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淡如
有些人,越活會越自在,有些人,越活會越狹窄。越活越自在的人,會發現朋友比敵人多;越活越狹窄的人,則會發現敵人比朋友多。
我看過一則很有趣的新聞:台北市某分局來了一個七十歲左右婆婆,向該分局的家暴官哭訴,她要聲請「保護令」,要媳婦不許接近她,要跟她保持「一百公尺」的距離。
家暴官一聽:這個意思,不就是要將媳婦逐出家門嗎?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婆婆抱怨媳婦種種不是,聽來都不嚴重,媳婦最大的罪,似乎就是「經常性的佔用廁所」。她抱怨媳婦老是在浴室裡待太久。某天她內急想要上廁所,媳婦洗好澡後待在浴室裡頭吹頭髮,老半天不出來,她氣得敲門擠進去,坐上馬桶,但媳婦卻推擠她,還打她,家暴官問她有無傷痕?她卻馬上說沒有傷,不過「遲早要被媳婦打傷」的。
她還說,她有次拉肚子,也是因為媳婦在廁所裡太久,只好跑到附近的公廁去上廁所,她振振有辭的說:活到七十歲,也要有人權!
家暴官又好氣又好笑。好笑的是,老婆婆其實還蠻有時代感的,懂得把人權掛在嘴上,也知道家暴可以找警察;好氣的是,她恐怕是惡人先告狀。
家人都偏心瞎眼
由於婆婆控訴的理由很怪,家暴官仔細追問,老婆婆的媳婦是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上班族,應該不會故意虐待婆婆。於是他對老婆婆好言相勸:為了搶廁所和媳婦鬧上法庭,很不好看。安慰幾句後,老婆婆又抱怨起自己的老伴來,說:連老伴也都站在媳婦那邊,恐嚇她:如果妳要趕走媳婦,他也要走,她一定要告媳婦!又埋怨:每次訴苦,大家都覺得是她的錯,說她脾氣壞,是個「老番癲」:「他們一起欺負我,實在太過分了!」
這個社會新聞很有「漫畫」感。老婆婆很像幽默漫畫裡的壞人──不分青紅皂白,對方做什麼,她都可以做「負面解讀」……有幾分可恨,幾分可悲,幾分可笑,又有那麼一點可憐。如果住在同一屋簷下的人都不站在她那邊,那麼,休怪其他親人偏心或瞎了眼,她自己的個性一定最有問題。
一個人若活成老番癲,都有「心眼狹小愛計較,凡事愛鑽牛角尖」的特質。偏偏這種「不知體諒別人,只會想到自己」的特質,越老還越難改。
年齡未必與智慧成正比。因為有些人的人生,可能從二十歲、三十歲後就停止成長,知識與智慧永遠停在一個自設的小籠子裡。永遠認定「人非己是」,成長範圍窄狹,活動空間有限,只能變得目光如豆,在小事上找最親近的人麻煩。
老番癲們,偏又都不自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