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詹建富卅報導】
如果你的臉上長紅疹、丘疹,且有脫皮現象,甚至是酒糟鼻,可能是一種寄居在人體的毛囊螨在做怪。馬偕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徐世達昨天指出,根據中國大陸統計,平均每兩個人就有一人可驗出毛囊,只是有的無自覺症狀,有的則會在毛囊周圍出現過敏反應和發炎症狀,偶爾也會造成過敏性鼻炎和氣喘。
兼任台灣氣喘衛教學會和氣喘之友協會理事長的徐世達指出,他本身有氣喘毛病,卻在兩個多月前從顯微鏡中,意外發現自己臉上也有毛囊螨;他說,「自己行醫十多年,原本以為對塵螨瞭解非常透徹,卻對於臉上皮膚毛孔變粗,且在夜間有明顯的搔癢感,感到困擾多年,原來這是皮膚毛囊螨惹的禍。」
徐世達指出,目前所知的塵螨有許多種類,而在居家環境最常見的是屋塵螨和粉塵螨 牠們是以人類或動物的皮屑為食,另外一種是躲在儲藏室的儲藏室塵螨。
至於毛囊螨,則是長在人體的毛囊或皮脂腺的寄生蟲,分布在臉部最多,其次為乳頭、胸、頸部,以針狀口刺入皮脂細胞吸取皮脂,夜晚會爬到毛囊外的皮膚上交配,再退回毛囊,卵孵化約二週即可成熟。不過,由於牠所分泌的代謝物是一種過敏原,且不斷刺激毛囊組織,因而形成紅疹、丘疹、暗瘡,和瀰漫性局部充血、潮紅,甚至鼻子也會過敏。
值得一提的是,幼年時期如果感染了毛囊螨,終生就會被寄生,而且隨著年齡增長而升高,其傳染途徑是人與人身體的接觸如接吻、以及枕頭、被褥,連洗臉毛巾都可能是傳染媒介。徐世達表示,他為該院三十多名醫師進行檢測,發現三到五成可找到毛囊螨的蹤跡,而在中國大陸的感染率更高達一半以上。
徐世達指出,由於大多數感染毛囊螨者沒有自覺症狀,但有人則因為局部症狀比較嚴重而以為是青春痘或異位性皮膚炎,反覆求治而未獲改善,他認為,應勤用嬰兒肥皂與溫水洗臉,或在醫師的指導下使用75%酒精,每周局部塗抹一次,約半年可把毛囊螨殺死。
不過,台北市皮膚科開業醫師宋奉宜則認為,毛囊螨是人體的常住寄生蟲,大多可相安無事,只是有些人因為皮脂分泌旺盛或個人衛生不佳,才形成毛囊螨繁殖太厲害,進而造成皮膚發炎、紅腫,這時才需積極治療,否則不必太在意,更不要以為「臉上長蟲」而睡不著覺。
【2006/04/25 民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