邪排出體外,病人的病情立刻有了好轉。這就是我國醫學史上最早使用的肛門栓劑通便法。這種方法和原理至今還被臨床採用,並拓展到其他一些疾病的治療。
還有一次,張仲景外出,見許多人圍著一個躺在地上的人嘆息,有幾個婦女在悲慘地啼哭。他一打聽,知道那人因家裏窮得活不下去就上吊自殺,被人們發現救下來時已經不能動彈了。張仲景得知距上吊的時間不太長,便趕緊吩咐把那人放在床板上,拉過棉被為他保暖。同時叫了兩個身強力壯的年輕人,蹲在那人的旁邊,一面按摩胸部,一面拿起雙臂,一起一落地進行活動。張仲景自己則叉開雙腳,蹲在床板上,用手掌抵住那人的腰部和腹部,隨著手臂一起一落的動作,一松一壓。不到半個時辰,那人竟然有了微弱的呼吸。張仲景關照大家不要停止動作,繼續做下去。又過了一會兒,那人終於清醒過來。這就是現在在急救中廣氾使用的人工呼吸。
“辨證施治”也叫“辨證論治”,是中醫學的專業術語。它是說,首先要運用各種診斷方法,辨別各種不同的症候,對病人的生理特點以及時令節氣、地區環境、生活習俗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研究其致病的原因,然後確定恰當的治療方法。
中醫看病,都非常重視“辨證施治”。但在張仲景之前,尚未形成系統完整的一套臨床方法。張仲景把自己積累的經驗教訓進行了科學的總結,才形成了比較完善的體系。
有一次,兩個病人同時來找張仲景看病,都說頭痛、發燒、咳嗽、鼻塞。經過詢問,原來二人都淋了一場大雨。張仲景給他們切了脈,確診為感冒,並給他們各開了劑量相同的麻黃湯,發汗解熱。
第二天,一個病人的家屬早早就跑來找張仲景,說病人服了藥以後,出了一身大汗,但頭痛得比昨天更厲害了。張仲景聽後很納悶兒,以為自己診斷出了差錯,趕緊跑到另一個病人家裏去探望。病人說服了藥後出了一身汗,病好了一大半。張仲景更覺得奇怪,為什麼同樣的病,服相同的藥,療效卻不一樣呢?他仔細回憶昨天診治時的場景,猛然想起在給第一個病人切脈時,病人手腕上有汗,脈也較弱,而第二個病人手腕上卻無汗,他在診斷時忽略了這些差異。
病人本來就有汗,再服下發汗的藥,不就更加虛弱了嗎?這樣不但治不好病,反而會使病情加重。于是他立即改變治療方法,給病人重新開方抓藥,結果病人的病情很快便好轉了。
這件事給他留下了深刻的教訓。同樣是感冒,表症不同,治療方法也不應相同。他認為各種治療方法,需要醫生根據實際情況運用,不能一成不變。
張仲景系統地總結了“辨證施治”,他的醫術大大提高,技藝超群。張仲景行醫到過很多城市,接觸過許多政治家和文學家,這些人對張仲景都很敬重。建安年間一位有名的詩人,在朝廷作過侍中 (一種官職),名叫王仲宣,與張仲景有較深的交往。張仲景與他接觸幾次後,就辨出他身上潛伏著一種名叫“病疾”(麻瘋病)的病原。張仲景對他說:“你身上有一種病,得早點醫治,要不然到40歲時會脫眉毛,脫眉至半年,將會有生命危險。我勸你還是先服幾劑五石湯。”當時王仲宣才二十幾歲。患有“病疾”在那時是非常危險的,也被認為是很丟臉的事。所以張仲景不說出病名,只說出症狀。王仲宣聽懂了他的意思,但以為是嚇唬自己,便沒有聽張仲景的勸告。不久二人再次相見,張仲景問王仲宣:“你服過五石湯了嗎?”王仲宣有些反感地說:“服過了。”張仲景仔細觀察了他的氣色說:“不像,看你的氣色,肯定沒有服過。為什麼你不聽從醫生的勸告,而輕視自己的生命呢?我勸你還是趕快服些吧,不然就麻煩啦!”可王仲宣還是不信,未按張仲景說的做。果然20年後,王仲宣開始脫眉,脫眉到第187天,便不治身亡。可惜這位極有才華的文學家,過早地離開了人世。
撰寫醫書
