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止觀初探0001-0031(毗缽舍那)

福智廣論|宗大師:【今勤瑜伽多寡聞 廣聞不善於修要 觀視佛語多片眼 復乏理辯教義力】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般若般羅密
版面規則
此區專為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所設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32
文章: 3385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毗缽舍那0031永盡我我所執即是法身真實性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31講 32講
廣論止觀初探・毗缽舍那0031永盡我我所執即是法身真實性

來源:毗缽舍那



講次 | 0031 (2025-02-08 ~ 2025-02-14)
標題 | 永盡我我所執即是法身真實性
《廣論》福智第三版段落 | P406-LL4 ~ P406-LL1如明顯句……真實性義。
注意事項 | 根據師長指示,欲聞思空性法類,應具足聞思前面道次第的基礎。建議先學習真如老師開示之《道次第略義淺釋》與《廣論止觀初探・奢摩他》。在完成前面道次第的學習課程後,方進一步學習《廣論止觀初探・毗缽舍那》。非常隨喜諸位的精勤聞法。

00:00

  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毗缽舍那的時間了!這一週你們過得還可以吧?如果心情不好,最好選擇聽法,因為聽法會對沮喪的心情或憂傷的心情有一個隔斷。生命常常發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意外,還有一些求不得苦、一些傷感等等,在你專心聽法的時候,有的時候就把那痛苦忘了,因為你在專心地探討教理。有的時候聽完可能那個痛苦又出來了,就再來聽。還有的時候,聽完了之後你就會發現那痛苦一點也不重要,為什麼?因為佛陀說:痛苦的根本是無明,根本不是平常發生的那些事情讓你痛苦。把這個心一這樣想了之後,其實我們解決痛苦的方式就變得簡潔──聽法就好了!會有這麼簡單嗎?會。試試看!01:15

  今天就請大家把《廣論》打開到406頁倒數第4行。看書喔!01:26
此復如《明顯句論》云:「若諸煩惱業身作者及諸果報,此等一切皆非真實性,然如尋香城等實非真實,於諸愚夫現真實相。又於此中何為真實性,悟入真實性復是如何耶?02:04
  哪部論啊?《明顯句論》,對吧?《明顯句論》在解釋什麼?在解釋《中論》的第十七品〈觀業品〉,它最後銜接到第十八品〈觀我法品〉的這個段落。《中論》第十七品最後的這個偈子是說:「諸煩惱業身,作者及果報,皆如尋香城,如陽焰如夢。」在《明顯句論》中也說:最初的因──這些煩惱、由於煩惱所發起的業,業所引生的這個什麼?異熟之身,以及作者,就是造業的補特伽羅,你、我,對不對?還有造業的補特伽羅所要承受的果。這一切顯現,注意!這一切顯現是否都是有自性的真實性呢?這一切都並非真實性。意思就是,這一切都不是有自性的,然而就像將虛假的尋香城顯現為彷彿真實的城市那樣。事實是這樣的,就是一個虛假的東西,我們把它看得非常地真實。03:32

  講到了「尋香城」,請問何謂尋香城啊?「尋香」有另外一個名字就叫「乾闥婆」,是一種樂神,就是天神;尋香會變化出城市、樓閣,樓中會傳出奏樂。又有人、又有城、又有樂,然後地上的人們看到就想去追,靠近的時候卻什麼也沒有。有點像今天的海市蜃樓吧!現在還有海市蜃樓,對吧?04:14

  《大智度論》中也說:太陽剛昇起的時候,會看到城門、宮殿有行人出入,當陽光越來越強、越來越強的時候,這種現象就會漸漸、漸漸地消失了。這種城池只能用眼睛看見,它是真實存在的嗎?它不是,儘管看起來那麼真實,甚至還有聲音,但是它不是真實的,所以它叫「乾闥婆城」。04:41

  在《二十唯識述記》中也有說過:尋香能作幻術──意思就是能變魔術──有的時候他會變出一座城喔!然後在這座城中遊戲,這就叫作尋香城。好像有一座城,實際上它無法發揮城的作用,所以稱為「陽焰化城」,或者說什麼?「乾闥婆城」。有一些商人在入海取寶的時候,會看見陽焰化為城池、房舍,甚至還能聽到從裡邊傳出了音樂的聲音,所以西域稱樂者叫作「尋香」,稱這個現象叫「尋香城」。05:28

