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皮

介紹單味藥物!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6
文章: 3385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陳皮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陳皮
 禁忌:多服久服,損人元氣。
 性味:辛苦溫。
 功能:(1)辛能散,苦能燥能瀉,溫能補能和。(2)同補藥則補,瀉藥則瀉,升藥則升,降
       藥則降。(3)為脾肺氣分之藥,調中快膈,導滯消痰,利水破癥。(4)宣通五臟,統
       治百病,皆取其理氣燥濕之功。
 性狀:廣中陳久者良,故名陳皮。
 炮製:(1)陳皮:入補藥則留白,入下氣消痰藥則去白。(2)橘紅:治痰欬童便浸曬。治痰
       積薑炒,治下焦鹽水炒,核去皮炒用。
 備註:(1)「為脾肺氣分之藥」:脾為氣母,肺為氣籥,凡補藥濇藥必佐陳皮以利氣。
       (2)「消痰」:大法治痰以健脾順氣為主,潔古曰:陳皮枳殼利其氣而痰自下。
       (3)「統治百病取其理氣燥濕之功」:人身以氣為主,氣順除則百病散,金匱云能解魚
       毒食毒。
       (4)「入下氣消痰藥,則去白」:聖濟云:不去白反生痰。
       (5)十劑曰:宣可去壅生薑橘皮之屬是也。
       (6)用橘紅一斤,甘草鹽各四兩,煮乾點服名二賢散,蒸餅丸,名潤下丸,治痰特有驗。
       (7)丹溪曰:治痰利藥過多,則脾虛痰易生而反多,又曰胃氣亦賴痰以養,不可攻盡,攻
       盡則虛而愈劇。
       (8)「陳者良」:陳則烈氣消,無燥散之患,半夏亦然,故同名二陳湯。
       (9)橘絡入絡,化痰理氣止咳,為咳血虛勞要藥。


in>:  本草備要 清朝  汪昂
您沒有權限檢視這篇文章所附加的檔案。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6
文章: 3385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陳皮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陳皮 檢查有無發霉斑點

產地
陳皮是柑樹果實的果皮經脫水乾燥、切片製成,產地主要在廣東、廣西一代,品質都相當。陳皮可以健胃怯痰、治療胃脹、食欲不振、噁心想吐、咳嗽至喉嚨痛等。

挑選方式
以表面沒有發霉斑點者為佳。

泡茶飲 <陳皮丹參茶>
材料:陳皮與丹參各10克、何首烏15克。
作法:將材料洗淨後放入杯中以500cc沸水沖泡,燜約10分鐘後即可飲用,或是將藥材與500cc的水放入鍋內,先用大火煮至滾後,再轉小火煮5至10分鐘即可飲用。
作用:可以助消化、降血脂。
注意:腹瀉者不適合喝。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6
文章: 3385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陳皮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橘皮〔山〕
{宣肺氣,燥脾濕}
橘皮〔耑入脾肺,兼入大腸〕味辛而溫,治雖耑主脾肺〔時珍曰:脾乃元氣之母,
肺乃攝氣之籥,故橘皮為二經氣分藥。〕,調中快膈,導痰消滯,利水破癥,
宣五臟理氣燥濕。〔汪昂曰:大法治痰以健脾順氣為主。潔古曰:陳皮、
枳殼利其氣而痰自下。〕然同補劑則補,同瀉劑則瀉,同升劑則升,同降劑則降,
各隨所配而得其宜。〔凡補藥濇藥,必佐陳皮以利氣。〕且同生薑,則能止嘔
〔十劑篇云:宣可去壅,生薑、橘皮之屬是也。〕,同半夏則豁痰,
同杏仁則治大腸氣閉,同桃仁則治大腸血閉。至其利氣,雖有類於青皮,
但此氣味辛溫,則入脾肺而宣壅;不如青皮耑入肝泄,而無入脾燥濕,
入肺理氣之故也。〔諸濕皆屬於脾,諸氣皆屬於肺。〕然多服亦能損氣。
〔胃氣亦賴痰養,不可用此盡攻。〕用補留白。

