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周刊 No.1522
報導/邱玉珍
減重不難,如何keep fit才是一大挑戰,為什麼中午吃白吐司配白開水,晚上跑去做瑜伽,反而變得更胖?為什麼吃地瓜、做家事就可以輕鬆減肥?醫師、營養師都認為,做對運動、吃對食物,才是減肥不復胖的關鍵。
日前《美國心理學家》期刊發表一篇全球最大規模的研究報告指出,單靠節食減重的人,有三分之二的人會復胖,甚至比節食前還要胖。專家還發現,體重的高低跟吃的食物有關,吃對食物怎麼吃也不會胖,吃錯食物即使吃得不多,也會變成胖子。
運動是關鍵
日前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學教授崔西曼恩發表的研究報告中也指出,為控制體重而忌口的人在開頭六個月都能減掉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體重,但大部分人的減重效果不能持久。曼恩這篇分析報告係針對近幾年坊間流行的減重飲食法,包括:低碳水化合物、低高蛋白的阿金飲食法及低GI(升糖指數)飲食法。
曼恩教授說,減肥者體重減了後又增,然後再去減肥的反覆「減—增」行為,會產生所謂的「溜溜球效應」,對健康有害,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中風的風險。她建議想要減重的人,最好採用均衡飲食配合規律運動,而運動才是維持減重效果的關鍵。
在這篇大型的分析研究中,科學家還發現,體重跟吃的食物有關係。科學家研究,琉球和美國人的飲食習慣,發現琉球人吃得很多,卻比美國人瘦,分析他們吃的食物是蔬果豆腐,卡路里少,但是容易有飽足感,美國人吃的是漢堡速食,吃一堆卻沒有飽的感覺,反而容易胖。
少吃不會瘦
日本琉球民眾,吃的食物以蔬菜為主,而且多元化,體重比美國人輕,又比較長壽,是全世界人瑞最多的地方,他們奉行一個原則,吃到八分飽就要起來動一動。
減重專家蕭敦仁也認為,運動才是維持美好體態的不二法門,在臨床上有很多人努力節食瘦了之後,維持不到兩年又復胖了,分析他們復胖的原因,不外乎是少吃少動。「少吃並不能瘦。」他強調,很多人以為少吃就會瘦,這是錯誤的觀念,少吃短時間內確實會瘦,但持續三個月後,若沒有配合運動,體重馬上又恢復到原來的體重。
他強調,減肥者在減重期間都會遵守飲食清淡的原則,一旦體重瘦下來,又開始吃高熱量、油脂食物,雖有配合運動,也很難維持體態。蕭敦仁解釋,想要甩掉脂肪者,在減重期間三個月內,採取飲食節制減肥之外,一定要搭配每周三天、三十至六十分鐘的有氧運動,才能keep fit。但有些人瘦下來後,飲食不再節制,運動量也沒有增加,這樣不但無法keep fit,反而會復胖。
振興醫院營養師林孟瑜也持同樣的看法。她說,單靠極低熱量飲食控制體重不但會造成營養不良,還可能影響身體健康。節制飲食法只適用於短時間內甩掉肥肉,之後需搭配運動,才能瘦得健康美麗。林孟瑜表示,很多人為了不復胖常常一天只吃兩餐,甚至不吃主食只吃蔬果,這些不僅無法減掉脂肪,還可能耗損肌肉組織,影響其他器官的運轉。
溜溜球效應
要保持完美體態,一點也不難。林孟瑜說,只要飲食清淡少吃高油脂、熱量及精緻食物,就可以keep fit;減肥會愈減愈肥,絕大多數是因為吃錯食物,以致產生所謂的「溜溜球效應」,不僅對健康有害,也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中風的風險。
會愈吃愈胖的原因跟食物裡的升糖及血中膽固醇指數有關,吃多了高低糖指數的食物,不但無法甩掉肥肉,還可能把脂肪囤積在腹部以下;血中膽固醇過高也會造成肥胖,因為人體本來就能自行合成膽固醇,當身體吃進過量的膽固醇時,導致肝臟難以代謝,而在體內累積成脂肪。
少吃東西的減重方式不但無法持久,還可能傷身。他說,即使是身材姣好的女明星,也不會為了減重而不吃東西,她們之所以能keep fit在於她們吃對食物。蕭敦仁及林孟瑜建議民眾要keep fit,只要多下點功夫,了解哪些食物及運動的in與out,就不必採用極低熱量或挨餓減肥法了。
為在短期內達到減肥效果,很多人採取極低熱量減肥法(一天熱量攝取不到一千大卡),在短短一個月內雖然可以瘦五到十公斤,但復胖的機率也相當高。振興醫院營養師林孟瑜表示,節制飲食減肥法會讓身體的基礎代謝率下降,以後無論再怎麼克制飲食,都會復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