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大哉問 醫師幫您解惑
今年氣候忽冷忽熱不太穩定,使得感冒的病人增多,臨床上筆者跟病人做中醫常識的衛生教育時,經常發現病人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想法,這對於療效會產生一些反效果,因此筆者在此提出一些實例,來與讀者共享,建立正確的觀念。
迷思1 黃耆紅棗枸杞湯 是否人人皆適合?
前一陣子流傳「黃耆紅棗枸杞湯」可以增強免疫力,很多病人想知道這「黃耆紅棗枸杞湯」對每個人都適合服用嗎?
分析此三味藥材所組成的方子,是以補氣為主,並略帶補血的作用,含有很多黃耆膠和糖份,理論上對氣虛者有幫助,但如果是火氣大的體質,或身體正處於發炎狀態請勿服用,除非經由中醫師診斷為虛證發炎的病人則不在此限。
假如本身是氣虛體質,但服用上述藥方有胃脹、消化不良,或服用後覺得更疲倦的現象,不妨於此方中加入一些陳皮或生薑來幫助消化。
迷思2 感冒期間吃補 可以增加抵抗力?
有些病人經常感冒,一感冒就會喉嚨痛、咳黃痰、流黃鼻涕,而且感冒常會拖的很久才能痊癒,因此病人常有這樣的疑問:「是不是身體有點虛,可以在感冒期間吃一點補藥來增加抵抗力?」
事實上正好相反,從以上症狀看來,比較屬於中醫的風熱外感,假如症狀更嚴重,合併發燒或黃痰、黃鼻涕量較多或喉嚨劇痛時,則要考慮是否變成急性鼻竇炎,或急性扁桃腺炎,此時在中醫診斷上要考慮肝膽(此肝膽並非西醫學之肝臟和膽囊)濕熱或肺胃熱盛型的證候,簡而言之,表示體內正處於發炎期,這段期間吃補藥,例如黃耆、當歸、粉光參、四物湯等等,除了極少數例外的情形,對大多數人而言,不僅沒有幫助反而會加重病情。
迷思3 感冒喉嚨痛 冰水水果吃不得?
很多中醫會告誡病人得風寒時,不可以吃太生冷的東西,那麼感冒喉嚨痛的病人是不是一定不能吃冰?不可以吃水果?
實際上,感冒即西醫所謂的上呼吸道感染,以中醫觀點而言,還可以再細分為風寒、風熱等。風寒型感冒會怕冷、流鼻水、全身痠痛,當然不可以吃冰,以免加重病情,但如果是熱性感冒,喉嚨痛得要命,口渴得不得了,又沒有合併咳嗽,胃不舒服,就急性扁桃腺炎、皰疹性咽峽炎導致發燒的病人來說,喝冰的流質或退火的食物,例如西瓜汁、椰子汁、葡萄柚是可以減輕症狀的;反過來說,熱性感冒吃龍眼、荔枝是會加重病情的。
\r
迷思4 咳嗽聲啞 如何護嗓?
最近很多咳嗽的病人聲音都啞掉了,該如何保護嗓子呢?患者不妨多飲用一些潤喉茶包,或是噴一些像是吹喉散、川貝黃連滴劑等保健藥品。此外,多吃些水梨、楊桃也能對嗓子有所幫助。
少吃燥熱飲食,睡眠要充足,講話速度慢一點,常按摩腮幫子,可以刺激唾液腺分泌。控制自己的情緒也很重要,不要大吼大叫,如果您已經聲音完全沙啞,最好的方法就是──禁聲,讓聲帶完全休息個幾天,這樣做康復會比較快。
(奇摩健康)
感冒大哉問 醫師幫您解惑
感冒了如何選用中成藥
感冒了如何選用中成藥
【大紀元6月9日訊】中醫據辯證施治原則,將感冒分為風寒感冒及風熱感冒,表裡兩感,胃腸型及暑溫型感冒,對症施藥才能治癒感冒,否則影響重病情。
(1)風寒感冒:主要症狀為發燒怕冷、頭痛、咽喉發癢、週身不適、哆嗽多稀白痰、鼻塞或流清涕、無汗、舌苔薄白、脈浮緊或浮緩等。應選用謹防敗毒散、通宣理肺丸、麻黃止嗽丸、小兒四症九和參蘇理肺九。用法照說明或遵醫囑用。並以生薑、蔥白煎湯為藥引。注意事項:忌用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片、羚翹解毒片、復方感冒片等。
(2)風熱感冒:症狀為惡寒輕、發熱重、頭脹痛、咽喉腫痛、口微渴、少汗出、咳嗽吐黃痰、舌苔薄白或微黃、舌尖紅赤、脈浮數等。應選用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片、羚翹解毒片、Vc銀翹片、復方感冒靈片等。按照說明服用,病情重時可以加倍用量,小兒酌減。忌用羌活丸、理肺(參蘇、通宣)丸等。