{橘紅}
下氣消痰除白〔出聖濟〕,即書所名橘紅〔今人有以色紅形小如枳實者代充,
其破氣實甚。〕;然亦寓有發表之意。〔以皮治皮意。〕

{橘核}
核治疝痛偏墜。〔凡核多入腎,而橘核尤入囊核,亦物類相感意。時珍曰:
橘核入足厥陰肝,與青皮同功,故治腰痛疝痛,及內卵腫偏墜,或硬如石,
或腫至潰;有橘核丸,用之有效。〕

{橘葉}
葉散癰腫。

〔莫強中為鹽城令時得疾,凡食已,輒胸滿不下,百方不效,偶家人合橘紅湯,
因取嘗之,似相宜,連日飲之,一日,忽覺胸中有物墜下,大驚目瞪,自汗如雨,
須臾腹痛,下數塊如鐵彈子,臭不可聞,自此胸次廓然,其疾頓愈,蓋脾之冷積也。
其方用橘皮一斤去穰,甘草鹽花各四兩,為末,煮乾點服,名二賢散,
丹溪變為潤下丸,用治痰氣有效;惟氣實人服之相宜,氣不足者,不宜用之也。〕
取廣陳久者良。〔陳則烈氣消散,故名陳皮,與半夏同用,名為二陳。〕
治火痰童便製,寒痰薑汁製,治下焦鹽水製。核去皮炒用。


in>: 清‧黃宮繡纂‧‧本草求真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6
文章: 3385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橘皮(附陳皮醬)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橘皮(附陳皮醬)

【性味】氣味苦、辛,溫,無毒。
【功效】主胸中瘕熱逆氣,利水穀。久服去臭,下氣,通神。

陳修園曰:
       橘皮氣溫,稟春氣而入肝,味苦入心,味辛入肺。胸中為肺之部位,惟其
   入肺,所以主胸中之瘕熱,逆氣竦泄,為肺之專長。惟其入肝,所以能利水榖
   。心為君主之官,惟其入心,則君火明而濁陰之臭氣自去。又推其所以得效之
   神者,皆其下氣之功也,總結上三句,古人多誤解。

又曰:
       橘皮筋膜似脈絡,皮形似肌府,宗眼似毛孔。人之傷風咳嗽,不外肺經,
   肺主皮毛,風之傷人,先入皮毛,次入經絡而漸深,治以橘皮之苦以降濇,辛
   以發散,俾從脾胃之大絡,而外轉於肌肉毛孔之外,微微從汗而解也。若削去
   筋膜,祇留空皮,名曰橘皮。意欲解肌止嗽,不知汗本由內而外,豈能離肌肉
   經絡而直走於外乎? 乃去自留白之分,東垣因之,何不通之甚也。
       至於以橘皮製造為醬,更屬無知妄作,查其製法:橘皮用水煮三次極爛,
   嚼之無辛苦味,哂乾外用甘草、麥冬、青鹽、烏梅、元明粉、硼砂,熬濃汁浸
   晒多次,以汁乾為度;又以人參、貝母研末拌勻,收貯數月後用之,據云能化
   痰療嗽,順氣止渴生津,而不知全失橘皮之功。
       用橘皮治嗽,妙在辛以散之,今以烏梅之酸收亂之。橘皮順氣,妙在苦以
   降之,今以麥冬、人參、甘草之甘壅亂之;橘皮妙在溫燥,故能去痰寬脹,今
   以貝母、麥冬、元明、硼砂、青鹽之鹹寒亂之,試問橘皮之本色何在乎?
       余嘗究俗人喜服之由,總由入口之時,得甘酸之味,則滿口生津,得鹹寒
   之性,則堅痰暫化,一時有驗,彼此相傳,而陰被其害者不少也。法製半夏,
   亦用此藥浸造,罨(音“眼”)發黃衣收貯,貽害則一。


in>: 神農本草經讀  --- 清  --  陳修園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6
文章: 3385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陳皮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橘皮  (附:橘絡、化橘紅)  

