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法

一針二灸三用藥,『針』為極大功能效用!有關穴道,皆可在此貼!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33408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拔罐法

文章: # 39558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拔罐法
拔罐法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燒排除罐內空氣,造成負壓,使罐吸附於施術部位,產生溫熱刺激並造成鬱血現象的一種療法。火罐種類有竹罐、陶罐和玻璃罐。現臨床常用廣口罐頭瓶代替。

1·作業方法

(1)投火法:將酒精棉球或紙片點燃後,投入罐內,然後速將火罐罩在施術部位。此法適於側面橫拔,否則會因燃物下落而燒傷皮膚。

(2)閃火法:用鑷子或止血鉗挾住燃燒的酒精棉球,在火罐內壁中段繞一圈後,迅速結束,然後將罐罩在施術部位。此法較安全,不受體位限制,節約棉球。

拔罐後,一般留罐10分鐘左右,待局部皮膚充血,瘀血呈紫紅色時即可取罐。取罐時,一手扶罐身,一手手指按壓罐口的皮膚,使空氣進入罐內,火罐即可脫落,不可硬拉或拖動。

2·適應範圍

拔罐法有溫經通絡、祛濕逐寒、行氣活血及消腫止痛作用。臨床多用於以下幾個方面:

(1)風寒濕痺:如肩背痛,腰腿痛。

(2)胃腸疾病:如胃痛、嘔吐、腹瀉。

(3)肺部疾病:如咳嗽、哮喘。

(4)刺血拔罐適於急性扭傷有瘀血者,瘡癘和部分皮膚病如丹毒、神經性皮炎等。

3·注意事項

(1)患者要有舒適的體位,應根據不同部位選擇不同口徑的火罐。注意選擇肌肉豐滿,富有彈性,沒毛髮和骨骼凹凸的部位,以防掉罐。拔罐動作要做到穩、準、快。

(2)皮膚有潰瘍、水腫及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拔罐;高熱抽搐者,不宜拔罐;孕婦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拔罐。

(3)常用自發性出血和損傷性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拔罐法。

(4)如出現燙傷,小水泡可不必處理,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較大或皮膚有破損,應先用消毒針刺破水泡,放出水液,或用注射器抽出水液,然後塗以龍膽紫,並以紗包敷,保護創口。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1.針灸(穴道按摩)」