(3)表裡兩感(風寒和風熱混合型感冒):症狀為高熱、惡寒、頭痛眩暈、四肢酸痛、咽喉腫痛、大便乾燥、小便發黃、舌苔薄黃、舌頭紅赤。應選用表裡雙解、解表治理的藥物,如:防風通聖九(散)、重感靈片、重感片等。注意不宜單用銀翹解毒片、強力銀翹片、桑菊感冒片或牛黃解毒片等,因療效欠佳。 若屬流行性感冒可服用復方大青葉沖劑、感冒沖劑等。
(4)胃腸型感冒與暑熱感冒:症狀為惡寒發燒、熱度不高、噁心嘔吐、腹痛瀉下,或頭重頭痛、無汗,或四肢倦怠、苔白、脈浮等。應選用藿香正氣水、午時茶、香霍散等。胃腸型感冒者不能選用保和九、山楂丸、香砂養胃丸等。
所以若以咳嗽、流涕為主,伴低熱,週身酸痛的感冒初起時,應選感冒清熱沖劑。
咳嗽偏輕、白痰,首選急支糖漿。
咳嗽偏重、有痰色黃,流涕輕,不熱,症狀已有幾日,可選羚羊清肺。
感冒初起,發熱攝氏38度以上,選用羚翹解毒。
冬季感冒一般為內裡積熱,外感風寒,病人多有上火表現。咽痛輕者可用西羚解毒或感冒清熱沖劑加板藍根;咽痛重伴口乾口渴喜涼,低熱、大便干,應用感冒清熱沖劑加牛黃上清。
久咳痰少,口乾舌燥,體質偏弱者宜用川貝類咳嗽糖漿,反之痰多,體質強壯有上火表現的不宜用,以免加重病情。當痰多咳重伴胸悶時,就應到醫院找中醫看病吃湯藥,不能再吃任何止咳糖漿了。
【大紀元6月9日訊】中醫據辯證施治原則,將感冒分為風寒感冒及風熱感冒,表裡兩感,胃腸型及暑溫型感冒,對症施藥才能治癒感冒,否則影響重病情。
(1)風寒感冒:主要症狀為發燒怕冷、頭痛、咽喉發癢、週身不適、哆嗽多稀白痰、鼻塞或流清涕、無汗、舌苔薄白、脈浮緊或浮緩等。應選用謹防敗毒散、通宣理肺丸、麻黃止嗽丸、小兒四症九和參蘇理肺九。用法照說明或遵醫囑用。並以生薑、蔥白煎湯為藥引。注意事項:忌用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片、羚翹解毒片、復方感冒片等。
(2)風熱感冒:症狀為惡寒輕、發熱重、頭脹痛、咽喉腫痛、口微渴、少汗出、咳嗽吐黃痰、舌苔薄白或微黃、舌尖紅赤、脈浮數等。應選用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片、羚翹解毒片、Vc銀翹片、復方感冒靈片等。按照說明服用,病情重時可以加倍用量,小兒酌減。忌用羌活丸、理肺(參蘇、通宣)丸等。
(3)表裡兩感(風寒和風熱混合型感冒):症狀為高熱、惡寒、頭痛眩暈、四肢酸痛、咽喉腫痛、大便乾燥、小便發黃、舌苔薄黃、舌頭紅赤。應選用表裡雙解、解表治理的藥物,如:防風通聖九(散)、重感靈片、重感片等。注意不宜單用銀翹解毒片、強力銀翹片、桑菊感冒片或牛黃解毒片等,因療效欠佳。 若屬流行性感冒可服用復方大青葉沖劑、感冒沖劑等。
(4)胃腸型感冒與暑熱感冒:症狀為惡寒發燒、熱度不高、噁心嘔吐、腹痛瀉下,或頭重頭痛、無汗,或四肢倦怠、苔白、脈浮等。應選用藿香正氣水、午時茶、香霍散等。胃腸型感冒者不能選用保和九、山楂丸、香砂養胃丸等。
所以若以咳嗽、流涕為主,伴低熱,週身酸痛的感冒初起時,應選感冒清熱沖劑。
咳嗽偏輕、白痰,首選急支糖漿。
咳嗽偏重、有痰色黃,流涕輕,不熱,症狀已有幾日,可選羚羊清肺。
感冒初起,發熱攝氏38度以上,選用羚翹解毒。
冬季感冒一般為內裡積熱,外感風寒,病人多有上火表現。咽痛輕者可用西羚解毒或感冒清熱沖劑加板藍根;咽痛重伴口乾口渴喜涼,低熱、大便干,應用感冒清熱沖劑加牛黃上清。
久咳痰少,口乾舌燥,體質偏弱者宜用川貝類咳嗽糖漿,反之痰多,體質強壯有上火表現的不宜用,以免加重病情。當痰多咳重伴胸悶時,就應到醫院找中醫看病吃湯藥,不能再吃任何止咳糖漿了。
有你在,真的很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