【藥用】雲香科小喬木橘CitruereticulateBlanco及其栽培變種的成熟果皮。
【性味與歸經】辛、苦,溫。歸脾、肺經。
【功效】行氣除脹滿,燥濕化痰,健脾和中。
【臨床應用】
1.用於胸腹脹滿等症橘皮辛散通溫,氣味芳香,長於理氣,能入脾肺,故既能行散肺氣壅遏,又能行氣寬中,用於肺氣擁滯、胸膈痞滿及脾胃氣滯、脘腹脹滿等症。常與木香、枳殼等配伍應用。
2.用於濕阻中焦、脘腹痞脹、便溏泄瀉,以及痰多咳嗽等症。橘皮苦溫燥濕而能健脾行氣,故常用於濕阻中焦、脘腹脹悶、便溏苔膩等症,可配伍蒼朮、厚朴同用。又善於燥濕化痰,為治濕痰壅肺、痰多咳嗽的常用要藥,每與半夏、茯苓同用。
3.用於脾虛飲食減少、消化不良,以及噁心嘔吐等症本品燥濕而能健脾開胃,適用於脾胃虛弱、飲食減少、消化不良、大便泄瀉等症,常與人參、白朮、茯苓等配合應用。因其既能健脾,又能理氣,故往往用作補氣藥之佐使,可使補而不滯,有防止壅遏作脹作用。此外,橘皮又能和中,可治胃失和降、噁心嘔吐,若胃寒嘔吐,可與生薑同用;胃熱嘔吐,又可配伍竹茹、黃連等藥同用。
【處方用名】橘皮、陳皮、廣陳皮、新會皮(洗淨,曬乾,切碎用)炒橘皮(麩皮拌炒)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附藥】
1.橘絡:及橘瓤上的筋膜。(是橘的中果及內果皮之間的維管束群)。性味苦,平。功能化痰理氣通絡,適用於痰滯經絡,咳嗽、胸脅作痛等症。一般用量一錢至錢半,煎服。
2.化橘紅:及雲香科植物柚的果實。性味苦、辛、溫。功能燥濕化痰,理氣,消食。適用於痰多咳嗽,以及食積、脘腹脹痛等症。一般用量3--10g,煎服。
【按語】
1.橘皮味辛苦而性溫,氣芳香而入肺脾。辛散行氣滯,是乃肺氣壅滯、脾胃氣滯的要藥;苦溫而燥濕,故而濕阻中焦、痰多咳嗽,卓有奇功;且能和中以治呃逆,並能健脾等。
2.橘皮在臨床上應用甚為廣泛,《剛目》稱其「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然而所治病症無非肺脾兩經,而其效用則兼理氣燥濕、化痰健脾也。
3.古人對橘皮的應用有橘紅、橘白之分,橘紅是橘皮之外層色紅者,以燥濕化痰之功為勝;橘白為內層色白者,無造烈之弊,而能化濕和胃。現在上海地區以不再區分。
【方劑舉例】二陳湯(《和局方劑》):陳皮半夏茯苓甘草治脾胃不和,運化失職,痰濕為患,喘嗽脹滿。橘皮竹茹湯(《金匱要略》):橘皮竹茹人參甘草生薑大棗治胃虛呃逆。異功散(《小兒藥証直訣》):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治脾胃虛弱,飲食減少,消化不良,大便溏薄,胸脘痞悶等症。
【文獻摘錄】《本草綱目》:「其至百並總是取棋理氣燥濕之功,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脾哪元氣知母,肺乃攝氣之要,故橘皮為二經氣分之要,但隨所配而補瀉升降也。」《日用本草》:「能散能瀉,能溫能補,能消膈氣,化痰涎,和脾止嗽,通五淋」《本草經疏》:「辛能散,苦能瀉,溫能通行,則逆氣下,嘔嗽止,胸中瘕熱消矣,脾為運動磨物之臟,氣滯則不能消化水谷,為吐逆、霍亂、泄瀉等証,苦溫能鑿脾家之濕,使滯氣運行,諸証自療矣。」《本草匯言》:「味辛善散,故能開氣;胃苦開泄,故能行痰;其氣溫平,善於通達,故能止嘔、止咳,健脾和胃者也。東垣曰:夫人以脾胃為主,而治病以調氣為先,如欲調氣健脾者,橘皮之功居其首焉。」