盡管張仲景從小就厭惡官場,輕視仕途。但由於他父親曾在朝廷做過官,對參加科舉考試,以謀得一官半職很是看重,就要張仲景參加考試。古時的人以不忠不孝為最大恥辱,盡管張仲景很不情願,但也不願違背父命,落一個不孝之子的名聲。因此在靈帝時(約公元168~188年),他參加了考試並且中了“舉人”。在建安年間(公元196~219年),被朝廷派到長沙做太守。但他仍用自己的醫術,為百姓解除病痛。在封建時代,做官的不能隨便進入民宅,接近百姓。可是不接觸百姓,就不能為他們治療,自己的醫術也就不能長進。于是張仲景想了一個辦法,擇定每月初一和十五兩天,大開衙門,不問政事,讓有病的百姓進來,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個地仔細為群眾診治。他讓衙役貼出安民告示,告訴老百姓這一消息。他的舉動在當地產生了強烈的震動,老百姓無不拍手稱快,對張仲景更加擁戴。時間久了便形成了慣例。每逢農曆初一和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門前便聚集了來自各方求醫看病的群眾,甚至有些人帶著行李遠道而來。後來人們就把坐在藥鋪裏給人看病的醫生,通稱為“坐堂醫生”,用來紀念張仲景。
張仲景看到百姓對他非常信任,在醫術上更加精益求精,不斷探索。他大量擷取民間驗方,進行認真研究。有時甚至不畏路途遙遠,拜師取經。有一次他聽說襄陽城裏同濟堂有個綽號“王神仙”的名醫,對治療扼背瘡很有經驗。他立即帶著行李,長途跋涉幾百裏,去拜“王神仙”為師。對“王神仙”在藥性、醫道各方面的獨到之處都用心學習研究,獲益很大。
雖然張仲景的醫術非常高超,但有些病他也不能醫治。俗話說,“大兵之後,必有災年”。東漢末年,戰亂頻繁,不斷的戰爭導致瘟疫流行。建安年間,瘟疫大流行,前後達5次之多,使很多人喪生,一些市鎮變成了空城,其中尤以死於傷寒病的人最多。如張仲景的家族,原來有200多人,自漢獻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以來,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裏,就死了三分之二,其中有十分之七是死於傷寒病。一些庸醫便趁火打劫,不給病人認真診脈,
“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和病人相對片刻,便開方抓藥,只知道賺昧心錢。更多的人,雖師承名醫,卻不思進取,因循守舊,不精心研究醫方、醫術,以解救百姓的病痛,而是競相追逐權勢榮耀,忘記了自己的本分。張仲景對這些人非常氣憤,痛加斥責,他決心要控制瘟疫的流行,根治傷寒病。從此他“勤求古訓,博採眾方”,刻苦研讀《素問》、《靈樞》、《八十一難》、 《陰陽大論》、《胎臚藥錄》等古代醫書,繼承《內經》等古典醫籍的基本理論,廣氾借鑑其他醫家的治療方法,結合個人臨床診斷經驗,研究治療傷寒雜病的方法,並於建安十年 (公元205年)開始著手撰寫《傷寒雜病論》。
這時候,東漢王朝四分五裂,張仲景官不能做,家也難回。于是他就到嶺南隱居,專心研究醫學,撰寫醫書。到建安十五年,終於寫成了劃時代的臨床醫學名著《傷寒雜病論》,共十六卷。經後人整理成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本書。《傷寒雜病論》系統地概括了“辨證施治”的理論,為我國中醫病因學說和方劑學說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後來該書被奉為“方書之祖”,張仲景也被譽為“經方大師”。
張仲景寫成該書後仍專心研究醫學,直到與世長辭。晉武帝司馬炎統一天下後的公元285年,張仲景的遺體才被後人運回故鄉安葬,並在南陽修建了醫聖祠和仲景墓。
張仲景名機,史稱醫聖。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鄧縣穰東鎮張寨村,另說河南南陽市)人。生於東漢桓帝元嘉、永興年間,(約公元150~154年),死於建安最後幾年(約公元215~219年)。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