  那麼這個「尋香城」要比喻什麼呢?就是要比喻諸法不真實。哪些諸法呢?前面所講的「煩惱」。什麼叫煩惱?心裡不寂靜、睡不著覺、吃不下飯,折騰得非常慘的那些煩惱、折磨我們的煩惱。還有「業」,還有「身」,還有「作者」,還有「果報」等,注意!實際上不是有自性的真實性,「愚夫」──注意!「夫」前面有個「愚」,愚夫就是凡夫,卻顯現為真實性的行相,由此而造成了欺誑。就是一類人會把這個看成是真實的,那就是愚夫,所以造成欺誑。06:28

  可以認為痛苦是欺誑的嗎?可是它多真實啊!是怎麼回事呢?要研究。06:38

  如果煩惱和業這些都不是真實性,接著自然就會有一個問題了:那有沒有真實性?此處什麼才是所要獲得的真實性呢?什麼才是能夠趣入真實性的方法和次第呢?我們可以往下看一看,這個問題有人解答嗎?誰解答呢?喔!是月稱論師,月稱論師會回答這個問題。看書!看月稱論師怎麼回答。說:07:16
茲當宣說,由內外法不可得故,則於內外永盡一切相我我所執,是為此中真實性也。07:27
  什麼是真實的?真實的次第是什麼?月稱論師回答說:由於內外事物不可得,注意!由於內外事物不可得,「內」是什麼?就是指眼等內在的法;「外」是什麼呢?就是指顏色啊、聲音啊,還有很多外在的這個法。這些內在的和外在的事物,注意!這些內在和外在的事物,實際上並非有自性的真實性,卻顯現為有自性──就是它不是真的,它顯現起來有自性,所以自性不可得。因此在一切情況中,對於內外諸法都徹底滅盡我執與我所執的一切耽著錯亂還有它的習氣,這樣的寂靜果位,就是在此處我們要獲得的究竟果位真實性,也就是佛陀的法身。08:44
毗缽舍那0031.jpg
毗缽舍那0031.jpg (77.21 KiB) 已瀏覽 51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32
文章: 33855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毗缽舍那0032-壞聚見是所有痛苦的根本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毗缽舍那0032-壞聚見是所有痛苦的根本

來源:毗缽舍那



講次 | 0032 (2025-02-15 ~ 2025-02-21)
標題 | 壞聚見是所有痛苦的根本
《廣論》福智第三版段落 | P406-LL1 ~ P407-L1悟入真實……入中論求。」
注意事項 | 根據師長指示,欲聞思空性法類,應具足聞思前面道次第的基礎。建議先學習真如老師開示之《道次第略義淺釋》與《廣論止觀初探・奢摩他》。在完成前面道次第的學習課程後,方進一步學習《廣論止觀初探・毗缽舍那》。非常隨喜諸位的精勤聞法。

00:00

  大家好!今天我們接著要學習毗缽舍那,請大家把自己從煩煩惱惱的事相中、各類的執取中的心,先抽出來一下,專注地聽聞宗大師的毗缽舍那。00:39

  今天我們會學406頁最後一行,請大家看書。「悟入真實者」,有看吧?00:53
悟入真實者,『慧見無餘煩惱過,皆從薩迦耶見生,證達我為此境已,故瑜伽師當滅我。』此等應從《入中論》求。」01:13
  我們可以依著《四家合註》來解釋這段文。《明顯句論》中接著說:「獲得真實性的方法、趣入真實性的次第到底是什麼呢?」月稱論師就引了哪部論啊?《入中論》的一個偈頌:「慧見無餘煩惱過,皆從薩迦耶見生,證達我為此境已,故瑜伽師當滅我。」這個偈頌的意思是說:以智慧經過探究而見到眾多的貪欲等煩惱,以及最嚴重的生老病死等等的這些過患,毫無遺漏地全部都是從執取我與我所為自性成立的壞聚見所產生的。透過斷除壞聚見,這些過患就像斬斷了樹根的樹幹一樣,完全被斷除了。要怎麼斷除壞聚見呢?必須了知不是如同壞聚見所執取的那般存在──就是壞聚見它所執取的方式是錯的──所以要透過證達我是壞聚見所緣而錯解的對境,希求解脫的止觀雙運瑜伽師破除所破有自性的我。02:45

  在這裡邊,大家可以觀察這段提出了一個問題,就是說:生命中所有的煩惱和所有的痛苦,它居然是有一個根本,並不是像我們平常感受的那樣,比如說大環境的天災人禍,還有人我是非、生命中的恩怨情仇等等,我們會認為這些是產生痛苦的原由。至於生老病死,很多人就沒有去探討,覺得就像四季一樣,它就是一個更替,接受死亡就對了。但是這裡邊說:死亡也是一個可以被改變的對境,生老病死也是可以被改變的對境。它之所以產生的原因,是因為有一個薩迦耶見在背後作祟,甚至所有的痛苦和煩惱它的根本都是薩迦耶見。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宗大師在毗缽舍那,或者佛陀在指示離苦得樂的這條路上,提出了這個震響三界的空性,它可以斷除所有煩惱的根本、所有痛苦的根本。04:03