in>: 中草藥入門學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6
文章: 3385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陳皮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釋名氣味橘實:甘、酸、溫、無毒。
  黃橘皮:(紅皮、陳皮)辛、苦、溫、無毒。
  青橘皮:苦、辛、溫、無毒。
  主治橘葉:消腫散毒。治肺癰、乳癰、脅痛。
  橘核:1、腰痛。用橘核、杜仲各二兩,炒、研為末。每服二錢,鹽酒送下。
  2、小腸疝氣及陰核腫痛。用橘核五錢,炒、研為末,老酒煎服,或加酒、糊做丸服。
  橘瓤上筋膜(橘絡):口渴吐酒。炒熟煎激發飲,甚效。(按:現用以治痰滯經絡、咳嗽、胸脅作等症。)
  青橘皮:1、酒食後飽滿。用青橘皮一斤,分作四分:四兩用鹽湯泡,四兩用百沸湯泡,四兩用醋泡,四兩用酒泡。三日後取出,去白切絲,以鹽一兩炒至微焦,研為末。每服二錢,用茶末四分,水煎溫服。此方名「快膈湯」。
  2、理脾快氣。用青橘皮一斤,曬乾,焙過,研為末,加甘草末一兩、檀香末半兩,和勻收存。每用一、二錢,放一點鹽,開水送服。
  3、健胃解酒。用青皮一斤,泡去甘味,去瓤煉淨,加鹽五兩、炙甘草六兩、舶茴香四兩、甜水一鬥,共煮,不斷攪拌,水盡後,以慢火把藥焙乾,去掉甘草、茴香,只取青皮收存,每於飯後嚼服數片,有益脾胃。4、瘧疾疾寒熱。用青皮一兩燒存性,研為末,發病前以溫酒送服一錢,臨發時再服一次。
  5、乳癌(乳房內有核如指頭,不痛不癢,五、七年成癰,名乳癌)。
  用青皮四錢,加水一碗半煎成一碗,徐徐服下。一天服一次,或用酒送服亦可。
  6、耳出汁。用青皮燒過。研為末,包棉中,塞耳內。
  7、唇燥生瘡。用青皮燒過,研為末,調豬油塗搽。
  黃橘皮:1、濕痰停滯,咳嗽唾稠粘。用武漢橘皮半斤,放砂鍋內,下鹽五錢,化小淹過煮干;另用粉甘草二兩,去皮蜜炙,二味共研為末,加蒸餅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開水送下。此方名「潤下丸」。
  2、脾氣脹滿。用橘皮四兩、白朮二兩,共研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飯前服,木香湯送下。一天服三次。此方名「寬中丸」。
  3、傷寒及一切雜病,乾嘔,手足逆冷。用橘皮四兩、生薑一兩,加水二升,煎取一升,徐徐飲服。此方名「橘皮湯。」
  4、霍亂吐瀉(不拘男女,但有一點胃氣存者,服之再生)。用廣陳皮(去白)五錢,、真藿五錢,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時時溫服。又方:用陳皮末二錢,開水送服。不省人事者可灌服,同時燒磚漬醋,乘熱包布中放在心下熨按好復甦。
  5、反胃吐食。用橘皮(壁土炒香)研為末,每服二錢。以生薑三片,棗肉一枚,加水二盅,煎成一盅溫服。
  6、痰膈氣脹。用陳皮三錢,水煎熱服。
  7、突然失聲。用橘皮半兩,水煎徐飲。
  8、經年氣嗽。用橘皮、神曲生薑(焙乾),等分為末,蒸餅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飯後,臨星時各服一次。有人因久嗽服此方,結果不但這個病治好了,連原患的膀胱氣也治好了。
  9、化食消痰。有橘皮半兩微熬,研為末,水煎代茶,細細飲服。
  10、大碭秘塞。用陳皮連白,酒煮過,焙乾,研為末。每服二錢,溫酒送下。
  11、風痰麻木。用橘紅一斤,水五碗,煮爛去渣打,再煮至一碗,一次服下。取吐為愈,不吐,可加瓜蒂末。
  12、瘧疾疾。用橘皮(去白,切)在生薑自然汁中浸泡一夜,取出熬煮,再焙乾研末。每服三錢,以陳棗十個,加水一碗,煎成半碗,於發病前送下,同時吃棗。
  13、產後尿閉。用陳皮一兩,去白,研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服,溫酒送下,一服即通。
  14、乳癰(未成者即散,已面者好潰,痛不可忍乾好不疼)。用陳橘皮,泡開水中,去白,曬乾,加面炒至微黃,研為末,每服二錢,以麝香調酒送下。初發者一服見效。名「橘香散。」
  15、耳出汁。用陳皮燒過,研為末,取一錢,加麝香少許,每日摻敷。
  此方名「立效散。」
  16、趾甲嵌肉,步履困難。用濃煎陳皮湯浸泡患處,甲肉自離,輕手將甲剪去,以虎骨末敷之即安。