張仲景從小嗜好醫學,年輕時曾跟同郡張伯祖學醫。經過多年的刻苦鑽研和臨床實踐,醫名大振,成為中國醫學史上一位傑出的醫學家。
張仲景生活在東漢末年。當時疫疾廣氾流行,大批的人死亡,據載自漢獻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十年內有三分之二的人死於傳染病,其中傷寒病佔百分之七十。張仲景刻苦學習《內經》,廣氾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的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辯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曆代醫學家的推崇。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氾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傷寒雜病論》序中有這樣一段話:“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生長全,以養其身”,表現了仲景作為醫學大家的仁心仁德,後人尊稱他為“醫宗之聖”。
現在有關張仲景的事物有張仲景六味地黃丸。目前在南陽市有醫聖祠,是紀念張仲景的地方。
張仲景治療傷寒熱病,有獨特的功效,其用藥的要點在於精,簡,直中病情,不象現代中醫那樣,用西醫的思維方式與邏輯來看病,為後世中醫的楷模和學習的典範!!
張仲景是中醫界的一位奇才,《傷寒雜病論》是一部奇書,它確立了中醫學重要的理論支柱之一——辨證論治的思想,在中醫學發展程序中,實屬“點睛之筆”。
張仲景為人敬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這部著作當中體現出來的“辨證論治”的重要醫學思想,可以說,它的出現對後世中醫學發展起到了絕對的主宰作用。使用寒涼藥物治療熱性病,是中醫的“正治法”;而使用溫熱的藥物治療,就屬於“反治法”。但是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治療方法都是用於治療熱性疾病的,相同的症狀,不同的治療方法,如何區別和選擇呢?就是要辨證。不僅僅是表面的症狀,還要通過多方面的診斷(望聞問切四診)和醫生的分析(辨證分析)得出證候特點,才能處方。這種“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診斷方法,就是張先師著名的“辨證論治”觀點。這種理論的形成,正是建立在精深的醫理和嚴密的辨證分析的基礎上的,它徹底地否定了僅憑症狀來判斷疾病性質和治療方法的主觀診斷法,也就確立了中醫的又一重要支柱理論——“辨證論治”的原則。
這也是幾千年來中醫長盛不衰,至今仍能傲立於世界醫林的“拿手絕活兒”,也就是通過望、聞、問、切四診,綜合分析疾病的性質,因人、因病、因證來選方用藥,這才符合變化的病情和不同體質的病人,才能做到藥到病除。也可以說,整部《傷寒雜病論》就是針對當時醫生不能具體分析,準確方用藥而著述的一部“糾偏”之書,其中許多條文都是針對所謂“壞症”,就是醫生誤治後出現的問題而進行糾正性治療的。
同時,書中提出了治療外感病時的一種重要的分類方法,就是將病邪由淺入深地分為6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一些共同的症狀特點並衍生出很多變化,這一時期的用方和選藥就可以局限在某一範圍,只要辨證準確,方子的運用就會有很好的療效。這種方法後人稱為“六經辨證”,但“經”絕不同於經絡的“經”,它包含的範圍要寬泛得多。書中的113首處方,也都是頗具奇效的經典配方,被後人稱作“經方”,運用得當,常能頓起大病沉痾,因此,《傷寒論》也被稱為“醫方之祖”。
