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醫學大學營養科學所碩士 宋威徹
人口老化的問題已成為世界各國難以避免的現象,根據國際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資料顯示,全球出生時預期平均壽命,由45歲提升到65歲,已開發國家更上升到了75歲,日本更高達平均壽命80歲。87年內政部公布國人平均壽命為近75歲,其中男性為72歲,女性為近78歲,國人的平均壽命也遠遠超過世界的平均壽命許多,同時也達到已開發國家的標準。r
因此對於國內人口老化情勢越來越明顯,一般人對於老年的印象大都是負面的,所以『怕老』不但是男性擔心的課題,也是女性最害怕的咒語。本次以預防的角度來介紹國人十大死因排名第一名的癌症,提供在飲食及健康上的建議。
■ 國人十大死因頭號殺手-癌症
衛生署公佈國人十大死因,癌症是國人健康的最大殺手,連續21年高居死因第一位,平均每15分18秒,就有一人因為癌症死亡,平均年齡是65歲的中老年人居多,近年來似乎有人數增多的情形,學者認為這跟國人生活飲食習慣,如嚼食檳榔、抽菸、喝酒等不良習慣有關,值得關心注意。
■ 近五年死亡人數的變化

■ 什麼是癌症
癌症又稱惡性腫瘤,到目前為止對於發生的成因並不太清楚,但可以知道的是環境和遺傳因素都與癌症的發生有關,在生活飲食習慣方面如食品添加物、放射線、病毒、黴菌、自由基、毒素等,在人體內均有可能影響正常細胞的基因複製,因此造成不正常細胞的遺傳變異,不正常的增生且生長速度加快,進而影響正常的細胞組織,它可以侵害如血液、淋巴組織或是在細胞內增生成腫瘤。
■ 癌症的預防
學者提出國人癌症的發生,除了遺傳、年齡、種族或性別的發生是目前無法改變的,但對於外在因素-生活飲食習慣的部分,如嚼食檳榔、抽菸、喝酒等不良習慣的改進,是可以被推廣及做好防範。癌症的發生是一種機率問題,機率的高低,取決於危險因子的多寡。所謂的高危險族群,並不一定代表會有癌症。而有採取預防措施者,也不保證癌症疾病的避免,但就流行病學的研究,減少誘發癌症的發生因子,是可以降低癌症的罹患機率。
■ 正確的飲食控制是對抗癌症的良好方法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董事長彭汪嘉康表示,癌症是可以預防的,方法在於飲食及生活的調整,每天至少五份蔬果不止可防癌,也可預防各種文明病。癌症在國人死亡率是第一名,除了遺傳基因外,生活環境、習慣也會影響,如何正確的飲食及降低癌症的發生機率?
■ 建議的防癌飲食方式:
1. 減少含酒精的飲料。
2. 減少動物性脂肪、膽固醇的攝取,避免體重的增加。
3. 食物的選擇以天然的食材為主,避免吃不新鮮發霉的食物。
4. 減少吃醃製、煙薰和加硝的食物。
5. 不吸菸、禁食檳榔。
6. 避免肥胖,減少食用動物性飽和減少重覆使用回鍋油。
7. 不食過量動物性脂肪、油炸食物,減少食用鹽醃、煙燻及燒烤的食物。
8. 勿吃被黃麴毒素污染之食物,如不新鮮之花生、玉米、穀類等。
9. 多吃全穀類、蔬菜水果等富含纖維食物。
10. 增加抗氧化營養的攝取,可以搭配市售營養品配方,如葡萄子、芝麻素等
11. 預防癌症的每日五蔬果:多吃富含維生素A、C、E的深綠色蔬菜水果
(1)增加纖維質的攝取,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減少致癌物質在腸道停留的時間。
(2)維生素A,其來源為蛋、奶類、紅蕃薯、魚肝油、木瓜及胡蘿蔔等。
(3)維生素C,其來源為蕃石榴、柳丁、檸檬、深綠葉蔬菜如菠菜、芥蘭菜等。
(4)維生素E,其來源為綠色葉菜、麥胚芽、全穀類、蛋、肝、肉類。
(5)硒,其來源為海鮮、肉類、蒜頭、全麥麵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