in>: 本草綱目(明-李時珍)
圖檔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2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陳皮抗發炎 低溫烤過更有效

未閱讀文章 MissC »

陳皮抗發炎 低溫烤過更有效
蘋果日報
【許佳惠╱台北報導】



化痰、開胃的陳皮,食用前可先烘烤,有助釋放有效成分。元培科技大學研究一年發現,柑橘皮製成的陳皮只要低溫烘烤兩小時,即可讓抗氧化物質「類黃酮」釋放出兩倍;中醫師建議,太高溫恐讓陳皮有效成分消失,建議以烤箱用攝氏一百度以下烘烤。


可泡水後飲用
元培科大食品科學系副教授何素珍說,陳皮可化痰、增進食欲,但抗發炎的研究沒人做過,她想了解加工後的柑橘皮,是否真保有抗氧化和抗發炎效果,故遵照古法,取新鮮椪柑皮用攝氏四十五度風乾四十八小時,製成陳皮,再用攝氏一百度烘烤。
接著她用甲醇溶解出陳皮萃取物,放入人體巨噬細胞培養液,加大腸桿菌刺激,觀察細胞發炎情況,發現烘烤兩小時的陳皮萃取物,類黃酮會釋放出兩倍,更能降低發炎、提高止咳潤喉和促進食欲。此研究將刊登在美國《農業和食品化學》期刊。
何素珍強調,陳皮即使未經烘烤,也可降低發炎,但烤後因破壞有效成分的鏈結關係,反使有效成分釋出更多。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師張家蓓說,柑橘皮製成、顏色淡的陳皮也稱為廣陳皮,可行氣開胃、去脹氣,氣虛體質、易疲勞愛睏者可用來泡水喝,氣滯、常腹脹者,可用顏色黑、口味酸澀的陳皮煎煮飲用。
她建議,陳皮烘烤最好低於攝氏一百度;若不知選擇何種陳皮,也可吃陳皮梅、紫蘇梅,同樣能化痰、開胃、消脹氣。


