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講 112講 113講 114講 115講 116講 117講 118講 119講 120講
121講 122講 123講 124講 125講 126講 127講 128講 129講 130講
131講 132講 133講 134講 135講 136講 137講 138講 139講 140講
141講 142講 143講 144講 145講 146講 147講 148講 149講 150講
151講 152講 153講 154講 155講 156講 157講 158講 159講 160講
161講 162講 163講 164講 165講 166講 167講 168講 169講 170講
171講 172講 173講 174講 175講 176講 177講 178講 179講 180講
181講 182講 183講 184講 185講 186講 187講 188講 189講 190講
191講 192講 193講 194講 195講 196講 197講 198講 199講 200講
【全廣 II】1~100講
2B-101講_手抄第1冊 P62-L8 ~ P63-L2_全球廣論 II
來源: 全球廣論 II
講次 0101 (2019/03/18 ~ 03/20)
科判 道前基礎
主題 〈皈敬頌〉造論宗旨
音檔 2B 25:30 ~ 26:40
廣論段落 P1-LL1 今勤瑜伽多寡聞……復乏理辯教義力
手抄頁/行 第1冊 P62-L8 ~ P63-L2 ( 2016 南普陀版:第1冊 P62-L8 ~ P63-L2 )
手抄段落 那麼再下面那個呢?……不是單單講一個空話。
備註 《南山律在家備覽》師父手抄稿第2冊 第十一卷 P85-L9 ~ P86-L7
【全廣 II】101講
真如老師講授
大家好!又到了我們一起學《廣論》的時間了。這次我們將要聽聞的這一小段,不知道大家課下有沒有認真地聽聞一下?原來在研討班的時候,要研討下一節的時候,通常大家都會很認真地多聽幾次,甚至有的是小組的——就是不是大班,是小組的——大家在一起討論討論。這樣的話,等到大班研討的時候,就是第二輪或者第三輪了,那個時候就會對我們所提出的問題有更深一步地了解,而且讓我們的思考更具有一個很廣闊的角度,而且有些問題和回答聽起來也是非常有趣的、非常有意義的。 [00′58″]
那麼在聽聞之前,請大家還是要好好地觀照一下自己的三業,比如說我的身體現在在做什麼?要仔細地看一下。這樣觀察的時候,有時候可能會發現我的身體是處在一種緊張不舒服的狀態,或者呼吸不是很通暢,這樣的話,自己就做一下調整,調整一下姿勢。那麼再觀察一下:我的內心現在有沒有準備好要研討《廣論》呢?還是我的心在剛才的續流?續流很猛還沒有停下來。所謂的觀察三業,就是此時此刻我的身體在做什麼、我的心在想什麼,要有一個明確地了知。當我們明確地、清晰地知道我此刻在做什麼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接下來調整自己身體的姿勢,讓它處在一個比較愉悅、比較威儀的狀態。 [02′20″]
那麼我們的內心,研討《廣論》之前要準備好一個大乘的發心——為利無窮無盡的有情,我們必須去希求無上菩提,這一節課的聽聞如果由趣向於無上菩提這樣的一個目標所攝持的話,那麼生生世世我們由於這節課積累的福德,猶如一滴水融進了大海是沒有窮盡的。與其沒有特別特別地觀察、策勵自己的大乘發心,和認真地策動自己哪怕是相似的一個大乘發心,這兩者都用了相等的時間聽聞,而有策動的很顯然是佔了非常大的便宜。我們都是花了同樣的時間、同樣的體力,可是一旦有一個殊勝的發心在攝持的時候,對自他來說,利益都是非常非常大的。 [03′21″]
今天我們會開始聽「今勤瑜伽多寡聞,廣聞不善於修要,觀視佛語多片眼,復乏理辯教義力。」好!如果大家準備好的話,那我們就開始聽一小段。聽的時候,注意!要專注、專注! [03′53″]
我們先聽這一小段。不知道大家聽這小段會不會認為師父在解釋「今勤瑜伽」的「瑜伽」、這句話裡的「瑜伽」?但是我聽這一段,我會認為這一小段,師父實際上講了一個真正想修行的人他的正常狀態應該是什麼樣的。 [05′29″]師父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那麼再下面那個呢?第二個叫造論的宗旨,有了這個歸敬以後,那麼他要開始造論。說我造這個論,是為什麼原因呢?目的何在呢?我希望達到什麼樣的效果,什麼樣的效果呢?那我們看一下。 [04′16″]