亂世立志
東漢末年,我國出現了一位偉大的臨床醫學家張仲景。他不僅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以精湛的醫術救治了不少病人,而且寫出了一部創造性的醫學巨著《傷寒雜病論》。這部巨著的問世,使我國臨床醫學和方劑學,發展到較為成熟的階段。
張仲景出生在沒落的官僚家庭。其父親張宗漢是個讀書人,在朝廷做官。由於家庭的特殊條件,使他從小有機會接觸到許多典籍。他也篤實好學,博覽群書,並且酷愛醫學。他從史書上看到扁鵲望診齊桓公的故事,對扁鵲高超的醫術非常欽佩。“餘每覽越人人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嘆其才秀也。”從此他對醫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也為他後來成為一代名醫奠定了基礎。
當時社會,政治黑暗,朝政腐敗。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兵禍綿延,到處都是戰亂,黎民百姓飽受戰亂之災,加上疫病流行,很多人死於非命,真是
“生靈塗炭,橫屍遍野”,慘不忍睹。而官府衙門不想辦法解救,卻在一味地爭權奪勢,發動戰爭,欺壓百姓。這使張仲景從小就厭惡官場,輕視仕途,憐憫百姓,萌發了學醫救民的願望。漢桓帝延熹四年(公元161年),他10歲左右時,就拜同郡醫生張伯祖為師,學習醫術。
張伯祖當時是一位有名的醫家。他性格沉穩,生活簡樸,對醫學刻苦鑽研。每次給病人看病、開方,都十分精心,深思熟慮。經他治療過的病人,十有八九都能痊愈,他很受百姓尊重。張仲景跟他學醫非常用心,無論是外出診病、抄方抓藥,還是上山採藥、回家砲制,永遠不怕苦不怕累。張伯祖非常喜歡這個學生,把自己畢生行醫積累的豐富經驗,毫無保留地傳給他。比張仲景年長的一個同鄉何颙對他頗為了解,曾說:“君用思精而韻不高,後將為良醫。”意思是說張仲景才思過人,善思好學,聰明穩重,但是沒有做官的氣質和風采,不宜做官。只要專心學醫,將來一定能成為有名的醫家。何颙的話更加堅定了張仲景學醫的信心,從此他學習更加刻苦。他博覽醫書,廣氾吸收各醫家的經驗用於臨床診斷,進步很大,很快便成了一個有名氣的醫生,以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超過了他的老師。當時的人稱贊他“其識用精微過其師”。
獨創醫術
古代封建社會,迷信巫術盛行,巫婆和妖道乘勢興起,坑害百姓,騙取錢財。不少貧苦人家有人得病,就請巫婆和妖道降妖捉怪,用符水治病,結果無辜地被病魔奪去了生命,落得人財兩空。張仲景對這些巫醫、妖道非常痛恨。每次遇到他們裝神弄鬼,誤人性命,他就出面乾預,理直氣壯地和他們爭辯,並用醫療實效來駁斥巫術迷信,奉勸人們相信醫術。
有一次,他遇見一個婦女,一會兒哭一會兒笑,總是疑神疑鬼。病人家屬聽信巫婆的欺騙,以為這是“鬼怪纏身”,要請巫婆為她“驅邪”。張仲景觀察了病人的氣色和病態,又詢問了病人的有關情況,然後對病人家屬說:“她根本不是什麼鬼怪纏身,而是‘熱血入室’,是受了較大刺激造成的。她的病完全可以治好。真正的鬼怪是那些可惡的巫婆,她們是 ‘活鬼’,千萬不能讓她們纏住病人,否則病人會有性命危險。”在征得病人家屬同意後,他研究了治療方法,為病人紮了幾針。幾天後,那婦女的病慢慢好起來,疑鬼疑神的症狀也消失了。張仲景又為她治療了一段時間就痊愈了。從此,一些窮人生了病,便不再相信巫醫的鬼話,而是找張仲景治病。張仲景解救了許多窮苦人。
