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止觀初探0076-沒有正知則無法覺察沉掉
發表於 : 2022-04-03 , 10:58
76講 77講 78講 79講 80講
81講 82講 83講 84講 85講 86講 87講 88講 89講 90講
廣論止觀初探0076-沒有正知則無法覺察沉掉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76-沒有正知則無法覺察沉掉
未生起有力正知前,無法覺察沉掉
這裡面是說有個人斷言,對吧?請問:那個人斷言,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斷言啊?是不是在還沒有生起這樣的正知以前?那個人的斷言有沒有用呢?沒有用!因為它不是事實。為什麼不是事實呢?因為他不認識事實。那麼這個修行者不認識什麼樣的事實?有沉掉和無沉掉的差別。02:22
好!再問大家:為什麼會無法區分「有過失的三摩地」和「沒有過失的三摩地」呢?你們的答案是什麼?因為還沒有生起有力的正知,對不對?注意喔!不是並未生起正知,而是還沒有生起有力的正知,就是還沒有生起有力的正知。請問這有力的正知什麼樣子?在我們學的原文裡有寫嗎?你們可以看一下書。能不能答出來啊?說:「見心沈沒,或恐沈沒。」「見心掉舉,或恐掉舉。」對不對?答對了嗎?那個時候他就看到了──「見」,有個「見」字。那如果你沒答對,你別灰心!再多看幾遍,因為我們剛剛學。03:23
透過訓練增加正知的敏銳度
再注意!有力的正知。前一節課也提到,有力的正知是很快生起的,還是逐漸生起的?逐漸生起。所以對此我們透過聽聞了解定義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了解了之後,是要在正修的時候能夠如量地生起這樣的正知,然後用這樣的正知去察覺、證知。用這樣的正知去證知──注意!這是不一樣的字──用這樣的正知去察覺、去證知有沒有生起沉掉。另外,這個正知一定可以透過訓練來增加它的敏銳度。04:17
再細緻地分一下,比如說第一個階段,啊!我們上座開始修奢摩他了,我們已經選好了一個善所緣,比如說開始觀修佛像。開始觀修的時候這個心它不聽話,過一會兒就走神了,然後過一會兒又覺得:「啊!不習慣。」又疲累了。這種走神和疲累過了好久、好久還沒有被發覺,還覺得是挺正常的,這就是還沒有生起正知,對不對?因為正知就是發現這種狀態不對,然後立刻調整。這即是從最初沉掉生起,一段時間之後才會發覺的那個正知,反應比較慢,但是已經生起了。因為沉掉生起一段時間之後,正知還是有發現,所以有正知了。05:21
那麼這樣繼續修、繼續修,然後到第二階段。第二階段觀修佛像的時候,這個正知力逐漸、逐漸地變得強大,所以沉掉一生起,然後「嗯!」馬上就察覺了!「嗯!這是……」,就是它非常地機靈。比如說以掉舉為例,一走神,心剛一走神,然後正知一下發現,「嗯!」就抓回來了。所以這個正知如果是一雙眼睛的話,它已經明亮很多了,屬於活潑潑的那種正知。注意喔!這種正知也是經過逐漸這樣訓練的,不是天上掉餡餅,我們只負責張開嘴巴就可以了,它是要自己修練的!06:08
那麼第三階段呢?可以答出來嗎?繼續練、練、練,第三階段就是到了沉掉即將生起之前就有感覺了:「欸!這個狀態,好像沉掉要生起了!」然後開始有警覺了!06:24
大家會奇怪嗎?說:這是什麼狀態?其實打個譬喻也可以,比如說遠處有一條做咖啡的街,你遠遠地就會聞到咖啡的味道;像食物也是,你還沒有吃到,你會先嗅到了食物的味道。這個時候正知的嗅覺特別地靈敏、靈光,遠遠地就能感覺到:「啊!沉掉快來了。」然後立刻防範!厲害吧?所以我們的心透過修練,可以變得非常地靈敏和活潑,具有這樣的正知力。正知真是禪定的好朋友啊!對不對?沒有它是不成的。07:10