  這一點,我希望大家聽了之後要入心去思考,不要聽一個說,「喔!原來是這樣」,就結束了,你要想:佛陀指出的這個所有煩惱的根本都是薩迦耶見──壞聚見,把它解決了,一切問題都解決了!這個解決問題的方式,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非常陌生的,甚至有些人是從來沒有聽過的。沒有聽聞佛法、跟隨善知識學習,是聽不到這種解決方式的。那這種解決方式被成就者廣泛地應用,很多很多人超凡入聖,大家學到了教法之後,就沿著這個教法開始改變自己的生命,開始非常有效地、有速度地、有質量地離苦得樂。那今天的你我,也聽到了佛陀的這種呼喚,痛苦的根本是什麼,並不是我們平常感受的那些,那些像幻影般的東西把它解決了,自身的問題也解決不了,而唯有解決薩迦耶見,所有的問題才會迎刃而解。05:12

  所以對這個部分,雖然是這一小段學了,但是大家可以花點時間去思考一下。當我們遇到問題,我們被痛苦所束縛、被痛苦所綑綁,根本就擺脫不了痛苦對自己的纏繞,然後吃不下、睡不著,甚至有些人就完全是高興不起來,但這原因到底是什麼?我們每個人心裡都覺得有一個那樣的原因,而且認為那樣的原因是對的;有的人還認為自己的痛苦是合理的,快樂是不合理的。這種種我們對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所提出來的──比如說你提出問題的方式、你解決問題的方式到底是不是正確的?因為正確的才會解決問題,如果這兩者都錯了的話,那其實再艱辛也解決不了問題。生命只是被一重一重的問題、一重一重的痛苦不停地淹沒,我們就在痛苦的所謂輪迴的大海裡邊不停地掙扎,永遠不會到彼岸。06:24

  所以在這裡邊提出了薩迦耶見的這個看法,希望大家能夠放在心上。比如說從早到晚生命所遇到的問題,你有多少時間會想到:這問題可能是薩迦耶見引生的。還是很多時間都覺得是別人引生的,或者是氣候等等、經濟什麼。這些都是問題,但是最根本的那個痛苦的根本,你會直接想到解決問題最根本的,應該是把薩迦耶見解決掉嗎?06:58

  我是說聽法要入心,它跟我們平常的思路差得太遠,真的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那怎麼樣把我們平常解決問題的這種離譜的方式,真的依法去改變,沿著佛所教我們的辦法去解決痛苦,這才有效,這是需要大家用功夫的!一定要下功夫才會改變,否則聽完了就是在聽一個新奇的說法,並沒有用它來改變生命。那我們所建立的皈依,比如說我跟佛學,到最後還是師父所說的那樣──是跟自己學,因為並沒有學到佛的思惟方式,他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07:40

  那依照這個問題去探索所有的解決方案,到底能不能解決生命所有的痛苦?那麼多成就者都成功了,現在輪到你我來探索這個問題,希望大家對這個問題抱有著真摯之心,用你生命所有的渴望來學習。08:01

  所以現在我們就來研究一下「壞聚見」,因為它是所有痛苦的根本。我們可以想一下:痛苦是一個一個地解決,還是可以把它根解決了,就都解決掉?如果說所有的痛苦有一個根本的話,那對我們來說是太令人驚喜了!因為你只要把這個根本除掉就不用痛苦,而且如果這個方法這麼好用,可以告知天下所有痛苦的有情、三界所有的有情,都可以用這種方式去掉痛苦,那所有的生命就不用痛苦了。這是一個石破天驚的好消息!08:43

  那壞聚見,注意!壞聚見是緣著名言我,就是名言中存在的這個我,它把這個「我」搞錯了。錯成多離譜呢?把這個「我」執取為是有自性的我。壞聚見所緣的境──所緣境的這個我是存在的,所執取的那個我是不存在的,因為它緣著我,但是它執取方式執取錯了。所以修行人要在名言我之上,破除所破──什麼「我」?破除有自性的我。我前面講的這兩句話,有的時候是花掉萬兩黃金,也未必能夠得到的修行要竅。09:43

  月稱論師──注意──破除所破,那個所破就是有自性的我。月稱論師還再叮嚀我們說:此等內容應當從哪兒追尋啊?那本《入中論》當中追尋。意思就是在《入中論》中有非常詳盡地宣說,所以我們一定要學習《入中論》。10:16
32.jpg
32.jpg (21.45 KiB) 已瀏覽 24 次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