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歲的吳小姐患甲狀腺機能亢進及幼年型糖尿病,因忽略積極治療引發左右側體癱瘓,罹患「毛毛樣腦病」。醫師今天表示,毛毛樣腦病好發於年青人,初期沒有特殊症狀,提醒民眾有病要治療,才能避免更嚴重的疾病找上門。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任王榮俊指出,吳小姐常有頭暈、氣促、容易疲倦情形,經醫院檢查發現患有甲狀腺機能亢進及幼年型糖尿病,卻忽略積極治療,今年初在運動後出現胸悶、氣喘、頭暈,隔天左側、右側肢體癱瘓,接著昏迷住院治療。
經醫院檢查發現,病患雙側內頸動脈及中腦動脈幾乎全部閉塞,並產生多數側肢循環,形成異常的血管網,狀似毛毛樣或煙霧狀,還有多處腦梗塞。經過半年的藥物及復健治療,病患右側肢體恢復不錯,已可練習站立及使用輪椅。
王榮俊指出,毛毛樣腦病又稱煙霧病,因患者的腦血管造影時呈現毛毛樣或煙霧狀而得名。由先天性遺傳發生的機率約為百分之十,百分之九十因後天的自體免疫疾病,例如甲狀腺機能亢進,或幼年型糖尿病、腦外傷,甚至使用口服型避孕藥而引起。
他指出,毛毛樣腦病一年約有百萬分之一的發生率,死亡率約百分之一,通常好發於年青人,女性發生的機率又高於男性。初期沒有特殊症狀,容易頭暈、氣促或疲勞,運動或換氣過度都可能誘發暫時性腦缺血,或左右側交替性肢體偏癱。
王榮俊說,毛毛腦樣病常有智能障礙、視力障礙、不自主運動等後遺症,需要長期復健,甲狀腺機能亢進及幼年型糖尿病患者更不能忽略積極治療。
【中央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