我們接著往下講,請看原文,有找到行吧?07:17
引據《辨中邊論》說明了知沉掉需要正知
這句話應該是換一種理解方式,藏文直譯過來它是:「如果不生起只要產生沉掉就不可能不了知的正知」。我會不會講太快?我再慢一點好了。「如果不生起只要產生沉掉就不可能不了知的正知」,意思是如果我們的心中沒有產生一種正知,這種正知什麼特色啊?只要產生沉掉就一定能了知的正知。如果我們心中沒有生起這樣的正知,接著會出現什麼狀況啊?「則雖久修,沈掉正生而不自覺,必以微細沈掉耗時。」就是縱使經過長時間的修行,連沉掉正在產生都無法察覺,就會在細分的沉掉中消耗時日。09:09
這一段可以說:「啊,太寫實了!」對吧?我們修行人遇到的這個問題呀!那麼又回到了──什麼是強而有力的正知啊?就是在還沒有生起沉掉之前,已經有警覺的正知。比如說它什麼樣了?他說:「哎喲,我快要生起沉掉了!」是這樣一種預感,一種自我的預感,因為他經驗太豐富了,訓練得太久,然後產生的這種預感,比如說天氣預報,在風雨來臨之前就知道。09:46
但是他為什麼要強調是強而有力的正知呢?比如說就像一個觀測系統,如果你太粗疏的話,檢查不到細的信號──注意!細的信號會有隱蔽性喔!甚至是貌似沒事,沒什麼事,是不容易被發現的。那麼同理,強而有力的正知,覺察細分的沉掉;沒有強而有力的正知,就無法覺察細分的沉掉。最糟的狀況,如果沒有生起強而有力的正知,卻誤認為自己所修的三摩地完全正確、是沒有沉掉的,這樣的話就會隨著沉掉而轉,消耗時光,因為他根本不認識啊!所以他消耗了此生,甚至有的時候會產生誤解,以為他已經生起禪定,可是沒有,所以破壞了來生的利益。有沒有聽清楚?10:48
我再說一遍,哪部論啊?《辨中邊論》中說:想要察覺沉掉要怎麼樣?必須具備正知。如果沒有訓練出強大的覺察力的正知,就是我們花費再多的時間修三摩地,也終究會落入一種愚痴中、一種無知中。那麼這種無知是什麼?沒法辨識沉掉生起了嗎,還是沒生起?認不出來。認不出來的狀態下,就一定會被微細的沉掉影響,它會在其中混淆的,沒有辨析清楚。所以就有悲劇了!這個悲劇是什麼?就是你付出了長時間的苦修,可是有修成寂止嗎?修不成寂止,空耗時日!11:49
所以我們學這一段,就是為了我們在座上修的每一分努力都非常地值得,因為我們行進在一個清淨的用功教誡這樣的修行路上,要絕對避免這樣的悲劇!所以大師的諄諄教誨,字字千金難買啊!對不對?難可值遇啊!學到這樣稀有的清淨傳承的教授,你們會好好珍惜吧?會想依教奉行吧?因為唯有依教奉行,才能令清淨的法流綿延不絕!我們才能以真實的修行來報師恩、報佛恩、父母恩,還有眾生恩!12:37
今天就講到這兒,謝謝!12:41
81講 82講 83講 84講 85講 86講 87講 88講 89講 90講
廣論止觀初探0076-沒有正知則無法覺察沉掉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76-沒有正知則無法覺察沉掉
【廣論止觀初探第 76 講】範圍:
● 《廣論‧奢摩他》校訂本段落:P74-L5 ~ P74-L10《修次》中、下……沈掉耗時。
● 《廣論》福智第三版段落:P367-L8 ~ P367-L11修次中下……沈掉耗時。
《修次》中、下篇云:「見心沈沒,或恐沈沒。」又云:「見心掉舉,或恐掉舉。」乃至未生如斯正知,縱自斷言「從彼至此中無沈掉,所修無過」,然非實爾,以生沈掉亦不知故,有力正知未生起故。如是亦如《中邊論》云「覺沈掉。」謂覺沈掉須正知故。如是若未生起正知,凡生沈掉即必覺察,則雖久修,沈掉正生而不自覺,必以微細沈掉耗時。
第 76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未生起有力正知前,無法覺察沉掉 00:33
2. 透過訓練增加正知的敏銳度 03:23
3. 引據《辨中邊論》說明了知沉掉需要正知 07:17