為了使更多的病人能從巫術迷信中解脫出來,早日康復,張仲景刻苦探索,創立了許多新的醫療方法。一次,有個病人大便乾結,排不出,吃不下飯,很虛弱。張仲景仔細做了檢查,確認是高熱引起的一種便秘症。當時碰到便秘,一般是讓病人服用潟火的藥。但是這個病人身體很虛弱,如果服用潟藥,他會經受不住。但不用潟藥,大便不通,熱邪無法排除。怎麼辦呢?張仲景經過慎重考慮,決定做一種新的嘗試:他取來一些蜂蜜並將它煎乾,捏成細細的長條,制成“藥錠”,慢慢地塞進病人的肛門。“藥錠”進入腸道後,很快溶化,乾結的大便被溶開,一會兒就排了下來。大便暢通,熱邪排出體外,病人的病情立刻有了好轉。這就是我國醫學史上最早使用的肛門栓劑通便法。這種方法和原理至今還被臨床採用,並拓展到其他一些疾病的治療。
還有一次,張仲景外出,見許多人圍著一個躺在地上的人嘆息,有幾個婦女在悲慘地啼哭。他一打聽,知道那人因家裏窮得活不下去就上吊自殺,被人們發現救下來時已經不能動彈了。張仲景得知距上吊的時間不太長,便趕緊吩咐把那人放在床板上,拉過棉被為他保暖。同時叫了兩個身強力壯的年輕人,蹲在那人的旁邊,一面按摩胸部,一面拿起雙臂,一起一落地進行活動。張仲景自己則叉開雙腳,蹲在床板上,用手掌抵住那人的腰部和腹部,隨著手臂一起一落的動作,一松一壓。不到半個時辰,那人竟然有了微弱的呼吸。張仲景關照大家不要停止動作,繼續做下去。又過了一會兒,那人終於清醒過來。這就是現在在急救中廣氾使用的人工呼吸。
“辨證施治”也叫“辨證論治”,是中醫學的專業術語。它是說,首先要運用各種診斷方法,辨別各種不同的症候,對病人的生理特點以及時令節氣、地區環境、生活習俗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研究其致病的原因,然後確定恰當的治療方法。
中醫看病,都非常重視“辨證施治”。但在張仲景之前,尚未形成系統完整的一套臨床方法。張仲景把自己積累的經驗教訓進行了科學的總結,才形成了比較完善的體系。
有一次,兩個病人同時來找張仲景看病,都說頭痛、發燒、咳嗽、鼻塞。經過詢問,原來二人都淋了一場大雨。張仲景給他們切了脈,確診為感冒,並給他們各開了劑量相同的麻黃湯,發汗解熱。
第二天,一個病人的家屬早早就跑來找張仲景,說病人服了藥以後,出了一身大汗,但頭痛得比昨天更厲害了。張仲景聽後很納悶兒,以為自己診斷出了差錯,趕緊跑到另一個病人家裏去探望。病人說服了藥後出了一身汗,病好了一大半。張仲景更覺得奇怪,為什麼同樣的病,服相同的藥,療效卻不一樣呢?他仔細回憶昨天診治時的場景,猛然想起在給第一個病人切脈時,病人手腕上有汗,脈也較弱,而第二個病人手腕上卻無汗,他在診斷時忽略了這些差異。
病人本來就有汗,再服下發汗的藥,不就更加虛弱了嗎?這樣不但治不好病,反而會使病情加重。于是他立即改變治療方法,給病人重新開方抓藥,結果病人的病情很快便好轉了。
這件事給他留下了深刻的教訓。同樣是感冒,表症不同,治療方法也不應相同。他認為各種治療方法,需要醫生根據實際情況運用,不能一成不變。
張仲景系統地總結了“辨證施治”,他的醫術大大提高,技藝超群。張仲景行醫到過很多城市,接觸過許多政治家和文學家,這些人對張仲景都很敬重。建安年間一位有名的詩人,在朝廷作過侍中 (一種官職),名叫王仲宣,與張仲景有較深的交往。張仲景與他接觸幾次後,就辨出他身上潛伏著一種名叫“病疾”(麻瘋病)的病原。張仲景對他說:“你身上有一種病,得早點醫治,要不然到40歲時會脫眉毛,脫眉至半年,將會有生命危險。我勸你還是先服幾劑五石湯。”當時王仲宣才二十幾歲。患有“病疾”在那時是非常危險的,也被認為是很丟臉的事。所以張仲景不說出病名,只說出症狀。王仲宣聽懂了他的意思,但以為是嚇唬自己,便沒有聽張仲景的勸告。不久二人再次相見,張仲景問王仲宣:“你服過五石湯了嗎?”王仲宣有些反感地說:“服過了。”張仲景仔細觀察了他的氣色說:“不像,看你的氣色,肯定沒有服過。為什麼你不聽從醫生的勸告,而輕視自己的生命呢?我勸你還是趕快服些吧,不然就麻煩啦!”可王仲宣還是不信,未按張仲景說的做。果然20年後,王仲宣開始脫眉,脫眉到第187天,便不治身亡。可惜這位極有才華的文學家,過早地離開了人世。
撰寫醫書