今勤瑜伽多寡聞,廣聞不善於修要,觀視佛語多片眼,復乏理辯教義力。
說這個現在很多修行的人哪!「瑜伽」翻成中文叫作相應。真正講修行的,不單單是嘴巴上面空講,一定要跟教的道理,你跟它行持相應。所以通常瑜伽分成境、行、理、果,就是說什麼境界我們所對的,那麼你怎麼去行持,根據什麼道理,產生什麼結果等等,一定的。等到你修行到什麼程度,那麼你就有什麼的結果,一步一步,不是單單講一個空話。 [05′04″]
所以在這裡邊,你看師父說:「真正講修行的,不單單是嘴巴上空講,一定要跟教的道理,你跟它行持相應。」在這裡邊再一次提到了「真正」二字,在前面師父也提到過很多次。如何對真正兩個字我們去比對內心觀察一下呢?可能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覺得「我很認真修行」,但是師父為什麼一再要提說:「真正講修行的,不單單是嘴巴上空講的」?這個真正二字,我會覺得值得我們一直揣測下去、揣摩下去。 [06′12″]
接著師父提到了「境、行、理、果」,這個境、行、理、果出自於唐朝的窺基大師他的《成唯識論述記》,那裡邊的原文是說:「言瑜伽者名為相應,此有五義故不別翻。」這個「瑜伽」就是相應的意思,這個有五種的意思,所以不作另外的翻譯,就是它是音譯。下面還是原文:「一與境相應,不違一切法自性故;二與行相應,謂定慧等行相應也;三與理相應,安非安立二諦理也;四與果相應,能得無上菩提果也;五得果既圓利生救物,赴機應感藥病相應。此言瑜伽,法相應稱,取與理相應,多說唯以禪定為相應。」這一小段,其實就是師父解釋這個境、行、理、果,說它是分四個角度來詮釋,一個真正想修行的人,他所要具備的這一切條件。 [07′31″]
前面那一段,他說:境相應的話,就是不違一切法的自性;行相應,就是要跟定慧相應;第三個與理相應,就是「安非安立二諦」,就是說是二諦還是不是二諦,二諦是遍於一切的。四與果相應,這個果是怎樣呢?一定是無上菩提的果,得果之後就利樂有情。他這裡邊取相應的意思。後來他說:「多說唯以禪定為相應」,有一些人就把它這樣理解了。 [08′07″]
師父在講《備覽》的第十一卷也有這樣相關的,那個時候師父解釋「教、行、果」,說:平常是有不同的開合,各家都是不同的,賢首宗就用信、解、行、證。教、行、果有的時候也叫「境、行、果」,名字是不同的。教是說明道理,啟發我們的信解,詳細的就叫信解,簡單的就叫教;行就如何行持;最後證得果。關於教、行、果三方面,說得最清楚明白,而且大綱最完整的有一本特別的論。師父說:這本論跟《廣論》有特別的因緣,這本論就叫《現觀莊嚴論》,是彌勒菩薩造的。太虛大師在《現觀莊嚴論》當中有一篇序,他有一段話說:「除非是補處菩薩,除了彌勒菩薩這樣一個了不起的大菩薩,沒有一個人能夠這麼簡單明暸把全部的宗要都說得這麼清楚。這三樣東西是從凡夫地一直到究竟佛果,他說得清清楚楚。」 [09′16″]
這三樣東西就是境、行、果。師父後來又解釋一下說:這個果就是指佛的法身,換句話說境就是凡夫是什麼、聖人是什麼;從凡夫轉到聖人該做些什麼行為;透過種種的行持,能夠把凡夫身轉成佛的圓滿的法身。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在《備覽》裡師父還是這樣解釋。所以怎麼樣從一個凡夫到佛地,它的修行應該修出來的次第、教理,我們是應該先聽聞的。 [09′52″]
師父在這一小段,揭示了一個真正講修行的人一定要跟教的道理相應,還要跟行持相應。 [10′02″]
【全廣 II】第 101 講 討論題綱(一)/如華法師
1. [00′00″]~[03′21″] 討論一下,老師前面做的前行提到哪些重要的觀點?
2. 何謂觀察三業?這個習慣我們有嗎?平常有刻意去培養嗎?
3. [03′21″]~[10′02″] 針對這個偈頌師父的詮釋是什麼?
【全廣 II】第 101 講 討論題綱(二)/如得法師
1. [03′21″]~[10′02″] 這段當中最主要成立了什麼宗?
2. 老師如何帶領我們趣入這個宗?
3. 老師引了很多經論來解釋這段,老師為什麼用這種方式來帶領我們趣入這個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