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有準備殷重發心了吧!那麼和我一起翻開《廣論》367頁第8行,請大家跟我一起看原文:00:33講次 | 0076 (2022-03-26 ~ 2022-04-01)
標題 | 沒有正知則無法覺察沉掉
《廣論・奢摩他》校訂本段落 | P74-L5 ~ P74-L10《修次》中、下……沈掉耗時。
《廣論》福智第三版段落 | P367-L8 ~ P367-L11修次中下……沈掉耗時。
未生起有力正知前,無法覺察沉掉
因為《修次》後二篇中說:「如果見到內心沉沒,或擔心有沉沒的危險。」以及「見到內心掉舉,或擔心有掉舉的危險。」在還沒有生起這樣的正知以前,即使斷言:「啊!從那個時候到此之間,生起了毫無沉掉的、沒有過失的修行。」這也不是事實,因為即使產生了沉掉也不知道、也沒法得知的緣故,這是因為並未生起有力正知。01:53《修次》中、下篇云:「見心沈沒,或恐沈沒。」又云:「見心掉舉,或恐掉舉。」乃至未生如斯正知,縱自斷言「從彼至此中無沈掉,所修無過」,然非實爾,以生沈掉亦不知故,有力正知未生起故。01:07
這裡面是說有個人斷言,對吧?請問:那個人斷言,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斷言啊?是不是在還沒有生起這樣的正知以前?那個人的斷言有沒有用呢?沒有用!因為它不是事實。為什麼不是事實呢?因為他不認識事實。那麼這個修行者不認識什麼樣的事實?有沉掉和無沉掉的差別。02:22
好!再問大家:為什麼會無法區分「有過失的三摩地」和「沒有過失的三摩地」呢?你們的答案是什麼?因為還沒有生起有力的正知,對不對?注意喔!不是並未生起正知,而是還沒有生起有力的正知,就是還沒有生起有力的正知。請問這有力的正知什麼樣子?在我們學的原文裡有寫嗎?你們可以看一下書。能不能答出來啊?說:「見心沈沒,或恐沈沒。」「見心掉舉,或恐掉舉。」對不對?答對了嗎?那個時候他就看到了──「見」,有個「見」字。那如果你沒答對,你別灰心!再多看幾遍,因為我們剛剛學。03:23
透過訓練增加正知的敏銳度
再注意!有力的正知。前一節課也提到,有力的正知是很快生起的,還是逐漸生起的?逐漸生起。所以對此我們透過聽聞了解定義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了解了之後,是要在正修的時候能夠如量地生起這樣的正知,然後用這樣的正知去察覺、證知。用這樣的正知去證知──注意!這是不一樣的字──用這樣的正知去察覺、去證知有沒有生起沉掉。另外,這個正知一定可以透過訓練來增加它的敏銳度。04:17
再細緻地分一下,比如說第一個階段,啊!我們上座開始修奢摩他了,我們已經選好了一個善所緣,比如說開始觀修佛像。開始觀修的時候這個心它不聽話,過一會兒就走神了,然後過一會兒又覺得:「啊!不習慣。」又疲累了。這種走神和疲累過了好久、好久還沒有被發覺,還覺得是挺正常的,這就是還沒有生起正知,對不對?因為正知就是發現這種狀態不對,然後立刻調整。這即是從最初沉掉生起,一段時間之後才會發覺的那個正知,反應比較慢,但是已經生起了。因為沉掉生起一段時間之後,正知還是有發現,所以有正知了。05:21
那麼這樣繼續修、繼續修,然後到第二階段。第二階段觀修佛像的時候,這個正知力逐漸、逐漸地變得強大,所以沉掉一生起,然後「嗯!」馬上就察覺了!「嗯!這是……」,就是它非常地機靈。比如說以掉舉為例,一走神,心剛一走神,然後正知一下發現,「嗯!」就抓回來了。所以這個正知如果是一雙眼睛的話,它已經明亮很多了,屬於活潑潑的那種正知。注意喔!這種正知也是經過逐漸這樣訓練的,不是天上掉餡餅,我們只負責張開嘴巴就可以了,它是要自己修練的!06:08
