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
【陳怡妏台北報導】
飛輪有氧是不少現代人喜愛的運動,不但運動傷害低,台安醫院醫師研究發現,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規律做飛輪有氧運動3個月後,超音波檢查脂肪肝狀況會由中度變輕度;代謝症候患者規律做飛輪有氧3個月後也發現,血糖、飯前血中胰島素、肌肉狀況、心肺功能也有進步。
台安醫院昨日舉防預防醫學研討會,台安醫院婦產科主任陳思銘以及家醫科主治醫師林姝萍,都評估飛輪有氧對預防疾病發有幫助,並分別以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以及代謝症候群患者進行研究。
陳思銘表示,參與研究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38人,23人為實驗組,15人為對照組。23人每周做飛輪有氧2次,每次1小時,3個月後評估身體各項指數,發現不止脂肪肝狀況有改善,肌耐力與心肺功能也大有進步。
台安醫院預防醫部主任周輝政表示,研究證實飛輪有氧可明顯改善脂肪肝狀況,23名患者本來肝臟超音波檢查出來脂肪肝狀況都在中度,經過3個月的運動,平均狀況由中度轉變為輕度,也有人本來是輕度脂肪肝,3個月後變沒有。
飛輪有氧不止對脂肪肝有幫助,也可改善代謝症候群,家醫科主治醫師林姝萍表示,調查是利用健檢、門診時徵求31位代謝症候群患者協助,其中13位編入飛輪有氧運動組、7位水中有氧運動組、11位抽血對照組;飛輪有氧、水中有氧運動組每周運動3次、每次1小時,運動3個月後再檢測受測者的血糖、胰島素及心肺功能。
林姝萍表示,因飛輪運動較激烈,關節曾開過刀、有心血管疾病及肥胖者不適合,建議從事飛輪有氧運動前應先由運動教練、醫師評估。
做飛輪有氧需要器材,不一定人人可做,林姝萍建議,快走也是傷害少又有助身體健康的運動,快走速度以1個小時5到7公里為宜,最好1周走3次以上,每次走1個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