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30多年得大腸癌 醫揭殘酷事實
三立新聞網
2020年9月24日 下午4:10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許多名人因為大腸癌過世,相關醫藥報導告訴我們,大腸癌的危險因子不外乎愛吃醃漬物和燒烤類、精神壓力大(影響免疫力)、家族史、代謝症候群(肥胖)、排便習慣不佳等等,多吃蔬果、放飛情緒壓力才是防癌之道。心臟內科醫師劉中平透露自己有位好友,吃素超過30年照樣罹患大腸癌末期,可見防癌除了避開上述危因,更須倚賴健康檢查。
劉中平醫師在節目《醫師好辣》中提到,光是吃「很多青菜」並不足以預防大腸癌,因為他有2位好友吃素20年以上,卻都在50多歲時出現症狀,就醫確診大腸癌末期,其中一位還是茹素超過30年的出家人!
可見吃素不能有效防止大腸癌,光是吃很多青菜也不是抗癌的保證。劉中平呼籲大家如果發現排便習慣有改變或超過50歲的人,應該主動安排健康檢查,尤其是大腸鏡,提前發現息肉並切除,以絕後患。
肝膽腸胃科醫師陳炳諴則說,根據統計,50歲以上的人有7%可能罹患大腸癌,如果你沒有家族病史,30歲以後應每隔1、2年做1次糞便潛血檢查,其優點是不具侵入性又簡單。
陳炳諴表示曾醫治一位60多歲的家庭主婦,她本身不菸不酒不吃燒烤,也無家族病史,求診的原因是半年來出現血便、黑紅便,且體重遽降7公斤。醫師問有無其他症狀,她僅反映偶爾有腹痛的情形,於是為她安排大腸鏡,內視鏡才進去30、40公分就看到腫瘤,切片化驗後確診大腸癌。
醫師追問婦人的病史、生活習慣等,都沒發現她有甚麼危險因子,後來從家人那邊才得知,原來婦人平時常吃剩下的菜餚,喜歡將剩飯剩菜冷藏,第2天或第3天繼續食用。陳炳諴表示,食物煮熟經過2個鐘頭之後,細菌量會開始上升,如果一時吃不完不想浪費,應儘早包好冰存;或者一開始就分食,以免食物沾到口水後細菌量快速飆升,進而產生硝酸鹽,增加我們罹患消化道癌症的風險。
根據研究,60歲以上的國人有14%可能得大腸癌,除了年紀本身是危險因子,有問題的生活習慣也會提高罹癌的機率。至於吃素是否真的無法預防大腸癌,陳炳諴透露,國外研究雖顯示素食主義者罹患癌症的機會較低,但台灣的素食當中也有很多加工食品,光是「不吃肉」並不能保證不會罹患大腸癌。當然多吃蔬果少吃肉的確對身體有好處,但蛋白質的攝取也不能不足,否則容易有肌少症的問題,應取得飲食上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