食用陳皮注意事項
●食用前可先用烤箱以100℃烘烤,有助釋放抗氧化成分,可輔助化痰、開胃、消脹氣
●氣虛、易疲勞愛睏者,可選用顏色淡的廣陳皮泡水飲用
●氣滯、常腹脹者,可用顏色黑、口味酸澀的陳皮煎煮飲用
●吃陳皮梅、紫蘇梅等,也可輔助化痰、開胃、消脹氣
※資料來源:元培科大食品科學系副教授何素珍、中醫師張家蓓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2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飲食失調腸胃抗議 陳皮幫助消化

未閱讀文章 MissC »

飲食失調腸胃抗議 陳皮幫助消化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2/01 00:37"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過年大吃大喝容易造出現消化不良諸多不適症,砂仁、陳皮等傳統中醫理氣藥可以派得上用場;中醫師鐘文冠在一場學術研討中提到,這類藥不只適用於消化不良,例如老年腎臟病患者常見食欲不振,無力便溏等脾胃虛弱之像,也可考慮搭配太子參、生白朮、茯苓、生薏仁等改善;脾虛有濕者可用方劑搭配陳皮、半夏、砂仁、蘇梗等藥材。

中醫對於大吃大喝後消化不良、脹氣氣經常會用到陳皮、砂仁,但中醫師指出,因腎病而脾虛者也能可採用方劑搭配陳皮、砂仁等理氣藥。老年人原發性腎小球疾病的發生率與年輕人差別不大,但因高血壓與糖尿病造成的繼發性腎臟疾病卻明顯較多。同時老年人藥物代謝功能減低,服用多種藥物易出現藥物性腎損害。

醫師指出,老年腎病的診斷不容易,常無明顯發病規律,又容易合併高血壓、貧血與心臟衰竭,不易早期發現,臨床上的病史詢問很重要,必要的化驗更不可少。

老年腎病在中醫眼中多呈現虛實夾雜,病程較長,有多種合併症,醫師提醒,過於苦寒瀉下、利水、溫燥發散的中藥皆易造成不適,切忌用刺激藥物,,必須採取和緩的治療方式,老年人因其他疾病引起腎臟病變的比例遠高於青壯年,泌尿系統感染風險亦較成年人高,中醫主張採取較和緩的治療方式。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補骨脂、肉蓯蓉,杜仲,屬於溫性補腎藥材,適合用於虛寒體質的患者。中醫師吳忠澤在養生講座中指出,溫性、補腎類的藥材較適合腎陽虛的民眾,部分補腎中藥能同時有助肝腎的調養。

中醫談的腎與肝範圍較大,包含許多神經、內分泌的觀念,而非單指器官本身。中醫師吳忠澤表示,在五行觀念中,腎屬水,水生木,補腎的藥材經常對肝也有助益。

依中醫觀點,外傷骨折或慢性勞損調養也與肝腎有觀,適當地配合中藥,有助於傷勢的復原與痠痛改善。常見的傷科補養藥有杜仲、牛膝、補骨脂、續斷、骨碎補等。藥膳中也常見到牛膝、杜仲、補骨脂等藥材,尤其是骨傷科的後期調養。

杜仲性味甘、微辛、性溫,補肝腎,強筋骨,有強身壯骨作用。杜仲與桑寄生還有不錯的降血壓功效,對於改善血壓過高造成的中風有幫助。對於人體上肢問題,可用桑枝、桂枝;下肢可用牛膝、獨活等來改善杜仲與桑寄生同時能降血壓,又能強壯筋骨,適合這些患者在醫師指示下搭配服用。

中醫師指出,補肝腎中藥多能強筋骨,對風濕痺痛、肝腎不足、腰膝痠痛最為適宜,常與獨活、牛膝等配伍補益肝腎要藥,故對老人體虛、婦女肝腎不足、腰膝疼痛、筋骨無力者亦常與杜仲、續斷等搭配使用。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