那麼第三階段呢?可以答出來嗎?繼續練、練、練,第三階段就是到了沉掉即將生起之前就有感覺了:「欸!這個狀態,好像沉掉要生起了!」然後開始有警覺了!06:24
大家會奇怪嗎?說:這是什麼狀態?其實打個譬喻也可以,比如說遠處有一條做咖啡的街,你遠遠地就會聞到咖啡的味道;像食物也是,你還沒有吃到,你會先嗅到了食物的味道。這個時候正知的嗅覺特別地靈敏、靈光,遠遠地就能感覺到:「啊!沉掉快來了。」然後立刻防範!厲害吧?所以我們的心透過修練,可以變得非常地靈敏和活潑,具有這樣的正知力。正知真是禪定的好朋友啊!對不對?沒有它是不成的。07:10
我們接著往下講,請看原文,有找到行吧?07:17
引據《辨中邊論》說明了知沉掉需要正知
上述在《辨中邊論》中也說──引經據典,說:「證知沉沒與掉舉。」提到要了知沉掉需要正知。接下來尊法師的這段譯文,大家可以讀,有可能會把它誤解成「如果沒有生起正知,那麼只要沉掉生起就能覺察」,這種理解是錯誤的,在道理上也是講不通的,怎麼可能在沒有生起正知的狀態下,只要生起沉掉就能覺察呢?08:17如是亦如《中邊論》云「覺沈掉。」謂覺沈掉須正知故。如是若未生起正知──凡生沈掉即必覺察,則雖久修,沈掉正生而不自覺,必以微細沈掉耗時。07:43
這句話應該是換一種理解方式,藏文直譯過來它是:「如果不生起只要產生沉掉就不可能不了知的正知」。我會不會講太快?我再慢一點好了。「如果不生起只要產生沉掉就不可能不了知的正知」,意思是如果我們的心中沒有產生一種正知,這種正知什麼特色啊?只要產生沉掉就一定能了知的正知。如果我們心中沒有生起這樣的正知,接著會出現什麼狀況啊?「則雖久修,沈掉正生而不自覺,必以微細沈掉耗時。」就是縱使經過長時間的修行,連沉掉正在產生都無法察覺,就會在細分的沉掉中消耗時日。09:09
這一段可以說:「啊,太寫實了!」對吧?我們修行人遇到的這個問題呀!那麼又回到了──什麼是強而有力的正知啊?就是在還沒有生起沉掉之前,已經有警覺的正知。比如說它什麼樣了?他說:「哎喲,我快要生起沉掉了!」是這樣一種預感,一種自我的預感,因為他經驗太豐富了,訓練得太久,然後產生的這種預感,比如說天氣預報,在風雨來臨之前就知道。09:46
但是他為什麼要強調是強而有力的正知呢?比如說就像一個觀測系統,如果你太粗疏的話,檢查不到細的信號──注意!細的信號會有隱蔽性喔!甚至是貌似沒事,沒什麼事,是不容易被發現的。那麼同理,強而有力的正知,覺察細分的沉掉;沒有強而有力的正知,就無法覺察細分的沉掉。最糟的狀況,如果沒有生起強而有力的正知,卻誤認為自己所修的三摩地完全正確、是沒有沉掉的,這樣的話就會隨著沉掉而轉,消耗時光,因為他根本不認識啊!所以他消耗了此生,甚至有的時候會產生誤解,以為他已經生起禪定,可是沒有,所以破壞了來生的利益。有沒有聽清楚?10:48
我再說一遍,哪部論啊?《辨中邊論》中說:想要察覺沉掉要怎麼樣?必須具備正知。如果沒有訓練出強大的覺察力的正知,就是我們花費再多的時間修三摩地,也終究會落入一種愚痴中、一種無知中。那麼這種無知是什麼?沒法辨識沉掉生起了嗎,還是沒生起?認不出來。認不出來的狀態下,就一定會被微細的沉掉影響,它會在其中混淆的,沒有辨析清楚。所以就有悲劇了!這個悲劇是什麼?就是你付出了長時間的苦修,可是有修成寂止嗎?修不成寂止,空耗時日!11:49
所以我們學這一段,就是為了我們在座上修的每一分努力都非常地值得,因為我們行進在一個清淨的用功教誡這樣的修行路上,要絕對避免這樣的悲劇!所以大師的諄諄教誨,字字千金難買啊!對不對?難可值遇啊!學到這樣稀有的清淨傳承的教授,你們會好好珍惜吧?會想依教奉行吧?因為唯有依教奉行,才能令清淨的法流綿延不絕!我們才能以真實的修行來報師恩、報佛恩、父母恩,還有眾生恩!12:37
今天就講到這兒,謝謝!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