盡管張仲景從小就厭惡官場,輕視仕途。但由於他父親曾在朝廷做過官,對參加科舉考試,以謀得一官半職很是看重,就要張仲景參加考試。古時的人以不忠不孝為最大恥辱,盡管張仲景很不情願,但也不願違背父命,落一個不孝之子的名聲。因此在靈帝時(約公元168~188年),他參加了考試並且中了“舉人”。在建安年間(公元196~219年),被朝廷派到長沙做太守。但他仍用自己的醫術,為百姓解除病痛。在封建時代,做官的不能隨便進入民宅,接近百姓。可是不接觸百姓,就不能為他們治療,自己的醫術也就不能長進。于是張仲景想了一個辦法,擇定每月初一和十五兩天,大開衙門,不問政事,讓有病的百姓進來,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個地仔細為群眾診治。他讓衙役貼出安民告示,告訴老百姓這一消息。他的舉動在當地產生了強烈的震動,老百姓無不拍手稱快,對張仲景更加擁戴。時間久了便形成了慣例。每逢農曆初一和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門前便聚集了來自各方求醫看病的群眾,甚至有些人帶著行李遠道而來。後來人們就把坐在藥鋪裏給人看病的醫生,通稱為“坐堂醫生”,用來紀念張仲景。
張仲景看到百姓對他非常信任,在醫術上更加精益求精,不斷探索。他大量擷取民間驗方,進行認真研究。有時甚至不畏路途遙遠,拜師取經。有一次他聽說襄陽城裏同濟堂有個綽號“王神仙”的名醫,對治療扼背瘡很有經驗。他立即帶著行李,長途跋涉幾百裏,去拜“王神仙”為師。對“王神仙”在藥性、醫道各方面的獨到之處都用心學習研究,獲益很大。
雖然張仲景的醫術非常高超,但有些病他也不能醫治。俗話說,“大兵之後,必有災年”。東漢末年,戰亂頻繁,不斷的戰爭導致瘟疫流行。建安年間,瘟疫大流行,前後達5次之多,使很多人喪生,一些市鎮變成了空城,其中尤以死於傷寒病的人最多。如張仲景的家族,原來有200多人,自漢獻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以來,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裏,就死了三分之二,其中有十分之七是死於傷寒病。一些庸醫便趁火打劫,不給病人認真診脈,
“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和病人相對片刻,便開方抓藥,只知道賺昧心錢。更多的人,雖師承名醫,卻不思進取,因循守舊,不精心研究醫方、醫術,以解救百姓的病痛,而是競相追逐權勢榮耀,忘記了自己的本分。張仲景對這些人非常氣憤,痛加斥責,他決心要控制瘟疫的流行,根治傷寒病。從此他“勤求古訓,博採眾方”,刻苦研讀《素問》、《靈樞》、《八十一難》、 《陰陽大論》、《胎臚藥錄》等古代醫書,繼承《內經》等古典醫籍的基本理論,廣氾借鑑其他醫家的治療方法,結合個人臨床診斷經驗,研究治療傷寒雜病的方法,並於建安十年 (公元205年)開始著手撰寫《傷寒雜病論》。
這時候,東漢王朝四分五裂,張仲景官不能做,家也難回。于是他就到嶺南隱居,專心研究醫學,撰寫醫書。到建安十五年,終於寫成了劃時代的臨床醫學名著《傷寒雜病論》,共十六卷。經後人整理成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本書。《傷寒雜病論》系統地概括了“辨證施治”的理論,為我國中醫病因學說和方劑學說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後來該書被奉為“方書之祖”,張仲景也被譽為“經方大師”。
張仲景寫成該書後仍專心研究醫學,直到與世長辭。晉武帝司馬炎統一天下後的公元285年,張仲景的遺體才被後人運回故鄉安葬,並在南陽修建了醫聖祠和仲景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